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 山行》优秀ppt

尽:凋谢
擎 雨 盖
?
荷叶
擎:撑开, 遮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
残: 零落,凋落
菊残
傲:藐(miǎo)视,不屈 霜:秋霜,寒霜
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橙 黄 橘 绿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生活
的思想感情。
赠刘景文
zèng 赠送 jú 菊花 jūn 君子 jìng 小径
liú qí ng gài 姓刘 擎雨盖 cá n yóu 残枝 犹有 bì xū chéng jú 必须 橙色 橘子 xié fēng yú 歪歪斜斜 枫树 于是
刘 犹 橘 枫
擎 君 斜 于
菊 须 径
残 橙
首 记 于 枫 径 斜 橘 橙 君 残
生:产生,出现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因为 因为喜爱这傍 晚:傍晚
·
·
晚的枫树林, 不由得停下车 来观赏。
枫树
枫叶
枫叶
二月花
这经霜打过的枫叶,比 二月的鲜花还要红火。
红于:比· · · · · · 还红 霜叶:经霜打的枫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赞美枫叶不畏严寒,傲 然独立的高洁品质。
1.“刘”,音节是( liú
刘
菊
yú
shǒu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于)
(于是)
于
zhī jì
枝 (枝叶) 枫
liú
(记住)
(树枝)
fēng
首 (首先)
(枫树) (枫叶) (姓刘)
(首都)
记
(识记)
刘 (刘海)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枫 于 首
1、补充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 )。
(2)(
2、组词。 于( ) )花 )诗 首( 一( 一(
),
) )歌 )枪
正是橙黄橘绿时。
枝( 一( 一( ) )枫叶 )白云
3、写上合适的词。
一( 一(
金秋时节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苏轼
秋夕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zèng liú
赠刘景文 苏轼
刘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fēng wăn shuāng yú
hán
jìng
xié
tīng
枫 晚 霜 于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
石径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qí ng
擎 菊 残 犹 君 须 橙 橘
ào shuāng zhī jì gài
jú
cán
yóu
jūn
xū
chéng jú
傲 霜 枝 记 盖
我会读
橙色 橙子 橘子 必须 忘记 姓刘 菊花 赠送 风景 荷花 残枝 君子 秋霜 记住 尽情Fra bibliotek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4赠刘景文_山行_古诗两首

红于:比· · · · · · 还红 霜叶:经霜打的枫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各种练习题表现效果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
意思是:(因为)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所 看到的(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 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 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 景的(喜爱)之情。
我喜欢春天 我喜欢夏天 我喜欢秋天 我喜欢冬天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君:你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我会写
于
我会写
我 会 写
我会写
我 会 写
liú jūn xié
jú chéng féng jú
cán jì ng
1、刘老师喜欢菊花。 2、残破 3、君子 4、橙树 5、橘子 6、路径
7、斜风细雨8、枫叶 9、于是
yú
yú shì shǒu xiān zhī tiáo (于 是 ) ( 首 先 ) ( 枝 条 ) fēng yè jì zhù liú hǎi ( 枫 叶 ) (记 住 ) ( 刘 海 )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秀ppt

山行:
在山里走
jì ng 径
xié 斜
fēng 枫
yú 于
径(石径)(路径) 斜(倾斜)(石径斜) 枫(枫叶)(枫树) 于(于是)(终于)
生
远上寒山石径斜,
一条弯弯曲曲的 小道由山下通向 远处的山顶
寒山:深秋时节 的山 径:小路 斜: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 的地方,隐隐约约地 有几户人家。
),共(6
)画,第二笔是( ━
)。
fēng ),共( 2.“枫”,音节是(
8 ⒊“首”,音节是( 9 shǒu ),共(
ノ )笔,第五笔是( ︱
)笔,第七笔是(
)。
)。
《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 秋天 (季节)的景 色,作者分别是 宋 朝诗人 苏轼 和 唐 朝诗人 杜牧 。 橘子 前一首诗是抓住 菊花 、荷叶 、 橙子 、______ 枫叶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后一首是抓住 寒山 和______ 枫两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都抒发了作者 热爱大自然,喜欢田园
一年之中美好的景色你一定要记住,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这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第一句写的 是什么?
秋末的景色,写的是荷败、菊残,写出了 秋末的特征。
1.作者写了哪些事物来表现秋天? 答案:荷.菊.橙.橘
2.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颜色? 答案:橙黄.橘绿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生:产生,出现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因为 因为喜爱这傍 晚:傍晚
·
·
晚的枫树林, 不由得停下车 来观赏。
枫树
枫叶
枫叶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的意思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的意思: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一条蜿蜒的石头小路攀登深秋的山,远远地看见在白云缭绕处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欣赏,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树的叶子经霜之后变得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艳。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在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您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黄橘绿时的秋天。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出门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小孩子在捉蟋蟀,夜深了,远处篱笆下却有一点灯火亮着。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古诗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古诗
小学处于学习语文的黄金阶段,为了丰富大家的语文知识,本文精心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古诗,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1、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
)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古诗的问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更多关于怎样学好语文的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本店铺。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古诗】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
帮助到大家,谢谢!。
最新二年级语文知识点上册《古诗两首》

最新二年级语文知识点上册《古诗两首》_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_
为了帮助小学生了解小学学习信息,分享了最新二年级语文知识点上册《古诗两首》,供您参考!
《赠刘景文》和《山行》这两首古诗,你会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
虽已荷尽菊残,然而“橙黄橘绿”;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
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擎雨盖”指荷叶。
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山行》的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
传诵的佳作。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最新二年级语文知识点上册《古诗两首》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课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分别是《赠刘景文》和《山行》,店铺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课文-原文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课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赠刘景文一、看图说话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第二课时山行一、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经验,讨论确定本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
二、师生合作,解决疑难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2、学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
四、感悟诗意,熟读成诵1、学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找伙伴,练背诵。
五、指导写字六、朗读、背诵古诗1、把自己课内、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的同学听。
2、开古诗朗诵会,每个组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朗诵,一个个人朗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课文-教学反思《赠刘景文》是新课标新增的一首诗。
我采用了板画形式让学生们理解这首诗,学生们熟读此诗后,不懂的问题就自主地提出来。
课前先给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学第一首诗我给出一个预习计划:1、先读、圈、注:边读边涂出生字,在易读错的字上注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时候,有个叫刘景文的人,他是一个有 古时候,有个叫刘景文的人,他是一个有学问, 学问,不怕困难,待人慷慨热情的人。当 不怕困难,待人慷慨热情的人。当时他已经有五 时他已经有五十八岁了,可却没有当时一 十八岁了,可却没有当时一官半职,有着满肚子 官半职,有着满肚子学问却无用武之地, 学问却无用武之地,他非常灰心,整天闷闷不乐。 这时他的好朋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学家, 他非常灰心,整天闷闷不乐。这时他的好 书法家, —— 苏轼,看到刘景文这个样子很想帮 朋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学家,书 帮他,于是,他就送给他一首诗,希望他恢复自 法家, —— 苏轼,看到刘景文这个样子很 信,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赠刘景文》 想帮帮他,于是,他就送给他一首诗,希 望他恢复自信,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的《赠刘景文》。
ng gà i jú cá n zè ng liú qí
赠 刘
擎
盖 菊 残
jú
yó u jūn xū ché ng
犹
君
须
橙
橘
zèng
liú
பைடு நூலகம்
qí ng
gài
赠送 姓刘 擎雨盖
jú cá n yóu
菊花
jūn
残枝
bì xū
犹有
chéng jú
君子 必须 橙色 橘子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歌译文 荷叶已经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 根茎与荷叶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 立;菊花也已经枯萎,但是它那傲霜 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 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要结束,你 得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 的时节啊!
山行
杜牧
• • • •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译诗
• • • •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
• 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 。诗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山行时 所见到的枫林晚景。写秋景的诗历来悲凉, 可是,诗人笔下的秋景却充满了生机,真可 谓是秋天里的春天。 •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 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 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 云浮动的天空下山窝窝里有几户人家隐约可 见。 • 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句, 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 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这句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山的活动,写了诗人登山 时看到的美景,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思想感 情。写人、写景、写情,三者紧密结合,又 以写景为主,这就是本诗的独到之处
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