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及其乡镇简介

合集下载

连云港概况导游词

连云港概况导游词

连云港概况导游词【篇一:连云港市概况】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云台、开发区5区,计47镇、72乡和8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443.53万。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

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

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

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通联全国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

长期以来,连云港港口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泊位设计靠泊能力3.5万吨级,实际靠泊已达7万-8万吨级。

现有21条国际航线,与154个国家地区的962个港口有往来。

长达6.7公里的中国沿海最长的拦海大堤已全线贯通。

27个泊位的半封闭式的港湾使连云港港口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鹿特丹”。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云台、开发区5区,计47镇、72乡和8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443.53万。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

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

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

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的调查——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下车镇为例

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的调查——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下车镇为例

6 9・
度 。对于农 民来说 , 大学生最重要的优势就是知识层次 , 最 大的劣势是工作经验 的不足 。所以一方 面他们对大学生村 官 的表现持观望态度 , 另一方面也表现 出较 多的宽容 。受
发展的“ 跳板” 。因此 , 在选拔大学生村官之前 , 应首先 明确 实施大学生村官选拔制度 的意义和宗 旨, 让有意 于担任村 官 的大学生充分意识 到这个职业 的特殊性 , 树 立起正确 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 自愿扎根农村 , 服务新农村建设 。 2 .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帮扶引导 , 实行考核激励制度 针对大 学生村官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 的现状 , 乡
历、 体现价值 、 发挥作用 、 贡献家乡等方 面。工作时间最长 的三 年 , 短 的则一年 。大学生村 官的生活来 源主要靠每月 的任 职薪 金 , 外 加 自主创 业的利润 , 也 不乏 有来 自父母 的

学生担任农村基层 干部。从 2 0 0 5年起 , 北京、 四川 、 江西 、
福建 、 青海 、 辽宁、 贵州 、 陕西 、 山西 、 安徽 、 上海 、 吉林 、 湖
出参 考依据和 建设性 的建议 势在 必行 。 【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 困境 ; 作用
【 中图分类号 】 D 6 3 0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3 0 3 6 ( 2 0 1 3 ) 0 5 — 0 0 6 9 - 0 2
1 9 9 5年 , 为解 决“ 三农 ” 问题 , 江苏 省率先开始 招聘大
南、 甘肃 、 宁夏、 内蒙古 、 云南 等省 市先后启 动大学生 村官
计划 。选派优 秀大学 生到农 村任职 , 目前在全 国许 多地方 正成为一种潮流。 中 国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 治理 主要依 靠家长制 、 宗族 制和人情关 系, 这与现代社会 的民主 、 法治要求形成鲜明对 比。社会利益格局分化 , 村级领导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 导致

灌云县防洪除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灌云县防洪除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灌云县防洪除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灌云县受地形地貌及气候影响,洪涝灾害频繁,致使境内防洪除涝压力较大。

近些年来,灌云县流域性、区域性河道,海堤工程及城区范围水系都得到了整治和处理,排涝能力增强,但仍存在着防洪除涝标准偏低、承泄外河排水能力不足、工程管理有待提高等问题亟需改善。

标签:河道;水利工程;防洪除涝;治理;问题引言灌云县地处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最下游,地势低洼,县域受上游行洪、城市内涝、外海风暴潮综合影响,洪涝灾害频繁,一遇暴雨,上游洪水基本上10多个小时就到达境内。

近年来,受风暴潮袭击和潮汐、汛期降雨等形成的洪、涝、潮灾害给灌云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经济建设和恢复生产带来一定困难,防洪除涝问题紧迫。

1、城市防洪治涝现状灌云县城位于县域西南部,其流域属沂北地区善南片东门五图河水系,盐河穿城而过,分为盐河以西城区、盐河以东城区两部分。

南有新沂河洪水压境,北为古泊善后河客水通道,西有县内高水河叮当河贯穿南北,东有海潮侵袭顶托,整个县城为高水河道包围,城区主要排水入海河道—东门五图河排涝又受海潮顶托,导致县城防洪除涝压力较大。

1.1 流域性河道现状新沂河位于灌云县城以南,为沂沭泗流域性防洪河道,是灌云县城外围防洪屏障,全长146.7km,为沂沭泗流域洪水入海主要通道。

目前堤防防洪标准已达到50年一遇,防现状为:全线河堤高程按7800m3/s水位线超高2.5m复堤,河堤堤顶高程13.90~10.06m,堤顶宽度8m;盐河~海口段堤防现状为:堤顶高程10.06~7.62m,堤顶宽度8m,河堤边坡1:5。

1.2 区域性河道现状1.2.1 古泊善后河位于灌云县城以北,是沂北地区主要排水干河,担负沭阳、东海、灌云三县和连云港市海州区及徐圩新区共1470.5km2排涝任务,具有防洪、排涝、供水、灌溉、航运等综合功能。

2013年中小河流治理古泊善后河整治工程对古泊善后河埃字河以下段12.9km河道按防洪右岸20年一遇、排涝5年一遇进行治理。

江苏乡镇内容

江苏乡镇内容

屺亭街道
丰财街道 子房街道 利国街道 夏桥街道 永安街道
瓦窑镇 邳城镇 首羡镇 杨屯镇 何桥镇 王集镇
青龙街道 丁堰街道 永红街道 三井街道 湖塘镇
埭头镇 儒林镇
新街街道
琵琶街道 黄山街道 桃园街道 贾汪镇 湖滨街道
港头镇 官湖镇 顺河镇 大屯镇 黄集镇 双沟镇
茶山街道 潞城街道 北港街道 龙虎塘街道
石湫镇 漆桥镇
江海街道 金匮街道
蠡湖街道 鹅湖镇 玉祁镇 夏港镇
宜兴市 宜城街道
徐州市 鼓楼区 黄楼街道 云龙区 彭城街道 九里区 庞庄街道 贾汪区 老矿街道 泉山区 王陵街道 新沂市 新安镇 邳州市 运河镇 丰县 凤城镇 沛县 龙固镇 铜山县 铜山镇 睢宁县 睢城镇
常州市 天宁区 雕庄街道 戚墅堰区 戚墅堰街道 钟楼区 五星街道 新北区 河海街道 武进区 南夏墅街道 溧阳市 溧城镇 金坛市 金城镇
江苏省
南京市 玄武区 梅园街道 白下区 五老村街道 秦淮区 秦虹街道 建邺区 滨湖街道 鼓楼区 宁海路街道 下关区 阅江楼街道 浦口区 泰山街道 栖霞区 尧化街道 雨花台区 宁南街道 江宁区 东山街道 六合区 卸甲甸街道 溧水县 永阳镇 高淳县 淳溪镇 无锡市 崇安区 崇安寺街道 南长区 迎龙桥街道 北塘区 黄巷街道 滨湖区 河埒街道 锡山区 东亭街道 惠山区 堰桥街道 江阴市 澄江街道
沭城镇 泗阳县 众兴镇 泗洪县 青阳镇
连云港市 新浦区 浦东街道 连云区 墟沟街道 海州区 海州街道 赣榆县 黑林镇 东海县 牛山镇 安峰镇 灌云县 伊山镇 灌南县 新安镇
陇集镇 爱园镇 双沟镇
浦西街道 连云街道 朐阳街道
门河镇 白塔埠镇 房山镇 板浦镇 堆沟港镇
胡集镇 王集镇 上塘镇

连云港市灌云县衣趣小镇概念规划设计20171015-调整

连云港市灌云县衣趣小镇概念规划设计20171015-调整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
总体概况
4
名称:灌云衣趣小镇 地址规模:连云港市灌云县东城区,总规模占地面积约 3平方公里。 总体定位:中国特色主题服饰产业第一镇,以主题内衣产业生产和电商营销为基础,针对以情趣内
衣为主的场景化、定制化、个性化等主题服饰消费,重点面向主题定制服饰、主题专业服饰、主题 功能服饰等,打造以主题服饰产业为龙头,融合研发设计、面料配件、电商运营、仓储物流、博览 交易、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 形态特征:小镇以多规合一、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产城人文融合等为规划理念,形成以主题服饰 产业为主,与周边新城发展、高铁商务、伊甸园旅游等片区相融合的发展格局,在空间上形成“一 心两轴五板块”规划布局。 运营机制:小镇将会在组织管理、产业孵化、投资运营、营商环境、金融扶持、人才政策、创新创 业等方面探索“活而新”的模式机制。 投资计划:小镇投资总规模预计为32.5亿元,先以小镇客厅、服饰产业园、物流仓储等作为启动区。
衣趣小镇概念规划设计
特色小镇总体定位:
19
中国主题服饰产业第一镇
内涵:以情趣内衣产品发展为基础,一是逐步拓展主题服饰产品体系,重点延伸主题定制、 主题专业、主题功能三大类,如学生毕业装、cosplay服装、演艺表演服装、泳装、职业装、 定制宴会装、服装配套饰品等,利用成熟的网络化销售渠道,拓展新产品市场;二是完善主 题服饰产业链,如研发设计、面料供应、销售辅助广告制作、物流仓储、展销平台等,提升 产业市场竞争力;三是利用小镇搭建产业发展综合创意创业创新平台。引导规范服饰产业健 康发展,对接融合周边商务、酒店、旅游、人居等功能,真正将灌云情趣内衣产业升级发展 成为中国主题服饰产业第一镇。
衣趣小镇概念规划设计
小镇产业体系: 主题服饰产业

江苏篇

江苏篇

2016年11月第23卷第21期江苏篇8月上旬,泰州靖江市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拉开帷幕,市基层医疗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各单位全科医疗、社区护理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踊跃参加网上“每日一练”习题测试,共有900余人注册成为“江苏省基层卫生岗位练兵”网站会员。

市卫计委明确要求各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将“岗位练兵”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进行管理和考核。

9月初,连云港赣榆区卫计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开展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精神,大力宣传、广泛发动,确保全员参与,通过自主学习、网上“每日一练”、远程课程、岗位训练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岗位练兵活动。

灌云县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共有1135名医生、护士进行了网上注册和练兵……同期,扬州高邮市、淮安洪泽区卫计委组织医疗、护理、公卫人员在“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实名注册,积极参与“每日一练”网上有奖答题和网络竞赛,洪泽区卫计委还将每日一练与网络竞赛的参与覆盖面计入各镇(街道)活动组织奖评分。

三河镇卫生院对符合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的32名卫技人员要求全部参加“每日一练”活动,并根据活动要求,开展集中培训。

为推动形成基层卫生人员岗位练兵常态化机制,江苏省卫计委在“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综合技术服务平台”设置基层卫生岗位练兵“每日一练”窗口,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护理、公共卫生人员实名注册,开展“每日一练”网上有奖答题。

开设融学习、测试、练兵为一体的“每日一练”网络练兵模块,作为基层人员在自学、培训之余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并实时跟踪分析全省基层卫生人员的活动参与率、答题正确率等情况。

同时,还制作基层卫生操作技能视频公开课件,在“省基本公卫综合技术平台”开辟专栏,供全省人员下载观摩学习。

“每日一练”题型分为独立题干单选题、共用题干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四种,每日练习3题,实名注册后按岗位和专业选择“全科医疗”、“社区护理”或“公共卫生”窗口进入练习,提交后即时显示正确答案及得分。

连云港市杨集镇——“高颜值”美丽乡村振兴全域旅游

连云港市杨集镇——“高颜值”美丽乡村振兴全域旅游

连云港市杨集镇——“高颜值”美丽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作者:麦婉华韩静来源:《小康》2017年第17期杨集镇位于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是全国重点镇、千强镇。

在一年多前,杨集镇面临着不少问题。

但如今,它却一跃成为灌云县综合目标考核第二名的先进乡镇。

杨集镇党委书记李明表示,从招商引资、建设美丽乡村、办好民生实事等方面,让杨集镇后发先至建设全面小康。

春末夏至的青草地,五彩缤纷的鲜花丛,配搭上梦幻的木制大风车,《小康》记者犹如置身在荷兰的某个庄园之中。

现在这些景色,不出江苏就能在苏北小镇杨集镇的潮河湾景区一览无遗。

4月15日试开园,当天就吸引了超5万游客到访。

预计10月1日正式开园试运营,届时潮河湾景区将会迎来更多游客。

杨集镇位于江苏省灌云县,由原杨集镇、界圩乡和沂北乡3个乡镇合并而成。

这个苏北小镇汇聚沿海高速、204国道、242省道、324省道、沿海高铁及东门五图河五级航道等多条水陆交通干线,是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然而,在一年多前,杨集镇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但如今,它却一跃成为灌云县综合目标考核第二名的先进乡镇。

“当时,班子的压力很大。

但正因此,我们更有动力前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美丽乡村、办好民生实事等,让镇里的情况越来越好。

”杨集镇党委书记李明说。

究竟,杨集镇是如何实现蜕变的?在镇域建设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六大行动”让镇区后发先至杨集镇属全国重点镇、千强镇、江苏省98个重点中心镇之一,是灌云县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旅游休闲基地。

李明介绍,杨集镇2016年度被授予江苏省生态乡镇、省文明乡镇、省基层党员冬训示范乡镇,连云港市“三农”工作先进乡镇、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灌云县招商引资一等奖。

“近年来,我们镇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灌云县的商贸物流中心,连云港市的特色旅游名镇,构建连接县城到临港产业园区节点中心城镇。

把杨集镇建设成为灌云县重要经济增长极。

就此,我们实施六大行动,即工业强镇行动,城乡统筹行动,强农富民行动,生态创建行动,民生幸福行动,党建带动行动。

灌云县概况

灌云县概况

灌云概要灌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全县总面积187.8千公顷,地势平坦,依山傍海,资源丰富。

地势自西东南倾斜,西部有一条狭长岗岭地带。

南北、东西走向有河流穿过。

全县海岸线长32.1公里,滩涂为64937.76亩,潮间带为1952.54亩,潮上带已开发利用为盐田、对虾养殖43471.31亩,尚有5513.91亩没有开发。

灌云县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

境内山林资源丰富。

有马尾松、油松、杨树、槐树等,森林覆盖率为6.7%。

大伊山、小伊山等均属花岗片麻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采石业旺盛。

大伊山、伊芦山有地下矿泉水储量十分可观,其中伊山矿泉水属优质硅酸盐矿泉水。

灌云面临大海,海水资源丰富,盛产海盐。

海产资源丰富,年水产品总量1.1万吨,其中海产品0.5屯。

药材资源品种繁多有1701种。

全县耕面积103.7千公顷。

经济以农业为主。

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山芋等;油料作物以大豆、花生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薄荷等。

灌云县的“大豆之乡”闻名遐迩。

灌云县为沂、沭、泗诸水下洲汇集之地,历史上有“洪水走廊”之称。

70年代水可网化建设成就模型“灌云大地绘新图” 曾在北京农业展览会和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出。

现在灌云农业是排灌方便,旱涝保收。

灌云县是连云港市的南大门,水陆交通发达。

204国道和宁连一级公路贯穿全境。

海运交通便捷,县境东部的燕尾镇,是苏北具备河海联运最佳条件的港口。

灌云县历史悠久,人文蔡萃,名胜古迹较多。

县境有距今6300多年的大伊新石器时期墓葬群遗址,64座石棺墓为我国最早的石棺葬遗存;有2100多年前西楚霸王项羽派遣大将在龙苴建的古城遗址;有唐代的伊芦山落神台摩崖造像,40余座神像体态各异,造型生动;有清代大文这家《镜花缘》作者李汝珍纪念馆;清末武状元卞赓,大伊山南麓修建有肃穆庄严的烈士陵园,纪念碑正面“与日月同光”五个大字系谢沉哉同志亲笔书写。

灌云地理灌云县地处东经119°2′50″—119°52′9″,北纬34°11′45″—34°38′50″,位于江苏省东北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云县简介灌云县[Guànyún Xiàn]简称灌。

位于连云港市南部。

面积1756.2平方公里(含省属3个农场、盐场)。

常住人口92.1万。

户籍人口102.1万。

县人民政府驻伊山镇胜利中路,在市人民政府驻地南41公里处。

辖伊山、杨集、燕尾港、四队、龙苴、同兴、圩丰7镇和穆圩、图河、白蚬、小伊、侍庄、东王集、沂北、伊芦、下车、陡沟、南岗11乡及1县果园,下设302村,22居委会。

本县境域春秋时属鲁境。

秦时是朐县一部分,初属薛郡,后属郯郡。

汉代属东海郡。

南北朝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隶属海州朐县(后改称朐山县)。

至隋、唐、五代十国、宋、金仍为朐山县一部分,隶属海州。

元时隶属海宁州朐山县。

明初,海宁州改为海州,朐山县并入海州,隶属淮安府。

清为海州直隶州所辖。

民国元年(1912年),撤道、裁府、州,设县;海州裁撤,设东海和灌云2县,州废设2县,盖因旧海州城、乡势力对立所致,为江苏省仅此一例。

灌云县治设于板浦,当时灌云县境域包括今灌云、灌南全境,及连云港市云台区、连云区和盐场市响水县部分地区。

因南带灌河、北枕云台山,各取首字命名灌云。

1914~1927年,灌云县隶属徐海道。

1934~1937年,先后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东海县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0年,中共灌云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41年改为东灌沭办事处,隶属淮海专员公署。

1942年,撤销东灌沭办事处,恢复灌云县建制。

1945年,县治三星镇。

解放战争期间,隶属苏皖边区第六行政区。

1948年11月7日,全县解放,县政府驻伊山镇。

1949年隶属苏北行署区淮阴行政区。

1970年隶属淮阴地区。

1983年划归连云港市。

全县境内以平原为主,西部有一条南北走向岭地,分布有大伊山、伊芦山、小伊山、亚芦山、罘山、西陬山、张宝山低矮孤山7座,其中大伊山最高,海拔高程226.6米,伊芦山海拔高程212米,其余都在100米左右。

土壤有淤土、黑土、盐碱土和沙土等。

淤土和黑土均属粘性土壤,分布在县中、西部平原地区;盐碱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虽经改良,尚未完全脱盐;沙土分布在岗岭地区和沿山地区。

全县海岸线长32.1公里,海上有开山岛、大狮礁、小狮礁、船山等岛礁,其中开山岛最大,面积0.023平方公里,海拔36.4米。

主要河流有、新沂河、古泊善后河、东门河、五图河、五灌河、牛墩河、界圩河、车轴河、大新河、叮当河、烧香河、埃字河、云善河、东辛干河、妇联河、盐河等。

农作物有三麦、水稻、山芋、玉米、大豆、棉花、薄荷等,享有“大豆之乡”美誉,棉花单产在省内名列前茅,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之一,建有林桑果、牛、羊、兔、貂、禽、商品粮、优质棉等生产基地。

水产资源主要以鲤、鲫、草青鱼为主。

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矿泉水等。

药材资源丰富,有1701种,其中植物药材有1237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有佩兰、天花粉、瓜篓等,动物药材426种,有乌贼、瓦楞子、文蛤等。

海产资源主要有鲻鱼、马鲛鱼、鲳鱼、虾、蟹、贝类,文蛤、牡蛎、蛏、沙蚕等60多种。

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春有寒流,初夏时有冰雹,夏至初秋常有台风暴雨,偶有龙卷风出现,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8年三大产业产值分别为29.49亿元、42.37亿元、24.86亿元。

工业以机械、化工、电子、纺织、食品、建材、水泥、服装、酿酒、制盐为支柱行业。

有连云港市旋耕机制造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太阳雨热水器制造有限公司、连云港市亚星水泥有限公司、连云港海天药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市欣森木业有限公司、连云港润昌保健用品开发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双云鞋业有限公司、灌云县顺云酒业有限公司、灌云县恒华化工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名牌产品有“花果山”牌风鹅、“花果山”牌鹅肥肝、“东升”牌肉鸡、“奇泉”牌酱油、“亚星”牌水泥等。

服装、皮毛、柳编等产品远销港、澳、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豆丹为当地特色美味佳肴(学名豆虫,体形优美,与蚕相似,豆丹入菜,形式多样,可清焖、制汤、烧炒,口味极佳)。

特产灌云大糕。

境内的临港产业区,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电、机械、海洋化工医药、造纸、治金等产业。

县城工业园区,为灌云招商引资主阵地,进驻企业主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北京、南京等地。

县城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占全县人口5.8%。

县城主干道有振兴路、伊山路、胜利路、西苑路、南京路、人民路、长安路等,其中中大街、龙桥商业城、青龙商业城、商贸城等为繁华街区。

县地税大楼、县医院综合楼、县检察院刑侦楼为县城标志性建筑物。

204国道、宁连高速公路、淮连高速公路、、汾灌高速公路、连盐高速公路、242省道、324省道、326省道、通榆公路、淮高灌公路、宿沭灌公路过境。

盐河、东门河、善后河、烧香河通航运。

县境东部的燕尾港镇,是苏北具备河海联运较佳条件的港口,年吞吐量40万吨以上。

县城有1~8路公交线路通往乡镇。

灌云高级中学、杨集中学均是省重点中学。

医疗单位有县及县以上医院5所、乡镇医院25所。

有淮海剧团、民间业余剧团26个。

县博物馆藏有重要历史文物、珍贵书画等近3千件。

境内名胜古迹遍布,古遗址有大伊山新石器时期葬群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64座石棺墓为我国最早的石棺葬遗存;另有龙苴古城遗址。

石刻有伊芦山落神台摩崖造像,4O余座神像体态各异,造型生动。

纪念地有灌云县烈士陵园,纪念碑上的“与日月同光”五个大字,系谢觉哉同志亲笔书写。

游览地有大伊山风景区,为国家“AAA”级风景区。

邮政编码222200伊山镇[Yīshān Zhèn]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

位于灌云县西部。

面积7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万亩。

常住人口14.3万。

镇人民政府驻郑庄,在县人民政府驻地西1.5公里处,原驻伊山南路,2001年迁此。

东与下车乡、县果园、东王集乡交界,南隔326省道与侍庄乡相连,北隔枯沟河与小伊乡相望,西隔叮当河与陡沟乡相望。

下设方徐、小园、郑庄、彭洼、港西、桃垛、朱韩、向阳、任庄、山西、山前、披甲墩、王圩、刘庄、新华、张湾、官路口、任三庄、河东19村及镇西、东门、青龙、新村、朝阳、繁荣、城北、建设、胜利、曙光、城南、西门12居委会。

古时,大伊山濒临大海,早在65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捕鱼、放牧,逐渐形成了小村落。

夏商时已具集镇雏形,属彭祖氏徐州管辖。

周代属兖州。

秦属郯郡朐山县。

汉时属东海郡。

三国时属魏。

东魏武定年间,始置海州,下设六郡,此地属海州海西郡。

隋、唐、宋一直为海州所属。

元朝属海宁州朐山县。

明朝朐山县并入海州,属淮安府。

清朝为直隶州海州辖地。

1912年,灌云建县时,伊山曾名“大伊市”,因位于大伊山南麓,以山得名。

1929年设第二区公所,将市区改为四镇及邻近若干乡。

1947年,合四镇为一镇设立伊山镇。

1954年划为县属镇。

1958年改置伊山人民公社。

1959年改为伊山分社,属伊山人民公社管辖。

1963年改置伊山镇,县直属。

2000年6月伊山乡、向阳乡划入伊山镇。

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大伊山一座,海拔226.6米。

主要河流有盐河、东门河、山前河、小兴河、小鸭河。

大伊山矿泉水丰富,属优质硅酸盐矿泉水。

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2008年三大产业产值分别为14385万元、18195万元、26470万元。

农作物有大米,小麦、蔬菜、林果等,建有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甘薯生产基地、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大葱种植基地、秋梅豆种植基地、蛋鸭养殖基地、肉用牛养殖基地、良种羊养殖基地、二元母猪养殖基地、特种林果种植基地。

农特产品有“田螺牌”大米、“水生牌”鸭蛋、“玉柏牌”豆丹(豆虫,为高蛋白食物,可做菜肴)、黄肉桃。

现有机械、化工、纺织、轻工、服装、建材、采石、食品等工业,建有私营工业园,主要有连云港市杭连食品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新雨阳光太阳能有限公司、灌云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灌云县船舶修造厂、灌云县信达机械厂、连云港振云服饰辅料厂、灌云县伊山镇采石厂等企业。

“辉煌牌”太阳能热水器、“杭连牌”粉丝、“黄四麻牌”香肠、“美人湾牌”玉米精为品牌产品。

镇驻地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

主要路街有伊山路、胜利路、人民路、振兴路、西苑路、中大街等,伊新街为商业步行街。

山西村、任庄村为大葱种植专业村,山西村、张湾村为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村,披甲墩村为良种猪繁育专业村,彭洼村为蛋鸭养殖专业村。

大型住宅区有云海花园、金陵御花园、伊新园。

龙桥商业城、青龙商业城、灌云商贸城为灌云乃至周边地区的批零商品集中地。

宁连高速公路、徐连高速公路、淮连高速公路、汾灌高速公路、204国道贯穿全镇。

盐河、东门河均可通航。

学校有初级中学6所,高级中学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所、私立的双语学校1所,初中教育普及率93%以上,伊山中学为市重点中学。

医疗单位有镇中心医院1所,村村有卫生室。

游览地有大伊山风景区、大伊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人民广场、伊山公园、西苑广场等。

每年清明节前后3天,为大伊山清明庙会,各路商家云集伊山县城。

邮政编码:222200杨集镇[YángjíZhèn]位于灌云县东部。

面积7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4万亩。

常住人口6.9万。

镇人民政府驻中大街,在县人民政府驻地东18公里处。

东与图河乡接壤,南隔东门五图河与沂北乡相望,西与白蚬乡毗邻,北以界圩河与同兴镇、四队镇为界。

下设五福庄、方庄、萌旭、顺兴、蒋庄、邵庄、同阳、丰圩、孙小港、城东、庄场、农旭、利华、镇东、镇北、长流、新安、孙跳、广丰、曙光、界南、城西、连成、学田24村和三星1居委会。

清朝道光年间,海州一杨姓地主到此圈地70余顷,兴建庄园取名河口庄,后更名杨家集。

民国年间,此地曾是灌云县第四区公所纺驻地。

1945年为杨集区。

1948年为三星镇,属杨集区。

1957年撤区并乡时设立杨集镇。

1958年改置杨集人民公社。

1964年复置杨集镇。

1966年为县直属镇。

2000年6月与界圩乡合置新的杨集镇。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海拔高程3米。

土壤为半脱盐粘性土。

主要河流有界圩河、五图河、东门河等。

经济以第二、三产业为主,2008年三大产业产值分别为16369万元、9700万元、7400万元。

农作物主要有三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等,建有苔蒜种植、西瓜种植、冬韭菜种植、线椒种植、种草养殖牛羊、优质商品猪养殖、蛋鸡养殖等七大特色经济区,是灌云县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冬韭种植历史悠久,形成规模,享有“冬韭之乡”称誉。

现有建筑、建材、脱水蔬菜、包装、木业、食品、铸造、彩瓦、钢模板等工业,建有私营商贸区、私营工业区,主要有江苏金田集团、连云港市三星彩瓦有限公司、连云港富士食品有限公司、灌云县杨集实业公司、灌云县杨集镇机械厂、灌云县三星食品有限公司、灌云县华云助剂有限公司、灌云县世明铜材有限公司、灌云县黄海粮油贸易公司等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