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靶向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会议纪要
药物学科会议纪要

药物学科会议纪要会议背景- 会议名称:药物学科年度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期:2021年5月10日至12日- 参与人员:药物学研究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学生等会议议题1. 药物开发与创新2. 药物安全性评估与临床试验3.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研究4. 药物遗传学研究进展5. 药物输送系统与靶向药物研究主要内容1. 药物开发与创新- 针对传统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挑战,探讨了新型药物开发策略和创新思路。
- 分享了新兴技术在药物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如基因编辑技术和蛋白质工程。
- 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些具有潜力的新药物研发项目,并讨论其临床前研究进展。
2. 药物安全性评估与临床试验- 介绍了药物安全性评估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标准。
- 分享了一些临床试验中的药物安全性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研究人员还讨论了在药物安全性评估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的机会和挑战。
3.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研究- 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如药物设计和预测。
- 分享了一些基于机器研究和深度研究的药物研究项目的进展。
- 研究人员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对药物研究领域的影响和挑战。
4. 药物遗传学研究进展- 介绍了最新的药物遗传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 研究人员分享了一些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 讨论了药物遗传学研究对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意义和前景。
5. 药物输送系统与靶向药物研究- 分享了针对药物输送系统的最新技术和策略,如纳米颗粒和靶向药物输送系统。
- 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些具有潜力的新型药物输送系统,并讨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和挑战。
- 分析了靶向药物研究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
结论通过本次药物学科年度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对药物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会议为学者、研究人员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研究成果、交流想法、探讨合作机会的平台。
相信本次会议对推动药物学科的发展和促进药物研究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部分内容参考自演讲和研究摘要,具体内容和数据请查阅相关出版物和论文。
针对HER2靶点的抗体药物研究与肿瘤靶向治疗

针对HER2靶点的抗体药物研究与肿瘤靶向治疗一、本文概述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理解,肿瘤靶向治疗已成为现代癌症治疗的重要策略。
针对HER2靶点的抗体药物研究已成为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针对HER2靶点的抗体药物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前景,以期对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简要介绍HER2靶点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随后将重点介绍针对HER2靶点的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对针对HER2靶点的抗体药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肿瘤靶向治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HER2靶点抗体药物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门靶点,其在多种癌症类型中的过表达和预后作用被广泛认可。
HER2靶点抗体药物的发展历程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大进步,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几个关键阶段。
第一代HER2抗体药物主要基于非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能够与HER2受体结合,但亲和力较弱,且缺乏特异性。
尽管这些药物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其非特异性和低效性,它们并未能带来革命性的治疗突破。
进入21世纪,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二代HER2抗体药物应运而生。
这些抗体药物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能够更有效地针对HER2阳性肿瘤进行治疗。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药物是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它于1998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的出现标志着HER2靶点抗体药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和精准医疗的兴起,第三代HER2抗体药物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药物不仅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而且能够与免疫细胞结合,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例如,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和阿多替尼(Ado-trastuzumab emtansine)等第三代HER2抗体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为HER2阳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抗体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抗体药物的研究与应用抗体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它的研究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抗体药物通过靶向特定受体或分子,有针对性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又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
这种优越性使得抗体药物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抗体药物的发展历程抗体药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用小鼠作为免疫模型,制备特异性抗体来攻击人类免疫系统中的抗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可以生产出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二、抗体药物的模式抗体药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在肿瘤细胞表面引导免疫反应;二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这两种模式的机制都是通过抗体连接特定的分子或受体,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和破坏。
例如,CD20单克隆抗体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时候,能够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受体结合,使得B淋巴细胞受到攻击,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三、抗体药物的应用抗体药物在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HER2”单克隆抗体。
以乳腺癌为例,HER2抗体能够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受体,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目的。
此外,抗体药物还可以结合放射性物质或细胞毒素使用,形成具有定向杀伤肿瘤细胞的“核-抗体药物”。
这种治疗方式在难治性肿瘤的治疗中也已经广泛应用。
四、抗体药物存在的局限性即使在抗体药物的应用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抗体药物的制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而且大多数抗体都是要通过动物培养和提纯得到,容易受到微生物和病毒感染污染。
其次,抗体药物只适用于具有特定受体表面的肿瘤细胞,对于非受体表面的肿瘤细胞则无效。
总之,抗体药物在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也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临床验证。
在未来的发展中,抗体药物也将会继续成为研究和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
抗体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体药物的临床应用近年来,抗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关键手段。
抗体药物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抗体分子,结合特定的抗原,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相比传统药物,抗体药物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更低的副作用,因此备受医学界的关注和期待。
一、抗体药物的多样性抗体药物的多样性是其成为临床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体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涉及领域包括免疫系统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
由于每种抗体药物都是根据不同的抗原设计的,因此具备独特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以肿瘤治疗为例,抗体药物可以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从而触发免疫系统的反应,促使机体自身杀伤肿瘤细胞。
许多肿瘤治疗药物,如赫赛汀、特里库德等,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抗体药物。
它们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
二、抗体药物的生产技术抗体药物的生产技术是实现其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
目前,常用的抗体药物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是将人工合成的抗体融入细胞中,通过细胞培养和分离纯化的方式,得到具有特定抗体活性的抗体药物。
这种技术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大量的抗体药物,让更多患者受益。
而单克隆抗体技术是使用特定的细胞系,用来生产纯净的单克隆抗体。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制备治疗药物,还可以用于疾病诊断和生物研究。
三、抗体药物与传统药物的对比抗体药物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传统药物大多数是化学物质,具有强力的杀菌和消炎作用,但往往伴随副作用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而抗体药物则是通过模拟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来治疗疾病,因此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非特异性毒性。
这使得抗体药物可以更有效地靶向疾病区域,减少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提高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抗体药物还拥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更低的清除速度。
这使得抗体药物可以维持在体内更长时间,从而延长药物的疗效,减少频繁的用药次数。
这对于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更为方便且有益的方式。
抗体药物研究的新发展与应用

抗体药物研究的新发展与应用近年来,抗体药物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
抗体药物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的优点,在治疗肿瘤、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抗体药物是指利用人工手段制备的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抗体,可靶向特定的分子或细胞,发挥治疗、诊断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目前,抗体药物已成为继小分子化学药物后的新型治疗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抗体药物在制备、设计和应用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1. 制备传统抗体药物通常是从动物体内提取的,但这种方法存在免疫原性和批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因此,现在有许多技术用于制备重组抗体。
例如,在人工合成基因的前提下,通过真核细胞或细菌的表达系统生产单克隆抗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药物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高度一致性。
2. 设计近年来,许多新的设计策略被应用于抗体药物的研究中,例如:多价抗体、小型抗体片段(例如单链抗体和Fab片段)、抗体药物联合疗法等。
与传统的全长重组抗体相比,这些新型抗体药物具有更好的渗透性,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也更容易通过肝脏等器官。
3. 应用抗体药物在肿瘤、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成功。
例如,CD20单克隆抗体药物利妥昔单抗可以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肽双靶向技术开发出的GYY4137激动剂是用来治疗心衰,为一种完全自身产生的细胞信号转导物质。
二、抗体药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 肿瘤治疗当前,抗体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迄今已经上市的靶向HER2的治疗药物Herceptin已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媒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也已经被应用于疾病的治疗。
2.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药物逐渐被引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领域。
例如,靶向TNF-α的药物瑞典制剂目前已经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手段之一。
3. 传染病某些新型病毒疫苗的研发成为抗体药物应用的新领域。
医学研讨会记录20篇

医学研讨会记录20篇1. 研讨会主题:新冠病毒的传播机制及防控措施- 大会主席:张教授- 主讲专家:李博士- 会议时间:2020年3月15日- 内容概述:研讨会主要介绍了新冠病毒的传播机制以及当前采取的防控措施,旨在加强对疫情的认识,提高预防意识。
2. 研讨会主题:癌症免疫治疗最新进展- 大会主席:王教授- 主讲专家:刘博士- 会议时间:2020年4月10日- 内容概述:研讨会介绍了最新的癌症免疫治疗进展,包括CAR-T细胞疗法、PD-1抑制剂等,对于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3. 研讨会主题: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探讨- 大会主席:陈教授- 主讲专家:杨博士- 会议时间:2020年5月8日- 内容概述:研讨会讨论了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包括神经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为相关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研讨会主题:肝脏移植新技术与困难- 大会主席:周教授- 主讲专家:黄博士- 会议时间:2020年6月15日- 内容概述:研讨会介绍了肝脏移植的新技术和面临的困难,包括器官配型、手术技术等方面,对于提高肝脏移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5. 研讨会主题: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大会主席:郑教授- 主讲专家:赵博士- 会议时间:2020年7月20日- 内容概述:研讨会讨论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方法,为早期干预提供了参考。
6. 研讨会主题:药物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监测- 大会主席:李教授- 主讲专家:刘博士- 会议时间:2020年8月12日- 内容概述:研讨会重点探讨了药物合理使用及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推动临床用药科学化,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7. 研讨会主题:糖尿病的干预与管理- 大会主席:王教授- 主讲专家:张博士- 会议时间:2020年9月18日- 内容概述:研讨会讨论了糖尿病干预与管理的最新进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等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康复方案。
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在现代医学的领域中,药物靶向治疗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
它为众多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改变了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药物靶向治疗的核心思想是将药物精准地输送到病变细胞或组织,从而实现对疾病的高效治疗。
这与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有着显著的区别。
传统药物治疗往往是全身性给药,药物在体内广泛分布,虽然能到达病变部位,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产生影响,导致各种不良反应。
而靶向治疗则像是一把精准的“狙击枪”,能够准确命中目标,减少“无辜”的损伤。
为了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中,一个关键的策略是利用抗体来识别病变细胞表面的特定标志物。
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与这些标志物紧密结合。
通过将药物与抗体连接,就能引导药物准确地到达病变细胞。
例如,在治疗某些癌症时,针对癌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蛋白质设计的抗体药物偶联物,能够有效地将抗癌药物输送到癌细胞内,发挥杀伤作用。
除了抗体,纳米技术在药物靶向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通过修饰其表面来实现对药物的负载和靶向输送。
这些纳米粒子能够穿越生物屏障,如血脑屏障,将药物输送到以往难以到达的部位。
同时,它们还可以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根据病变部位的微环境变化,如 pH 值、酶浓度等,适时释放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在药物靶向治疗的研究中,对肿瘤的治疗一直是重点和热点领域。
肿瘤细胞具有快速增殖、异常代谢和血管生成等特点,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多个潜在的靶点。
例如,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此外,针对肿瘤细胞内特定的信号通路,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的靶向药物,也能够有效地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药物靶向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例,伊马替尼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疾病的治疗前景。
抗肿瘤药物小组会议记录

抗肿瘤药物小组会议记录会议日期:XXXX年XX月XX日会议地点:医院会议室参会人员:抗肿瘤药物小组全体成员会议议程:1. 总结近期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2. 讨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3. 评估现有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4. 确定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合作方向会议记录:一、总结近期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1. 小组组长介绍了近期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包括试验设计、患者招募、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
与会人员就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部分药物在某些肿瘤类型上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长期效果。
2. 针对目前临床试验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小组成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包括加强跨学科合作、优化试验设计、提高患者招募效率等。
二、讨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1. 小组组长介绍了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情况,包括靶点筛选、先导化合物优化、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
与会人员就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如何加速药物研发进程提出了建议。
2. 小组成员还就如何评估药物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讨论,认为需要建立更为严格的评估体系,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评估现有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1. 小组成员就现有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认为部分药物在某些肿瘤类型上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长期效果。
同时,部分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需加强监测与控制。
2. 与会人员就如何提高现有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提出了建议,包括优化给药方案、联合用药、提高患者依从性等。
四、确定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合作方向1. 小组成员讨论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与合作方向,认为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的衔接,以加速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程。
同时,还需加强跨学科合作,以解决抗肿瘤药物研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2. 与会人员还就如何提高研究质量与效率进行了讨论,认为需要加强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提高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类生物技术药物。 据报道, 截至20 6 年美国FDA 已 0 批准 了 35 个抗体药物上市; 200 年全球共有 2 个重磅级药物 6 3 上市, 其中7 个是抗体药物。 我国的抗体药物在国家高度重
视和逐步加大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经过了 2 多年的努力, 0 已 进入关键的发展时期, 已逐渐走向产业化, 抗体药物将有 可能成为我国走向国际化的代表性药物。 与会的专家、 学者、 企业家及代表一致认为有必要定期组织召开抗体工程(靶向 药物) 研讨会, 并扩大研讨会的范围, 吸引更多的基础研究、 临床应用、 研发生产乃至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中国抗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 7 年 2 月第2 卷第 1 期 0
Ch n Me Biotechn l, u ary Z( 7,b}. 2, 1 i d o Febr ) X 、 No.
会 议 纪 要
抗体靶向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研讨会会议纪要
赵贵英,肖 梓仁
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共同主办、 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和深圳康哲药业有 限公司协办的 “ 抗体靶向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于
体靶向药物的研发及制备、 应用技术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 问 题进行研讨, 为促进我国抗体药物及整体生物医药产业发
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 10 05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赵贵 0 0 英);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 肖 梓仁) 收稿日期: 200 一 1 7 方面5 篇,出 7 席会议的代
表对抗体靶向药物研制与临床应用、治疗性抗体作用机制、 发酵工艺技术和规模、 产业化技术与策略、 抗体药物研发中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大家在交 流中获得了收益。 为推动抗体靶向药物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向纵深发展, 促
2006 年 1 月 19一2 日 2 3 在深圳市召开。 来自 全国各省市研
究院所、 大专院校、 临床和生产等单位从事生物医药、 抗体
靶向药物研究、 生产与临床应用的专家、 学者、 企业家等共 0 2 0 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甄永苏 院士担任大会主席,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肖梓仁副理事长 主持会议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高中琪副局长、 中 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海林教授、 深圳市 卫生局许四虎副局长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 应用以细 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抗体工程技术研制抗 体药物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使重组抗体药物展示出良 好的治疗效果和市场效益。 抗体药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 成 为当今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重点之一。 此次会议学术研讨的 主要内 容为: 抗体药物的研制技术; 抗体药物的特点; 抗体 药物用于癌症、 心脑血管疾病、 病毒感染以及类风湿性关节 炎等针对疾病相关靶点的治疗: 抗体工程药物构建、 制备技 术与质量控制; 肿瘤靶向治疗策略; 抗体药物的研发趋势和 应用前景等。 会议特邀甄永苏、 汤钊酞、 孙燕、沈倍奋、阮长耿院士 和管忠震、 邵荣光、陈志南、郭亚军、王军志、钱忠明、杨 纯正、 郑德先、 杨治华、 黄烽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 他们的 报告题 目 分别是: “ 抗体药物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抗肝癌 ,“ 转移 ‘ 靶’的寻找” “ , 抗肿瘤分子靶向的临床研究进展” , “ 治疗性抗体的改造” “ , 抗血小板单抗的研制和应用” “ ,关 于肿瘤靶向治疗的思考”“ , 免疫偶联物研究与开发” “ , 基于 抗体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化前景”“ ,新型抗肿瘤双功能抗体 的研究” “ , 抗体药物的质量研究” “ , 载铁蛋白受体抗体介导 的药物转运: OX一 铁调素治疗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26一 临床前研究” “ 血病干细胞与耐药性研究进展” “ ,白 , 治疗性 死亡受体的抗体研究进展”“ ,抗体技术在分离鉴定肿瘤治疗 靶标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制剂在炎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进展” 。这些报告充分反映了我国抗体靶向药物领域的研究 进展和取得的成绩。 此次会议选出大会交流论文 6 篇,其中基础、应用研 8
作用的 研究” (上海市抗体工程技术中 心王皓):“c F ) Z (s v vH 型单链抗肿瘤三特异抗体和 (s F ) : 型单链抗肿瘤双特异 cv
抗体的体外活性比较”( 北京安波特基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王样斌) ; “ 一种无丝裂原活性小分子抗体的构建”( 军事医 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吕明) 。大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 沈倍奋院士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 海林教授向4 位青年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此次研讨会的特点是学术气氛浓、 学术水平高、 内容丰 富。 交流中大家共同认识到, 抗体药物己成为全球生物技术 领域最为成功的产品之一, 已成为近年来复合增长率最快的
进这个领域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 本次会议设立了 青 年优秀论文奖。 经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 评选出4 篇获奖论
文: “ 单域抗体与力达霉 素 的基 因工程 强化融合 蛋 白
v L一 AE 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 LDP一 (
生物技术研究所苗庆芳) ; “ 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及其抗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