(初中音乐教案)第五命运交响曲

合集下载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人音版五线谱八年级第16册教案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人音版五线谱八年级第16册教案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人音版五线谱八年级第16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认识第五(命运)交响曲的音乐风格、表现主题和符号要素,并能口头表达;2.学习掌握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的乐曲结构、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知识;3.熟悉五线谱的基本规则和符号,把左右手合奏演奏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达到较高的演奏水平;4.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听力、唱音、弹奏技巧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五线谱的基本规则和符号;2.掌握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的乐曲结构、旋律、节奏等方面的知识;3.口头表达第五(命运)交响曲的音乐风格、表现主题和符号要素。

难点1.左右手合奏演奏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音乐欣赏让学生听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让学生聚焦于曲目中的表现手法、乐器运用和音乐符号等。

2. 音乐知识讲解通过教师对第五(命运)交响曲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该曲目的音乐风格、表现主题、音乐符号等。

3. 五线谱介绍介绍五线谱的基本规则和符号,并结合讲解演奏技巧,以便更好地操作五线谱演奏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

4. 演奏练习让学生拿起乐器,进行左右手合奏演奏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的练习,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建议。

5. 音乐鉴赏分组让学生彼此评价看法,分享对第五(命运)交响曲的感受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引入多种教学手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第五(命运)交响曲的音乐风格、表现主题、音乐符号,并能够较好地演奏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

同时,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交流,分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有效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材参考1.第五(命运)交响曲原曲2.《人音版五线谱八年级第16册》。

《命运交响曲》音乐教案

《命运交响曲》音乐教案

《命运交响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2. 通过学习《命运交响曲》,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理解《命运交响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简介2. 《命运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分析3. 《命运交响曲》的音乐特色4. 《命运交响曲》的演奏家及版本介绍5. 欣赏《命运交响曲》全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的背景知识,分析乐章特点。

2. 聆听法:播放不同版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命运交响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命运交响曲》中的片段,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命运交响曲》。

2. 讲解:分析《命运交响曲》的四个乐章,讲解其音乐特色。

3. 欣赏:播放《命运交响曲》全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命运交响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命运交响曲》。

2. 观看其他古典音乐作品的演出或视频,提高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3. 尝试演奏《命运交响曲》中的片段,提高音乐表现力。

4. 写一篇关于《命运交响曲》的感想文章,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资源1.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乐谱2.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演奏视频3. 古典音乐相关书籍4. 音乐播放设备5. 钢琴或其他乐器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命运交响曲》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对《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人生哲理的理解程度。

3. 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

2. 学生对《命运交响曲》中复杂乐理的理解。

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

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

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为提升中学生欣赏交响曲的能力,要十分突出地重视聆听音乐、关注音乐主题的音乐表现作用,掌握交响曲的基础知识,掌握套曲结构的形式内涵,知道作曲家的生平与贡献等。

为此,教科书中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够用的、可供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内容及能力要求。

本课内容有利于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去感受和理解作品的音乐内容及其套曲的结构形式,也有利于学生较为深入地感受、体验和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拓宽音乐视野、增进音乐文化素养的有益平台。

教材分析:
《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是18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
1807年末至1808年初。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 小调,2/4拍子。

奏鸣曲式。

乐章的开始由单簧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犷的气息。

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对西洋的音乐文化接触较少,大多数都不甚了解,一部分学生甚至存在“西洋交响乐,高深莫测,听不懂”的偏见,因此,我确定了紧紧围绕单元“经典交响”予以展开,每一课时选择一个不同的主题,并围绕此主题进行教学的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学生用具:课本。

第五(命运)交响曲 地平线交响曲-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五(命运)交响曲 地平线交响曲-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五(命运)交响曲地平线交响曲-人音版九年级音乐
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交响乐的基本概念和演奏形式;
2.学习欣赏地平线交响曲的人声版;
3.掌握乐曲的基本节拍、节奏,了解曲目的演奏技巧;
4.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激发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地平线交响曲的人声版乐曲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
3.学习欣赏和分析乐曲的结构、风格。

三、教学内容
1.交响乐的概念和演奏形式;
2.地平线交响曲的人声版;
3.乐曲的基本节拍、节奏和演奏技巧;
4.欣赏和分析乐曲的结构、风格。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通过老师的示范演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的演奏技巧;
2.听课法:通过欣赏和分析乐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乐曲的结构和风格;
3.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演奏和表演,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乐曲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介绍交响乐的概念和演奏形式;
2.播放地平线交响曲的人声版,让学生欣赏乐曲;
3.分析乐曲的结构和风格。

第二课时
1.深入分析乐曲的节拍、节奏和演奏技巧;
2.指导学生练习并演奏乐曲;
3.教授乐曲的各个部分,并进行练习。

第三课时
1.教授乐曲的高潮部分,并进行练习;
2.指导学生表现出乐曲的情感和表现力;
3.进行整体演奏和表演。

六、教学评价
1.课程内容设计合理,反映出九年级音乐课程教学的方向和特点;
2.通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交响乐和地平线交响曲;
3.学生参与积极,在听课、练习和演奏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命运交响曲教案

命运交响曲教案

命运交响曲教案
教案:《命运交响曲》
课题:《命运交响曲》欣赏及分析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了解《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及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及创作背景;
2. 欣赏《命运交响曲》选段;
3. 分析选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表达;
4. 学生自由发表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
教师介绍《命运交响曲》作为古典音乐的经典之作,简要介绍其背景及创作背景。

Step 2:欣赏音乐
播放《命运交响曲》的选段,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音乐。

Step 3:分析音乐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选段的音乐特点、表达的情感以及曲式结构等。

Step 4:让学生发表意见
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来描述。

Step 5: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点强调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的培养和音乐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
1. 《命运交响曲》音乐选段录音。

2. 介绍《命运交响曲》的背景资料。

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古典音乐,《命运交响曲》作为经典之作的音乐特点、表达的情感以及创作背景。

同时,通过学生的发表意见,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不过分灌输知识,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理解。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前言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一首著名音乐作品,该曲特点鲜明,富有感染力,一直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中有关该曲的教案。

教案概述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曲目简介:让学生了解曲目的背景和基本信息;2.乐曲分析:通过对乐曲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结构,把握其音乐特点;3.听后感受:通过对乐曲的听后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乐曲;4.情感教育:通过对乐曲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曲目简介曲目历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1804年至1808年间创建的。

当时,他正处于自由主义和人民民主主义运动中,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这首曲子的原意是对抗命运,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

曲目结构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共四个乐章:1.第一乐章:开始部分响起的“命运”主题将贯穿整首交响曲;2.第二乐章:主要是由交替进行的两个主旋律组成;3.第三乐章:是一个三部曲式的短调舞曲;4.第四乐章:采用常见的奏鸣曲式,由一次交响乐的序奏、小提琴的主题和变奏、斑马线型的分散结构和大调圆舞曲构成。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具有压抑和危机感,但在最后的第四乐章中,呈现出欢快和充满希望的氛围。

乐曲分析乐曲结构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是一个典型的四乐章交响曲,分别为快板-慢板-舞曲-快板。

每个乐章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1.第一乐章采用了一种对位和和声技法,将整个交响曲贯穿在一起。

2.第二乐章有两个主要的旋律,一个是小提琴的旋律,另一个是大提琴的旋律,两个旋律交替进行,使乐曲变得动听。

3.第三乐章是一个短调舞曲,乐章作为中间的一个舞曲,使乐曲变得更加活泼有趣。

4.第四乐章则是一个结构完整、富有韵律感的乐章,最后以欢快的圆舞曲结束。

整个曲子贯穿了“命运”主题,使听者在欣赏中体验命运的种种挑战与突破。

乐曲特点1.乐曲采用了对位和和声技法,这使得乐曲在旋律、节奏、节拍上巧妙地构建了起来,同时也加强了乐曲的分寸,提高了乐曲的艺术性。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3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3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学生基本上能够唱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4、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请两名同学表演见面握手的情景:互相看得见。

两人蒙上布(背景音乐:命运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表演中品味出什么了吗?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是呀,身体的缺陷给人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心理障碍,就和我们今天要见到的这位音乐家一样,他的双耳失聪,但是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名字,我们大声说出他的名字——贝多芬。

二、贝多芬简介。

请同学们说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出示贝多芬画像,通过神情揣摩他的性格。

(学生通过课前网络书籍资料的查找对他已有所了解,可互相补充)。

课件展示,了解贝多芬生平及主要代表作。

师:我想,在贝多芬众多作品中,下面这部作品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和精神!出示课题:《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三、呈示部音乐片段欣赏。

1、主部主题欣赏。

欣赏后,课件展示: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

师:对于这个主导动机,贝多芬曾对他的朋友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命运交响曲名字来来源于此。

通过这样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命运石好运还是厄运呢?(厄运)。

2、副部主题欣赏。

这是一段充满着希望,温馨的抒情旋律,它是作为美好的理想形象而出现的。

初中音乐: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Symphony of Fifth Destiny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第五命运交响曲一教学内容:初中三年级第五册第五单元1 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2 音乐知识:贝多芬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创作特征二教学目的:1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2 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3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4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5 学生基本上能够唱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 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四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五教材分析:贝多芬的生平和重要作品:1770年12月16日,莱茵河畔的波恩诞生了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这座靠近法国的城市,在政治上,文化上都比较活泼开放,法国的启蒙主义,德国的狂飙运动及当时德奥实行的的“开明专制”在这里都很有影响。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性情暴躁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用打骂的手段让他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钢琴。

但是,不幸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顽强自立的性格,他钻研音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学,哲学都抱有广泛的兴趣。

1789年,贝多芬19岁在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下创作了合唱《谁是自由人》和《约瑟夫二世》康塔塔,反映了他对“自由,平等原则”的明确信仰。

1792年他离开了波恩来到了维也纳。

开始频繁的出入上流社会,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倔强的性格,和贵族们的恩赐和他们的任性和无知,时时激怒着他,他和贵族小姐的恋爱也从不成功。

1796年他发现自己患有耳疾,而且越来越重,这一切是贝多芬非常痛苦,热烈的感到“命运”的残酷和不公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命运交响曲
初中音乐教案
●一教学内容:初中三年级第五册第五单元
1 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2 音乐知识:贝多芬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创作特征
●二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 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4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
5 学生基本上能够唱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
●三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 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
●四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五教材分析:贝多芬的生平和重要作品:____年12月16日,莱茵河畔的波
恩诞生了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这座靠近法国的城市,在政治上,文化上都比较活泼开放,法国的启蒙主义,德国的狂飙运动及当时德奥实行的的“开明专制”在这里都很有影响。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性情暴躁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用打骂的手段让他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钢琴。

但是,不幸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顽强自立的性格,他钻研音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学,哲学都抱有广泛的兴趣。

____年,贝多芬19岁在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下创作了合唱《谁是自由人》
和《约瑟夫二世》康塔塔,反映了他对“自由,平等原则”的明确信仰。

____年他离开了波恩来到了维也纳。

开始频繁的出入上流社会,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倔强的性格,和贵族们的恩赐和他们的任性和无知,时时激怒着他,他和贵族小姐的恋爱也从不成功。

____年他发现自己患有耳疾,而且越来越重,这一切是贝多芬非常痛苦,热烈的感到“命运”的残酷和不公正。

____年后,他走向了民众开始了他辉煌的创作生涯:这一时期的的作品都表现了他的痛苦和热情,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等他的反抗精神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逐渐成熟。

18xx年后,他创作的交响曲《英雄》《命运》《合唱》《田园》等相继问世。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有命运交响曲就是这时的作品)
《第五(命运)交响曲的》: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音乐作品,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歌颂了人们战胜黑暗势力的伟大胜利,体现着“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伟大精神。

全曲公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呈式部:主部主题这响亮,震撼人心的音响,威严而有力的叩响了我们的心扉。

贝多芬曾经说过:“那时命运在敲门。

”“命运”的音型开始由弦乐器和单簧管强奏出来,接着这个音型在大管和大提琴的长音衬托下,在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第一小提琴之间迅速轮换模仿。

突然管乐进来了,问句结束在有力的属和弦上;答句的开始是全乐队的齐奏的主题,在轮回模仿后,弦乐出现尖锐的二度摸进,增强了音乐的气势。

连接部:圆号吹奏出富有号角性的曲调,号角声的节奏来自主部主题。

连接部之后引出了一个充满温柔,抒情
初中音乐教案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的主题
并提问: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乐曲,那么谁能说出它的作曲者和乐曲的名称
2导入新课:
(1)播放完整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的cd,同时让学生在乐曲播放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思考题:听完讨论“你在听乐曲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注:命运与希望,抗争与胜利,压抑与悲愤,雄壮有力与热情冲动
(2)第二次放乐曲,并用乐曲做背景,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重要作品。

思考题:贝多芬的生平经历与命运这部交响曲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注:不幸的生平使贝多芬的热情和冲动达到顶峰,从而迸发出了与命运抗争的创作乐思。

(3)看《第五(命运)交响曲》的vcd。

思考题:乐曲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听出或唱出主题旋律听完讨论
注:通过斗争取得胜利。

对命运的反抗和斗争,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贵族的厌恶和唾弃,感受着法国大革命的震撼和激荡,对未来的坚定和激昂,和对幸福的渴望等。

(4)教师用英文:i’t my fate 演唱第一乐章的两个主题旋律和动机。

开展活动:学生分为四各组:分别为第一乐章两个主题旋律和动机填词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出来。

并把节奏用自己的方式打击出来。

(5)开展活动:让学生按照分组:用肢体语言把添了词的两个主题旋律和动机尽情的表现出来(可以自己表演也可以多个人表演)
(6)思考题:让学生总结两个主题旋律有什么不同?(尽量从情感变化,节奏和力度上考虑)
3课后总结:谈谈欣赏完《第五(命运)交响曲》的深刻感受是什么?(从乐曲的主题中:获得了一个怎样的思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用这种思想怎样激励自己战胜困难?)
注:我们要树立坚强的意志,有勇气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学会做人,并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行。

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

附:贝多芬作品的思想原则:通过斗争取得胜利。

强调矛盾的对比,不断的反复来加强主题!
贝多芬的重要创作: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
多首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还有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的重奏作品和声乐作品
(他的作品所包含的内容,感情范围要比他以前的音乐家丰富的多。

在他的音乐中有
沉重的痛苦,悲哀,也有胜利的凯旋和喜悦的狂欢,这些极其丰富的感情,是激动,冲突
起浮的时代在贝多芬内心所引起的反映,为表现这复杂广阔的内容,他突破传统的风格形
式和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