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评价

──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

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为积极推动并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推广学术成果,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于2004年6月15~18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承办。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严建(正厅级)、云南师大校长骆小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与会代表有150多位,其中既有全国知名的学术前辈,又有年轻的后起之秀;既有课程专家学者,又有一线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学术气氛热烈而活跃。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会前收到170多篇为会议撰写和提交的论文,经过初步审议,秘书处将其中135篇论文进行整理、归纳并装订成册,另有部分代表将论文直接带到会上。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为历次之最。

会议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评价”主题,突出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充分关注、贴近、研讨、反思并积极评价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兼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吕达博士在开幕词中所说的那样,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进行了三年多时间,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气象,也给我国课程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新的队伍。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今秋即将在四个省、区进行实验。可以这样说,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正处在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科学的反思,研究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究竟改掉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我们应该研究课程改革究竟出现了什么新问题,怎样解决这些新问题?这对我国课程改革将是一个积极的促进。吕达说,自上次会议两年多来,我国的课程专家、学者和教师对课程实践中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问题研究的取向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以改进实践为目的而开展的行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吕达指出,我们不仅依然关注和探讨从理论上来说理想的课程应该是怎样的,越来越多的人更开始关注:在实践中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究竟是怎样的,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课程应该是怎样的,如何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来设计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怎样做到我们的课程设计既面向现代化,又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产生活;既面向世界,又立足自己的国情;既面向未来,又能看到历史的巨人,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前进。吕达强调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条真理。毫无疑问,为了中华民族的早日复兴,我们满怀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寻找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进而驾驭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否则,就难免事与愿违,或欲速则不达。在吕达理事长的主持下,会议及时安排传达学习了6月16日下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紧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研讨价值。与会代表围绕研讨会的主题,具体而集中地探讨了以下几方面重大的课程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

(一)新课程理念的创新

新课程理念是制约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因素,是推动课程改革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如果没有新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很可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的创新。有代表认为,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附属品。学校应该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丰富对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2)创新的课程观。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创造性的改变,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有人进一步指出:课程不可能完全以非制度文本的方式运作,要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表现和体验的文本,成为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不竭资源,必须确定一个信念──课程即生命历程,并拓展有效的途径、辅以制度化的保障。(3)创新的教材观。教材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不仅如此,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活教材,他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4)创新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5)创新的教师观。教师应该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向反思者、建构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转变。(6)创新的学生观。应该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目标的反思和设计

人们对课程目标概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分歧和模糊性。有人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有人认为,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将发生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它具体包括三种内涵:(1)目标的对象是指学生,而不是教师或教科书编者,教师是课程目标达成的促进者;(2)指向最终取得的结果,而非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学生体验的过程;(3)课程目标是分层次和类别的。也有人认为,课程目标又叫育人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指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预期水平,包括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要求。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体现合理的价值取向,又要处理好课程目标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关系。有人认为,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主要有四种新思路。其一,从我国产业结构的非均衡性调整所导致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来考虑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其二,从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实际出发,考虑课程目标如何适应多样化的人才规格需要和区域适应性要求。其三,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课程目标价值选择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国际化

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继承与改造、创新中推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四,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于课程目标构成的层次性设计。有人认为,课程目标体系有三个层面。知识和技能属于同一个层面,是第一层面的目标,它是掌握方法和获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层面的目标是方法和能力,它概括的程度比知识和技能更高级一些。第三层面的目标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实质上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是最高层面的目标。如果说第一层面的目标是下肢,第二层面的目标是躯干,那么第三层面的目标就是灵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既是可分解、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人认为,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来看,完整的课程目标一般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目标。宏观目标是指课程的培养目标,它反映时代、社会、国家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总体要求,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存在于国家制订的课程方案之中。中观目标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改革的六方面的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对课程内部运行系统的整体要求,对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规定性。微观目标是指具体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它是宏观和中观课程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现实性。总之,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完整性,要加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完美统一和平衡,要兼顾课程目标的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要求。

(三)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

众所周知,知识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内在要素之一。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本质、来源、范围、标准、价值等的看法,它是构成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它能够融入一定的课程体系之中。因此,有人提出“课程知识”“知识供应制度”等概念。“课程知识”不是“关于如何进行教育的知识”,而是在教育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学习的知识”。课程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社会控制的一种中介。课程知识的合法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如何把作为一般文化的知识纳入到学校而成为课程知识的问题,对学校来讲,这是一个知识的供应问题。知识的合法化需要课程知识的供应制度作保障。课程知识供应制度是在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正式的、定型的行为规范体系。

(四)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学反思

从文化学的角度反思新课程改革,是会议研讨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有很多课程论学者正积极关注并热心研究课程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尝试提出课程文化这一概念。在我国,课程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文化开始成为我们反思新课程的一个重要视阈。这个领域的研究者认为,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内在而不是附加的关系,可以说,课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规范化的社会文化。从某种角度讲,历史上的每次课程改革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或者说,任何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无不以某种文化学理论为逻辑支撑。

有人认为,在学校课程的发展中,课程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这一工具的角色。课程的这种社会文化工具的角色定位,容易造成学校课程文化的本体性、主体性、自律性品质的缺失。但是,应该看到起源于社会文化传承需要的学校课程具有三种功能:(1)课程的文化选择与加工功能;(2)课程的文化维持与强化功能;(3)课程的文化复制与生产功能。不仅如此,课程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还孕育出了“课程文化”。有人认为,新课程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主要包括六个要素。(1)课程理论,可称之为课程文化的灵魂。(2)教育传统,它是一种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教育习惯的动力系统。(3)知识是学校课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4)新课程语言,它强调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实际交往的需要。(5)教材,它要体现国家和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及主流文化思想的要求。(6)师生的才能和习惯。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文化的建设要正确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有辨别、有参考、有借鉴地学习西方,而不是崇洋媚外、全盘照抄、人云亦云。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文化建设一定要有中国特色。

(五)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从总体看,目前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改革实践工作者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一方面,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促进并指导了课程改革实践;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又呼唤和推动了课程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从一线教师代表的反映来看,他们期望课程专家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与一线教师“零距离”地进行交互式指导和帮助。同时,希望课程专家能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也有代表认为,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必要的,理论研究不仅是“开处方”,它还给人们提供思想和智慧的启迪。但是,有一种现象必须注意,即实际工作者远离理论甚至轻视理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理论本身的建设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概念术语是直接从外国搬来的,内涵上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令人迷惑不解,所以有代表鲜明地提出“概念术语,精确为上”。

二、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一)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向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学者在课程实施的研究上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倡导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向。概括地讲,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向主要有四种。(1)体现发展性的课程实施方式。这种实施方式以学习观作为核心问题,认为只有真正确立现代学习观,才有可能通过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创造,形成体现发展性的有丰富内涵的课程实施活动方式。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同时突破过去那种单一的“授—受”活动方式。在课程实施方面已出现以问题解决、以学生知识主动建构为特征的课程实施状态,并形成了不同的活动方式,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以“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2)加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认为课程实施研究在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关注影响教师转变的个体因素;二是关注学校的组织和结构变革。这种研究方向在不断地接近学校和课堂情况,但是学生始终处于研究者的关注区域之外。可以说,学生是现有的课程实施及其研究中的一个弱势群体,是课程实施研究的盲区。毋庸置疑,

课程变革的成效最终体现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所以课程实施必须充分关注学生,尤其是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中进行的学习活动。(3)立足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倡导焕发人的生命活力的新课程实施的价值观。认为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的达成和课程实施的成败。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首先应该是他们生命活力的焕发。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职业生活的基本构成,同样,课堂教学对教师也有生命价值和意义。因此,课堂教学要构建“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4)课程实施要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认为人力资源是课程实施中最基本的资源,是其他资源得以发挥作用的媒介和载体。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在课程实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角色和职能。在课程实施中,要以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为方向,以教研员为指导,以校长为核心,以教师为关键,以学生为基础,以家长和社区人士为依托。这些人员在课程实施中一个都不能少,课程实施要发挥每一种人力资源的优势,要建立这样的有效机制:建立多元的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建立以校为本的学习型组织;建立双向互动的教研制度。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建构

评价问题是制约新课程顺利实施的瓶颈,与会代表就评价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有人认为,课程评价应注意过程性和结果性的并重,同时研究课堂评价的操作性问题。有人主张评价应具有个性化和适应性,不搞标准化和模式化,评价要注意发展性。还有人提出高中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系问题,建议高中课程实施既要培养升入高一层学校的人才,又要使学生具备生存的各种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有代表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问题,将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结果评价相互交融的开放的三螺旋结构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发展性课程评价中的“发展性”除具有改进特征的功能性内涵外,更重要的是指通过评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是学生的发展,同时还包括教师的发展。这种发展性体现了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内在价值追求。发展性课程评价应该是对课程全过程的评价,而且对课程的任何部分的评价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评价与影响它的各种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发挥自己的应有功能。在发展性课程评价的三个板块结构中,目标是开展课程研究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是过程评价的重要内容;结果评价就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全面了解课程效果,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一环。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具有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有一个明确的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过程再到课程结果的时空顺序,其中课程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与课程结果评价中占重要地位,而且是主要的参照系。另一方面,强调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开放心态,从多层次、多角度收集和分析评价信息,用理解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意见、看法和价值观点等。我们在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时,以混沌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注重体系的开放性和多元特征,辩证地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结合的道路,最终使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步入良性互动轨道。

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

(一)对地方课程开发的反思

地方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一级,它有自己独特的丰富内涵。目前,国内学者、专家对地方课程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四种看法:(1)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当地发展需要的课程,具有区域性、本土性的特点。(2)地方课程是指除国家课程以外的,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也包括当地的校本课程。(3)地方课程又名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地方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设的课程。(4)地方课程是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它和校本课程一样,只是一个管理概念,严格地讲,它并不是一种课程形态上的划分。

在地方课程的开发上,有代表认为地方课程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突出针对性、地域性、开放性、实用性。有代表指出,搞地方课程并不是从“大一统”走向“小一统”,并不是推进地方保护主义,并不是权利的争夺,而是要充分加强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责任、义务、质量意识以及教育创新能力等。有人认为,地方课程的目标应定位在: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现实及社区发展的联系,注重校内教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而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地方课程只有关注学生的发展,树立回归生活的设计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有科学的课程目标。其实,地方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抓管理。有人认为,地方不是国家课程政策的“中转站”和简单执行者,地方课程开发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切实抓好国家课程计划、方案的贯彻落实;二是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课程开发、评价的具体法规、办法;三是建立健全地方课程方案实施水准的督导、评估制度,确保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规格的落实。

(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进一步抓实抓好校本课程开发,与会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行动对策。校本课程及其开发虽说是外来的概念术语,但它实际的开展并不是新近的事情。有人认为,活动课程其实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奏。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有代表认为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所开发出来的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学校课程;广义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既包括学校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实际上,人们倾向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地方课程一样,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中的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实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专业性强、难度大以及各有特色的特点,这三大特点要求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规范性、注意灵活性、强调创新性。所谓规范性,就是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者按照校本课程形成的法则和课程设计、实验、评价、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所谓灵活性,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考虑各校的不同情况,因生、因师、因财、因物、因时、因地灵活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活动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未知领域进行前所未有

的开拓性创新;二是继承性创新,即在已知领域中有所突破的发展性创新;三是有新意的创新。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要求,至少要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强学校行政的领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小组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除此之外,还要有必要的对策,比如,有组织地开展课题研究式的校本课程实验;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成立支持和监督课程开发的中介机构。

(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反思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或课程定位问题,代表们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活动性的综合课程,或者说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课程。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实践性课程,不是以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也不是以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它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与语、数、英等学科有明显的不同;综合性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点,它的本质特点突出表现在:以多种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实践性很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外在的原因,即国家现代化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二是内在的原因,即课程三个基本成分的独特要求。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不要教科书的问题,人们有不一致的看法。有人认为,没有教科书,教师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收集资料,所以可编一些资源包或资源库,给教师提供一个“拐杖”,提供一定的帮助。有人坚决反对编教科书,认为编教科书就会违背初衷甚至适得其反,可以按主题编写一些资料。另外,有一些代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构成不能过于庞杂,否则不利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操作。

四、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最终看教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成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面对新课程,教师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挑战。有人认为,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理解、领会并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开发能力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新要求和新方向;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应该看到,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既可以成为课程改革和实施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阻力或阻抗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冷静地、理性地看待教师专业发展。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实施受到基础教育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不顾实际地把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全部压在教师身上,无疑是不公平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统筹考虑改革的要素和条件。

那么,应该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有代表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学习—理解—运用”的过程,应该承认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依靠教师自

身,还要与外界的生态环境整体配合,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环境协调一致。有代表在教师成长方面提出了“种子计划”这个课题,认为“种子计划”不是为了教会教师该做什么,而是帮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给教师“开方子”,可以给他“药引子”。参与“种子计划”的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学校借调到课程发展处的骨干教师,一种是留在学校的教师与种子教师合作。在“种子计划”中,专家、顾问不只是提供培训、提出意见,还要深入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本着平等、互助的原则与学校教师合作与交流,与教师一起制定校本发展计划。有代表提出,要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要积极面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出现的困境和问题,比如,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情感问题、健康问题等,这些问题好像是教师专业发展以外的问题,其实是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辅相成的。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反之,就会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靠有关部门的关心、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节技巧。教师要懂得在困境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一切外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都要通过自己的认知和调整的内因作用。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与课程管理的反思

(一)课程政策的反思

课程政策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外部保障因素。有人认为,政策是决策主体在理解和把握外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价值选择活动。任何一项政策都融入了一定的价值标准。例如,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一政策体系中的价值特性构建了新课程改革的倾向所在。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价值基础集中体现在权利、义务、平等、机会等方面。这些观念是当下社会的主要价值追求在课程中的体现和反映,也是教育和课程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要求。

(二)课程管理的反思

课程管理与课程政策一样,是在宏观上引领课程改革与发展,不直接对具体课程施加影响。我国新课程改革突破了以前过分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现在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可以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应自身实际、有自己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人认为,三级课程管理之下,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增强了,也体现和满足了学生差异性的需要。

近些年,我国学者开始引用一个与课程管理相关的概念,即课程领导。有人认为,课程领导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它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和讨论。实际上,课程和课程领导都是专业的工作,中小学校长、主任、教师和其他教育行政人员只有热情是不够的,有时甚至是热情掩盖了专业,模糊了问题的焦点。但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的课程领导都是“标准化的课程管理”。

为了更好地团结大家,搞好全国性的课程学术活动,会议增补了部分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大会提议: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学术研究,推广课程学术成果,希望把研讨会论文进一步精选汇编成《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第二集)一书(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赞助出版。同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的全国百种重点期刊《课程·教材·教法》上择优发表部分论文。学会还决定创办《课程评论》。相信这次研讨会,无论是在繁荣我国课程理论研究、催生理论研究新成果方面,还是在积极推动、主动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面,都将起到积极和有益的影响。

*本文由我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委托刘启迪起草,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理事长先后阅改。

2009-04-17 人教网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强化持续进行反思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反思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很好地掌握反思技能。第三,要认真地寻求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充分了解了反思发展的过程和方法,才能够具体地实施反思。就目前的新课程而言,教师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反思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它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有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 2、反思教学资源的构建性。它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乃至教学目标,重新 组织课程资源。这要求教师注意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要重视课外、校外、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对校内资源比较熟悉,但对校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则很不够。这需要我们教师的努力,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3、反思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生成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景、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平等交流,不但是信息交流,还应包括情感的交流。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资源往往能使教学过程富于创造性和乐趣。 4、反思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新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师要不断地 反思自己是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古今中外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信息引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否真正实现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5、反思新课程教学的合作性。就新课程而言,绝大多数教师,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 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他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合作完成任务。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

王宁谈课标 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

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 ——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 负责人王宁 备受各界关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我国课程改革现状和新的国际课程改革背景,立足顶层设计,凝聚语文界广泛权威和集体智慧,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作了大幅度增补、完善和修改,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水平”、“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及“教材编写建议”等一系列新提法,对具体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作了进一步充实。如此一来,如何保证高中语文新课标的顺利落地和开花结果,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也对广大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修订形势 这次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的修订,统一启动于2013年底,语文课程也在其中。但是,对语文课程来说,课标的修订更为迫切,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明确,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在新时代发展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满足国家、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和殷切期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 在这次课标的修订中,语文课程的改革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近30年来,信息社会发展迅猛,激发了整个世界教育改革的热潮,而重视母语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关注的话题。这是因为,一个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传播,不但直接影响每个国家对外交流的软实力,而且与发展各国本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形势下,语文课程标准的修定,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而同时,母语教育在任何国家都必须有本国的特色,只有创建具有本国特色的语文课程,才是最具有世界性的,也才能与世界各国平等对话。 修订工作是从调研起步的,首先需要弄清语文课程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课程改革十年来的进展与不足;同时也要了解、探讨其他国家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本次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也就是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坚持语文课程学科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的改革方向,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 2.确定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将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到语文课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早已将“语文素养”列为本课程的核心概念,但是“语文

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一声春雷惊醒梦中人对历史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历史文学院 2006 级本科函授班张运鹏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正象 2007 冬的严寒和大雪,以汹涌澎湃之势,再一次冲向神州大地的千山万水,给我们震撼,让我们觉醒,它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或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目前,大多数的历史教师虽已明确认识到面对新课程改革必须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并且已经在自觉地朝着新课改的方向努力,但是由于受陈旧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一些教师在更新观念,转换角色的过程中显得比较艰难,出现了对新课程理念肤浅的理解甚至误解,由此产生了一些非驴非马的怪课,产生了诸多与新课程标准貌合神离的做法,这些现象不由得让人深思。 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对当前历史课改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反思并提出自己粗陋的见解。 一、由授受关系变为平等探讨它以不平等为前提,教师是主动教、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传递信息。 教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施行保姆式的教学,把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详细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抄、写、听,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余地,没有反馈与矫正,久而久之,还是培 1 / 8

养出一批思维懒汉,心甘情愿地等候老师来灌输,教学效果极差。 而理想的历史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平等地进行对话,让彼此的思想通过碰撞、达成互补,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心态中接受知识。 但是,在这种新理念的推动下,有些老师就把讨论作为由单向传递向多向互动转变的一个法宝,只要上公开课,必定有前后左右互相讨论这一环节。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否定讨论这种教学形式,而是想与同仁探讨: 哪些问题才具有讨论的价值?一堂课有没有必要反复安排多次讨论?讨法论是否总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佳途径,能否起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所看到的情景往往是: 老师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教室里声音雀起,待几分钟后,再听老师的一声击掌,讨论戛然而止,可接下来学生代表的发言常常并不理想,老师不断启发、搭桥、费尽心机才把学生引导到要点上来。 况且,发言时总是小组当中的优等生最有优先权,至于学习困难者、预习不充分者只不过是搭搭便车、凑凑热闹而已。 这种讨论其实是扼杀了学生熟悉理解内容、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这种讨论美其名曰合作,实则是浮于表面的纸老虎,经不起教学效果的检验。 但是,由于有些评课标准把上课气氛是否热烈活跃作为一个重

新课程改革的感悟和收获

新课程改革的感悟和收获 衢州中专张雨荷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的谈谈我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的灵魂。新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之一,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伟大的教育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进而建构了教育的伟大,没有教育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机器了。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理念。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教师本身的教育思想和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学生观,进行优质教学,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做一个适应社会和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二、加强自身修养

转变教育观念要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自身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修,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仅靠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远远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终身学习。 三、注重自我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在行动过程中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教学后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可使教学理论化。如何站在理论知识角度反思实践,如何站在实践知识角度反思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我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不断地提高。 四、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我们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这些学生,如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或缺陷的学生、智力发展不

语文改革方案

中牟一高语文教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深化对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解,并稳步推进我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结合我校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改革目标 1、坚持素质教育,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极稳妥地开展教学改革实验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必须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坚持以现代课程观念指导整个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工作,把转变语文教学观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彻于实验的始终。坚持高中语文课标及教材实验为核心,重点围绕更新语文教学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转变语文教学方式,改进语文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实验。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是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审视高中语文教育的现象和本质。在把握先进教育理论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如语言学、文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思想、新成果,推动改革实验朝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采用实事求是、尊重教学规律的科学态度,积极面对、认真探索、科学总结,用“多样”、“动态”、“创造”的语文课程观念来指导实践。 2、准确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科学地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实验 (1)课程性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一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的特点。在教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探索出能较好体现高中语文实用功能的途径和方法,积极研究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强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的课程教育新模式,要重视研究“讲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如(七~九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背诵优秀诗文80篇。根据以上要求,考查学生掌握汉字的写法、读音,默写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仍是语文试卷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体现新标准的要求,命题时将更加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新课程标准》阅读训练要求,概括地说,对阅读材料要做到“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命题将重在三点: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选择阅读材料时,坚持文质兼美的前提,注意体裁的多样性,以适合学生的各种“胃口“;每一组命题要由易到难,阶梯式提升。 二是根据新标准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命题的原则是力求开放性和弹性,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勇于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三是语文阅读命题除了取材于教材以外,也要选取一定量的 课外读物。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需要 我们语文老师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开展练 笔活动,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淡化 文体,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关注生活,表现生活,提倡有创意地表达。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 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 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 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 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 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不只是为教师制订的,也是为学生 的学习制订的。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语文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语文学习,得法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材料

新课程改革总结经验交流 2010年我校被市课改办确定为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之一。一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机构的指导引领下,我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新课程实验工作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顺利且有效地促进我校师生在新课程中共同发展,尤其在有效教学、校本教材开发、学生特长培养、通用技术实践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现向各位领导予以汇报,向各位同仁予以交流。 一、主要做法 (一)通识性培训 1、重视行政的组织功效。我校及时成立学校新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可操作的通识培训实施计划。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有组织、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以制度保证培训效果。 2、挖掘校本的培训资源。学校新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每人1-2个专题,结合我校实际,就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新课程中老师的角色、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教与学等作专题讲座30余次。 3、注重培训的交互参与。为了提高通识性培训的实效性,我们组织了“新教师新理念教学评选活动”、“新理念教学能手比武活动”,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体的问题,把老教材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采用交互评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每人上交听课评价分析笔记。组织老师看特级教师的教学录象,进行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化。 4、强调教学的实践反思。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后记,通过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分层次的组织老师进行新课程知识考核、新课程学习心得、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

事等活动,将新课程通识培训引向纵深。 (二)课程标准培训 1、领导高度重视。建立课程标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挂帅,统一部署培训工作,召开动员会、培训领导小组专题会、总结表彰会等。组员由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组成,负责课程标准培训工作的具体落实和资料收集。 2、开展活动,定期交流。通过教研组开展集体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并撰写学习笔记。在定期上交笔记的基础上,安排两次学习交流,推动学习的深入开展。为了检验新课程标准学习的效果,安排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参加至少两次新课程学科知识考试,并认真批阅,成绩下发教研组认真分析,总结。 3、专家引领,继续学习。邀请教研员来校就教材编排进行解读,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在学习笔记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点评。 4、考核总结,表彰先进。对课程标准培训工作资料进行梳理,认真总结,对每一个教师的学习态度和成效进行考核,表彰先进。 (三)教材教法培训 1、完善组织机构,强化培训领导。把教材教法校本培训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协调教材教法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落实、职责到人。确立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教导处等职能部门具体抓的格局。 2、明确发展目标,健全培训网络。制订切实可行的教材教法培训计划,引导教师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确定相应的培训专题,进一步加强学校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体自学的培训网络。 3、强化激励机制,落实培训制度。为保证校本培训的实施,学校建立相应制度,如:例会制度、考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教材教法校本培训的学时规定,按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根据学校情况,对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体自选学习作出要求,积极鼓励发挥小组和个体积极性、主动性。对教材教法校本培训的先进小组和个人,学校会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4、规范培训档案,加强培训管理。建立教师个人教材教法学习档案袋,注

新课改教学反思_心得体会

新课改教学反思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新课改教学反思,感谢您的阅读! 新课改教学反思(一) 作为一名课改实验的数学教师,我切实体会到新课改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的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组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欣赏的和谐氛围。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尝试着将问题变形、引申和推广,反思解题思路,从而认识到数学问题千变万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数学思想、方法,这些对于学生形成综合解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学中还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过程。其次,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可以融入自己的智慧,根据学生认知程度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体现自己个性的案例,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经过教学具体实施和不断的反思,我发现也真正体会到: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是自己可以学会的。 新课改教学反思(二)

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方法反思

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方法反思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一中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教师应如何提问、如何讲解、如何激励、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我自己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出与大家商酌。 反思一:教师的提问技能 走进现在的课堂,你会发现: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琐碎的、细小的问题少了;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小了;不着边际,让学生不知所措的问题几乎绝迹了。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里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个学牛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学科特点,不分时间和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的使用,结果,学生趣味索然,所见所思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如何设问,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近代和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实际上应当渊源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本人就是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不断反洁和归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解答问题的正确结论的模范教师。作为现代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时候,应该反复自问: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设问需进一步改进? 所以,①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②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③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操作,有层次性,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面广;④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提供知识获得的科学途径和策略,有助于学生促进知识间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各层次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⑤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有计划学习,并合理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方法,让学生正确评价学习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经验,并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⑥教师提问时要注意 师生之间多次质疑、交流、评价,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映、生成状态等,对于学生对问题思考引发新的有效问题进行及时的再组织利用。 反思二:教师“讲”的艺术 笔者最近听了许多的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发现目前的有些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语”;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手段”;动不动让学生当众表演,称之“凸现主体地位”;热热闹闹的无聊问答,赞之为“焕发课堂生命力”;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称为“走向综合”等等,教师想法设法追求学生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千方百计在教学的浅层面上操作运作。 “讲”就是“满堂灌”,“讲”就是“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他们之间不是等号。新课程需要老师讲。新课程需要老师怎样“讲”呢?首先我们要将功夫放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三个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的“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标和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教学反思

新课改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教学目标,教学结果,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都具有不确定性。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教师的创新,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勇于创新、善于反思。 一、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教师由职业化步入专业化,即:由“单一扁平的知识体系”走向“丰富立体的知识结构”;由“固步自封”走向“开放更新”;由“谋生”走向“发展”;由“被动执行、传递”,走向“主动研究、创造智慧”;由“教好学生”走向“师生共同发展”。怎样尽快步入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行列呢?作教学的有心人,不断积

累教学经验,这是最基本的途径。而重视自我教学反思,又是不断提高课前预设、课上调控质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思想理念的前提和开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已从原来注重对教师教学理论的建构和教学技能 的训练转向注重对教师已有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以及教学能力习得的研究。新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要求教师学会教学。学会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过程,不仅学习教学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善于把自己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融合起来,使自身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 走向研究型。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的教学观”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 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论文参考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论文参考 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积极主动的预习习惯,只有学生自主地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学习才能变成自觉行为。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从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但我认为预习并不是摘几个词语,让学生回家 解释,或者让学生给课文分分段、写写段落大意,而应该重在让学生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如使学生明白理解词语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联系上下文,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 习惯,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导入 优质的教学情境,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 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声形并茂的特征,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 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在创设与教学 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找春天》一文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春天风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迷 人的春光,并配上学生爱听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自 然点题,引出《找春天》一文。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在美景和音乐的渲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效果甚佳。 三、尊重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兴趣的导火索,而兴趣则是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以及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源泉。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 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我在教学中曾尝试过“直观演示、巧设悬念、旁征博引”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 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 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不仅兴趣未减,而且情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回答。可见,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体验、自由探索、自由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因此在进行新课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寻找和搜集一些与教 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返璞归真”

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返璞归真” 未 2009-01-13 2318 语文是一门至纯至美的科目,它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之上,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提出来的,它综合体现了传统语文的精髓与现代语文的创新。现今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各样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充斥着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但是他们可能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改革并不表示对传统的摒弃,改革是在传统基础上改革。细细品味,发现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一些“返璞归真”的理念。 一、教学目标的“返璞归真”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写得一笔好宇,能够舞文弄墨的人,大家就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好;相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大家就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差。可见古代语文教学目标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人的学习和工作的基本能力。这种基本能力,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是对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最直观的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从中看出语文新课程改革就是去掉那些脱离现实、忽视客观实际、精心装饰的目标,将教学目标“返璞归真”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应当承认当前的语文教学受高考和评价体制的限制,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高中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要使其教学目标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做法来实现: (一)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要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新课改反思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主导作用的实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其重点落实在“导”字上,具体体现在: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使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激励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巨大的热情。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会自发产生,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时时处处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的成功,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力于教学,倾注全部责任与爱心,认真备课,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等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新课改下物理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有一些同学感到不适应而造成学习上困难。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学习方法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重在理解,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去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程教学中要尽量多地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新课程改革试题【大全】

新课程改革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 (2 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 (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最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走向是什么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走向是什么?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始终努力实践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课程改革之初,一些专家过于强调“先破后立”,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被否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转变,由于否定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和方法的同时,未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在实践中借鉴或运用的教学方法,使得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较难实现根本性的改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因惑是:如何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变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走向是什么呢?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一)明确目标,为学生打好文化和精神的底子 首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首要功能。明确语文学科的首要功能,就是要弄清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如果我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模糊不清,势必会在思想上引起混乱。 那么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由来,进而说明了它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的功课,再次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吕叔湘先生在书面发言中也强调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说它是“学习一切科学、一切文化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它的基础工具性。语文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 其次,要赋予“语文双基”以时代内涵。即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时代发展了,我们的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该赋予新的内涵。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语文学科应着重从两大方面为学生打好基础。 1.打好文化的底子 (1)获取语文字、词、句、篇基础知识,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2)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 (3)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 2.打好精神的底子 (1)有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

山香版新课程改革各章节要点总结.docx

第五部分: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第一节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 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2001 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3.2001.9 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在38 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 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 4.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A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B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C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5..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 要之间的关系(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第二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知道思想与根本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 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 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 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 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真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确)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考过单选)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 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 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功能。 要建立一种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学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 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 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三是要将评价看作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地收集各种资料, 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目标多元、评 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利用学生档案袋记录、评价其成长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 要方向。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 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术的适应性。 第二章新课程理念第一节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