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木瓜

合集下载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国风·卫风·木瓜》,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被后世认为是描述男女情谊的佳篇,其作者不详。

关于此诗主旨有很多争论,经过汉人、宋人、清人乃至当今学者的考释,对此诗,史上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贿赂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

在艺术上,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鉴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对此诗,文学史上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卫风木瓜原文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卫风木瓜原文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的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诗经卫风木瓜的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诗经是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下面就是为大家带来了诗经木瓜全文以及其赏析,请看:
诗经木瓜全文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赏析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
作者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诗经卫风木瓜赏析鉴赏

诗经卫风木瓜赏析鉴赏

诗经卫风木瓜赏析鉴赏诗经卫风木瓜赏析鉴赏《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下面一起来赏析《国风·卫风·木瓜》吧!木瓜——《诗经》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⑤,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诗经《木瓜》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木瓜》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木瓜》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木瓜》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投我以木瓜,你将木瓜投赠我,报之以琼琚。

《诗经·木瓜赏析》

《诗经·木瓜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翻译】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楂,又名木梨。

【鉴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往今来解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全文翻译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全文翻译赏析

.
;.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全文翻译赏析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琼:美玉。

琼琚(jū):佩玉。

琚:古人佩带的一种玉,系在珩(héng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磬。

)和璜(huáng半壁形的玉)之间。

匪:非。

报:回报,报答。

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琼瑶:美玉。

瑶:美玉。

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琼玖(jiǔ):美玉。

玖:次玉的美石。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卫风·木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背诵《木瓜》,能吟诵《木瓜》,懂得简单的吟诵知识。

2、能赏读《木瓜》,懂得朋友之间以“投木报琼”的方式来表达永结友好的意愿。

教学重点:背诵《木瓜》,绝大多数能吟诵。

教学难点:学会吟诵《木瓜》。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有句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谁说的,你知道吗?
对。

今天我们的课程就从孔子开始。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不但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开创私学的先驱,弟子多达3000多人。

他有一个独生子叫做孔鲤,因为是圣人之子,孔子的弟子对孔鲤是否格外学了东西充满好奇。

于是一个叫做陈亢的问孔鲤:你在老师那里听到别的教诲了吗?孔鲤告诉陈亢:有一天,他在庭院中,孔子问:“你学诗了没有?”“没有。

”“不学诗,无以言。

”于是我就去学诗了。

又有一天,他问:“你学礼了没有?”“没有”“不学礼,无以立。

”于是我就学礼了。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就包含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新知
(一)、我会诵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题:诗经·卫风·木瓜学了这么多的古诗词,你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名字吧?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来了解。

今天我们学的诗经·卫风·木瓜就是诗经中记载的卫国的有关木瓜的一首歌谣。

3、我们一起来自由朗读这首诗。

指名读、齐读。

4、背诵。

对于初二的我们来说,朗诵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二)、我善悟
1、首先我们来看个历史小故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原来,这首诗表现的是古人的“礼”及其高义。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两组这样的词语。

木瓜、木桃、木李琼琚、琼瑶、琼玖
他们有什么特点?指的是什么?
投报
水果美玉
木瓜琼琚
木木桃琼瑶琼
木李琼玖(斜玉旁)
2、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注释,说出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小组释义、指名说、分组说。

3、我给你一个木瓜,你就回赠一个琼琚,回报不相等,回报是不是很傻?
明确: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使受人一点点恩惠,也应当加倍报答啊。

5、再读诗,读出韵味,如曾国藩说的:金石相撞的声音。

(三)、我乐吟
1、刚才我们朗诵得很好,但今天,我们要学另一种方法叫做吟诵。

什么是吟诵呢?孔子是怎样教学生的呢?
2、请学生做标记。

3、老师示范吟诵。

4、学生试着吟诵第二、三节。

6、完整吟诵。

(四)、我爱演
这首诗有一个礼仪,因它本身就是一首献礼词。

我国有个剧作家用手语表达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师讲解动作,学生站起来,一起做。


礼仪手势:男孩左手在前,女孩右手在前。

行礼:30度60度90度礼重情意重
最后一次转向老师: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敢于大胆跑调。

五、结语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吟诵?首先,我们来看两幅图:太白行吟图、屈原行吟图。

古时候的人们都是先吟再写,《红楼梦》中就有描述,林黛玉每次都是说:我的诗吟好了,拿纸来!故宫博物院找不到一张朗诵图,只有吟诵图。

因为自古汉语皆吟咏。

吟诵是汉语文传统的唯一的诵读方式。

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符,每一个中国读书人却是天生的作曲家。

有这么的诗歌,我们只会读诗不会歌,岂不是遗憾!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关注吟诵,做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者,做一个吟诵的传播者!
如有时间,播放一段吟诵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