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

合集下载

伟大的历史转折心得体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心得体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心得体会伟大的历史转折心得体会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不同的时代,可以看到一个个不同的人物,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经历的不同阶段和转折。

而历史的转折则是历史的关键节点,代表着人类社会进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近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伟大的历史转折,我深感历史的威力和深远意义,也深感历史转折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影响。

对于我来说,最让人感到震撼的历史转折之一就是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这两次大战带给人类的痛苦和伤害,中国人民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尽艰难险阻,付出了极为巨大的代价。

二战爆发之初,中国面临着空前的困境,西方列强对中国采取了不公正的待遇,日本侵占了中国大部分领土。

中国人民顶着无数的困难和杂七杂八的问题,在艰苦的环境中抗击侵略,坚持不懈地进行革命斗争。

中华民族通过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战,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史告诉我们,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虽然痛苦和死亡经常伴随着历史的变革,但正义和民主始终是强大的力量,并且会一直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这是我们在历史转折中应该感受到的真正力量。

这是二战沉痛的教训,也是我们对未来的信仰,我们相信正义会战胜邪恶,民主和合作会取代独裁和战争,人们将在和平和繁荣中过上美满的生活。

我们也应该看到,历史转折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转变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还影响到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

即便是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二战对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它们引领人们探索和质疑同时代的文化和价值,甚至对我们今天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式产生了影响。

在我们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我们也应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借鉴吸收人类其他文化的得失。

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与世界文明交流,使得中华民族文化更丰富、更具活力,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历史是不断前进的潮流,它不仅是过去,更是未来。

历史的转折是一次机会,是重生和重新开始的契机。

在历史转折时刻,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勇气,以自己的方式贡献与时代同行并推动历史前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24张PPT)

结 果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醒过来)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历史。(站起来)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时期。(富起来)
产生的历史巨人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两个凡是” 导致 思想解放运动 奠 定 基 础 十一届三 作出 中全会
两年的徘徊时期 促使
掀起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 杂志选为“年度人物”。 这期周刊的标题是“邓小平,一个 新的中国的梦想家”!
为什么是伟大转折?
从内容角度看: 1、从党的指导思想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 想路线,改变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路线。 2、从党的工作重心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3、从经济体制上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闭门式的发 展模式。 从影响角度看: 1、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2、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4、邓小平理论,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在欧美国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的 制度能够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我们没有办法来阻止它,确实说明我们的 制度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邓小平
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 埃娜· 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 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 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 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 解决问题。”
B
D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 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 中表现在( ) A.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 B.认识到中国必须走工业立国之路 C.认识到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D.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8.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 的是(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伟大的历史转折发言稿

伟大的历史转折发言稿

伟大的历史转折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着历史的转折,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代表着民族的未来,向世界宣布一个伟大的时刻即将到来。

几千年的奋斗,几百年的沉沦,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磨难,但我们从未放弃对自由、民主、独立的追求。

今天,我们终于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我们的国家,曾经是一个奉行封建专制、沉溺于腐败堕落的国度。

但是,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自由与公平的步伐。

数不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自由和平等。

他们的奋斗,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他们的牺牲,是我们成长的养料。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国家经历了烈火般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腾飞,我们的国力不断增长。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腐败、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问题层出不穷。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我们的民族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刻,我要向全体中国人民郑重承诺:我们将不再容忍一切腐败现象的存在,我们将不再容忍一切对人民权益的剥夺,我们将不再容忍一切对环境的破坏。

我们要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平、更加繁荣的国家。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共同努力。

我们必须发扬民主精神,让人民不仅仅是国家的建设者,更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用公平、公正的法治保障每个人的权益;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用清洁、绿色的发展方式保护我们的家园。

同时,我们也要向全世界发出一个呼吁:我们不是孤立的岛屿,我们愿意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我们愿意与其他国家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已经到来,我们将不负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不负历史的选择。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更加宽广的天地,我们的人民成为一个更加自由和幸福的群体。

最后,我要向所有的中国人民说一声:中国,加油!。

第15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5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 探 有何不同?
究 活 动
2、性质不同。
今天的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为了 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旧中国的开放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 策,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输出商品、 掠夺中国而提出的。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 探 有何不同?
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呢?
三.国门从这里打开
1、原因: 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过程:
①设立经济特区 ②开放沿海城市 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放内地城市
3、格局: 经济特区(点) —沿海开放城市(线)
———沿海经济开放区(面)——内地(多方位)
4、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第二代领导人邓
小平分别开创了什么道路?共同点是什么?
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邓小平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共同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思考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 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 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 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 大人物。据此请回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78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第15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大转折的起点 农村的改革之路 国门从这里打开
课程标准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的基本原则。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和影响。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

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 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 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 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 2.学法指导:
❖ (1)课前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 (2)课堂指导: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加深理 解。
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资料,通过总结和对比得出 结论:
时间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工作重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
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 体
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正确道路
❖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 ❖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设立经济特区
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为例了解经济 特区的情况。 ❖ 过程与方法: ❖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联系实际,加深理 解。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学会用 历史的眼光分析问题;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分析教材
❖ 1、教材地位: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开篇,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 带领中国人民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后,中 国经历了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分析教材
❖ 1、教材地位: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开篇,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 带领中国人民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后,中 国经历了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清单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清单

《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清单一、背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关键时刻,它们如同历史长河中的转折点,改变了社会的走向和人们的命运。

这些伟大的历史转折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二、重要的历史转折事件1、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无疑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转折。

商鞅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等,使秦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诸侯国迅速崛起,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 14 世纪至 16 世纪的欧洲,它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典文化,强调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的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工厂制度的建立等,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

4、法国大革命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5、俄国十月革命1917 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它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榜样和启示。

三、历史转折的特点1、突破性伟大的历史转折往往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发展模式,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

2、深远影响这些转折事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当时,而是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塑造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3、复杂性历史转折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过程往往充满了曲折和挑战。

4、不确定性在历史转折的关头,未来的发展方向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人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教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教案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历史教案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19张PPT)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 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 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 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 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动脑筋
*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
1.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 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2.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 拉开序幕的。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 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l2月。 (2)地点:北京。 (3)内容:这次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 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 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史性决策。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个人也
是一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一个 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1954年,但在
“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从1966年7月7日开 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8年零6个月时间内 未能举行过一次会议。1976年10月6日,“四 人帮”被粉碎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活动。 1982年12月4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 过第四部宪法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一次会议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刘少奇的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 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 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 刘少奇手拿《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抗议道:“你们怎样对
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要 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 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伟大的历史转折》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承接了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整个单元中起着重要的地位,明确指明改革开放的方向。

学好本课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了伟大的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相关情况,分为三个子目:“改革开放的春雷”“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一子目为指导中心,后两子目则是对前者的具体落实。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而以深圳等为代表的对外开放窗口城市的发展,使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认识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有其重要的影响以及种种表现。

初二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但有些学生进入初二,不再像初一时有强烈的表现欲,逐渐把想法内敛起来,不愿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制造一些机会调动这部分学生的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的具体认知情况,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

了解对外开放的步骤,掌握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不同,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

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认识邓小平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

通过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体会改革开放和历史发展的艰难曲折。

通过学习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

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但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方面还比较差,因此,根据课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本课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难点: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课前发放导学案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本课基础知识,然后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师生互动交流法、讲解法、概括总结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内容,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对内进行了改革,对外实行了开放。

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春天的故事》歌曲,指出十届一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她就如一声春雷敲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

这样紧扣题目与子目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一)大转折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18分钟)
在本目的讲授中,我将用下列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召开的?(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3)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会议有什么意义?(5)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春雷,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之所以说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想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第二、政治上,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第三、组织上,否定了中央“左”倾领导,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农村的改革之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分钟)
本目仍然以问题启发学生,例如:(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展开?(2)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哪个地方?(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学生看完书后,回答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进行适当的补充: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然后继续提问:根据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歌谣(p60),分析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农民的责权利各是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三)国门从这里打开------对外开放(10分钟)
首先提问: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引导学生齐读教材黑体字部分,“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明确对外开放的原因。

接着引导学生看书并阅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让学生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的4个步骤走。

教师总结:至此,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使学生明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然后让学生观察地图,提问:经济特区集中在什么地区?对外开放为什么是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深入?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将用2—3分钟的时间来进行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3.小结作业
先让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然后教师强调: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已经并将继续取得重大成就。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更好的展现本课教学内容,我准备用条理式的板书设计,使内容直观明了,学生一目了然。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大转折的起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农村改革之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国门从这里打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