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雷氏Z4菌株Tn5转座突变株的群体淬灭活性筛选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沙雷氏菌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科研热词 沙雷氏菌 表型分析 群体感应 生物表面活性剂 spsi突变 spli突变 黏质沙雷氏菌 降解 鉴定 菌株 茶尺蠖 肠道细菌 耐盐 绿色荧光蛋白 红色素 石油污染 盐渍化土壤 生物修复 生物信息学 普城沙雷氏菌 定殖 多样性 基因转化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变形斑沙雷氏菌 内生细菌 产物性质分析 主控基因 一般胁迫反应 rpos 16s rrna序列
53 54 55 56 57 58 59
mtt法 k-b纸片法 dgge clip结构城 2-酮基-d-葡萄糖酸 16srrna基因 (nh4)2so4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011年 科研热词 内生细菌 鉴定 重金属 粘质沙雷氏菌 筛选 沙雷氏菌 几丁质酶 黏质沙雷氏菌 铁载体 蕈菌 菌株筛选 苦豆子 脂肪酶 肠杆菌 耐盐植物 结构域 硝吡咯菌素 番茄灰霉病菌 生物防治 生物多样性 生物信息学 泳动运动 根际细菌 普城沙雷氏菌 小麦全蚀病 小rna 基因克隆 土壤微生物 克隆表达 促生 rsmb突变体 mrsa acc脱氨酶 16s-23s rdna间区 16s rdna 推荐指数 3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

研究条件
重点实验室经过近五年的积累和建设,已有近1000余万的设备投入,有关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 程、微生物发酵、细胞实验等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室设备(包括部分平台仪器)配备了实时定量PCR仪、多功能 酶标仪、快速高效蛋白纯化工作站(AKTA)、化学发光(ECL)专用成像系统、超声破碎仪(ChIP实验专用)、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DNA测序仪、Affymetrix芯片系统、凝胶图像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 同位素荧光仪芯片扫描仪、超速冷冻离心机、高效蛋白层析仪、细胞流式仪、荧光倒置显微镜、液相色谱-质谱联 用仪生物生物合成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1)酶活性水平调控:合成酶定向进化;(2)催化效率调控:提高固定化微生物细胞通 透性;(3)合成代谢反应调控:利用反应与分离耦合技术,解除底物与产物抑制效应,对合成代谢过程进行调控; (4)针对L(+)-酒石酸、D(-)-酒石酸、L-苹果酸、L-半胱氨酸、异维生素C、D-阿拉伯醇、赤藓糖醇、没食子酸 丙酯等产品,建立催化反应与分离耦合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研究方向
抗生素次级代谢调控
本研究方向全面开展链霉菌抗生素次生代谢调控研究,建立抗生素生产菌基因定向改造技术体系,从源头上 解决抗生素发酵水平问题。主要内容为(1)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和生物合成机制研究;(2)深入研究放 线菌次生代谢调控机制,包括途径专一调控因子、多效调控因子(A因子、σ因子、PI因子、严谨响应因子)、 全局调控因子(双组份信号传导体系),通过对染色体基因组目标基因敲除和整合重组,构建高产突变株;(3) 通过放线菌蛋白转运与分泌途径和针对前体物的初级代谢调控机制研究,对基因改造后的突变株进行发酵工艺优 化研究,采用多尺度组合调控抗生素生物合成水平以提高抗生素发酵产量。
利用转座子Tn5诱变冰核细菌获得无冰核活性菌株

利用 转 座子 的插 人 突 变 是 现 代分 子遗 传 学 基
122 受体菌抗利福平突变的筛选 ..
因操作的重要手段。Os 等研究结果表明了冰核 rr e 细菌的成冰核活性是由单个基因所决定的, 该基因 缺失可导致 冰核细 菌丧失冰核活性_2 lJ l。研究 以 云南省冰核细菌 的优势种类 丁香假单 胞菌 Pe- st t dm nsy/ a o oa rge和菠 萝 泛 菌 眦m ∞ ∞L 5为 s n ' ,J 重组基 因工程菌的受体菌 , 采用 T5 n 转座子诱变技 术, 以大肠杆菌 Ec rh i S7p J :T5 s ecl c l 1/Z2 :n 作 h i a o 5 为转座子诱变的供体菌 , 与野生型冰核细菌融合 , 大量筛选失去冰核活性突变株, 供进一步研究和应
维普资讯
第 1 卷 第 1 7 期
2O O 2正
J u a fY n a n utrlUnvri o r l 云南 n Ag c l学报 es y n o u n 农业 大学 a u i t
. 7 N 1 1 o
Ma .2 0 r O 2
m 利福平的 K E B培养基上 , 并涂布均 匀。每 个菌 设 置 3 重 复 。于 2 个 4℃的培 养 箱 中培养 4 , 8h后 测定供体菌对利福平敏感的最低浓度。
收稿 日期 : 0 1 l 4 20 一O 一0
按韦建福和张世斌的方法L 。 7 J 125 供体菌和受体菌接合试验 ( 座子诱变) .. 转
菌悬液 02m , 别 加入 到含 l ,O 3 , ,0u/ . E 分 O 2 ,O柏 5 g
普城沙雷氏菌silI及spsI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关键 词 : 沙雷氏菌; 群体感应 ; s p l I突变 ; s p s I突变; 表 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 : Q 7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1 7 3 6 ( 2 0 1 3 ) 0 1 — 0 0 0 5— 0 4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mut a n t s d e ic f i e n t i n s p/ /a n d s ps I i n Se r r a t i a pl y mu t h i c a
菌。 目前对 S .p l y mu t h i c a G 3的两个群体 感应 系统 s p l I / s p l R与 S p s R / S p s I 的 了解仍十分有 限。构建 了 2个 Ⅳ . 乙酰 基 高丝氨 酸 内酯信号合成酶 编码基 因 s p l I和 s p s l突变 菌株 及互补 菌株 , 并检 测 了其生物表 型。结果发 现 s p s I 、 s p l l
e t y o f p h y t o p a t h o g e n i c f u n g i d u e t o i t s a b i l i t y t o p r o d u c e s e v e r a l a n t i f u n g a l f a c t o r s ,a s w e l l a s p l a n t a u x i n i n d o l e 一 3 一 a c e t i c a c i d( I A A) . S 0 f a r , o u r k n o w l e d g e a b o u t t h e t w o Q u o r u m s e n s i n g( Q s )s y s t e m s( S p l I / S p l R a n d S p s R / S p s I )i n S . p l y mu t h i c a G 3 i s s t i l l v e r y l i m i t -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 s t r a i n G 3 w a s u s e d a s t h e m o d e l o r g a n i s m, s ll i a n d s p s l mu t a n t s i n G 3 t h r o u g h g e n e — r e p l a c e me n t s t r a t e g y w e r e c o n - s t uc r t e d .T h e p h e n o t y p i c a n ly a s i s o f G 3 a n d i t s d e r i v a t i v e s r e v e a l e d t h a t mu t a t i o n o f s p s I a n d s ll i s l i g h t l y a f f e c t e d t h e b i o s y s t h e s i s o f b a c t e r i a l s i g n a l mo l e c u l e s N - a c y l h o m o s e r i n e l a c t o n e s( A H L s ) , H o w e v e r , t h e s e t o w m u t a n t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e c r e a s e d t h e p r o t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i n c o m p a r i s i o n w i t h t h e w i l d t y p e G 3 .F u r t h e r mo r e , s w i m mi n g a s s a y o f t h e m u t a n t s a n d t h e c o mp l e me n t a y r s t r a i n s s h o w e d t h a t s ll i n e g —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几丁质酶基因克隆的筛选及序列分析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几丁质酶基因克隆的筛
选及序列分析
张表;赵晓瑜;乔环宇
【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3(023)002
【摘要】用改进方法提取粘质沙雷氏菌染色体DNA.通过PCR扩增,得到几丁质酶(chiA)基因,利用pUC19质粒构建了含有chiA基因的克隆载体 ,并转化E.coli DH5α.经测序分析,证明克隆片段与文献报道基本相同,仅在第437位碱基由C变为T.
【总页数】4页(P184-187)
【作者】张表;赵晓瑜;乔环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785
【相关文献】
1.粘质沙雷氏菌几丁质酶(ChiC)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J], 魏巍;贺淹才;方柏山;刘爱花
2.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研究Ⅰ-Serratia marcescens 9-2菌株分离、分类鉴定和形态特征 [J], 黄文芳
3.嗜甲基细菌Serratia Marcescens NH8的r筛选及其pqq基因的克隆 [J], 彭乔木;周璐璐;熊力;彭清忠;胡广
4.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研究Ⅱ--营养基质和不同色光对粘质沙雷氏菌生长的影响 [J], 黄文芳;诸瑜
5.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发酵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J], 郝林华;陈靠山;牛德庆;张玉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tn5转座子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年 科研热词 转座子 胞外多糖 突变体库 磷酸乙酰转移酶 反刍月形单胞菌 副猪嗜血杆菌 减毒株 乙酸激酶 青枯雷尔氏菌 遗传改良 突变 短小芽孢杆菌 电击转化 生物防治 甜瓜采后病害 水稻条斑病菌 毒性 无致病力突变株 基因位点 反向pcr ttc培养基 tn5转座子 tn5插入突变体 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 推荐指数 5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野油菜黄单胞菌 1 调控 1 表达调控 1 致病相关基因 1 群体感应 1 细菌耐药 1 细菌素 1 电穿孔 1 生物防治 1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 1 大肠埃希菌 1 可转移因子 1 假单胞菌 1 tn5突变 1 ez-tn5 1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 1 2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青枯雷尔氏菌 1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1 致病性 1 致病力 1 群体感应 1 突变体 1 水稻基腐菌 1 无致病力突变株 1 弱化指数 1 tn5转座子 1 mvav 1 mvat 1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 1 2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耐盐基因 盐敏感突变株 甜菜碱 中度嗜盐菌
211105505_基于重组减毒沙门氏菌载体递送疫苗及药物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3 年第 39 卷基于重组减毒沙门氏菌载体递送疫苗及药物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李琦 陈多多 王弘瑞 胡迪 杨明 孙丽媛 (北华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吉林132013)中图分类号 R392.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23)03-0670-05[摘要] 沙门氏菌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首先,沙门氏菌作为兼性厌氧菌,能够特异性地定植在肿瘤区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介导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 细胞等在内的免疫细胞浸润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
其次,沙门氏菌具有高度遗传修饰性,可被改造为毒力减低或精准靶向的重组沙门氏菌。
此外,重组沙门氏菌还可作为疫苗、细胞毒性药物、RNAi 和纳米颗粒递送的有效平台,在治疗的同时还可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如重组沙门氏菌载体活疫苗裂解系统,能够加强肿瘤抗原呈递,促进T 细胞发挥杀伤效应。
本文介绍了减毒沙门氏菌载体的抗肿瘤免疫特性和肿瘤靶向性,并对以重组减毒沙门氏菌为递送系统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沙门氏菌;肿瘤;疫苗;细胞毒性药物;RNAiAdvances in vaccine and drug delivery for tumor immunotherapy based on recombinant attenuated Salmonella vectorLI Qi , CHEN Duoduo , WANG Hongrui , HU Di , YANG Ming , SUN Liyuan. School of Medical Technology , Beihua University , Jilin 132013, China[Abstract ] Salmonella -mediated immu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tumors have become one of hot spots in the field of antitu⁃mor research. First , Salmonella , as a parthenogenic anaerobic bacterium , is able to specifically colonize the tumor area. It can also directly kill tumor cells and induce immune responses in body , mediating the infiltration of immune cells such as macrophages , neu⁃trophils and T cells to exert anti -tumor effects. Second , based on the highly genetically modified features , it can be modified to become virulence -reduced or precisely targeted recombinant Salmonella. In addition , recombinant Salmonella could serve as an efficient plat⁃form for the delivery of cancer vaccine , cytotoxic agents , RNAi and nanoparticles , which showed a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on growth of cancer , and exhibited a prevention of tumo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For example , a vaccine lysis system based on recombinantattenuated Salmonella vector , which can enhance tumor antigen presentation and promote antitumor effects of T -cell. This reviewdescribes the antitumor immune properties and tumor targeting of Salmonella ,and also elaborate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umor immunotherapy using recombinant attenuated Salmonella as a delivery system.[Key words ] Salmonella ;Tumor ;Vaccines ;Cytotoxic agents ;RNAi传统的肿瘤疗法有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但存在靶点选择性差、药物渗透性差和患者不良反应性等缺点[1]。
鸡白痢沙门氏菌Mini-Tn5转座子插入突变

进行筛选,获得大量在不同位点插入突变的突变体,从中筛选鸡白痢沙门氏菌某功能缺陷型突变株。通过对突变
株的基本特征以及PCR鉴定后,再进行插入基因定位。结果表明,Km和Cm抗性基因已成功转座至鸡白痢沙门
氏菌基因组上;基因定位显示突变株均有且只有1个插入位点,插入位点的位置不尽相同。这为研究鸡白痢沙门
氏菌功能基因和筛选特定突变株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失,并对其某种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如肠内黏 附、细胞内生存等),最后通过基因定位鉴定突变株 插入的功能失活基因,从而获得诸多与此功能相关 的突变株[3]。因此突变株的获得对研究细菌的感染 与致病的分子机制十分有用[4-5]。为此,本研究利用 自杀性质粒pUT 携带的mini-Tn5转座子对鸡白痢 沙门氏菌进行转座突变[6-8],构建并鉴定突变株,以
表1 试验用的细菌和质粒 Table 1 Bacteria and plasmids in the research
应条件:94℃5min;94℃5个循环;72℃10min。PCR产物预期大小约
为1.0kb。回收PCR产物连接至pUC18载体中,
转化至E.coli DH5α,获得重组质粒,命名为 pUC-
关键词:鸡白痢沙门氏菌;基因转座;突变;基因定位
中图分类号:S85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66-6964(2008)05-0621-06
Insertion Mutagenesis in Salmonella pullorum by Mini-Tn5 Transposon
GENG Shi-zhong,JIAO Xin-an*,CHEN Xiao-iuan, PAN Zhi-ming,ZHANG Hui,CHEN Xiang
Cm,经鉴定后送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雷氏Z4菌株Tn5转座突变株的群体淬灭活性筛选体系的
建立及优化
杨惠婷;刘栋;赵一竹;杨瑞雪;葛世玫
【期刊名称】《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43)2
【摘要】利用Tn5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构建沙雷氏Z4菌株突变体库,研究不同因素对转座突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了突变株的群体淬灭能力.结果表明,采用双亲本接合法,选择对数生长期的沙雷氏Z4菌株与大肠杆菌S17-1(pRL1063a)菌液1∶1混合,30℃培养3 h后,涂布于含50μg/mL卡那霉素和25μg/mL四环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突变株数量最多;随机选择突变株进行群体淬灭能力测试,结果筛选到了3株群体淬灭能力明显与沙雷氏Z4野生型有差异的突变株.本研究采用的Tn5转座突变技术为研究群体淬灭菌的基因功能以及生理代谢提供了有效的分子遗传工具,也为研究群体淬灭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页数】10页(P44-53)
【作者】杨惠婷;刘栋;赵一竹;杨瑞雪;葛世玫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2
【相关文献】
1.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无致病力突变株插入位点的鉴定与分析
2.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突变菌株的异质性
3.从芽胞杆菌dhs-330转座突变库筛选获得高产表面活性剂突变株
4.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无致病力突变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5.以转座子Tn5作弗氏中华根瘤菌的可识别生态学标记的研究──Tn5的水平转移及其对R.fredii Tn5突变株运动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