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简介
孟德斯鸠的简介

孟德斯鸠的简介孟德斯鸠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 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还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孟德斯鸠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德斯鸠的简介夏尔·德·塞孔达·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其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
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却影响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他的作品还有《波斯人信札》和《罗马盛衰原因论》。
1689 年1 月18 日,孟德斯鸠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出生,他自幼受过良好教育。
19 岁便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25 岁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
博学多才的孟德斯鸠,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没多久便继承了他祖父、伯父一直担任的职务—波尔多法院院长,并获得男爵封号。
之后他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
同时,也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待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45 岁时,孟德斯鸠发表了《罗马盛衰原因论》一书,借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之前,他曾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
这部书同样是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当时受到了普遍欢迎。
孟德斯鸠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夏尔·德·塞孔达,孟德斯鸠男爵(法语:Charles-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La Brède et de 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律师,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拜占庭帝国”这个说法的流行,孟德斯鸠出力甚多。
孟德斯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很高的荣誉。
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思想家查理·路易·孟德斯鸠创作的政治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48年。
《论法的精神》全书共6卷31章,其中上册是3卷19章,下册是3卷12章。
第1卷主要谈法和法的精神的一般概念以及法律和政体性质与原则的关系。
第2卷讲的是法律和国家安全、法律和战争、宪法与政治自由、刑法和国家税收与公民自由的关系问题;第3卷专论法律与气候、土壤、民族的一般精神、风俗和习惯的关系。
第4卷谈法律和贸易;第5卷谈法律和宗教的关系,各种部门法的使用范围等问题;第6卷主要追溯法国法律的起源和变革。
[1]该书中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对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古典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战斗了一生。
孟德斯鸠的一生是一个战士的一生,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笔,机智而勇猛的抨击了腐朽反动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僧侣主义。
孟德斯鸠的一生又是一个学者的一生。
毕生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各个科学领域的许多问题,撰写了不少很有价值的著作。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孟德斯鸠(Montesguieu,1689-1755)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原名夏尔-路易·德·色贡达,1689年1月18日生于波尔多附近的布拉德雷贵族庄园。
祖父是波尔多法院院长,由于父亲不是长子,由伯父继承了祖辈的爵位和封地,父亲在军队供职。
他幼年在教会学校接受了传统教育,后在波尔多潜心研究法律,19岁获法学学士学位,成年后也曾经营酿酒业。
伯父去世以后,他继承了伯父波尔多法院院长职位和孟德斯鸠男爵的头衔,成为“夏尔-路易·德·色贡达,拉伯烈德和孟德斯鸠男爵”。
十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目睹了路易十五时期的腐败朝政和种种社会流弊,同时作为一名工商业者也切身感受到专制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阻碍。
在法院工作之余,他博览群书,吸取各方面的知识,除了研究自然科学外,亦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研究法律、历史、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探求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改变法国社会状况的出路。
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彼尔·马多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波斯人信札》,在法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孟德斯鸠也因此蜚声文坛。
1734年他发表了历史哲学著作《罗马盛衰原因论》,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法律制度是国家盛衰的决定性因素的理论。
经过近20年的研究,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他的政治哲学体系。
该书出版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两年内连续印行22版,并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伏尔泰称之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
由于书中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引起了反动势力和教会的极端仇视,曾被列为禁书。
1755年,孟德斯鸠因病巴黎去世,终年66岁。
孟德斯鸠以法哲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理论。
一、法的精神关于法的理论是孟德斯鸠社会政治学说的基础。
在法语中,Loi一词有法、法律、规律等多种含义。
孟德斯鸠从广义上将“法”规定为“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第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也就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孟德斯鸠的生平简介

孟德斯鸠的生平简介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是启蒙思想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中作品虽然不多,还被封为男爵。
孟德斯鸠同时也是18世纪对欧洲影响最深的,他的思想主张为欧洲各国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孟德斯鸠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德斯鸠的生平简介孟德斯鸠出生在18世纪的法国,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出身贵族,祖父曾经是波尔多法院的院长,在孟德斯鸠成年之后也继承了祖父的这个职位,担任院长,并且被封为了男爵。
孟德斯鸠知识渊博,19岁的时候就获得了法学的学士学位,他在许多方面都有研究,还经常撰写论文发表。
后来孟德斯鸠辞去了波尔多法院的院长职务,认真地去学习启蒙思想,在他深入地了解了之后深刻体会到了下层人民的艰辛,于是开始著书抨击当时的封建君主专制,孟德斯鸠主张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他提出来要把国家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都从君主专制的统治下分离出来,由更多的人或者部门来掌管,这样就极大的削弱了君主的权利,使更多的人来参与国家大事的制定和实行,这样不但约束了君主,还使人民的权利得到了提升,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发展了国家。
孟德斯鸠主张用法律来约束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什么人触犯了法律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绝不姑息。
孟德斯鸠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许多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获得了大多数人民的支持,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程,影响了许多欧洲的国家。
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影响了许多的欧洲国家,使欧洲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他又倡导人人平等,提倡建立以一个法制的社会,只有法律才能规范社会。
孟德斯鸠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对宗教的看法与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孟德斯鸠还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地理环境会对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产生巨大的关系,国家的大小与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简介

了深远的影响。在达邵著作中,孟德斯阴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
卜,对封建专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更为卓越的是他完
整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
他把国家政体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并阐述
说:“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拥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
教信仰等状况,这对孟德斯坞的思想发展和政治主张的形成有重大影
响。1731年他回国后,专门从事著述。
他是一位百科伞书式的学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了
很高的荣誉。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土、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
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
孟德斯鸠的经典名著是《论法的精神》。这部著作于1748年出
夏尔·德‘瑟孔达·孟德斯鸠,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1689
年1月]8H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一个贵族家庭。7岁
丧母。11岁离开故乡,在巴黎附近一所教会学校学习,1706年回到波
尔多。19岁时获法学学十学位.25岁时任波尔多法院顾问。27岁时
继承伯父法院院长职务.并获得另爵称号。
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执政,不经过遵照固定和确立了的法律;专制
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
的什情领导一切。”他认为:共和政体需要“德行”,专制政体需要“恐
怖”,君主政体需要“荣誉”,因此君主政体是最理想的。
他继承英国哲学家洛克的分权思想,明确提出了“十权分立”的学
说c他指出,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君主掌握
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专管司法权,三者相对独立、互相牵制、
孟德斯鸠

1726年,孟德斯鸠辞去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漫游了 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呆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 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28 年起到奥、匈、意、德、荷、英等国作学术旅行,实地考察其社会政治制度和其它情况。 1731年回国后专门从事著述。
治圈子里的裙带关系,深刻揭露了妇女所受的统治和压迫,认为如果男女
平等,受同样的教育,妇女会与男人一样能干,甚至胜过男人。同时孟德斯 鸠又以郁斯贝克对其妻妾的残害,批判了当时波斯的风俗。
《罗马盛衰原因论》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在这本中他第一次概略地阐述了自
己的社会理论,按照孟德斯鸠的历史编纂学的观点,古罗马的兴起和衰亡是由它的 政治制度的优劣和居民风俗的善恶决定的,孟德斯鸠和所有的资产阶段启蒙思想家
1750年,为《论法的精神》辩护,回击批评。
1755年,孟德斯鸠于旅途中染病,去世。
《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鸠的唯一的小说,由一位波斯贵族青年郁斯
贝克和黎加游历法国旅游期间,不断写信给朋友,或传授心得,或交代 仆人阉奴事项。第一封信是郁斯贝克寄友人吕斯当,以证明他旅行的目 的在于求知,后来的每封信寄出的对象都有所不同,目的也不尽相同, 有时内容常流于淫欲。触及了种种社会问题,揭露社会黑暗和污浊,以讽 刺的笔调描写巴黎上流社会各种人物的嘴脸、权贵们的骄横和私欲、政
所以,孟德斯鸠把法律置于决定地位,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
的自由权利,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践踏。他进而深入探 讨了自由赖以存在的体制条件,并借此找到恢复自由的基本手段──三 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力分立与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是一个政治学说,其主张政府的行政、 立法与司法职权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 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 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政府论》的发 表,表明现代意义上的分权理论初步形成。继 洛克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更进一步 发展了分权理论,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 论。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 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所谓三权分 立,就是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 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执掌,既保持各自的权限,
中文名:查理·路易·孟 德斯鸠
法语名: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mɔntes‘kju:] 生卒:1689-1755 出生地:法国 波尔多 代表作品:《论法的精 神》、《波斯人信札》、 《罗马盛衰原因论》。
孟德斯鸠,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 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 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 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 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 过许多有关论文。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 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 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 化的看法。除此包括《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 原因论》。
精神》发表
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 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 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是一名自然神 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 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John Locke, 1632.8.29~1704.10.28)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 “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 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 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 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鸠提倡资 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 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 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 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其中还提出了“地理 环境决定论”,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 德、风俗等会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 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认为国 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联系。
孟德斯鸠

学术著作
孟德斯鸠的学术造诣很深,曾经撰写《古老和现代地球的物理史草案》、《论自然史的考察》、《论相对运 动》等。在波尔多科学院宣读过两篇关于矿藏的论文,还为解剖学研究设置了年度奖金。在文学领域,他提供了 《尼德的神殿》,附以《塞菲斯和爱情》等作品。
1721年,孟德斯鸠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了《波斯人信札》(Persian Letters)一书,假托两个波 斯人周游欧洲的通信,抨击了当时法国的社会政治制度,轰动了法国。不久人们发现了本书的作者是孟德斯鸠, 他因此而一举成名。这是以文学形式表达其社会、政治观点的著作,文字优美,情节动人,有口皆碑,风靡一时, 可以同弗朗索瓦·拉伯雷和拉辛等文学巨匠的作品相媲美。
孟德斯鸠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影响广泛,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尤其 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 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人物经历
1689年 1月18日,孟德斯鸠出生于法国波尔多拉布莱德。 1696年 10月16日,母逝。 1700年 8月,入读朱伊公学。 1705年 8月,入读波尔多法学院。 1708年 7月,获法学学士学位;8月,获法学硕士学位;8月,任职波尔多高等法院律师。 1713年 11月15日,父逝,继承“孟德斯鸠男爵”封号。 孟德斯鸠 1714年 2月,购得波尔多高等法院推事职位。 1715年 4月,与加尔文派新教徒让娜·德·拉尔蒂克结婚。 1716年 2月,儿子出生;4月,当选波尔多科学院院士;4月,伯父去世,孟德斯鸠继承波尔多高等法院庭 长职位。 1717年 1月22日,大女儿玛丽出生;9月6日,当选波尔多......
2020年7月,法律出版社出版钟书峰翻译的最新中文版《论法的精神》,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斯鸠简介精品文档孟德斯鸠简介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其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
学习总结二:孟德斯鸠简介charlesdeSecondat,Barondemontesquieu个性签名女生法国思想家。
1689年1月18日生于波尔多附近的贵族家庭。
原名沙尔?德?塞孔德。
1716年承袭他伯父的爵位和产业,成为孟德斯鸠男爵,并成为他伯父的波尔多议会兼法院主席的职务的继任者。
若干年后把这个公职转卖给别人。
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封建贵族依仗采邑地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靠近大城市的贵族,在当地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的影响下,也开始插手于工商业,谋求发财致富。
孟德斯鸠以前经营酿造葡萄酒和出口贸易。
这些或多或少地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变,渐渐不满意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开始发表革新的政治见解。
孟德斯鸠之因此成为法国启蒙户外先驱者,是1 / 10精品文档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的。
1708到1714年,孟德斯鸠专门研究法律,常去巴黎居住,目睹“太阳王”路易十四晚年朝政混乱、纪纲不振的衰败现象。
年仅五岁的路易十五接位,由母后摄政,也没有减轻法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景况。
孟德斯鸠把他在巴黎所见所闻的不合理现象逐日记录,积稿10年,整理成《波斯人信札》。
这是一部透过文学形象表达的政论,它揭发和批判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弊端。
作者假托两个波斯贵族人士到法国游历,从局外人的角度观察法国社会。
他们发现法国人熟视无睹的许多荒唐腐败的现象,用波斯人口吻,写成冷嘲热讽、嘻笑怒骂的绝妙。
《波斯人信札》不但思想资料在当时有进步好处,它的清新明快的散文风格,对法国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德斯鸠后半生研究政治革新问题。
他博览群书,游历欧洲各地,访察人情风俗和政治法律,历时20年,写成《论法的精神》。
在这部著作中,孟德斯鸠认为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是比较好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能够保障政治清明。
他于1734年发表的《罗马盛衰根由考》,原是《论法的精神》中的一卷,是他提前发表的。
《论法的精神》早在中国清朝末年即由严复从英文转译成中文,书名《法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新的中译本《论法的精神》出版。
《波斯人信札》也早有林纾的译本,名为《鱼雁抉微》,连载于1916年的《东方杂志》。
2 / 10精品文档林纾的译本只有原书的一小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完整的新译本《波斯人信札》出版。
我的心好累学习总结三:孟德斯鸠简介查理?路易?孟德斯鸠(charlesdeSecondat,Barondemontesquieu)(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
孟德斯鸠不仅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除此之外,还包括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的名著《波斯人信札》,1734年发表的《罗马盛衰原因论》。
孟德斯鸠年表1689年1月18日,法国启蒙思想户外的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孟德斯鸠,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诞生了。
孟德斯鸠自幼受过良好教育。
19岁时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
3 / 10精品文档17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
1716年,继承了波尔多法院院长(他的祖父、伯父一向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
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以前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
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
这部书透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
书中还表达了对路易十四的憎恨,说法国比东方更专制。
这部书受到了普遍欢迎。
1726年,他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
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个性是在英国呆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31年回到法国后,潜心著述。
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1748年,他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
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
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
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4 / 10精品文档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是一名自然神论者。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个性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
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正因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其中还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等会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认为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联系。
1755年,他旅途中染病,去世。
思想影响综述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是17时代末和18世纪前叶,此时正值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从发展高峰急剧走向没落的时期,统治阶级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压迫广大人民,宫廷和贵族极尽奢侈,民众却在饥寒中挣扎,长期的战乱、苛政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治、经济危机愈演愈烈。
工业革命在法5 / 10精品文档国逐渐兴起,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与专制主义的冲突日益尖锐,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机进一步成熟。
另外,思想领域的革命也为孟德斯鸠理论的构成作好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
英国培根的实验主义,法国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对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大批进步的史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作家和进步人士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奔走呼号,他们激烈的抨击封建主义腐朽的社会秩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也被广泛理解。
这都为《论法的精神》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孟德斯鸠不愧为自己时代的儿子。
他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战斗了一生。
他的一生是一个战士的一生,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笔,机智而勇猛的抨击了腐朽反动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僧侣主义。
他的一生又是一个学者的一生。
他毕生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各个科学领域的许多问题,撰写了不少很有价值的著作、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一鸿篇巨著。
由于他是一位出身于贵族家庭的、法国18世纪上半叶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温和派代表,由于他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在他的思想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
他一方应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同它进行妥协,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
他一方应对宗教僧侣主义进行了斗争,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
他虽然比其他许多启6 / 10精品文档蒙思想家更深刻地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动力问题,可却不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社会观方面他仍然是个唯心主义者。
正由于孟德斯鸠的思想具有这种两重性,因此在他逝世以后,他的思想在不一样的社会阶级中间便很自然地引起了不一样的反应和得到了不一样的对待。
一切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反动思想家,都总是力图利用孟德斯鸠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来为自己的反动政治目的服务。
一切先进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先进思想家,则总是以用心的态度对待孟德斯鸠的思想遗产。
他们既充分肯定孟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天主教神学斗争中的伟大功绩,又指出它在这些斗争中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他们既充分肯定孟在社会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又指出它的社会学中的缺点和错误。
孟德思想对后世思想家们理论的构成是有重大影响的。
孟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批判,他的自然法理论和他有关自由、平等、私有制的论断等,曾对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产生过重要影响,尽管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大大超过了自己的前辈。
孟的社会政治思想,尤其是他的法制思想、三权分立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谢林、黑格尔也产生过不一样程度的影响。
他以专制政体为三种基本的政府形态之一,使得专制政7 / 10精品文档体成为18世纪政治思想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不仅仅如此,他还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
他因此,孟德斯鸠被认为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为法国和欧洲带给了与以往不一样的中国形象”。
其说尽管在当时受到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的反对,随着时刻的推移,则逐渐成为西方人看待中国的基本前提。
18世纪是西方中国观发生根本变化的世纪,即从以“颂华”占优转为以“贬华”为主。
此外,他亦认为专制主义是亚洲各国的特点。
(见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他的这个观点之后被一些西方人理解并滥用。
孟德理论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户外产生过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
他的理论曾被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用作反对封建暴政的锐利武器,尤其是他关于分权和法制的理论更为一些资产阶级国家所直接采用。
当时的法国作家大多将遥远的中国描绘成乐土,独《论法的精神》中多对中华帝国的专制有批判。
孟德斯鸠曾在鲁昂与一位滞留的中国海员交谈,本着严谨的态度得出了自己的认识。
尽管他的见解不免偏颇,但相对于同时代的人是较为接近事实的,也丰富了《论法的精神》的材料。
孟德斯鸠名言录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孟德斯鸠【法国】8 / 10精品文档造化既然在人间造成不一样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孟德斯鸠【法国】有益于身而有害于家的事情,我不干;有益于家而有害于国的事情,我不干。
孟德斯鸠【法国】美务必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孟德斯鸠【法国】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法国】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法国】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