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毒的液氮罐超低温保存法介绍

合集下载

液氮存储的主要原理及应用

液氮存储的主要原理及应用

液氮存储的主要原理及应用1. 液氮存储的概述液氮存储是一种常用的低温保存方法,主要利用液氮高度低温且无水的特性,来延长生物样本的保存寿命。

液氮存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物工程、科学研究等领域,为许多项目提供了可靠的保存和保护。

2. 液氮存储的原理液氮存储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液氮的极低温度将样本冷冻并保存。

液氮,也称为氮气的液态,其温度约为-196℃,这种低温能够使细胞和生物分子处于冻结状态,阻止细胞活动和分解的发生。

此外,液氮的无水特性也是其被用于长期保存生物样本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水状态减少了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细胞结构的破坏。

3. 液氮容器的选择液氮存储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液氮容器来存放样本。

液氮容器通常采用双层设计,内层为存放液氮的容器,外层为真空层,能够减少外界温度的影响,并保持液氮的低温。

常见的液氮容器包括液氮罐、液氮冷库等。

在选择液氮容器时,需考虑容器的保温性能、容量大小、易于操作和保养等因素。

4. 液氮存储的应用液氮存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液氮存储的主要应用场景:•生物样本保藏:包括细胞、组织、血液、精子等的保存。

液氮存储能够有效延长生物样本的保存时间,保证它们的完整性和质量。

•生物医学研究:许多生物医学项目需要使用大量的生物材料进行实验和研究。

液氮存储提供了方便、可靠的保存方法,确保样本在长期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生物工程:液氮存储在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生物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保存原始细胞和材料,还可以保存已经提取的DNA、RNA等生物大分子。

•种质资源保护:用于保存珍稀的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濒危物种、不耐贮藏的种子等资源,并用于农业育种和植物保护。

•疫苗冷链:液氮存储也是疫苗冷链中的重要环节。

疫苗需要在极低温度下保存,以保证疫苗有效性。

液氮存储提供了可靠的冷链保护,确保疫苗的品质和效果。

•科学研究:液氮存储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保存动植物标本、细胞系、微生物、重要实验数据等,为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液氮超低温冻结保藏技术规范

液氮超低温冻结保藏技术规范

液氮超低温冻结保藏技术规范1. 目的规范液氮超低温冻结方法保存各类微生物菌种的操作,保证菌种长期保藏的质量和安全。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微生物菌种的液氮超低温冻结保存。

3. 基本原则和要求针对接收的不同类群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中心应根据工作经验和微生物菌种提供人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冻结速度和保护剂系统,进行微生物菌种的液氮超低温冻结保存,以保证这些微生物菌种在长期保藏过程中的活性和稳定性。

4. 规程4.1 准备冻存管4.1.1 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净耐低温(聚丙烯)塑料冻存管,干燥后备用。

4.1.2 保藏中心应为保存菌种的每一支冻存管标注明确的标识,标签内容应至少包括菌种的保藏编号和制备批号(日期),可将保藏编号排在第一行,制备批号用连续的年月日(八位数字)表示,排在第二行,并根据冻存管的容积将标签裁成合适的大小。

保藏中心应根据标签的放置位置选择符合要求的标签材质,以确保在长期的保藏过程中,标签不会发生自然或人为的脱落、污损。

4.1.2 将准备好的标签放置于冻存管规定的位置,加入或不加入合适体积的保护剂,拧上冻存管帽,装入塑料冻存盒中,1 公斤压力蒸汽灭菌30 分钟,备用。

4.2 准备保护剂根据需要保藏的微生物类别选择适宜的保护剂种类,按照配方配制、分装、灭菌备用。

用于保存厌氧微生物的保护剂,应除去保护剂中的溶解氧。

4.3 菌种保藏4.3.1 无菌操作将符合质量要求的、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规定的培养基上,并尽量涂满整个斜面,置最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单细胞微生物菌种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期(静止期初期),对于放线菌和产孢丝状真菌应培养至形成成熟的孢子。

对于生物量较低的菌种,应多准备几只斜面菌种。

对于不产孢子的丝状真菌,无菌操作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规定的平板培养基上,培养时间根据菌种的生长速度确定。

4.3.2 用无菌滴管将一定体积的灭菌保护剂无菌操作注入培养好的斜面菌种试管中,并将菌苔(或孢子)轻轻刮下,吹打数次,制成细胞或孢子悬浮液。

新冠病毒的长期储存和保藏方法

新冠病毒的长期储存和保藏方法

新冠病毒的长期储存和保藏方法新冠病毒,或称SARS-CoV-2,是引发COVID-19疫情的病原体。

在疫情期间,对新冠病毒的储存和保藏方法非常重要,以便进行疫苗研发、药物测试和病毒学研究。

本文将讨论适用于长期储存和保藏新冠病毒的方法。

1. 冷冻:目前,冷冻是最常用的新冠病毒长期储存方法之一。

病毒样本可以在低温下保存并保持其活性。

常见的冷冻储存温度为-80摄氏度或更低。

在这种温度下,病毒样本可长期保存多个月或多年,并且在需要时便可以解冻使用。

冷冻储存可以通过使用特殊冷冻冰箱或液氮储存罐来实现。

2. 加速冷冻干燥:这是一种常用于长期储存病毒样本的技术。

通过在低温下将含有新冠病毒的溶液冷冻,然后通过减压使溶液直接从固态过渡到气态,从而将水分去除。

这一过程称为冷冻干燥,可以减少样本中的冰晶形成和化学反应,有助于保护新冠病毒的完整性和活性。

3. 常温储存: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在室温下存活一段时间。

这为不需要长期保存的样本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储存方法。

然而,常温储存并不适合长期保存,因为病毒在此环境下容易变性和失活。

4. 检测及时性:为了保证新冠病毒样本的活性和有效性,定期检测样本的存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进行细胞培养、PCR等实验方法,可以及时检测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能力。

如果样本出现失活情况,需要重新储存或重新提取病毒。

5. 样本分装:为了便于使用和传输,新冠病毒样本可以进行分装处理。

将样本分装成小的冻干物或液体冻存管,每个管中含有足够的病毒量。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复解冻和使用,降低样本失活的风险。

6. 安全防护:在储存和保藏新冠病毒样本时,必须遵守严格的生物安全规范。

应选择符合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环境,并建立相关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以防止病毒样本外泄并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总之,新冠病毒的长期储存和保藏方法需要结合冷冻、冷冻干燥等技术手段,并遵循生物安全规范。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病毒样本的保存,也对于疫苗研发、药物测试和病毒学研究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超低温保存名词解释

超低温保存名词解释

超低温保存名词解释超低温保存的条件是在摄氏- 40至-70度。

人们利用液氮或液氧来制冷,再把物品放入其中进行保存。

利用液氮的零下196度的低温以液氮或液氧作为超低温冷冻剂来储藏食物,它无臭、无毒、不易燃,因此可以安全地保存食物新鲜品质而不损失营养成分。

这种技术叫做“超低温保存”。

1、对象物体在较低温度下保存,又称低温保存;被保存的物体,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保持原来的物理化学性状和生物特性。

2、常见于低温恒温槽(室)、冰箱和真空冷冻干燥机内使用。

为使物质在较低温度下也能具有某些共同的性质,需要让物质在低温状态下也能保持这些性质,以便于长期保存,就需要降低物质本身的热力学性质,所谓降低,即指物质温度下降。

3、物质从常温到达某一特定温度时,其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变化,甚至发生转变,这个过程叫做“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这个由高温向低温的相变过程叫做“热力学转变”,这个状态变化叫做“物质的相变”。

4、简单的物质发生相变所需要的临界点,称为“相变点”,它也是一个温度,常用T表示,它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下降。

5、当大量相变过程集中在一个温度上时,此温度称为“相变点”。

6、实验证明:任何化合物都可以发生相变,且相变速率与该化合物的熔点无关,仅与该化合物的体积膨胀系数有关,在体积不变时,相变前后的体积差值越大,则相变速率越快。

7、相变的特征之一是相变潜热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极大值,即为了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在实验时,应选择一个体积膨胀系数较小的化合物作为相变的对象。

2、物体在较低温度下保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把食物或药材在极低的温度下贮藏,可以减少食物的氧化,还可以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延长保存时间。

但低温保存不宜在密闭环境下进行。

3、常用的方法是用液氮将食物冷冻,然后再保存,可以长期保存。

为此,在国际上专门为保存食物制订了超低温保存规范,要求将食物保存在摄氏零下20至零下30度之间,并对温度敏感的食物,如香肠、咸肉、鱼干等要严格控制。

最新液氮保存菌种技术

最新液氮保存菌种技术

怎么样利用液氮保藏菌种?
液超低温保藏法是把菌种装在含有冷冻保护剂的安瓶瓶内,将该安瓶瓶放人液氮(-196℃)中保藏。

由于菌丝体处于-196℃,其代谢降低到完全停止的状态。

所以不需定期移植。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是菌种长期保藏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

(1)菌种制备菌种在PDA培养基平板上于22-24℃下培养10-15天,菌丝体充分生长后,用打孔器(直径2-4毫米)切割琼脂块,或用手术刀片把菌丝培养物切成2毫米X4毫米长方形小块。

(2)安瓶管制备安瓶管的玻璃,要能经受温度突变而不破裂,容易用火焰熔封管口,恢复培养时容易打开。

一般采用硼硅玻璃,管的大小根据需要而定,通常是75毫米X 10毫米或能容1.2毫升液体的安瓶瓶比较合适。

选好安瓶管后,用印油书写欲保藏的食用菌菌种的菌号于管壁上,160℃干热灭菌,使印记牢固地固定在管壁上。

(3)保护剂每管加进0.8毫升高压灭菌的10%的甘油水溶液或10%二甲亚讽水溶液可作为冷冻保护剂。

用无菌镊子将这种带有菌丝体的琼脂块移人加有保护剂的安瓶管中。

用火焰将安瓶管上部熔封,浸在水中检查有无漏气。

(4)液氮保藏把已做好的安瓶菌种管放人具有孔洞的小塑料瓶中(在塑料瓶的底部放一块铁片,使塑料瓶连同安瓶管能一起沉人
液氮罐中),盖好瓶盖,在瓶盖上连接一条细绳并作记号,以便提出所需的菌种。

把装有安瓶管的塑料瓶吊在液氮罐口上,使安瓶管缓慢地降温,大约30分钟后,把安瓶管浸人液氮中进行长期保存。

启用液氮罐中保存的菌种时,应先将安瓶瓶置于35-40℃的温水中,使瓶内的冰块迅速融解,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开启安瓶瓶,用接。

病毒的收集保藏

病毒的收集保藏

病毒的收集保藏
病毒保藏在病毒研究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论是病毒的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与病毒的保藏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病毒保藏的原则是:
1)低温条件下保藏,温度愈低愈好;2)根据不同的病毒种类,采用不同的病毒保藏方法;3)在特定的保藏条件下(温度、方法),经过一段时间保藏之后,一定要进行活化增殖,同时测定病毒活力大小,再入库保藏;4)在保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传代,严格按规范操作,避免毒种相互交叉感染,使病毒不产生变异,保持病毒的遗传稳定性;5)必需开展保藏相关技术的研究,对各类病毒的保藏条件进行摸索,为毒种保藏提供科学依据。

病毒保藏的方法:
1)冰箱保藏法
普通冰箱保藏:4-8℃;低温冰箱保藏:-20℃--40℃;超低温冰箱保藏:-85℃。

特点:方便、价格相对较便宜。

此法保存要注意停电和冰箱的故障。

2)液氮保藏方法
-196℃。

设备:液氮发生器。

3)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冻干法)
又称低压冻干法和冰冻干燥法,先将液态的样品冻结成固态,在真空条件下使温度下降,通过直接升华抽去水分,从而使物质脱水干燥,简称冻干法。

特点:冻干法保藏是在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使病毒处于休眠状态,它的代谢是相对静止的,因而使病毒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液氮的储存方法

液氮的储存方法

液氮的储存方法液氮储存是一种常见的低温储存方法,适用于各种需要长期保存的生物样本、细胞、组织等。

液氮的温度极低,可达到-196℃,能够有效地防止细胞和组织的自然衰老和细胞凋亡,从而保证样本在长时间内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液氮储存的原理是将样本置于液态氮中,使其温度迅速降至-196℃,并在此温度下长期保存。

在液氮中保存的样本可以长期保存,甚至达到几十年的时间。

那么,液氮储存应该如何进行呢?首先,液氮储存需要使用专门的液氮罐,这种罐子通常是双层结构,内层是一个储存样本的容器,外层则是一个保护罐,用于防止外界温度对内层容器的影响。

液氮罐的使用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因为未加保护罐或是不当使用而导致液氮泄漏引起的危险。

在样本储存前,需要对样本进行处理。

对于生物样本,需要进行细胞冻存或是组织冻存处理,以保证样本在液氮中的储存稳定性。

如果是细胞冻存,需要将细胞培养至合适的密度后,加入冻存液,然后冷却至-80℃,最后转移到液氮中。

若是组织冻存,则需要将组织切割成小块,加入冻存液中,冷却至-80℃,最后转移到液氮中。

在样本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液氮罐的液位,以确保液氮充足。

另外,还需要对液氮罐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避免罐内积存杂质和冰层影响储存效果。

除此之外,液氮储存还需要在储存环节中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避免液氮罐的温度剧烈波动,以免对样本造成影响。

其次,需要避免液氮罐的震动和碰撞,以免对样本造成机械损伤。

还需要注意,液氮罐中一定不可存放有机物,以免发生爆炸等危险事件。

液氮储存是一种非常可靠的低温储存方法。

在使用液氮储存时,需要注意安全、储存环境和定期维护等问题,以确保样本的长期保存和稳定性。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

实验室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中,菌种保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恰当的菌种保藏方法能够确保菌种的活性、遗传稳定性和可用性,为科学研究的持续开展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五种菌种保藏方法,深入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操作要点。

一、低温冷冻保藏法低温冷冻保藏法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且效果较为可靠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菌种置于超低温环境(通常为液氮温度,即-196℃)下,使菌种细胞处于极度冷冻的状态,从而抑制其代谢活动,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诸多显著优点。

低温能够极大地减缓细胞的生理活动,几乎使其处于完全停滞状态,从而有效地延长菌种的存活时间。

低温冷冻保藏对菌种的遗传稳定性影响较小,经过长期保存后,菌种的特性通常能够较好地保持。

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将菌种制备成适宜的冷冻保存液,然后置于液氮罐中即可。

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冷冻保存液。

常用的冷冻保存液一般含有一定比例的保护剂,如甘油、二甲基亚砜等,它们能够降低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对细胞的损伤。

制备好冷冻保存液后,将菌种接种到冷冻保存液中,制成菌悬液。

将菌悬液分装到合适的冷冻管中,迅速放入液氮罐中进行保存。

在液氮罐中,要定期检查液氮的液位,确保菌种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中。

低温冷冻保藏法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长期保存,尤其对于那些对温度敏感、容易变异的菌种,如细菌中的一些致病菌、真菌中的丝状真菌等,具有良好的保藏效果。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液氮的成本较高,液氮罐的储存空间有限,以及在取出菌种进行复苏时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等。

二、干燥保藏法干燥保藏法是利用菌种在干燥环境下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的原理来实现保藏的方法。

常见的干燥保藏法包括沙土管保藏法、滤纸保藏法等。

沙土管保藏法是将菌种接种到无菌的沙土中,然后将沙土管置于干燥器中进行干燥保存。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在干燥过程中,菌种细胞内的水分逐渐散失,代谢活动减缓,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病毒的液氮罐超低温保存法介绍
大多数微生物都可以用超低温来保存,超低温保存法是适用范围最广泛的微生物保存法。

需要复杂营养的微生物种,如用其他的贮存方法不能保持其活力(如植物的病原性真菌),通常可用超低温的方法保存(ATCC1983;Halliday,Baker1985)。

此法是将冻存在小管或安瓿里的细胞以较慢的冷冻速率(1℃/分钟)冷冻,直至—150℃,再将这些小管贮存在—150~-196℃的液氮中。

超低温的冷冻保护剂不同于冻干法所用的冷冻剂。

ATCC常用一种由甘油(10%)、二甲亚砜(5%)和培养液制成的混合剂保存多数的细胞株。

这些化学试剂进入细胞内可避免内膜的冷冻损伤。

贮存在低温容器内的细胞复苏时必须小心操作。

当小管被加热时,所形成的冰晶会将细胞杀死,正确操作就可避免这种事故。

只要迅速将样品解冻就能减少活力的丢失,做法是:将封口的小管迅速放入37℃的水中,直至所有的冰融化,然后打开管口,将内容物移入培养基。

超低温保藏的微生物必须始终贮存在温度非常低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液氮罐。

在长期贮存的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补充液氮。

这种贮存方式比冻干法需要更多的经费,包括为了维持贮存温度所必要的劳动力和液氮等。

1材料
病毒超低温保存所需材料有:热收缩塑料管(NuncCryoflex),液氮罐,防护手套和面罩,永久性记号笔,气体喷灯,装液氮的保温瓶。

2方法
(1)剪一段两端各超出冷冻管长度2cm的热收缩塑料管。

(2)将含有澄清病毒悬液(组织培养的上清培养基,或组织培养基内的细胞溶解产物均可)冰浴几分钟,用灭菌移液管将0.2ml冰浴过的上清悬液分装到冷冻管内,并将盖子拧紧。

(3)将有病毒的冷冻管放入热收缩塑料管中部,插入正确的标签。

(4)用喷灯小心加热热收缩塑料管,并使之包住冷冻管。

注意不要用太高的温度加热热收缩塑料管。

(5)再小心加热热收缩塑料管的两端,用大号镊子夹紧管的端口至完全密封。

(6)将密封好的冷冻管快速在装有液氮的保温瓶中冷冻(操作时要求戴面罩和手套)。

(7)将冷冻过的冷冻管放入液氮罐中的格子内,同时记录样品的详细的存放位置、实验编号和存放日期等。

(8)需要用时,迅速从液氮罐内取出所需样品,并投入37℃水浴箱中解冻后,用解剖刀片在冷冻管的硅化垫圈处切开热收缩塑料管。

拧开冷冻管的盖子时不需要除去热收缩塑料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