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育人——丁榕讲座听后感
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

听丁榕老师讲座有感高二(9)班顾玉成今天听了丁榕专家老师的报告。
通过学习,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专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尤其是丁榕老师主讲的《对学生心理辅导的思考》,结合自己29年的班主任实践,列举了丰富生动的实例,向与会的老师们渗透了开放而有活力的教育新观念,这些实例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的心灵,使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感受之一:教育需要智慧当你上课时,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你是什么感受?是迅速地走过去拧起他的耳朵,还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羞辱一番?这种做法是万万不行的,学学丁老师也幽默一回:“你看你多用功啊,就连睡觉还看书呢!”一句看似不经意的玩笑,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还足以让学生牢记老师的好,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班上学生丢东西是常有的事,丁老师是这样处理“找钢笔”事件的。
她先让学生搜自己,然后再来搜学生,还说搜谁爱谁,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你搜我吧。
”结果,她终于找到了那支钢笔,悄悄地把它藏在毛衣袖里。
在丢钢笔的同学跟前故意蹲下,假装从地上拾起来,“哟,这不在地上吗?你怎么不找找就喊丢了呢?”课后,她找来那个学生教育他说:你拿钢笔说明你爱学习,以后再拿别人的东西时先问一下“我拿你东西行吗?”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相信以后一定会成才。
最后丁老师还送了一支钢笔给那个学生。
30年后,这个学生已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了,领着孩子到丁老师家,一进门就给她跪下,手里拿着当年那支钢笔,而且让孩子叫她奶奶,告诉孩子没有奶奶就没有爸爸的今天!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也可以挽救孩子的一生。
我们必须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
教育确实需要智慧。
我们要学习丁老师的教育智慧,遇事多动脑筋,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科学施教。
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坚持助人自助、促人自悟。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变“要他学”为“他要学”、变“关注学生一阵子”为“关注学生的一辈子”、变“一时一事”为“一生一世”。
听丁榕老师报告有感(1)

听丁榕老师报告有感有幸聆听了丁老师的报告,印象最深的是,虽然她的嗓音有些沙哑,但是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丁老师的报告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有扎实的工作,没有空洞的口号,但有具体的实例。
她不认识我,可她懂教育,懂教育者的甘甜心酸。
她的句句生动、深刻、深情的讲述显得那么贴心,显得那么轻松。
我像她生命里出现的所有学生一样,坐在下面,静静地听她讲时光与爱,讲过往与甘苦。
听了丁榕老师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像又打开了一扇天窗。
丁老师的讲座太精彩了,它让我进入了深深地思索中。
促使我更深层次地去体味“教育”的内涵,感悟“教育”的真谛!让我不止一次地想,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进行。
她用爱探索出的新方法,让我一次次汗颜!“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这些抽象且生硬的概念在老师的口中就是一段一段岁月的故事。
那刻骨铭心的感怀,流淌在会场中,惹得我们时而欢笑、时而唏嘘、时而默默无语。
其实,打动我们的正是老师纯正的教育理念与理想!她以人为本,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按学生所需施教,智慧地变“要你做”为“你要做”。
尊重个体生命的需求,宽容地俯身,静听学生的真实想法。
她以人为本,以心理教育作为突破口,真正做到亦师亦友、亦友亦亲。
“亲其师,信其道”,不是一句冰冷的古语,而是有着人格温度的行为引导——引导她的学生阳光、良善,引导我们去爱,去收获爱的回报。
此外,丁榕老师睿智的话语,丰富的情感,精彩生动而又发人深省的案例博得了老师们热烈的掌声和高度的赞誉,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她的创新精神,不重复别人的路,不重复自己的路,真正做到这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要认真思索,拓展途径,尽可能地多创新,多给学生意外的惊喜,让学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总之,丁老师在她的演讲过程中,说出了很多闪动着智慧光彩的话语,也指出了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是我学之不尽的。
虽然我对此有着很多感想,但一时之间未能组织好文字进行更多的表达。
只是希望尽力做到像一个他那样的优秀受人尊敬的老师。
听丁榕老师专题讲座有感

听丁榕老师专题讲座有感
——赴贵阳培训学习心得
教师吴红英
听了丁榕老师的报告,感觉受益很多,尤其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她提倡教育学生时要多些民主,少些原则,多些理解,少些说教,多些尊重,少些责怪,多些自助,少些教导,要还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这还让我想到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魏老师谈到:如果不从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的角度去教育,就容易觉得学生气人、难管,难以想出好的教育方法,或一筹莫展,或批评一顿了之。
往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弄得自己的心情也不好起来。
从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的角度来看呢?常使自己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也
自觉信心百倍,很快能透过学生气人的面,看到学生可爱的一面,看到他的热情、上进,看到他的真善美,看到他的纯洁的心灵,看到他那一次次的抗争。
这样看,心理平和了,开阔了,话也说进学生的心里去了,他也跟着去寻找那曾有过而又失去的世界的另一面了,于是就会有左右逢源之感,能很快想出很多好的教育方法。
的确,在我们做班主任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但我们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同时也多了自己听的机会。
总之,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多用心去观察学生,去“备”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些同样的问题,你就会发现另一片天空。
听丁榕老师报告心得体会(1)

听丁榕老师报告心得体会很荣幸我有机会聆听了丁榕老师的报告,很受启发。
丁老师用亲切的语言,娓娓道来,像在讲故事,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却无不体现着教育的智慧。
听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着教育的幸福,班主任的幸福。
听完报告突然间觉得自己拥有了世上最幸福的生活。
丁老师的报告以具体的班主任工作为实例,让我真切感到了她的幸福。
“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这些抽象且生硬的概念在丁老师的口中就是一个个故事。
那刻骨铭心的感怀,流淌在会场中,惹得我们时而欢笑、时而唏嘘、时而默默无语。
从她的演讲中,我除了学到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丁老师那崇高的人格魅力。
丁老师就如何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总结为“五步曲”:择业、创业、乐业、敬业和爱业。
(一)择业。
丁老师告诉我们:找准位置,做最合适的你。
无论是你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教师职业选择了你,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改变的。
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树;做不了大树,就做路边的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你。
(二)创业-苦中有乐。
创业是艰难的。
苦中找乐是关键。
她说多年班主任工作最深的体会是,自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
”相信自己做每件事情一定能成功。
(三)乐业-乐中施爱。
丁老师认为要乐中施爱,尽自己的能力让学生高兴。
怎样让学生高兴?教师必须做好六种角色:(1)传授知识做老师,诲人不倦。
(2)关心疾苦做父母,无微不至。
(3)一起生活做姐妹,亲密无间。
(4)交流思想做朋友,心心相印。
(5)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心理医生,走进心灵。
(四)敬业-爱中得福。
丁老师认为现在看一个老师敬不敬业,首先要看她是否有创新。
老师每天第一个到班,最后一个离开,手中拿一小本本记这记那,这只能说是勤勤恳恳,而不是敬业。
听丁榕老师讲课心得体会1

听丁榕老师“做一名快乐、幸福、有成就的班主任”心得体会2013年5月16日,我多么幸福的聆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著名特级讲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丁榕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我不在以为自己岁数大了,我不在抱怨力不从心,而且我有点心怀感激,我多么幸福的听了这次讲座,多么幸运的享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丁榕老师,69岁了,她就那么站着给我们讲,一口水也没有喝。
一、尊重学生因为您的身体力行,因为您的率先垂范,我想尊重学生我应该从内心做起。
您尊重我们在座的每位听众,那么大岁数,您就那么站着,始终满怀激情,面带笑容,一口水也没有喝,我在下面多么希望您赶紧喝口水吧,怕你身体受不了,那么大岁数了生病怎么办?我也要像您尊重我们一样的尊重我的学生。
因为您的尊重我很受感动!二、角色定位1、做老师,为人师表;2、做父母,无微不至;3、做姐妹,亲密无间;4、做朋友,心心相印;5、做大夫,治病救人;6、做心理咨询师,走进心灵。
只有给自己的角色定好位置,那么我们才更容易做好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工作,让我们有一个服务意识,我学生服务,让学生喜欢。
三、敬业新说法作为班主任,不重复别人的路,也不重复自己的路。
教育是门艺术,我们的班级要搞出自己的特色。
乍一听,好像不好做,可是丁榕老师用具体事例让我们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有一种马上试一试的冲动,因为丁榕老师带着她的班级,做了许多班级活动,每一种活动都是针对不同的主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的别致的主题班会,不只是室内,还走出教师,走向大自然……如果你做不好,没关系,有句名言等着你“只为成攻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是的,听丁榕老师的讲座,我真快乐,让我们感化别人,把我们的爱,微笑,带给每一个人,这是幸福的,幸福不是结尾,幸福是过程。
四、做发展型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自己的方法,拓宽思路(途径)。
是的,作为现在的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也要有教育的全局意识,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
听丁榕老师报告有感

听丁榕老师报告有感2013年11月16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有幸听到特级教师、著名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的讲座,主体是《做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
丁榕老师在作报告的3个多小时里,一直站着,全场寂静,有的是掌声不断,更有泪光莹莹。
我们深深入地被丁榕老师感动着,醒悟着,她用她的用心与热爱诠释了她的人生,创造了她人生的辉煌和幸福的感受。
而她也就用这些普通的积累和记录留住了教益并用她朴实的语言引导着我们。
丁榕老师从她人生的五步曲中说起,择业、创业、乐业、敬业爱业中谈她的苦中得乐、乐中施爱、爱中得福。
说到择业,我记得很清楚她说得即轻松愉快,又有激情,她说当时的思想就是:一颗红心,多种准备;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到了工作岗位之后,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她说她一开始也觉得做不下来,跟领导闹情绪。
她毫不隐瞒人性的正常反应和弱点,她用此后的成功来说服我们办法都是想出来的,事情是努力做出来的,只要用心没有做不成的事。
至于快乐的工作,要有正确的思想,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事情,最终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她说:“做不了大树就做一棵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但不管做什么要做一个最好的你。
”这就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地低反而能成海,人低反而能成王。
在经历坎坷与磨难时,她信守着一个信条: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她说要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
她在教学中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利用学校、家长、社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敢于放手,敢于尝试,我想主要还是她敢于承担。
她给了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大胆地管理、健康的思维、难忘的相处、珍贵的回忆,美好的童年,她成功了,她也幸福着,孩子们快乐着,孩子们也成功着。
教育也成功着,我们今天也被启发着,兴奋着,为我们所做的事业骄傲着,庆幸着。
正如丁榕老师说的:教育是情感的教育,付出的是合理的创新,是适当地放手,是巧妙的利用,收获的是最终的成功。
听丁榕老师报告所感

听丁榕老师报告所感2009年3月21 日上午,我有幸听了丁榕老师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的专场报告,很受启发,觉得对我做好班主任工作太有必要了。
丁榕老师的报告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有扎实的工作,没有空洞的口号,但有具体的实例。
丁老师用了大量生动、详实、感人的案例,分析了学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德育工作问题上,丁老师建议班主任更新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改进教育方法——按需施教、拓宽教育途径——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教师群体、家庭、社会、学校、媒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立德树人。
在报告中她强调,教育是情感的付出,是科学的创新,是艺术的创造;教育是爱的传递,其责任、义务、使命是永恒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观念必须更新,教育的方法必须改变,教育的途径必须拓宽。
丁榕老师睿智的话语、激情的演讲、丰富的情感、精彩生动而又发人深省的案例,充分展示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使我学到了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
一、育人要依靠情感。
丁榕老师的情感教育是德育过程中最深层的教育。
她从情感入手,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都倾注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上。
丁榕老师在情感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格力量,使我深受教育。
我觉得,老师的爱,与育人的责任是一致。
同时,老师期望每个学生成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与老师期望,社会健康发展,有一个美好的前景是一致的。
老师对学生的爱奠定了育人的感情基础。
然而,学生对老师的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的激发、诱导出来的。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也是搞好班工作的保证。
老师对学生的爱应有更多的理性色彩。
要爱事业,爱学生,就须投入,就需要奉献。
我以后会向丁榕老师那样真诚地关心、帮助、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
以心换心,将心比心,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幸福、快乐的成长。
二、育人要讲究科学。
听丁蓉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听丁蓉老师讲座心得体会听丁蓉老师讲座心得体会范文参加了学校 ___的班主任培训,听了丁蓉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精辟、详细的分析与总结。
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和职责又多了一份了解,也更明白了自己作为一个班主任所担负的任务是多么艰巨。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世纪的到来,社会对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能使现在的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是每个学校所共同 ___的话题,丁蓉老师提出了她的看法“更新育人观念,以人为本”。
旧式的“应试教育”再也满足不了社会,无法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如何改变旧式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途径。
反思我们的过去,教师只针对事,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只会对他们说你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而没有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对他们所做的思想工作也是如何好好,对其心理特征和变化却是知之甚少,而如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却是德才兼备、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型的人才。
英国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没有心理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没有经过心理教育的人是不完整的人。
旧式教育已与时代脱轨。
与学生交往,要讲究艺术,要学会倾听,与学生在一起活动,以倾听为前提,与学生的谈话更加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听了讲座后,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赏识教育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数子一过,不如奖其一功。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所以我们要贯彻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原则,如果一个班级受到表扬多,则这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为表扬使学生扬长避短,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相反如果一个班级经常受到批评,便会失去信心,就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很难进步。
有句话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因此,在教育学生中少批评、惩罚,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另外, ___性的奖励要多应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置身在一个优秀 ___,并且希望成为这个 ___的优秀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育人
——感悟于丁榕老师讲座
自贡20中语文组胡梅随着人流,缓缓步入理工学院某一会议厅。
抬眼就望见讲台正中坐着一名女老师,大约有50岁左右,中等身材,穿着朴素,精神烁烁。
翻看简历:丁榕,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人大代表等等一大堆头衔。
丁老师上课,从开始到结束,她从未坐下,细微末节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尊重!她的声音很动听,似乎在与你倾心交谈。
由于隔得远,看不太清楚面容,但从她讲课当中,我就能感到她的慈祥!我想做她的学生一定很幸福,今天我能来听她一堂课,我也很幸运!这堂课内容很多,但触动我灵魂的只有一个字——“心”!
爱心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无条件地爱学生!”
这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理论,但我想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却从未真正懂过!
曾经有人当面反驳她:学生不爱我,难道我还要去爱他吗?他愿意学,我就愿意教;他不愿意学,那也是他自家的事。
俗话说得好:“强摁牛低头,它也不喝水!”
其实,这就是我的心声。
我一直是这样想的,也一直这样做的!我认为,我做到了我该做的那就已经足够了!
丁老师这样劝慰当面反驳她的老师:你不应该选择做老师!你还年轻,能做得事还有很多,但绝不适合做老师。
你爱你的妈妈吗?为什么爱呢?
那位老师回答:因为她是我妈妈。
丁老师说:“是啊,这是无条件地爱!学生他一辈子的路还很长,他需要我们的爱!”
真心
丁老师有一次去做教师技能评委。
其中有一个老师怯怯地上台,在台上站了有5分钟都没说一句话。
下面的老师都为她着急,但由于是临场发挥,谁也没法帮她!10分钟过去了,这位老师终于开口了。
她说她跳舞不行,朗诵不行,唱歌不行……学生们陪她来的,她只能微笑10分钟,因为学生们说她的笑容最美!
是啊,这是老师对待学生的赤诚之心!
丁老师不禁想起她们学校的一名老师。
他教学很突出,专业技能很好,但是他在学校学生给老师投票时却每每是最后一名!
真心!原来是真心!你付出了多少,你就会得到多少!
责任心
丁老师曾经碰见一位的士司机,闲谈中司机吐露,他最讨厌老师。
他本来学习成绩很好,他老师的一句话却让他苦闷,意志消沉!他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毅然出来工作!
医生救死扶伤,军人保家卫国,教师更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灵魂的工程师!也许就在你的不经意间,你就已经在一个人的一辈子上打下了一个烙印!
想起昨天看的一部医生连续剧。
医生要求病人做心电图检查,排除隐患。
但病人坚持是小毛病,拒绝检查强行出院。
没出一天,那位病人就心肌梗塞死了!医生后悔,为什么他没坚持检查,为什么他要放他出院!
责任心,只要我们再多一点点责任心,那就会少一丝丝遗憾!我们只要再努力一点点,孩子们就会少一些弯路!
奉献的心
丁老师桃李满天下,她一定很幸福!可是她在讲述她家庭的时候,我哭了。
就是现在,我也正在含泪感动中。
她的儿子在7岁时意外死亡!一个对学生都倾注满腔热忱的老师,那母爱该是何等强烈!她当时情郁于中,不得发泄,在家里看着儿子的相片浑浑噩噩过了十多天!是她当时的学生来把她唤醒的!
孩子们去老师家前约定,每个人以后都要叫丁老师“妈妈”!当着老师的面,孩子们叫了妈妈,其中一个瘦小的孩子却叫“老师”。
其他孩子愤怒了,他们对他拳打脚踢。
老师的本能一下苏醒了,丁老师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打他?“他没叫妈妈”,孩子们回答。
那瘦小的孩子哭着说:“妈妈也有不喜欢的孩子。
老师,我有好多缺点,我怕你不喜欢我。
我弟弟很漂亮,他会弹琴。
我带他来了,你喜欢谁,谁就叫你妈妈!”弟弟抱着丁老师,叫了声:妈妈!在场的人,无不哭泣。
“是啊,还有这么多的孩子需要我去爱呢”,丁老师说。
“爱自己的孩子不算伟大,爱别人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伟大!”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老师,对待孩子要有一颗奉献的心!
用“心”才会有快乐,用“心”才会有幸福!愿每位老师只要付出就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当学生再回来的那一天,他能来看看你,能来和你说说话,能再叫你一声“老师”,那就是幸福!
因为你无愧于老师的心!
2011年5月
写于“全面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
高级研修班”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