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促红素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促红素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促红素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与分析促红素对血透患者并发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58例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对患者均采用促红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对比治疗前与治疗60 d后Hb、RBC、HCT水平,并且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情况。

结果通过对本研究患者进行60 d治疗后,这些患者的Hb、RBC、HC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意义(P <0.05),其中35例患者效果明显,20例有效,3例无效,故总有效率94.8%。

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用促红素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的改善其贫血的症状。

标签:肾性贫血;促红素;治疗效果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发展到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原因是患者血浆中的毒素干扰其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表现为面色萎黄、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度[1],据有关数据统计,慢性肾衰患者中肾性贫血的几率高达95%~100%,本研究选择了我院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治疗中采用了促红素,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5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以探讨促红素对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入的58例血透伴肾性贫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0例,女性28例,58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血透时间>1个月;②Hb≤90 g/L,贫血55 g/L;③4 w内未接受输血、使用铁剂或促红素治疗;④不患有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疾病[2]。

1.2方法促红素30 min/次,2次/w,同时所有患者使用速力菲(琥珀酸亚铁片)1片/次,1次/d,VB12辅助治疗。

1.3观察指标参照患者临床症状Hb、RBC、HCT水平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罗沙司他胶囊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罗沙司他胶囊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罗沙司他胶囊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本文以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为目的,研究采用罗沙司他胶囊和重组人促红素(rhEPO)不同方式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涿州市医院肾内科2021.7-2022.7进行MHD贫血患者,从中抽取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罗沙司他胶囊)和对照组(40例,rhEPO),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差异。

结果:通过对比不同阶段铁代谢、贫血指标发现,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铁代谢、贫血指标对比中,观察组患者TRF、TSAT、SF及Hct、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MHD贫血治疗采用罗沙司他胶囊对比重组人促红素疗效更为突出,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罗沙司他胶囊;重组人促红素;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肾性贫血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当前临床主要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方式,尽管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但整体治疗效果仍需提高[1]。

根据现有研究发现,罗沙司他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通过改善铁代谢、促进机体合成生理浓度EPO改善肾性贫血[2]。

基于此,本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涿州市医院肾内科2021.7-2022.7期间MHD贫血患者,从中抽取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罗沙司他胶囊)和对照组(40例,rhEPO),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详情如下。

表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对比组别性别(例)年龄(岁)透析时间(年)男女范围均值范围均值观察组(n=40)281223-7250.26±3.012-105.35±0.62对照组(n=40)301025-7650.89±3.441-95.20±0.38X2/t0.2500.872 1.305 P0.6160.3860.196纳入标准本研究纳入患者需保证不会对罗沙司他和rhEPO药物过敏且能遵医用药。

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促红素应用研究

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促红素应用研究

肾性贫血治疗中的促红素应用研究在探讨肾性贫血治疗中促红素的应用研究之前,有必要先了解肾性贫血的病理机制和促红素的作用原理。

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功能障碍导致促红素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使得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促红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激素,它主要由肾脏产生,对红细胞的具有关键性的刺激作用。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促红素通过促进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红细胞的。

然而,在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中,由于促红素的产生减少,导致红细胞受到抑制,进而引发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的症状不仅包括疲劳、乏力等一般性贫血症状,还可能引发心血管并发症、感染等严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为了改善肾性贫血的症状,补充促红素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探讨促红素在肾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最佳治疗方案。

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促红素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同时还能减少输血需求,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然而,促红素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促红素的应用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高血压、透析不充分、流感样症状等。

过度补充促红素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在促红素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功能等指标,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促红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还致力于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

这包括剂量调整、治疗周期、联合治疗等方面。

目前,关于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最佳方案尚无定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在剂量调整方面,研究人员试图找到最合适的促红素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不同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剂量方案,结果显示,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反应进行。

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而过低的剂量则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个体化的剂量调整策略是提高促红素治疗效果的关键。

在治疗周期方面,研究显示,持续性的促红素治疗可以有效维持血红蛋白水平的稳定。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评价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评价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MHD肾性贫血患者联合使用罗沙司他和rhEPO的效果。

方法:从2021年3月-2023年3月的尿毒症MHD肾性贫血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双盲法均分为A组(rhEPO)和B组(rhEPO+罗沙司他),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95.00%、5.00%优于A组的77.50%、7.50%(x2=5.164、0.213,p=0.023、0.644);治疗后B组贫血指标、炎性因子指标、铁代谢指标优于A组(p<0.05)。

结论:尿毒症MHD肾性贫血患者联合使用罗沙司他和rhEPO改善贫血和炎性反应症状效果更佳。

关键词:罗沙司他;重组人促红素;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治疗有效率;贫血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铁代谢指标肾病发展到终末期需要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虽然疗效较为理想,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肾性贫血的风险越来越高[1]。

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不能正常地发挥生理功能,导致机体铁、叶酸、维生素B等合成红细胞的原料严重缺乏,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数量降低。

重组人促红素(rhEPO)能促使骨髓释放红细胞,使肾性贫血症状有效改善[2]。

目前临床针对肾性贫血患者普遍使用rhEPO治疗,同时其可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白血病患者贫血。

随着临床使用rhEPO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发现使用rhEPO治疗,一些患者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低热、关节酸痛等),因此目前临床针对尿毒症MHD肾性贫血患者多采用联合药物治疗方案[3]。

罗沙司他胶囊进入机体后能使促红素数量有效提升,同时作用于促红素受体,提高其活性,从而促使机体合成血红细胞,促使机体有效吸收铁元素[4]。

本研究分析了尿毒症MHD肾性贫血患者联合使用罗沙司他和rhEPO的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21年3月-2023年3月的尿毒症MHD肾性贫血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双盲法均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年龄38-78岁,均值(60.23±3.41)岁,体重49.23-84.69kg、均值(68.54±5.62)kg,MHD时间8-35月、均值(21.84±6.42)月,男/女(28/12),原发病肾小球肾炎23例(57.50%)/高血压肾病11例(27.50%)/糖尿病肾病6例(15.00%);B组(40例)年龄35-79岁、均值(60.84±3.56)岁,体重49.35-84.89kg、均值(60.52±3.48)kg,MHD时间9-37月、均值(21.98±6.46)月,男/女(27/13),原发病肾小球肾炎24例(60.00%)/高血压肾病12例(30.00%)/糖尿病肾病4例(10.00%)。

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目的探讨与分析血透患者肾性贫血应用促红素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38例来作为本研究的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对这些患者均采用促红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30d后其Hb、RBC、HCT水平,并且观察患者们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通过对本研究患者进行治疗30d后,这些患者的Hb、RBC、HCT水平较之于治疗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例患者为显效,10例患者为有效,而3例患者为无效,故患者们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另外,这些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患者通过应用促红素药剂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Hb、RBC、HCT水平,同时,具有着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标签:血透肾性贫血;促红素;临床疗效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有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发生肾性贫血的几率高达95%~100%,且经研究证实,肾性贫血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住院率与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子[1],本研究选择我院在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治疗中,采用了促红素,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38例来作为本研究的对象,以探讨促红素应用于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38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1~76岁,平均年龄为(46.9±5.2)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①患者血透时间>14d;②Hb≤90g/L,贫血55g/L;③入院30d前未接受输血治疗、未使用铁剂或促红素治疗、未见严重性感染事件;④血压0.05。

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分享

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分享

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分享作为一名医生,我深深地热爱着我的职业,每天,我都会和我的患者们分享我的临床经验。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我在肾性贫血治疗方面的点滴心得。

我所在的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每天都会有很多肾性贫血的患者来到我的诊室。

这种疾病,是由于肾脏功能减退,导致促红细胞素(EPO)的分泌减少,从而引发的一种贫血。

过去,我们主要通过输血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

几年前,我开始尝试使用促红素来治疗肾性贫血,这是一种可以刺激红细胞的药物,通过模拟肾脏分泌EPO的作用,促进骨髓中的红细胞。

我在实践中发现,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非常显著。

在治疗前,我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液检查、肾脏功能检查和心电图等,以确保他们适合接受促红素治疗。

然后,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肾脏功能,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我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血液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发现患者的外观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面色变得更加红润,体力也得到了提升。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血液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上升,达到了治疗目标。

然而,在使用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例如,有些患者对促红素过敏,出现了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

还有些患者在使用促红素后出现了高磷血症和高钙血症等并发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会积极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总的来说,我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经验是非常成功的。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我相信,随着对促红素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这种药物,为更多肾性贫血患者带来福音。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诊断为肾性贫血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以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诊断为肾性贫血的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后者在前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治疗8周时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Hb、Hct值。

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

结果: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的Hb、Hct值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Hb、Hct值都有所回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Hb、Hct值回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其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0%。

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不良反应少。

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rhEPO;肾性贫血;安全性;有效性;分析【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059-02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使促进红细胞生成、防止其衰老及促进其成熟的作用。

人体内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是肾脏,一旦肾脏长期慢性受到有害物质的损伤,比如慢性肾脏疾病,肾脏所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果肾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到一定界限时就会发生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会对全身各个脏器产生不良后果。

目前治疗肾性贫血主要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并且对于改善肾性贫血的作用也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诊断为肾性贫血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为(46.72±5.12)岁;体质量45~82Kg,平均体质量为(63.28±10.52)Kg;高血压肾病7例、慢性肾炎32例、糖尿病肾病15例、梗阻肾5例、多囊肾2例、IGA肾病1例。

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与体会作为一名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我有幸参与并观察了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过程,现在我将分享我的观察和体会。

五年前,我刚加入现在的医院,就有机会接触到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

我的导师,一位在肾脏病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医生,向我介绍了这种治疗方法。

他告诉我,促红素是一种可以刺激红细胞的激素,对于治疗肾性贫血有着显著的效果。

我对这种治疗方法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于是开始深入了解并参与相关的临床工作。

我记得第一次参与促红素治疗的病人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他因为慢性肾衰竭导致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只有70g/L。

在经过一番检查和评估后,我们决定给他使用促红素治疗。

我清楚地记得他在接受第一次治疗后的两周,血红蛋白水平就上升到了90g/L。

这个变化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也让我对促红素治疗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后的几年里,我参与了更多肾性贫血病人的治疗工作,其中大部分都使用了促红素。

我发现,促红素治疗的效果确实非常显著,大多数病人在接受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都有明显的提升。

同时,我也注意到,促红素治疗并非没有副作用。

有些病人在接受治疗后会出现高血压、高磷血症等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然而,尽管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促红素的价格相对较高,这使得很多经济困难的病人无法承担。

促红素治疗需要定期进行,这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促红素治疗的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等,这需要我们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让很多肾性贫血病人受益匪浅。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

我们也需要寻找更经济、更便捷的治疗方法,以满足更多病人的需求。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方面的临床工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血透患者肾性贫血应用促红素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38例来作为本研究的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对这些患者均采用促红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30d后其Hb、RBC、HCT水平,并且观察患者们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通过对本研究患者进行治疗30d后,这些患者的Hb、RBC、HCT水平较之于治疗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14d;②Hb≤90g/L,贫血55g/L;
③入院30d前未接受输血治疗、未使用铁剂或促红素治疗、未见严重性感染事件;④血压0.05。

1.2方法当这些患者入院后便对他们进行补充铁剂,速力菲琥珀酸亚铁片(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30005),1片/次,1次/d,而后采用100mg 科莫非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11)治疗,将其混入100ml的0.9%生理盐水中,于透析开始后2h经透析器静脉端点滴(时间不低于30min),2次/w;并联合采用雪达升,(哈药集团,国药准字S2*******)经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6000IU/次,2次/w。

1.3观察指标参照患者的临床症状与Hb、RBC、HCT 水平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显效:Hb水平维持在100g/L或HCT上升可达0.2且贫血症状明显改善;有效:Hb升幅≥10g/L或HCT上升≥0.05且贫血症状有所改善,经进一步治疗后,Hb与HCT 均上升,但升幅分别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