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教案及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尽,擎,残”的意思,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赠刘景文》是《古诗三首》这课中的一首诗,也是学生理解较难的一首诗,因此,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古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3、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利用画面再现,从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②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二、说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本课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像讨论交流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说教法、学法:

1、谈话激趣,营造气氛,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在课始让学生诵读有关秋天的古诗,不仅达到调动以往的学习经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营造好气氛,

2、掌握方法,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

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定数量的古诗,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本课教学中,我不打算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后主动学习,

3、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语文教学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所以采用“想象训练”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1、教具准备:课件,古筝曲,

2、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五个步骤:

一、牵手秋天,诵读秋诗

二、研读诗句,领悟诗意

三、介绍背景,感受深意

四、指导诵读诗句

五、情境迁移,感悟深秋

【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本课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像讨论交流等方面,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设计设计】

一、牵手秋天,诵读秋诗

1、现在正是金秋十月,瞧,深秋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2、出示关于深秋的图片,

3、看,这深秋时节,满山的枫叶红了,让老师想起了一首诗《山行》,我们还背过一些和秋天有关的古诗呢,谁起个头儿,带大家一起来吟诵吟诵,

(生吟诵《山行》、《暮江吟》,)

4、老师这儿还一首秋天有关的古诗,请你们来读读这首诗,多读几遍好吗?把诗读准确,读流利,

二、研读诗句,领悟诗意

1、指名朗读古诗,

2、再读古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3、请学生交流,可以是诗中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根据学

生的回答,加以引导:

⑴观景感受深秋气息:

①荷花谢:

引导一个“尽”字,(尽字表示没有了)这个尽字,在我们学过的一首《登鹳雀楼》的古诗中也出现过,“白日依山尽”,说的是太阳落山了,那么花没有了我们可以说是──谢了,

②荷叶枯:

引导一个“擎”字,怎么样的动作可以说是擎?用手笔划笔划,

③菊花残:

寒冷的深秋让人忍不住缩成一团,可是诗人感受到了残菊的与从不同,你觉得诗人他感受到了什么?

虽然天气很冷,菊花可能都快凋谢了,但它的花枝像个小战士在和风霜在做斗争,它们一点都不怕冷,

(想像说话:这些残菊想跟这寒冷的天气说些什么呢?)

⑵说理领悟深秋美好:

①你知道君表示什么?

是你的意思,对别人的尊称,因为这首诗是送给刘景文的,所以这里指的是刘景文,

②引导“最是”的理解,

(可以认为是“就是”的意思,表示强调,)

③橙黄橘绿能分开来解释吗?

橙子黄了,橘子绿了,橙子、橘子黄了,绿了,说明它们在深秋的时候成熟了,

④你最喜欢秋天什么样的景色?秋天有这么多美景,诗人为什么认为秋天最好的景色是深秋时候,是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出示图片,小组讨论:A、它们颜色很漂亮,很鲜明,在深秋还有这么鲜艳的颜色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B、还能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⑶因为橙桔成熟,桔子的味道十分清香,飘满于天地间,也让人不禁称赞,

4、试着读读整首诗,把深秋的味道读出来,

三、介绍背景,感受深意

1、读到这儿,让我们猜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吧,老师给你们三个提示,这是一位北宋的大诗人,大文学字,曾在湖州当过知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著名的诗词就出自他的笔下,

2、对了,苏东坡,苏轼,苏东坡的这首诗是送给一个即将远行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刘景文,读读他的诗,猜测一下刘景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⑴一个跟苏轼一样很有才华的人,

⑵从“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中体会出一个坚强、遇到挫折不肯屈服的人,

⑶这首诗写的是深秋的景物,刘景文可能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

3、出示刘景文的文字资料,请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刘景文:苏轼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认识了刘景文,因为他很有才华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