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南通风筝文化及其生生不息的原因,论述了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必须争取政府部门支持,有规划的建立一些风筝放飞区域;加强对艺人的保护,注重对年青艺人的培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整合产业资源,尽早形成产业规模;更多的承办全国、国际风筝大赛的建议。促使南通风筝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相传春秋时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曾制木鸢飞上天空。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汉代起,人们开始将其用于测量和传递消息;唐代时,风筝传入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五代时期,又在纸鸢上系以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此又称"风筝"。至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体育性也逐渐成为了风筝的本质特性之一。风筝文化源于民间,风筝文化根在民间,是一种典型的“民俗体育文化”。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鹞北鸢”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哨口板鹞是“南鹞”的代表,她起源于北宋年间,有着悠久的历史。2004年7月,按照文化部“先行试点,分步实施”的工作要求,南通市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南通板鹞风筝被列为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和2008年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又分别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南通风筝文化丰富

1.1 独具特色的外层物质文化

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层,是指经过人类作用的第二自然物,是在自然物上打上的人类意志和活动的印记。南通风筝作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其在物质层面也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1.1.1 个头大

南通风筝俗称“板鹞”,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变形“七连星”至“十九连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竖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车运载,大板鹞需多人拉放飞。鹞面上并绘有神话传说等民间绘画,下部系两根几十米长的尾绳,一只精致的板鹞,便是珍贵的民间工艺品,当地群众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传。

1.1.2 声音响

在品种纷繁的南通风筝中,哨口风筝(又名哨口板鹞)最具特色,为全国绝无仅有,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著称。据说哨口有30多种型号。“板鹞”鹞面装有数十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通常选用葫芦、毛竹、白果、龙眼、乒乓球等制成。放飞时,大中小哨口分别发

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谐,悦耳动人,声及数里,婉似“空中交响乐”,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

1.1.3 鹞面美

板鹞外形古朴,绘画精细,南通的造型风筝,融灯彩、绘画、风筝于一体,与北派风筝相比,更显精巧工细,灵活美观。鹞面常用绸布缝制,上多绘有昭君出塞,木兰从军,天女散花等工笔人物画,有的还相应的配有与画面相配的诗句。

1.1.4 工艺繁

哨口板鹞可融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工艺精湛,不仅是极有观赏与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板鹞的扎制工艺要求颇高,首先选择质地坚实,弹性好的江南笔竹或本地上乘老竹,粗细长短随风筝大小而定,用文火烤直,砂纸打光,罩以清漆,以防虫蛀。选择晴天干燥之日扎制,以便扎绳收紧。扎时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均匀,轻重一致,尢其是左右两根边骨的精细和弹性必须分毫不差,以保证板鹞在强风中的平衡,板鹞骨架扎好后,用事先按其尺寸绘绣好的绢布缝合,再用去其弹性的蜡线或细绳作引线,引线五至十二根上下迎角适当,左右对称,长短与风筝大小相宜。板鹞的两条尾子又称尾档,长度约为板鹞高度的十五倍左右,重量为装配哨口后全重的十分之七,通常用加工后质地松柔的蒲草或稻草正反搓成上粗下细,左右均匀一致的草绳制作。尾档可分飘于板鹞下方两侧,互不缠绕,快速放线风筝后飘时,轻柔而有浮力的尾档,在空中飘舞犹如惊蛇闪动。

1.2 较为完善的中层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文化的最为主要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精神文化决定了制度文化的产生与性质;制度文化为精神文化的扩展与升华提供了体制和法规层次上的保障。南通风筝的保存与发展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为了保护南通风筝,形成了从政府到民间自上而下的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对南通风筝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南通市风筝协会,各县镇也分别建有风筝协会,如刘桥风筝协会下设十个分会,300名会员正常活动,成为凝聚人心,构筑和谐的平台,固定每年三月初一为风筝节,而且承担了主办通州市首届风筝节的任务,为繁荣经济发挥了作用。在民间还有群众自发组织的如他们在风筝俱乐部,如闸西乡白龙庙村的陆宝如,自办的家庭风筝博物馆,近20只不同时代鹞子展示。并以这个载体成立了精英风筝俱乐部,定期活动,交流放飞技术,外出参赛,成为友谊的团体。

1.3 历史悠久的内层精神文化

南通风筝文化能够传承千年不衰,而且越来越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其根源就在于她特有的内层精神文化。南通是一块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漫

长的农耕文化积淀成南通风筝文化的独特风格,蕴藏着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蕴。团结协作、志在高远、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人天和谐是南通风筝文化的精髓。风筝精神主要表现为:文化力,即驱动力:逆风而上,敢于拼搏;聚合力:集体制作(扎、画、雕、糊)多人放飞讲协调;亲和力: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前,南通放鹞子是件村民中的大事,她不仅是一种民间的娱乐活动,更重的是人们通过这一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作“头把手”,带着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风筝如一飞冲天,则人们欢声雷动,认为这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万事如意!他们认为风筝上的哨鸣可以震天地,震慑妖魔。

放飞春天,这是第一习俗。清明节前后,放鹞子为最盛期,无论大人小孩,到空旷的田野中放鹞子,炼身心,寄托好运;在落后的农村体育环境下,放鹞子成为农民娱悦身心的主要习惯之一;几户拼份子扎大鹞子放放,成了凝聚一个地方人气的习俗。每个集居的圩塘、每个不同的庄园放鹞子成为团聚那里的人际的一个载体。放风筝也是家富的象征。即使几家穷人,也凑合份,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互助放风筝。家庭和睦是放鹞子活动的家庭基础。有的家庭家中人常把家里的鹞子如何是好作为自豪夸耀的语料。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健身、健心价值已逐步上升为南通风筝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有句古话:“鸢者长寿”。意思就是说,经常放风筝的人寿命长。放风筝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放飞的过程中需要奔跑、牵拉等运动,这些运动有益于强健人们的体魄,增进健康。放飞风筝通常需要多人的团结合作,讲究齐心协力,人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增进友谊,有利于社会和谐。

2 南通风筝得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剖析

南通风筝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衰,是与其地域环境、经济基础、生活理念、生活习俗,有效保护等“因子”分不开的。

2.1 独特的地理位置

南通位于黄海之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地势比较低平,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黄淮平原。南通地处中纬度地带,滨江临海,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从风的原理看,江海平原的风属于海风,濒临江海的风量,年平均风速2.8~3.2m/s,风速、风力相对匀称,对风筝上天后平衡性、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此外,开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人们产生了外向、好动的性格。他们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开拓精神和变易观念。这种充满自由、竞争精神的文化个性,鼓励人们参与各种户外活动,放风筝这种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2.2 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追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空间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理念与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活动来扩展交际空间,回归自然,放松劳累的身心。放风筝可以使人们走向户外,亲近自然,愉悦身心,使劳累的身心得到放松,满足了现代人健康的追求。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多,从农村乡间到城市绿地,男女老幼都放风筝。过去,只是春季放飞,现在春夏秋冬,不管东西南北风,有风就放。

2.3 追根溯源,走进博物馆

为了保护、传播和发展南通的风筝文化,南通建立了风筝博物馆。南通风筝博物馆栩栩如生的再现了风筝的起源、历史传说,记载了文化名人寄托情结的美丽诗句;有以风筝升空原理为启迪的32项国内外科学发明,有强身健体的中医传说等等;更有学生素质教育的教材;这里收藏了古今中外100余件风筝精品,并以南通特色——哨口板鹞为主。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绘画、雕刻、扎、糊、绷技艺相融合的静态美,还可以欣赏到或浑厚、或清脆、或婉转等风筝升空时发出的美妙哨音及风筝升空后龙飞凤舞、多姿多彩的动态美。在此您可感悟到漫长农耕文化积淀成的南通风筝文化的独特风格、蕴涵着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蕴,以及团队协作、志在高远、勇于拼搏、人天和谐的风筝文化。

2.4 从娃娃抓起,走进校园

孩子是文化的传承人,学校是传承文化的最为重要的基地。使风筝走进学校,从娃娃抓起,是南通风筝保护与传承的又一有力举措。南通市教育局与南通电视台、江海晚报及风筝博物馆合作组织开展“弘扬南通风筝文化”的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开展风筝文化教学活动、组织开展风筝绘画比赛、组织开展风筝征文比赛、组织开展作品展览和放飞活动。充分发挥南通风筝文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进一步了解南通文化,塑造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风貌,激发建设南通、建设祖国的热情。同时,通过风筝的制作放飞,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领悟逆风而上勇于拼搏的风筝精神,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南通市二中体育组把风筝制作放飞引进教学,探索教学方法,在市中学系统上了公开教学课,培养学生劳技本领,开启智力,集体放飞,陶冶情操均取得良好效果。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学生风筝赛上荣获几个一等奖。南通大学师院数学系学生会,通过风筝文化节,举办大型风筝展,风筝知识讲座、风筝制作大赛、风筝节征文、集体放飞风筝、我与我追逐的梦等系列活动,对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激励自强精神,勤奋努力,立志成才。

2.5 合理开发,勇于创新

进行开发性的保护是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模式。南通风筝因其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独特,外观漂亮,集收藏性、体育性、艺术性、装饰性、礼品性、广告性与一身。对其加以开发,不仅可以进一步使南通风筝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对于风筝文化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正缘于此,南通在刘桥、平潮、港闸一带出

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专业户,葫芦的种植户,画鹞的专业户。一批退休职工,尤其是木工、木模工成了雕“葫隆”的骨干。这些专业户制作的风筝远销国内外,使南通的风筝文化,走向了世界。南通人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还注意吸纳时代元素,创新工艺。如近年来南通人在制作风筝中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葫隆”可浇注制造、碳纤维竿取代竹条,收鹞子靠机械“收鹞机”,折叠式风筝,便携带好放飞。

2.6 办参赛事,促进发展

南通于1989-1994年举办过四届全国风筝比赛和三届中国国际风筝会,曾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风筝好手来参赛。此外,近二十年,约十多批几十人到日本、美国、法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在国外参赛,到国内潍坊,贵阳、四川、广东阳江等地参赛的近百人,都连连获奖,誉满国内外。积极的举办与参与高水平的赛事,使南通的风筝文化得到了展示,同时也通过交流促进了南通风筝文化的发展。

3 南通风筝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放飞空间的缩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上空电网越来越密集,放飞风筝的空间越来越小。每年总会听到因放飞风筝而导致停电的事故。

3.1 制作艺人的减少

对艺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掌握南通风筝制作工艺的艺人年龄偏大,年青艺人少之又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保护南通风筝文化工作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3 风筝产业规模还没有形成

南通风筝虽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与创新,但是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产业规模还没有形成,经济效益有限。

3.4 政府支持力度还偏小

南通市风筝协会、风筝俱乐部等民间体育组织虽已经建立,但是民间组织受自身力量的限制,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如在南通举办多届的风筝赛事,近年来已销声匿迹了,政府还需加大扶持力度。

4 南通风筝继续发展的策略

4.1 争取政府支持,有规划的建立一些风筝放飞区域。

4.2 加强对艺人的保护,注重对年青艺人的培养。可以利用南通优秀的教育资源在相关职业学校开设风筝制作专业。

4.3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整合产业资源,走合作经营的道路,发挥各自优势,尽早形成产业规模。

4.5 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更多的承办全国、国际风筝大赛,力争把大型的风筝比赛尤其是全国性、国际性大赛作为一项传统赛事每年连续举办,向全国、全世界展现南通风筝文化,促进为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吕树庭刘德佩主编.《体育社会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09

[2]卢元镇编.《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

[3]黄振平.南通风筝翱翔马赛[J].中外文化交流,2005,(9)

[4]小熙.南通的板鹞风筝[J].江苏地方志,2004,(4)

[5] https://www.360docs.net/doc/46533995.html,/view/253193.htm

关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民革XX市委今年3月,组织部分党员对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市是地处太行山的一个山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丰富文化资源。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分为六大类:一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竞技与杂技。主要有武术社火、故事火、牛斗虎等。二是历史悠久、盛传全市的民间民俗。主要有平定风秧歌、跑马、平定城柏井古庙会上会迎驾与祈雨等。三是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有刻花瓷制作工艺、平定砂货制作工艺、珐花瓷制作工艺等。四是道具简单、轻便灵活的说唱艺术。保存至今的说唱艺术主要有阳泉评说。五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民间舞蹈。主要有文迓鼓、武迓鼓等。六是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学,主要有赵氏孤儿传说、浮山女娲补天的传说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开发利用并重,通过各种活动大力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全面普查整理,精心申报保护名录。2006年以来,我市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将搜集整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记载下来。同时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市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编辑出版了各种资料。2008年10月市政府正式公布了申报第二批省级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平定武迓鼓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保护计划,确定了保护单位,明确了项目普查、申报责任人,使非物质

南通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南通市人民政府 二○一三年十二月

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编制组织机构(1)南通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组长:黄向阳 副组长:袁春东王柳 成员:朱燕燕金莉杨健健童秀梅 沈书铭王晓利才震宁 (2)南通市环境保护局 组长:谢晓军 副组长:孙国林 成员:万华蔡佳辰

目录 1 总则 (1) 1.1 规划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规划原则 (1) 1.4 规划范围及目标 (2) 2 区域分类 (3) 3 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4) 4 生态红线区规划 (6) 4.1 自然保护区 (6) 4.1.1 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6) 4.2 风景名胜区 (8) 4.2.1 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 (8) 4.2.2 石港风景区 (8) 4.2.3 南通滨海园区海洋旅游度假区………………..…………………………..…... ..8 4.2.4 水绘园风景区 (8) 4.2.5 龙游湖风景区 (8) 4.2.6 江海风景名胜区 (8) 4.3 森林公园 (10) 4.3.1 南通狼山省级森林公园 (10) 4.4 湿地公园……………………………………………………………………………….. .12 4.4.1 老洪港湿地公园………………………………………………..…………….... .12 4.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 4.5.1 老洪港应急水源保护区 (14) 4.5.2 长江洪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 4.5.3 长江狼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 4.5.4 长江李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4) 4.5.5 南通滨海园区平原水库水源保护区 (14) 4.5.6 新通扬运河(海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 4.5.7 如海运河如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 4.5.8 长江长青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 4.5.9 长青沙应急水源保护区…………………….………………………..……....…. .15 4.5.10 海门长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5 4.5.11 启东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16) 4.6 海洋特别保护区 (19) 4.6.1 江苏小洋口国家级海洋公园 (19) 4.6.2 蛎岈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 (19) 4.7 重要湿地 (21) 4.7.1 长江(通州区)重要湿地 (21) 4.7.2 海安县里下河重要湿地 (21) 4.7.3 如东县如泰运河入海河口重要湿地 (21) 4.7.4 如东沿海重要湿地 (21) 4.7.5 长江(海门市)重要湿地 (21) 4.7.6 启东沿海重要湿地 (21) 4.8 清水通道维护区 (24) 4.8.1 九圩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 4.8.2 通吕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 4.8.3 通启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 4.8.4 遥望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4) 4.8.5 新通扬-通榆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24) 4.8.6 焦港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 ..24 4.8.7 如海运河(如皋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24)

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邵冬梅B090902023 在这学期的课程中,我学习了非遗保护技术这一对于我的专业最重要一门专业课。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换了许多人,而且上课的内容也形式不一。但所有老师都围绕了关于非遗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发掘区保护的主题。作为一名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既然要在期末结束之际交一篇论文,那么我就说说我的家乡(黑龙江)的非遗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也将是永远的。随着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突出黑龙江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代表性及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80年以上的传承史,传承谱系清晰,传承人具有代表性,项目处于濒危状况”等标准,最终确定了“宁古塔民间文学”、“五大连池药泉会(圣水节)”、“古驿道站丁习俗”、“秋林里道斯红肠制作技艺”、“海伦剪纸”、“望奎皮影戏”、“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黑龙江传统魔术”、“罕伯岱达尔斡尔族民歌”、“鞑子秧歌”、“满族萨满家祭”和“蒙古族草原赛马”等13个类别的49个项目。其中,涉及七个少数民族的26个项目,满族8项,鄂伦春族7项、赫哲族5项、蒙古族3项,达尔斡尔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各1项。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春启动。目前,黑龙江省的“二人转”、“东北大鼓”、“桦皮工艺”、“鱼皮工艺”及一些少数民族的说唱、舞蹈和民俗等9个项目已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 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几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特色。 1、“满族珍珠球”像篮球的运动项目 据五常当地人介绍,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分布于五常拉林镇及周边区域,其他满族聚集区也能见到。满族珍珠球历史悠久,最初源于满族人采集珍珠的劳动。努尔哈赤时代居住白山黑水的满族青年男女,在采珍珠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做大珍珠,竞相往鱼篓里投,投中者预示未来能采到更多的珍珠。为与风浪搏斗,蛤蚌神化成“蛤蚌精”张开贝壳,防止珍珠被夺走。至此,一种攻守兼备的满族球类竞技项目诞生。 满族珍珠球是既古老高雅又文明适度的体育竞技活动,具有满族文化传统,目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五常等地,人们只有在庆祝民族节日时才玩起这种运动,这对“珍珠球”的发展、传承是非常不利的。孙主任透露,下一步保护的措施,除了采取通过信息、图像、

南通市市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修订)

南通市市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修订)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公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南通市市区(不含通州区)范围内扬尘污染防治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省和本市扬尘污染防治规定,切实采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维护大气环境质量。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生态环境部门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将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对管辖区域内工业堆场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环境监测监控,定期公布相关环境信息。 住建部门负责房屋建筑工程、轨道交通工程落实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动态更新市区房屋建筑工程、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清单。牵头负责商砼企业扬尘污染防治。

市政园林部门负责市政工程(含维修、养护作业)、公用工程、绿化工程、燃气工程落实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动态更新市区市政工程(含维修、养护作业)、公用工程、绿化工程、燃气工程等项目清单。 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工程渣土、砂石、泥浆等物料及建筑垃圾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公共场所及道路的保洁、养护管理工作。督促中转调配场、资源化处置场、固定填埋场扬尘防控措施落实;依法处置涉及扬尘污染的相关案件。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运输车辆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运行时间、路线通行政策。 交通部门负责交通工程施工和沿海、沿江、内河港口码头物料堆放、装卸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督促港口企业落实扬尘污染防控措施。 市铁路办负责铁路工程施工及铁路沿线养护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工程及其物料堆放、装卸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业工程及其物料堆放、装卸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市级收储地块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各区落实属地收储地块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动态更新相关地块清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科教文史委 根据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工作分工,科教文史委牵头筹备了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协商活动。通过本地观摩,外出参观,听部门情况介绍,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传承人来完成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市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年事已高,比如的传承人,的传承人等。这些人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非遗项目的损坏或者消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文字资料库,以供将来教学、研究时使用。一要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全面完成所有非遗项目的影音采录工作,包括传承人口述史、技艺流程、剧目或者节目、仪式规程等等。要让每一个非遗传承人、每一种非遗文化、每一个非遗项目、每个项目的所有细节,都以最完整的形式原汁原味保留、记录下来。二要整理好历史非遗资料。许多历史非遗资料,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文字记录、录音带、录像带等难免出现发霉、老化现象,建议用数字化手段重新翻新保存。三要做好非遗资料的挖掘工作。对一些缺失的或者仍然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文化及项目,要及时进行挖掘和收集,查漏补缺,比如要及时收集散落民间的剪纸老纹样等,使档案库更加完善。

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地传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解决其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和被动保护相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讲堂,同时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让普通群众、下一代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甚至愿意传承非遗文化,是保护非遗文化的更加长远、高效之计。一要做好对“下一代”的传播,推动合适的非遗项目进课堂,使学生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培养学习和保护“非遗”的兴趣。建议有关部门联手,让等武术类项目进入小学、初中、老年大学的体育课程;让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手工课,让民俗、非遗类音乐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音乐课。二要做好对机关干部、教师、大企业等集中性群体的传播,推动相关非遗项目进各种讲堂。比如,等同志,既是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又有着丰富的民俗知识和很高的文化素养。建议有关部门让他走进学校、机关、老年大学等讲堂,宣讲等传说。三要做好在全社会的普及性传播,让非遗专栏进入报纸、电视台、电台。建议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把更多的非遗文化和项目做成喜闻乐见的动漫、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等,使之真正在生根发芽。 三、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青州的农民画产业现在正在兴起,其题材和内容大多来自于当地人的吃穿住行,很具乡土气息。比如当地的特产水果银瓜就是农民画的热门题材,许多福禄寿喜画作就是用银瓜排列组合而成的,很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建议我市相关部门也能够引导非遗传承人借鉴这种经验,不断拓展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将之和我市经济、社会、文化、旅

江苏南通地区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及农业环境保护

2007年7月 721江苏南通地区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及农业环境保护 李敏,张健,谈峰,李玉娟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江苏 如皋 226541) 摘 要:本文在全面分析江苏省南通地区由耕地、农药、化肥和农膜等引起农业自身污染及由工业“三废”等引发的 农业环境问题,使该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农业环境保护 的建议,以实现南通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环境;存在问题 ;可持续发展 The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rotection in Nantong,Jiangsu Province LI Min, ZHANG Jiang, TAN Feng, LI Yu-juan (The Yanjiang Aricultural Istitution in Jinagsu,Rugao 226541,China) Abstract:Based 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NanTong, which include plantation, the pesticides,chemical fertilizers,agricultural plastic film and the“three waste”caused by industrial pollution.the quality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was declining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affected.The improved approach was put forward for th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NanTong. Keywords:agriculture environment;problem;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南通地区为长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全市地势平坦,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孕育了南通农业,这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我国粮、棉、菜主要产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南通地区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1.1 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 据统计,南通地区在“十一五”期末,农用耕地面积为45.1万hm2,比“十五”期末减少0.87万hm2。而有72%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口基数大,每个劳力耕地不到867.1 m2,都只有世界水平的1/6。人口与耕地比例失调,加重了土地负担,也增加了土地资 作者简介:李 敏(1981—),江苏如东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业生态研究。E-mail:alice04@https://www.360docs.net/doc/46533995.html, 源的耗竭与农村环境的污染。 1.2 农业自身的污染 1.2.1 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农药对治理病虫害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使用农药和不合理使用农药是造成农药污染环境的重要途径。农药的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目前已达1 300余种 ,常用的有2 004 300种 ,使用量已达到22万t。随着防治的范围不断扩大,其弊端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病虫草害抗性增强、主要病虫草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农药施用技术落后造成药剂较为严重的浪费、有害生物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剧减、化学农药污染了土壤及水源环境,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导致食品“不安全”等。事实表明,农药使用量的逐年增加非但没有控制住农作物病虫害, 其发生面积反而呈上升趋势,并使土壤的生产、调节、自净和载体功能受到了严重损害,形成了恶性循环。 1.2.2 化肥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施用化肥是现代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然而,过量施用或不合理施用必然造成农业环境污染。仅2004农业环境监测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6533995.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学生姓名:谢奎 年级、专业:13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指导教师:符昌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对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黄梅戏为例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彩,种类异彩纷呈,其中湖北的黄梅戏作为南方戏曲种之一极具代表性。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是我国名闻天下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它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特别是采茶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并享誉全国。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来调剂生活。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县的逃荒难民和说书艺人大量入赣而流传到安徽鄱阳湖一带,并形成成熟的黄梅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其他历史遗迹、遗址及人文景观一样,都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这两者作为现存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性,决定了其包含的“文化记忆”更容易随时代迁延与变革而被人们忽略或忘却。因此,保护不同民族、群体、地域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保护因其本身存在形态限制而受到现代社会发展冲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已成为国际间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黄梅戏的艺术性与价值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黄梅戏文化,即指发生于历史上的皖、鄂、赣以及由此辐射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黄梅戏来源于该区域的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方式,如此定义,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定:其一,黄梅戏文化是指历史上该地区范围内的文化。其地理区域范围包括安徽、湖北和江西界线上的相关区域。其二,黄梅戏文化约有两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其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息息相关。严格意义上来讲,黄梅戏文化在建国后达到了鼎盛,因此有“梅开二度”一说,但这一文化与其早期发展及后期演变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三,黄梅戏文化不仅仅是该地区的一种盛行文化,她更有徽州人带向外省,从而辐射于外,影响于外的文化。黄梅戏文化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演变,日渐成熟,

南通市工业企业环境保护

南通市工业企业环境保护 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 根据《南通市环保执法“亮剑行动”方案》(通环〔2013〕47号)和《南通市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及考核评分标准(试行)》,结合我市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实际情况,制订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目的 通过全面推行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开展环境管理综合整治,摸清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有效整改,规范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考核对象 全市所有产生工业污染物的企业。 三、考核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考核,企业自评与专家打分、现场踏勘与资料查阅相结合,以考核强化工作措施落实,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四、考核内容及验收标准

对照《南通市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及考核评分标准(试行)》中6个一级要素26个二级要素逐一评分。满分为500分,考核得分470分以上(含)为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A类企业,得分470-450分(含)为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B类企业,得分不足450分的为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C类企业。 五、考核形式 按照工业企业的监管权限由市及各县(市、区)环保局牵头,聘请相关专家组成考核验收组逐家考评。考核验收时,可邀请“美丽南通使者”或当地政风行风监督员参与。市环保局对各地考核结果进行抽查。 六、考核程序 (一)企业自评 企业对照《南通市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手册》和《南通市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及考核评分标准》,自行或委托有关专家或专业机构开展自查、自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梳理汇总。自评分达到450分以上,可申请验收。 (二)材料初评 企业申请验收时需填写验收申请表(见表1),同时上报企业自评报告(见表2),“自评情况概述”中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开展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情况、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等。考核验收组根据企业上报的

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

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

原则开展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市政府统筹文化、财政、教育、民族宗教、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经信、旅游、卫生、体育、公安、环保、新闻媒体等部门、单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职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市财政局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相关资金的保障和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二)市教育局负责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工作; (三)市民宗局负责协调与民族宗教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四)市国土局负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土地规划使用工作; (五)市规划局负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遗存、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的申报、规划工作; (六)市建设局负责历史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工作; (七)市经信局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 (八)市旅游局负责宣传、推介与旅游项目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南通环保染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通环保染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进入“十三五”之后,中国染料行业运行情况开始逐步恢复,但更严 格的项目审批、更强力的政策导向以及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对染料生产企 业提出了更高的的标准要求。部分落后的中小型染料生产企业开始面临市 场份额下滑、资金链紧张、产品质量及服务提升较缓慢等问题。受此影响,落后产能淘汰进程开始提速,而新增产能的释放却开始放缓,进行扩产的 企业多数将新项目的投产日程往后推迟,中国染料产能增速进一步放缓。 据卓创统计,2017年中国染料总产能(含长期关停装置)在138万吨,同 比增长3.76%,增速较2016年下滑1.8个百分点。其中,分散染料产能在 58万吨,活性染料产能在46万吨。 染料是指能将纤维织物或其他物质染成鲜明而牢固色泽的物质。染料 具有多种分类方式,由于不同种类的纤维或高分子材料的着色对染料的性 能要求不一样,根据不同材料着色对染料的要求,形成了染料的应用分类,即不论染料的化学结构如何,只要其染色性能和染色方法均属同一类别, 按照此方法划分,染料分为分散染料、酸性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 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等。 该染料项目计划总投资21198.2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860.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10%;流动资金6337.93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29.90%。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42453.00万元,总成本费用33089.57万元,税金及附加370.13万元,利润总额9363.43万元,利税总额11025.07万元,税后净利润7022.5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002.5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17%,投资利税率52.01%,投资回报率33.13%,全部投资回收期4.52年,提供就业职位793个。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促使我国政府加快完善环保相关立法的脚步,不断加大环保监管力度。在环保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的趋势下,染料中间体行业不断有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受到监管处罚,染料中间体行业会有大量中小企业退出,行业市场份额逐渐向具有节能环保生产技术优势和环保处理能力的行业领先企业集中,这促使行业利润水平进一步分化。未来,行业内企业并购整合将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这也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中度的提升。 染料是指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化合物,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丰政协文史委发〔 2010 〕 1 号 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情况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环境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濒临灭绝。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月上旬,

市政协文史资料和社会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政协副主席李美林的带领下,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一是内容丰富,分布广泛。据调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主要分为: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有四脚龙舞等民间舞蹈和剪纸等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主要有北派墨玉影雕制作工艺、铜制品錾画工艺、丰镇月饼、隆庄月饼暨隆庄干货系列等民间食品工艺以及刺绣等民间工艺。另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主要有隆盛庄六月二十四庙会等。 二是喜闻乐见,群众喜爱。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丰镇月饼,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味和繁多的品种花样,并通过成立丰镇月饼协会和注册商标,成为中秋节馈赠好友、探亲之最佳礼品,是我市的独特民间小吃远销全国各地。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明。如四脚龙舞,起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至今已有244年的历史,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2009年被自

南通市沿海开发环境保护规划编制

南通市沿海开发环境保护规划编制 南通市沿海开发环境爱护规划编制 竞争性谈判文件 南通市环境爱护局 二○○八年十一月 第一部分投标须知 一、投标人条件及投标形式 1、投标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投标人具有并提供国家环境爱护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判乙级以上资质(含乙级)或者建设部颁发的都市规划设计甲级资质证书; 3、投标人以单位为投标主体,组建许多于5人的课题组进行投标,课题组应具有环境爱护和环境规划等有关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师各2名,能够由两个以上的单位联合投标;

二、招标文件 2. 招标文件 投标人应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全部内容和要求。如果没有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供全部资料,可能导致投标书被拒绝。 3.招标文件的澄清 投标人对招标文件如有疑点要求澄清,可用书面、传真、电报形式通知招标人,招标人将视情形以书面形式予以答复,如有必要时可将答复内容包括原提出的咨询题(但不标明咨询题查询的来源),分发给所有取得同一招标文件的投标人。 4.招标文件的修改 4.1 在投标截止时刻前,招标人不管出于自己的考虑,依旧出于对投标人提咨询的澄清,均可对招标文件在规定时刻内用补充文件的方式进行修改。 4.2 对招标文件的修改,将以书面、电报或传确实形式通知已购买招标文件的每一投标人。补充文件将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投标人有约束力。 4.3 为使投标人有足够的时刻按招标文件的修改要求考虑修正投标文件,招标人可酌情推迟投标的截止日期和开标日期,并将此变更通知上述每一投标人。 三、投标文件 5.投标文件的组成 5.1 投标函 5.2 投标人单位课题负责人资格审查表 5.3 投标书 5.4 投标书附件 附件一:投标单位承诺函 附件二:协作单位合作协议 附件三:投标人提供的有关证明复印件

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建议 为充分了解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情况,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于2011年10月中旬开展了相关调查。 一、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2005年,我国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定义为:“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据调查,目前临汾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3项,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音乐、传统体育竞技、戏曲、古传医药、生产商贸习俗、民俗、消费习俗、民间美术、曲艺12个大项,主要包括麒麟采八宝、白店秧歌、新田青铜器制作、侯马皮影戏、晋作家具制作技艺、贾得麻纸、翼城琴书、平阳木版年画、翼城砂锅烧造、翼城花鼓、曲沃碗碗腔、千层底拉花布鞋制作技艺、唐城花灯秧歌、飞岭高跷、浮山剪纸及八音会、眉户等。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展现本地区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二是在地方具有较大影响。 2、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促进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及社会公示,2011年确定了237名市级非

南通市沿海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南通市沿海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蔡鹏伟 地信121 摘要:通过分析南通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和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从环境保护角度探讨南通市的沿海开发战略问题。为促使南通港在新形势下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研究南通港发展现状,提出南通港发展建议:加快发展沿海港区,实现江海联动;调整临港工业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超前规划,实现港与城和谐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实现错位发展。建立具有经济竞争优势的特色海洋产业。 关键词:南通市;沿海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南通市地处我国沿江沿海“T”型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是江苏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江海岸线 372 km,其中最具优势和特色的是两大资源:一是滩涂和辐射沙洲;二是港航资源。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独特且突出。近年来,《南通市沿江开发江海联动总体规划纲要》、《南通市沿海开发规划》、《南通港总体规划》和《南通市“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总规划和分类规划先后编制,对江海岸线的利用与后延陆域的布局进行刚性约束和控制,统筹港口、园区、产业、城镇建设[1]。但与沿海其它地区相比,南通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偏慢,导致江苏海洋经济在全国的排位后移、地位下降。并且临海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究其原因,南通海洋经济的发展重点不明确、产业特色不明显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 1、南通优越的港口特色发展环境 1.1 南通港现状 南通港历史悠久,自1904年建成首座沿江码头后,开始成为服务于地方物资交往的重要口岸。南通港包括如皋、天生、南通、任港、狼山、富民、江海、通海、启海等9个沿江港区和吕四、洋口2个沿海港区。狼山港区是主要的综合性港区,以大宗散货、集装箱以及散杂货等公共货物运输为主;南通港区是客、货运兼顾的公用港区;江海港区是以油品、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的公用港区,兼为南通经济开发区服务;如皋、任港、天生、富民、启海等港区主要依托后方电力、冶金、石化、造船等临港产业,以能源、通用件杂、化工品等工业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为主。 南通沿海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把沿海地区建设成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优、集聚辐射力强、功能配套全、生态环境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 1.2 建港条件优越 洋口港港池天然水深20—30米,深水区面积超过 10平方公里,由大洪、烂沙洋以及黄沙洋形成的两条潮汐通道直通外海,航道顺直稳定,水深在 17米以上 (其中黄沙洋水道的最大水深达27米),可建 10—20万吨级深水泊位。港池和航道两侧分别有火星沙、太阳沙以及河豚沙、蒋家沙掩护,风浪小,无须另筑防浪设施。港池和主航道内侧的西太阳沙稳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条【管理体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制,同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保障措施】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队伍建设】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传承、研究等各类专业人才,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内设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有专人负责。 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人事部门应予以倾斜和照顾。 第六条【部门职责】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管理和监督工作。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要在同级文化主管部门领导下,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文物、财政、规划、国土资源、城乡建设、教育、园林、卫生、工商、旅游、体育、档案、民族宗教、公安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文化、工商、版权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依法保护其享有的知识产权。 第七条【项目名录】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推荐列入上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同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标准和程序。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请或建议。 对尚未列入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开展抢救、记录、传承等保护工作。 第八条【专家委员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挖掘、整理、传承、申报 从2006年至今,我们对新泰市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摸底,共整理和挖掘项目436个,其中民间文学226项,民间美术9项,民乐戏曲29项,手工技艺59项,生产习俗16项,人生礼俗16项,岁时节令28项,信仰祭祀15项,民间医药15项,游艺竞技22项。收集实物1052件、登记造册1171件、作采访文字记录179万字、拍摄照片5247张、录音记录30余小时、摄像记录60多个小时。其中民间舞蹈《独杆跷》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民间舞蹈《独杆跷》、《百兽图》、《逛荡灯》,体育竞技《徐家拳》、民间医药《孟氏正骨疗法》、民间文学《柳下惠的传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民间手工技艺《新泰芹菜》、《横山蚕丝》、民间戏曲《箍漏担子》、《皮筋儿顶灯》、消费习俗《新泰八顶八宴席》、传统技艺《果都咸菜制作技艺》、《汶南虎头鞋帽制作技艺》、传统美术《田氏剪纸》、《刘氏剪纸》、民间文学《乐圣师旷的传说》、传统音乐《挂红灯》、民间舞蹈《扑蝴蝶》等18个项目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6年以来,新泰市政府已先后三次下发文件,公布新泰市市级非遗名录项目102项。山东省文化厅公布传承人省级四名《百兽图》张传霞、《独杆跷》王宗禄、《逛荡灯》李天顺、《徐家拳》徐勤启。泰安市公布地级代表性传承人《百兽图》张传霞、《独杆跷》王宗禄、《逛荡灯》李天顺、《徐家拳》徐勤启、《刘氏剪纸》刘方红、《田氏剪纸》田晓明、《孟氏正骨》孟照明、《扑蝴蝶》毛松虎。在这些项目中,有的是家传,有的是师承,有的已明确了相关的传承人,有的有待确定传承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状况

南通观音山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

南通观音山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总论 1.1项目由来 根据南通市规划,观音山镇规划定为南通市主城区的东城区,区内开发将以市区的工业为依托,观音山镇原有的工业为基础,发展成轻纺、染织工业基地。观音山热电有限公司即为规划的为该区域集中供热单位。 观音山热电一期工程共投资人民币22000万元,建有3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两台15MW供热发电机组及供热管网,已于2005年12月正式投产,目前供热范围为观音山镇、观音山印染工业园区和精细化工园区,以及镇东侧的先锋镇部分热用户。由于供热范围内的热用户和热负荷的快速增加,以及先锋镇印染工业园区的建设,一期工程供热能力已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观音山热电公司拟投资9870万元,进行二期工程扩建。 根据省经贸委的批复,项目建设规模暂定为扩建一台130t/h次高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建设一台12MW背压式发电机组,以及相应供热规模的热网等配套设施。项目投产后,将大大提高观音山地区供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可新增年上网电量17.28万Kwh,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南通地区电网供电情况。 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保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此南通观音山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中心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们在接受委托后,经征求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在实地勘察和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及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敬请有关专家、领导审查。 1.2项目性质与规模 项目性质:扩建 项目规模:本期单机容量及台数:12MW;总容量:12MW。 1.3 委托单位、评价单位

(环境管理)环境保护控制方案

锡通产业园(先锋)安置一期 一标段 施 工 现 场 环 境 保 护 方 案 南通市中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锡通产业园(先锋)安置一期一标段项目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二、组织机构职责及成员名单 三、噪声控制管理方案 四、污水废水排放管理方案 五、现场防粉尘控制措施 六、节水措施 七、节电措施 八、能源、资源节约措施 九、职业卫生后勤是措施 十、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方案 一、编制依据级工程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锡通产业园(先锋)安置一期一标段工程由先锋镇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南通精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南通市中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工程地点位于南通市通州区先锋镇锡通园区,总建筑面积约为83186.16㎡,结构为框架剪力墙,1#、2#为地下一层、地上1+17+1层,3#、4#、5#、6#、7#、8#为1+10+1层、25#、26# 为3层,地库B为地下一层。 二、组织机构职责及成员名单 ㈠管理领导小组织组织网络

㈡职责 1、组长:由项目经理马建忠担任,是第一负责人,全面负责环境管理的组织领导和物资资金的保障,负责重大环境时间因素处理或上报处理工作。 2、副组长:由工程负责人胡文虎担任,负责噪声和生产、生活污水废水排放等职责的管理和督察工作,以及向当地环保城建部门的排污申请工作。 3、副组长:由后勤负责人朱惠明担任,负责对现场防粉尘,节约用水用电能源资源职业卫生与后勤等职能组的管理督察工作。 4、噪声控制组:由施工员陆震佳负责,施工各作业班组配合,其职责: ⑴制定噪声控制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