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锁关节脱位的MRI表现
肩锁关节脱位袢钢板固定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肩锁关节脱位袢钢板固定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肩锁关节脱位是指肩胛骨下缘和锁骨之间的关节发生异常移位,导致肩关节功能的受限和疼痛。
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特别是在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中较为常见。
肩锁关节脱位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或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不平衡而导致的。
这种外力可能是直接撞击、跌倒或在运动中突然产生的强烈扭转动作。
肩锁关节的脱位还可能与肩带肌肉的松弛或撕裂有关。
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表现为剧烈的疼痛、肩关节的异常移位和肩胛骨下沉等症状。
诊断肩锁关节脱位通常依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MRI或CT扫描。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早期的非手术疗法包括肩关节固定、热敷、物理治疗和抗炎药物的使用。
但对于严重的脱位病例,手术干预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重新定位肩锁关节并稳定骨骼结构以促进愈合。
肩锁关节脱位的固定步骤主要包括清洁伤口、准确定位、重取错位骨片并固定、再定位肩锁关节并固定、术后护理等。
具体的固定方法可以根据脱位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而有所不同。
总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
通过正确的治疗和固定步骤,可以有效地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并减少后续的并发症。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肩锁关节脱位的固定步骤展开讨论。
文章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概述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关节脱位的定义、发生原因以及相关的临床重要性。
同时,还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了解的框架,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主旨。
正文部分将更加深入地探讨肩锁关节脱位的相关内容。
首先,会详细介绍肩锁关节脱位的定义和发生原因,包括解剖结构、力学因素和外力作用等方面的影响。
随后,将详细论述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和常用的诊断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该病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
结论部分将总结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和固定步骤。
首先,将介绍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肩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 Bankart lesion
盂肱韧带(Glenohumeral L. GHL)
• 在关节囊前部,起于盂上结节和盂唇的 上、前、下部分,止于肱骨小结节和外 科颈下内侧,分上、中、下三条。轴位 是显示SGHL、MGHL、IGHL较佳平面, 另外,斜矢状位可以清晰显示IGHL。关 节腔内注射造影剂可以明显提高GHL的 显示清晰度,PDWI对于GHL显示效果较 好
肩关节MRI影像解剖 与软组织损伤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德杭 邹月芬 冯阳
肩关节及肩袖损伤
• 肩袖损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8-13% , • 由反复的过度负荷运动:游泳,网球....... • 或者 直接创伤(碰撞) :足球,橄榄球…....引起。
棒球 : 肩锁关节炎,撞击综合征,肩袖肌腱炎 摔跤 : 盂肱关节半脱位或脱位,肩锁关节炎 网球 : 肩袖肌腱炎,撞击综合征 排球 : 二头肌腱炎,撞击综合征 标枪投手: 二头肌腱炎,撞击综合征
• LBT损伤多在结节间沟内(磨擦、牵拉、 异常撞击)
• 可形成腱鞘炎、断裂或脱位
LBT
轴位是显示LBT位于结节间沟内的较佳平面
LBT
冠状位可清楚显示LBT起点及关节囊内部分的形态 结构,LBT起点与上盂唇交织处有一浅裂隙,要与 撕裂鉴别
肱二头肌 关节盂
LLBBTT
斜矢状位可以较好地显示LBT位于关节腔部分
• 盂唇分为上下前后四个部分,12-2点为 上盂唇,肱二头肌长头腱和上GHL多附 着于此;2-4点为前盂唇,中GHL多附着 于此;4-7点为下盂唇,下GHL多附着于 此。冠状位、轴位是显示盂唇解剖结构 的最佳平面
轴位对于前盂唇、后盂唇显示最为清晰
斜冠状位对于上下盂唇显示最为清晰
• GL的形态有不少变化,可部分缺如, 可退变,可在外伤后撕裂或碎成小片, 在关节囊内形成游离体。 GL中点以下 剥离可导致肩关节不稳
肩锁关节脱位的MRI表现

对锁骨骨折或前或后脱位,在同一冠状平 面上显示锁骨就存在一定问题。另一个存 在的问题是负重检查不易进行,缺乏对照, 负重检查在平片立位检查中很易实现。像 前述的反映一些精细的病变和正常解剖变 异起得作用较大。
ACJ损伤的影像比较 ACJ损伤的影像比较 对于大多数病例而言,平片是首选的检查,具有方便,费 用低廉,结合临床和病史能正确的进行ACJ损伤的分级, 用低廉,结合临床和病史能正确的进行ACJ损伤的分级, 特别是对于1 特别是对于1,2,4,5和6级。MRI则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级。MRI则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不但能反映正常变异和年龄变化而导致的一些变化,更重 要的是对一些低级别的损伤与正常变异进行鉴别。当临床 和平片表现比较复杂时,特别是对于鉴别2 和平片表现比较复杂时,特别是对于鉴别2、3级损伤, MRI 提供更多的帮助。平片评价3级损伤是很困难的,即 提供更多的帮助。平片评价3 使是负重检查也是如此,MRI则能展示一些重要的软组织 使是负重检查也是如此,MRI则能展示一些重要的软组织 损伤的范围而与2 损伤的范围而与2级损伤相鉴别。对需要手术修复的患者 如职业原因、运动员、失稳或畸形的,软组织损伤范围能 帮助决定是否手术治疗,或者手术的详细制定。
ACJ脱位的平片表现 ACJ脱位的平片表现 平片摄影应采用后前位,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度角, 平片摄影应采用后前位,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度角, 目的是使锁骨与肩胛骨的影像不致重叠,用以评价关节下 结构并判断有无骨折或游离体。另外,需要降低摄影曝光 条件(1/2-1/3)使得骨与软组织的差异减小,显示出 条件(1/2-1/3)使得骨与软组织的差异减小,显示出 ACJ的浅表定位利于与正常肩关节影像对照,同时可以同 ACJ的浅表定位利于与正常肩关节影像对照,同时可以同 样的技术条件获得对侧影像,观察有无解剖变异和入射角 度的异同(1 15) 度的异同(1,15) 接近喙突韧带起始端的喙突骨折在ACJ脱位中少见,而喙 接近喙突韧带起始端的喙突骨折在ACJ脱位中少见,而喙 锁韧带的撕裂却常发生,正常病例和ACJ脱位或者喙锁间 锁韧带的撕裂却常发生,正常病例和ACJ脱位或者喙锁间 距对称的也要想到存在喙锁韧带撕裂的可能。喙突的最佳 显示是位于Stryker切迹内(1 15)。 显示是位于Stryker切迹内(1,15)。
肩锁关节损伤的MR诊断

在ACJ损伤的创伤后,锁骨远端可发生骨质溶解,在 反复受压下也可出现同样的情况。
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对肌肉、韧带等的显示明显优于X 线平片和CT,能清晰地显示韧带结构,还可以显示周围软 组织改变、骨骼的隐匿性损伤;如骨挫伤等。
扫描参数: T1WI:TR/TE=360~550ms/7~8ms T2WI(脂肪抑制):TR/TE=3100~3140ms/90~91ms PDWI:TR/TE=2140~2150ms/17~36ms GRE序列:TR/TE=210~220ms/5~10ms 层厚=4mm,层间距=1mm 激发次数为2,FOV 160mm,矩阵 256×128mm
2级损伤
肩锁韧带完全撕裂伴喙锁韧带的扭伤或部分撕裂
(b)PDWI(3600/36)显示肩锁韧 带上下撕裂(箭)。斜方韧带的纤维 在锁骨插入处有一部分撕裂(箭头)。
(c)冠状位T2WI+STIR像显示ACJ 的锁骨端骨髓挫伤(白箭头)。 ACJ 内积液,,断裂的肩锁韧带上下 份邻近的软组织肿胀(黑箭头)
6级损伤
锁骨向肩峰或喙突下方移位,喙 锁间隙小于正常侧, 三角肌和斜方肌 从锁骨远端分离。
6级损伤
锁骨相对于肩峰或喙突的向下脱位或半脱位,导致肩锁韧带撕裂。 6a型损伤导致锁骨相对于肩峰向下半脱位,肩锁韧带撕裂。
6b型肩锁关节前下脱位,插入到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下方,容易伴有血管及神经损伤。
骨折伴随ACJ损伤
减小。喙锁间距对称的也要想到存在喙锁韧带撕裂的可能。 ACJ间距以及喙锁间距的增大是判定ACJ脱位的依据,目前没 有统一标准。
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安排
出院前评估及建议提供
评估患者肩锁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通过专业检查,评估患者肩锁关节的稳定性、活动范围、疼痛程度等,以确定患者出院时 的康复状况。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在疼痛可耐受范围内进行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降 低血栓形成风险。
使用抗凝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及医生建议,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密切观察
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血栓形成。
神经损伤观察及干预
01
密切观察
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感 觉、运动功能等神经症状,及时 发现神经损伤。
提供个性化康复建议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建议,包括康复锻炼、日常活动注意事项 等,以促进患者更好地恢复。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康复辅助器具
对于需要使用康复辅助器具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详细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以确保患者 在家中进行康复锻炼时的安全和效果。
居家康复环境优化建议
1 2 3
营造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
疼痛管理策略实施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疼痛 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
镇痛措施
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口服或注 射镇痛药物、冷敷、热敷等镇痛措施 ,缓解患者的疼痛。
功能锻炼指导
术前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肩关节功能锻炼, 增强肩部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术后康复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术后康复计划,包括早 期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 力量训练等,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 恢复。
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标准

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右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肩部损伤,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肩锁关节脱位的情况。
对于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功能影响来评定伤残等级。
下面将详细介绍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标准。
一、症状和体征:1. 疼痛:右肩锁关节脱位后,患者通常会感到严重的疼痛,特别是在运动或触摸受伤部位时疼痛明显加剧。
2. 肿胀:脱位损伤后,受伤部位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肿胀,伴随着皮肤红肿发热等症状。
3. 变形:在右肩锁关节脱位的情况下,肩部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变形,肩关节位置不正常。
4. 沉重感:患者可能感到受伤部位沉重不适,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5. 活动受限:由于右肩锁关节脱位损伤,患者的肩部活动受限,不易完成一些日常生活动作。
以上症状和体征是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二、功能影响:1. 肩部功能减弱:右肩锁关节脱位损伤后,患者的肩部功能明显减弱,部分患者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肩关节活动。
2. 运动障碍:肩部活动受限,患者在进行上肢运动时会感到不适和障碍。
3. 力量减退:由于右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肩部力量减退,不适合从事需要较大力量的体力劳动。
4. 日常生活影响:受伤肩部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洗衣、梳头、穿衣等活动都可能受到影响。
以上功能影响是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评定伤残等级时,除考虑疼痛、肿胀等症状和体征外,还需注意功能影响的程度。
三、伤残等级:根据症状、体征和功能影响的具体情况,右肩锁关节脱位的伤残等级通常分为四个等级:1. 一级伤残:轻微损伤,仅导致轻微疼痛和肿胀,对肩部功能影响不大。
4. 四级伤残:极重度损伤,造成严重的疼痛、肿胀、变形和功能障碍,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根据以上伤残等级,结合个体情况进行评定,确定患者的右肩锁关节脱位伤残等级,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肩锁关节损伤的临床和影像诊断的进展

肩锁关节损伤的临床和影像诊断的进展摘要】了解肩锁关节解剖特点及创伤性损伤的临床特性,分析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手段的方式及意义,优化选择检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关键词】肩锁关节损伤;临床诊断;影像检查手段;影像诊断水平【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431-021肩锁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11肩锁关节损伤的发生率: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脱位之一,约占全身脱位的2~16%,肩部损伤的12%[1]。
Rowe和Marble回顾1603例肩胛带损伤中肩锁关节损伤为52例,约占肩部损伤的3%。
[3]何金梅[4]总结肩锁关节损伤约占所有肩部损伤的10%.通过以上统计来看,笔者认为其发生率在10%左右。
12肩锁关节的解剖特征及损伤机制:肩锁关节骨性结构不稳定,关节囊薄弱;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周围韧带—关节内韧带和关节外韧带。
关节内韧带即肩锁韧带,分前、后、上、下四部分;其中肩锁上韧带最结实,并有斜方肌和三角肌纤维加强。
关节外韧带包括喙锁韧带和喙肩韧带,喙肩韧带可与关节囊融合,加强肩锁下关节。
肩锁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关节囊及肩锁上、下、前、后韧带)的强度和刚度最大[5]。
静止的稳定性由肩锁韧带、喙肩韧带和喙锁韧带所承担;活动的稳定性由三角肌和斜方肌来完成[6]。
间接损伤为牵拉伤和坠落伤,暴力经肱骨头传至肩峰,造成肩峰向上移位。
此时喙锁韧带正常[5]。
13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问题:患者所伤肩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分型:Allman和Tossy依据体检和放射学表现将肩锁关节损伤分三种类型(Ⅰ、Ⅱ和Ⅲ度)[3]。
Rockwood于1984年改进了Allman和Tossy的三分法,将其分为6型,用以指导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诊疗。
其中Ⅰ型和Ⅱ型分别等同于Allman和Tossy分型中的Ⅰ度损伤和Ⅱ度损伤,而将其Ⅲ型细分为Ⅳ、Ⅴ、Ⅵ型。
脱位的锁骨远端,穿透固定于斜方肌肌肉内;Ⅴ型,肩锁关节全脱位,肩锁、喙锁韧带全断裂,肩峰与锁骨严重分离;Ⅵ型,肩锁关节全脱位,肩锁、喙锁韧带全断裂,锁骨远端移至喙突下、联合腱之后[6]。
关节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囊前下缘撕裂及肱骨 头移位,随着肱骨头脱位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如关节 盂缘或关节盂唇撕裂和肱骨头后外侧压缩性骨折。当关节 囊靠近肱骨头撕脱时,由于肩袖、肩胛下肌腱及肱二头肌 长腱与关节囊密切相连,这些肌健有时可能与关节囊一并 撕裂或撕脱。撕脱的肱二头肌长腱有时可由肱二头肌的腱 沟中滑至肱骨头的后侧,妨碍肱骨头的复位。
脱位机制和分类
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 前脱位又分为
喙突下脱位 (多见)
盂下脱位 锁骨下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不外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造成,直接暴力多因外力从肱骨 头后部传来,使肱骨头向前脱位,但较为少见。间接暴力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传达暴力,患者侧位跌倒,患侧手掌扶地,躯干向一侧倾斜,肱 骨干呈高度外旋及中度外展位,在此种姿式下,由掌面传达到肱骨头的 暴力,可冲破肩关节囊的前壁,向前滑出至喙突下空隙,即形成喙突下 脱位,较为多见。如暴力继续作用,肱骨头可推至锁骨下部成为锁骨下 脱位,较为少见。另外一种为杠杆作用外力,当上肢过度外旋,过伸、 外展,肤骨颈受到肩峰冲击,成为杠杆的支点,使肱骨头向前下部滑脱, 先呈盂下脱位,后滑至肩前部成为喙突下脱位。
对关节僵硬不可粗暴扳拉,以免增加新的损伤。
第一节 肩锁关节脱位
解剖 与 功能 损伤机制 损伤分类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肩锁关节脱位多见于青壮年. 发生率占全身关节脱位3.2%
肩锁关节脱位
解剖 与 功能
1 肩锁关节的构成
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及锁骨外侧的关节面.
损伤机制
肩锁韧带, 喙锁韧带(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
优:无痛,上肢肌力正常,肩关节活动正常,X片示肩锁 关节间隙≤4mm;
良:肩部微痛,上肢肌力≥4级,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片 示关节间隙≤7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位和轴位摄影对后脱位的显示有一定作用,在此位置, 喙锁间距和肩锁间距可以表现为正常。
ACJ脱位的MR影像 MRI对于评价引起ACJ疼痛的原因有确定性的作用。MRI可 以完整的评价ACJ的韧带附着点,从而改变临床上的脱位 分级;对于一些ACJ的骨性关节炎、锁骨远端的骨质溶解 症以及相关的肩关节结构也能提供一些帮助。大家常常采 用的平行于锁骨远端和ACJ的斜冠状位扫描具有可重复性 和实用性,该方位有针对性的显示喙锁韧带及其撕裂伤。 Schaefer等近期表明ACJ及其韧带也可以在该层面很好的 展示。Schaefer和Antonio等也表示T1WI显示喙锁韧带最 佳,PDWI加脂肪抑制或者T2WI显示韧带撕裂较好,特别 是周围出现血液或液体时更佳。也有作者认为如果韧带没 有撕裂,单纯依靠这些序列显示韧带是比较困难的。
肩锁关节脱位的MRI表现
解剖 ACJ是由锁骨的外侧面与肩峰的内侧面构成的滑膜关节, 周围的韧带起维持其稳定的作用,关节运动则依靠周围肌 肉的舒缩来完成。在大多数情况下,ACJ的锁骨切迹朝向 侧下方,前端圆钝,与肩峰的形态和方向相互适应,二者 形成的角度变异较大,从接近垂直到50度不等,锁骨切迹 面向上内侧的比例较小。ACJ的上表面可能不一致,也可 以高出肩峰。
图2.ACJ的正常解剖。图示上下肩锁 韧带、喙锁韧带和喙肩韧带。
图3.ACJ在MRI中正常解剖。(a)27岁男性冠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 (3300/30)显示喙锁韧带的锥形部(大白箭)和斜方部(黑箭)。韧带 之间有脂肪存在(大白箭头)。上下肩锁韧带(黑箭头和小白箭)和关 节内盘(小白箭头)也能显示。纤维软骨性的关节内盘与关节内的透明 软骨呈同样的信号。(b)(箭头)。
在我们研究中,采用与患者肩峰前缘相平行的冠 状位MRI扫描,与喙突至小结节之间的连线相平 行,是展示ACJ 和喙锁韧带最好的扫描方位。机 器参数1.5TMR机,FOV145×145—150×150mm, 矩阵353×512或256×512,层厚3.5mm,PDWI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000-3600/30-36ms)。矢 状位和轴位PDWI作为个、补充,损伤分级采用 Rockwood分级。
有一楔形的纤维软骨盘从下面的肩锁韧带的上方走行伸入 关节(图3a),在无变性情况下位于下方的肩锁韧带之上。
关节囊本身虽然相对薄弱,但是由于后上方斜方 肌的加强从而变得强韧。上下方的肩锁韧带也在 一定程度上加强关节囊(图2,3a)。另外,前后 方还有一些薄弱的韧带来加强关节囊。三角肌从 前面包绕锁骨和肩峰的内侧缘,与斜方肌一起维 持动态稳定性,特别是在韧带受到损伤时起得作用 更大。上方的肩锁韧带也参与到前后这些肌肉的 腱膜之中,通常与关节盘相联系(10,11)。
MRI的缺陷 ACJ的损伤常见,3级以上的占40%,因此适当的 正确分级对于制定治疗计划是有必要的。在一组 13例病例中,Schaefer等发现应用MRI使得临床 的分级有所上升,2级病变占20%,1级脱位占 50%。同样,一些作者认为临床和X线表现与MRI 和病理学之间还有一定的不足。ACJ脱位治疗的讨 论主要集中在撕裂和复合伤,与Rockwood系统描 述的有所不同,随着患者的不同,也发生了一定 变化。
坚韧的肩锁韧带主要作用是稳定ACJ,特别 是在活动度较大时(9),主要悬吊肩胛骨。 肩锁韧带两部分成V形:中间是锥状韧带, 侧面是斜方形韧带(图2,3a,3b);它们 的名字也反映了其形态(三角形和四边 形)。朝向后上方(图3b),与后方通过 脂肪或粘液囊相连。
锥状韧带的尖端深入喙突的垂直部与水平 部形成的夹角中,螺旋向上近乎垂直;宽 端在锁骨的下表面形成圆钝的锥状韧带结 节,位于锁骨的中外1/3(图2,3a,3b)。 锥状韧带参与到clavipectorial筋膜中份 (10),主要是在向前上运动和旋转时起 稳定保护作用(11)。
ACJ脱位的平片表现 平片摄影应采用后前位,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度角, 目的是使锁骨与肩胛骨的影像不致重叠,用以评价关节下 结构并判断有无骨折或游离体。另外,需要降低摄影曝光 条件(1/2-1/3)使得骨与软组织的差异减小,显示出 ACJ的浅表定位利于与正常肩关节影像对照,同时可以同 样的技术条件获得对侧影像,观察有无解剖变异和入射角 度的异同(1,15) 接近喙突韧带起始端的喙突骨折在ACJ脱位中少见,而喙 锁韧带的撕裂却常发生,正常病例和ACJ脱位或者喙锁间 距对称的也要想到存在喙锁韧带撕裂的可能。喙突的最佳 显示是位于Stryker切迹内(1,15)。
负重检查能鉴别2-3级损伤,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一 种研究认为益处有限,仅仅显示4%高级别(3级)的损伤, 不能在所有患者中应用。负重检查对于4级及以上损伤的 诊断没有优势。负重检查是一种鉴别方式,在理论上手持 重物可以激动斜方肌减轻脱位,有研究发现手持重物与腕 关节悬吊重物在鉴别病变时没有差别。一些研究倡导利用 负重检查与非负重检查来鉴别2级与3级损伤的不同。
斜方形韧带下份位于锥状韧带的前外侧, 附着于肩胛骨喙突基底部的上表面的后份, 向后上内侧绕行达斜方形韧带边缘广基相 连,向前内侧伸展达锥状韧带结节和锁骨 下缘的内侧端(图2,3a)。斜方形韧带的 大部分是水平走向,主要限制旋转和向后 运动(9)。
喙肩韧带呈三角形,附着于喙突的侧水平 部,在ACJ前向内伸入肩峰顶端(图2), 和肩峰一起形成弓形保护肱骨防止脱位。 韧带作为肩峰和喙突之间的动态连接,对 于维持稳定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ACJ间距以及喙锁间距的增大是判定ACJ脱位的依据。ACJ 的正常宽度在冠状面上有不同的变化,大约1-3mm,随着 年龄增加而逐渐变小。在病理学上ACJ的最大间距男性达 7mm,女性为6mm。喙锁距离增加至11-13mm时有1/2可 能提示ACJ完全脱位。 鉴别正常解剖变异、ACJ形态变化还是肩峰和锁骨上端不 适合,对比观察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诊断低级别的损 伤。平片摄影,患者站立位方便、价廉,能够发现敏感的 病变,提供无需手术治疗的一些依据。对一些低级别的损 伤几乎是最好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