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性学习

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目的: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涵盖的范围极广,反映了社会的各个侧面各个层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都是一本值得深究的书。此次,我们就选定它来研究。既研究它的外在特点,又透过意象看出全书的精湛文笔。


二、组织过程

1、品读《红楼梦》,与同学共同探讨。闲时,会不时的与同学一起看一两个其中的故事,共同思考其中的人物思想。

2、看电视上著名红学研究家周岭老师的讲座――“七品红楼”,观看电视“红楼梦”,以更深刻的了解红学。

3、上网查询有关红楼梦的知识,并创办“红楼中的百科”论坛,与网友畅谈红楼。

4、翻阅,查找过一些关于红学和《红楼梦》的文字资料。研究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白话文言混合版本的《红楼梦》


三、研究成果
结题报告

一、爱恨情仇的人物

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么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绝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母的女儿贾敏之女,从小体弱多病,加上有点儿小心眼,比较多心,所以会“病如西子胜三分”,“娇袭一身之病”。曹雪芹把她的绝代姿容与西施联系起来,拥有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然而,使她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丰富且优美的精神世界。她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聪明,诗思敏捷,但太过于敏感,也许是她聪慧以及不幸的身世。虽说如此,但黛玉也并非心胸狭窄,耍小性儿的人,她“冰心玉壶”,谦和。她的才学更是不可低估的。她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使她在众多诗会中夺魁。还有一点,她是带有叛逆的才女,也正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的原因,是为了批判封建礼教。其实黛玉许多泪,都是为当时黑暗的社会所流的。

贾宝玉,贾母的孙子,贾政与王夫人的二儿子,因长相清秀出世时嘴里衔着“通灵宝玉”,且又聪慧异常,于是被荣、宁两府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受贾母溺爱,淘气异常,顽劣不堪。其身上有两个陋习。一是喜好男宠,也就是有同性恋倾向。养男宠是明清社会一些上层士大夫的陋习之一,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变态行为。书中薛蟠、贾珍、北静王等都有此陋习。贾宝玉的此陋习体现在他与几个人的关系――蒋玉菡、秦钟、柳湘莲。其二是多情,爱吃人家的胭脂。虽说他深爱黛玉,但是他先前与袭人、晴雯、鸳鸯、金钏儿更不用说,以致香菱、平儿

,都套近乎。宝玉有陋习,但更重要的是他平等待人,尊重个性,崇尚自由。他不肯谈“经济学问”,他认为这是“混帐话”。还有他性格丰富,多情多思,无事忙所以说他的品行既可笑又可爱又可叹。

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红楼梦》中最难辨好坏是非的人物形象就是王熙凤。王熙凤,确实是书中最生活化、最生动、最丰满的一个形象。她古代三从四德的女子。黛玉初进贾府,初识凤姐,也曾疑惑:“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在读《红楼梦》的时候,读王熙凤的段落,最好玩,最易懂,如果没有凤姐这个形象,《红楼梦》会大失颜色。人们称王熙凤为凤辣子,她的确辣,管理荣宁两府,显然是个“女强人”,还要管着“琏二爷”不能越轨,导致了尤二姐悲惨命运。王熙凤,在有些时候,真的是“是是非非不好分辨”。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各有优缺点,更体现了深刻的思想性。

研究人:吴芳

二、细谈“红楼饮食”。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各种美食。当然,曹雪芹也是对这些饮食下了功夫,写得让人仿佛亲临其席。

红楼里的菜 提到红楼美食,大家最印象深刻的不可不说“茄鲞”,这也是曹公描写最为落力的菜品。“鲞”,即剖开晾干的鱼干,茄鲞即下酒的多味茄干。四十一回,凤姐轻描淡写的说:“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唬得刘姥姥直叫佛祖,“阿弥陀佛,一道茄子竟要十几只鸡来配”。

一碗莲叶羹 第三十五回写贾母等来看望被打后的宝玉,王夫人问:"你想什么吃?"宝玉笑道:"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下文写四副做汤的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凤姐告诉薛姨妈说:"这是旧年备膳,他们想的法儿。不知

弄些什么面印出来,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谁家常吃它了!" 曹雪芹只写四副精巧的银模子,并说这是备膳--皇帝吃的,就够人向往不已了。大概这是一种用面粉(也许其中还掺和鲜花或鲜叶的汁液)和匀后,在模中成形,配以新鲜荷叶、高汤,取其清淡芬香及外观精巧。

红楼里的粥 粥,本是寻常百姓人家吃食,可进了这大观园里,便有了别样滋味。第八回和六十二回都提到了碧梗粥,配着糟鹌鹑,再泡一些虾丸鸡皮汤,吃惯了大鱼大肉,这样的家常小吃分外可口。何谓“碧梗”,其实就是梗米,“细长,带微绿色,炊时有香,汤纯清,味美”。 这碧梗粥指的是河北省玉田县所产的一种微绿色粳米熬成的粥,因其优质量少,在清代是贡品,只有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才能吃得到,仅从这小小一碗粥,不难看出贾府的地位何其显贵

还有写喝茶,光茶名就提过不少,什么“老君眉”、“六安茶”等。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这一回当中,作者把妙玉怎样沏茶,以及喝茶的感觉,表现得十分精彩动人,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茶文化。如用“旧年的雨水”,用“梅花上的雪”来泡茶,口感很好感到舒服无比

总而言之,《红楼梦》令人耳目一新的把一个封建官僚大家庭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生动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研究人:郑佳佳



三、诗词歌赋话红楼

《红楼梦》是清朝作品,其中免不了有关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或风流婉转,或立意新颖,或沉着稳重,或词藻警人。现在就让我们加深对《红楼梦》的了解,撩起它历史的面纱,擦掉它封面上几百年来的灰尘,从一个与我们比较接近的角度去剖析它,向大家展示一个诗歌中的《红楼梦》,让大家了解《红楼梦》中的诗歌。

以泪报恩的绛珠仙子——林黛玉:在《红楼梦》众多人物形象中,林黛玉可谓是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女神。林黛玉有一句令人为之心伤叫绝的诗“冷月葬花魂”,她的《葬花吟》也一样至悲至美,不知让多少人泪珠涟涟,大家看看这几句诗:“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每字每句,无不给我们营造了忧恨、

伤感的氛围,无不留下了林妹妹“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影子。总而言之,黛玉集绝代容貌和才华于一身,她的悲观离合,早已超出了潇湘馆、大观园,超越了少女的身份局限,甚至超越了她的那个时代,她的诗词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她的性格也溶于诗词的意象中,深烙在我们心里。

情根错种的神瑛侍者——贾宝玉:若说林黛玉是曹雪芹造出来的梦魂,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种下的情根。 宝玉 的一首《咏白海棠》:“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这些意象无不含着无限悲情,把他心中的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若绛珠仙子在天有灵,来世必当还以一生泪水相报。由此可见,才情虽不及黛玉,但其诗也和林诗一样,处处都含情,句句是心思,其中的意象也别具一格,显出他情根错种的独特性格。

“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薛宝钗宝钗的《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止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是含着温文尔雅的微笑登上贾府的舞台的。宝钗形貌艳丽,雍容端庄“雪为肌肤云为肠”,黛玉热情任性,不善为人,且有几分叛逆,却又娇羞可人,而宝钗则具备了古代女子最完备的美德,是标准的淑女。

研究性学习,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红楼梦》,了解了其中的人物,对其中人物的诗的意象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红楼梦》的浩翰和中国文化的深远,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畅游文海。

研究人:胡叶赛

四、亭台楼榭---大观园

大观园的建筑都是和其主人性格特点遥相呼应的。

怡红院: 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别号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绰号无事忙的贾宝玉的住所,是西方灵河岸上赤瑕宫神瑛侍者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 地名隐意:遗红怨 匾额: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红院”。 诗为:“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潇湘馆: 第十七回中写潇湘馆:“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

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芭蕉。” 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 地名隐意:消香馆 匾额:有凤来仪 诗为:“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蘅芜苑: 说到蘅芜苑,就不得不提起蘅芜君—薛宝钗。宝钗大气宜人,处事圆滑,被府中上上下下所喜欢。 “苑”,帝王之院囿。而大观园这座以“苑”命名的院落,则是以各种香草仙藤而著称,是薛宝钗的住所。 地名隐意:恨无缘 稻香村: 李纨青春守寡的住所,是一处山野田园风光的院落。 诗为:“杏帘招客饮, 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 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 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

此外大观园中一处具有田园风光的建筑群,临水而建,是一处水边的农舍,推窗就可垂钓。 滴翠亭: 潇湘馆附近的一处水中之亭,四面俱是游廊回桥。 藕香榭: 由水榭、水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桥组成的观景建筑群,四面荷花盛开。 嘉萌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 为一组赏月祭月的建筑,其中嘉萌堂位于山角之下,是“祭月”的场所。凸碧山庄位于山脊之上,用于登高赏月,凹晶溪馆则是凸碧山庄的退居,是临水赏月之所。

曹先生的文章,关于大观园建筑的描写,“借”了一个微不足道但又不得不提的角色——刘姥姥。细致的借刘姥姥之
眼,把大观园的豪华刻画。“敕造宁国府”真乃名不虚传。借刘姥姥之眼,使景更真实,借刘姥姥之口,使语言免去浮夸之意,作者避去故意捏造之嫌,真乃妙笔。

曹先生笔下,将中国的古建筑推至顶端,无人能及,中国的古建筑也的确如此传神。在当时,整个京城也找不出第二个能与大观园媲美的园林式住宅!
研究人:李嘉雯


五、珠翠绫罗显富贵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而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则将这一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至。

第一个自然先说林妹妹。?林黛玉的造型主旨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清,雅。衣饰色系浅淡,主色调为白,蓝,粉红三色,目的在于表现人物的个性之纯澈。衣饰花纹也少用俗气的缠枝,连理等繁杂花样,以梅,兰二花为主要方案,梅之冷艳,兰之馨雅,恰是黛玉倔强又

幽雅的最好表现。面料多用纱,绢,丝,绡等贵重的轻薄面料,很好表现了人物个性的轻盈飘逸。发型式样多在“别致“二字上下功夫:顶发高梳,髻鬟紧致。珠钿稀疏然精致,耳上的水绿翠玉水滴耳环是最佳饰品,幽怨默默,耳边鬓角挑出的长长两缕发丝是点睛之笔。再加上黛玉本身有外型气质的独到之处,与这浅淡到极至的外表浑然一体。

其次,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众多人物中写得最为出色的一个角色。曹雪芹对凤姐的服饰作了详细的描写。林妹妹眼中看到的表嫂: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请看,紧腰身的袄是大红色,外面罩的褂子是淡灰青色,袄里子是银鼠皮的色彩,下面则是翠绿色 – “裙拖六幅湘江水”,何等的俏丽风骚!再加上满头珠围翠绕,又是何等的彩绣辉煌!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色彩就更加丰富。这就是凤姐出场的装扮,也是《红楼梦》中第一套着力描绘的服饰,活脱脱地表明了凤丫头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这一段对人物服饰的刻意描写,显而易见在阿凤身上,将那一段逝去的奢丽风华推向了至高点!

再以贾宝玉在第三回中的出场来说:“头上戴著束髮嵌宝紫金冠,齐眉勒著二龙抢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著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 ,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掛,登著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 ,繫著一块美玉。”而后换了冠带的描述:“头上周围一转的短髮,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髮,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著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著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其淋漓尽致的形容实在让我大吃不消,得多看个两三便才能想像出来。他的服饰就如歷代以来大族名宦之家的人,穿的亮丽鲜艳,顏色大多是金色、银色和喜气洋洋的红色。又显示了美观和豪富。

在《红楼梦》这座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里,人物的服饰也熠熠闪光,美不胜收。曹雪芹为他笔下人物设计的服饰,不管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款式、色彩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透过那多姿多彩的服饰,看到了这部不朽巨著艺术成就的又一个方面。
研究

人:章桦倩


六《红楼梦》的主题特征:
《红楼梦》骄人的成就和巨大的艺术价值还在于作品本身。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作品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可以容得下一部二十四史。也由于《红楼梦》内容含量的浩大,所以不同的人赋予给它不同的主题。
有人说它是历史小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衰亡史;有人说它是爱情小说,表现的是宝黛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人说它是政治小说,隐喻的是康熙朝政;也有人说它暗藏的是董小婉的故事;有人说这是作者的自叙传;有人说这是一部宣扬色空观念的小说;有人说这是煽动解脱或出世的作品。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多重性,多主题,已成为《红楼梦》的一大特征。
《红楼梦》表现了作者对人的本性之源的爱的深刻理解和封建社会对人性摧残的血泪控诉。皇室社会,摧残的是人性



书中大量的篇章并不是写皇族的灭亡,而是对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被摧残者的泣诉,这就是对人类爱的本性的招魂。曹雪芹是用爱的哲学理念雕塑着他书中的主人公宝玉。《红楼梦》对爱的神理和纯洁在封建社会中必然牺牲的哲理,以及宝玉的主导性格都作了最完整的说明,书中称“二”“爱”同音,园中姊妹有人就真呼宝玉为艾哥哥了。宝玉是曹雪芹用生命的祭礼塑造的人本性的爱的化身。而作者的痛苦正在于他清楚人的本性的爱是没有出路的。出家当和尚作道士(甄士隐)是皇室社会为宝玉早已备好的结局,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是红楼之书的状诉,已毁之心诉诸笔墨,用艺术的爱寻求一种自毁方式的解脱。所以作者写此书时,疯、狂、痛、血洗悲嚎,兴来执笔狂歌。 书中还有许多用曲折手法表现这一主题的地方,如万艳同杯(悲)酒、元迎探袭(原应叹息)、千红一窟(哭)茶、贾代化(带话)、贾宝玉(假宝玉)、秦钟(情种)、贾语村(假语村言)、甄仕隐(真事隐)等

等都是暗点书中某些含义。更有诗、词、灯迷、酒令、骨牌等皆用隐语,对研究该书结构和主旨都有帮助。

七、《红楼梦》的结构特征: 《红楼梦》的结构特征新颖而奇巧。曹雪芹脱出中国章回小说的窠臼,改变了说书人那种叙述格的体例,以散文化的描写为主,进行着生活全景的创造,不以情节取胜,而以人情世态和人物刻画见长。曹雪芹的创作原则开辟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新境界。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用以假寓真为结构,全书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 “生活世界”。 《红楼梦》结构程式纵向发展的线索有多条。一条主线: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四条副线:贾元妃与贾府的联系,僧、道与贾府的联系,贾雨村与贾府的联系,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这些结构线索的设置,不是单一的结构艺术的表现,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不是个体的偶然的,而是带有一般的历史必然性的。这一悲剧,是民主与专制、叛逆与卫道思想对峙,进步思想与美好情愫被毁灭的结果(宝黛的民主与叛逆精神是为贾政、贾母、王夫人等所不容的);这一悲剧,是政治与经济联姻的结果(贾府于政坛显赫,又是皇亲国戚,然经济形势每旷愈下;薛家系皇商之家,经济殷实;而林黛玉父母双亡,不名一文,贾薛两家联姻便是一拍即合);这一悲剧,是封建宗法、礼教综合作用的结果(黛玉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谙人情世故,不拘礼法;不会圆滑,不会虚伪。一个孤立无援,一个不合封建礼法规范,与旧制度、恶势力抗争的弱女子,无论呐喊还是沉默,死是必然的。哭泣与流泪也是一种释解与渲泄)。
《红楼梦》的历史性、政治性。该书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衰亡史和封建王朝政治斗争的历史。回顾当时的世代背景,无可置疑,康雍乾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鼎盛时代,也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然而世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基督学说孕育下,文艺复兴、欧洲各国兴起了海洋探险、人文解放、科技发明的热潮。这些看似遥远和不相干的事情,后来变成摧毁强大中华帝国的重要因素。 自清兵入关以来,满清王朝内部始终充斥着复杂的权势斗争,王公贵族

在政治斗争中失利,落到十分悲惨的地步,杀的杀、砍的砍、流亡的流亡、抄家的抄家。其中雍王朝八王内乱便是最著名的例证。贾府内部的争权夺利、王熙凤的弄权、贾府的衰败不正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吗?甄府、北静王府、曹府等谁不是这样的后果呢?这个过程曹雪芹看透了。一部二十四史是如此,清史又是如此,后来的历史也是如此吗?所以书中写了层出不尽的,影中有影的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八、《红楼梦》的人生意义

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讲人生的这种荒谬感,讲人生的这种孤独感,讲人生的这种焦虑忧患感,讲人生的这种虚无感等等。这些东西,我们现在不来作价值判断,我们不能用一种消极颓废的态度来构建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这种荒谬感孤独感在《红楼梦》里面却表现得非常突出。

尤其是贾宝玉,有些方面包含着林黛玉,譬如说叹息,这是一个古往今来所有的作家共有的叹息,叹息生命短暂,叹息岁月匆匆,叹息青春不再,叹息亲人的离散,这是自古以来无数的作家,有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样一种,人生不过如此,不过如同住一次旅馆一样,不过是匆匆过客罢了,李白就已经感叹不已。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种描写早已存在。

贾宝玉和林黛玉年纪那么轻,他们想到的都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起码你得了癌症三期的诊断书再讲嘛,是不是?但是这种对人生的质疑,在他们身上是与生俱来的。还有什么贾宝玉喜聚不喜散,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其实这个喜聚不喜散、喜散不喜聚之间并无区别,因为她所谓喜散不喜聚,意思无非是说既然聚完以后还要散,还不如干脆不聚;贾宝玉是咱们先聚,先热热闹闹,闹尽这些悲哀,忘记这些将来这所谓死亡的阴影已经临近,而且贾宝玉在那么小的时候才十几岁,还没有到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年龄,就想我死了以后化成灰,然后你们这些心疼我的女孩都哭,眼泪把我的魂冲走,从此我再不托生为人,连下一辈子都他都否定了。

《红楼梦》这部书中,便是大观园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作者曾用各种不同的象征,告诉我们这两个世界分别何在。譬如说,‘清’与‘浊’,、‘假’与‘真’,以及风月宝鉴的反面与正面。


九、《红楼梦》的人物关系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