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初等教育课程考核说明

比较初等教育课程考核说明
比较初等教育课程考核说明

比较初等教育课程考核说明

中央电大考试处 2008年03月11日

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比较初等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凡参加该专业学习的人员,均要参加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全国统一考试。

2.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60%。总成绩60分为及格。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分别以百分制打分,然后按所占总分比例折算,计入总成绩。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分。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1)平时听课与参加小组和大课讨论情况。每次平时讨论要预先确定主题,确定主发言,并给每个学生以发言的机会,从中考查学生的表现。讨论要归纳出每一个国家在所讨论主题上最核心的内容。(2)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情况。平时作业建议采取小论文,小案例创作与分析,以及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等形式。(3)收看本课程录像、IP课件。各试点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中央电大考试处、师范部备案。中央电大将随时赴试点单位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一旦发现情况不实,将对试点单位追究责任。

期末考试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60分。如卷面得90分,计入总成绩的分数为54分。

3. 命题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比较初等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比较初等教育》(张民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拟定的,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4.考核要求

学习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考生了解初等教育的演进过程及世界主要国家初等教育的制度;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初等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办学特色;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世界初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把握世界初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本课程的考试按照认知能力,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进行命题。各认知层次的含义如下:

了解是指对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并能够准确地表述。

理解是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较系统地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够进行正确地阐释,也就是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掌握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见解、方案,也就是回答“怎

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

5.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2)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1—8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应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80%以上的章节。

(3)试卷要含反映认知能力各个层次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的比例大体是:了解占30%;理解占40%;掌握占30%。

(4)试卷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即易、较易、较难、难。比例大致为易占20%;较易占40%;较难占20%;难占20%。

试题认知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每个认知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在命题中是二者兼顾,统筹安排的。

(5)各试题彼此独立,即某试题不可替其它试题作答或暗示其它试题答案线索。

6. 试题类型及结构

本课程考试题型分为二种:填空题、简答题。每一个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可以用不同的题型来考查,不要刻板地认定某一种题型,要灵活地掌握,这一点务必注意。各种题型所占分数比例为:填空题占20%,简答题占80%。

7. 考核形式

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具体要求见第2点“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笔试。

8. 答题时限

考试时限为90分钟。

二、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比较教育与比较初等教育的含义、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任务、比较教育的历史演进、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与资源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考核知识点

1.比较教育与比较初等教育的内涵;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任务。

2.比较教育的历史演进。

3.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与资源。

考核要求

1.比较教育与比较初等教育的内涵;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任务。

了解:

比较教育的使命与任务。

理解

比较教育的定义;比较初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比较教育的学科特点。2.比较教育的历史演进。

了解:

比较教育的发展

掌握:

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3.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与资源

了解

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比较教育的组织与机构;国际比较教育期刊。

第二章世界初等教育的演进与改革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世界初等教育的演进与改革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知识点

1.古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2.近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3.现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4.当代初等教育的改革

考核要求

1.古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原始社会的初等教育;奴隶社会的初等教育;封建社会的初等教育。2.近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了解:

西方近代的初等教育;近代日本与中国的初等教育发展。

3.现代社会中的初等教育

理解: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20世纪中期的初等教育改革。

4.当代初等教育的改革

了解:

法国初等教育的改革;日本初等教育的改革;巴西初等教育的改革。

掌握:

初等教育改革的教育理念。

第三章初等教育制度的比较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初等教育制度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知识点

1.美国初等教育制度

2.英国初等教育制度

3.法国初等教育制度

4.德国初等教育制度

5.日本初等教育制度

6.各国初等教育制度比较

考核要求

1.美国初等教育制度

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

地方分权和民众自治—美国初等教育行政2.英国初等教育制度

了解:

英国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

发展变化中的“伙伴关系”—英国教育行政3.法国初等教育制度

了解:

法国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

中央集权和专家统治—法国教育行政

4.德国初等教育制度

了解:

德国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

“合作式文化联邦制”—德国的初等教育行政5.日本初等教育制度

了解:

日本初等教育学制

理解:

中央与地方相结合—日本初等教育行政6.各国初等教育制度比较

主要发达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初等学校课程比较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主要发达国家初等学校课程状况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知识点

1.美国初等学校课程

2.英国初等学校课程

3.法国初等学校课程

4.德国初等学校课程

5.日本初等学校课程

6.初等学校改革及其共同趋势

考核要求

1.美国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

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初等学校课程编制的类型;课程管理与课程设置。2.英国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

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课程目标与评价;统一课程设置。

3.法国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

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课程管理与课程设置。

4.德国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

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课程目标;课程设置。

5.日本初等学校课程

了解:

初等学校课程的演进;课程目标;课程设置。

6.初等学校改革及其共同趋势

理解:

初等学校课程管理改革;影响初等学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掌握:

初等学校课程结构的“综合化”趋势;初等学校课程内容的改革趋势。

第五章初等学校教学比较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员对主要发达国家初等学校教学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核知识点

1.美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2.英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3.法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4.德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5.日本初等学校的教学

6.初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趋势

考核要求

1.美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了解:

英语教学;数学教学;科学教学。

2.英国初等学校的教学

了解:

英语教学;数学教学;科学教学;体育教学;学生的学业评定。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 (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

《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考核说明(2009年)

通用管理能力基础级系列课程 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 考核说明(2009年)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说明制定依据 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是《通用管理能力认证标准》、《个人与团队管理教学大纲》、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的相关文件和规定、中央电大相关的文件和规定。 二、考核对象 本课的考核对象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科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和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的学生和有志学习该课程并掌握相应技能的求学者。 三、考核方式 考试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由中央电大具体实施。卷面成绩达60分及以上者可获得《通用管理能力水平等级证书》。该课程的学习教育评价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成绩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1.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下发形成性考核册。由课程辅导教师评定成绩,省级电大审核,中央电大不定期抽查。 2.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形式是闭卷笔试。 四、命题依据

本课程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大纲(《通用管理能力认证标准》、《通用管理能力教学大纲》)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教材《个人与团队管理》(第二版)(上、下册)(英国Corinne Leech、Karen Holems等著,天向互动教育中心编译)。 五、考核总体要求 《个人与团队管理》(第二版)(上、下册)的内容共包括十个单元36章。第一单元讲述了自我规划的思想和方法;第二单元讲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三单元讲述了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第四单元讲述了如何进行工作沟通、如何撰写工作报告以及工作谈判的有关内容;第五单元讲述了有关组织的运作情况;第六单元讲述了如何分析处理团队内部、外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团队建设;第七单元讲述了团队学习;第八单元讲述如何实现团队的目标;第九单元讲述了团队中的激励问题;第十单元讲述了团队建设中团队领导者所扮演的各种角色。 对于期末考试的内容,总体分为两个要求: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按照“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分配时间和精力;有关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 践当中。 六、命题原则

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艺术概论”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师范类专业本科一门限选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全国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凡参加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习者,均要参加本课程的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 分, 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学分的60%。以下6 个方面的平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各试点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中央电大考试中心和师范部备案。 1.独立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布置的“艺术概论作业与评价”,约占10 分。 2.阶段性学习测验: 艺术作品分析,约占5 分。 3.教学实践活动: 观赏一种艺术作品,撰写鉴赏文章1 篇(1000 字左右),约占10 分。 4.开展专题研讨:原则上在网上进行, 以下载的讨论发言文字为准,农村及边远地区无法上网的学生, 按照所在分校或工作站责任教师布置的讨论题作书面发言。约占5 分。 5.学习记录:通过“纸质记录袋”或“电子文件夹”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约占 5 分。 6.小组学习:由学生讨论后形成个人学习总结(1000字以上)。约占5 分。 根据《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做如下要求: 第一,本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及格线者(即形考成绩未达到24 分),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 第二,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课程综合成绩以合成成绩记录。 第三,课程综合性考试成绩不及格,形成性考核及格成绩继续有效,可以重新参加下一轮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均不及格,则需要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第四,如果学生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提出希望取得更好的考核成绩,可以重新参加该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教育评价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 2.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按评价对象的层次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 4.按评价主体划分,可将评价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 5.按评价方法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6.评价的总目标都可分解为三个子系统,即条件指标系统、过程指标系统和效果指标系统。而教育评价标准也相应由三部分构成,即素质标准、职责标准和效能标准。 7.教育评价标准中的评语式标准可归纳为分等评语式、期望评语式和积分评语式三种。 8.教育评价标准中的数量式标准可分为数量点式标准和数量区间式标准。 9.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表有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模糊量表。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2.教育测量:教育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对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 3.教育督导:是指行使督导职权的机构和人员,受本级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4.教育评价过程:教育评价过程是教育评价活动所经过的程序,具有时间的连续性、顺序性以及动态性,教育评价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是和管理过程相始终的。 5.教育评价标准:是指对应于相应的评价指标或项目,被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才是合乎要求的,或是优秀的、良好的等。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评价的目的。 答:⑴获取信息的目的⑵诊断问题、促进发展的目的⑶控制和监督的目的⑷决策的目的⑸激励前进的目的。 2.教育评价有哪些功能? 答:⑴导向的功能⑵诊断的功能⑶鉴定的功能 ⑷改进的功能⑸激励的功能⑹控制的功能。 3.教育评价有哪些特点? 答:⑴教育评价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 断⑵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是国家的教育目标 ⑶教育评价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⑷教育评价 过程是主客体互动、评价与指导统一的过程⑸ 教育评价是一种心理特征鲜明的主体性活动。 4.简述泰勒模式。 答:泰勒模式又称“行为目标模式”就是以教 育目标为导向,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可测量的学 生的行为目标,并根据这些行为目标编制课 程、教材或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然后依 据行为目标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 实际进行活动的效果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程 度。 5.简述CIPP模式。 答:CIPP模式是由斯塔弗尔比姆于1966年提出 的。这一模式由背景评价-contextuation、 输入评价-input uation 、过程评价- process 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ion uation组成。CIPP是这四种评价的缩写。该 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把教育评价看成是“为决策 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其中背景评价是为计 划决策服务,输入评价是为组织决策服务,过 程评价是为决策的实施服务,成果评价是为再 决策服务的。 6.简述教育评价背景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⑴社会发展背景分析⑵教育发展阶段性需 要分析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策制度要求或 评价委托人的需要分析—领导者及管理者需 要分析⑷被评对象自身需要和心理准备分析 等。 7.常见的教育评价机构主要有哪些? 答:⑴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机构⑵民间学术团 体的评价组织机构⑶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力 量相结合的评价机构⑷自我评价的组织机构。 8.教育评价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⑴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⑵评价的内容⑶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⑷评 价实施程序的说明⑸附录。 9.教育评价方案应具备哪些主要特征? 答:⑴目的性⑵可靠性⑶有效性⑷规范性⑸可 行性。 10.简述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 答:⑴确定教育评价的目的⑵设计评价项目, 即根据特定的评价目的设计评价项目⑶确定 权重系数⑷确定评价标准⑸设计评价工具及 采集信息所需表格,确定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 ⑹确定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实施程序。 11.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 答:⑴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⑵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⑶教育规律和人 的心理活动规律⑷从被评者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⑸评价主体的需要。 四、论述题: 1.教育评价有哪些基本原则,在评价中如何贯 彻这些原则? 答:⑴方向性原则,是指评价必须坚持引导教 育工作更好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满足社会 和个体发展需要的正确方向,保证教育活动沿 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⑵科学性原则,是指 进行评价必须把握教育和教育评价的客观规 律,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客观实 际出发获取真实信息,依据科学的标准,对教 育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判断。不能凭主 观想象、主观臆断⑶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应 促使被评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的活 动中克服不足之处,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 或期望。⑷可行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要在保 证正确方向和科学、客观的前提下,尽量使评 价简便易行⑸实效性原则,是指评价要有实际 作用,即有指导实际、改进工作的效用。 2.在评价中贯彻这些原则的要求与作法? 答:⑴贯彻方向性原则,最主要的是要求教育 评价在确定评价目的和标准时,必须以国家的 教育目标为基本的、总的依据。具体来说,要 求要通过科学地设计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标准, 恰当地确定权重,合理地呈现和使用评价结果 等,引导、推动教育活动朝着符合国家教育方 针、政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促进教育工作落 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 的出发点和归宿⑵贯彻科学性原则,要求确定 的评价指标必须符合评价的目的,反映被评对 象的本质特征,注意指标间的联系与交叉,避 免指标重叠;评价标准要合理,即符合国家规 定,又符合实际,评价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评 价标准,克服主观随意性和感情因素的影响; 评价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价对象的性质相适应, 尽量采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技术,定性方向 和定量方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评价信息的搜 集更加全面准确,评价信息的分析处理更加科 学,结论更加可靠⑶贯彻激励性原则,首先要 使教育评价过程及其结果客观、公正、准确, 否则,评价对象就会产生不安和排斥心理,这 样不仅不能产生激励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影 响。其次,制定评价目标和具体标准要从评价 对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客观环 境和条件,不要过高或过低,使被评对象通过 努力有可能达到目的。③要求评价的实施者这 样评价对象个体心理状态,评价技术的操作应 考虑评价对象的可接受程度,要求评价者了解 并尊重评价对象的意见,并向被评对象及时反 馈评价的结果,以激发评价对象在进一步的活 动中保持优势、克服不足之处的动机和行为⑷ 贯彻可行性原则,①要求在正确、科学的前提 下应抓住被评对象的本质特征,尽量简化指标 体系;②要求评价标准高低适度,同时注意评 价对象的层次性、差异性;③评价组织实施中, 搜集信息的方法要在科学的前提下使其简化, 让人能理解、会用。评价中应将科学性和可行 性结合起来⑸贯彻实效性原则,①要求评价目 的必须明确,针对实际问题,充分利用评价的 导向作用,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②要求评价 过程主客体相互沟通,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并 帮助评价对象解决,有利于促使被评对象主动 参与,自觉改进工作。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是实 现评价目的的根本要求。 3.设计教育评价指标系统应坚持哪些原则?为 什么要坚持这些原则? 答:⑴导向性原则⑵科学性原则⑶整体性原则 ⑷可测性原则⑸可行性原则。在设计教育评价 指标系统中坚持这些原则才能搞好评价工作。 ⑴坚持导向性原则①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 向作为目标方向,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 的要求。②要坚持大方向和效目标的统一,要 把总的方向和阶段性的重点统一起来。把工作 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统一起来,提高对阶段 性效目标的评价,促进其落实,逐渐提高,最 终全面实现总方向指导下的大目标⑵坚持科 学性原则,因为科学性是人们做任何事都追求 的目标。指标设计的科学性①要求指标与目标 一致;②要求同一指标体系中指标要相容,不

1920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课程考核说明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课程考核说明 (2010年春季) 一、考核改革的目的 1.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深入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课程考核的基本模式; 2.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的落实,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把握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实现各个学习环节,达到学习目标; 3.探索远程成人考核的信度、效度,保证学习质量。 二、考核对象 2010年春季注册学习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课程的本、专科学生。 三、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检测学生对电大和开放教育理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对开放教育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100%形成性考核,无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由中央电大考核与省级电大考核两部分组成。学生的考核成绩中央电大与省级电大各占50%。综合成绩60分为合格。 本学期中央电大安排形成性考核作业1次,作业权重如下: 命题依据:本课程命题的依据是《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课程教学大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开放教育学习指南》(葛道

凯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年7月第一次印刷),以及《开放教育第一课》录像教材(葛道凯主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2009年出版) 五、课程考核的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既重视知识、理论的考核,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核。按照认知能力,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进行命题。各认知层的含义如下: 了解: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须有透彻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述。 熟悉:在了解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理论,对有关问题进行正确的阐释。 掌握:是指能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能够运用学习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一般问题。 绪论 考核知识点 1.广播电视大学与远程教育 2.中央电大开放教育 3.开放教育的未来 考核基本要求 1.了解开放教育的由来; 2.了解开放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第一章开放教育的学习环境 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开放教育的“校园” 1.全国电大系统 2.互联互通的天网与地网 3.数字图书馆 4.实践教学基地 第二节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熊熊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2、强调教师成长 促进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论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进行评价。(1)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否不断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意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2)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3)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4)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开展争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6)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二、传统课程教学评价的几个误区 1、评价功能的甄别化 在传统的评价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优秀,而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一般。为此,甄别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考试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各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但事实上,不管是教师还是整个社会,在对人做出评价的时候,仍然带有根深蒂固的甄别观,可以说,甄别观不仅仅是一种评价观念,更是一种深层的社会文化。 2、评价目的的功利化 (1)评价是为了考核教师 课堂教学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与评价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或探究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改善,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但长期以来课堂教

课程考核说明

课程考核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学生。 二、考核的依据 本课程的考核是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和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多种媒体教材设计的,更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三、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是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期末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命题内容全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和层次的安排。期末考试采用综合性大作业(即课程论文)的方式,在第十五周前完成(含第十五周)。 课程期末考核内容: 从以下各选题中任选一题,独立完成一篇课程论文。选题范围: 1、试论素质教育内涵的界定 2、浅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也可以深入论述其中某一个特征) 4、浅论在××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5、试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比较 7、试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8、浅论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9、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品德教育的途径 10、试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也可以深入论述其中某一个目标) 11、试论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12、浅论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或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13、试论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也可以深入论述其中某一个角度) 14、试论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也可以深入论述其中某一个角度) 15、试论素质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课程期末考核要求: 1、论文正文不低于2000字。 2、必须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参考资料,并对所述领域有所了解之后,再去构思、 拟定提纲、独立撰写文稿,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袭现象;

3、论文力求做到观点正确,中心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科学性强; 4、所提交的课程论文必须符合如下规范格式。 文本规范格式 (1)封面:横向逐行书写:天津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素质教育》课程论文(小三号字宋体,加粗);标题(居中,三号字宋体,加粗);作者、学号、所在分校、班级、辅导教师姓名(居中、小三号字楷体、加粗) (2)内文:横向逐行书写:标题(居中、三号字宋体、加粗);作者(标题下空一行,居中、小三号字楷体、加粗);正文(作者下空一行,小四号字宋体)。 正文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为使脉络清晰,应有纲、目、子目之分,而且要加上小标题,标示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或用加简捷准确的观点句表示。序号的规范应是“一、(一)、1”。每页36字×28行,可以设置1.5倍行距,标示页码。 (3)注释(正文下空一行,五号字宋体) (4)参考文献目录(注释下空一行,五号字宋体) 注释、参考文献目录是评定论文作者的研究状况及钻研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要依次列作者,文章名,出处,出版社(或刊物),出版时间。注释应注明出处页码。文中加注释序号,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课程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课程论文交验方式 1、学生于第十五周前完成(含第十五周)上交纸介质文本,辅导老师给出初审成绩,并将课程论文上交教务处,备验。 2、各分校在第十六周将大作业成绩表(一式三份)报市校教务处。 四、计分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计分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70%。 平时形成性考核是统一安排的四次书面作业(见“作业及讲评栏目”),这是形成性考核主要的监控手段,作业的平均分以18%计入本课程总成绩;面授教师布置的阶段测验以6%计入本课程总成绩;面授教师做好出勤记录,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成绩,其成绩以6%计入本课程总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以70%计入本课程总成绩。总分60分为及格。

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考核说明 (2009修订) 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参加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学习的全体学员,及其他各类别共用本课程进行学习的学员。 2.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学期内“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以中央电大统一征订的《形成性考核手册》为主要依据。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参加网络考核试点的学生,按照试点方案的要求完成五次形成性考核(网络),并选用网上终结性考试(开卷)或期末考试(半开卷笔试)。 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分,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半开卷考试和统一时间的终结性考试(网络)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的60%,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总分达到60分为及格。 3.考核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分析与反思现实中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运用有关的课程与教学原理、规则和策略,分析现实的课程与教学问题,养成研究、反思的习惯。 形成性考核以中央电大统一制定的“形成性考核册”为依据,以四次计分作业为主,也要考查“学习笔记”和“学习总结”所反映的学习质量。评分标准由试点电大制定。 本课程期末考试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核,也重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应用能力的考核。由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共同负责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 考试标准参照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 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 分析与应用:是指能够把学习的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学习的理论分析、说明、解决课程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考试命题依据 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及多种导学、助学媒体内容制定的。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教学设计课程考核说明

教学设计课程考核说明 为保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教学设计课程考试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总体说明 1.课程性质和考核对象 教学设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的一门专业限选课。凡参加本专业学习的人员,均要参加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全国统一考试。 2.考核命题的依据 本考核说明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用书《教学设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3.考核方式 (1)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分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70%,成绩总分合计60分为通过。 (2)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 ·完成中央电大布置的课程作业。 ·完成实践操作课程(或实验课程) 各试点教学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中央电大考试处、师范部备案。中央电大安排随机赴试点单位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一旦发现情况不实,将对试点单位追究责任。不完成作业和实践操作的学生不能参加期末终结性考试。 (3)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属于标准化考试,是对课程学习情况的全面检验。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4.考试命题的原则和试题结构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要求和文字教材内容的范围之内,不扩大或缩小考试的范围。凡未涉及的情况,不列为考试内容。每份试卷的内容应覆盖本课程内容的70%以上的章节。 (2)试卷兼顾各学习目标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比例大体是: ·知道(知道)占20%; ·了解(基本理解)占50%; ·应用(问题解决)占30%。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说明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课程考试的有关说明 一、考试对象 本课程考试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 二、考试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 次平时作业(每次作业5分),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终结性考核的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萧明政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2002年版,和中央电大杂志社发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学习指导书》)和本考试说明。 四、考试要求 鉴于本课程是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核着重基本知识和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查两个方面。根据识记、理解和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按照知识点的重要性,本考核说明把本课程的复习和考试内容,划分为“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五、复习要求 学生在期末复习时,应抓住问题,把握重点,理解和记住结论,培养自己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翻阅作业,加强网上学习和模拟练习。 六、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制定本考核说明的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人力资源管理》文字教材,而考试命题的依据则是本考核说明。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要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尽可能广一些,但要突出重点。 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层次的要求。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一般掌握30%左右,重点掌握60%左右。

教育评价课程讲解学习

教育评价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题 第一章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教育评价的本质是。 2.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按评价对象的层次范围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宏观评价和。 4.按评价主体划分,可将评价分为他人评价和。 5.按评价方法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和定量评价。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评价 2.教育测量 3.教育督导 4.教育评价过程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评价的目的。 2.教育评价有那些功能? 3.教育评价有那些特点? 4.简述泰勒模式。 5.简述CIPP模式。 第二章教育评价的准备 (一)填空题 1. 评价的总目标都可分解为三个子系统,即条件指标系统、和效果指标系统。而教育评价标准也相应由三部分构成,即素质标准、和效能标准。 2.教育评价标准中的评语式标准可归纳为、期望评语式和积分评语式三种。 3.教育评价标准中的数量式标准可分为数量点式标准、、隶属度式标准等。 4.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表有类别量表、、等距量表和。(二)名词解释 1. 教育评价标准 (三)简答题 1.评价的准备阶段有那些主要任务?

2.简述教育评价背景分析的主要内容。 3.常见的教育评价机构主要有那些? 4.教育评价方案应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5.教育评价方案应具备那些主要特性? 6.简述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 7.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 第三章教育评价的实施 (一)填空题 1.教育评价中对信息资料的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和适用性。2.教育评价中信息资料汇总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汇总,一种是。 (二)名词解释 无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评价实施的一般步骤。 2.搜集教育评价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 3.搜集教育评价信息有那些基本要求? 4.如何理解教育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的含义? 5.评价对被评者心理有那些影响? 6.评价中被评者容易产生那些障碍心理现象? 7.简要说明评价中被评者障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方法。 第四章搜集教育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 (一)填空题 1.观察法包含三个要素:、观察对象和观察对象的状态。 2.观察法根据观察时评价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分为直接观察法 和。 3.观察法根据评价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 和非参与性观察法。 4.观察法根按观察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观察法与。 5.观察法根据观察实施的方式可分为和无结构观察法。 6.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问卷的正文等几个部分。 7.测验的类型按照测验的性质分,可以分为成就测验和。 8.测验的类型按测验时机分,可分为、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9.测验的类型按试题类型分,可以分为和。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网络课程考核说明(最新)

国家开放大学 开放教育网络课程考核说明 课程名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启用时间:2016年秋 主持教师:孙玫 编写日期:2016.9 国家开放大学考试管理部门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网络课程考核说明 一、有关说明 1. 考核对象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2. 启用时间 从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 3. 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学生理解0-6岁儿童家庭教育及指导的相关概念,掌握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帮助家长分析和解决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4. 考核依据 本网络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李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制定的。 本网络课程考核说明是本课程网络考核命题的基本依据。 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网络课程考核采用网络参与度考核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考核形式与要求 (一)考核目的 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考核手段 网络参与度考核与形成性考核任务册的电子版均发布在本网络课程内。网络参与度考核直接在网上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册需学生将电子版下载打印后,按时完成提交。 (三)本网络课程考核的形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网络考核由网络参与度和形成性考核任务两部分构成(共计100分)。 网络参与度和每次考核任务均按百分制计分,所得分数乘以对应的权重,相加的和为课程的考核成绩。 第一部分:网络参与度,占课程总成绩的20%。

教师课堂考核方法

教师课堂教学考核方法 一、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2、课堂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运用灵活、正确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个学生达成有效学习。 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目的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 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1、方向性原则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分析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思想,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全面性原则要从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进行评价,应观测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中每一环节的设计、实施和效益,以及各个

环节的相互联系所取得的总体效果。全面观测课堂教学情况, 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氛围。总之,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3、主体性原则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 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参与的程度,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开放性原则。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不能死搬硬套、要看过程、重效果。 5、可行性原则。工作评价应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具体明了、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 三、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本评价量表设计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效果”五大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1、教学目标(15分) (1)要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要求,能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7.5分) (2)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符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7.5分) 2、教学内容(15分)

网络课程整体评价-教师评价问卷.docx

网络核心课程整体评价-教师评价问卷 本问卷主要调查您对网络核心课程的整体评价,请您根据真实体验如实填写,感谢您的配合! 1.课程界面简洁,导航清晰,路径明确,便于我组织教学和辅导。(5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2.课程的教学文件(辅导教师教学指南、课程说明、教学大纲、课程考核说明等)齐全且清晰、明了。( 5 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3.课程内容适用,紧跟学科发展,满足学习者和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 平。( 5 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4.章节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结构合理,无歧异和错误。(5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5.课程的各类教学资源适度。(5 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6.媒体应用恰当,很好地呈现课程内容,有效地支撑课程的教学。(5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7.辅导教师教学指南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考核、评价的教学实施有清晰的说明,便于我 安排具体辅导工作。( 5 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8.辅导教师指南对教学流程描述清晰,能有效地指导我开展教学,我能知道如何组织教学、

如何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 5 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9.学习活动设计合理,数量适中,紧贴学习目标。( 5 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10.学习活动可操作性强,便于组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11.实践教学结合实际和生活,有详细的实践教学指导和帮助说明,根据指导和帮助说明,我 可以顺利地组织实践教学。(5 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12.教学评价依据学习目标设计,能实现学习目标的要求。(5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13.学习评价设计合理,难度和题量适中。(5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14.学习评价要求明确,对评价的类型、数量、方式有详细的说明。(5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15.课程对辅导教师批改作业有相应的指导或说明。(5分) ○不赞○不太赞○一○基本赞○很赞同同般同同 16.开学一月内,课程团队组织了相关的课程教学和辅导类培训。( 5 分)

护理学基础课程考核说明

护理学基础课程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启用时间:2015春 二、考核对象:护理专业专科。 三、命题依据:考核说明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2015春启用《护理学基础》新教材,尚少梅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四、考核目标: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规程和流程。 五、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50%;课程总成绩由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成绩两部分合成,60分及以上为合格。 (一)形成性考核:4次形考任务,采用网核形考方式。 (二)终结性考试:时限60分钟,单项选择题,50题。闭卷考试。分为纸质和网考两种形式,由各分部自行选择。

第二部分纸质终考样题举例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关于护理诊断的陈述正确的选项是() A.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睡眠型态紊乱:醒后不易入睡 D.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有关 E.知识缺乏:与预防哮喘的知识不足有关 2.麻醉护理盘内不需准备的物品是() A.牙垫B.压舌板C.导尿管D.吸痰导管E.输氧导管 3.患者,李某,女性,甲减危象,昏迷中。下列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中,优先处理的是()A.皮肤完整性受损B.语言沟通障碍C.便秘 D.清理呼吸道无效E.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答案:1.D 2.C 3.D

第三部分考核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护理学概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护理学与护理专业 二、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三、护理学概念转变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护理的任务和工作范畴 一、护理的任务 二、护理工作范畴及工作方式 第三节护理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护理 二、近代护理 三、现代护理 四、中国护理发展概况 教学要求: 1.掌握: (1)陈述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概念。 (2)阐述人、环境、健康和护理的概念。 (3)陈述护理学概念变化三个阶段的主要观点及其护理特点。 2. 熟悉: (1)描述护理专业的特征。

学校课程评价方案

尚岩镇初级中学课程评价方案 一课程评价的指导原则 课程建设的目标旨在运用学校课程实现对国家有关课程教学的全面拓展,在拓展中形成研究问题,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构建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拓展,研究性学习的新的课程学习模式,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发展潜能的舞台,以达到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发展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目的. 课程体系的基本机制: 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条件和基础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在这种拓展性,发展性的学习中,学生要更多关注某些问题,并就该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产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冲动,这样的冲动就可以研究性学习中得到发展和实践,学生潜能得以发展. 课程评价的指导原则: 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课程评价的根本性原则,所有的学校课程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拓展,要与基础型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超越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变相增加.学生能否实现学科知识的拓展是评价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内容. 科学性学校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理科类的学校课程要尽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趋势,文科类的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性,社会性.学校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帮助学生认识科学规

律,自然或社会现象. 适用性学校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与地方人文相结合.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的选择是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基准. 广泛性教师可以选择认为合适的任何内容用来设计学校课程,只要通过学校课程建设委员会的评审就可以列入学校课程目录. 动态性,学校课程是动态滚动发展的,根据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进行课程目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淡出. 二,课程评价方法 学校根据"以学为主,因学施教,培养智力,发展能力"的办学理念对课程进行评价.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应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重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符合客观公正原则,全面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一)考核方式 (1)考试 考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必修课程的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实行考试.考试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和标准确定考试方式和组织命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考查 ①选修课考查的内容 学校根据不同选修课的内容,授课方式,主要考查以下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