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纠错笔记语文新课标版词语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欢迎纠错笔记:语文篇4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欢迎纠错笔记:语文篇4易错16 熟语色彩不当易错分析:熟语与一般的词语一样,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所以,我们在解答具体题目时,要仔细分析试题所提供的语境。
在表示赞扬、褒奖的语境中选用褒义词,在表示贬斥、批评的语境中选用贬义词。
否则,熟语的使用就犯了褒贬不当的错误。
贬义词褒用或褒义词贬用,是高考命题者常设的陷阱。
如“知人知面不知心”、“亦步亦趋”一般都用于贬义的语境中,“胸无城府”则属褒义词。
易错17 熟语适用对象或场合不当易错分析: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对熟语的掌握更是如此。
首先,要对课文中出现的熟语做到准确理解,恰当使用。
其次,要注意收集报刊及其他课外读物中遇到的一些关于熟语使用的不准确的典型例句,经常翻看,细加揣摩,提升积累的自觉性,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最后,要建立专门的错题集,对平时学习和练习中自己用错的熟语实行梳理和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就分批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易错点18 语序不当易错分析:语序不当包括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次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逻辑顺序不当等。
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的排序不当是语序不当类语病中被误判较多的。
误判的主要原因是修饰语复杂,我们却仅凭语感加以判别。
其实,只要留意这个类语病的一般规律,记下一个典型的例句,拿考查的句子与之实行对照,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作出准确的判断。
虚词位置不当主要表现为介词及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介词位置不当往往造成主动和被动的关系颠倒,引出对象错误。
逻辑顺序不当主要表现为不合乎一般的事理,或忽视推理的过程。
避免出现对语序不当类病句的误判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当修饰语较长时,检查各修饰成分的排列顺序以及其与中心语关系的远近,看是否影响语意的表达。
2.当句中含有介词短语时,检查介词与宾语的关系是否恰当。
3.如果句子为含相关联词的复句,看上下句主语是否一致,据此判断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
2011高考备考最受欢迎的纠错笔记:语文篇

2011高考备考最受欢迎的纠错笔记:语文篇易错1 多音字误读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词性。
如“刹”,共有chà和shā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à,作动词时读shā。
二是词义。
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
如“纤”有xiān和qiàn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xiān ,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àn。
三是语境。
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
如“商店打折(zhé),顾客抢购。
一阵折(zhē)腾,累得住院。
不但没赚,反而折(shé)本”。
四是语体。
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
如“色”,书面语读音为sè,口语读音为shǎi。
五是巧记。
舍众取寡,以少推多。
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án,其余都读mái。
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易错2 音近字误读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
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
命题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
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
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
易错3 形近字误读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
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戊、戎”可以编为“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ónɡ)”。
应该说,对这类字音的识记,既要动脑筋求便捷,更要花工夫记忆,关键在于积累。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语文

衡水重点中学状元笔记——语文一、易混成语 (1)A (1)B (1)C (3)D (4)E (5)F (6)G (6)H (7)J (8)K (8)L (8)M (9)Q (10)R (10)S (10)T (11)W (11)X (11)Y (12)二、语言文字运用 (13)(一)病句 (13)1、考点讲解 (13)2.主要类型分析 (13)(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7)1.考点讲解 (17)2.题型分析及高分技巧 (17)(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3)1. 考点分析 (23)2. 知识梳理 (23)3.题型分析 (23)三、文言文常考实词/虚词 (24)(一)常考实词 (24)(二)常考的虚词用法 (33)四、古诗词鉴赏技巧 (36)一、分析形象 (36)1、人物形象 (36)2、事物形象 (37)3、景物形象 (37)二、分析意境 (38)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38)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38)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8)三、分析情感、主旨 (38)四、分析表达技巧 (39)(一)鉴赏步骤 (39)(二)具体表达技巧 (39)五、分析语言(炼字) (40)(一)答题角度 (40)(二)答题步骤 (40)五、常考阅读答题技巧 (41)一、论述类 (41)(一)抓准中心论点 (41)(二)分析议论文的语言 (41)(三)看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1)(四)注意议论的方式 (42)(五)明确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42)二、文学类 (42)(一)文章开头的作用 (42)(二)结尾的作用 (43)(三)关于三种人称各自的好处问题 (43)(四)常用的表现手法(手法;写法;写作方法;艺术手法......) (44)(五)句子赏析要点 (44)三、实用类 (44)(一)阅读注意点 (44)(二)阅读原则 (45)六、作文万能模板 (45)一、易混成语A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背重点(部编新高考版) 识记二 常见常用成语

识记二常见常用成语(一)200例填空题中不可写错字的成语1.浑身解数 2.严惩不贷3.销声匿迹 4.集思广益5.集腋成裘 6.人才荟萃7.融会贯通8.满腹经纶9.跻身文坛10.不胫而走11.精神涣散12.焕然一新13.涣然冰释14.和盘托出15.貌合神离16.原形毕露17.洪/鸿福齐天18.至理名言19.莫名其妙/莫明其妙20.卑躬屈膝21.首屈一指22.哄堂大笑23.长篇累牍24.渎于职守25.买椟还珠26.将功赎罪27.尔虞我诈28.戴罪立功29.势不可挡/当30.名不副/符实31.盛名难副32.岌岌可危33.轻歌曼舞34.毛骨悚然35.匪夷所思36.歪门邪道37.枯燥乏味38.座无虚席39.作壁上观40.火中取栗41.迫不及待42.鼎力相助43.披星戴月44.瑕不掩瑜45.一筹莫展46.前倨后恭47.要言不烦48.犯而不校49.再接再厉/砺50.厉行节约51.变本加厉52.励精图治53.历历在目54.言不及义55.意气风发56.意气用事57.不可思议58.贻笑大方59.甘之如饴60.莫衷一是61.各行其是62.无事生非63.招惹是非64.无耻谰言65.陈词滥调66.别出心裁67.铤/挺而走险68.兵荒马乱69.张皇失措70.提纲挈领71.金榜题名72.立竿见影73.揭竿起义74.摩拳擦掌75.鸠占鹊巢76.声名鹊起77.门可罗雀78.一枕黄粱79.浮想联翩80.蜚声文坛81.斐然成章82.金碧辉煌83.完璧归赵84.秘而不宣85.甘拜下风86.人才辈出87.阳奉阴违88.画地为牢89.绵里藏针90.出谋划策91.走投无路92.吉人天相93.仗义执言94.大材小用95.因材施教96.老态龙钟97.唇枪舌剑98.饮鸩止渴99.戛然而止100.涸泽而渔101.坐收渔利102.至高无上103.礼尚往来104.蜂拥而上105.饱经沧桑106.沧海桑田107.针砭时弊108.民生凋敝109.一劳永逸110.既往不咎111.墨守成规112.垂拱而治113.脱颖而出114.震耳欲聋115.振聋发聩116.山清水秀117.死心塌/踏地118.纷至沓来119.贪赃枉法120.寥若晨星121.食不果腹122.怨天尤人123.过犹不及124.生死攸关125.元气大伤126.明察秋毫127.好高骛/务远128.出奇制胜129.因地制宜130.笼络人心131.叠床架屋132.层峦叠嶂133.高潮迭起134.跌宕起伏135.沿袭成规136.倚马千言137.常备不懈138.插科打诨139.相辅相成140.罄竹难书141.平心而论142.泱泱大国143.神采奕奕144.兴高采烈145.独具慧眼146.废寝忘食147.源远流长148.反唇相讥149.推心置腹150.肺腑之言151.义愤填膺152.勠力同心153.待价而沽154.沽名钓誉155.淋漓尽致156.锦绣山河157.嬉笑怒骂158.阴谋诡计159.开诚布公160.因噎废食161.众口铄金162.崭露头角163.伶牙俐齿164.水乳交融165.时过境迁166.珠联璧合167.当机立断168.两全其美169.鞭辟入里170.大器晚成171.披沙拣金172.凤毛麟角173.设身处地174.无微不至175.妄自菲薄176.跋山涉水177.披荆斩棘178.和谐融洽179.神志不清180.独抒己见181.适得其反182.支离破碎183.以偏概全184.成群结队185.湮没无闻186.见微知著187.炙手可热188.天网恢恢189.并行不悖190.震古烁今191.殒身不恤192.剑拔弩张193.味同嚼蜡194.拾人牙慧195.入不敷出196.百战不殆197.名门望族198.含辛茹苦199.招摇撞骗200.寻根究底(二)195例语境中识记的成语1.科幻文学与网络文学互动加强,更多科幻作品在网络平台安家落户,科幻作品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大众。
高考语文学霸纠错笔记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含解析

语言表达准确1.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要么不准确,要么不生动,请将其修改得或准确或生动。
随着“竞争”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许多双曾经忠诚①的眸子已被蒙蔽,许多种美好的情感受到冲击,许多颗满含关爱的心灵②被改变③成沙漠。
竞争,本该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步伐④,却被一些盲目无知的思想⑤误解成了尔虞我诈、损人利己。
①改成_____,②改成_____,③改成_____,④改成_____,⑤改成_____。
【错因分析】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适当运用修饰限制词可以更清楚明白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但是如果修饰限制词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句意不清等问题.【试题解析】“忠诚"用于下级对上级,此处无此语境,不准确,应改为“真诚";“心灵”不能被“许多颗”修饰,不准确,应改为“心”;“改变”成“沙漠”不生动,可将“改变"改为“荒芜”;“步伐"与前面的“推动”不搭配,可改为“车轮";“思想"不能被“一些"修饰,表达不准确,可改为“人”。
【参考答案】①真诚②心③荒芜④车轮⑤人“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1.日前,《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出新规,拾金不昧者可获得相当于失物价值10%的金钱奖励。
此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下面是四位网友的留言,表意最准确、鲜明、生动的一项是()A.拾金不昧,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从失主的角度看,东西失而复得,对归还者给予一定钱物表示感谢,似乎是人之常情。
高考状元语文笔记

我最经典的学习方法——纠错法,就是把原来做过的习题里,所有做错的题目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最好每门课都能记下来,经常把原来的错题拿出来看看,对提高成绩帮助很大。(申屠李融,2008年浙江高考文科状元)
合理安排复习进程,确定适当记忆方法(王晓涛,2008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状元)
A。滋润/蕴含??? 赡养/瞻仰??? 调试/调和
B。对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强迫/倔强
C。造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湖畔/装扮??? 怄气/枢纽??? 阻塞/边塞
第四,变压力为动力,建立适当的目标。在考试前可以制定一个基本目标,但不要把分数高低看得过分重要,只要自己努力去准备,尽量争取考得好一些,就是我们最切实的目标,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我们应该看到自己天天在进步,任何压力都可以转化为动力。
释放压力,轻装上阵(杨清嘉,2008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
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滕少华,高考语文考了145分,他是这样复习语文的:
1.把系统化知识调制成为高分催化剂。高三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最后的模拟测试。做完卷子后要把重点的东西重新看一遍,做好总结。比如语音是一个系统,复习时候要密切关注所有学过的字词的读音,像形近字、多音字、容易误读字的读音等,将诸如此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归纳,便于记忆掌握。
五、习惯性误读字
很多省市都存在多种方言,有些方言声母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有些方言韵母in、ing不分,en、eng不分;有些方言声调与普通话不同;有些方言没有了普通话中的介音等等,这些都为语音辨正增加了难度。此外,由于“秀才不识字,见字读半边”等习惯的误导,以及不了解原先的一些异读字现已统读等,都会造成对汉字的习惯性的误读。如“呆”“凿”就已经分别统读为“dāi”“záo”,不论用于何种情况,都只读此一个音了。
学霸笔记高中必备高频成语重点学习资料(大全含解释)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言必信,行必果——信:信实。
果:坚决。
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又必须坚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文不加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3、如坐春风——像处于春风一样,受教育、感化很深。
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4、高山仰止——仰止:仰慕,向往。
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
5、有条不紊——紊:乱。
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乱。
6、一傅众咻——傅:fù,教导。
咻:xiū,喧闹。
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是不会学好的。
后来用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
7、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
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8、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
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
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9、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往往误解为“具体而细小”。
10、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可以表示对别人的敬意,只能人,不能当谦词用于自己。
11、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
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12、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
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3、风起云涌——大风起来,乌云涌现,雷电交加。
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14、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15、皓首穷经——皓:hào。
皓首:白头。
穷:研究到极点。
钻研经典一直到老。
16、金科玉律(贬)——科、律:法律条文。
必须遵守、不能更改的信条。
多含贬义。
17、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
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18、临危受命——“受”是“接受”之意,该成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19、急公好义——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20、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
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
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2010高考备考最受欢迎的纠错笔记语文篇

2010咼考备考最受欢迎的纠错笔记:语文篇易错i多音字误读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词性。
如刹”共有ch a和sh a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 a,作动词时读sh a。
二是词义。
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
如纤”有xi ai和qi a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xi a n,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 a。
三是语境。
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
如商店打折(zh e),顾客抢购。
一阵折(zh e)腾,累得住院。
不但没赚,反而折(sh e)本”四是语体。
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
如色”书面语读音为s e, 口语读音为sh di五是巧记。
舍众取寡,以少推多。
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 a n,其余都读m a i。
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易错2音近字误读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
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
命题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
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
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
易错3形近字误读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
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戊、戎”可以编为点戍(sh u)横戌(x u 戊(w u)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 n c) ” 应该说,对这类字音的识记,既要动脑筋求便捷,更要花工夫记忆,关键在于积累。
而就具体题目来说,其中一定会有部分字音是我们已经正确掌握的。
因此,审清题干,认真分析,结合字义,合理推断,运用比较排除的方法选出正确答案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