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植物的进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R·八年级下册生物
新课导入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地球形成 之初是没有生命的。
天空中赤日炎炎
电闪雷鸣
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地球是从何时开始有了生命呢?生命的起源 和生物的进化问题,一直以来吸引着人们不断地 去探索······
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素的原 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 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
动 植 物 进 化 历 程 树
原始生命
2. 植物进化历程
原始藻类植物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裸子植物 原始被子植物
3. 动物进化历程 (1)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
原始腔肠动物 原始扁形动物 原始线形动物 原始环节动物 原始软体动物
科学推测的要求: (1)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基础; (2)需要有严密的逻辑; (3)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原始地球
(1)形成时间:大约46亿年前; (2)环境条件:电闪雷鸣,火山喷发; (3)原始大气: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 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证明生命起源的米勒模拟实验
提供高温 和水蒸气
模拟原始大气
模拟降雨过程 模拟海洋
实验结果:瓶中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物。 实验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 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天外陨石
地球经常受到陨石的撞击,人们发现 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科学 家推测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宇宙空间, 这些有机物被陨石带到了地球,在地球上 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了原始生命。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经典PPT教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经典PPT教学
内部构造极不稳定,火山活动频繁
讲授新课
火山不断爆发形成原始大气
讲授新课
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有哪些?与现在地球上的大 气层相比,原始大气的成分有什么特点? 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没有氧气
2.原始地球上具有什么能量条件? 紫外线、闪电、高温、宇宙射线等
3.原始海洋在生命的起源中起什么作用?
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科学的是( ) A.病菌抗药性逐渐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之一是由陆生到水生 C.人类共同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 D.长颈鹿颈变长是努力伸长颈去吃树上叶片的结果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生物的进化是自然 选择的结果;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 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随堂训练
2.原始的地球大气与现在的空气在成分上有明显
的差别,那时的大气成分主要是( A.水蒸气、氨、甲烷等
A)
B.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C.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D.水蒸气、氧气、氮气等
随堂训练
3.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 B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陆地上
D.大气层中
4.在原始的地球表面,首先形成的生命的基础物质是
4.如图进化树显示了目前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 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你认为和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小熊猫
B.熊
C.浣熊
D.北极熊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生物的进化及亲缘关系的认识。 通过对图的分析可知,大熊猫和浣熊、小熊猫在4 000万 年前有共同的祖先,而大熊猫和熊在1 000万年前有共同 的祖先,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选B。

园艺植物育种学知识点

园艺植物育种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园艺植物的进化:进化的基本要素:达尔文把这些进化的要素归为变异、遗传和选择2、品种的概念: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3、品种的特性:特异性、整齐性(或一致性)、稳定性、优良性、适应性4、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其具体内容:1、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保存、研究及利用。

2、用园艺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原理与方法,从现有园艺资源中选育优良的变异类型,并通过人工有性杂交、诱变及基因工程等方法,创造新的变异类型,从而选择、培育新品种。

3、园艺植物的良种繁育,即采用科学的繁育技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制度,提高现有品种的种性,防止品种退化,加速新品种的繁育与推广。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与育种特点1、1.自花授粉植物:天然异交率在5%以内;2.异花授粉植物:天然异交率在50%以上;3.常异花授粉植物:天然异交率达5%—50%2、自花授粉植物:豆科植物(蚕豆除外)、番茄、莴苣、茼蒿;三色堇、紫罗兰、凤仙花、金盏菊;小麦、大麦、水稻等。

常异花授粉植物:指以自花授粉为主,但也发生部分异花授粉的植物。

例如:蚕豆、茄子、辣椒、黄秋葵;翠菊、牡丹、莲;棉花及高梁等作物。

异花授粉植物:天然异交率在50%以上雌蕊接受其它花朵的花粉、接受其他植株、品种的花粉为主。

特点:1)雌雄异株:菠菜、芦笋、银杏、猕猴桃、山葡萄、杨柳、苏铁、红豆杉、罗汉松、南洋杉。

(100%)2)雌雄同株异花:葫芦科植物(甜瓜除外)、甜玉米、醉蝶花、核桃、板栗、榛、松、柏、杉(100%)3、园艺植物的品种类型:(一)同型纯合类:1.纯育品种(pure line cultivar):纯系品种、常规品种、定型品种.2、自交系(inbred line):单株经过若干代连续强制自交严格选择而获得的群体。

(二)、同型杂合类3、.杂交种4.营养系品种(三)、异型纯合类5.杂交合成群体6.多系品种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主要育种目标:1、高产稳产2、优质3、适应性强4、抗病虫害和除草剂5、不同成熟期6、适于保护地目标性状:1、产量性状2、品质性状3、适应性4、对病虫害和除草剂的抗耐性5、成熟期6、对保护地生产的适宜性第四章种质资源1、种质(germplasm):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植物进化

植物进化

植物家族来源与发展一、地球生命和植物演化(一)地球生命现象和生物演化就目前人类掌握的知识,生命现象的存在和生物演化是我们地球与宇宙中其它星球最大的不同之处。

地球的构造和水热气条件与地球生物构成了宇宙中最和谐的统一体。

地球上的生命现象是怎么来的,生物又是如何演化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还将变成什么样子,是人类一直关心的问题。

所谓地球生命现象就是地球上存在着具有几十亿年历史的各种生物有机体。

这些生物有机体具有新陈代谢、遗传和繁殖功能,与地球上其它非生命物质构成的环境和谐地共处,并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什么又是地球上的生物演化呢?生命现象最基本性质是其存在随时间进程而动态变化。

一个生命个体会随着时间而出现、成长、成熟、生殖后代、衰老和死亡,这个过程叫个体发育(ontology)过程;对于无数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称之为类群,类群的单位可以是物种、属、科或更高的生物分类单位。

地球上的类群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少数到多数的历史过程。

作为物种或任何类群,也是有来源、有发展分化和衰亡的,这个过程就是系统发育(phylogeny)过程。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系统发育过程统称为生物演化。

对于地球生物中最重要的一大类群 - 植物,其总体可称之为植物界。

对植物界所有类群的系统发育过程而言,也就是植物界的演化。

植物界的演化就是植物界各类群的发生和发展。

(二)生物演化的基本要素和重大历史事件地球上的生物演化需要3个要素:其一是平台,地球及其水热气等条件可以理解为生物演化的平台;其二是演化材料,组成DNA大分子和生命有机体的各种元素,如碳、氮、氢和氧等化学元素;三是时间。

就植物界而言,存在着最早出现的菌藻类和后来发生的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不同的重大演化级别。

一个演化级别向另一个演化级别的跃变需要数以亿年的历史。

例如:从DNA大分子形式的初级简单生命形式发展成为原核生物的时间还不清楚,可能为38-25亿年前的事情;从化石记录来看,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绿藻)可能经历了近十亿年,由低等植物藻类发展到高等植物(有胚)的苔藓植物和裸蕨类经历了4亿多年(奥陶纪/志留纪),由孢子生殖的高等植物发展到种子生殖的高等植物(种子蕨出现,泥盆纪晚,距今约4亿年)经历了近2亿年,种子植物中具有复轴性大孢子叶球的裸子植物约出现在二叠纪,距今约2.5亿年,被子植物出现在早白垩纪,距今约1.5亿年。

植物进化的历程

植物进化的历程

植物的进化过程: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菌藻植物时代从35亿年前开始到4亿年前(志留纪晚期)近30亿年的时间,地球上的植物仅为原始的低等的菌类和藻类。

其中从35~15亿年间为细菌和蓝藻独霸的时期,常将这一时期称为细菌—蓝藻时代。

从15亿年前开始才出现了红藻、绿藻等真核藻类。

2、蕨类植物时代从4亿年前由一些绿藻演化出原始陆生维管植物,即裸蕨。

它们虽无真根,也无叶子,但体内已具维管组织,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早、中期它们经历了约3千万年的向陆地扩展的时间,并开始朝着适应各种陆生环境的方向发展分化,此时陆地上已初披绿装。

此外,苔藓植物也是在泥盆纪时出现的,但它们始终没能形成陆生植被的优势类群,只是植物界进化中的1个侧支。

裸蕨植物在泥盆纪末期已绝灭,代之而起的是由它们演化出来的各种蕨类植物;至二叠纪约1.6亿年的时间,它们成了当时陆生植被的主角。

许多高大乔木状的蕨类植物很繁盛,如鳞木、芦木、封印木等蕨类植物。

3、裸子植物时代从二叠纪至白垩纪早期,历时约1.4亿年。

许多蕨类植物由于不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化,大都相继绝灭,陆生植被的主角则由裸子植物所取代。

最原始的裸子植物(原裸子植物)也是由裸蕨类演化出来的。

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最繁盛的时期,故称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

4、被子植物时代它们是从白垩纪迅速发展起来的植物类群,并取代了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

直到现在,被子植物仍然是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适应性最强的优势类群。

纵观植物界的发生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整个植物界是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人类出现后还有人工选择)而不断地发生和发展的,并沿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分化到有分化、从水生到陆生的规律演化。

新的种类在不断产生,不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种类不断死亡和绝灭,这条植物演化的长河将永不间断,永远不会终结。

生命来自于海洋早期的地球曾经被海洋覆盖,因此可以说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海洋。

初中植物的进化历程教案

初中植物的进化历程教案

教案:初中植物的进化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进化历程,掌握不同类型植物的主要特征。

2. 能够分析植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的进化历程。

2. 不同类型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 植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

2. 学生对植物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植物进化历程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让学生注意到不同植物之间的差异。

2. 提问:你们认为植物是如何进化的?植物的进化过程中有哪些变化?二、植物的进化历程(15分钟)1. 藻类植物:介绍藻类植物的特点,如单细胞、多细胞、水生等。

2. 苔藓植物:介绍苔藓植物的特点,如无根、有茎叶、适应陆地生活等。

3. 蕨类植物:介绍蕨类植物的特点,如有根、茎叶、输导组织等。

4. 裸子植物:介绍裸子植物的特点,如种子、无花果、适应干旱环境等。

5. 被子植物:介绍被子植物的特点,如种子、有花果、适应多样化环境等。

三、植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15分钟)1. 原因:介绍植物进化的原因,如环境变化、自然选择等。

2. 过程:介绍植物进化的过程,如变异、遗传、自然选择等。

四、学生观察和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分析它们的主要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类型植物的特点和进化关系。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植物的进化历程和主要特征。

2. 提问:植物进化过程中有哪些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植物的生存有何意义?3. 拓展:介绍一些特殊的植物进化现象,如植物的共生、寄生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进化历程和主要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进化的理解和认识。

植物进化历程简述

植物进化历程简述

植物进化历程简述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逐步适应了地球环境的变化,形成了多样的植物界。

植物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5亿年前的古老时代,从最早的原始藻类到如今的高等植物,植物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和关键的转折点。

本文将简要概述植物的进化历程,带领读者一起探索植物在地球上的演化之路。

1. 原始藻类的出现植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5亿年前的古老时代,最早的植物是一些原始藻类,它们生活在水中,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是植物界的祖先。

原始藻类的出现标志着植物在地球上的萌芽,为后来陆地植物的演化奠定了基础。

2. 陆地植物的出现约在距今4亿年前的古生代,陆地植物开始出现在地球上。

最早的陆地植物是一些简单的苔藓类植物和蕨类植物,它们逐渐适应了陆地环境的条件,发展出了根、茎、叶等结构,实现了陆地生活的转变。

陆地植物的出现丰富了地球的植被,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化在植物的演化历程中,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两个重要的类群。

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其种子裸露在植物体表面,如松树、银杏等;而被子植物则是另一类种子植物,其种子包裹在果实内,如花草植物。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化标志着植物界的进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子植物的出现使植物在繁殖方式上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

4. 高等植物的兴起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和生物进化的推进,高等植物逐渐兴起并繁盛发展。

高等植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器官,如根、茎、叶、花、果等,能够进行更为高效的光合作用和繁殖。

高等植物在地球上占据了重要的生态地位,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植物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多样性,从藻类到高等植物,从苔藓植物到木本植物,植物界呈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

植物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逐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总结起来,植物的进化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最早的原始藻类到如今的高等植物,植物在地球上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演化,逐步适应了地球环境的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界。

植物的系统分类和进化关系

植物的系统分类和进化关系

植物的系统分类和进化关系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

它们以各种形态和生态习性存在于地球的各个角落。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学家们将植物进行系统分类,并研究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一、植物的系统分类根据植物形态特征、生态特点和遗传关系,植物学家将植物分为不同的分类单元,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描述它们。

植物的系统分类包括种、属、科、目、纲、界和域等级别。

1. 种(Species)物种是植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物种定义为一群具有相同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和遗传特征的个体,它们可以通过自然繁殖获得繁衍后代。

2. 属(Genus)属是物种的集合,具有共同的近缘关系和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

属是根据植物的共性而建立的分类单元。

3. 科(Family)科是属的集合,属于同一科的属在遗传关系和形态特征上具有更加密切的联系。

科是对植物进行分类和研究的基本单位之一。

4. 目(Order)目是科的集合,同一目中的科在遗传关系和形态特征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目的进化历程相对较长,包含了多个科。

5. 纲(Class)纲是目的集合,纲的分类标准主要是植物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以及生理特性等。

6. 界(Division)界是纲的集合,界的分类主要依据是植物的细胞结构、生长方式以及生殖方式等。

7. 域(Kingdom)域是界的集合,域是植物分类的最高等级,包括所有的植物。

植物界目前主要被分为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两个大类。

二、植物的进化关系植物的进化关系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生理学以及遗传学等方面的证据。

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和遗传标记的比较分析,植物学家可以了解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揭示植物的亲缘关系。

1. 原始植物原始植物是最早出现的植物类群,它们通常具有原始的形态特征,如没有真维管束、没有真根系统等。

原始植物包括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

2.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古老的植物类群,它们具有裸露的种子,没有真花和真果。

裸子植物包括松树、银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塔赫他间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 塔赫他间于1954年公布。他认为被子植物起 年公布。 塔赫他间于 年公布 源于种子蕨,并通过幼态成熟演化而成; 源于种子蕨,并通过幼态成熟演化而成;草本植 物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 物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 的水生双子叶植物的具单沟舟形粉的睡莲目莼菜 科。
雄花的苞片 雌花的苞片 花被 心皮
雄花的小苞片消失, 雄花的小苞片消失,剩下雄蕊 雌花小苞片退化剩下胚珠
假花说由恩格勒学派的韦特斯坦( 假花说由恩格勒学派的韦特斯坦 ( Wettstein) ) 建立。 建立。 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是单性花的葇荑花 序类植物,有人甚至认为, 序类植物,有人甚至认为,木麻黄科就是直接从 裸子植物的麻黄科演变而来的原始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麻黄科演变而来的原始被子植物。
蕨类植物从志留纪、 蕨类植物从志留纪 、 泥盆纪到全 盛的晚石炭世, 历时不下于0.8亿 盛的晚石炭世 , 历时不下于 亿 ~ 1亿 亿 年。裸子植物从晚泥盆世到全盛的中生 历时1.5亿年 亿年。 代 , 历时 亿年 。 被子植物起源的时 代不迟于三叠纪。 代不迟于三叠纪。
裸子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主要演化趋势是: 裸子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主要演化趋势是: A.植物体茎干由不分枝到多分枝; .植物体茎干由不分枝到多分枝; B.孢子叶由散生到聚生成各式孢子叶球;大孢 .孢子叶由散生到聚生成各式孢子叶球; 子叶逐渐特化; 子叶逐渐特化; C.雄配子体由吸器发展为花粉管;雄配子由游 .雄配子体由吸器发展为花粉管; 动的、多纤毛精子,发展到无纤毛的精核; 动的、多纤毛精子,发展到无纤毛的精核; D.颈卵器由退化发展到没有等。 .颈卵器由退化发展到没有等。 买麻藤纲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买麻藤纲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500 570 570570-1500
藻类植物繁盛
细菌及蓝藻 500~ 1 500~5 000
高 等 植 物 演 化 的 地 质 年 代 表
返回
. 生物进化的历史进程 前寒武纪—— 34亿年前:单细胞原核生物 20亿年前:单细胞真核藻类 8亿年前: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藻类、蕨类植物. 奥陶纪和志留纪: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 泥盆纪:裸蕨植物时代 石炭纪:蕨类植物时代 二叠纪:裸子植物繁茂
(二)发源地 1.高纬度起源说 . 希尔( 希尔(Heer)的观点植物通过三个方面 ) 向南分布: 向南分布: (1)由欧洲向非洲南进; )由欧洲向非洲南进; (2)从欧亚大陆向南发展到中国和日本, )从欧亚大陆向南发展到中国和日本, 再向南伸展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 再向南伸展到马来西亚、澳大利亚; (3)由加拿大经美国进入拉丁美洲,最 )由加拿大经美国进入拉丁美洲, 后扩散到全球。这种主张证据是不足的。 后扩散到全球。这种主张证据是不足的。
2.哈钦森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 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森于1926年在《有花植物科志》 年在《 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森于 年在 有花植物科志》 一书中提出, 年作了修订, 科增加到411 一书中提出,1973年作了修订,从原来 年作了修订 从原来332科增加到 科增加到 科。 该系统认为被子植物是单元起源的, 该系统认为被子植物是单元起源的,双子叶植物以 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从木兰目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 木兰目和毛茛目为起点,从木兰目演化出一支木本植物, 从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 从毛茛目演化出一支草本植物,认为这两枝是平行发展 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 的。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的毛茛目,并在早期 就分化为三个进化线:萼花群( 就分化为三个进化线:萼花群(Calyciferae)、瓣花群 ) (Corolliferae)和颖花群(Glumiflorae)。 )和颖花群( )
2.裸蕨退化说 . 角蕨属(Hornea) 角蕨属 莱尼蕨属(Rhynia) 莱尼蕨属 孢囊蕨属(Sporogonites) 孢囊蕨属 顶枝学说(Telome Theory) 顶枝学说 好尼蕨属 (Horneophton)
四、裸子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古生代最显著的标志是: 古生代最显著的标志是:早泥盆世 2500万年时间里由纤弱的维管草本发展 万年时间里由纤弱的维管草本发展 出了森林乔木,二叠纪 出了森林乔木,二叠纪4500万年时间里 万年时间里 的物种大灭绝。 的物种大灭绝。有花植物的孕育在三叠 纪开始。 纪开始。
优势植物 有花植物
新生代
Cenozoic
被子植物形成优势 被子植物起源, 被子植物起源, 裸子植物繁盛
中生代
Mesozoic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二叠纪
蕨类植物及种子蕨繁盛
植物演化地质年代表---续 植物演化地质年代表 续
代 纪 石炭纪 Carboniferous 世 晚石炭世 早石炭世 晚泥盆世 泥盆纪 Devonian 古生代 Paleozoic 中泥盆世 早泥盆世 志留纪 Silurian 奥陶纪 Ordovician 寒武纪 Cambrian 元古代 太古代 前寒武纪 Precambrian 距今年代/(百 距今年代/(百 /( 万年前) 万年前) 325 345 360 370 395 430 简单维管植物, 简单维管植物,最早的蕨类 蕨类植物兴起, 蕨类植物兴起, 苔藓及裸子植物发生 优势植物
(三)可能的祖先 1.真花学说(Euanthium Theory) .真花学说( )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一个简单的孢子叶穗,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一个简单的孢子叶穗, 它是由裸子植物中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目, 它是由裸子植物中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目,特别 是准苏铁( 是准苏铁 ( Cycadeothea) 具两性孢子叶的球穗 ) 花进化而来的。 花进化而来的。
苛得狄
五、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一)起源的时间 1. 古生代起源说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古生代 . 二叠纪。 二叠纪。 2. 白垩纪 ( 或晚侏罗纪 ) 起源说被子植物起 . 白垩纪( 或晚侏罗纪) 源于白垩纪或晚侏罗纪。 源于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似 乎可以肯定,是在白垩纪以前的某个时期。 乎可以肯定,是在白垩纪以前的某个时期。
返回
六、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恩格勒的分类系统 . 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Engler)和柏兰特( Prantl)于 和柏兰特( 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 和柏兰特 ) 1987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发表 。 将植物界分 年在《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中发表。 年在 而被子植物是第13门中的一个亚门 门中的一个亚门, 成13门, 而被子植物是第 门中的一个亚门,即种子植 门 物门被子植物亚门, 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并将被子植物亚门分成双子叶植物 和单子叶植物二个纲, 和单子叶植物二个纲 ,将单子叶植物放在双子叶植物之 前。 恩格勒系统是根据假花说的原理,认为无花瓣、 恩格勒系统是根据假花说的原理,认为无花瓣、单 木本、风媒传粉等为原始的特征,而有花瓣、两性、 性 、 木本、 风媒传粉等为原始的特征,而有花瓣、 两性 、 虫媒传粉的是进化的特征。 虫媒传粉的是进化的特征。
二、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志留纪和泥盆纪化石表明:松叶蕨、石松、 志留纪和泥盆纪化石表明:松叶蕨、石松、 楔叶以及原始蕨登陆成功。 楔叶以及原始蕨登陆成功。 费氏藻(Fritshiella tuberose Iyengar) 费氏藻 莱尼蕨属(Rhynia) 莱尼蕨属 最 早 的 木 本 植 物 瘤 指 蕨 (Pseudosporochnus nodosus)
一、真核藻类的起源与演化 二、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三、裸子植物的发生与演化 四、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五、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植物演化地质年代表
代 纪 第四纪 Quaternary 世 现代 更新世 上新世 第三纪 Tertiary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白垩纪 晚白垩世 早白垩世 晚侏罗世 早侏罗世 晚三叠世 早三叠世 晚二叠世 早二叠世 距今年代 /百万年前 12 000年前 000年前 2.5 7.0 26 38 54 65 90 136 166 190 200 225 260 280
孢子叶球上的苞片 小孢子叶 大孢子叶 孢子叶球的轴 被子植物的花被 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雌蕊(心皮) 雌蕊(心皮) 花轴
现代被子植物中的多心皮类, 现代被子植物中的多心皮类 , 尤其是 木兰目植物是现代被子植物的较原始的类 群。真花说由毛茛学派建立。 真花说由毛茛学派建立。
2.假花说(Pseudo-anthium Theory ) .假花说(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完全一 每一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1个极端退 致,每一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 个极端退 化的雄花和雌花, 化的雄花和雌花 , 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来自于 裸子植物的麻黄类中的弯柄麻黄( 裸子植物的麻黄类中的弯柄麻黄 ( Ephedra campylopoda)。 )
一、真核藻类的起源与演化
单核丝状蓝藻,与现代的颤藻属(Oscillatoria)和念珠藻 ① 单核丝状蓝藻,与现代的颤藻属 和念珠藻 相似; 属(Nostoc)相似; 相似 细菌; ② 细菌; 真核真菌; ③ 真核真菌; 真核绿藻。 ④ 真核绿藻。
距今6亿 亿年间, 距今 亿~ 20亿年间, 海洋中充满了生物, 包括 亿年间 海洋中充满了生物, 了许多原始的动、植物类型。除志留纪(Silurian)、泥 了许多原始的动、植物类型。除志留纪 、 盆纪、二叠纪的冰川时期外, 盆纪、二叠纪的冰川时期外,类似于现代的热带气候 统治着整个世界,物种的大爆发就在这时发生。 统治着整个世界,物种的大爆发就在这时发生。在寒 武纪(Cambrian)、 奥陶纪 武纪 、 奥陶纪(Ordovician)以及志留纪的 以及志留纪的 大部分时间,藻类一直在植物界里占优势,红藻、 大部分时间,藻类一直在植物界里占优势,红藻、褐 藻等许多与现在种类相似的类群已出现, 藻等许多与现在种类相似的类群已出现,绿藻的门类 齐全。 齐全。
2.中、低纬度起源说 . 大多数学者支持被子植物起源于热带。 大多数学者支持被子植物起源于热带。大 量被子植物化石在中、 量被子植物化石在中、低纬度出现的时间实际 上早于高纬度。现代被子植物的地理分布情况, 上早于高纬度。现代被子植物的地理分布情况, 同样说明植物可能起源于中、低纬度地区。 同样说明植物可能起源于中、低纬度地区。 雷文( 雷文 ( Raven) 和阿克塞尔罗 ( Axelrod) ) 和阿克塞尔罗( ) 等人根据板块学说和古植物的证据, 等人根据板块学说和古植物的证据,主张被子 植物可能起源于西冈瓦纳板块的热带高地。 植物可能起源于西冈瓦纳板块的热带高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