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

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全部产品边际贡献=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

很显然,边际贡献越大越好,在订价决策中,必首先保证边际贡献不为负数,其次应考虑,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应足以弥补固定成本,并仍有一定的积余。而在特殊订价中,边际贡献保持正数是接受与否的底线。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一定量的品种边际贡献首先是用来弥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在弥补了企业所发生的所有固定成本后,如有多余,才能构成企业的利润。这就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刚好等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只能保本,即做到不盈不亏。

(2)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小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就要发生亏损。

(3)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大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将会盈利。

因此,品种边际贡献的实质所反映的就是产品为企业盈利所能作出的贡献大小,只有当产品销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所得品种边际贡献才有可能弥补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企业盈利作贡献。

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常常被人们通俗地称作毛利。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如果是一种产品,则: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如果是多种产品,则:

边际贡献率=∑(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

通常,边际贡献率是指产品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可以理解为每一元销售收入是边际贡献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产品给企业做出贡献的能力。

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是“变动成本率”,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为1,因为变动成本总额与其边际贡献总额之和正好等于销售收入总额。因此,变动成本率通常是指产品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方程式是在损益方程式中体现出边际贡献的大小,以明确表达本量利之间的数量关系。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增量效益是指改扩建项目和不改扩建项目相比所增加的效益,即将改扩建不改扩建两种情况下同一时间点的收益相减,得到的就是增量效益。

边际利润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边际利润是反映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能为企业增加的收益。边际利润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边际利润=边际收入一边际成本。等式中的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是指在原产销量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销量所引起的收入变动额和成本变动额。一个特定单位的产出,应该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称为可变成本,它大致随着生产数量而增加或减少;另一部分则是固定成本,它相对而言并不随着生产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那么这些成本就会分摊到更大数量的产品之上,而边际成本也就越小于平均成本。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相反,如果当成本中可变成本占较大比例时,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差别就不会很大,规模对收益的影响也就相对较小。

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边际利润(M)=销售收入(S)-变动成本(V)

n边际利润=总利润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n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边际利润率是指边际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即U=M/S=(S-V)/S=1-V/S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其中:产品销售净额= 产品销售总额—(销货退回+ 销货折扣与折让)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 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税后利润=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

综上所述,边际利润首先用来补偿固定费用,补偿固定费用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否则,企业就无收益或亏损。

边际成本就是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边际收入就是每多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要选择使利润达到最大的价格与销售量的组合,定价原则即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边际利润等于零。

对于成本变动不超过成本性态分析的相关的情况,定价决策只需要随价格而变动的需求量,将价格降低、销售增加所引起的收入(边际收入)和增加的变动成本(边际成本)相比较,选择使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作为产品的销售价格。

收入R,单位产品价格为P,销售量x个单位产品。

价格P1时销售量为X1,价格P2是销售量为X2。

边际收入=P2*X2-P1*X1 (因为价格的变动,造成销售量的变动,最终导致的收入变动的差异。)

单位边际收入=(P2*X2-P1*X1)/(X2-X1) (每增加一个单位造成的收入差异)

边际收益=售价-变动成本

边际收益是售价带来的贡献毛利,没有考虑因销售量的增加,价格的变动对原价原销量的机会成本的考虑;而边际收入从整体出发,将原价原销售量的收入扣除后的收入做为增加量带来的贡献毛利。

边际成本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但是,考虑到机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可能会增加。还是这个例子,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简写为MC或MPC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Changes in Total Cost)/ 产量变化量(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如右下图)

分数表达式

理论上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这个总成本包括不变和可变成本)。

随着产量(Output)的增加,边际成本会先减少,后增加。

当产量很小时,可以理解为企业的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产量很小,随着企业雇佣更多的员工进行生产,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也开始变大,假设增加的第一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是10,那么增加的第二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可能是15甚至更高,第三个会是30。这对应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曲线的第一个阶梯,即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随着投入(Input)的增加以递增的比例(Increasing Rate)增加(就是说增长率不是常数而是递增的,从生产函数的斜率可以看出,斜率越大增长率越大),在这一阶段产量的增加速度超过成本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员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变得拥挤,这时候每增加的一个员工依然会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但是这个利用率的提高会慢慢减慢下来(生活中我们称之为窝工),这对应生产函数的第二个阶梯,即生产函数的斜率逐渐从第一个阶梯时的最大值减少到0,当员工增加到某一程度,再增加一个员工时,这个员工对产量的贡献将会是0,即边际产量为0,在这一阶段时,产量的增加速率从最大值逐

渐减小到零,而成本的增加速率(每个员工的费用,加上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大于产量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增大。

即从边际成本曲线(Marginal Cost Curve)可以看出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递增。

而边际成本递增的根本原因就是边际产品的递减原则(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50元。若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高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的计算:

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与概念不一致。但从应试角度,还应按其掌握。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教材边际成本计算:新筹资的加权成本,即为边际成本。

【例】2002年企业资金120万元,加权成本10%。2003年企业计划新筹资金80万元,80万元的加权成本12%,分别计算筹资后的加权成本和加权成本增加。

【解】筹资后总资金=120万+80万=200万元

筹资后加权成本=10%×120/200+12%×80/200=10.8%

筹资前后加权成本增加=10.8%-10%=0.8%

0.8%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边际成本。而教材将新筹资的加权成本12%作为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和单位平均成本不一样,单位平均成本考虑了全部的产品,而边际成本忽略了最后一个产品之前的。例如,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包括生产第一辆车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辆车上进行分配)。而边际成本根本不考虑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法是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用于计算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对制成品和在产品、存货计价,计量企业获得的利润。在边际成本法下,企业所有的成本都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按照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工会定义;边际成本法是一种会计制度,在此制度下,成本单位仅包括变动成本,某一时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边际贡献毛益中销记。这样处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理由是:每生产一件产品,变动成本都会起变化,而固定成本则不管产量多少都支付。因此,贡献毛益首先用于弥补固定成本,如补偿有余就是利润,补偿不足就是亏损。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就是分析总成本、收入(企业最终利润)和企业产销量之间的关系。它也是建立在边际成本法基础上的,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主要是进行保本分析和目标预测。

1)保本分析

保本分析也属于本量利分析的范畴,它是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讨论成本、收入和销量之间的关系。保本就是利润为零,保本点就是收入和成本总额相等的销售量水平。

2)目标预测

所有本量利分析都是建立在以下公式的基础上: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这一公式是边际成本法下利润计算的数学表达式。运用公式中各要素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预测和决策。

由此可见,该新产品要实现年利润80万元的目标,年销售量必须达到16667件。这

就为企业管理者合理安排生产、组织营销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信息,使管理者决策心明眼亮,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和决策失误。

运用边际成本法取得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边际成本递增

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点,避免操纵短期利润,有利于短期产量决策。

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产量和劳务成本的方法是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直接成本上计入合理部分的生产间接费用(即间接成本)得出单位完全成本和总成本,非生产间接成本不包括在完全成本中,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完全成本法有赖于对产量的估计,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水平而不是销售水平。如果产量大于销量,一部分固定成本就会推延到下一会计期抵减利润,固定成本的性质被歪曲了。例如:

某企业生产一种零部件产品,其生产性费用为:直接材料10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变动制造费用(能源)7元/件,固定制造费(折旧)4000元。其非生产性费用为:管理费用(保险)400元,销售费用:其中变动费用3元/件(买一送一),固定费用(广告费)600元。期初库存为0,本月生产1000件,销售600件,售价40元/件。

1、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如下:

单位生产成本:10+5+7+4000÷1000(件)=26元

销售收入:600件×40=24000元

减:销售成本:600件×26=15600元

毛利:8400元

减:期间成本:600件×3+400+600=2800元

净利:5600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400件库存中有固定费用(折旧)1600元(4000÷1000件×400件)作为存货,虚增了资产和当期利润。同时也可以看出,在完全成本法下,企业很难正确作出是否应该增产或减产的决策,因为产品或劳务的吸收成本中包括固定成本要素,而固定成本与企业的产量无关。

2、用边际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如下:

单位生产成本:10+5+7=22元

销售收入:600件×40=24000元

减:销售成本(全部变动):600件×(22+3)=15000元

贡献毛益:9000元

减:全部固定:4000+400+600=5000元

净利:4000元

由此可见,在边际成本法下,利润与销售量直接相关,而与产量无关。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润差额正好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库存产品中所含的固定费用数。所以,用边际成本法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实际利润。同时,也可以看出,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减无关,在短期增减产量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因此,边际成本法对企业管理者短期产量决策是非常有用的。

总之,边际成本法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依靠估计、假定和预测来计算单位成本,生产成本仅包括变动成本,这样可以准确反映企业在实务上是如何发生的;与完全成本法相比,销售量与利润直接相关,更能准确反映实际利润的多少.

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减无关,在现有固定成本最大产量范围内增减产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对决策者是非常有用的;以边际成本法计算的成本及所编制的会计报告比用完全成本法更容易理解。

虽然边际成本法有若干优点,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不足之处值得注意:如边际成本法下企业的所有成本都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实际运做中有时难以准确划分。以长期来看,没有会计成本是固定的,固定成本也不例外。长远来说都是变动成本,但边际成本法在计算成本时不承认一点。再如,由于边际成本法下成本中不包含固定成本,但是它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产量上升,每单位的总成本实际上会下降;反之则上升,因为固定成本总额与产量变动无关,所以每多生产出一件产品,则固定成本会被分成更小的数目,就使每个单位的总成本会随之下降。另外,边际成本法作为制成品和在产品、存货的一种计价方法,还不为财务会计所承认。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多品种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多品种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综合边际贡献率法。 由于各产品的盈利能力不同,边际贡献率也各不相同,通过计算在一定品种结构下的综合边际贡献率,来计算盈亏平衡销售额。 计算步骤: 1、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U=∑M/∑S 2、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额,S0=F/U 3、计算各品种的保本销售额,SI0=S0*SI/∑S 4、计算完成一定利润目标(Pz)的销售额,Sz=(F+Pz)/USiz=Sz*SI/∑S 5、计算完成一定销售额(Sz)时企业获利,先计算Mz=Sz*UP利=Mz-F 例:《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第186页某企业同时经营A、B、C三种产品,各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该企业年固定成本为62.7万元,求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解:根据以上资料可得 1、综合边际贡献率U=∑M/∑S=118.8/360*100%=33% 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S0=F/U=62.7/33%=190 3、各品种保本销售额SA0=S0*SA/∑S=190*216/360=114 SB0=S0*SB/∑S=190*108/360=57 SC0=S0*SC/∑S=190*36/360=19 4、若企业要完成30万元目标利润,则 z=(F+Pz)/U=(62.7+30)/33%=281 SAz=Sz*SA/∑S=281*216/360=168.6 SBz=Sz*SB/∑S=281*108/360=84.3 SCz=Sz*SC/∑S=281*36/360=28.1 5、若企业完成300万元销售额,则 Mz=Sz*U=300*33%=99 企业利润为Pz=∑M-F=99-62.7=36.3 方法二:单个边际贡献率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当条件一定时,企业总是先生产盈利能力高的产品,也就是说,企业要根据产品的盈利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来安排生产和销售。因此,多品种盈亏分析时,我们要按边际贡献率大小列表计算。 具体步骤:1、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ui=Mi/Si2、按边际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序,并列表计算(如下表)

边际与弹性

边际与弹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六节 边际与弹性 教学目的:掌握边际函数、弹性函数定义。 教学重点:经济学中常见边际函数及弹性函数。 教学难点:需求弹性的计算 教学内容: 一、边际概念 在经济学中,边际概念通常指经济问题的变化率,称函数()f x 的导数()f x '为函数()f x 的边际函数. 在点0x 处,当x 改变x ?时,相应的函数()=y f x 的改变量为 )()(00x f x x f y -?+=?.当1=?x 个单位时,)()1(00x f x f y -+=?,如果单位很小,则有 )()()1(01000x f dy x f x f y dx x x '=≈-+=?==. 这说明函数)(0x f '近似地等于在0x 处x 增加一个单位时,函数)(x f 的增量y ?.当x 有一个单位改变时,函数)(x f 近似改变了)(0x f '. 二、经济学中常见边际函数 1.边际成本 总成本函数)(x C 的导数)(x C '称为边际成本函数,简称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的经济意义是,在一定产量x 的基础上,再增加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时总成本增加的近似值. 在应用问题中解释边际函数值的具体意义时,常略去“近似”二字. 例1: 已知生产某产品x 件的总成本为20010409000)C(x x x .++=(元), (1)求边际成本)(x C ',并对)1000(C '的经济意义进行解释. (2)产量为多少件时,平均成本最小

解: (1)边际成本x x 002040)(C .+='. (1000)400.002100042C '=+?=. 它表示当产量为1000件时,再生产1件产品则增加42元的成本; (2)平均成本 x x x x 0010409000C )(C .++== , 00109000)(C 2.+-='x x , 令=')(C x 0,得 x = 3000(件).由于318000C (3000)03000''=>,故当产量为3000件时平均成本最小. 2.边际收入 总收入函数)(x R 的导数)(x R '称为边际收入函数,简称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的经济意义是,销售量为x 的基础上再多售出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的近似值. 例2:设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 x 5100-=,其中p 为价格,x 为需求量.求边际收入函数,及70,50,20=x 时的边际收入,并解释所得结果的经济意义. 解: 根据p x 5100-=得5 100x p -= 总收入函数)100(5 15100)(2x x x x px x R -=?-== 边际收入函数为)2100(5 1)(x x R -=' 即销售量为20个单位时,再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总收入增加12个单 位;当销售量为50个单位时,扩大销售,收入不会增加;当销售量为70个单位时,再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总收入将减少8个单位. 3.边际利润 总利润函数)(x L 的导数)(x L '称为边际利润函数,简称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的经济意义是,在销售量为x 的基础上,再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利润.

管理会计计算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销售价格X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p-b)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X销售量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X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X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X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的销售比例=这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各种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X该种产品销售比例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数量)X单位边际贡献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金额)X边际贡献率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率 实现目标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目标利润目标利润=预计资产平均占用额X投资报酬率 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 经营杠杆系数=预计边际贡献/预计利润总额 计划期利润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X经营杠杆系数 成本无差别业务量=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变动成成本之差 以P表示本金,F表示本金和利息之和,i表示利息,n表示存款年数 按单利计算F=P*(1+i*n) 按复利计算F=P*(1+i)n次方 现值pv=终值FV*现值系数 终值FV=现值PV*终值系数 年金终值FVA=年金A*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现值PVA=年金A*年金现值系数 年金A=年金终值FVA/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A=年金现值PVA/年现值系数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该年营业收入-该年付现成本-该年所得税 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该年税后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

管理会计.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本量利概述 本量利关系是指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本量利分析就是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本量利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短期内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以及产品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 销售价格固定 假设售价为常数,其前提条件是产品处于成熟期,售价比较稳定。 (2) 成本是线性的 假设总成本函数是一元线性方程。 ?(3) 产销平衡 ? 假设在制造企业,存货水平保持不变,则产量等于销量,可以实现产销平衡。?(4) 销售组合固定 ? 销售组合是企业销售的各种产品所组成的比例关系。销售组合固定是假定在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占全部产品销售量的比重不变。

(二)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价格╳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假设销售价格为p,销售量为x ,固定成本总额为a ,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 ,则公式可以表述为: P = px-bx - a = (p - b)x - a 注意:上述公式中的利润在我国指营业利润,在西方国家指“息税前利润”,即未扣减所得税和利息之前的利润。 (三)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1.边际贡献的概念 边际贡献,也称贡献毛益或创利额,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的绝对数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单位概念,称为单位边际贡献(用CM表示),它是指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反映的是每一个单位产品的创利能力,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可提供的创利额。 边际贡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总额概念,称为边际贡献总额(用TCM表示),一般就简称边际贡献,它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后的余额。 边际贡献也常用相对数,即边际贡献率来表现。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单位边际贡献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它反映每百元销售额中能提供的边际贡献额。

管理会计公式大全

管理会计公式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一、成本基本公式 b 单位变动成本 y = a + b·x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x 业务量 (总额) (总额)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计算顺序:先算b,再求a=y高—bx高或a =y低—bx低 三、★变动成本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 2、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营业利润净利 四、完全成本法1、销售收入总额—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营业利润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一、边际贡献 1、★单位边际贡献(CM)=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p —b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 px —bx = (p —b) x =CM·x 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a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px) ×100% = 单位边际贡献(CM) 销售价格(p) ×100%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bx) 销售收入(px) ×100% = 单位变动成本(b) 销售收入(p) ×100% 2、★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 1 边际贡献率= 1—变动成本率 二、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1、★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 = ∑(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销售比例)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固定成本 加权单位边际贡献率 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该产品销售比重 三、安全边际 1、★安全边际=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或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2、★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额)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100% 3、安全边际与营业利润的关系:营业利润= 安全边际(数量)×单位边际贡献 营业利润= 安全边际(金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 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四、保利分析

导数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问题的应用

导数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问题的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导数;变化率;边际;边际分析。 前言:导数在现代经济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微观经济学中有着很多具体的例子。掌握和应用导数的基本概念和经济中常见函数的概念非常重要。把经济学中很多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到数学领域中,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对很多经营决策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是微积分,微分学则是微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导数又是微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所以学习导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导数的应用尤为重要。导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等等,今天我就导数在经济中边际问题的应用略做讨论。 一、导数的概念 从数量关系而言,导数反映函数的自变量在变化时,相应的函数值变化的快慢程度——变化率(瞬时变化率)。从数学表达式而言,研究的是函数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比的极限问题。 二、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 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研究在这一领域中出现的一些函数关系,因此必须了解一些经济分析中常见的函数。 (一)价格函数 一般说来,价格是销售量的函数。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当购买的东西越多,消费者的消费额度就可以小些。 (二)成本函数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是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记为X。变动成本是指原材料的费用、工人的工资等,记为Y。这两类成本的总和称为总成本,记为Z,即 Z=X+Y 假设固定成本不变(X为常数),变动成本Y是产量Q的函数(Y=C(Q)),则成本函数为Z=X+C(Q)。 (三)需求函数 作为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其需求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商品的市场价格、消费者的喜好等.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商品的需求量Q仅受市场价格x的影响。即

餐饮各项计算公式

1.餐厅定员=座位数×餐次×计划期天数含义:反映餐厅接待能力 2.职工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含义:反映计划期人员数量 3.季节指数=月(季)完成数/全年完成数×100%含义:反映季节经营程度 4.座位利用率=日就餐人次/餐厅座位数×100%含义:反映日均座位周转次数 5.餐厅上座率=计划期接待人次/同期餐厅定员×100%含义:反映接待能力每餐利用程度 6.食品人均消费=食品销售收入/接待人次含义:客人食品消费水平 7.饮料比率=饮料销售额/食品销售额×100%含义:饮料经营程度 8.饮料计划收入=食物收入×饮料比率+服务费含义:反映饮料营业水平 9.餐饮计划收入=接待人次×食物人均消费+饮料收入+服务费 含义:反映餐厅营业水平 10.日均营业额=计划期销售收入/营业天数 含义:反映每日营业量大小 11.座位日均销售额=计划期销售收入/(餐厅座位数×营业天) 含义:餐厅座位日营业水平 12.月度分解指标=全年计划数×季节指数含义:反映月度计划水平 13.餐饮毛利率=(营业收入-原材料成本)/营业收入×100% 含义:反映价格水平 14.餐饮成本率=原材料成本额/营业收入×100% 含义:反映餐饮成本水平 15.喜爱程度=某种菜肴销售份数/就餐客人人次×100% 含义:不同菜点销售程度 16.餐厅销售份额=某餐厅销售额/各餐厅销售总额×100% 含义:餐厅经营程度 17.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额/销售收入×100% 含义:反映餐饮销售利润水平 18.餐饮流通费用=∑各项费用额 含义:反映餐饮费用大小 19.餐饮费用率=计划期流通费用额/营业收入×100% 含义:餐饮流通费用水平 20.餐饮利润额=营业收入-成本-费用-营业税金含义:反映营业利润大小 =营业收入×(1-成本率-费用率-营业税率) 21.餐饮利润率=计划期利润额/营业收入×100%含义:餐饮利润水平 22.职工接客量=客人就餐人次/餐厅(厨房)职工人数含义:职工劳动程度 23.职工劳效=计划期收入(创汇、利润)/职工平均人数含义:职工贡献大小 24.职工出勤率=出勤工时数/定额工时数×100%含义:工时利用程度 25.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职工人数含义:人事成本大小 26.计划期库存量=期初库存+本期进货-本期出库含义:反映库存水平

最新管理会计复习资料-浙江工商大学-周亚力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1、管理会计定义: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分类、总结、分析和报告信息的系统,它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控制。 企业针对产品市场竞争和要素市场竞争,为实现“资产高安全度、资产高利润率、现金流充足、资产高增值率和把握新产业”目标,向管理当局提出用于战略、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活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需的文化价值。 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决策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服务对象的侧重点不同;2)着眼点不同;3)报告形式不同;4)信息报告期长短不同;5)对会计信息客观性与可验证性的要求不同;6)对会计信息多元化程度的要求不同;7)对行为的关注不同; 8 )与其他学科联系程度不同;9)规范程度不同。 联系:1)两者同属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2)两者都以经营信息作为信息来源;3)管理会计的工作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会计的方法基础 1 成本性态定义: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按业务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变化关系把成本划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化影响的那部分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房屋设备租金、保险费。 约束性固定成本:也称能量成本,是由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在短期内难于作出重大改变的成本。如折旧、设备租金、管理人员工资。 酌量性固定成本: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通过编制期间预算由高层管理者决定的成本,也即决策者能够通过编

财务管理公式最版完整版

财务管理公式最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 1、复利终值:F=P ·(1+i )n 或:P ·(F/P ,i ,n ) 2、复利现值:P=F ·(1+i )-n 或:F ·(P/F ,i ,n ) 3、普通年金终值:F=A ·(F/A ,i ,n ) 4、年偿债基金:A=F ·(A/F ,i ,n ) 5、普通年金现值:P= A ·(P/A ,i ,n ) 6、年资本回收额:A=P ·(A/P ,i ,n ) 7、预付年金的终值: F= A ·[(F/A,i,n+1)-1] 8、预付年金的现值:P= A ·[(P/A,i,n-1)+1] 9、递延年金现值: (1)P= A(P/A,i,n)* (P/F,i,m) (2)P= A[(P/A,i,m+n)- (P/A,i,m)] (3)P= A(F/A,i,n)* (P/F,i,m+n) 10、永续年金现值: P= I A 11、永续年金折现率: i=A/P 12、插值法 i=i 1+ 1 21 B B B B --*(i 2-i 1) 1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1)一年多次计息时 i =(1+r/m)m -1 式中:i 为实际利率;r 为名义利率;m 为年复利次数 (2)通货膨胀情况下 i= 通货膨胀率 1名义利率 1++-1 二、资产的收益率 1、单期资产的收益=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税后股息+(现在的市价-过去的价格) 2、期望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或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3、期望值:∑== n i i i P X E 1 X i :结果,P i :概率 4、方差:∑=?-= n i i i p E X 1 22 )(σ 5、标准离差(均方差):σ= ∑=?-n i i i P E X 1 2)( 6、标准离差率:V= E σ ×100% 7、两项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方差 σp 2=w 12σ12+ w 22σ22+2w 1w 2p 1,2σ1σ 2

微观经济学“边际”相关概念整理

1.边际效用MU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2.边际替代率MRS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原因: 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 1+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1.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短期生产函数)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生产函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形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第一,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 第二,以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为前提; 第三,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第四,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即最佳技术系数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 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全部产品边际贡献=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 很显然,边际贡献越大越好,在订价决策中,必首先保证边际贡献不为负数,其次应考虑,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应足以弥补固定成本,并仍有一定的积余。而在特殊订价中,边际贡献保持正数是接受与否的底线。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一定量的品种边际贡献首先是用来弥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在弥补了企业所发生的所有固定成本后,如有多余,才能构成企业的利润。这就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刚好等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只能保本,即做到不盈不亏。 (2)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小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就要发生亏损。 (3)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大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将会盈利。 因此,品种边际贡献的实质所反映的就是产品为企业盈利所能作出的贡献大小,只有当产品销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所得品种边际贡献才有可能弥补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企业盈利作贡献。 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常常被人们通俗地称作毛利。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如果是一种产品,则: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如果是多种产品,则: 边际贡献率=∑(每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 通常,边际贡献率是指产品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可以理解为每一元销售收入是边际贡献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产品给企业做出贡献的能力。 与边际贡献率相对应的概念是“变动成本率”,即变动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为1,因为变动成本总额与其边际贡献总额之和正好等于销售收入总额。因此,变动成本率通常是指产品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方程式是在损益方程式中体现出边际贡献的大小,以明确表达本量利之间的数量关系。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第六节 边际与弹性

第六节 边际与弹性 教学目的:掌握边际函数、弹性函数定义。 教学重点:经济学中常见边际函数及弹性函数。 教学难点:需求弹性的计算 教学内容: 一、边际概念 在经济学中,边际概念通常指经济问题的变化率,称函数()f x 的导数()f x '为函数()f x 的边际函数. 在点0x 处,当x 改变x ?时,相应的函数()=y f x 的改变量为)()(00x f x x f y -?+=?.当1=?x 个单位时,)()1(00x f x f y -+=?,如果单位很小,则有 )()()1(01000x f dy x f x f y dx x x '=≈-+=?==. 这说明函数)(0x f '近似地等于在0x 处x 增加一个单位时,函数)(x f 的增量y ?.当x 有一个单位改变时,函数)(x f 近似改变了)(0x f '. 二、经济学中常见边际函数 1.边际成本 总成本函数)(x C 的导数)(x C '称为边际成本函数,简称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的经济意义是,在一定产量x 的基础上,再增加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时总成本增加的近似值. 在应用问题中解释边际函数值的具体意义时,常略去“近似”二字. 例1: 已知生产某产品x 件的总成本为20010409000)C(x x x .++=(元), (1)求边际成本)(x C ',并对)1000(C '的经济意义进行解释. (2)产量为多少件时,平均成本最小? 解: (1)边际成本x x 002040)(C .+='. (1000)400.002100042C '=+?=. 它表示当产量为1000件时,再生产1件产品则增加42元的成本; (2)平均成本 x x x x 0010409000C )(C .++== ,

单利终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单利终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单利现值的一般计算分式为: 其中是单利情况下的现值系数。 复利现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1+i)n和 年金终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偿债基金的计算也就是年金终值的逆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金现值的一般的计算公式为: 年资本回收额(已知年金现值PVA0,求年金A) =PVA0×i/[1-(1+i)-n] 先付年金终值计算 (1)V n=A×FVIFA i,n×(1+i),(2)V n=A×FVIFA i,n+1-A=A×[(F/A,i,n+1)-1] 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 1.V0=A×PVIFA i,n×PVIF i,m=A×(P/A,i,n)×(P/A,i,m) 2. V0=A×PVIFA i,m+n-A×PVAFA i,m 永续年金是指无期限支付的年金。V0=A×预期收益 1.标准离差应得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因素分析法的公式如下: 资本需要量=(上年资本实际平均占用量-不合理平均占用额) ×(1±预测年度销售增减率) ×(1±预测期资本周转速度变动率) 预测外部筹资额的公式如下:

需要追加的外部筹资额== 新股发行价格的计算:股票发行价格=溢价倍数×每股面值。 (1)分析法 (2)综合法 (3)市盈率法 每股价格=市盈率×每股面值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银行借款的筹资成本应是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其相对数则应是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息/借款人所得的借款 ①按复利计算。如复利按年计算,借款年限为n,则实际单利率的换算公式为: 按复利计息 年限为n,名义利率为i,实际单利利率为k(贷款额为P) 则 2)一年内分次计算利息的复利。如年利率为k,一年分m次计息,则实际年利率为: 采用贴现利率计息情况下,实际利率k的计算:k=i/(1-i) ③采用补偿性余额贷款情况下,求R=? ④周转信贷协定情况下实际利率K=? 若承诺费率为r,贷款额度为P,年度内实际贷款额为q(q≤P),求承诺费M。 (1)平均分摊法。 每次应付租金的计算公式可列示如下: 贴现息=汇票(到期)金额×贴现期×(月贴现率÷30天)应付贴现票款=汇票金额-贴现息企业贴现款=到期票据款-贴现利息贴现款=到期票据款×贴现期×贴现利率 筹资费用 K为资本成本率;D为用资费用;p为筹资数额;f为筹资费用 1.长期借款成本 企业长期借款的成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管理会计计算公式汇总

1、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2、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3、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 4、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5、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6、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7、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实际或预算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 8、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价格=(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 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 9、以产品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成本总额 以产品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总额 以产品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以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目标利润+固定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总额 10、产品价格=注:根据题意定: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回收期=原始投资金额/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11、营业现金流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折旧)-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摊销额 12、预计的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 13、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营业资产=资产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利润率 剩余收益=营业利润-基本利润=营业利润-(营业资产*规定的最低收益率) 14、目标成本=目标售价-目标利润 15、复利终值FV=pv*(1+i)的N次=pv*(F/P,i,n) 复利现值PV= pv/(1+i)的N次=FV*(P/F,i,n) 年金终值FV A=A*((1+i)的N次-1)/i=A*(F/A,i,n) 年金现值PV A= A*(1-(1+i)的N的-1次)/i= A*(P/A,i,n)

管理会计常用公式

1、成本性态模型 2、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已销产品成本-期间费用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固定销售和管理费) 税前利润=单价X销量—单位变动成本X销量—固定成本总额 3、边际贡献有两种表现形式: (0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p—b (2)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X 销售量 =单位边际贡献X销售量T =(p—b)x 4、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5、二、保本点的确定 (一)单一品种的保本点计算 保本销售量二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保本销售额二保本销售量X单价或二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二)多品种条件下的保本点计算多品种条件下的保本分析方法在实务中应用较广泛的是加权平均边际贡献 率法。(其他如分算法、历史资料法、综合保本图法等). 多品种保本点计算的基本程序如下: 1.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 销售总额=刀(各种产品的单价X预计销售量) 2.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所占比重。 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销售总额/销售总额 3.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刀(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X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4.计算整个企业的综合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5.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X各种产品各自的销售比重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各种产品的单位销售价 6、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1、安全边际量(额) =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保本销售量(额) 2、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3、保本作业率=保本销售量(额)/正常销售量(额) 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指标属于正指标,越大越好,保本作业率是逆指标,越小越好。安全边际率与保本作业率存在如下关系:

什么叫边际利润

中心环节,认为为顾客提供服务,创造顾客价值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深入认识顾客价值的本质、来源、实现和评价,不仅是为顾客开发合意的产品、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也是辨别核心能力、创造竞争优势的前提。 (一)顾客价值是什么? 谈起价值,就不能不涉及到人的本质。抛开了人的本质,价值问题是讲不清的。 “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假定“人”具有如下的特性:1、自利性,自利是人的天性,是人的行为的根源;2、理性或有限理性;3、追求效用最大化。营销理论事实上秉承了“经济人”假设,但是由于无法解释人类生活的多样和丰富,又以“偏好”、“文化”等词藻作为补充,这不过给“经济人”冰冷的面孔增添了一丝人气而已。由于“经济人”是对现象的归纳,又把人性推到了极端,所以解决不了价值问题。 迄今为止,最深刻阐述了人的本质的,当属马克思。马克思的观点主要有两个:其一,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其二,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究竟哪一个最能反映人的本质,长期以来有着激烈的争论。我们认为前者更正确。因为前者内在地包含了后者,“自由自觉”不是在真空中的自由自觉,而是在指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自由自觉,它不仅包含了社会历史客体创造“人”的思想,而且指出了人要在创造历史中破除社会和自然的制约从而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本质。同时,“人”不仅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产物,后者的片面性是显而易见。其实,若认为人的本质仅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就无法利用马克思的光辉思想研究市场营销问题。 然而马克思的真知灼见由于过于抽象而难以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了另一个与之等价的命题,即认为人的本质在于自觉的主体性,包含三部分内容:1、人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从构成他的社会舆自然关系中开拓主体性而发展;3、自觉性,开拓主体性的活动是在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进行。因而人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在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上生命活动,并以活动的自由自觉为终极目标。为了舆“经济人”相对应,可以把这种“主体人”观点概括为如下内容:1、主体性,追求主体性是人的天性,行为的根源;2、自觉;3、追求价值最大化。可见,“经济人”是“主体人”的一个特例。 现在我们就可以在该框架中讨论价值问题。人之成为“人”不只是人是有意识的生物体,不向动物那样为了觅食而满山乱串;也不只是人能制造产品,用碗吃饭,用茶杯喝水,出入乘车;更不只是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因社会而存在,社会因人而产生,所以不是本原。人之成为“人”,在于他能自觉地创造自己自由的存在,在开拓主体性中占有他自己的世界。人的生命境遇因占有不同的自然和社会关系而不同,价值

50个常用会计计算公式一目了然

50个常用会计计算公式一目了然 50个常用会计公式:利息计提、坏账计提、折旧计提、增值税计算、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投资报酬率等。 一、计算利息的公式 (一)利率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1.5,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二)计息起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三)存期计算规定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4、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四)计算利息基本方法 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 1)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 2)计算利息的方法1、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2、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3、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 (三)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1)活期储蓄1、活期储蓄存款在办理存取业务时,应逐笔在帐页上结出利息余额,俟储户清户时一次计付利息。2、活期储蓄(存折)存款每年结息一次(每年六月三十日为结息日)。

边际贡献总额分析经营管理法

边际贡献总额分析经营管理法概要 “边际贡献总额分析经营管理法”是我从事酒店餐饮十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结晶,它不仅是一种新颖的营销创新方式,而且具有相当的经营盈利空间,它涵盖了从厨房的菜单制定到采购到验收到储存和领用到订单到制作再到餐厅的传输、服务、结算、核算等工作流程。 我今天把它总结归纳出来,就是与酒店各位同仁共勉,同时真诚的希望能给酒店在餐饮管理中起到一些借鉴和参考作用,这也是我作为一名酒店职业经理人的责任和义务。 我在做餐饮经理时,酒店一直采用营业收入作为衡量其业绩的指标,但是这个指标没有反映成本的多少,有时候会出现营业收入上升利润反而下降的现象,在我做到分管餐饮副总时,采取了食品总成本率和毛利来衡量经营业绩的指标,但是也会出现食品成本率下降、毛利上升而利润下降的现象,因为毛利的增加并不等于净利润能够同幅度的增加,如果人工能源消耗和其它营业费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的出现会让管理者产生误解,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降低了餐厅的赢利能力。后来我采用了“边际贡献总额”这个指标来衡量经营业绩时,就基本上解决了这个让我头疼的难题。 边际贡献这个重要的概念酒店朋友大概并不陌生,它是指价格中支付食品成本和其它变动成本后的剩余部分,这个部分是对抵补固定成本和盈利所出贡献。一般而言,餐厅的固定成本总额不会随着餐厅销售量的增减而变化。当餐厅出售足够多份数的菜肴,使变际贡献总额等于固定成本总额时,餐厅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保本点。此后,每多售出一份菜品,餐厅的利润数额相当于这份菜品的边际贡献的数额。这样,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边际贡献总额的增减量就等于餐厅盈利额的增减量。因此,边际贡献总额可以用来衡量餐厅经营业绩的好坏。 在这里需要知道每份菜品的单位边际贡献的核定,它是指每份菜品的售价扣除生产该份品的变动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它反映了每份菜品的盈利能力。同样,变动成本中主要包括食品原料成本及制作这份菜品时所耗用的人工成本和燃料费。在工作中我们很难精确度量每份菜品所耗用的人工成本和燃料费。我们是这样做的:根据每份菜品的加工难度和制作时间将菜单中所有菜品进行大致分类,然后从每一类菜品中选出一种最典型的菜品进行测试。根据制作这份菜品所耗用的各类厨师和设备的时间,大致确定这份菜应分摊的人工成本和燃料费。这样做虽不十分精确,但也足够了。 最后将测试完的菜品按照单位边际贡献的高低排序,从管理者到服务人员都应清楚地知道各种菜品的单位边际贡献,重点宣传单位边际贡献高和单位边际贡献中高的菜品。可以把这类菜品放在菜单最显眼的位置上,必要时加上图片和文字说明。充分利用餐厅的墙壁、立柱、桌面、招牌等进行宣传,鼓励服务员不失时机向顾客推荐那些单位边际贡献高的菜品,但要注意不能勉强顾客,而应根据顾客的口味、爱好来确定几种既能为顾客接受,单位边际贡献又较高的菜品,由高向低依次向顾客推荐。 餐饮管理人员可以做出以下经营决策来提高餐厅的盈利能力: 一是重点推销单位边际贡献高的菜品;二是及时调整菜单项目;三是适当开发销售价格水平适合更多客人消费水平的出品;三是采用套餐式的销售策略,通过有意识推荐或给予一定折扣等方式,吸引客人选择餐厅事先计好的几类套餐,套餐把不同单位边际贡献的菜品组合在一起销售,并且分量稍高于客人通常的消费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公式

几种特殊计算 证券估值

)n 1+( 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及预收账款+各种应交税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无形资产净值) 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3、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或有负债:将来一旦转化为企业现实的负债,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 担保责任:在被担保人没有履行合同时,就有可能会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租赁活动:如果经营租赁的业务量较大、期限较长或者具有经常性,则其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可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可以提高企业的偿付能力,缓解财务困难。 营运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盈利能力分析 1、资产报酬率(ROA) 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