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定通过一批高产优质绿色抗逆小麦新品种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369绿色高产增效节能技术集成示范

粮食作物2019.8魁W l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369绿色高产增效节能技术集成示范周有印郭军霞(郸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郸城477150)摘要:郑麦369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培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6种。
郸城县连片种植,采用绿色高产增效生产技术,获得了亩产600kg的高产目标。
文章通过科学施肥技术、深耕和深松技术、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技术、农作物病C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各类新技术的示范,开展绿色高效种植,实现优质高产,增收增效。
关键词:绿色;高产;增效;节能;技术集成郑麦369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审,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30,品种来源:郑麦366/良星99。
半冬性,生育期229d。
,,,中等。
株高83.1cm,株型,茎秆弹性好,倒好。
旗叶细小、上冲,穗层厚,熟相好。
穗纺锤型,短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
亩穗数42.3万穗,穗粒数30.3粒,千粒重46.6g。
抗病性鉴定,高感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感纹枯病,中抗条锈病。
品质检测,籽粒容重816g/L、814g/L,蛋白质含量14.71%、13.85%,湿面筋含量30.9%、31.4%,稳定时间4.8min、6.9min。
郑麦369具有郑麦366的优、强筋特性,又有99的高产潜特,综合状好。
郸城县农科所在2017-2018年度利用i作者简介:周有印(1970-),男,副研究员,从事小麦试验及示范推广工作通讯作者:郭军霞(1971-),女,技师。
体情况而定,重点抓好稻瘟病和黑粉病的防治工作。
稻粒黑粉病防治:破口时用灭黑灵、灭黑一号等进行第一次防治;抽穗30%~50%时进行稻粒黑粉病第二次防治;药后如遇阴雨天气及时补打。
2.7“九二O”处理武香A对“九二O”迟钝,第一次,需破口时个别见穗(见穗指标在1%)时,每亩用“九二O”4g全田 喷雾处理(温度在23"~32")时的用量,以消除母本穗包茎,以及增加父本穗层高度,有利于扬花授粉。
国审高产绿色小麦新品种—宛1204

国审高产绿色小麦新品种—宛1204
石利朝;王震;张彬;李金秀;李金榜
【期刊名称】《麦类作物学报》
【年(卷),期】2024(44)4
【摘要】宛1204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中心选育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于2010年以偃展4110为母本、徐麦25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法多年选择而成。
该品种于2022年5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20077。
1特征特性宛1204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
全生育期217.1~226.6 d,与对照品种周麦18(下同)熟期相当。
幼苗半直立,株高77.9~78.9 cm,分蘖力强,叶披、宽、挺;成穗率高且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短穗码稍稀,具长芒。
籽粒白色、角质,较饱满,冬、春抗寒能力较好,抗倒伏,活秆成熟,落黄好。
【总页数】1页(P545-545)
【作者】石利朝;王震;张彬;李金秀;李金榜
【作者单位】南阳市科学院/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国审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高产栽培技术
2.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宛麦6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3.矮秆高产稳产广适国审小麦新品种郑品麦22号的选育及
高产栽培技术4.国审高产小麦新品种厚德麦981及栽培技术5.国审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信麦163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质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614

2023年第11期新品种160优质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614郑建敏 蒲宗君 罗江陶 邓清燕 王德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粮油作物绿色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6)摘要:川麦614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组合为Ta1/02-3987,抗条锈病、白粉病,耐赤霉病。
其籽粒均匀度高,膨化效果好;茎秆壁厚,具有耐低温特性。
2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402.10kg,较对照绵麦367增产5.1%;生产试验产量468.77kg,比对照绵麦367增产8.8%。
2023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220003。
关键词:川麦614;优质中筋;抗病;高产A New Wheat Variety Chuanmai 614 with High Quality,Disease Resistance and High YieldZHENG Jianmin,PU Zongjun,LUO Jiangtao,DENG Qingyan,WANG Dejun(Crop Research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Environment-Friendly Crop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Wheat Bi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n Southwestern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of P.R.C.),Chengdu 61006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生产品质优、效益高、绿色健康的农作物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为育种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育种改良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聚合多种抗病性(减少农药施用量)等工作的有效途径。
小麦新品种冠麦2号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LIANGZHONG LIANGFA小麦新鬲种意麦2号绿鱼高质高效就培技术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董艳华冠麦2号(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00010)是通过2020年4月29日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其来源先由周麦16和偃展1号杂交选育出稳定系,再与烟农19杂交选育而成,为半冬性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
一、高效播种,节本增效冠麦2号播种前先科学进行种子处理,根据所播种地块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选用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
对于个别有地下害虫严重发生的地块,必须进行土壤处理。
适当控制播种量,每667m?播种量8〜10kg,平均每667n?减少播种量1.5~2.5kg,每667m2保持基本苗数14万〜22万。
打牢播种基础,减少了后期的田间投入,节本增效在5%以上。
二、深耕机耙配套,高效精准施肥冠麦2号宜推广集中连片种植,深耕26-32cm o 深翻深耕产量可增长10%以上。
机耕深翻后耙匀,做到上虚下实,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播种。
冠麦2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产量可增长15%〜20%。
根据有机肥施用数量和质量,一般每667m?底施氮肥18-25kg,拔节后期每667n?追施氮肥10kg,扬花期可根据生长情况每667m2追施氮肥2.5~3.5kg。
施肥与追肥比例为5:5或6:4。
三、绿色田间管理技术(-)出苗期至越冬期冠麦2号小麦出苗后,如有地下害虫造成死苗现象,及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顺着麦垄施洒,并及时补苗。
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根据冠麦2号麦田情况,科学开展化学除草。
在冠麦2号3~5叶期,杂草2~3叶期,当地气温达到10七时均可进行化学除草。
用于禾本科杂草发生严重的除草剂主要有骡马、禾草灵、燕麦畏等,用于阔叶杂草发生严重的除草剂主要有使它隆、阔叶净、麦草畏等,其他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兼除的有阔世玛、扑草净等,可因地块情况把2种除草剂现混现用,分别计量。
严格掌握除草剂的浓度和用药量,把握好喷药技术,喷洒均匀,随用随配制,专药专用,做到绿色防控。
国审优质强筋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沃丰麦188

麦类作物学报 2023,43(6):封二JournalofTriticeaeCropsdoi:10.7606/j.issn.1009 1041.2023.06.17网络出版时间:2023 06 09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61.1359.S.20230608.1653.004.html国审优质强筋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沃丰麦188收稿日期:2022 10 28基金项目:“十四五”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第一作者E mail:liuqianqian_0519@163.com通讯作者:李金才(E mail:ljc5122423@126.com)刘倩倩1,陈甜甜1,戚 柳1,陈 翔1,刘贯军2,李金才1(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合肥230036;2.河南沃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郑州450002) 沃丰麦188是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与河南沃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以周麦16为母本、西农979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丰产优质广适抗逆冬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20136。
1 生物学特征沃丰麦188为半冬性小麦品种。
幼苗半匍匐,分蘖能力强。
全生育期平均为224.9d,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
株高约82.4cm,株型紧凑。
茎秆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度高,熟相好。
穗长方形,长芒,白粒。
籽粒硬质,饱满度高。
有效穗数645万~720万·hm-2,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45~48g。
2 高产稳产在2018—2019年度丰乐种业黄淮南片小麦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产量8617.5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3.3%;2019—2020年度续试中,平均产量8290.5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3%。
在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产量8286.0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9%,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国审高产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新麦23 的选育

国审高产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新麦23的选育冯留锁郭战备侯新玲(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辉县453600)摘要:新麦23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用偃展4110作母本、周麦16作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抗逆、抗病性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新麦23;特征特性;选育新麦23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经过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
2013年12月新麦23通过了国家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6),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优质高产专用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及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1 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1.1 育种目标弱春性~半冬性,中早熟,幼苗生长势强,抗寒性较好。
苗期植株繁茂,分蘖力中等偏强,成穗率高,亩成穗数多;株高70~80 cm,秆质好,抗倒伏。
株型好,叶片上举,功能期长。
亩穗数40万~45万,穗粒数33粒上下,千粒重42~46 g;籽粒饱满,白粒,商品性好,品质达中筋小麦以上标准;抗病性要求对条锈、白粉等病害达到中抗或中感以上。
1.2 技术路线抓住高产主线,重点协调好品质、抗病、抗倒等矛盾。
根据本区小麦特有的“两长一短”生长发育规律,采用多穗数、稳粒数、增粒重的产量结构模式来实现亩产600 kg的高产育种目标;育种方法采用常规的有性杂交,采用冬春性亲本材料杂交,系谱法种植,平均值和极端选择相结合,实行早代株系测产鉴定,室内考种和田间观察相结合,根据株系和单株的综合性状优中选优,用微量S·D·S沉降值法测定早代单株品质。
1.3 新麦23的系谱图新麦23选育系谱见附图百农791×宝丰7228 鲁麦1号×偃师4号↓ ↓C39(英国)/西农78(6)9-2 ×FR81-3/矮早781-4 F1 ×F1↓ ↓89(35)-14×豫麦18号豫麦21×周8425B↓ ↓偃展4110 ×周麦16号↓新麦23附图新麦23选育系谱1.4 亲本选择原则上选择当地推广品种,遗传基础丰富,优缺点能够互补,而且具有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的材料配置组合。
天赐1号小麦品种审定公告

天赐1号小麦品种审定公告天赐1号小麦品种审定公告一、背景介绍近日,我国农业部公布了天赐1号小麦品种审定公告。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品种小麦,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最终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的认可和审定。
此次审定结果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天赐1号小麦品种特点天赐1号小麦是一种高产、抗逆、优质的新品种。
它具有以下特点:1.高产:该品种的单产达到了每亩800斤以上,比普通小麦增产30%以上。
2.抗逆:该品种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并且能够抵御多种病虫害侵袭。
3.优质:该品种的面筋质量好,口感佳,营养价值高。
三、天赐1号小麦品种研发历程天赐1号小麦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
该项目从2005年开始启动,历时10年才最终研发成功。
在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克服了许多困难,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试验,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天赐1号小麦品种审定意义天赐1号小麦品种的审定意义重大。
首先,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品种小麦,代表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其次,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逆、优质等特点,对于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该品种的成功研发和审定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
五、未来展望天赐1号小麦品种的成功研发和审定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各地合作交流,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
六、结语天赐1号小麦品种审定公告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不断进步的体现。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成果,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合作交流,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河南审定小麦品种公示

2023年河南审定小麦品种公示尊敬的广大农民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河南省农业厅,今天我带来了2023年河南审定小麦品种公示的重要信息。
小麦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河南省农业厅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经过严格筛选和评估,我省经过2022年的试种与生产确认,确定了一批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供广大农民选择种植。
现将这些品种向大家进行公示。
1.红麦一号: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中旱地和黄淮地区种植。
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高产稳产,同时品质好,适合加工制作面粉和面食。
2.郑麦一号:该品种是新培育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适合中亚旱地和黄淮地区种植。
该品种耐寒、抗病性强,增产效果明显,适合早春播种。
品质上等,适合加工制作面粉和糕点。
3.龙麦二号: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中亚旱地和黄淮地区种植。
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灾性,产量稳定,适合机械化作业。
品质上好,适合加工制作面粉和食品。
4.南麦四号: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南部山区种植。
耐寒、耐旱、抗病性强,适应性强,产量稳定。
品质上乘,适合加工制作面粉和食品。
5.春麦三号:该品种适宜种植于黄淮地区,适应早春播种,生育期短。
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高产稳产,适合加工制作面粉和面食。
以上是2023年经河南省农业厅审定的小麦品种公示,希望广大农民朋友们根据自身的种植条件和需求,合理选择品种,科学种植。
同时,为了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广大农民朋友们在种植过程中务必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和合理防治病虫害。
小麦是我省的支柱农产品之一,也是农民朋友们的重要经济来源。
希望通过2023年河南审定的小麦品种选择种植,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产量,为我省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最后,祝愿广大农民朋友们在2023年的小麦种植中取得丰收,农田更加丰饶,河南的农业事业蒸蒸日上。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审定通过一批高产优质绿色
抗逆小麦新品种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审定通过了197个小麦新品种,又推出一批高产优质、绿色抗逆、专用特用小麦新品种,为全国小麦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品种选择,更好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此次审定通过的小麦新品种,除高产稳产品种106个外,还包括优质强筋弱筋、绿色抗逆、耐盐碱品种共计91个,同比增长7.1%。
在优质专用品种方面,适宜制作面包、糕点等的加工型优质强筋、弱筋品种有52个,占比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其中新麦58、洛麦47、龙麦86等12个品种达到强筋标准,宁麦39、瑞华麦519、周麦42号等37个品种达到中强筋标准,川麦1694、蜀麦114、蜀麦1671等3个品种达到弱筋标准。
在绿色抗逆品种方面,抗赤霉病、条锈病和抗寒品种37个。
其中,皖宿1232、徐麦DH9、兆丰36等3个品种赤霉病抗性达到中抗水平,内麦416、绵麦907、安农188等10个品种对条锈病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水平;特别是内麦416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邯麦20、济麦27、衡麦33等24个品种抗寒性达到最高的1级标准,这些品种推广应用将有效应对病害发生和冻害天气。
在耐盐碱品种方面,京麦17、京麦211等2个耐盐碱小麦通过审定,且耐盐性均达到最高的1级标准。
截至目前,国家共审定6个耐盐碱小麦品种,耐盐性均达到1级。
去年首次审定的小偃60等4个耐盐碱品种在盐碱地区推广面积达到28万亩。
另据了解,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在研究修订国家级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完善试验实施方案,优化调整对照品种,严
格品种审定管理,针对今年部分地区穗发芽问题将开展小麦抗穗发芽指标鉴定,更好发挥审定对育种创新的“指挥棒”作用,为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