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牙列异常诊疗指南
混合牙列异常诊疗指南

混合牙列异常诊疗指南【概述】混合牙列期是儿童颌骨和牙弓主要生长发育期,也是恒牙牙合建立的关键时期,预防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诱导建立正常牙合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治疗混合牙列异常的目的是尽早纠正已存在的或发展中的牙齿、骨骼和肌肉不调,特别是发育中的功能性长、宽、高三个方向的牙弓关系不调,使恒牙正常萌出,形成正常恒牙列。
(一)第一恒磨牙前移导致间隙不足【临床表现】由于第二乳磨牙早失引起第一恒磨牙前倾并且可能伴有舌向扭转。
第一恒磨牙的前移占据了双尖牙萌出所需要的间隙,导致拥挤。
2.对照正常牙合牙弓长度,通过临床检查、模型测量等手段分析牙列状况,确定第一恒磨牙是否前移以及丧失间隙的大小。
【治疗原则及方案】1.上颌第一恒磨牙前移(1)单侧第一恒磨牙前移:采用活动矫治器。
设计时最好选用固位良好的箭头卡环固位,在前移的第一恒磨牙近中设计指簧推其向远中。
(2)双侧第一恒磨牙前移:一般选用口外弓推前移磨牙向远中,使磨牙远中倾斜移动或整体移动。
使用口外弓应尽量保持施力的恒定,力值不宜过大。
口外弓的戴用时间每天14小时以上。
2,下颌第一恒磨牙前移选用下颌唇挡矫治器。
挡位于下牙弓唇侧,后端的U形曲抵住下颌第一恒磨牙颊面管,唇挡通过改变下唇位置,使唇肌压迫唇挡产生一个远中移动的力推下颌恒磨牙向远中。
(二) 正中间隙【临床表现】1.在混合牙列早期,上颌恒前牙萌出时常见左右两中切牙间存在明显的空隙,被称为正中间隙。
2.生理性正中间隙是由于上颌恒中切牙萌出时,牙齿长轴向远中唇侧倾斜所致,随侧切牙、尖牙的萌出,间隙将缩小闭合。
3.因上唇系带肥厚、埋伏牙等所致之正中间隙,难以自行闭合。
【诊断要点】1.通过临床和X线检査,明确正中间隙是生理性还是由于其他原因所致的非生理性。
2.临床检查上唇系带位置是否异常或肥厚。
可进行试验来确定。
3.拍摄X片检查是否有多生牙、埋伏牙。
【治疗原则及方案】1.生理性正中间隙,需向家长解释原因,嘱其观察。
牙发育异常诊疗指南

牙发育异常诊疗指南一、萌出异常(一)萌出过早【概述】牙齿萌出过早又称早萌,是指牙齿萌出的时间超前于正常萌出的时间,而且萌出牙齿的牙根发育不足根长的1/3。
早萌有乳牙早萌和恒牙早萌【临床表现】1.乳牙早萌多见下颌中切牙,偶见上颌切牙或第一乳磨牙。
多数是正常牙,也有是多生牙。
多数没有牙根,且只与粘膜连接而无牙槽骨支持,极度松动。
乳牙釉质、牙本质菲薄,并钙化不良。
2.恒牙早萌多见于前磨牙,下颌多于上颌。
牙根发育不足,极度松动。
常伴有釉质钙化不良或发育不全现象。
【诊断要点】1.牙齿萌出时间明显超前于正常萌出时间。
2.患牙不同程度的松动3.时有釉质发育不全现象。
4. X线片检查恒牙牙根发育仅为根长的1~2mm。
【治疗原则及方案】1.乳牙早萌一度松动者,为了避免吮乳时脱落或自行脱落吸人呼吸道,应及时拔除。
松动不明显者,可予以严密观察。
当吮乳时,因早萌的下切牙磨擦舌系带,造成舌系带处创伤性溃疡,可暂停哺乳,改为汤匙喂乳,调磨早萌下切牙的切缘,使溃疡自愈。
2.恒牙早萌(1)早萌恒牙松动不明显,可不作处理予以观察。
(2)拔除相应的残根、残冠等,先行乳牙及有根尖周病的邻牙治疗,有助于早萌恒牙继续发育。
(3)应对早萌牙进行局部涂氟,预防龋病发生。
(二)萌出过迟【概述】牙齿萌出过迟又称迟萌,是牙齿萌出时间显著晚于正常萌出时间。
全部乳、恒牙或个别牙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1.乳牙迟萌多数乳牙或全口乳牙萌出过迟多与儿童全身因素有关。
例如佝俊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不良等。
佝偻病患者的乳牙可迟14、15个月才萌出,而且萌出的乳牙常伴有釉质、牙本质发育异常。
2. 恒牙迟萌(1)个别恒牙迟萌常见于上颌恒中切牙、恒尖牙或恒前磨牙。
这是因为乳切牙过早脱落,儿童习惯用牙龈咀嚼,局部牙龈角化增生,坚韧肥厚,使恒切牙萌出困难所致。
若乳尖牙或乳磨牙过早脱落,邻牙移位,间隙缩小,可使恒尖牙、前磨牙萌出困难或萌出过迟,此外,还需考虑恒牙冠、根的发育状况、牙胚的长轴方向以及是否有多生牙、牙瘤等周围阻力。
口腔正畸学: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错(牙合)

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错(牙合)
混合牙列期暂时性错(牙合)的表现: 1.上中切牙间隙 2.上切牙牙冠偏远中 3.前牙暂时性拥挤 4.暂时性远中(牙合) 5.暂时性深覆(牙合)
3
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错(牙合)
1.上中切牙间隙:由于上颌侧切牙牙胚挤压中切牙根所致, 当侧切牙萌出后间隙逐渐消失。4源自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错(牙合)
7
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错(牙合)
5.暂时性深覆(牙合):主要是因切牙冠长度较大,同时后牙垂 直生长不足所致。当第一磨牙高度生长及前磨牙冠完全萌出后,深覆 (牙合)可能自行调整。
8
谢谢观看THANKS
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错(牙合)
主讲人:李然
9
2.上颌侧切牙牙冠偏远中:由于上颌尖牙牙胚压迫侧切牙牙根, 使侧切牙牙根向近中倾斜所致。当尖牙萌出后,侧切牙即可恢复正常。
5
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错(牙合)
3.前牙暂时性拥挤:主要是因为恒牙比乳牙宽度大。后期可自行 调整而排列整齐。
6
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错(牙合)
4.暂时性远中(牙合): 上下颌第一磨牙在建(牙合) 初期,为偏远中关系。在乳 磨牙被前磨牙替换时,可利 用剩余间隙自行调整。
混合牙列期 的暂时性错(牙合)
主讲人:李然
1
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错(牙合)
阻断性矫治是对乳牙期及替牙期因遗传、先天或后天因素所导致 的正在发生或已初步表现出的牙、牙列、咬合关系及骨发育异常等, 采用简单的矫治方法进行治疗,或采用矫形的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 达到阻断畸形的发展,建立正常的牙颌面关系为目的的矫治。
牙列不齐需规范诊治

牙列不齐需规范诊治……暑假来临,到医院矫正牙列不齐的孩子一天天增多,口腔医院昨天一天正畸的孩子超过100人,比平时增加了40%;东太平洋牙防所每天正畸的孩子也比平时增加了30%多;现代口腔门诊部每天要接到10个左右咨询矫正牙列不齐知识的电话;其他医院口腔科最近也火爆了起来,病人主要是牙列不齐的学生。
王女士的儿子东东长得很是可爱,牙齿也很白,就是有那么一点“歪七扭八”,不仅影响美观,有些同学还给他起了个不雅的外号,孩子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
因此,一放暑假,王女士就带着儿子到市中医院口腔科做牙齿正畸治疗。
据市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魏东介绍,近日到中医院口腔科咨询矫正牙齿、做正畸治疗的学生真多,比前段时间增加了近40%,科内的医生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休息的时候。
前来矫正牙齿的孩子年龄大多在10到16岁之间。
为什么现在整牙的孩子这么多?魏东主任解释说,除了现代人注重孩子仪表外,还有其它原因,如今,孩子的营养越来越好,牙胚发育比以前早,往往是恒牙都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掉,新的牙齿没地方长,只能挤着长;现在的孩子精细食品吃得多,硬食物嚼得少,牙槽骨发育不充分,都导致牙列不齐的孩子比过去多。
同时,现代人审美要求越来越高,过去觉得牙列还可以的牙齿,现在也都跑来咨询和矫正。
魏主任提醒广大家长,孩子3岁左右,牙齿长齐之后,最好到医院对牙齿状况做一个全面检查,看看牙齿、颌骨等方面的发育状况。
有一些牙颌畸形需要早期进行治疗(3至5岁),如“地包天”、咬唇、吮指等不良习惯。
但儿童一般的牙颌畸形在恒牙已经开始萌出的时候(8至10岁),到牙科医生那里做咨询、检查为宜。
因为此时可以早期、定期观察儿童恒牙萌出过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他特别强调,牙齿正畸虽然是小手术,但也有风险,如果手术没做好,就可能引起牙齿经常发炎、牙坏死等,所以,要为孩子矫正牙列不齐,应到规范的口腔专科诊治。
口腔正畸学:牙齿数目异常的处理、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

6
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
(三)重度牙列拥挤的矫治: 疗程长达3—4年,患者必须合作,应选择经验丰富的正畸医师。 由于序列拔牙需治疗数年,至少每半年应拍摄全颌曲面谢观看THANKS
牙齿数目异常的处理、 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
主讲人:李然
1
牙齿数目异常的处理
(一)牙数目过多 由于牙胚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异常而形成一个或数个额外牙。临床
检查发现额外牙,一般均应照X线片或曲面断层片确诊。 矫治:尽早拔除额外牙。
2
牙齿数目异常的处理
(二)牙数目过少 乳牙列中先天性缺牙较少,多见于恒牙列中。 牙齿缺失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与先天发育异常。 矫治:混合牙列期定期观察其自行调整。原则 上对个别牙缺失的患者,尽量选用后牙前移替代疗 法。
3
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
(一)轻度牙列拥挤的矫治: 应及时进行早期矫治,大多可采用不拔牙矫正。 1.适应证:混合牙列末期,恒牙早期;轻度拥挤4mm以内;软组
织侧貌无前突。
4
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
2.矫治方法:对于轻度拥挤又很难自行调整的错颌畸形, 采用固定矫治器,也可利用口外弓推磨牙向后开拓间隙。
5
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
牙齿数目异常的处理、牙列拥挤的早期矫治
主讲人:李然
8
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联合治疗指南

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联合治疗指南成都高新美可美口腔诊所有限公司 610000口腔疾病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会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造成患者在饮食的过程中,出现咀嚼功能下降的现象,导致生活不便,生活质量下降。
口腔疾病的发生几率相对比较高,在当前临床治疗中,针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特殊性,实施联合治疗很关键,联合干预之后,减少了对应的不良影响。
口腔疾病的发生原因比较多,表现不同,主要是牙神经以及牙肌肉迟钝导致的,牙槽骨的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
在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实施不同方式治疗。
老年患者可能会存在其他合并症,例如高血压等,因此在修复治疗的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进行修复指导,采取合理的联合治疗方式,促进其恢复。
1.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治疗1.1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常规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对患者不良影响大,针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能缓解不良反应。
首先进行常规性的检查,了解患者的牙齿以及牙槽等基本情况,制定牙模型,结合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设计方案。
在模型设计中,按照之前的方案进行落实,对患者的牙齿进行矫正,此外进行固定处理,将治疗前后效果分析。
1.2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实施联合治疗后可缓解不良反应,对患者采取的是正畸和修复方式进行治疗,修复之前实施正畸治疗。
在正畸和修复治疗间隔5个月-2年。
正畸治疗如下:首先观察牙列损伴牙颌畸形情况,对牙齿间隙进行研究,采取对应的修复手段进行治疗。
针对出现牙齿作为的情况,实施主弓丝进行矫正处理,将其牵拉到正常的位置,结合牙齿之间的裂缝进行适当的调整,除了主弓丝外,可以采用矫正器进行矫正处理。
人如果出现牙列缺损的现象,可借助咬合部位进行修复,选择现有的仪器设备进行矫正处理。
导板矫正器的合理化应用也很重要,可做种实现修复处理。
如果出现深覆盖的情况,需要对前后方的牙进行低压治疗,选择的仪器设备是导板矫正器。
口腔科疾病诊疗规范目录

口腔科疾病诊疗规范目录第一章牙体牙髓病第一节龋病一、浅龋二、中龋三、深龋第二节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一、畸形中夹尖二、牙内陷三、四环素着色牙四、氟牙症五、先天性梅毒牙六、磨损七、楔状缺损八、牙本质过敏症九、牙隐裂十、牙根纵裂十一、牙震荡十二、牙脱位十三、牙折第三节牙髓病第四节根尖周病第二章牙周病第一节牙龈疾病第二节牙周炎第三章儿童口腔病第一节牙的发育异常一、萌出异常(一)萌出过早(二)萌出过迟(三)异位萌出二、形态结构异常(一)畸形结节(二)融合牙(三)过小牙(四)过大牙(五)弯曲牙三、数目异常(一)多生牙(二)先天性缺牙第二节龋病一、乳牙龋病二、年轻恒牙龋病第三节牙髄病一、乳牙牙髓病(一)急性牙髓炎(二)慢性牙髓炎(三)牙髓坏死与坏疽二、年轻恒牙牙髓病(一)可复性牙髓炎(二)不可复性牙髓炎(三)牙髓坏死与坏疽第四节根尖周病一、乳牙根尖周病(一)乳牙慢性根尖周炎二、年轻恒牙根尖周病(一)年轻恒牙急性根尖周炎(二)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第五节牙外伤一、乳牙外二、年轻恒牙外伤第六节牙周组织疾病一、牙龈炎(一)萌出性龈炎(二)(三)口呼吸引起的增生性龈炎(四)牙列拥挤性龈炎第七节粘膜病一、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二、口角炎三、婴幼儿创伤性溃疡四、疱疹性口炎五、地图舌第八节牙列异常一、乳牙列异常(一)乳前牙反牙合(二)后牙反牙合(三)深覆牙合二、混合牙列异常(一)第一恒磨牙前移导致间隙不足(二)正中间隙(三)开牙合(四)前牙反牙合(五)牙列拥挤(六)前牙深覆盖第四章口腔黏膜病一、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二、创伤性溃疡三、白塞病四、口腔单纯疱疹五、带状疱疹六、口腔念珠菌病七、药物过敏性口炎八多形性红斑九、天疱疮十、良性黏膜类天疱疮十一、口腔扁平苔藓十二、盘状红斑狼疮十三、口腔白斑十四、口腔红斑十五、口腔黑斑十六、肉芽肿性唇炎十七、舌乳头炎十八、地图舌十九、口角炎二十、梅毒二十一、艾滋病在口腔的表现第五章口腔颌面外科第一节口腔颌面部感染性疾病一、根尖脓肿二、干槽症三、拔牙后感染四、智牙冠周炎五、颏下间隙感染六、眶下间隙感染七、颊间隙感染八、颞间隙感染九、颞下间隙感染十、咬肌间隙感染十一、翼下颌间隙感染十二、舌下间隙感染十三、咽旁间隙感染十四、下颌下间隙感染十五、口底多间隙感染十六、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十七、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十八、新生儿颌面骨骨髓炎十九、放射性颌骨坏死(骨髓炎)二十、面颈部淋巴结炎二十一、面颈部淋巴结核二十二、颌面骨结核二十三、面部疖、痈(一)疖(二)痈二十四、颌面部放线菌病二十五、坏疽性口炎(走马疳)第二节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类肿瘤疾病一、色素痣二、皮脂腺囊肿三、皮样、表皮样囊肿四、甲状舌管囊肿(瘘)五、鳃裂囊肿(瘘)六、牙源性颌骨囊胂七、非牙源性发育性囊肿八、非牙源性颌骨囊胂九、动脉瘤样骨囊肿十、乳头状瘤十一、角化棘皮瘤十二、角化棘皮瘤十三、牙龈瘤十四、纤维瘤十五、纤维组织细胞瘤十六、脂肪瘤十七、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十八、假性动脉瘤及损伤性动静脉痿十九、淋巴管畸形二十、神经鞘瘤二十一、神经纤维瘤二十二、损伤性神经瘤二十二、损伤性神经瘤二十四、肌母细胞瘤二十五、牙瘤二十六、二十七、牙骨质瘤二十八、成牙骨质细胞瘤二十九、化牙骨质纤维瘤三十、成釉细胞瘤三十一、成釉细胞纤维瘤三十二、牙源性腺样瘤三十三、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三十四、牙源性钙化囊肿三十五、牙源性黏液瘤三十六、外生骨疣三十七、骨瘤三十八、软骨瘤三十九、骨化性纤维瘤四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四十一、畸形性骨炎四十二、家族性颌骨肥大四十三、巨细胞瘤四十四、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四十五、畸胎瘤及错构瘤(一)畸胎瘤(二)错构瘤四十六、颈动脉体瘤四十七、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四十八、牙龈癌四十九、舌癌五十、口底癌五十一、唇癌五十二、颊黏膜癌五十三、腭癌五十四、上颌窦癌五十五、口咽癌五十六、皮肤及附件癌五十七、中心性颌骨癌五十八、转移癌五十九、恶性黑色素瘤六十、骨肉瘤六十一、软骨肉瘤六十二、软组织肉瘤六十三、浆细胞肉瘤六十四、恶性淋巴瘤六十五、朗格汉斯细胞病六十六、翼腭窝及颞下窝恶性胂瘤第三节口腔颌面部创伤一、颜面部软组织创伤(一)擦伤(二)挫伤(三)刺伤(四)裂伤(五)咬伤二、牙槽突骨折三、下领骨骨折四、上颌骨骨折五、颧骨、颧弓骨折六、鼻骨骨折七、面中2/3多发性骨折八、口腔颌面部火器伤九、口腔颌面部烧伤十、异物第四节颞下颌关节病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二、颞下颌关节脱位(一)急性前脱位(二)复发性脱位(三)陈旧性脱位三、颞下颌关节强直(一)关节内强直(二)关节外强直四、急性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第五节唾液腺疾病一、涎石病二、急性化脓性唾液腺炎三、流行性腮腺炎四、假性腮腺炎五、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六、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七、唾液腺结核八、唾液腺良性肥大九、舍格伦综合征十、涎痿十一、黏液腺囊肿十二、舌下腺囊肿十三、腮腺囊肿十四、多形性腺瘤及肌上皮瘤十五、Warthin瘤(腺淋巴瘤)十六、其他唾液腺良性肿瘤十七、腺样囊性癌十八、黏液表皮样癌十九、其他唾液腺恶性胂瘤第六节口腔颌面部畸形及缺损一、唇裂二、腭裂三、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四、牙槽突裂五、面横裂六、正中裂七、面斜裂八、先天性唇窦九、双唇十、唇、舌系带畸形十一、宽面综合征(下颌角、咬肌肥大)十二、下颌前突十三、下颌后缩十四、颏部后缩十五、上颌前突十六、上颌后缩十七、单侧颌骨肥大畸形十八、单侧颜面发育不全畸形十九、进行性单侧颜面萎缩征二十、长面综合征二十一、短面综合征二十二、斜颈二十三、鞍鼻二十四、鼻缺损二十五、唇、颊缺损二十六、耳缺损二十七、颌骨缺损二十八、颧、眶骨缺损第七节口腔颌面部神经疾患一、面瘫二、面肌痉挛三、三叉神经痛四、舌咽神经痛五、非典型性面痛六、味觉性出汗综合征七、流涎症第八节口腔颌面部其他疾病一、着色性干皮病二、石骨症三、溶骨症四、异位甲状腺五、淀粉样变性六、结节病七、颈推横突肥大八、茎突舌骨综合征九、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第六章口腔修复第一节牙体缺损第二节牙列缺损第三节牙列缺失一、全口义齿二、即刻全口义齿第四节颌面缺损的修复一、获得性上颌骨缺损的修复二、获得性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一)耳修复(二)鼻修复(三)眼球缺失的修复(四)眼眶缺损的修复第五节牙周炎(牙周夹板治疗)第六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第一章牙体牙髓病第一节龋病一、浅龋【诊断要点】1、龋损部位色泽变棕黑,或表现为龋白斑,呈白垩色改变。
牙列拥挤临床诊疗指南

牙列拥挤临床诊疗指南【概述】牙列拥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几乎各类型的错牙合畸形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牙列拥挤存在。
造成牙列拥挤的原因主要是牙量骨量不调,机制为牙量较大而骨量不足,表现为牙齿因间隙不足而排列错乱。
【临床表现】1.多发于前牙部位,但也见于后牙部位。
2.表现为唇舌向、近远中向、高低位等各个方面的错位,后牙部位拥挤可造成后牙反牙合、锁牙合。
3.牙列拥挤破坏了牙弓的正常形态,导致上下牙列咬合紊乱而影响正常口腔功能;妨碍局部牙齿的清洁,好发龋齿、牙周病;严重者由于不良牙合关系的长期存在,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诊断要点】1.牙列拥挤的分度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三度。
轻度拥挤(Ⅰ度)——牙弓中4mm以内的拥挤;中度拥挤(Ⅱ度拥挤)——牙弓拥挤在4~8mm之间;重度拥挤(Ⅲ度拥挤)——牙弓拥挤超过8mm。
2.牙列拥挤度的确定通过模型测量可以确定牙列的拥挤程度。
需要测量两项指标:牙弓的必需间隙和可用间隙。
【治疗原则及方案】1.替牙期牙列拥挤的矫治替牙期牙列拥挤治疗的重点在于对乳恒牙的替换过程进行监控,促进牙列和牙合的正常发育。
包括:(1)乳牙龋病的预防和治疗,防止牙弓长度缩短。
(2)乳牙早失后根据情况进行间隙保持或密切观察;乳牙滞留及时拔除。
(3)发生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时,用阻断性矫治方法纠正其萌出道方向。
(4)发现多生牙妨碍正常恒牙萌出时应及时拔除。
(5)口腔不良习惯的破除。
(6)如果第一恒磨牙前移造成牙弓间隙不足而使牙齿埋伏阻生,可用口外弓或固定矫治器推磨牙向后或开展间隙以利于萌出。
(7)影响颌骨发育的错牙合(如前牙反牙合)的早期矫治,防止拥挤的发生。
2.恒牙期牙列拥挤的矫治轻度拥挤采用扩大牙弓的方法;重度拥挤采用拔牙矫治;中度拥挤可拔牙可不拔牙的边缘病例,应参考面型而决定是否拔牙,能不拔牙时尽可能不拔牙,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邻面去釉的方法。
(1)扩大牙弓1)牙弓近远中向开展①推磨牙向远中②唇向移动切开2)宽度开展①矫形开展:又称上颌腭中缝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牙列异常诊疗指南
【概述】
混合牙列期是儿童颌骨和牙弓主要生长发育期,也是恒牙牙合建立的关键时期,预防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诱导建立正常牙合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治疗混合牙列异常的目的是尽早纠正已存在的或发展中的牙齿、骨骼和肌肉不调,特别是发育中的功能性长、宽、高三个方向的牙弓关系不调,使恒牙正常萌出,形成正常恒牙列。
(一)第一恒磨牙前移导致间隙不足
【临床表现】
由于第二乳磨牙早失引起第一恒磨牙前倾并且可能伴有舌向扭转。
第一恒磨牙的前移占据了双尖牙萌出所需要的间隙,导致拥挤。
2.对照正常牙合牙弓长度,通过临床检查、模型测量等手段分析牙列状况,确定第一恒磨牙是否前移以及丧失间隙的大小。
【治疗原则及方案】
1.上颌第一恒磨牙前移
(1)单侧第一恒磨牙前移:采用活动矫治器。
设计时最好选用固位良好的箭头卡环固位,在前移的第一恒磨牙近中设计指簧推其向远中。
(2)双侧第一恒磨牙前移:一般选用口外弓推前移磨牙向远中,使磨牙远中倾斜移动或整体移动。
使用口外弓应尽量保持施力的恒定,力值不宜过大。
口外弓的戴用时间每天14小时以上。
2,下颌第一恒磨牙前移选用下颌唇挡矫治器。
挡位于下牙弓唇侧,后端的U形曲抵住下颌第一恒磨牙颊面管,唇挡通过改变下唇位置,使唇肌压迫唇挡产生一个远中移动的力推下颌恒磨牙向远中。
(二) 正中间隙
【临床表现】
1.在混合牙列早期,上颌恒前牙萌出时常见左右两中切牙间存在明显的空隙,被称为正中间隙。
2.生理性正中间隙是由于上颌恒中切牙萌出时,牙齿长轴向远中唇侧倾斜所致,随侧切牙、尖牙的萌出,间隙将缩小闭合。
3.因上唇系带肥厚、埋伏牙等所致之正中间隙,难以自行闭合。
【诊断要点】
1.通过临床和X线检査,明确正中间隙是生理性还是由于其他原因所致的非生理性。
2.临床检查上唇系带位置是否异常或肥厚。
可进行试验来确定。
3.拍摄X片检查是否有多生牙、埋伏牙。
【治疗原则及方案】
1.生理性正中间隙,需向家长解释原因,嘱其观察。
2.正中间隙由于多生牙、埋伏牙引起者,应该尽早拔除。
必要时可采用2X4固定矫治,使正中间隙得以关闭。
3.正中间隙由于上唇系带肥厚,附丽过低所致者,应先采用唇系带延长术,再用正畸治疗关闭间隙。
(三) 开牙合
【临床表现】
1.混合牙列期开牙合可因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牙性开牙合,也可以是骨性开
牙合。
2.开牙合的范围有大有小,有前牙区开牙合和后牙区局部开牙合。
3.上下牙弓形态、大小、位置可能不协调,上下牙弓明显狭窄。
4.上颌骨形态可能正常或宽度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不足。
5.严重开牙合者呈长面形,面下1/3过长,面宽度减小。
【诊断要点】
1.判断患者是否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向发育异常,上下颌牙在正中牙合位及下颌功能运动时无牙合接触。
确定所属类
型。
(1)牙型主要为牙及牙槽骨的问题,即前牙萌出不足、前牙牙槽骨发育不足,或者后牙萌出过度、后牙牙槽骨发育过度,面部无明显畸形,颌骨发育基本正常。
骨型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发育异常,如下颌支短,下颌角大等。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因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开牙合者,可采用矫治器消除口腔不良习惯。
年幼儿童一般在纠正后,上下切牙可自行调整生长。
2.患者如为前牙萌出不足,可在上下切牙粘托槽,进行垂直牵引;如为后牙萌出过多,可在后牙区加牙合垫以压低后牙。
3.混合牙列期是功能矫治轻度骨性开的主要时期,可以是多种功能矫治器联合应用,常选用带屏的功能矫治器,去除口周肌肉的不良影响。
若需要可在后期采用固定矫治器。
(四)前牙反牙合
【临床表现】
1.混合牙列期的前牙反牙合有功能性、牙源性或骨源性。
2.牙源性多因牙齿萌出或替换过程中的局部障碍所致。
反覆盖较小,磨牙为中性牙合或轻度近中错牙合关系。
上下颌骨关系无明显异常,颜面基本正常,下颌可自行后退至前牙对刃关系。
3.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磨牙多为轻度近中错牙合关系,一般反覆盖较小,反覆牙合较深,下颌骨大小、形态基本正常,但位置前移,表现为轻度的下颌前突,下颌可后退至上下前牙对刃关系,当下颌后退或处于息止牙合位时,侧貌较正中牙合时改善。
4.骨源性多由于遗传和疾病等因素所致,反覆盖大,磨牙为近中错牙合关系;伴有颌骨畸形,可表现为下颌角钝,下颌体大,下颌支短或上颌前部发育不足,颏部明显前突,下颌常不能自行后退,颜面多呈凹面形,有时还伴开牙合畸形。
【诊断要点】
1.通过临床检查、模型分析和X线头影测量等有效手段,了解病因,根据前牙反牙合的类型进行鉴别诊断。
2,混合牙列期前牙反牙合的诊断要点与乳牙列期基本相同。
【治疗原则及方案】
1.矫治方法的选择及其效果,与患者年龄和畸形程度有关。
应及早矫治前牙反
牙合关系,保证上下颌骨正常的生长发育。
2.牙源性前牙反牙合可使用活动矫治器或功能矫治器,将舌倾的上切牙矫治到正常位,内收前突的下切牙;对于伴有轻度拥挤、扭转的患者,也可采用“2X4”固定矫治。
3.功能性前牙反牙合在混合牙列期通常选用型功能矫治
器,可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4.下颌前突型,其矫治目标是抑制下颌骨向前生长,后移下颌骨,或者通过改变下颌生长方向来协调上下颌基骨的长度和位置。
可采用功能矫治器或颏兜进行矫治。
5.上颔发育不足的矫治原则是促进上颌骨的向前生长发育,根据患者年龄和畸形程度选择相应的功能矫治器或前方牵引矫治装置。
(五) 牙列拥挤
【临床表现】
1.单纯性拥挤表现为牙齿因间隙不足而排列错乱,并影响牙弓形态与咬合关系,一般不伴颌骨及牙弓间关系不调,磨牙关系为中性牙合,面形基本正常。
2,少数患者除牙量不调造成的拥挤外,还存在颌骨、牙弓间关系不调,影响面形,有时还伴有口颌系统功能异常。
【诊断要点】
1.应明确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的牙列拥挤。
2.上颌中切牙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而侧切牙萌出后,牙冠向远中倾斜。
均属暂时性错牙合畸形。
3,采用混合牙列间隙分析法,预测拥挤度。
【治疗原则及方案】
1.混合牙列期的暂时性牙列拥挤,应定期观察,不作治
疗。
2.轻、中度牙列拥挤者。
.
(1)定期观察,可利用乳恒牙替换过程中的替牙间隙,或者利用恒牙萌出使颌骨生长时所增加的牙弓长度和宽度自行调整。
(2)若影响乳恒牙正常替换,有咬合创伤,需及时治疗,可采用“2X4”固定矫治或扩弓治疗。
(3)若有唇肌、颜肌张力过大,妨碍牙弓前段发育,可用唇挡矫治器。
3.重度牙列拥挤者,如果适应证合适,并且患者及家长要求矫治的心情迫切,应向其解释清楚,让其了解矫治的疗程、预后以及在恒牙列期可能尚需再矫治等问题后,采用系列拔牙法。
对单纯拥挤病例也可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疗程短,效果好。
(六) 前牙深覆盖
【临床表现】
1.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超过3mm。
2.上前牙唇向错位,下前牙舌向错位,磨牙多为远中牙合关系,常伴有前牙深覆
牙合。
【诊断要点】
明确前牙深覆盖的所属类型。
1.牙性主要是因为上下前牙位置或数目异常造成,一般没有上下颌骨之间以及颅面关系的不调。
2.能性是由于神经肌肉反射引起的下颌功能性后缩,上颌骨一般正常。
当下颌前伸至磨牙呈中性牙合关系时,上下牙弓矢状关系基本协调,面型明显改善。
3.骨性是由于颌骨发育异常,磨牙呈远中错牙合关系。
【治疗原则及方案】
1.尽早去除病因,对牙性前牙深覆盖,可采用活动矫治器关闭上前牙前突及其散在间隙,排齐下前牙舌向倾斜及其拥挤。
2.下颌后缩者多采用功能矫治器,促进下颌磨牙伸长和向近中移动。
3.上颌发育过度者多采用口外弓和头帽,限制上颌骨向前发育,使之与下颔骨相协调。
要求患者每天至少戴用12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