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测试作业程序

可靠性测试作业程序
可靠性测试作业程序

7.4.2试验对象:所有线材成品均适用之

7.4.3試驗依據: EIA-364-17

7.4.4試驗方法:

a 溫度 85±2℃條件下 , 持續時間 96H.

b 放置 1H 後確認外觀無損傷 , 功能無 open 或 short 。

7.4.5 成品此項測試按客戶在新產品打樣時規定要求執行;品質出現異常時執行及客戶有要求時執行 ; 每三個月執行一次 .

7.5ROSH 测试

7.5.1試驗目的 :评估连接器产品是否满足 ROSH 要求。

7.5.2试验对象 :所有连接器产品及原料均适用之。

7.5.3试验依据 :参照 DS-RP21《环境管理物质技术标准》。

7.5.4試驗方法:DS-QW0703-QE 《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7.5.5成品此項測試按客戶在新產品打樣時規定要求執行;品質出現異常時執

行及客戶有要求時執行 .

7.6產品可靠性測試處理方式:

7.6.1 當可靠性測試失敗時,由測試人員發出《品質異常處理單》 , 通知工程部進行分析以及改善,改善後由品保測試人員重新進行測試確認 , 當重新測試 Ok, 並追蹤後續二批生產使用情況 , 確認無不良則進行結案處理 ; 若測試還是失敗 , 則需要重新提供改善對策。

7.6.2 可靠性測試失敗的產品及物料 , 則參照 DS-QP0805《不合格品管制作業程序》行處理與執行 , 若產品有出货到客户端 , 品保告知業務 , 由業務連絡客戶進行確認 , 依照協商的方式進行處理 .

7.7針對以上可靠性測試應作好試作記錄。

7.8如客戶有特殊要求另訂之。

八、作業流程 :

見附頁

九、參考文件:

不合格品管制作業程序

矯正及預防措施作業程序

十、使用表單:

10.1 可靠性測試計劃

10.2 老化测试报告

10.3 耐插拔测试报告

10.4 摇摆测试报告

10.5 盐雾测试报告

10.6可靠性测试报告

产品管理-电脑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精品

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 文件名称:Doc. Name Fujitsu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 导书 Fujitsu’s Product Reliability Test WI 文件编号: Doc. No. WI/750/050 拟制部门:Prepared by RTC版号: Version A/0 受控印章Ctrl. Stamp 受控副本章Ctrl. copy

一. 温湿(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温湿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恒温恒湿试验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4.3 将样品(工作状态下)放入恒温恒湿试验箱内(温度:30°C,RH:90%),2小时后,取出样品,在室温下放 置1小时. 4.4 试验后,检查样品的外观和功能. 5 质量要求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7 记录保存年限 《RTC试验报告》750PR002 3年 二. 低温(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低温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冰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4.3 将样品(工作状态下)放入冰箱内(温度:0°C),8小时后,取出样品,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 4.4 试验后,检查样品的外观和功能. 5 质量要求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新产品可靠性试验程序(含表格)

新产品可靠性试验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为确保我司生产的各阶段产品在不同工作状态、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暴露设计、材料、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可靠性试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和替代物料、工程设计变更验证等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成品。 3.定义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产品在操作或使用过程中,排除前置期的失效后可持续提供给使用者,直到产品发生故障前的平均使用期为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试验:指通过提供给项目一系列条件或运行措施,对项目一个或多个特性的功能性检查。即:指对样件(包括材料和产品)的特性进行的实验或测试。 试验室:指进行原材料的化学分析、机械性能、金相及金属原材料的各种性能的试验、产品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试验和试验确认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试验室业务范围:试验室规定的和具体的试验,评价和校准;用以进行上述试验的设备;进行上述试验活动所用的方法和标准。

原始数据:指在进行试验时实验人员通过技术或分析收集或记录所获取的试验数据。通常不对这些数据进行某种方式的编辑和处理,而是常常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中。它不同于试验报告中的结果,因为报告中的结果通常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编辑、换算和/或其它的处理以便分析和说明。 试验报告:指试验人员在试验结束时,对原始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标准的格式定义的符合性结论。 认可的试验室:指经某一国家承认的认可机构通过一定程序认可批准的试验室。 4.职责 4.1可靠性试验室主任:负责可靠性试验计划的拟定,对新品可靠性、例行性试验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的执行、监测,参与问题分析,提供相关可靠性试验报告,并对问题点的改善追踪,至问题关闭。 4.2试验员负责实验室日常维护、试验和校准工作。 4.3研发中心、各事业部及质量控制部:提供所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产品,同时根据可靠性试验室提出的试验需求参与试验,针对测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作分析及拟定改善对策,并于对策导入时,做初步验证。 4.4生产部:提供需进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产品,并对试验后产品协助处理。 5.程序 5.1工作流程图

电脑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作 业 指 导 书 WORK INSTRUCTION 文件名称: Doc. Name Fujitsu 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 导书 Fujitsu’s Product Reliability Test WI 文件编号: Doc. No. WI/750/050 拟制部门: RTC 版 号: A/0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7 记录保存年限 《RTC试验报告》750PR002 3年 二. 低温(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低温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冰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4.3 将样品(工作状态下)放入冰箱内(温度:0°C),8小时后,取出样品,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 4.4 试验后,检查样品的外观和功能. 5 质量要求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7 记录保存年限 《RTC试验报告》750PR002 3年 三. 高温高湿(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并确认胶脚(c ushion)是否影响涂装面(产品如有胶脚(c ushion)贴在涂装面上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恒湿恒湿试验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产品可靠度试验程序文件

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之质量能自开发设计至量产出货能符合本公司标准及满足客户需求,制订本办法以验证产品的可靠度及性能。 1.法规或标准: 1.1.ISO9001:2000标准 1.2.IECQ QC080000标准 2.内容: 2.1.组织权责、人员权责、人员资格规定参见《职位说明书》 2.2.名词定义: 2.2.1.System Integration Build (SI) :系统整合阶段。 2.2.2.Product Validation Build (PV) :产品验证阶段。 2.2. 3.Manufacturing Verification Build (MV) :制造验证阶段。 2.2.4.Mass Production (MP) :量产。 2.2.5.Engineering Change Request (ECR) :工程变更要求。 2.2.6.ORT: Ongoing Reliability Test 2.2.7.RoHS: 全名为「电机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禁限用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ROHS) Directive (2002/95/EC)」。为欧盟在2003年所公布的环保指令,RoHS管 制产品在生产阶段中含有害物质的最大量。 2.2.8.WEEE: 为「废电机电子产品指令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Directive (2002/96/EC)」为欧盟在2003年所公布的环保指令, WEEE则管制产品在废弃阶段必须回收的比率及方式。 2.2.9.IECQ QC 080000 HSPM: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 IEC)」 下「国际电子零件认证制度(IEC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IECQ)」所核可的有害物质管理(Hazardous Substance Process Management, HSPM) 标准。 2.2.10.有害物质流程管理(Hazardous Substance Process Management, HSPM): 建立在ISO 9001:2000的质量管理系统之上,以「流程导向」的方法,管理 有害物质在产品的使用,并逐步达成全产品无有害物质的目标。 2.2.11.绿色产品(Green product GP): 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指符合EU RoHS或客户的环保要求,或是不同地 区、国家所订定的相关规定之产品。 2.2.12.绿色零组件(Green component): 指符合 EU RoHS或客户的环保要求,或是不同地区、国家所订定的相关规

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含表格)

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规范可靠性试验作业流程,保证出货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制定本检查指引。 2.0适用范围: 适用制造中心生产的所有机顶盒试验及其他客户所要求试验的产品。 3.0名词定义: 无 4.0职责: 品保课负责落实本指引规定相关事宜,各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5.0作业内容: 5.1 试验要求与标准不同客户的产品要求与标准都有差别,具体选择参照不同客户的要求与标准执行。 5.2 试验项目: 5.2.1高温老化试验: 试验员对量产的机顶盒进行高温老化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结果记录与【高温老化报表】中。如在老化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2 高低压开关冲击试验:

1)试验前,将接触调压器电源根据试验要求进行电压调整; 2)每个产品根据机型电压范围,在90V、135V、260V各电压段每4分钟切换一次电压,通电3分钟,再断电1分钟,冲击时间至少1小时。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高低压开关状态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高低压开关状态试验报表】中。如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3)每天对高低压冲击仪器的输出高、中、低电压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点检,并将点检结果记录在【高低压冲击电压点检表】。 5.2.3 模拟运输振动试验: 将QA抽检后的产品按每天订单量的2%进行振动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模拟运输振动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模拟运输振动测试报表】中。如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4 恒温恒湿试验: 将QA抽检后的产品按每个订单量抽取5台进行高、低温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恒温恒湿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恒温恒湿测试报表】中。如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5 跌落试验: 将QA抽检报的产品均需做一角三梭六面跌落试验,跌落试验的数量至少为1箱,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跌落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跌落测试报告】中。如在测试后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

电机控制器可靠性测试流程

电机控制器可靠性测试 文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控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定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批准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目录 目录 (1) 1 简介 (2) 2 系统组成 (2) 2.1 试验电源 (2) 2.2电力测功机系统 (2) 2.3机械台架系统 (2) 2.4电机参数测量采集系统 (2) 3 实验准备 (2) 3.1 仪器准确度 (2) 3.2 测量要求 (2) 3.3 试验电源 (3) 3.4 布线 (3) 3.5 冷却装置 (3) 4 试验项目 (3) 5 盐雾试验 (3) 5.1 试验目的 (3) 5.2 适用范围 (3) 5.3 操作设备 (3) 5.4 操作程序 (4) 5.4.1准备工作 (4) 5.4.2操作步骤 (4) 5.4.3注意事项 (4) 5.5结果记录 (4) 5.6试验报告 (5) 6 温升试验 (5) 6.1 试验目的 (5) 6.2 适用范围 (5) 6.3 试验设备 (5) 6.4 操作程序 (5) 6.5 注意事项 (6) 6.6 试验报告 (6) 7 振动试验 (6) 7.1试验目的 (6) 7.2适用范围 (6) 7.3试验设备 (6) 7.4试验程序 (6) 7.5 试验报告 (6) 8 老化试验 (7) 8.1试验目的 (7) 8.2适用范围 (7) 8.3试验设备 (7) 8.4试验程序 (7) 8.5试验报告 (7)

可靠性测试规范之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核准: 审核: 作成:袁媛 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版 本 B0 制订部门 品质部 页次 1/7 生效日期 2020.05.11 1. 0目的 指导作业,规范操作,提升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及可信赖性。 2. 0范围: 所有需要盐雾测试的产品。 3. 0定义: 盐雾试验:利用盐水喷雾腐蚀来检验和鉴定电镀层封孔性之好坏,以及对镀层耐腐蚀性和对基 体保护性能的测试;或试样无表面处理时本身耐腐蚀的能力。 4. 0权责 品管部负责取样、测试、判定。 5.0设备、药品及操作条件 5.1盐水喷雾试验机 5.2氯化钠(分析纯)溶液(5%)、溶液使用纯水配制,紧急时可使用纯净水替代。 5.3操作条件 项 目 试 验 中 备 注 盐水质量百分比浓度(%) 5±0.1 盐水不得重复使用 盐水PH 值 6.5-7.2 测定收集的盐雾溶液 压缩空气压力(kgf/cm 2) 1.00±0.1 经过现场校验和认证 喷雾量(ml/80cm 2/hr) 1.5+0.5 连续不得中断,至少8H 以上 压力桶温度 47±20C 试验室温度和湿度 35±20C,90% RH 以上 样品放置角度 15°-25° 附角度参照图 试验时间(hr) 参考本文件7.0条款 6.0 试验 6.1试样准备: 在试样准备以及试验结束取样观察全过程中,不可裸手接触试样,应全程戴一次性手套或 手指套,以保护试件电镀面不被汗渍及其它外来物污染。在用手套或手指套防护下,将镍片用双面胶粘在治具上,单个产品间距不少于20mm 。 6.2试样摆放: (1)试样不应摆放在盐雾直接喷射到的位置。

核准: 审核: 作成:袁媛 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版 本 B0 制订部门 品质部 页次 2/7 生效日期 2020.05.11 (2)在盐雾试验箱中被试面与垂直方向成15°~ 25°,并尽可能成20°,对于不规则的试样, 例如整个工件都是被试面,也应尽可能接近上述规定。 -带材测试:带材对折30°~50°之间,垂直放置在盐雾箱内。 20° 40° -镍片测试:借助辅助治具,确保试样被试面与垂直方向成15°~ 25° (3)试样可以摆放在试验箱不同水平面上,但不能接触箱体,也不能相互接触,单个试 样件间距不得小于20mm 。试样或其支架上的滴液不得落在其他试样上。 6.3 试验后试样的处理: (1)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用温度不高于40℃的清洁流动水轻轻清洗以除去试样表面残留 的盐雾溶液,接着在距离试样约300mm 处用气压不超过300kPa 的空气立即吹干.或者 清洗后用无尘布轻轻吸干试件表面水份. 电镀面 错误摆放方式试件表面水渍印 试件不可纵向放 置上下间会滴液 L 型电镀面 电镀面

电热膜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热膜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修订日期修订 单号 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次修订审核批准 2011/03/30 / 系统文件新制定 4 A/0 / / / 批准:审核:编制:

电热膜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1 功率试验开始时记录好功率,测试完成后与开始 功率对比。不能超出+5/-10的标准。 功率测试仪 2 绝缘强度耐压连接线线芯表面镀锡,剥线时切口整齐。芯 线于金属膜之间施加交流电1500V,5mA, 50HZ,历时3S不击穿。 用耐压测试仪测试 2 浸水耐压测试将发热组件一半浸入水中,铆接处露出水 面,用交流1500V,50HZ,整定电流5mA, 历时3S不击穿。 用耐压测试仪测试 3 泄漏电流 1.06倍额定电压下,其泄漏电流≤0.25mA。用泄漏电流测试仪测试 4 铆接力端子与连线铆接牢固,30N拉力1min不得 松动。 用推拉力计测试 5 可靠性试验装机额定电压下长期工作,正常使用寿命不 低于3000小时。 按规定要求通电测试 备注: 1在产品的额定电压通电前按上述的检验方法检查,在3000小时运转后再按上述方法检查。 2产品可靠试验基本上按上述顺序进行,如果某些试验项的结果与进行该项试验的先后顺序无关,试验顺序可以变动; 3试验应在无强制对流空气且环境温度为20℃±45℃的场所进行; 4首样检验、试制新产品、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时,上述每项都必须检验。 其余则可以根据客户或送检部门要求检验其中一项、几项或全部项目; 5可靠性试验时如有任一试验条款中任一试品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要求改进后重新送样,并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 6可靠性试的样本数量不少于10只; 7本作业指导书引用标准有(标准如有修订或换版则以最新版为准), 试验中不完善的项

可靠性测试作业程序

7.4.2试验对象:所有线材成品均适用之 7.4.3試驗依據: EIA-364-17 7.4.4試驗方法: a 溫度 85±2℃條件下 , 持續時間 96H. b 放置 1H 後確認外觀無損傷 , 功能無 open 或 short 。 7.4.5 成品此項測試按客戶在新產品打樣時規定要求執行;品質出現異常時執行及客戶有要求時執行 ; 每三個月執行一次 . 7.5ROSH 测试 7.5.1試驗目的 :评估连接器产品是否满足 ROSH 要求。 7.5.2试验对象 :所有连接器产品及原料均适用之。 7.5.3试验依据 :参照 DS-RP21《环境管理物质技术标准》。 7.5.4試驗方法:DS-QW0703-QE 《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7.5.5成品此項測試按客戶在新產品打樣時規定要求執行;品質出現異常時執 行及客戶有要求時執行 . 7.6產品可靠性測試處理方式: 7.6.1 當可靠性測試失敗時,由測試人員發出《品質異常處理單》 , 通知工程部進行分析以及改善,改善後由品保測試人員重新進行測試確認 , 當重新測試 Ok, 並追蹤後續二批生產使用情況 , 確認無不良則進行結案處理 ; 若測試還是失敗 , 則需要重新提供改善對策。

7.6.2 可靠性測試失敗的產品及物料 , 則參照 DS-QP0805《不合格品管制作業程序》行處理與執行 , 若產品有出货到客户端 , 品保告知業務 , 由業務連絡客戶進行確認 , 依照協商的方式進行處理 . 7.7針對以上可靠性測試應作好試作記錄。 7.8如客戶有特殊要求另訂之。 八、作業流程 : 見附頁 九、參考文件: 不合格品管制作業程序 矯正及預防措施作業程序 十、使用表單: 10.1 可靠性測試計劃 10.2 老化测试报告 10.3 耐插拔测试报告 10.4 摇摆测试报告 10.5 盐雾测试报告 10.6可靠性测试报告

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

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 1.检测范围 1.1 厂房、仓库、综合楼及其他生产建(构)筑物。 1.2 住宅楼、办公楼、宾馆、酒店等民用建筑物。 2.检测依据 2.1有关标准和规程 2.1.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T 50292-1999; 2.1.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 2.1.3《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1999(2004年版); 2.1.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2.1.5《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 2.1.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2.1.7《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2.1.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2.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2.1.10《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1.1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2.1.12《砌体工程现场验收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 2.1.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2.1.14《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砼强度技术规范》CECS 02:2005; 2.1.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1.16 现行有关规程、规范。 2.2 各变电站建(构)筑物竣工验收资料。 2.3 各变电站历年加固、改造及维修记录。 3.检测鉴定实施程序 检测步骤为:初步调查——确定检测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详细调查——补充调查(必要时)——各项检测鉴定结果评定——检测鉴定报告。 4.检测内容 4.1初步调查:(全部) 4.1.1 收集图纸资料;调查建筑物使用历史。 4.1.2 建(构)筑物实物与现有资料进行初步核对;调查建筑物实际使用条件和内外环

碎纸机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467481469.html, 好好学习社区 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规范产品试验步骤及周期,确保产品品质及安全可靠性 2.0 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的所有产品。 3.0 职责 3.1 质检员负责测试。 3.2 质检组长负责指导并监督。 3.3 质量工程师负责试验结果的分析与改善工作的验证 4.0 定义 可靠性试验:开发中的产品、新产品试产、批量生产及结构变更的产品试验。 5.0 作业程序 5.1 原材料来料可靠性测试 5.1.1 五金物料类 1) 侧板类、齿轮类需做冲击测试具体参照《QC 标准一览表》或对应的《检验作 业指导书》进行,不同机型同一料号共用的物料,其冲击及堵转测试均按最大碎纸量的机器进行,取样冲击、堵转测试为1000PCS 以上的订单量制单进行。 2) 胶棍类煲机测试,将物料装于相应型号的过胶机上,用标准电压连续通电8 小时,检查胶辊过最大厚度胶膜能顺利通过,具体参照《QC 标准一览表》或对应的《检验作业指导书》同机型同一料号共用的物料,其煲机测试均按最大过胶厚度的机器进行,取样为1000PCS 以上的订单量制单检测2PCS 。 3) 裁刀类、螺丝类需做盐雾测试具体参照《QC 标准一览表》或对应的《检验作 业指导书》,1000PCS 以上的订单取样检测2PCS. 5.1.2 塑胶物料类 1) 过胶机上下盖类、侧板类做煲机测试具体参照《QC 标准一览表》与对应的《检 验作业指导书》 2) 将上下盖或侧板装于相应的机器上,使用标准电压连续通电24H ,检查盖子或 侧板有无变形或过胶质量有无异常.同机型同一料号共用的物料,为1000PCS 以上的订单量制单取样2PCS 测试。 3) 过胶机上下盖类需做高低温测试,有IQC 申请并取样2PCS 交工程实验室进行 高低温测试,模拟产品在长时间使用后盖子是否变形或有安全隐患。.同机型

二次元影像测量仪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二次元影像仪测量仪作业指导书页次第1 页共 7页发行日期2018.01.20 编制审核批准 1、目的 1.1为规范操作员能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使操作有依可循,特制定此标准。 2、范围 2.1此标准适用于我司二次元影像仪测量仪的操作。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提供测试样品及样品标准; 3.2品质部:负责仪器的使用与日常保养,仪器的测试与管理。 4、设备说明

文件名称二次元影像仪测量仪作业指导书页次第2 页共 7页发行日期2018.01.20 编制审核批准 5、软件操作界面说明 6、像素校正 6.1第一次使用软件或机器进行测量时,或镜头的倍率变化后,一定要进行像素校正。像素校 正的目的是为了让测量结果更准确。 6.2像素校正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6.2.1镜头的倍率不变; 6.2.2必须使用圆测量工具 6.2.3校正的顺序必须是:沿影像区的四个角落,顺时针或逆时针校正。 6.2.4圆不能太大,也不太小,占屏幕的 1/8 最好。 6.3像素校正的步骤如下:(校正顺序以右下-右上-左上-左下为例) 6.3.1将校正片放在工作台上,对焦清晰后,移动X,Y轴找到校正片上的某一圆,先将圆移到 画面的右下方,在影像窗口弹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像素校正"(状态提示栏将显示:像素校正,第1次)后,然后用鼠标左键在圆的中间单击一下(如图一)。 6.3.2状态栏上会显示,”像素校正,第2步”,移动Y轴,将此圆移到影像区的右上方(如图 二),然后用鼠标右键在圆的中间单击一下,完成测量.

文件名称二次元影像仪测量仪作业指导书页次第3 页共 7页发行日期2018.01.20 编制审核批准 6.3.3状态栏上会显示,”像素校正,第3步”,移动X轴,将此圆移到影像区的左上方(如图 三),然后用鼠标右键在圆的中间单击一下,完成测量。 6.3.3状态栏上会显示,”像素校正,第4步”,移动Y轴,将此圆移到影像区的左下方(如图 四),然后用鼠标右键在圆的中间单击一下,完成测量。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6.3.4此时,会弹出如下对话框,保存像素校正的数据。

PCB可靠性实验作业指导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确定产品的可靠性特性值。试验暴露出在设计、材料、工艺阶段存在问题的有关数据,对设计者、生产者、使用者非常有用。通过试验确定产品是否已达到预期可靠性指标,了解不同环境、不同工作条件下失效规律、摸准失效模式,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产品可靠性。

二、PCB可靠性测试方法择要 三、操作过程及操作要求: 1、切片测试: 1.1 测试目的:压合一介电层厚度; 钻孔一测试孔壁之粗糙度; 电镀一精确掌握镀铜厚度; 防焊-绿油厚度; 1.2 仪器用品:砂纸,研磨机,金相显微镜,抛光液,微蚀液1.3 试验方法: 1.3.1 选择试样用冲床在适当位置冲出切片。 1.3.2 将切片垂直固定于模型中。 1.3.3 按比例调和树脂与硬化剂并倒入模型中,令其自然硬化。 1.3.4 以砂纸依次由小目数粗磨至大目数细磨至接近孔中心位置1.3.5 以抛光液抛光。

1.3.6 微蚀铜面。 1.3.7 以金相显微镜观察并记录之。 1.4 取样方法及频率: 电镀-首件,1PNL/每缸/每班,自主件2PNL/每批,测量孔铜时取6点,测量面铜时C\S面各取6点。 钻孔-首件,(1PNL/轴/4台机/班,取钻孔板底板)打板边切片位置,读最大孔壁粗糙度数值。 (注:压合介电层厚度以比要求值小于或等于1mil作允收。) 防焊-首件,(1PNL/4小时)取独立线路。 2、补线焊锡/电阻值测试: 2.1测试目的:为预知产品补线处经焊锡后之品质和补线处的电阻值。 2.2仪器用品:烘箱、锡炉、秒表、助焊剂、金相显微镜、欧姆表、修补刀。 2.3试验方法: 2.3.1 选取试样置入烤箱烘150℃,1小时﹐操作时需戴粗纱手套﹐并使用长柄夹取放样品。 2.3.2 取出试样待其冷却至室温。 2.3.3 均匀涂上助焊剂直立滴流5~10秒钟,使多余之助焊剂得以滴回。 2.3.4 于288℃±5℃之锡炉中完全浸入锡液10±1秒/次,3次(补线处须完全浸入),每次浸锡后先冷却再重浸。 2.3.5 试验后将试样清洗干净检查补线有无脱落。 2.3.6 若不能判别时做补线处的切片,用金相显微镜观查补线处有无异常。 2.4 电阻值测试方法: 2.4.1 补线后用修补刀刮去补线处两端的覆盖物(防焊漆、铜面氧化层),不可伤及铜面。 2.4.2 用欧姆表测补线处两端的电阻值。 2.4.3 取样方法及频率:取成品板及半成品板各1PCS/周/每位补线操作员 3、耐酸碱试验: 3.1 测试目的:评估绿油耐酸碱能力。 3.2 仪器用品:H2SO4 10% NaOH 10% 600#3M 胶带 3.3 测试方法: 3.3.1 配制适量浓度为10%的H2SO4。 3.3.2 配制适量浓度为10%的NaOH。 3.3.3 将样本放于烘箱内加热至约120±5℃,1小时。 3.3.4 将两组样品分别浸于以上各溶液中30分钟。 3.3.5 取出样品擦干,用600#3M胶带紧贴于漆面上长度约2英寸长,用手抹3次胶面,确保胶带每次只可使用一次。 3.4 取样方法及频率:3pcs/出货前每批 4、绿油硬度测试: 4.1 测试目的:试验绿油的硬度。

可靠性试验(AEC-Q200-REV C )

1.范围 除另外说明外,本标准应用于AT切型晶体内部,仅限汽车客户的所有类型。 2.可靠性规格 2.1必要测试(AEC-Q200-REV C测试和HKA 测试) 进行表2中的AEC-Q200-REV C 测试加上表3中的HKA测试,并且 进行表2中(测试NO.14)和表3中(测试NO.110)的振动测试。 2.1.1AEC-Q200-REV C 测试

2.1.2HKA 表3

3.附录1 表2中的测试21 板弯曲实验的附录如下: 3.1范围 3.1.1描述 这个规格为评估挡板弯曲过程中贴装在PCB上时表面贴装组件的 终端强度确立了过程和标准 3.1.2参考文件 无可适用 3.2设备装置 3.3测试仪器 测试所用的设备应与图1所示相当。 3.3.1 样品数目 元器件的数目和实验的lot,AEC-Q200-REV C的表2中已被列出。 3.3.2测试环境 1.测试的组件贴装在一个由供应商提供的FR4板上,应符合以下 要求 2.平面模式是供应商为组件测试提供的标准 3.组件放置在一个100mm×40mm FR4 PCB板上,板的厚度 1.6mm×0.2mm,每层厚35μm±2μm,组件应在如下的回流曲线下 贴装: 预热温度:125℃±25℃,最长120秒。 183℃以上的时间:60秒-150秒 到达最高点的速率(183℃到最高点)≤3℃/秒 最高点温度:235℃+5℃ 到达最高点时间:10秒-20秒 坡道下降速率≤6℃/秒 4.安装100mm×40mm的板到一个类似于图2所示,器件面临下跌 的夹具上,设备应该能用机械手段,即可应用一个强力来弯曲 板(D)×=2mm 最小(或者定义在客户规格或者Q200)。应 用强力的持续时间应该是60(+)5秒。强力应用板上仅可一 次。

二次元测量仪操作保养作业指导书

二次元测量仪操作保养作业指导书 一. 主要用途: 该仪器适用丁以二座标测量为目的的一切应用领域。 二. 型号及种类: 1. 型号:VMS-2010G 2. 软件:M2D-AT 3. 品牌:万濠 三. 操作方法及步骤 1. 使用前应该注意该仪器是不是在校正周期内. 1.1. 打开电源,然后打开显示屏启动电脑主机,在电脑桌面上打开M2D-AT软件,然后打开 二次元电源开关. 1.2将工件放丁工作台上,并位丁物镜光斑之内, 1.3. 调好焦距,调到工件在影像窗口中最活晰是即可,每次测量工件是都要调好焦距以 便测量的准确性 1.4. 将左手握住y轴手轮,右手握住x轴手轮,眼睛目视丁电脑显示器屏幕,可在影像窗 口把工件左右上下移动 1.5. 在二次元量测工件过程中工件放在工作台上时不需要把工件摆正 2. 元素量测 2.1. 在M2D-AT系统中增加四种寻边测量模式,他们分别为:人工判别、半自动判别、全自动判别(光标)和全自动判别(十字线中心),经常会用到这几种模式它可以快速的寻找到线,园,圆弧等的边际,

2.2. 在踩点测量过程中可以在采点窗口中设置所需踩点的数量。例如:踩点测直线系统会显示要踩2点,也可以增加点数3点或4点等 2.3. 在测量工具栏中分别有点测量、线测量、圆测量、弧测量、椭圆测量、矩形测量、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它们的测量方法有两种:踩点测量和通过影像量测工具测量(巨集窗口栏中的工具)。 2.4. 踩点测量:在菜单栏中选择要测量的项目,选择要测量的项目后根据所需要踩点的数量来进行踩点,在影像窗口栏中选择好工件所需测的部位或边,选择好工件部位或边后将左手握住y轴手轮右手握住x轴手轮,移动十字光标当影响窗口中红色十字光标颜色变为蓝色并且不在闪烁的时候才可以踩点,踩点有两种踩点方式:一为在米点窗口中点击踩点工具(采点窗口中打勾的键)二为踩脚踏开关进行踩点。 2.5. 影像量测工具:在巨集窗口栏中选择人工判别、半自动判别、全自动判别(光标)或全自动判别(十字线中心)模式,在巨集窗口中工具一栏中选择好所要测量的项目,如:测量工件一条直线,在巨集窗口工具一栏中选择线测量然后在影像窗口中的工件所需测的部位的边上拉出一个方框(所要测的线要在方框内)然后按住鼠标连续左击两下就会在这条边上显示一条黄色的线,这条线就是所要测的线 3.元素构造 3.1. 元素构造就是用已有的元素通过构造得到新的图形元素,在图形构造工具栏中分别有中心点、中点、交点、线、圆、距离、角度的构造 3.2元素构造用法:在元素构造之前必须有可以构造的元素,例如构造交点就必须要有两条可以相交的线才可以进行交点构造。 4. 图形处理 4.1. 删除:选择该命令会删除画面区中选中的图形, 4.2. 全屏放大:点选在该命令或者点击图形操作工具栏中的全屏放大都可将图形显示在整个画面区内 4.3. 窗口放大:就是将画面区框住的部分放大到全屏

运输包装件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运输包装件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密级 版本 编制部门 技术中心测试与开 发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使用的运输包装件的可靠性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目的是评估包装件在搬运、运输、仓储过程中经受堆积、跌落、倾翻、喷淋、振动等环境条件后是否还能保持其原有性能。 本文件适用于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使用的运输包装件。 2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本文件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DUT:Device under test/被测器件。 3 目录 3.1 静载荷堆码试验 (3) 3.2 跌落试验 (4) 3.3 倾翻试验 (5) 3.4 喷淋试验 (6) 3.5 耐破强度试验 (7) 3.6 振动试验 (8) 4 试验项目 本文件的试验项目(具体的试验项目请参考表1)中包含试验名称及ID、参考标准及试验仪器这两部分。通过这些环境试验项目模拟产品所承受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工环境条件,以评价运输包装件在实际搬运、运输和贮存等各种过程中的性能。 表1 试验项目 试验名称及ID参考标准及试验仪器 ID试验名称参考标准试验仪器 01静载荷堆码试验GB/T 4857.3-2008、Q/YG B1.005-2013载荷加载试验机 02跌落试验GB/T 4857.5-1992、Q/YG B1.005-2013 符合标准的冲击台面、试样拉升装置 03倾翻试验GB/T 4857.14-1999、Q/YG B1.005-2013 符合标准的冲击台面、试样拉升装置 04喷淋试验GB/T 4857.9-2008、Q/YG B1.005-2013喷淋装置05耐破强度试验GB/T 6545-1998耐破试验机06振动试验GB/T 4857.23-2003振动试验机5 试验条件

可靠性实验控制程序完整版

可靠性实验控制程序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保证可靠性实验室进行的各项检验和实验明确、规范,对公司的产品和使用的关键物料进行相关实验和评估,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质量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可靠性试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和替代物料、工程设计变更验证等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产品。 3.0定义 可靠性:在给定的条件下,在某个给定的时间间隔,一个实体完成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试验:指对物料和成品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及寿命试验。 4.0职责 测试工程师:负责可靠性试验计划的拟定,对新品可靠性、例行性试验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的执行、监测,参与问题分析,提供相关可靠性试验报告,并对问题点的改善追 踪,至问题关闭。 负责实验室日常维护、试验和校准工作。 质量工程师:提供所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产品,同时根据可靠性试验需求参与试验,针对测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作分析及拟定改善对策,并于对策导入时,做效果验证。 检验员:提供需进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产品,并对试验后产品协助处理。 5.0程序 5.1可靠性试验分五阶段实施 (1)新产品开发:零件配件、安全性及基本功能测试 (2)新产品试产:产品寿命预估和包装运输、环境测试 (3)量产产品:量产品质量可靠性验证 (4)设计变更:电子、结构设计更改、物料更换、匹配度可靠性验证 (5)质量事故:产品发生品质异常阶段可靠性测试 5.2试验完成后,实验人员填写《可靠性试验报告》,由品质经理审核报告,报告由实验室留底 保存,根据实际情况分发各部门。 5.3不合格处理: 5.3.1试产阶段:在试产阶段发现测试异常时,作初步分析,并将分析报告及不良样品 交工程部做完整之分析及对策,实验室在量产前需负责追踪对策,如不合格,需要再 次试作,直到合格才可进入量产。 5.3.2量产阶段: A、在量产品发现异常,召集相关部门责任人进行分析后提出《可靠性实验失效分析报 告》。 B、在异常分析发现不良较为严重时,必须评估生产中半成品和成品的可靠性,如出货 交期紧急时,需要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后决定处理方式。 5.3.3对量产试验不合格项时,视该批产品的不合格程度,采用如下方式处理: A、针对重大缺陷不合格,未彻底解决前不可出货。 B、针对轻微不合格问题,经部门领导签字批准后,可让步特采放行。 5.4验证处理: 实验室对试产及量产阶段的问题点改善状况进行追踪测试确认,直至合格。 5.5试验项目:方法及标准按照产品《可靠性实验标准表》进行。

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制定 文件编号QA-QA-016审核 福建傲维电子有限公司 版次B批核 第 1 页共 2 页日期2015-7-1 1.目的: 明确可靠性试验作业流程,通过检验产品可靠性为不断提升产品可靠性并将产品质量特性波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研发、生产之相关零部件、半成品、成品 3.参考文件: 质量手册、抽样标准书、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4.权责: 生产部、开发部、工程部:试验品的制作、提供 工程部:试验品可靠性试验执行 5.定义: 可靠性:指零件或系统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机能稳定的程度或性质,是产品的一项重要质量指针 可靠性数值指针: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有效寿命等 6.内容: 6.1可靠性试验原则 有试验就有记录,有记录就有分析,有分析就有结果,有结果就有反馈,有反馈就有追踪 6.2可靠性试验依据 内控标准、部品可靠性试验规范、国标、产品标准书、成品检验规范、 进料检验规范、部品承认书、客户要求、其它经品管主管认可的依据 6.3可靠性试验时机 研发阶段、新产品试产阶段、进料阶段、生产阶段、出货阶段、客户要求、零部件变更经工程部确认需要时 6.4可靠性试验方式 :寿命测试、产品常规特性测试、非正常测试 6.5可靠性试验流程图(附件一) 6.6可靠性试验投入 6.6.1试验申请: 试验需求部门须以填写《测试申请单》(附件二)提出申请(品管部除外),注明试验目的、 方式、标准、 完成时间、随同试验品送品管主管审查同意 6.6.2工程部依6.3试验时机及”抽样标准书”规定,经主管同意后投入. 6.6.3工程部试验责任人收到试验品和《测试申请单》后,对试验品标识、建档,填写“测试标 识卡”(附件三)、“可靠性试验查核表”((附件四)后投入试验. 6.7试验过程 6.7.1试验责任人每日依“可靠性试验查核表”查核项目进行查核,正常打“ˇ”异常打“╳” 并出具“产品测试异常反馈跟踪表”(附件五)反馈异常,呈品管部主管签核,追踪处理结 果. 6.7.2试验品的I、P等电气特性按每星期一次进行查核

二次元内校作业指导书

二次元内校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0目的 确保二次元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规范二次元的校准方法。 2.0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用于产品测量的二次元校准工作。 3.0职责 品管部仪校技术员负责二次元的校准和有效期管理。 4.0定义 误差=测量示值—标准值 5.0作业要求 5.1校准条件 温度:20~25°C 湿度:≤70% 5.2标准件 玻璃光标尺 二次元校验片 二次元校验球 块规(0.5~100mm)编号:THG-01 5.3校准周期:1次/年 5.4校准内容与方法 5.4.1外观检查:二次元工作台和测量基准平面是否清洁,X、Y、Z轴运行是否无阻碍,确认标准器具在校准有效内,外观不存在影响测试结果的损伤。

5.4.2校准项目: 项目标准值(mm)允许误差(mm)备注 X轴、Y轴 1 ±0.005 5 ±0.005 10 ±0.005 20 ±0.005 50 ±0.005 100 ±0.005 150 ±0.005 250 ±0.005 300 ±0.005 Z轴10 ±0.005 20 ±0.005 50 ±0.005 80 ±0.005 5.4.3校准方法 A、将二次元工作台面、玻璃基准平面和标准器具擦拭干净,检查各开关是否工作无异常,确认OK后,打开二次元电源、主机、显示器、测量软件,将二次元灯光调试清楚。 B、X轴、Y轴校准,将玻璃光标尺置于活动平台,并使其刻度线与影像显示屏X轴移至平行,再使活动平台沿X轴移动,使影像显示屏Y轴与一整标刻度线嵌合,归零,将其置为相对原点。进“line”测试模式,再点击鼠标右键确定一点,移动活动平台至相应的5.4.2中规定的校准点确定另一点,记录数据,每个校准各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Y轴校准同样方法。 C、Z轴校准,将探头打下来垂直活动平台,并固定牢固。再将校验球放置活动平台上,打开测量软件上的探头校正程序进行校验,确认OK后,打开二次元Z 轴测量模式,将相应的标准件,用被检二次元Z轴对5.4.2中规定的校准点进行测量,每个校准各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将测量示值与标准值(不包括所使用标准件本身的误差,具体参照标准件的“检定/校准证书”)进行比较,如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