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遥指与音色分析

合集下载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教学及训练方法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教学及训练方法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教学及训练方法1. 引言1.1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的重要性古筝“摇指”是古筝演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法,它能够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更加灵活自如地表达音乐情感,增强演奏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摇指”,演奏者可以在演奏过程中产生连续的音符和音乐效果,使演奏更加流畅和富有变化。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音乐表现上,更体现在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和音乐修养上。

在演奏中,通过“摇指”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发挥古筝的音色特点,使音乐更富有层次和色彩。

对于演奏者来说,掌握“摇指”技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手指力量,从而提升整体演奏水平。

对于学习古筝的学生来说,掌握“摇指”技法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练习,“摇指”技法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帮助学生在演奏中更加自如地展现音乐的魅力,同时也提升了个人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在古筝演奏中,掌握“摇指”技法不仅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关键,更是展现个人音乐魅力的重要途径。

2. 正文2.1 古筝“摇指”的基本原理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是古筝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它能够让演奏者更加灵活地控制音乐的表现和情感。

古筝“摇指”的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手指的轻微摆动和抖动来产生琴弦的振动,从而产生音符。

在古筝演奏中,通常会结合左手按弦和右手摇指的技巧,使音乐更加富有层次和表现力。

在使用古筝“摇指”技法时,演奏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要保持手指的柔软和灵活,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手指僵硬。

要控制手指的力度和速度,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来调节。

要注意手指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产生清晰和准确的音符。

为了提高古筝“摇指”技法的水平,演奏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优秀的演奏者来提升技能。

可以选择一些专门针对“摇指”技法的练习曲目进行训练,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班或工作坊,向专业的指导者请教经验和技巧。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的基本原理虽然简单,但要真正掌握和运用得当,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和积累。

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

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

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及流派探究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曲调优美,独具魅力,在中国音乐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古筝摇指技法是古筝演奏中的一种特殊技巧,它是通过手指的灵活运动来打击古筝的弦,产生独特的音响效果。

摇指技法的特点及其在不同流派中的运用对古筝音乐的表现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古筝摇指技法的特点古筝摇指技法是古筝演奏中的一种常见技巧,它主要通过手指的连续、快速的摇动,使指尖轻轻触碰古筝弦,产生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

摇指技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灵活多变:摇指技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音色,通过手指的不同运动和力度,可以演奏出明亮、悠扬、轻快、婉转等各种音响效果,使演奏更加生动丰富。

2. 表现力强:摇指技法可以表现音乐中的各种情感和情绪,如忧郁、欢快、深情等,使演奏更加富有感染力与表现力。

3. 难度较大:摇指技法要求演奏者手指的敏捷和灵活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技巧的积累,才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到音乐中。

古筝摇指技法在不同的流派中有着不同的运用和特点,不同流派的摇指技法在音响效果、手法技巧、演奏风格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

1. 江南古筝摇指技法江南古筝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古筝演奏流派,它以细腻、婉转、柔美而闻名。

江南古筝的摇指技法注重音色的柔和与流畅,手法细腻、悠扬,给人以如泣如诉、流水潺潺的感觉。

在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手指的轻柔摇动,使音符产生柔和的、圆润的音响效果,表现出江南古筝独特的韵味与气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音乐的发展,古筝摇指技法在现代演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代古筝摇指技法既继承了传统流派的特点,又融合了现代音乐的元素,表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新性的特色。

现代古筝摇指技法不拘泥于地域流派,注重个性化的表现和音乐的时尚感,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和演奏风格。

古筝摇指技法的演奏技巧对于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它需要演奏者具备优异的音乐素养和技术水平,才能够灵活运用并表现出音乐中的各种情感和情绪。

怎样弹好古筝摇指方法介绍

怎样弹好古筝摇指方法介绍

怎样弹好古筝摇指方法介绍“摇指”是古筝演奏中常用的技法之一,同时这也是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什么练习的技巧吗?怎样弹好古筝摇指一、放弦首先,右手食指指肚的左侧面,轻轻地抵住大指义甲的缠胶布处。

中指、无名指自然弯曲,小指在前岳山右侧扎桩。

手腕略微下压,接近调音盒。

大指的义甲正面触弦。

二、放弦注意点1、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大家先练习小指支撑,并离弦转动手腕的动作。

2、摇指的放弦及手型是弹好摇指的关键,食指抵住大指的义甲时,大指的关节要撑住,不要塌陷或变形。

食指的作用是控制和固定大指的义甲,食指的捏握力量要适中,如果食指过分用力,容易造成手腕僵硬或手型变形,从而影响手指发力。

过于放松会使大指义甲前后晃动,声音虚,且缺乏颗粒性。

3、中指、无名指略微抬起,避免在弹奏摇指时中指与无名指的义甲碰触到琴弦,而产生杂音。

4、小指支撑时要保持稳定,但不要过度用力。

三、弹奏摇指包含了“劈”和“托”两个方向的弹奏动作,大指在中音”5“琴弦内侧,距离前岳山约两厘米处,贴弦放好。

首先手腕带动大指,向身体内侧弹奏,完成“劈”方向的动作。

弹完后,手腕依靠惯性带动手指,向身体外侧弹奏,完成“托”的方向的动作。

这样来回快速地托劈,就形成了摇指。

四、摇指注意点1、弹奏时要保持放弦的手型不变,依靠手腕转动的力量带动大指弹奏,而需要注意的是,大指不要主动发力,手腕转动幅度不要太大。

2、小指作为支撑点依靠于岳山右侧,用以稳定手臂运动,弹奏过程中不要来回移动。

弹古筝如何练摇指古筝摇指最重要的三点是音色均匀,连续,无杂音。

摇指主要有大指摇和食指摇,也就是用大拇指或食指指甲接触琴弦发声。

一般食指摇更加轻快灵活,但是大指摇更容易做到音色的均匀连续和无杂音。

两种摇指都要练。

还有就是悬腕摇指和扎庄摇指。

悬腕摇指是基础,建议先练,练熟了悬腕摇指再扎庄摇指非常简单。

扎庄摇指可以用小拇指在古筝右侧靠近琴弦的地方扎庄,这样比悬腕摇指更加稳固,更有利于保证摇指的均匀和刘畅,也没有悬腕摇指那么累。

浅论古筝摇指与音色的构成

浅论古筝摇指与音色的构成
度、 速度 、 肢体运动、 气息 等 几点 重要 的作 用进 行 了详 细分 析 。
和, 余音较长 , 古筝的伴奏声部或为了变化音色时多在此触点演 奏。如乐曲《 春到湘江》 摇指段 , 旋律性 比较强 , 强弱起伏 也 随 旋律的变化而起伏 , 因此演奏这段摇指尤其要注意音色 的变化 , 不能每个音都靠近岳 山, 可以适 当随强弱的变化往三寸弦位走 , 这样的音色 比较柔 和优美 , 也表现出了湘江流水美好的画面。 ( 2 ) 力度对摇指音色 的影 响 : 由于发源力和 发力 的动作 的 不同 , 力度大小也相应会有各种变化 , 大致可分为: 1 ) 手腕动作带动摇指的力度 : 一般摇指演 奏较柔和优美 的 旋律时大多用此类演奏法 , 古筝有很多现代筝 曲都用这种摇法 。 如《 春到湘江》 摇 指这段基本上 采用 的就是 手腕带动 的力度来 演奏的。 2 ) 小臂动作带动摇指的力度 : 这种力度相对于手腕 力度大 , 在扫摇 中就是用小臂带动腕部发音 , 声音大 , 气势磅礴。在 乐曲 《 站台风》 扫摇部分中用这种方法。 3 ) 大臂动作带动摇指的力度 : 一般 摇指演奏 比较激情 悲愤 的乐曲时常用大臂带动小臂直到手腕 , 这种力量惯性较 大, 特别 强调摇指音头的发音 , 如乐曲《 临安遗恨》 第 六段摇指就是用这 种弹法 , 突出摇指音头, 展现 了极其愤怒 的情绪。 4 ) 身体动作带动 的摇指力度 : 在摇指演奏 中, 不管是手腕 、 小臂还是大臂带动的摇指都 离不开身体 的运动 , 身体运动 的起 伏也随摇指的变化 而变化 , 主要是 由腰部 和腹部 力量带动 身体 上身 的运动 , 摇指时的力度与演奏动作的大小通常成正 比, 从 身 体动作带动到小关节动作带动 。这种肢体 的运动对音 色的变化
◎艺术研究 ◎

浅论古筝摇指与音色的构成

浅论古筝摇指与音色的构成

浅论古筝摇指与音色的构成作者:李玉涛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6期摘要:古筝的演奏技法种类繁多,而摇指技术是古筝演奏其中的一种,古筝的主要流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在摇指传统运用上,不同的摇指技术特点对表现地方音乐风格有非常大的作用。

本文对传统古筝摇指在以上几种流派中的发展、创新分别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对其演奏特点和演奏方法进行了分类阐述,文章中还提出了构成影响古筝摇指不同音色的几个要素的意义,分别对并对影响古筝摇指的音色的触弦点、力度、速度、肢体运动、气息等几点重要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古筝;摇指;触弦点;力度;速度;肢体;气息筝是我国古老的一件民族乐器瑰宝,华夏之声,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筝已经产生并流行在秦地(今陕西省一带)。

古筝作为弹拔乐器,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手指弹弦奏出由点与点的连接组成的乐音流动来延展音乐。

在弹奏长时值音符或歌唱性旋律时,单纯靠弹弦振动后自然衰竭过程中延长,无法保持声音时值的充分和乐音的连贯。

它是古筝各种演奏技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也是古筝旋律线和节奏最强的一种技法,能使古筝的音色变得更加声势浩大,铿锵有力,突出古筝急促明亮的音色。

1 不同筝派的摇指方法及演奏特点(1)河南筝派摇指:主要是大指大关节运动为主的快速“托”、“劈”,河南传统摇指法用这种方法演奏。

在演奏中注意前臂、腕部和大指的掌指关节运动有机结合,采用手腕的前后摆动带动大指,演奏声音效果坚实有力,正体现了河南筝曲风格明朗粗纩,泼辣高亢的特点。

例如在河南筝曲《汉江韵》第二段慢板中就能很鲜明的听见。

(2)山东筝派摇指:主要以大指小关节运动为主的快速托、劈叫做小摇奏法。

在演奏时以大指的指关节为轴,迅速往复运动产生弹拔力,这种方法更不容易持久,学习者需要有刻苦的精神才能掌握好。

山东筝曲取材于板头曲(大板曲)和牌子曲(小板曲),音调刚劲有力、华丽明快,音韵铿锵悠扬,例如筝曲《庆丰年》,取材于山东老八板音调,其中托劈技法弹法要求触音坚实有力,清晰、明亮。

关于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

关于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

关于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摇指,是古筝技法中,用于延长乐音的主要技法。

由于古筝和其他弹拨类乐器的乐音持续时间不长,摇指便成了乐曲演奏中较为重要的技法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欢迎阅读。

古筝摇指的详细讲解摇指,顾名思义,通过手部摇动产生音乐效果的技法,指甲在一根琴弦上连续快速托劈,以达到乐音不中断,持续发声的效果。

要领:1、手腕摇动。

摇指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手腕,由手腕的摇动,带动大指假甲在琴弦上不断托劈,从而进行摇指。

摇指的手腕动作跟日常人们道别时摆手的手部动作相似。

注意,摇指的时候,切忌大臂和小臂僵硬,从而在导致手腕摇动不灵活,结果摇指的声音断断续续,不能持续下来。

2、食指轻轻捏着大指假甲的根部,进行摇弦。

对于摇指这种技法,需要相对固定大指假甲的位置,光靠那指尖上几圈的胶布,是不够的,为了达到完美的音色,食指需轻轻捏住大指假甲的根部,从而将大指假甲调整成与琴弦呈180°(也就是指甲与琴弦平行),只有这个角度是摇指时产生杂音最小的角度。

3、手腕摇动的幅度不要太大。

虽说摇指是持续古筝乐音的主要指法,但是别忘了,古筝始终是弹拨类乐器,即使是摇指,它也是由无数个短音快速、无间断组成的,为了达到这个“快速”和“无间断”的效果,我们要减少指甲行走的距离。

一句话概括:托和劈刚刚拨响琴弦的同时,马上往回拨弦,保持指甲行走的距离与琴弦的粗细差不多。

一个词概括:过弦即返。

摇指的基本要素就是这些,有时根据不同乐曲,处理上会有些不同的要求,那时候就“具体问题,具体方式”了。

弹古筝不连贯怎样办?很多古筝爱好者常常在探讨一个问题:“在家练琴的时候,即使练了很长时间的曲子,不是这里错音,就是那里停顿、重复。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情况主要是练琴方法的问题。

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演奏有错或者改错不彻底。

从开始识谱,练习一首新曲子的时候,就出现一些错音、节奏、指法等等,没有及时纠正或者纠正不彻底导致;2、作品的技术难点没有掌握好。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教学及训练方法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教学及训练方法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教学及训练方法1. 引言1.1 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教学及训练方法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是古筝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使演奏音乐更加细腻、流畅。

在古筝演奏中,“摇指”是指手指在弹奏弦时产生的微小晃动,能够增加音色的层次和变化。

掌握好古筝“摇指”技法对于提高演奏水平至关重要。

在古筝“摇指”演奏技法的教学和训练中,学习理论知识是首要的一步。

学生需要了解“摇指”技法的原理和作用,掌握正确的手指姿势和力度,以及掌握不同“摇指”方式对音乐的影响。

基础练习是打好“摇指”基础的关键,通过反复练习基本的指法和“摇指”动作,使手指灵活地操作在弦上,保持音准和节奏。

综合练习则是将不同的“摇指”方式和技巧结合起来,进行更加复杂的音乐练习。

实践演奏是检验“摇指”技法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演奏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摇指”技法。

反复训练是融会贯通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提高演奏水平。

要重视“摇指”技法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在古筝演奏中展现出更高的水平和表现力。

2. 正文2.1 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教学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技法。

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首先要了解古筝“摇指”演奏技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其在古代音乐中的作用和演奏方式。

要学习古筝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技巧,包括如何正确摆放手指,如何使用指甲来产生不同的音色等。

还需了解古筝曲谱的基本知识,包括谱面上的音符、符尾等符号的含义,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演奏曲谱中的音乐内容。

还要学习古筝演奏的基本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这对于掌握“摇指”技法至关重要。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古筝“摇指”演奏技法教学的第一步,只有通过认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才能在后续的基础练习和综合练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2.2 基础练习基础练习是古筝“摇指”演奏技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基础练习,学生可以建立起稳定的指法和基本的音乐感觉,为后续的深化练习奠定基础。

古筝摇指技巧中的力度与气息

古筝摇指技巧中的力度与气息

古筝摇指技巧中的力度与气息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古筝摇指技巧是古筝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包括力度和气息两个方面。

力度是指演奏时所用的力量大小。

在古筝摇指技巧中,力度的运用十分关键。

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音色的丰富度和音量的大小。

要巧妙运用力度,首先需要掌握古筝的发声方式,即拨弦和按弦。

拨弦是指用拨片拨动筝弦,按弦是指用手指按压筝弦。

在拨弦时,力度的大小决定了琴弦振动的幅度和速度,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色。

强劲有力的拨弦能产生清脆、响亮的音色,而柔和轻盈的拨弦则能产生悠扬、温柔的音色。

在按弦时,力度的大小决定了琴弦的振动频率和音量大小。

轻柔的按弦产生的音色柔和、细腻,而用力过猛的按弦则会产生刺耳的声音。

演奏者需要根据曲目的要求和个人的音乐感觉,灵活运用力度,使音色完美地表达出来。

气息是指古筝演奏中的换气和呼吸技巧。

在古筝演奏过程中,换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换气时需要掌握古筝的气流控制和呼吸技巧。

古筝演奏时需要保持稳定的气流,以产生稳定的音质。

换气时要尽量避免突然断气或吸气过急,以免影响演奏的连贯性和音色的稳定性。

呼吸技巧也是古筝演奏中的重要一环。

呼吸技巧包括胸腔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

胸腔呼吸是指通过胸腔的膨胀和收缩来实现呼吸,适用于演奏速度较快的曲目。

腹式呼吸是指通过腹部的膨胀和收缩来实现呼吸,适用于演奏速度较慢和较长的曲目。

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使演奏者更好地控制声音的连贯性和表现力,使音乐更加生动和感染力。

力度和气息是古筝摇指技巧中的重要因素,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古筝演奏的音色和表现力。

力度的大小可以丰富音乐的层次感和表达力,而气息的控制可以使音乐更加生动、感人。

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根据曲目的要求和个人的音乐感觉,灵活运用力度和气息,使音乐更加完美地表达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拨乐器与弓弦、吹管乐器相比较。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手指弹弦奏出由点与点的连接组成的乐音流动来延展音乐。

在弹奏长时值音符或歌唱性旋律时,单纯靠弹弦振动后自然衰竭过程中的延长,无法保持声音时值的充分和音乐的连贯。

基于此,在弹拨家族各种乐器的演奏法中,几乎都有以快速同音重复的技术来延长声音的时值并使音乐连贯进行的演奏手法,如琵琶的“轮指”、扬琴的“密竹”、三弦的“捻指”等。

古筝作为弹拨乐器中的一员,在弹奏长时值音符或歌唱性旋律时,是采用“摇指”技术来保持声音时值的充分和音乐的连贯的。

古筝的摇指是使用某一指或多指在一根或多根弦上来回快速地拨弹发音、以密集的频率将每次发音的点连接成线来保持声音时值的充分和音乐的连贯。

摇指是古筝各种演奏技术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发展、创新中已走在了其它演奏技术的前列。

摇指的类别和技术特点
浙江筝派摇指:浙江筝曲主要由丝竹乐、套曲和民间小调等发展而来,音乐风格淡雅含蓄、流利华美。

就摇指技术来讲,在一些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浙江筝派摇指弹奏方法的雏形。

如:清代荣斋在1814年编《弦索备考》的古筝谱中记载了被称为“撮儿”的摇指指法;在1935年刊印的杭州国乐研究社的筝谱《将军令》的“说明”中写到:“摇:大指于一弦上一挑(大指向内挑弦)一托,连而不断,以圆为妙”等。

浙江筝的摇指方法是把右手小指支撑在前岳山处(也称扎桩),食指侧面顶住大指弹片,以小指为轴心,手腕转动带动手指快速连续劈托形成的大指摇。

浙江筝曲中对摇指的运用较多,与河南、山东筝派相比,它不仅对某个单音进行延续,更多的是通过摇指将乐曲的旋律连贯起来,使之更富于歌唱性延续至今的传统摇指和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的摇指技术汇总起来,主要可分为单指摇(包括大指摇、食指摇)、二指摇、三指摇、四指摇、扫摇、弹摇、双手摇等。

1.单指摇:
(1)大指摇,又可细分为:
1)悬手摇:方法是手(右手或左手)悬于琴弦之上,食指侧面顶住大指弹片,手腕摆动带动手指快速连续劈托形成的大指摇。

2)扎桩摇:把右手小指支撑在前岳山处(也称扎桩),食指侧面顶住大指弹片,以小指为轴心,手腕转动带动手指快速连续劈托形成的大指摇。

(2)食指摇:以手腕根部抵住前岳山处作为支撑,大指指尖顶住食指弹片,手腕摆动带动手指快速连续抹挑而成。

食指摇亦可用悬手的方法弹奏。

2.二指摇,主要又可细分为:
(1)大指、食指组合的二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大指、食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劈托、抹挑而成。

(2)大指、中指组合的二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大指、中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劈托、勾剔而成。

弹奏时,可以食指侧面顶住大指弹片,反之亦可。

(3)大指、名指组合的二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大指、名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劈托、打摘而成。

弹奏时,可以食指侧面顶住大指弹片,反之亦可。

(4)食指、中指组合的二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食指、中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抹挑、勾剔而成。

(5)食指名指组合的二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食指、名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抹挑、打摘而成。

(6)中指、名指组合的二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中指、名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勾剔、打摘而成。

3.三指摇,主要又可细分为:
(1)大指、食指、中指组合的三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大指、食指、中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劈托、抹挑、勾剔而成。

(2)大指、食指、名指组合的三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大指、食指、名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劈托、抹挑、打摘而成。

(3)大指、中指、名指组合的三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大指、中指、名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劈托、勾剔、打摘而成。

(4)食指、中指、名指组合的三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食指、中指、名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抹挑、勾剔、打摘而成。

4.四指摇:在手腕带动下,由大指、食指、中指、名指在不同的弦上同时、同向快速连续劈托、抹挑、勾剔、打摘而成。

5.扫摇:是一种组合技术。

最初的技术构成是中指重勾(扫弦)与大指托、劈、托的组合,后来改进为中指重勾(扫弦)与大指摇指的组合。

6.弹摇:是一种组合技术。

弹奏方法是在摇指的同时,不参与摇指的某个手指弹奏其它琴弦,形成另一个声部。

7.双手摇:顾名思义,就是左右手同时摇指(单指摇、二指摇、三指摇、四指摇等)。

构成摇指不同音色的几个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