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引流管护理规范

合集下载

骨科伤口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PPT

骨科伤口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PPT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八
引流管一般术后 24-72小时引流液 <50ml时,可考虑 拔管。 如引流量 较多,可根据情况 适当延长1~2天。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九
拔管指征: ①时间:24~72小时; ②量:24小时不超过50毫升; ③色:引流液呈淡黄色或暗红色
二、防止引流管发生堵塞现象
在持续负压吸引过程中,由于引流物 黏稠因坏死组织或血凝块容易堵塞引 流管,导致引流不畅。处理办法是消 毒堵塞处远段的引流管,用50ml注射 器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抽吸直至通 畅。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一
1. 按无菌技术将引 流管接无菌负压引 流瓶(袋),固定于 床旁,防止移位脱 落。一般术后引流 管是夹闭的。(遵医 嘱打开)。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二
术后1~2天内特别是24小时内要密切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色浓、 量多,含血红蛋白成分多,提示有活 动性出血;色淡、量多,提示有脑脊 液漏(腰椎术后)。术后24小时量一般 不超过500毫升,如引流液过多,要 警惕有无潜在失血性休克,严密观察 血压、脉搏、尿量及意识,有异常立 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为正压引流。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五

保持切口敷料清
洁干燥,有渗血、
渗液及时更换。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六
严格无菌操作。倾倒引流液前,先 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 流,造成逆行感染, 引流管的位置应
低于切口位置30 cm,以防伤口逆行感染。
术后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七
各班护士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 性状和量,关节置换术后,必 要时前2小时按每小时记录,1 小时引流量≥200~300毫升,及 时报告医师处置。24小时总结 一次引流量。

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护理步骤:1. 消毒:在进行任何引流管护理之前,必须先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然后,使用消毒剂清洁引流管附近的皮肤。

2. 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在正确的位置,并使用固定器(如胶布或透明敷料)固定在患者身上,以防止移动或滑脱。

3. 监测引流液:定期检查引流液量和性质,记录有关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数量。

立即报告任何异常或变化。

4. 清洗引流管: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定期冲洗引流管,以防止堵塞。

使用温盐水冲洗,不要强力摇晃或揉搓引流管。

5. 更换敷料: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定期更换引流管周围的敷料。

确保清洁和干燥的敷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事项:1. 注意观察:经常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温度升高等感染迹象。

及时报告给医生或护士。

2. 洗手和消毒:在每次接触引流管或进行护理操作之前,务必正确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避免拉扯:避免不必要的拉扯引流管,以免引起疼痛或滑脱。

患者应避免腾跃或过度活动,以保持引流管的稳定。

4. 注意固定:确保引流管适当固定,以防止移动或滑脱。

定期检查固定器的紧密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 注意自身安全: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注意自身的安全。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并确保不会对自己或患者造成伤害。

以上是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进行适当的护理,并在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

保持引流管的干净和正常,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在医疗护理中,引流管的护理和观察是至关重要的。

引流管的使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液体和其他污染物,以促进伤口或手术切口的愈合。

正确的引流管护理和观察可以确保引流管畅通,有效地排出体液,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一、引流管的护理:1.规范操作:在进行引流管护理前,护士要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并正确佩戴手套。

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疼痛。

2.畅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联通畅通,避免管道弯曲或受到外力压迫。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漏气、漏液或堵塞现象。

定期检查管道是否出现软化、松弛、老化等情况,若有变化,要及时更换引流管。

3.清洁引流管:每天定期更换引流袋,无论是否有液体流进。

使用洁净水和合适的清洁剂,清洗引流管和连接部位,避免积聚细菌和其他污染物。

4.避免感染:在引流管周围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引流管碰触污染物。

避免过度移动引流管,以免感染或引起疼痛。

5.记录和标记:每次进行护理时要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和引流管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并及时通知医生或其他相关人员。

使用标记或贴纸标示引流管的位置和日期,以避免混淆和误用。

二、引流管的观察:1.观察引流液:定期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包括颜色、气味和浑浊度等。

不同的引流液可能表示不同的状况,如感染、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的存在。

2.观察引流器的负压:观察引流袋的填充情况和负压,以判断引流管是否正常工作。

引流袋过满可能导致管道堵塞或感染风险增加。

3.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温度变化或其他异常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存在。

4.观察引流管的稳定性:观察引流管是否松动、外露或移动。

松动的引流管可能导致引流不畅或感染的风险增加。

5.观察患者的症状:定期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感受,如疼痛、不适或其他不寻常的感觉。

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引流管是否有问题或存在并发症。

总结起来,引流管的护理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它可以帮助保证体内液体的排出和伤口的愈合。

骨科引流管护理流程图

骨科引流管护理流程图

骨科引流管护理操作步骤
1.患者手术下台后依据手术护理记录单及医嘱内容确定引流管数目。

2.在床边接收手术下台患者时,首先查看引流管数目,位置,长度,是否通畅,是否
负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3.妥善固定引流管,标识清晰。

床尾及时评估管道护理记录单,治疗室白板上引流管
处写上患者床号,如引流管数目≥2条,书写为床号*条数。

4.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定时挤压引流管,由近心端向远心端,
预防导管堵塞;引流液需要倾倒时,由护理人员倾倒,床尾地上放置好空瓶,留着记录引流量并告知患者每日晨护理人员记录量后再倾倒。

5.交接班时,每班均需查看患者引流管位置、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量。

6.医嘱下达拔除引流管后,由责任护士查看拔除时间,完善床尾管道护理记录单,去
除治疗室白板上床号信息。

7.责任护士及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患者引流管信息。

8.拔管后与下一班人员交接,观察伤口是否渗出,以上内容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骨科引流管护理工作流程。

引流管护理流程详解

引流管护理流程详解

引流管护理流程详解
一、准备工作
1.确保患者的病历和医嘱
2.检查引流管是否完整
3.准备必要的护理器材
二、个人防护
1.戴上手套和口罩
2.根据需要穿戴隔离衣物
三、患者准备
1.与患者沟通并取得同意
2.辅助患者舒适地卧位
四、清洁引流管周围皮肤
1.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清洁剂
2.轻柔擦拭,避免刺激皮肤
五、引流管护理
1.定期检查引流管
2.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和漏液情况
3.定时更换引流袋
4.避免积液和感染
5.保持引流管干燥
6.防止细菌滋生
7.避免拉扯引流管
8.防止移位或脱落
六、处理异常情况
1.如引流管堵塞,立即采取清理措施
2.如发现引流液异常,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七、记录和报告
1.记录引流量、颜色和性质
2.报告任何异常情况和护理过程中的困难
八、教育患者和家属
1.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引流管护理的重要性和步骤
2.强调观察和报告任何异常情况的重要性
九、定期评估
1.定期评估引流管护理效果和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
十、结束护理
1.清理工作场所
2.移除个人防护装备
3.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

引流管护理操作规范

引流管护理操作规范

引流管护理操作规范1. 引流管的选择和安置1.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材料和规格。

1.2 在安置引流管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确认置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3 在安置引流管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确保操作环境洁净。

2. 引流管的清洁和护理2.1 每天定期对引流管进行清洁,以防止堵塞和感染。

2.2 清洁引流管时,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嘱指定的清洁剂。

2.3 清洁引流管时,应注意轻柔操作,避免过度拉扯或插入。

2.4 清洁引流管时,务必保持手部的洁净,并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5 在清洁引流管后,用干净、干燥的纱布或敷料进行固定和保护。

3. 引流管的引流和排液3.1 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引流情况,确保畅通无阻。

3.2 如发现引流管堵塞或引流不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通或更换引流管。

3.3 在排液时,应使用规定的进行收集,并注意记录排液量和性状。

3.4 如发现排液异常,如变浑浊、有异味等,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

4. 引流管的固定和保护4.1 确保引流管的固定牢固,避免移位和脱落。

4.2 使用安全固定装置,如透明敷贴或棉球,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损伤。

4.3 定期检查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情况,如发现红肿、渗液等异常,应及时报告。

5. 引流管的监测和观察5.1 定期监测引流管的引流量和性状,并记录相关数据。

5.2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颜色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5.3 定期对患者进行观察,如发现疼痛、不适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

6. 引流管的更换和拔除6.1 根据医嘱规定,及时更换引流管,避免滞留时间过长。

6.2 更换引流管时,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并遵循相应的操作流程。

6.3 拔除引流管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引流已达预期目的。

6.4 拔除引流管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确保操作环境洁净。

7. 引流管护理的记录和交接7.1 对引流管护理的过程、观察记录和异常情况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

护理技巧正确执行引流管护理

护理技巧正确执行引流管护理

护理技巧正确执行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技术,它在提供病患者合适的引流途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执行引流管护理可有效预防感染,保证引流途径的通畅,促进病患快速康复。

下面将详细介绍引流管护理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执行引流管护理前,护士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医嘱并核对病患基本信息;其次,洗手并佩戴干净的手套、口罩、帽子和防护眼镜,确保无菌操作环境;最后,准备必要的护理器材,如引流管、透明敷料、抗菌溶液等。

二、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引流管的选择应基于病患的具体情况,如引流液性质、引流量、引流部位等。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材质和类型,如硅胶管、橡胶管、负压引流管等,确保引流管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引流能力。

三、插入引流管1. 彻底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将引流管轻轻插入引流部位,避免伤害到病患。

2. 当遇到阻力时,应停止插入,避免进一步伤害。

可略微调整插入方向或与主管医生沟通协作。

3. 插入引流管后,通过连接引流袋或设备确保引流畅通,并检查引流袋的密封性。

四、保持引流畅通保持引流通畅是引流管护理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技巧:1. 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并记录引流液量。

引流管阻塞或漏液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轻轻清洗或更换引流管。

2. 确保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的连接紧密,避免引流液泄漏。

3. 适时清洗引流管及其周围的皮肤。

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轻柔清洁,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4. 定期更换透明敷料,确保引流部位的清洁和干燥。

五、预防感染引流管护理中的感染预防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1. 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基础。

护士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引流管之前和之后。

2.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引流管及其周围环境的无菌状态。

3. 引流液收集袋应定期更换,避免细菌滋生。

4. 观察引流液性质和颜色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或主管护士。

5. 积极治疗病患的感染症状,如发热、红肿等。

三甲医院引流管护理规范

三甲医院引流管护理规范

三甲医院引流管护理规范【引流管护理服务规范】一、工作目标引流出切口内或体腔内的气体或液体,防止逆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便于记录和观察引流情况。

二、工作规范要点1.严格无菌操作,在开放管道时,注意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感染。

2.妥善固定引流管,严密观察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打折,管道衔接处有无分离,有无液体外渗。

3.随时挤压引流管,保持畅通。

4.有效沟通,关爱患者。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稳、严格无菌操作,患者配合。

3.妥善固定,保持有效引流。

如有异常,处理及时。

【引流护理操作流程】一、操作目的1.引流出体腔内的气体或液体,防止逆行感染。

2.观察引流情况。

二、实施要点(一)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伤口及引流管情况(二)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弯盘(无齿止血钳2把)、手套2双、换药包、引流袋(瓶)、消毒液、标签、记录单、量杯、别针。

(三)操作要点1.暴露引流管接头,用一把止血钳夹闭并固定引流袋管。

2.放出引流袋内液体。

3.打开并检查无菌引流袋,用另一止血钳夹闭并固定引流袋管。

4.消毒引流管连接口,连接无菌引流袋(瓶),拧紧接头。

5.松开止血钳,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通畅、引流液性状及患者反应。

6.妥善固定,标识清晰。

三、指导患者1.引流袋位置应低于插管口平面。

2.患者改变体位时要注意避免引流管打折、受压、脱落等。

四、注意事项1.妥善固定,防止移位和脱落,标识清晰。

2.每日更换引流袋(瓶),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袋(瓶)。

3.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挤压引流管,注意观察,切勿扭曲、压迫、打折等。

4.搬动患者时,应先夹闭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应立即倾倒,定时更换引流袋,防止发生感染。

5.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黏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6.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流管观察护理
一、评估患者:手术后伤口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是否通畅、折叠、扭曲、受压、移位、滑脱。

二、保持引流通畅:检查患者引流管的数量及位置,保持引流管通常,维持有效引流。

引流管位置均应低于切口位置30cm,以防止逆行感染。

负压引流是否有负压开关是否开启。

三、引流管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应予安全别针妥善固定于床边,同时预留一定长度以便于患者活动,固定高度均要低于引流口。

四、引流管观察:各班护士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必要时腰椎术后24小时内按每小时记录,1小时内引流量≥50毫升,或者术后3-5小时内无引流量及时报告医师处置,每1-2小时挤压引流管一次,24小时总结一次引流量。

严格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

术后24小时量一般不超过500毫升,如引流液过多,要警惕有无潜在失血性休克,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及意识,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五、引流管更换:严格无菌操作,倾倒引流液前,先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造成逆行感染,接口处消毒后再倾无菌操作。

经常检查引流管各连接处,确定其连接紧密,要防止漏气或脱落造成逆行感染。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

六、引流管拔管指征:一般视引流量而定,术后24-72小时拔管,24小时引流量不超过50ml即可拔管,最长一般不超过一周,拔管时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拔出后适当按压引流管周围皮肤,以排除皮下积血。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