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04-25T09:44:31.8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作者:李国强陈浩

[导读] 抗菌药物和过量用药是导致老年人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提高患者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管理,并需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配药用药,以能够降低老年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朐县海浮山医院山东潍坊262605

【摘要】目的:观察促红素联合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09月-2019年03月期间我院透析科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并伴有贫血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编号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

(n=32),对照组给予透析和促红素治疗,观察组除透析基础上给予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随访至入组后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为(3.8±0.4)×1012/L,高于对照组的(2.9±0.4)×1012/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7,P=0.028);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为(114.4±8.9)g/L,高于对照组的(87.4±8.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2,P=0.023)。结论:持续性血液透析的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能有效提高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促红素蔗糖铁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血红蛋白

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方法。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会出现机体环境紊乱的情况,肾性贫血就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1]。贫血会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出现头晕症状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即促红素联合铁剂,可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改善各项指标。我院透析科利用对照试验验证促红素联合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透析患者的贫血,取得良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

选择2018年09月-2019年03月期间在我院透析科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并伴有贫血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39-67岁,平均(51.4±2.2)岁;血红蛋白(87.5±7.2)g/L,红细胞计数(2.8±0.4)×1012/L,肌酐(673.7±30.1)umol/L。观察组3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6-68岁,平均(50.9±2.7)岁;血红蛋白(87.8±6.8)g/L,红细胞计数(2.8±0.6)×1012/L,肌酐(681.5±29.6)u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符合贫血诊断标准: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动静脉内瘘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进行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血液流量为每分200~ 30 mL,透析液流量为每分钟500 mL;每次透析时间为4 h,每周透析3次。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同时补充维生素、叶酸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素( 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 治疗,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促红素31 000 IU,每周 2 次; 研究组患者给予促红素联合蔗糖铁( 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046043) 治疗,促红素使用方法及剂量同对照组,在透析结束之前1 h,给予患者蔗糖铁 100 mg + 0.9% 氯化钠 10 mL 静脉注射,每周 1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3 个月。

2.2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观察指标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4 讨论

慢性功能肾衰竭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利用透析装置,将影响机体代谢功能的产物和毒素排出体外,从而恢复机体内的平衡环境。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但无法代替正、常内分泌功能和肾脏代谢机制。长期反复进行血液透析诱发最常见并发症是慢性肾性贫血[3]。出现肾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4]:一是肾脏损害,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和尿毒症产生的毒性物质干扰骨髓造血;二是因摄入不足和血清铁虽透析液丢失过多导致的体内叶酸、铁剂等严重不足。促红素可促进红系造血母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纠正肾性贫血,防止反复输血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促红素会增加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铁储备不足,所以对血液透析患者应补充铁剂。蔗糖铁是氢氧化三铁与蔗糖的复合物,蔗糖分子可包围氢氧化三铁,避免肾脏消除,补铁作用较强; 通过静脉滴注,可使药物分子被迅速吸收,避免口服铁剂起效缓慢、吸收率低等缺陷。李月琼[5]等在研究中发现,促红素联合蔗糖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均明显改善,并降低了贫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这

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促红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血透患者肾性贫血应用促红素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血透伴肾性贫血患者38例来作为本研究的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对这些患者均采用促红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30d后其Hb、RBC、HCT水平,并且观察患者们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本研究患者进行治疗30d后,这些患者的Hb、RBC、HCT水平较之于治疗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14d;②Hb≤90g/L,贫血55g/L; ③入院30d前未接受输血治疗、未使用铁剂或促红素治疗、未见严重性感染事件;④血压0.05。 1.2方法当这些患者入院后便对他们进行补充铁剂,速力菲琥珀酸亚铁片(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30005),1片/次,1次/d,而后采用100mg 科莫非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11)治疗,将其混入100ml的0.9%生理盐水中,于透析开始后2h经透析器静脉端点滴(时间不低于30min),2次/w;并联合采用雪达升,(哈药集团,国药准字S2*******)经静脉或皮下注射治疗,6000IU/次,2次/w。

1.3观察指标参照患者的临床症状与Hb、RBC、HCT 水平改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Hb水平维持在100g/L或HCT上升可达0.2且贫血症状明显改善;有效:Hb升幅≥10g/L或HCT上升≥0.05且贫血症状有所改善,经进一步治疗后,Hb与HCT 均上升,但升幅分别为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流程

1.目的 1.1.规范血液透患者贫血的治疗,以纠正患者贫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院血液透析室贫血患者。 3.术语和定义 贫血:指人外周血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诊断:Hb<13g/dl(成年男性及绝经期女性)、HB<11g/dl(绝经期前女性)。肾性贫血:是指因各慢性肾脏病进展导致肾脏损害所引起的贫血。 4.流程图

5.流程说明 5.1.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查血常规每月1次,当发现贫血时查铁四项及大便潜血,以明确有无出血 及铁缺乏,如有应先预以纠正、补铁;如纠正缺铁后贫血仍未纠正,可考虑开始EPO治疗,必要时应行血液学检查,如有血液学疾病,给予相应治疗。 5.2.如患者不存在铁缺乏,当H b<10g/dl时启动EPO 治疗;起始剂量80~120u/Kg/W,皮下注射; 如采用静脉注射剂量:120~180u/Kg/W; 5.3.EPO剂量调整:若SF>200ng/ml且TSA T>20%时,当Hb<11~11.5g/dl 或Hct增长>2%,维持

原EPO剂量不变;Hb>12g/dl或Hb每月增长>3g/dl,减少EPO原剂量50%;若Hb<11g/dl 且Hct增长<2%,可能存在其它影响贫血纠正的原因:感染、感染、甲旁亢、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等,应先预以纠正,如不存上述原因,增长EPO原剂量的50%。 5.4.之后查铁四项每3月1次,但遇病情变化时应增加检查频次;保证SF>200ng/ml且TSAT>20%, 如低于该目标,开始铁剂治疗或已经在使用铁剂治疗者,调整剂量或剂型,如无禁忌,首选静脉铁剂治疗; 5.5.血液透析患者控制目标:Hb10~11.5g/dl,最高不超过13g/dl;SF200~500ng/ml;TSAT 20%~50%。 6.支持文件 《内科学》第八版 《2012年KDIGO慢性肾脏病贫血指南》 7.相关记录 无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例临床分析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5-03-16T14:08:23.0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0期供稿作者:陆宏宾陈萍张莉莉丁文文[导读]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琥珀酸亚铁,安全性良好。 陆宏宾陈萍张莉莉丁文文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 226000) 【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蔗糖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ID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比较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等指标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琥珀酸亚铁,安全性良好。【关键词】铁剂蔗糖铁贫血缺铁性琥珀酸亚铁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194-02 缺铁性贫血(IDA)是最常见的贫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消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贫血。补铁是治疗IDA的有效措施,其方法包括口服铁剂、肌肉注射铁剂和静脉注射铁剂,口服铁剂治疗可引起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肌肉注射铁剂常有注射部位疼痛,患者依从性差而影响疗效。我院应用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缺铁性贫血,克服了铁剂口服、肌肉注射的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的缺铁性贫血病患者44例,男19例,女25例;年龄16-85岁,平均年龄57岁。重度贫血15例,中度贫血25例,轻度贫血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1]。其中月经过多17例、消化性溃疡各8例、胃癌7例、结肠癌3例、痔疮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2例、营养不良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治疗原发病并补铁治疗,观察组:蔗糖铁注射液100mg稀释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大于30分钟,每周3次。总补铁剂量(mg)=体重(kg)×[目标血红蛋白-实际血红蛋白(g/L)]×0.24+储存铁量(mg)(体重≤35kg者,目标血红蛋白=130g/L,储存铁量=15mg/kg;体重≥35kg者,目标血红蛋白=150g/L,储存铁量=500mg)。对照组:琥珀酸亚铁口服,100mg/次,一日三次,维生素C口服,100mg/次,一日三次。 1.3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定期检测Hb、RBC、MCV、MCH等血液学指标,疗程四周,评判疗效,并记录是否出现胃肠道症状、注射部位疼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治愈:缺铁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男性Hb≥120 g/L,女性Hb≥110 g/L,SF≥20g/L;有效:Hb上升>20g/L;无效:治疗后未达上述标准[1]。 1.5 统计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快速,用药1-2次后头晕、乏力等症状即有减轻,且血液学指标提高早于对照组,用药一周即可见血红蛋白升高。治疗四周疗效评判(表1),观察组治愈1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分别为11例、7例、5例和78.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疗效观察 2.2 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6例(2 3.1%),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纳差、恶心、腹痛、呕吐;观察组仅静脉炎1例,予热敷、理疗后缓解,无胃肠道不适反应,未见过敏、低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组蛋白、细胞色素和一些组织酶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组织氧的利用和细胞水平的能量代谢,铁缺乏不仅导致血液学的改变,还引起器官功能异常。缺铁性贫血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贫血性疾病,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是常见疾病[2]。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与补铁治疗,临床上最常用的为口服铁剂。传统补铁方法多采用以硫酸亚铁为标准的亚铁盐口服制剂,其缺点为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维生素铁控释片(福乃得)、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等为近年来研制的新型口服补铁制剂,具有补铁效果确切、药物经济学较好、胃肠道不良反应轻等优点,但铁原子释放后刺激消化道黏膜仍可产生食欲减退、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从而影响治疗效果。[3]而且一大部分患者缺铁的原因即是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此类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差,不能够充分吸收口服的铁剂。静脉补铁绕开消化系统,避免了胃肠道刺激,直接为机体供铁,可以快速纠正贫血。我们的研究也证实静脉注射蔗糖铁能够快速改善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血液学指标提高优于口服补铁,得到与展新荣、付娟等相类似的结论[4、5]。蔗糖铁是被大量非共价结合的蔗糖分子包绕的多核氢氧化铁大分子复合物,与生理状态下铁蛋白结构相似,毒性低,整体结构稳定,生理条件下不被肾脏清除,不释放铁离子,被认为是目前不良反应最低的静脉铁制剂[6]。我们的观察的结果也证实蔗糖铁的副作用少见。 综上所述,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起效快,改善症状快速,副作用少,尤其适合消化系统疾病合并的IDA,可作为IDA病人的优选补铁治疗方案,能够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参考文献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科学出版社,2007:1-10.

促红素对肾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药物与临床 21 药品评价 2019年第16卷第13期 肾 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功能受损,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 所致的疾病。肾性贫血可导致机体造血功能受抑制,加速肾脏组织缺血缺氧程度,加重肾功能不全进展[1]。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uEPO)是一种具有与自然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同生物活性的人工合成激素,其对治疗肾性贫血具有较好疗效[2]。本研究选取120例肾性贫血患者,分别给予高剂量rHuEPO单次给药及小剂量rHuEPO两次给药方式,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2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低频次组与高频次组2组,每组60例。低频次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39.26±5.28)岁;原发疾病:多囊肾6例,慢性肾炎29例,糖尿病肾病8例,肾病综合征17例;高频次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38.46±5.17)岁;原发疾病:多囊肾7例,慢性肾炎33例,糖尿病肾病6例,肾病综合征14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2014年我国中国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制定的肾性贫血临床诊断标准[3],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100g/L,肾小球滤 过率<30mL/min或血清肌酐(Scr)>300μmol/L,年龄 18~70岁,病历资料完整,近一个月未采用其他药 促红素对肾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江罗佳*,张丰萍,曹俊霞,李刚,冯晓然,邱国萍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科,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低频次组与高频次组两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rHuEPO治疗,低频次组给药剂量10000IU/次,皮下注射,每周1次,高频次组给药剂量5000IU/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低频次组治疗12周后Hb、HCT、RBC水平均高于高频次组(P <0.05);低频次组治疗12周后Bun、Scr水平均低于高频次组,Ccr水平高于高频次组(P <0.05);低频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高频次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高剂量rhEPO单次给药治疗肾性贫血对患者贫血症状及肾功能改善优于小剂量两次给药方式。[关键词] 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中图分类号] R692.5;R5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809(2019)13-0021-03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on Hemoglobin and Hematocrit in Patients with Renal Anemia JIANG Luo -jia *, ZHANG Feng -ping, CAO Jun -xia, LI Gang, FENG Xiao -ran, QIU Guo -ping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Jiuj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ujiang Jiangxi 3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doses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EPO)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anemia and its effects on hemoglobin and hematocrit.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renal anemia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low frequency group and high frequenc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HuEPO, and low frequency group was give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t a dose of 10000 IU/time for once a week, and high frequency group was given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t a dose of 5000 IU/time for twice a week,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12 weeks. The changes of hemoglobin (Hb), hematocrit (HCT), red blood cell count (RBC), urea nitrogen (Bun), serum creatinine (Scr) and 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levels of Hb, HCT and RBC in low frequenc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high frequency group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P <0.05). The levels of Bun and Scr in low frequenc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high frequency group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while the Ccr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igh frequency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low frequency group and high frequency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single -administration of high dose rhEPO for renal anemia is better than the two -administration of low dose method in the improvement of anemia symptoms and renal function. [Key words] Renal Anemia; Erythropoietin; Hemoglobin; Hematocrit 通讯作者:江罗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慢性肾小球肾 炎。E-mail:524230554@https://www.360docs.net/doc/d58814251.html, 收稿日期:2019-2-27 接受日期:2019-4-5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 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对照组和静脉滴注治疗组,治疗4 w,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的变化。结果静脉滴注组和口服对照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而静脉滴注组上升度明显高于口服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优于口服硫酸亚铁。 标签:贫血;蔗糖铁注射液;疗效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症,多见于青少年、育龄妇女和老年人,还有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失血、铁摄入不足等患者。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1]。近年来,莱州市人民医院选择确诊的部分IDA患者进行蔗糖铁静脉补铁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2011 年10 月~2013 年9 月入院的IDA患者89 例,其中男患者27 例,女62 例;年龄17~79 岁,平均年龄为43.2岁。所有病例均经血常规、铁代谢检查,可排除其他贫血症。所有患者血红蛋白57~96 g/L,血清铁蛋白均<11μg/mL,血清铁<9.03 μmol/L ,符合缺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遵循自愿原则且知情同意。另外排除有严重肝病、铁剂过敏史、严重营养不良等症状的患者。 1.2分组治疗分为两组,静脉补铁治疗组:每次1 支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20min滴完,4次/w;首次治疗前给药30~50mg,给药30min 后无不良反应,继续给予余下药液,治疗组47例,平均年齡为4 2.8岁,女性28例,男性19例;其中月经过多23例、胃炎15例、营养不良9例;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为(68.3±10.1)g/L。口服补铁组:琥珀酸亚铁0.1 g/次, 3 次/d, 共服4 w, 口服组42例,平均年龄为4 3.8岁,女性26例,男性16例;月经过多21例、胃炎10例、营养不良11例;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为(67.9±9.9)g/L。 1.3疗效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2、4w测定患者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治愈:男性H b≥120g/L, 女性Hb≥110g/L, SF≥20g/L; 有效:Hb上升≥20 g /L; 无效:治疗后未达上述标准。 1.4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无皮肤瘙痒、便秘、腹痛等不良反应。 1.5统计方法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临据擁 表3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组别例数恶心呕吐嗜睡持续高热总发生率考察组453(6.67)2(4.44)2(4.44)1(2.22)8(17.77)治疗组451(2.22)0(0.00)1(2.22)0(0.00)2(4.44) 4.050 P0.044 3讨论 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是肠道病毒感染,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患儿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健康。中医将手足口病纳入到“温病”、“时疫”范畴内,发病多在夏秋之间,经口鼻肌肤使时疫邪气进入到体内,和体内湿热搏结,循静脉而行,对口舌及脾胃带来伤害,使热毒郁结形成疱疹,表现为患者口舌生疮或溃疡及手足部疱疹等叫当前临床尚无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手段,一般采用抗病毒加对症治疗等综合疗法来控制病情。而中医认为,通过中医针对病因的治疗手段,可以使疾病得到更好的清除,所以在中医治疗手足口病中医以消炎止痛和清热解毒作为主要治疗原则。口腔炎喷剂作为一种纯天然中药制剂,主要由蜂房、蒲公英、皂角刺及忍冬藤等中药提取物精制而成,可起到攻毒、止痛、祛风、化痰及舒缓皮炎等作用,对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治疗具有易吸收、起效快、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叫 本研究中,考察组接受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腔炎喷剂,结果显示,考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低于治疗组的95.56%(P<0.05);治疗组口腔止痛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考察组低(P<0.05),证明口腔炎喷剂在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但同时也要注意叮嘱患儿家属日常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如:禁给婴幼儿食用生冷食品.饭前便后给婴幼儿洗手;更换尿布时先洗手,及时处理排泄物;婴幼儿日常用品要定时消毒;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减少外出或到人群比较密集处;家庭环境保持清洁卫生,做好通风;当婴幼儿有手足口病前驱症状时,需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检查,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叫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患儿使用口腔炎喷剂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霞.口腔炎喷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世界 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1):61-62. [21耶文祥.口腔炎喷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CD].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44-145. [3|牟晶莹.不同方法治疗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效果的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7,26(23):84,86. [4]王芹.口腔炎喷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 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485-486. [51卢志锦.口腔炎喷雾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口腔溃疡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11):101,103. (收稿日期:2019-05-30)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陈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廈门361000) 【摘要】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患者接受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一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缺铁性贫血治疗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釆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以及血清铁蛋白值,对比2组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以及血清铁蛋白值无明显差异(/>>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以及血清铁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5)。结论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蔗糖铁注射液补铁治疗的效果优良,副作用小。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琥珀酸亚铁蔗糖铁注射液临床疗效 DOIzlO.l9435/j.1672-1721.2019.22.040 缺铁性贫血属于典型的贫血类型,是铁缺乏症的临床最终作者简介:陈煜,男,本科,主管药师。表现,主要是因为机体内贮存的铁被耗尽后,导致正常红细胞生成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引发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叫铁元素是参与血红蛋白合成、氧气运输以及对机体重要代谢过程实施控制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当机体铁元素缺乏,会引发代谢异常、免疫力降低,严重情况下会引发重要脏器功能出现衰竭,目前临床中常采用针对性的补铁治疗,而补铁剂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口服和注射叫本研究主要对蔗糖铁注射液与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一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缺铁性贫血治疗的患者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19岁~68岁,平均年龄(43.5±&2)岁,其中21例轻度贫血、14例中度贫血、9例重度贫血;对照组中男15例,女29例,年龄21岁~67岁,平均年龄(43.8+7.8)岁,其中19例轻度贫血、20例中度贫血.5例重度贫血。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表现(如消化道溃疡、月 3178基层医学论坛2019年8月第23卷第22期

血液透析者的肾性贫血

血液透析者的肾性贫血 一什么叫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造成肾脏促成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血透者的常见并发症。贫血的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二肾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症状:组织缺氧和代偿性心输出量增加。 体征:皮肤黏膜苍白,尤其是甲床,手掌,口腔黏膜。 三肾性贫血的评估 1在开始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贫血前,应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贫血。 2.贫血诊断学指标 (1)血常规: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 (2)绝对网织红细胞计数 (3)铁的评价:血清铁蛋白浓度评价铁储存: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用于铁的利用能力:低色素红细胞百分率(HRC)式评估功能性铁缺乏(FID)的最佳指标。 (4)其他有关贫血原因的检查不明确的消化的失血,血清B12和红细胞叶酸浓度,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浓度,异常血细胞和血小板,溶血试验,血清白蛋白,部分病例进行Hb电泳和骨髓检查。 四治疗目的

提高长期存活率,减少输血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自我感觉,左心室肥大消退,改善认识功能,纠正出血 五肾性贫血治疗的靶目标 1.贫血治疗的最佳血红蛋白目标值:Hb水平应达到11g/dl(血细胞压积33%)。 2.铁的目标值:血清铁蛋白>100ug/L,低色素红细胞<10%,或转铁蛋白饱和度>20%。推荐的铁的目标值:血清铁蛋白200-500ug/L,转铁蛋白饱和度30-40%。 六、治疗 1肾性贫血的EPO应用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PO)治疗指征 肾性贫血,慢性肾脏病(1-5期)伴贫血患者,慢性肾脏病(5期)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患者在血色素为达标的情况下应用。 EPO剂量应根据患者贫血程度而有所不同。皮下给予所需要的剂量较小,可以达到并维持目标的血红蛋白水平,是维持透析患者使用r-HuEPO在血浆中可获得较高的EPO浓度,且持续时间较大,因此,皮下给药应该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使用r-HuEPO最合适途径。 2肾性贫血辅助治疗 (1).充分均衡饮食。 (2)叶酸或B族维生素。 (3).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E、维生素C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少RPO抵抗。 3 EPO治疗效果不佳原因

血液透析高血压

血液透析中出现高血压的原因有: 1、失衡综合症 2、硬水综合征或高钙透析液 3、脱水可能导致血液透析某些缩血管活性 物质浓度增加4、低钾或无钾透析液5、降压药物的清除 此 血液透析病人血压高的原因通常见于超滤不充分,还有高肾素性,透析过程中的高血压往往见于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性增强。建议增加超滤量,调整干体重,并且加用血液透析中不能滤出的降压药 血透后出现高血压怎么办 当液透析并非万能的,长期依赖透析会产生各种并发症,且会使肾脏逐渐丧失功能,不利于肾脏的修复与肾病的治疗。医生:病人多大年龄,透析多久了,患者:透析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医生:专家提醒: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该紧急透析:①高血钾,大于毫摩尔/升。②水潴留造成的高度浮肿、心衰、肺水肿、脑水肿,用药物治疗无效。 ③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④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血PH小于⑤并发心包炎、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神志恍惚、嗜睡、昏迷、抽搐、精神症状等)。患者:透析的患者多是什么患者?什么原因要进行透析?医生:得了尿毒症,尿毒症患者想要延续生命的愿望都倾注在透析上了。而透析也确实能为尿毒症患者求得一丝安慰:恶心呕吐的症状减轻了;身体浮肿消下来了;血肌酐有所下降了;胸闷心慌等情况也有所改善了。问题是,在顶着巨额医药费用的重压下,透析后短时间内身上的症状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没多久这些症状将又会再次出现。如果对每次出现的危及生命的这些症状用透析进行处理,好像也是一条可行的治疗方法,于是采用西医手段治疗尿毒症就规定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透析。可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即便终身有条件维持透析治疗,可透析后症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密集,每周一次,改为一周两次、三次;还多了好多新症状出现,尿量越来越少了、甚至到最后没尿了,越来越没有食欲了,身体越来越消瘦了,骨质变得更疏松了,还经常有昏睡、甚至昏迷的现象出现。患者:24岁,刚开始做。平时饮食该注意什么,比如吃什么水果或食物。透析前后我应该注意什么医生:要注意饮食清淡精蛋白饮食,现在贫血吗身体浮肿吗。由于尿毒症病人及家属对透析疗法很陌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因此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和解释使其了解透析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透析前应尽量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患者:恩,贫血的,哪些水果吃了比较好啊医生:恩病人是您什么人呢,水果不能吃香蕉类含血钾比较高的水果。透析患者应测量每日排尿量,每日水分摄取为每日尿量+500毫升水分,吃的稀饭、面条,含有很多水分,要严加控制。透析患者不要吃太咸的东西,以免增加饮水量。患者:苹果,梨可以吃吧专家点评微化中药渗透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肾病,一方面针对高血压病的特点改善各级血管,另一方面针对受损肾脏进行修复,从而验证了“治症先治病,病愈症自消”的治疗理念:(一)改善各级血管,从根本上降低血压。经过微化加工后的中药

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新版共识(完整版)

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新版共识(完整版)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肾性贫血的流行病学资料与治疗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为适应我国临床诊疗的发展变化,规范肾性贫血管理,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共识专家组借鉴国际指南,对慢性肾脏病(CKD)肾性贫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 肾性贫血评估频率 凡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医学指标提示贫血时应及时测量Hb;测量频率根据透析方式、有无贫血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情况而定,见图1。

图1 贫血检测频率 1. 未开始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无贫血者,CKD1~3期至少每年测量血红蛋白1次,CKD4~5期至少每6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有贫血者,至少每3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2. 腹膜透析患者:无贫血者,至少每3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有贫血者,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3. 血液透析患者:无贫血者,至少每3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有贫血者,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4. 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初始治疗阶段,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1 次;维持治疗阶段,非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至少每3 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 次;血液透析患者,至少每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铁剂治疗 指征和用药途径

1. 对ND-CKD贫血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20%或(和)铁蛋白≤100 μg/L 时需要补铁。可尝试进行为期1~3个月的口服铁剂治疗,若无效或不耐受可以改用静脉铁剂治疗。 非透析患者的补铁途径取决于铁缺乏/贫血的严重程度、静脉通道的建立、口服补铁的治疗反应、口服铁剂或静脉铁剂的治疗耐受性以及患者依从度等。 图2 铁剂治疗指征与给药途径 2. 对PD-CKD贫血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20%或(和)铁蛋白≤100 μg/L时需要补铁。虽可先口服铁剂,但其疗效不如静脉铁剂

蔗糖铁治疗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蔗糖铁治疗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蔗糖铁治疗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缺铁性孕产妇随机分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采用蔗糖铁纠正孕产妇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铁蛋白上升幅度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优于口服铁剂,值得推广。 关键词蔗糖铁;缺铁性贫血;琥珀酸亚铁片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自身体内储存的铁元素消耗完而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是孕产妇围产期的一种常见疾病,约占50%左右,特别是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储存的铁耗尽,孕产妇食物中的铁没有及时摄入,孕妇铁的需要量逐渐增加导致妊娠后期产生缺铁性贫血,本文通过静脉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补充铁剂,观察两种给药途经对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2016年收治60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孕产妇均符合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1]。 1. 2 方法观察组使用蔗糖铁注射液2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隔日1次;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0.2 g/次,3次/d 和维生素C片同时服用,和维生素C同服有助于铁的吸收。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水平,使用补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上升>20 g/L作为可靠标准[2]。痊愈:贫血症状消失,孕妇血红蛋白>100 g/L;好转:贫血症状减轻,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上升>30 g/L,但未到达治愈标准;无效:贫血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04-25T09:44:31.8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作者:李国强陈浩 [导读] 抗菌药物和过量用药是导致老年人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提高患者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管理,并需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配药用药,以能够降低老年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朐县海浮山医院山东潍坊262605 【摘要】目的:观察促红素联合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09月-2019年03月期间我院透析科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并伴有贫血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编号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 (n=32),对照组给予透析和促红素治疗,观察组除透析基础上给予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随访至入组后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为(3.8±0.4)×1012/L,高于对照组的(2.9±0.4)×1012/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7,P=0.028);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为(114.4±8.9)g/L,高于对照组的(87.4±8.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2,P=0.023)。结论:持续性血液透析的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能有效提高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促红素蔗糖铁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血红蛋白 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方法。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会出现机体环境紊乱的情况,肾性贫血就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1]。贫血会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继发感染、出现头晕症状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即促红素联合铁剂,可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改善各项指标。我院透析科利用对照试验验证促红素联合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透析患者的贫血,取得良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 选择2018年09月-2019年03月期间在我院透析科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并伴有贫血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39-67岁,平均(51.4±2.2)岁;血红蛋白(87.5±7.2)g/L,红细胞计数(2.8±0.4)×1012/L,肌酐(673.7±30.1)umol/L。观察组3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6-68岁,平均(50.9±2.7)岁;血红蛋白(87.8±6.8)g/L,红细胞计数(2.8±0.6)×1012/L,肌酐(681.5±29.6)u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符合贫血诊断标准: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动静脉内瘘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进行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血液流量为每分200~ 30 mL,透析液流量为每分钟500 mL;每次透析时间为4 h,每周透析3次。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同时补充维生素、叶酸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素( 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 治疗,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促红素31 000 IU,每周 2 次; 研究组患者给予促红素联合蔗糖铁( 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 H20046043) 治疗,促红素使用方法及剂量同对照组,在透析结束之前1 h,给予患者蔗糖铁 100 mg + 0.9% 氯化钠 10 mL 静脉注射,每周 1 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3 个月。 2.2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观察指标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4 讨论 慢性功能肾衰竭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利用透析装置,将影响机体代谢功能的产物和毒素排出体外,从而恢复机体内的平衡环境。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但无法代替正、常内分泌功能和肾脏代谢机制。长期反复进行血液透析诱发最常见并发症是慢性肾性贫血[3]。出现肾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4]:一是肾脏损害,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和尿毒症产生的毒性物质干扰骨髓造血;二是因摄入不足和血清铁虽透析液丢失过多导致的体内叶酸、铁剂等严重不足。促红素可促进红系造血母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纠正肾性贫血,防止反复输血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促红素会增加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铁储备不足,所以对血液透析患者应补充铁剂。蔗糖铁是氢氧化三铁与蔗糖的复合物,蔗糖分子可包围氢氧化三铁,避免肾脏消除,补铁作用较强; 通过静脉滴注,可使药物分子被迅速吸收,避免口服铁剂起效缓慢、吸收率低等缺陷。李月琼[5]等在研究中发现,促红素联合蔗糖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均明显改善,并降低了贫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这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国专家组 贫血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发病率高,对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存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纠正CKD患者的贫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或地区及国际组织都曾发布过肾性贫血治疗的专家共识或临床指南,对肾性贫血的评估和管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近年来,肾性贫血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在逐步完善,新型药物的不断问世,肾性贫血的临床诊治得到不断的改善。为了适应我国临床诊疗的发展变化,规范肾性贫血管理,根据中国患者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指南,制定出一个符合我国CKD患者的肾性贫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很有必要。为此,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于2012年12月启动了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制订工作,旨在为我国CKD患者贫血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 一、CKD贫血的定义和评估 贫血的诊断标准:按照WHO推荐,海平面水平地区,年龄>15岁,男性血红蛋白<130 g/L,成年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20 g/L,成年妊娠女性<110 g/L,可诊断贫血。在诊断CKD贫血时,需酌情考虑居住地海拔高度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2.评估贫血的频率:(1)凡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医学指标提示贫血时应及时测量血红蛋白。(2)对无贫血病史、未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CKD l~3期,每6个月至少测量血红蛋白1次;CKD 4~5期,未开始接受透析治疗者,每3~6个月至少测量血红蛋白1次;CKD 5期和透析患者,每1~3个月至少测量血红蛋白1次。(3)有贫血病史、接受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透析或维持性透析治疗的初始阶段应增加测量频率;CKD 3~5期接受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未接受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每3个月至少检测1次;CKD 5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至少每月检测1次。 健康人群及CKD患者均存在血红蛋白变异性,即血红蛋白值在目标范围内上下波动。鉴于CKD患者的血红蛋白变异度更高,且血红蛋白变异性可能与不良事件相关,因此,血红蛋白的波动性对患者预后的潜在影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3.评估贫血的实验室指标:(1)全血细胞计数: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2)网织红细胞计数;(3)铁储备和铁利用指标:包括血清铁蛋白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4)病情需要时,可进行维生素B12、叶酸、骨髓病理等项目的检查。 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红蛋白检测,但同时需要考量其他指标以评估贫血的严重程度,并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进行鉴别诊断。若发现临床表现不符合CKD贫血,如三系降低、大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异常增生,应考虑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贫血。可结合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贫血原因,如维生素B12、叶酸检测,骨髓病理检查等。 二、铁剂治疗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流行病学及临床试验结果证实:CKD贫血患者中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铁缺乏,铁缺乏是导致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反应差的主要原因。给予充足的铁补充,不仅可以改善贫血,还可减少ESA的使用剂量,甚至在未使用ESA的情况下也能改善贫血。因此,CKD贫血患者应常规进行铁状态的评价,寻找导致铁缺乏的原因,并根据患者的铁储备状态予以相应的铁剂补充。 1.铁状态的评价及监测频率:(1)常规使用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作为铁状态评价指标。有条件的单位可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铁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