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子宫颈癌诊治

合集下载

宫颈癌诊断治疗标准

宫颈癌诊断治疗标准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一诊治流程:二诊断依据1 高危因素1)首要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2)相关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伙伴、多产、性伴侣的性行为混乱,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

2 症状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3 体征视诊观察宫颈肿瘤的位置、范围、形状、体积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触诊了解阴道旁、宫颈旁及子宫旁有无浸润,肿瘤与盆壁关系,子宫骶骨韧带、子宫直肠窝、直肠本身及周围情况等。

3 辅助检查1)宫颈TCT检查用于子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子宫颈癌的筛查。

2)组织学检查CIN和子宫颈癌的诊断均应有活体组织学检查证实。

对于多次咬取活检不能确诊,需切取较深部组织或宫颈锥形切除送病理活检。

3)腔镜检查(a)阴道镜:对子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子宫颈癌的发现、确定病变部位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b)膀胱镜、直肠镜:临床可疑膀胱或直肠受侵者应行相应腔镜检查。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子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主要是对肿瘤转移、侵犯范围和程度的了解(包括评价肿瘤局部侵犯的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等),以指导临床决策并观察疗效。

用于子宫颈癌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a)腹盆腔超声:包括经腹部及经阴道(或直肠)超声。

(b)腹盆腔CT:CT检查可以客观评价宫颈病变与周围结构(膀胱、直肠等)的关系,以及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同时观察腹盆腔其它器官是否有转移。

(c)盆腔MRI:软组织分辨率高,是显示宫颈病变最佳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明确地分辨病变与周围的结构,明确病变与直肠、膀胱、阴道等的关系。

(d)胸片或胸部CT: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肺转移。

(e)骨扫描:仅用于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

5)肿瘤标志物检查SCC: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重要标志物,主要协助诊断,对治疗的疗效评价、病情监测和随访具有重要作用。

三子宫颈癌分期我科目前采用的是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会议修改的子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

24例复发宫颈癌的化疗疗效分析

24例复发宫颈癌的化疗疗效分析

24例复发宫颈癌的化疗疗效分析
杨晓霞;韩云青
【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
【年(卷),期】2005(26)9
【摘要】目的研究顺铂(DDP)或卡铂(CBP)、博莱霉素(BLM)、羟基喜素硷(HCPT)联合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DDP20mg,静脉滴注,第1~5d,如肾功能有异常时采用CBP100mg静脉滴注,第1~5d,HCPT6~10mg静脉滴注,第1~5d,BLM15mg肌肉注射,第1、3、5d。

结果总有效率50%,毒性反应以骨髓抑制最明显,白细胞降低58.3%,胃肠反应轻微。

结论DDP(CBP)、BLM、HCPT联合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32-33)
【关键词】宫颈癌;复发;化疗;分析
【作者】杨晓霞;韩云青
【作者单位】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河南省南阳市京西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复发状况分析 [J], 王鹏
2.手术及术后化疗治疗有复发中危和高危因素的ⅠB~ⅡA期宫颈癌68例疗效分析 [J], 马珂;刘桐宇;黄伟萍;温宏武;廖秦平
3.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及复发子宫颈癌远期疗效分析 [J], 范立;高伟;何传泰
4.GEMOX方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J], 牛国梁
5.介入栓塞化疗联合HIFU治疗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局部复发的疗效观察 [J], 许涛;景红霞;李林均;张军;余建云;程雄飞;焦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癌nccn解读

宫颈癌nccn解读

1 新版本的主要更新(1)新增拓扑替康、紫杉醇、贝伐单抗为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2)新增中危因素(即肿瘤较大、侵犯宫颈间质、淋巴脉管间隙阳性)患者术后加用盆腔外照射放疗的适应证。

间质浸润分浅、中、深1/3,肿瘤大小根据触诊实际直径区分。

(3)对不保留生育功能ⅠA1期锥切切缘阳性的处理更加明确,需区分切缘的病理性质。

切缘阳性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建议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切缘为癌者建议直接行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也可再次锥切确定浸润深度,然后选择进一步处理。

(4)手术类型原来采用Piver分型,现采用QM 分型:即简单-筋膜外子宫切除术(Ⅰ型)修改为A 型,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Ⅱ型)修改为B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Ⅲ型)修改为C型。

2 分期仍采用FIGO 2009 临床分期。

淋巴脉管间隙侵犯(LVSI)并不改变FIGO的分期。

MRI、CT或联合PET-CT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但不改变原来的分期。

手术分期尚未引入分期中。

临床检查包括病史、体检、宫颈活检或锥切、全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和肝肾功能。

怀疑膀胱或直肠侵犯时应用膀胱镜或直肠镜。

5 宫颈癌的化疗原则宫颈癌的全身化疗适用于转移病例及复发病例、不适合放疗或手术者。

5.1 一线联合化疗联合化疗如顺铂、紫杉醇、贝伐单抗(1类),顺铂、紫杉醇(1类),顺铂、拓扑替康(2A 类),已广泛用于临床研究。

GOG 169进行了顺铂、紫杉醇和顺铂相比较,前者优于顺铂单药。

GOG 179针对顺铂、拓扑替康与顺铂单药比较。

拓扑替康组合方案被证明优于顺铂单药。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顺铂、拓扑替康用于晚期宫颈癌。

顺铂、紫杉醇或卡铂、紫杉醇治疗方案因毒性较低更易于管理。

GOG 204对4种顺铂双药方案(顺铂、紫杉醇,顺铂、拓朴替康,顺铂、吉西他滨,顺铂、长春瑞滨)进行了比较认为,顺铂、紫杉醇优于其他方案。

而且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症发生率更低。

宫颈癌的治疗

宫颈癌的治疗

宫颈癌的治疗,需要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般采用以手术治疗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助治疗的方法。

手术治疗子宫颈癌的优点是年轻患者可保留卵巢及阴道功能。

主要用于早期子宫颈癌I A-II A期患者。

1、I A1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行筋膜外圈子宫切除术,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按I A2期处理2、I A2期:行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3、I B1期和II A1期: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必要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4、I B2期和II A2期: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或同期放、化疗后行全子宫切除术。

也有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化疗可使病灶缩小利于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未绝经、<45岁的鳞癌患者可保留卵巢。

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I A1期可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I A2期和肿瘤直径<2cm的I B1期,可行广泛性子宫颈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除了手术治疗外,子宫颈癌还有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适用于:部分I B2期和II A2期II B-IV A期患者;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早期患者;子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手术治疗后病理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

...宫颈癌能治好吗?宫颈癌治疗后,复发率仍很高,2年内的复发率为75%-80%,是较难治愈的一种疾病。

为了及早发现疾病是否有复发,患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到医院进行复查,以做到及早发现控制病情。

子宫颈癌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率为50%,2年内的复发率为75%-80%。

治疗2年后内,患者应每3-4个月复查1次,3-5年内每6个月复查1次;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

随访内容包括盆腔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胸部X线摄片、血常规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等。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一、范围二、术语与定义三、缩略语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一)高危因素。

(二)症状。

(三)体征。

妇科检查是临床分期的最重要手段。

(四)辅助检查。

报告格式:b.诊断总的范围c.描述性诊断标本量对诊断评价的意义:评价满意评价满意但是受限于---(具体原因)评价不满意(具体原因)诊断总的范围(最适的):正常范围内良性细胞学改变:见描述性诊断上皮细胞特殊:见描述性诊断描述性诊断:良性细胞学改变感染-滴虫阴道炎-其它与下列因素有关的反应性细胞学改变:-放疗-其它上皮细胞特殊:鳞状上皮细胞:·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包含:- HPV+ *-轻度非典型增生/CIN1·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包含:-中、重度非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腺上皮细胞:·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外腺癌·腺癌,非特异性·与年龄与病史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与年龄与病史不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特异性(NOS)·不能评价的激素水平;特异性CIN:宫颈上皮内病变;CIS:原位癌*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腺细胞应进行进一步追查,以证实是反应性还是癌前病变或者癌。

+ HPV感染的细胞学改变包含在低度鳞状上皮病变内。

3.腔镜检查4.影像学检查(5)骨扫描:仅用于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

5.肿瘤标志物检查(一)子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类。

WHO子宫颈癌组织学分类(2003)上皮性肿瘤鳞状上皮肿瘤及其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非特殊类型8070/3 角化型8071/3非角化型8072/3基底细胞样8083/3疣状8051/3湿疣状8051/3乳头状8052/3淋巴上皮瘤样8082/3鳞状上皮移行细胞癌8120/3早期浸润性(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8076/3 鳞状上皮内肿瘤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CIN)3级8077/2原位鳞状细胞癌8070/2良性鳞状上皮病变尖锐湿疣鳞状上皮乳头状瘤8052/0纤维上皮性息肉腺上皮肿瘤及其癌前病变腺癌8140/3 粘液腺癌8480/3宫颈型8482/3肠型8144/3印戒细胞型8490/3微小偏离型8480/3绒毛腺型8262/3 子宫内膜样腺癌8380/3透明细胞腺癌8310/3浆液性腺癌8441/3 中肾管型腺癌9110/3早期浸润性腺癌8140/3原位腺癌8140/2腺体不典型增生良性腺上皮病变苗勒氏管源性乳头状瘤宫颈管内膜息肉其他上皮性肿瘤腺鳞癌8560/3 毛玻璃细胞亚型8015/3腺样囊性癌8200/3腺样基底细胞癌8098/3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8240/3非典型类癌8249/3小细胞癌8041/3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8013/3 未分化癌8020/3间叶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平滑肌肉瘤8890/3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低度恶性8931/3未分化宫颈管肉瘤8805/3葡萄状肉瘤8910/3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9581/3血管肉瘤9120/3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9540/3 平滑肌瘤8890/0生殖道型横纹肌瘤8905/0手术后梭形细胞结节上皮与间叶混合性肿瘤癌肉瘤(恶性苗勒氏管源性混合瘤;化生性癌)8980/3 腺肉瘤8933/3 Wilms肿瘤8960/3腺纤维瘤9013/0腺肌瘤8932/0黑色素细胞肿瘤恶性黑色素瘤8720/3蓝痣8780/0杂类肿瘤生殖细胞型肿瘤卵黄囊瘤9071/3表皮样囊肿9084/0成熟性囊性畸胎瘤9080/0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恶性淋巴瘤(特殊类型)白血病(特殊类型)继发性肿瘤局部淋巴结(N )Nx :局部淋巴结无法评估N0: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N1: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CIN 分级CIN2(中度非典型增生) 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较紊乱,特殊增殖细胞占据上皮层下2/3。

宫颈癌诊疗规范

宫颈癌诊疗规范

宫颈癌诊疗规范一、概述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

据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

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

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

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

二、诊断(一)病因学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我国常见的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45、52、58等。

HPV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

目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可以按照适宜的年龄进行推广接种,以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二)临床表现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晚期患者可以出现阴道大出血、腰痛、下肢疼痛、下肢水肿、贫血、发热、少尿或消耗恶液质等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1.宫颈/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HPV检测是现阶段发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初筛手段。

对于HPV16及18型阳性的患者建议直接转诊阴道镜,进行组织学活检。

2.组织学检查CIN和宫颈癌的诊断均应有活体组织学检查证实。

3.影像学检查a.盆腔MRI:无辐射,多序列、多参数成像,具有优异的软组织分辨力,是宫颈癌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b.腹盆腔CT:CT软组织分辨力低,平扫病变与正常子宫颈密度相近,尤其对早期宫颈癌观察效果差;增强CT扫描对比度优于平扫,但仍有近1/2的病变呈等密度而难以明确范围。

宫颈复发癌疾病详解

宫颈复发癌疾病详解

疾病名:宫颈复发癌英文名:r ecurrent carcinoma of cervix uteri缩写:别名:疾病代码:ICD:C53概述:宫颈复发癌是指宫颈癌经根治性治疗治愈后肿瘤再现。

宫颈复发癌大多发生于晚期宫颈癌(包括局部晚期)治疗后,也有报告浸润性宫颈癌治疗后约有 35% 复发。

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困难,预后差,是宫颈癌死亡最重要的原因。

因不同的治疗手段、治疗后治愈情况及临床表现差异而有不同的定义。

1.放疗后复发是指宫颈癌经放射治疗后局部肿瘤消失(包括宫颈原发肿瘤及阴道、宫旁部位浸润灶),经一段时间(放疗结束后至少3 个月)宫颈创面完全愈合后,于盆腔内或远处又发现肿瘤,则称复发。

按部位复发又分为3 类:①中心性复发(包括宫颈、阴道或宫体);②宫旁复发(包括盆壁);③远处复发(或转移),即盆腔外全身不同部位的肿瘤转移。

2.手术后复发指宫颈癌经根治性手术彻底切除,且手术标本切缘无肿瘤,术后又出现肿瘤,则称术后复发。

3.复发与未控、新发的区别尚有两点值得提出:(1)治疗后肿瘤未控制(简称未控)与肿瘤复发,实际上二者在部分病例中很难戴然区分,故有作者将“未控”纳入复发癌中讨论。

放疗后未控是指放疗结束后 3 个月内宫颈原发肿瘤和(或)宫旁浸润持续存在,或盆腔内出现新的病灶。

手术后未控是指根治性手术后手术野内病灶继续存在(包括手术中肿瘤未能切除或切缘有肿瘤),或首次手术后1 年内局部又有肿瘤生长。

关于放射治疗后未控与复发的判断,主要根据创面组织是否愈合而定,有些病例需结合临床动态观察。

目前对宫颈组织愈合的时间标准计算有以放疗结束后3 个月为界(Manetta 等,1992),也有从放疗开始计算6 个月为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宫颈晚期复发癌:是指初次治疗10 年后宫颈再现肿瘤,然而究竟是真的复发癌还是新发生的癌有待鉴别和讨论,实质上对二者的临床诊治分析并无影响。

病人接受了手术,如果病灶切除干净,但是在手术6 个月后,发现有重新长出来的癌,称之为复发癌(recurrent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宫颈癌的诊治及指南解读-451-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宫颈癌的诊治及指南解读-451-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宫颈癌的诊治及指南解读-451-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451-宫颈癌的诊治及指南解读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HPV及相关疾病精准化检测1、1.中国首次召开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是在()A、2012.3B、2014.3C、2015.3[正确答案]D、2016.3E、2016.6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PV基因检测可进行定量B、宫颈病变程度与HPV病毒载量成正相关C、HPV病毒载量与HPV型别无关D、2012年ASCCP推荐首选HPV+细胞学联合筛查[正确答案]E、宫颈癌最常见的HPV分型为33型答案详见:XXX3、5.下列关于HPV各基因与其编码卵白的描绘,错误的选项是()A、L1蛋白是主要衣壳蛋白,是疫苗研究的主要成分B、L2卵白是首要衣壳卵白,是抗体的首要辨认位点C、HPV主要通过E6/E7基因致癌D、E4蛋白结合并破坏中表层细胞角蛋白网,形成中表层细胞的挖空外观E、E2正性调节E6/E7[正确答案]4、9.HPVDNA检测的描绘,不精确的是()A、HPVDNA检测相比细胞学检查,显著进步了检测的灵敏度B、HPVDNA检测特异性较低,假阳性率偏高C、一过性HPV感染可出现HPVDNA检测假阳性D、HPVDNA检测阳性,均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正确答案]E、HPVDNA检测时,若探针设想过长,可引发假阴性5、10.下列关于精准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准检测是预防和精准治疗的基石B、精准医疗是应用现代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治疗方案C、精准医疗将改变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一场变革D、基因检测等现代医学手段将为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依据E、精准医疗将改变医生的角色,医生不再是临床决策的主体[正确答案]6、下列关于HPV感染宫颈不同临床时期病毒基因状态的描述,错误的是()A、感染早期:病毒DNA呈游离状况B、感染中期:游离和整合的病毒DNA同时存在C、长期感染:没有完整的病毒DNA存在D、长期感染:病毒DNA在E1/E2区断裂,形成线状双链DNA,与宿主DNA发生组合E、感染早期:病毒DNA和宿主基因部分整合[正确答案]7、2.下列哪种疾病与HPV感染无关()A、扁平疣B、尖锐湿疣C、梅毒[精确答案]D、宫颈癌E、寻常疣8、6.宫颈癌主要的HPV型别是()A、3型、10型B、16型、18型[正确答案]C、1型、2型D、33型、35型E、11型、6型9、8.主要用于研发宫颈癌疫苗的病毒蛋白是()A、L1蛋白[正确答案]B、L2蛋白C、E4蛋白D、E6卵白E、E2卵白10、4.导致宫颈正常细胞癌变的主要HPV基因是()A、E6/E7[精确答案]B、L1/L2C、E2/E4D、E1E、E5(二)HPV疫苗原理和应用现状1、10.WHO推荐子宫颈癌综合防治策略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A、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医治推荐冷冻和LEEP作为门诊手段,必要者行冷刀锥切B、宫颈癌医治推荐手术与放疗,加或不加用化疗C、宫颈癌筛查频率:每5年一次[精确答案]D、宫颈癌筛查人群:30岁以上的妇女,首选覆盖高危人群E、通过健康教育及咨询等手段,使妇女及家庭、社区普遍了解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疾病2、3.关于Gardasil和Cervarix两种疫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Gardasil用于预防由HPV-6、11、16、18型感染所引起的癌前病变、生殖器疣B、Gardasil现在全球范围内核准使用的人群:9~45岁女性及9~26岁男性C、Cervarix已获准在10岁以上的女性中用于预防HPV-16、18型感染的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D、两种疫苗对HPV-31和33都有效E、Gardasil对HPV-45也有效[正确答案]3、8.关于HPV病毒样颗粒与HPV的比较,错误的选项是()A、两者的表面结构相似B、两者的性状类似C、两者的大小类似D、两者均有免疫原性E、两者均有感染性[正确答案]4、5.宫颈癌疫苗接种主要的不良事件为()A、血栓形成B、出血C、局部反应、发热、恶心、头昏[精确答案]D、死亡E、过敏反应5、6.宫颈癌疫苗接种获益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性生活开始前女性接种疫苗获益最大B、最优先对象:9~13岁女孩C、此优先对象:14~25岁青年女性D、>25岁成年女性:也可获益E、男性接种宫颈癌疫苗不会有任何获益[正确答案]6、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接种宫颈癌疫苗前,需先进行HPV检测B、断续HPV感染是浸润性宫颈癌的先兆C、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HPV-1有关D、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诱导高程度延续中和抗体来预防HPV感染[精确答案]E、HPV初次感染后产生的低抗体程度可用来预防HPV 再次感染7、4.根据2015年9月美国XXX和ACIP的意见,有关疫苗接种的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男、女孩接种疫苗的目标年龄是11~12岁B、推荐使用九价HPV疫苗C、9~26岁女性,推荐二、四、九价疫苗D、9~26岁男性,推荐四、九价疫苗E、在美国,>10岁接种疫苗现在未被核准[精确答案]8、7.关于宫颈癌疫苗的长期平安性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A、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常见,通常较轻微,局部疼痛、红肿最为常见B、HPV疫苗有关的严峻不良变乱较常出现[精确答案]C、现有数据认为Gardasil和Cervarix两种疫苗均是平安的D、现有数据可慢性满身疼痛与疫苗接种有因果关系E、现有数据撑持HPV疫苗在使用人群中延续使用9、1.关于HPV病毒样颗粒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HPV病毒样颗粒不含病毒颗粒B、HPV病毒样颗粒具有免疫原性C、HPV病毒样颗粒具有感染性[正确答案]D、HPV病毒样颗粒与L1蛋白有关E、HPV病毒样颗粒是一种预防性疫苗10、9.关于人瘤病毒(HPV)的描绘,精确的是()A、HPV有包膜B、HPV是单链DNA病毒C、HPV是双链DNA病毒[精确答案]D、HPV是单链RNA病毒E、HPV属瘤病毒科(三)电圈切除术(LEEP)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1、下列()是LEEP锥切术理想深度A、宫颈理想深度为7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15mm左右[正确答案]B、宫颈理想深度为4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4mm 左右C、宫颈理想深度为7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7mm 左右D、宫颈理想深度为4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15mm左右E、宫颈理想深度为4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7mm 左右2、LEEP的经典指征不包括在细胞学和镜下()A、怀疑CINⅠ/Ⅱ级[正确答案]B、怀疑CINⅡ/Ⅲ级C、怀疑宫颈早期浸润癌或原位癌;要切除一定的宽度(病灶外0.5cm)和高度(2.5cm)D、持续CINⅠ或CINⅠ随访不方便者E、怀疑ASCUS或有症状的宫颈外翻3、在超高频电波刀的原理中,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波A、2.3MHzB、2.8MHzC、3.2MHzD、3.8MHz[精确答案]E、4.8MHz4、下列不属于组织热效应变化特点的是()A、胞浆间融合B、核染色质模糊C、边缘宫颈细胞浆收缩[正确答案]D、核膨胀E、胞浆起泡,核皱缩5、下列()是LEEP活检术理想深度A、宫颈理想深度为7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15mm左右B、宫颈理想深度为4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4mm 左右[精确答案]C、宫颈理想深度为7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7mm 左右D、宫颈理想深度为4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15mm左右E、宫颈理想深度为4mm左右,宫颈管理想深度为7mm 左右6、下列()不是符合的LEEP手术时间A、一般月经干净后3-7天之内进行B、对曾经绝经的妇女则无时间限制C、手术应选择在分娩1个月后[正确答案]D、手术应选择在流产2个月后E、手术应选择在诊刮等宫腔操作1个月落后行7、LEEP手术方法中,切割电圈方向与宫颈平面垂直,放置于异常转化区边缘的外周,()的深度A、2-4mmB、4-8mmC、8-10mmD、10-12mm[正确答案]E、12-15mm8、下列不属于高频电波刀的优点的是()A、可以达到传统电刀达不到的非常精细的手术效果B、不会发生传统电刀的组织拉扯,碳化现象C、电极板必须涂电极膏,不会有灼伤的危险[精确答案]D、疼痛减少,留下疤痕的机会小,并发症少E、轻巧方便,携带容易,维修简单(四)2017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1、在一线联合化疗中,()一直被认为是转移性宫颈癌最有效的药物A、紫杉醇B、贝伐单抗C、拓扑替康D、顺铂[正确答案]E、卡铂2、关于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再次复发的患者不建议参与临床试验或化疗或支持治疗[正确答案]B、放疗后中心性复发者可考虑盆腔器官廓清术C、复发病灶直径≤2cm的中心性复发,也可以考虑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或近距离放疗D、对于非中心性复发者,可选择个体化外照射±化疗或切除加术中放疗或参加临床试验或化疗或支持治疗E、不适合局部治疗者建议参与临床试验或化疗或最好的支持治疗3、关于手术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留生育功能适用于仔细选择的患者B、盆腔器官廓清术对于放疗后盆腔中心性复发或病灶延续存在者有治愈的大概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发性子宫颈癌诊治随着子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之诊治使宫颈癌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在发展中国家中晚期宫颈癌仍占较大的比例。

而晚期宫颈癌治疗困难,常导致癌瘤局部未控或复发,仍有相当高的死亡率应予重视。

晚期宫颈癌及复发性宫颈癌,是影响5年生存率复发死亡率主要原因。

5年生存率:Ⅲ期30%~50%,Ⅳ期5%~15%(2004,Downs)。

2007年美国宫颈癌新增病例11150例,死亡3670例;宫颈浸润癌治疗后复发率:35%(2002,Disaia等)。

一、概念复发癌:指经根治性治疗后癌瘤复发。

癌瘤再出现于原治疗区,其病理类型于原癌瘤相同。

按复发部位:①盆腔复发癌:中心性复发癌(阴道、子宫颈、膀胱、直肠);盆侧壁复发(盆侧、盆底、淋巴)。

②远处复发癌:肺、骨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宫颈复发癌一般指盆腔复发)。

按首次治疗之方式分:手术后复发: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是指手术后无残留癌灶,术后1年出现癌灶为复发,其中25%位于阴道上段或残端)。

1年内再现者为未控。

放疗后复发:指经根治性放疗后,宫颈、阴道、宫旁之原发浸润癌灶消失,半年后又出现癌瘤为复发。

若放疗结束后3月内原发肿瘤或部位仍持续存在,或有新的病灶出现为放疗后未控。

放疗后复发部位多见于宫颈、宫体或阴道上段(约27%),宫旁(43%),远处转移16%,阴道中下段6%。

二、临床表现及体征取决于未控或复发癌的部位,癌灶大小及周围组织受累的范围和程度。

早期可无症状(10%~20%)。

症状:阴道流水或流血(中心性复发常见);疼痛,下腹或腿臀部,下肢(盆侧复发或转移,骨转移常见约80%)。

其他:肺、脑转移,晚期周围脏器受累之相应症状和体征。

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受累之症状和体征,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复发常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三、辅助检查和诊断(一)辅助检查1.血清标记物检测主要用于宫颈癌监测之血清学标志物及其检测:包括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组织多肽抗原(TPA)、其他CA125,CEA,CyFR21-1。

1)SCC-Ag 从宫颈鳞状细胞癌分离出肿瘤抗原TA-4之14个亚成份之一,在癌细胞胞浆中高浓度。

血清水平多在正常范围,释放出入血清水平之SCC水平与局部状况无关(57%~65%原发宫颈鳞癌患者之血清水平↑)。

在鳞癌(头颈、食管、肺、外阴、子宫、阴道癌及肺腺癌),皮肤疾病,湿疹,银屑病患者中SCC-Ag 也有升高。

SCC与鳞癌分化相关,高分化SCC阳性率78%,中分化阳性率67%,低分化阳性率38%。

SCC水平:治疗前与分期,肿瘤大小、宫颈浸润深度、脉管受累、淋巴转移相关(对是否为独立预后因素有争议)。

SCC阳性患者术后之动态监测:与患者病情、病程一致率为72%,有效治疗后下降正常,若升高,则生存率较低,应行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

SCC及复发癌:复发病例中70%~92%SCC↑,较临床早出现4~12月(1~20月),为中晚期SCC术后随访监测之重要指标。

阳性预测值97%,敏感性70%,治疗后8周未下降正常场,92%提示残存癌灶。

2)CA125对宫颈腺癌之标记物,术前联合SCC-A评估淋巴状况,晚期腺癌患者CA125有明显↑,晚期腺鳞癌患者则为CA125,SCC,CFA等水平↑。

2.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早期诊断宫颈癌复发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特别是中心性复发时应采用。

若随访中常规采用可提高早期诊断率(46.7%~86.7%,章文华等),对放疗后至局部复发,应放疗后阴道局部上皮之改变,萎缩坏死等,准确性受到限制,故较少采用,可疑者应直接活检。

3.影像学检查常规胸部X线检查,腹、盆腔CT或MRI、B超、同位素骨扫描,静脉肾盂造影等。

PET-CT检查:为盆腔内外复发和转移的重要依据,对治疗计划制定和治疗效果之监测也有重要指导价值。

(二)诊断确诊是病理组织学诊断:①中心性复发时,应在阴道镜指导下,或直接性多点活检,或行ECC,及内膜诊刮活检等;②宫旁或盆腔侧壁复发,可在B超指引下(或CT定位下)行穿刺活检;③肺及骨转移等,根据影像学及实验室动态监测行临床诊断。

重视与以下情况鉴别(主要指放疗后复发):①放疗之局部反应与未控复发鉴别放疗后愈合时间长,局部炎性坏死使病理检查难确诊。

②宫旁复发与宫旁纤维化临床检查不同体征,动态观察,FNA协助诊断(假阴性率高)。

重视随访和SCC-Ag检测在辅助诊断中之作用文献报道20%~76%宫颈放疗和术后复发诊断时无症状。

其诊断主要依据是SCC-Ag↑和影象学检查进一步确诊。

四、治疗(一)治疗原则1.全面评估首次治疗方法距首次治疗的时间,复发肿瘤范围及部位,患者一般状态及经济情况。

2.治疗原则①根治性手术后盆腔复发和腹膜后淋巴结复发首选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5年生存率可达33%。

若为中心性复发癌灶大时可选手术治疗。

②放疗后复发。

原照射野外复发选放疗或放化疗;原照射野内之复发,中心性复发选用手术治疗,若不能手术切除行再次放射时疗效差,并发症高,有争议。

③晚期或宫颈癌采用同期放化疗,或单纯放疗或化疗行姑息治疗。

(二)治疗方法1.放射治疗复发癌的放疗应以体外照射为主,亦可根据复发的部位,大小及放疗反应选用腔内或组织间隙插植放射治疗。

一般肿瘤剂量(DT)40~45Gy,最好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因其可使高剂量照射区在三维方向上与肿瘤靶区形状一致,满足靶区剂量要求(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肿瘤靶区GTV),由于提高靶区内肿瘤照射剂量,局部控制率减轻了对正常组织照射剂量,减轻了损伤及并发症。

其剂量(GTV)可达60~70Gy(常规全盆剂量40~50Gy+局部适形的调强25~30Gy),用200~300cGy/次,3~5次/周完成。

同期放化疗(radiochemotherapy)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晚期宫颈癌之治疗,今年来多家报道对晚期宫颈癌5年无瘤生存率已达40%~59.7%(总缓解率可达90%),显著高于单纯放疗(30%),及姑息性化疗(0%)。

已成为对晚期宫颈癌之常规治疗方法。

术后阴道残端复发:体外放疗完成后可加腔内放疗以提高对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据报道(Ito等,1997)CR 83%,10年生存率63%。

对原照射区复发:即放疗后在照射区复发,若用再放射治疗疗效差,并发症高达30%~50%,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

故仅对少数严格选择后肢复发癌患者采用。

2.化疗化疗对晚期或复发宫颈癌之治疗已受到重视,多用于同步放化疗或作为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Neochemotherapy)不仅用于Ib2-II2,部分IIb 的局部晚期患者,对III-IVa期宫颈癌之局部肿瘤有效率亦高72%,但未提高5年生存率及降低远处转移率。

化疗药物及方案:以铂类为基础之联合方案为最有效药物,如:Bleomycin,5-Fu,MMC,VCR,IFO,Taxol,Docetaxel,Gemcitabine等与铂类联合应用(Taxol+DDP,有效率S.Ca.57.7%,腺癌81%,2005)。

3.手术治疗1)中心型复发性宫颈癌手术治疗(盆腔脏器清扫术之选用及注意事项)Pelvic Exenteration Brunschuig于1948年首次描述此种术式,一直用作晚期和复发性宫颈癌之手术治疗术式。

适应症:①放疗后复发性宫颈癌(中央型复发,25%复发癌);②盆腔原发或转移癌之治疗:阴道癌、外阴癌、直肠癌;③为根治性手术(仅在瘘管形成性作为姑息性)。

特点:①手术范围广;②术前术后处理复杂;③病员耐受性要求技能高,要求团队合作,术中术后并发症复发率高,及心理状况影响治疗。

患者年龄50岁以上,个体变化多,为肿瘤治疗中心高级妇癌专家面临的应该解决之问题。

组织学检查确诊:FNA,活检(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远处转移者斜角肌淋巴结活检)。

术式:①全盆腔脏器清除术;②前盆腔脏器清除术;③后盆腔脏器清除术。

术前准备:全面检查,肠道准备,抗生素使用。

2)宫颈癌盆侧壁复发治疗(CORT和LEER术式)宫颈癌盆侧壁复发:①对少数未曾接收过手术后放疗之患者,可选用放疗或化疗缓解症状。

②对95%曾接受过盆腔辅助性放疗后之盆侧壁复发治疗治疗是极困难的。

诊断:术后或CT后出现下肢肿胀,腰骶部,盆腔或下肢疼痛,肾积水三联征中一个或多个症状。

检查:盆侧壁包块(三合诊)或影像学(MRI)检查肿瘤累及盆侧壁。

活检:组织学上病理类型与原发癌一致方可诊断为盆侧壁复发。

治疗:完整切除盆侧病灶常不可能要求保留重要影响下肢功能之血管及神经。

①选用手术和放射联合治疗方法(combined operatiu and radiotherapeutic treatment, CORT),此种手术使放疗后复发之肿瘤部位可再次接受高剂量之局部放射。

②扩大盆腔内侧壁切除术(Laterally extended endopelvic resection, LEER)指手术切除盆侧壁部近复发灶肌肉部分(盆底侧)(闭孔内肌,耻尾肌,髂尾肌等),切除髂内血管之壁支。

并发症(严重)25%,手术死亡<5%,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延长,生活质量升高。

生存率(严格控制适应症):5yr. SR 40%~50%(Hockel, 1999,20003)。

技术要求高:处理出血(腹主动脉阻断),髂内动、静脉结扎。

五、预后晚期和复发性宫颈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III期为30%~50%,IV期5%~ 15%,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者均为10%左右(Kastrtis等,2005),60% 2年内死亡。

仅中心性复发,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转移经积极治疗(手术或同期放化疗)可延长生存。

如何提高晚期复发癌患者之治疗效果,仍为当前妇科肿瘤临床和研究面临之重要问题。

总之,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之诊治是目前或今后较长时期中妇瘤医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是降低宫颈癌死亡率的关键问题。

愿妇产科专科医师和专家们共同努力,作出更好之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