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质量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质量单位换算。
2.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组合作: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7)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质量概念、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质量单位换算,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出三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并说明它们的质量大约是多少。通过这个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结合天平的使用方法,设计一个小实验,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这个作业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技巧,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质量的定义,理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能够进行质量单位换算,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4.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质量与物体形状、位置、状态等无关,培养探究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导学案设计

§6.1 质量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重点、难点:天平的使用学习过程【学点一】质量自己阅读课本P108—109,并回答下列问题:1.质量的定义:。
质量的符号:2.质量单位:(1)国际单位(基本单位):符号:(2)常用单位:吨、符号:;克、符号:毫克、符号:(3)单位换算: 1 t =1 000 kg 1 kg=1 000 g 1 g=1 000 mg3.估测常见物体质量:成年人:约 kg 1包方便面:约 g 1只鸡或鸭:约 kg 1个苹果:约 g 【学点二】质量的测量自己阅读课本P109内容,然后观看图片,认识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学点三】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1的内容及“想想做做”,并回答下列问题:1.一根铁钉被弯折后,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2.一位同学从一楼跑到五楼,他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3.一块冰熔化成水后的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小结:物体的质量不随、、的变化而变化。
跟踪练习: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形状变了,质量变小。
B.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
C.把一张纸从地球带到月球上,由于位置变了,因此质量也变了。
D.一铜块的温度从10℃上升到6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
【学点四】天平的使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9—111,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2.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①估:估测被测物体质量,观察铭牌,选择合适和的天平。
②放:将托盘天平放在 (或实验台)上。
将游码拨至标尺的处。
③调:调节,使横梁平衡。
注:判断横梁平衡方法:a.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b.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六章第1节质量

3.分析质量与重量的区别,解释生活中与质量相关的现象。
4.举例说明质量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运用量换算、测量等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探讨质量与密度、体积等物理量的关系。
-例如:讨论质量在购物、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严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强调质量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尊重事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课堂小结与反思: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质量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等知识点。
-特别关注质量与重量区别、天平使用方法等难点内容,确保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六章第1节质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了解质量的本质属性,区分质量与重量的不同,解释生活中与质量相关的现象。
3.能够运用质量概念分析物体的密度、体积等物理量,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对质量定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本质属性,避免混淆质量与重量,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八上 人教版 6.1质量 教案

B、多媒体模拟规范操作过程
C、分组实验
强调四个问题:
①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②判断天平平衡的方法
③游码正确读数④看清量程
这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观察、比较、到建立概念,不但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观察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形成了分析、概括的能力。
A.5 kg B.60 g C.100 mg D.无法估计
(3)下列物体质量的记录中,质量最小的是( )
A.mA=1.19×10-7t B.mB=125 g
C.mC=0.13 g D.mD=0.00012 kg
(4)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应将天平放在_水平工作台上__;然后将游码移至__横梁标尺左端的零点上___,再调节_平衡螺母__,使指针指在__分度盘中央的红线上____。
《质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基础性的一节,也是阶段性的关键点。所以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样让学生贴近生活寻找物理的“原形”,拉近生活与物理的距离,为后面将物理回归生活打好基础。
这样设计递进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探究和构建知识,最终把跷跷板改造设计成一台托盘天平。可以使学生明白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作用。
这样在“明其理”的基础上,再通过动手操作,更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养成使用测量仪器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为例,如书包、苹果、水杯等,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质量属性。随后,我会揭示答案:“它们都有质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质量。
(二)讲授新知
1.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1.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主题:质量的应用与测量。
3.讨论过程:各小组成员结合生活实际,讨论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称重等。同时,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以及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注意事项。
4.成果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4.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给定的质量与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通过对质量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总结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关注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倡导绿色生活,珍惜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质量的知识,为后续学习密度、力学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科学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巩固提高:通过练习题、案例分析等形式,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第1节《质量》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天平。
4、学会测量固体和液态的质量。
二、课前检测1、复习检测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 、和 。
2)1km = m ,1m = km ,1mm = m = km 。
2、预习检测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 叫质量,通常用字母 来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 ,符号是 。
常用的单位还有 , 和 。
3)日常生活中称质量的工具是 ,实验室常用 称质量。
4)称量指的是 。
三、相关知识属性:属性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
是物质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
一定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
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
对象(事物)的属性有的是特有属性,有的是共有属性。
对象的特有属性是指为一类对象独有而为别类对象所不具有的属性。
如两足、无毛、直立行走、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是“人”的特有属性,从而将“人”与其他高等动物区分开。
而有五官、四肢、有内脏和血液循环等则不仅为人所具有,也为其他高等动物所具有,我们称为共有属性。
公有属性没有区别性。
四、问题与例题问题一:物理学中的质量指的是什么?小问题1:你是如何区分物体和物质的?例:请将下列物体用连线的方法归类:木材 玻璃铁小问题2: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小问题3:分析下列情况:①铁块压成铁片,但铁的质量有没有变化?②把冰块放到杯子中,熔化成水,质量有没变?③把书从书店运到学校,书的质量有没有变化?④把铁块从20摄氏度加热到200摄氏度,它的质量有没变化?例: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kg的是()A、两个鸡蛋B、一只老母鸡C、一头大绵羊D、一张课桌变式练习:请估测下列物体的质量: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你身体的质量小问题4:通过对以上物体质量的估计,你们的答案一样吗?谁是正确的呢?怎样才能得到更准确的质量呢?问题二:如何正确使用天平?小问题1:如何用天平测出你手中笔的质量?小问题2:使用托盘天平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例: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其中步骤_____是错误的,请先找出改正,然后填出合理的步骤序号__________________.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 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 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平衡D 将空烧杯放在左盘里E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F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G 把装水后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H 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的质量之差就是烧杯中水的质量小问题3:在左盘放上准备称量的物体后,向右盘中尝试加砝码时,应该先加质量大的还是质量小的?为什么?减砝码时又该如何?小问题4:如果要用天平测液体或者粉状的物体,该怎样测?例: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粒大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可取的是()A、一粒大米质量太小,无法称量B、把一粒大米放在天平右盘里,在右盘中放砝码,反复测量,求平均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精品教案及导学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目标与技能⒈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会进行常用单位的换算。
⒉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及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
⒊初步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
二、方法与过程⒈通过对质量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培养估测能力。
⒉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的单位及其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导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将下列物体进行分类:小铁钉、玻璃窗、大铁锤、玻璃瓶,其中分为一类,分为另一类。
你这样分类的理由是。
二、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独立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1、铁钉是由组成的,铁锁也是由组成的,但铁钉和铁锁所含有的的多少不一样,在物理学上,把物体中所含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通常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还有、和。
3、170mg= g= kg = t4、看课本小资料,一些物体的质量,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一只鸡的质量约是2000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60一头大象的质量:10______;一根火柴的质量:70______.5、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变化。
三、自主探究活动一:质量的概念和单位阅读课文P108文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物质”、“质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例如:铝合金窗户是,它们是由铝合金做成的,铝合金是;不同的窗户所用铝合金的多少不同,则是指它们的不同。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4.5×105mg= kg= g(2)80g= kg= mg3、.给下列物体的质量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45 ,(2)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是8 ,(3)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5.8 ,(4)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320 。
活动一、探究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1.用天平称出一个空塑料瓶的质量为m= ,再将瓶子剪碎称出其质量1m=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6.1 《质量》 教案设计

第六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六章第1节质量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
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
难点
天平的使用
教学
方法
阅读、实验、对比
教具
学具
天平及砝码(各13架)、大小烧杯(各12个)、PPT课件、水、橡皮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件展示铁锤和铁钉的图片
提出问题:
1、铁锤和铁钉是由什么材料组
成的?
指出铁是一种物质,铁锤和
铁钉是物体
也就是说铁锤和铁钉是由铁
观察图片
思考并作出回答:铁
从学生熟悉的铁钉、
铁锤、铝锅、铝勺引入
课题,学生更容易接受
和理解质量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1节质量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说出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用什么字母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3.对照课本观察托盘天平的画图,说出主要结构有哪些?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89%98%E7 %9B%98%E5%A4%A9%E5%B9%B3%E7%9A%84%E6%9E%84%E9%80%A0%E5%9B%BE &ie=utf-8&in=6348&cl=2&lm=-1&st=-1&pn=7&rn=1&di=187277629200&ln=1180&fr=&fm=& fmq=1363742818250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 2#pn7&-1&di187277629200&objURLhttp%3A%2F%%2Fuploads%2Fsltd%2 Frenjiao%2Frjbczwljnj%2F8HCE85H5%2F20110706140039_69764.gif&fromURLippr_z2C%24q AzdH3FAzdH3F4_z%26e3Bwg5wi_z%26e3Bv54AzdH3FwrrAzdH3Ffsp1AzdH3F%3Fv%3D4wt g%26w%3D1jpwts%26t1%3D8dm8a%26hg5owrrsyt1%3D&W297&H220&T12216&S14&TPgif 4.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v_show/id_XODY1MDUyODg=.html
三、在你预习过程中,你还有那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每人至少要提出两个问题)
课内探究学案
一、明确学习目标:(我质疑我好学)
(请按学习小组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
二、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4×102kg=( )g 3×104mg=( )kg
2、观察天平了解各部分构造,练习调节横梁平衡。
3、归纳用天平测铁块质量的方法步骤
三、交流展示:
交流一:用天平如何测出一枚打头针的质量?总结方法。
交流二:用天平如何测水的质量?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请同学们整理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画出知识树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
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几个步骤:
(A)调节横梁平衡(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C)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位置
(D)把物体放在左盘(E)在右盘内放入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F)把砝码放回砝码盒(G)记录称量结果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些水结成了冰B.航天员从地球到月球
C.将橡皮泥捏成小动物D.一支铅笔用去了一半
3.下列物体中,质量可能是4×107 mg的是()
A.一头大象B.一个苹果C.一个中学生D.一只蚂蚁
课后练习
1.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当左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右盘中加入80g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这时()
A.向右盘中加砝码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小军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他发现天平的指针指位置如图3甲,此时,小军应将__________向_____侧调节。
若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内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
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用天平测一枚铁钉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