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饲养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养中蜂的详细技术方法

养中蜂的详细技术方法

养中蜂的详细技术方法养蜂可以说是现今很多人所热衷的一个活动,而养中蜂作为一种优质的蜜蜂品种,再加上其蜜质量好、柔和香甜、粘稠而不粘牙、口感醇香,日渐受到广大养蜂爱好者的追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养中蜂的技术方法。

一、合适的养蜂场地合适的环境是蜜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选择合适的养蜂场地是很重要的。

蜜蜂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在20℃~35℃之间,湿度不宜过高,空气新鲜,附近没有大型污染源。

通常情况下,山地、丘陵、平原、河、海岸这些经典的蜜源地都是比较理想的养蜂场地。

二、选用优质的蜜蜂品种养殖兑现需要选用品种优良的蜜蜂,中蜂的优点是蜂群繁殖能力强、蜜源适应能力强、集蜜能力强、攻占新蜂位能力强,基本上适应我国所有的气候特点,克服了海洋蜜蜂不适于北方、北蜂不适于南方的情况。

在选择中蜂品种的时候,要注意选用肉眼和显微镜下外表健康、行动敏捷、卢翠亮、产蜂多、蜜质优良的种蜂。

三、适宜的管理方法1.科学、规范的养蜂技术养蜂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科学、规范的养蜂技术。

首先要做好蜜蜂饲养的规划,根据饲养区域的气候、地形选择适应的饲养方法。

然后需合理安排春、夏、秋、冬四季的管理计划,及时完成繁殖育种、搜集蜂蜜,定期检查蜂窝状况,安排蜂群清洁,还要留意蜜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蜜蜂饲养环境的维护蜜蜂饲养环境包括蜂箱、蜜蜂补给物及蜂群繁殖育种的维护,其对于蜜蜂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蜂箱的维护包括蜂箱选用、处理、组装、摆放及蜂箱内蜂群的管理等方面,可采用引进先进设备或自行制作蜂箱;蜜蜂补给物需要准备充足,且要保证质量,包括蜜源、蜂花粉、糖等;蜂群繁殖育种需要科学、规范地执行,保证种蜂健康,以达到繁殖优良种蜂的目的。

四、做好安全生产养殖中不可缺乏的事,就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养殖中可能会遇到飞虫蜂伤人事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还可能针超人力、自燃等不时之需。

因此,养殖中必须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包括科学规范的饲养流程、使用生产器材、防风安全防护门、应急搜救设防等,预防和应对各种事故的发生。

夏天中蜂的养殖方法

夏天中蜂的养殖方法

夏天中蜂的养殖方法1.引言1.1 概述夏天中蜂的养殖是一项具有潜在经济利益的农业产业。

中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蜜蜂品种,夏季是中蜂养殖的关键时期。

夏天中蜂的养殖方法,涉及蜂的选择和准备、蜂箱的搭建和管理,以及夏季饲养和防护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讨论,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夏天中蜂的养殖方法,掌握相关经验并进行实践,以期获得满意的成本收益。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是按照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组织的。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夏天中蜂养殖的背景和意义,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为蜂的选择和准备、蜂箱的搭建和管理以及夏季饲养和防护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夏天中蜂的养殖方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养殖经验,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以及展望夏天中蜂养殖的未来发展方向。

整篇文章将按照这样的结构展开,以便读者清晰地了解夏天中蜂养殖的全貌。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夏天中蜂的养殖方法,通过详细的介绍蜂的选择和准备、蜂箱的搭建和管理以及夏季饲养和防护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夏季有效地养殖中蜂。

同时,本文也将对养殖经验进行总结,并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以及对未来展望进行探讨,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夏季中成功开展中蜂养殖工作,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蜂的选择和准备在开始夏天中蜂的养殖之前,必须首先选择适合的蜂种并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选择蜂种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一般来说,蜂种会对养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夏天中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蜂种,具有适应性强、产蜜量大的特点,因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蜂群的性情和稳定性,在选择蜂种时要选择温和稳定的种类,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蜂群。

其次,为了养殖夏天中蜂,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场地。

蜂箱是至关重要的养殖设备,选择合适的蜂箱尺寸和材质,以便提供蜜蜂所需的生活空间和环境。

同时,在选择养殖场地时,需要考虑蜜源植被的丰富程度和蜜源类型,以确保蜜蜂有足够的花粉和花蜜供应。

中蜂新法饲养技术

中蜂新法饲养技术

留坝县农村实用技术普及丛书(十五)中蜂新法饲养技术留坝县科学技术局Array留坝县科学技术协会中蜂新法饲养技术养蜂是一项投资小,用工少,见效快,收益大,不与农林牧争地、争肥的传统养殖业,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蜂提供的如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毒、蜂胶等产品,不仅是人民生活所需,而且也是食品、医药、国防、电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目前,我国蜂群数量、蜂蜜产量以及蜂蜜和蜂王浆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养蜂不仅能生产蜂产品,而且通过蜜蜂传授花粉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其经济价值超过蜂产品价值的10倍以上。

一、中蜂(中华蜂蜜)简介中蜂是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省的一个优良蜂种。

体色特征:蜂王在自然界中有两种本色,一种腹节黄色环明显,整个腹部呈褐色;另一种腹节有明显的黑色环,整个腹部呈黑色。

工蜂头胸部为黑色,盖有灰黄色绒毛,腹节背面有5个黑环与深浅不一的黄色环相间,其色泽常因气候、蜜源、蜂龄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深浅变化。

雄蜂均为黑色。

(一)主要优点1、采集勤奋,抗寒耐热性强,能有效利用零星蜜源。

工蜂每天采集时间比意蜂(西方蜂品种)多1—3小时,并能在微雨及雾天进行采集。

当外界温度下降到7℃或升到30℃左右时仍能进行正常采集。

在海拔3500米的高寒山区,蜂群不需保温也能安全越冬。

外界大宗蜜源结束后,能利用零星蜜粉维持生活。

2、嗅觉灵敏,飞行速度快。

发现蜜源比意蜂灵敏,加之个体小飞行速度快,不仅采集次数多,且在飞行中能巧妙躲避天敌。

3、工蜂发育快,寿命长。

一般发育期19—20天,寿命比意蜂长10余天。

4、抗病力强。

中蜂对美洲幼虫病、孢子虫病有较强的抵抗力,虽也发现大、小蜂螨,但危害较轻。

5、产品质量好。

蜂蜜浓度高,质量好;蜂蜡纯净,不含蜂胶。

(二)缺点1、爱分蜂,易飞逃。

当群势达到4—10框时便产生分蜂热,发生自然分蜂,如外界蜜粉源条件较好还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分蜂。

中蜂群内一旦缺蜜或病虫害严重,都易发生飞逃。

中华蜜蜂雄蜂该如何饲养?中蜂雄蜂的饲养管理要点

中华蜜蜂雄蜂该如何饲养?中蜂雄蜂的饲养管理要点

中华蜜蜂雄蜂该如何饲养?中蜂雄蜂的饲养管理要点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蜜蜂品种,有着相当的养殖价值。

而在中蜂的养殖过程中,对于雄蜂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由于雄蜂的职责就是繁殖后代,一生只能与蜂王交配一次,因此雄蜂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蜂群品质的优劣。

那么,中华蜜蜂雄蜂该如何饲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蜂雄蜂的饲养管理要点,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中蜂雄蜂的饲养管理要点1.雄蜂培育技术:南方中蜂一般在“大寒”前后开始春繁。

强群一般在2月份就达到了一定的蜂量,并开始修造雄蜂巢脾培育雄蜂了。

这时是选育种用雄蜂的关键期,可依据蜂量调入适量的封盖子进行补强,使得蜂密集于子脾上,迫使蜂群修造一定数量的雄蜂巢脾,培育雄蜂。

待第一批雄蜂出房后,就可割去已有的雄蜂巢房,选择母群培育蜂王。

2.雄蜂控制方法:南方中蜂一般在2月份开始修造雄蜂巢脾,培育雄蜂,3月下旬至4月份就开始分蜂。

由于这一时期,通常有较为漫长的雨季,工蜂无法出巢采集蜜粉,雄蜂过多对饲养中蜂是极为不利的。

这种情况笔者是这样做的,通常将边脾的雄蜂巢脾割除,留工蜂育虫区下部的雄蜂幼虫让工蜂哺育,数量不宜太多。

此时,不宜将其全部割除,因为在自然状态下的中蜂为了种族的繁衍,这时期一定要培育出大量的雄蜂为处女王交配和分蜂作好准备。

少量的雄蜂可以调动蜂群的积极性,如此时将其全部割除,工蜂又将修筑更多的雄蜂巢脾,把雄蜂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上。

3.雄蜂清除措施:在中蜂的日常管理中,常常遇到工蜂产卵的群,提脾检查时可以看到大量的雄蜂、部分雄蜂幼虫和封盖的雄蜂蛹。

此时工蜂采集消极,如果引入蜂王,成功率较低,为此需采用人工帮助工蜂清除部分雄蜂。

准备好一个空蜂箱和一个中蜂平面隔王板。

将多个巢脾里的蜜蜂迅速震落在空蜂箱里,迅速盖好平面隔王板,强烈地震动蜂箱或往蜂箱中喷烟,迫使工蜂飞离并回到原巢中,这时蜂箱中只留下大量的雄蜂,然后可用热水将起清除。

巢脾上的小雄蜂幼虫可用喷水器往脾上喷水,用快刀割除封盖雄蜂蛹,待工蜂拖走小幼虫和蛹后,即可间接诱王。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中华蜜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一起来看看。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活框养殖管理。

二、名词术语(一)蜂群:由一只蜂王、1000只以上工蜂、少数雄蜂组成的能独立生活的群体。

(二) 蜂巢:蜂群繁衍生息,贮存饲料的场所。

由一个或多个与地面垂直,并列的巢脾构成。

(三)群势:衡量蜂群强弱的名称,通常以框蜂和公斤蜂重计算。

(四)巢脾:两面具六角形巢房的蜡板,是构成蜂巢的基本单位。

(五)子脾:巢房内以卵、幼虫、封盖蛹为主称子脾。

以卵、幼虫为主叫卵虫脾。

以封盖蛹为主叫封盖子脾。

(六)粉、蜜脾:巢房内以花粉、蜂蜜为主的巢脾。

(七)赘脾:在巢框的上梁、侧梁上营造的小块新巢脾。

(八)土法饲养:巢脾一端固定在附作物上,全部是工蜂建造的自然巢脾,不能随意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九)活框饲养:巢脾固定在活动巢框内,能在箱内随意移动,采用人工巢础造脾,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十)繁殖期:蜂群以繁殖蜂儿为主,群势不断扩大引起自然分蜂的时期。

(十一)流蜜期:外界有一种主要蜜源植物开花,蜂群能生产大量蜂蜜的时期。

(十二)分蜂热:蜂群内部产生自然王台,工蜂出勤减少,蜂王产卵急剧下降时称发生分蜂热。

(十三)交尾群:供处女王交尾使用的小群。

(十四)蜜粉源:能提供蜂群繁殖需要的花粉和花蜜的显花植物开花期总称。

提供花粉为主的开花植物称粉源。

提供花蜜的开花植物称蜜源。

三、蜂箱选择技术中华蜜蜂十框蜂箱,简称“中标箱”,1983年被国家标准局批准为我国饲养中华蜜蜂的十框标准蜂箱(GB3607-83),并于1984年开始实施。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一)巢箱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

两佃(1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

中蜂冬季饲养管理方法

中蜂冬季饲养管理方法

中蜂冬季饲养管理方法中蜂冬季饲养管理方法中饲养管理应体现出不同季节特色,那么中蜂冬季如何饲养与管理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蜂冬季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中蜂冬季饲养管理方法1蜂群越冬前的饲养管理冬季是保存蜂群实力的季节。

湖北省的中蜂越冬期一般从11月中旬开始至第二年3月上旬结束。

低山河峪地区气温较高,中蜂越冬期从11月下旬开始至2月中旬结束;海拔1 200m以上的高山地区气温较低,中蜂的越冬期从11月中旬开始至3月上旬结束。

在这段时间蜜蜂基木停止活动,工蜂在巢脾上结成团,蜂王在蜂团中部,工蜂靠吸取巢脾上的蜂蜜维持生活。

为了蜂群能安全越冬,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出自:中华蜜蜂网整理)1.1培育越冬适龄蜂中蜂在繁殖采蜜季节,由于哺育蜂儿、采蜜和修造巢脾的任务繁重,工作蜂的寿命只有40-60d。

越冬期的工作蜂寿命要求达到80-1104,才能渡过冬天。

越冬蜂是没有参加过采集工作的蜜蜂,体内贮存着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咽腺保持着发育状态,这样的工作蜂寿命较长。

培育越冬蜂的主要技术要点:①在最后一个蜜源前期加础造脾,促进蜂土产卵,加速越冬幼蜂的增殖。

②加入空脾,扩大产卵圈。

③注意保温,保证蜂群正常繁殖。

④紧缩巢脾,增加巢温,使幼蜂正常孵化、⑤密集蜂量,防止盗蜂。

1.2越冬蜂群的要求越冬蜂群的基木要求:①群势强壮。

在我省中蜂强群是指秋末蜂数达到6-8框蜂的群势。

这样的蜂群越冬死亡率低,早春蜂群发展快、②越冬适龄蜂多、是指越冬前出房的幼年蜂,能够渡过冬天的工蜂要多。

③越冬贮蜜充足。

6-8框蜂的群势需要贮存蜂蜜5-6kg,才能保证越冬期不缺饲料。

④优质蜂王。

优质蜂土的产卵力强,早春产卵早,有利于冬季保存力量,加速早春繁殖。

⑤密集蜂数。

抽出多余的巢脾,缩小蜂路,密集蜂数有利于工蜂结团;还可以减少巢内潮湿和蜂蜜的消耗。

2蜂群越冬期的饲养管理中蜂的越冬期是从工蜂结团,蜂群形成球形并停止巢外活动时开始、这时蜂团中心的温度一般在14-18℃,表层的温度保持在6-100℃当外界温度高于10℃时,蜂团就松散;低于6℃时蜜蜂就安静地越冬。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通用4篇)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通用4篇)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通用4篇)第一篇: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养殖蜜蜂的,也并不所有的蜜蜂都适合在当地养殖的,那么蜂群的挑选就显得至关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最好是选择当地的蜂种进行养殖,其次就是可以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生长的蜜蜂,这样才能提高蜜蜂养殖的成功率。

最后就是在选择蜂群的时候,尽量选择出入勤快的、花粉采集多的蜂群。

蜂箱的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蜜蜂养殖的一个基础条件。

因为蜂箱我们通常都是露天放置的,而蜜蜂它基本的生活都是在蜂箱中搞定的,所以选择蜂箱的首要的要求就是材料要坚实但质地要轻。

其次就是对于刚入门养殖蜜蜂的新手来说,最好还是选用活框蜂箱,这样有利于巢脾的调换,在管理的和取蜜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蜂群转移就是要将采购回来的蜂群或者说是野生诱捕回来的蜂群转移到选好的活框蜂箱中去的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为了使蜜蜂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那么我们会连带这蜜蜂的巢脾一起放入蜂箱中,这样蜂群也可以尽快的恢复正常的活动,不会留恋之前筑巢的地方,因为它的巢脾已经一起搬过来了。

补助饲养其实就是针对蜜蜂采蜜期间的一个补充饲养的过程。

我们我们通常是在晚间进行蜂蜜、糖水、花粉等人工喂养。

尤其是在采蜜比较少的时候,比如说冬季,那么我们也需要采用补助饲养来维持蜜蜂的生存以及提高产蜜量,而这时的补助饲养四叔一般是早晚各一次。

奖励喂养一般就是两个阶段,分别是春季繁蜂期和秋季繁蜂期。

春季繁蜂期进行奖励饲养,是为了更高的提高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而秋季繁蜂期,则是为了使蜜蜂能顺利的越冬,提高来年的经济效益。

奖励饲养其实和补助饲养的方式十分的相似,都是利用蜂蜜、糖水、糖浆等进行喂养,但奖励饲养的话,只在每天傍晚进行饲喂。

蜜蜂养殖其实也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也要小心谨慎,同时也要培养和蜜蜂之间的亲密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养殖蜜蜂。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蜜蜂养殖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养蜂的朋友们。

中蜂继箱养殖技术

中蜂继箱养殖技术

中蜂继箱养殖技术
中蜂继箱养殖技术是一种将中蜂(Apis cerana cerana)作为主
要养殖对象的技术。

它是在传统养蜂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养蜂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的一种高效、集约化养殖模式。

中蜂继箱养殖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
1. 继箱饲养:中蜂继箱养殖技术采用多箱联养的方式,将蜂群分散饲养在不同的箱体中,实现集约化养殖管理。

2. 继箱条件控制:通过控制箱内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为蜂群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殖环境。

3. 继箱管理技术:采用科学的繁育、选育和管理技术,提高蜂群繁殖力和生产力。

4. 继箱疾病防控:采用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蜂群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5. 继箱饲料供应:合理配置蜜源和花粉饲料,满足蜂群的营养需求。

通过中蜂继箱养殖技术,可以提高中蜂的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同时减少养蜂过程中的疾病发生和损失。

这种养殖技术适用于经济作物的授粉和蜂产品的生产,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蜂饲养管理技术
1、在一些蜜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组织强群生产蜂蜜。

2、对中等群势的蜂群,可用1:1的糖水奖励饲喂2~3次,刺激蜂王多产卵,为下个月主要蜜源期的到来培育更多的采集蜂。

3、群势强的蜂群可出现雄蜂房,不久就可见自然王台,可选用
群势壮、抗逆性强的蜂群培育一批优良成熟的王台,适当更换一批
老劣蜂王。

4、将3脾以下的弱群合并成6~7脾的强群,为下个月的主要流
蜜到来做好准备。

5、做好有病群的防病治病工作,以保证到下个月的主要流蜜期
到来时做到不用药。

1、自然法(模仿自然环境)养殖。

中蜂最大的缺点是怕巢虫,这
使得许多中蜂养殖户放弃养殖。

一是通过模仿自然环境养殖、改进
饲养方法,把蜂箱加高在箱底通一个1厘米直径的洞,洞下面放一
盆水或者做个水池,这样蜜蜂会把巢虫通过箱底的洞清理到水里而
且夏天有水可以降温加湿更接近自然状态;二是培育抗巢虫品种,通
过养强群来达到目的,如淡红王等品种,确保大多数有12框中蜂标
准框以上的大群,“力量大”则不怕巢虫、并且箱内的清理能力非
常强,产量高而且用药少污染少。

2、注意湿度、温度调节。

温度:冬春两季,蜂箱要晒太阳取暖;炎热的夏季,蜂箱一定要在树下或者阴凉的地方,确保蜂箱周围的
环境基本上在30℃以下较好;湿度:中蜂比较喜欢潮湿的环境(箱内
环境),因此在干旱地区或者干旱季节,要在箱的下面放一水盆或者
造一水池。

3、适当补喂糖(蜜),促进繁殖。

中蜂虽然节约勤劳、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散蜜,在蜜源不多的时候也可以取蜜在零散蜜丰富和小
蜜源的时候可以大量取蜜(三框的小群势也可以取蜜)。

但是,如果
外界蜜不足,蜂群就减少或者停滞繁殖,这对群势发展不利,适时、少量的人工加喂糖(蜜)即可以弥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