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24小时出入量流程图 (1)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概念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
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正确的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出入量记录。
出入量记录是指对患者24小时内的饮食摄入、液体输注以及尿量、呕吐量等排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正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1. 准备工作。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包括计量杯、尿量杯、尿盆、呕吐物收集器等。
同时,需要确保记录表格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记录表格应包括日期、时间、摄入量、排泄量等项目。
2. 准确记录饮食摄入量。
对于患者的饮食摄入量,需要准确记录每一餐的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数量、摄入时间等。
此外,还需要记录患者是否有进食不良反应或者呕吐情况。
3. 确实记录液体输注量。
对于患者的液体输注量,需要记录每次输液的种类、剂量、输液速度等信息。
同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及时记录输液量的变化。
4. 准确记录尿量。
对于患者的尿量,需要使用尿量杯进行准确测量,并记录每次的尿量和排尿时间。
如果患者使用尿袋,也需要记录尿袋内的尿量情况。
5. 注意记录呕吐量。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情况,需要使用呕吐物收集器进行收集,并记录呕吐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的性状。
6. 定时记录。
出入量记录需要定时进行,一般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记录。
对于重症患者或者需要严密监测的患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记录频次。
7. 注意事项。
在记录出入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记录时要尽量准确,避免遗漏或者错误记录;第二,记录时要保持记录表格的整洁和清晰,便于医护人员查阅;第三,对于特殊情况,如排尿困难、呕吐过多等,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总之,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通过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身体变化,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之吉白夕凡创作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更,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更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含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分歧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分歧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暗示。
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依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依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之樊仲川亿创作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更,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更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含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分歧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分歧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暗示。
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依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依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精确记载24小时出入量【1 】时光:介入人员;原则:明白重要性.选择好对象勤沟通记载.实时给反馈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盘算和记载是基本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临床现实工作中,出入量记载的精确性消失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轻易被护理人员疏忽.出入量的记载,怎么记才干更精确?入量起首,护士应记载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假如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须要记载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平日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写尺寸).临床中对患者各类饮食水量的盘算广泛缺少科学尺度.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疏忽.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疏忽.汇总肉眼可不雅察并可经由过程评估计具进行精确测量的入量,重要包含:①固体食物含水量: 用尺度秤取得食物重量, 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②饮水或饮料量记载: 用有容量刻度标识表记标帜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养分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④各类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打针的各类药物液体含量等.经常应用食物含水量表出量出量,重要包含尿液,其次包含大便量.吐逆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类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每班接班前,护士应清空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吐逆总量记载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以往的研讨显示,护士对吐逆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盘算及记载是单薄环节,广泛消失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轻易测量的无形掉水量的漏记.接下来汇总一下肉眼可不雅察并可经由过程评估计具进行精确测量的出量:①尿量:用有容量的专用量杯量取,尿掉禁者留置导尿管记载或是用尿布湿称重的方法将增长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②各类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载.③粪便量: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 若为稀水便应排入便盆, 再倒入量杯, 酌情加已知容量水, 量取总量后减去已知水容量既得粪便含水量.④吐逆物亦同上大便含液量换算办法.⑤伤口渗液或汗液: 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既得液体重量, 然后换算成毫升量.对于没有尿管的患者,在便盆内放置一次性尿液收集盆并指点患者将全体尿液留置于尿液收集盆内,防止测量误差.指点患者在须要清空一次性尿液收集盆时通知护士,切勿将尿液收集盆移走.护士在每次清空尿液时须将尿液倒置量杯内,严厉记载尿量.出入量该由谁记?正常情形下,护士理应对住院患者的饮食.用药.渗出等相干情形周全控制,从这个角度讲,出入量是应该由护士记载的.然而,因为大部分病院消失护理人力资本缺少的问题,护士可以或许完成通例治疗护理项目已属不轻易,准时记载患者出入量很难做到.国外研讨也显示,在记载出入量的进程中,患者积极介入是很重要的,可以或许进步记载的精确性.在这种情形下,很多病院,现实上是由陪护的家眷.护工或护理员来完成出入量记载的.这就形成了很多隐患.护士将这个工作交予他人,就消失沟通的问题.一旦沟通不到位,家眷或陪护对出入量记载的重要性懂得缺少,就会产生少记.多记.漏记的错误;又或者未能学会记载的办法,造成误记.此外,陪护或家眷义务心不强,也可能会疏于记载.是以,须要记载出入液量的患者须要护士多与患者.家眷.护工等多方面的沟通,宣教记出入量的重要性及办法,实时总结记载监视,进步记载的精确性.出入量该怎么记?测量体重从而懂得患者的一般情形是最简略精确的一个办法,特殊是针对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然而,临床上很多须要记载出入量的病人是卧床病人,很难精确测量体重.此外,患者的非显性掉水量是难以精确评估和记载的.研讨显示,对患者粪便.吐逆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盘算及记载是单薄环节,今朝广泛消失呼吸.皮肤.代谢等不轻易测量项目标漏记.此外,测量对象也须要引起护理人员的看重.很多时刻,一旦容器上没有精确的刻度,估算时必定会产生误差.。
24h出入水量

24h排出量 排出量
(1)内容:包括尿量、粪便量,以及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排 )内容:包括尿量、粪便量,以及其他排出液。 出液、胸腹腔吸出液、呕吐液、伤口渗出液、胆汁引流液等。 出液、胸腹腔吸出液、呕吐液、伤口渗出液、胆汁引流液等。 (2)要求:测量应准确,记录应及时。(可自行排尿的病人,可 )要求:测量应准确,记录应及时。 记录每次尿量,24小时总计,也可将尿液集中倒在一个容器内,定时 测量记录。对尿失禁的病人应采取接尿措施,必要时采取留置导尿, 以保证计量准确。)
目的
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了解病情,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24h摄入量 摄入量
(1)内容:包括每日饮水量、输液量、输血量、食物中的含水量 )内容:包括每日饮水量、输液量、输血量、 等。 (2)要求:病人因水容器应固定,以便准确记录;固定食物应记 )要求:病人因水容器应固定,以便准确记录; 录其单位数目及所含水量。如馒头一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量 录其单位数目及所含水量。如馒头一个(50g),含水量 ),含水量25ml。 。
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思想、 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思想、业务素质 加强对护士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护士观察分析能力 加强对护士相关业务培训, 完善出入量记录, 制订更科学、 完善出入量记录,提高记录准确率 制订更科学、更准确的食 物含水量表及专门的出入量记录表, 物含水量表及专门的出入量记录表,为正确记录出入量提供依 据 使用标准的量具 积极争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记录方法
称重法 量杯法 目测法
记录出入量中出现的问题
概念不清 未按要求及时总结 没有标准的测量的量具 计算方法不准确对患者出入量监控不严, 计算方法不准确对患者出入量监控不严,出入量记录资料来源部分或 全部依靠患者或家属提供 对不易测量项目的漏记 护士宣讲不够 患者及家属对记录出入量不够重视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之勘阻及广创作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更,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更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含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分歧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分歧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暗示。
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依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依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之樊仲川亿创作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更,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更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含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分歧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分歧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暗示。
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依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依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班小结当班出入量,由大夜班护士按规定时间总结 24h 的总出入液量,并记录在体温单的相应栏内,不足 24 小时 者注明时间 记录要求准确、及时、具体、字迹清晰
通知医生
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流程图
评估
与患者沟通, 测量出入量
记录
患者: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有无大小便失禁、 有无引流管、伤口;合作能力
环境:安静、保护患者隐私 用物:记录单、笔、测量用品 护士:洗手
入量:包括饮水量、输液量、输血量、食物中的含水量等。
出量:包括尿量、粪便量,以及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 抽出液,胸腹腔抽出液,痰量、呕吐液、伤口渗出液、胆 汁引流液等。 量杯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量准确(尿不湿进行弹簧秤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