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小麦品种简介

合集下载

当前中强筋优质小麦品种概述

当前中强筋优质小麦品种概述
种 很 多 , 产 上 产 量 高 、 质佳 、 逆 性 生 品 抗 j 强的主要有 :
1 适 宜 地 区 . 3
强 筋类 型 。 育 日数 8 生 5天左 右 , 幼 为 半 开 颖 型 ,小 花 数 一 般 为 l— 0个 。 52
适宜黑龙江省东部 、 北部 和内蒙 东 苗 匍 匐 , 型 半 披 散 , 高 9 株 株 0厘 米 , 花
当前 中强筋优 质小 麦 品种 概述
杨 和
我 国食 用面粉 以馒头 、 子 、 饺 面条 该 品 种 赤 霉 病 抗 性 好 ,0 6 20 20—07 龙辐麦 1 是 20 年 ( 代号 : 8 08 原 龙 为主 , 以根据市场需求发展 中强筋优 在 全 国 大 区 试 验 赤 霉 病 抗 性 鉴 定 中 排 辐 0 — 9 8 由黑龙 江省农业科学 院以 所 205 ) 质专用 小麦生 产配 以先 进综合栽 培措 名第一 ; 对叶 锈病 、 秆锈 病 免疫 , 白粉 小麦 纯系龙 9 — 0 3经 航天诱 变后通 4 48 施 是 重 振 黑 龙 江 春 小 麦 强 势 的必 要 途 病 , 根腐 病较轻 。苗期匍 匐 , 后期落 黄 过系谱选择方法选育而成 。 径。近年 , 我省培育优质 中强筋小麦 品 快 , 旱 、 湿性 强 。 抗 耐 31 征 特 性 .特
4克旱 l 6号
41 征 特 性 .特
! 蛋 白质含量 1. 1. 湿面筋含 有芒 、 5 —7 %, 6 0 黄壳 、 红粒 。千粒重 3 — 8克 左 53 全生 育期 9 d左右 , 性 , 苗半 0 春 幼 } 量 3 。 3. , 降值 3 . 4 ~ l 5 —8 % 沉 0 5 4 —2 m , 6 吸 右 , 重 8 3 容 0. / 。 5克 升 直立 , 蘖力强。植 株繁茂 , 型紧凑 , 分 株

强筋小麦品种

强筋小麦品种

强筋小麦品种
强筋小麦品种(strong wheat varieties)是指一类含有高量面
筋的小麦品种,它具有良好的品质。

由于其独特的特征,它在面团加
工中由于面筋含量高而受到欢迎。

强筋小麦品种的育成也是为了改善
日益丧失的小麦品质,以满足食品加工业的要求而发展的。

强筋小麦品种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人将优质小
麦和优质大麦杂交,以获得较高的水分挥发率和较大的产量,从而诞
生了强筋小麦品种。

此后,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也积极参与相关研究,推出了更多优良的强筋小麦品种。

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发了自己的强筋小麦品种,他们都具有自己
的特点和优点。

例如,意大利的Valpane小麦品种具有高水分挥发率,比重低,发酵性能良好,能够制作出优质的面包。

法国的Centurion
小麦品种原产于欧洲、美洲和非洲,其面筋含量高,发糕质地柔软,
适合用于消费者做出优质的蛋糕。

此外,法国Toulouse小麦品种在小
麦淀粉含量、抗病力和抗旱力等方面表现极好,可以生产优质的面粉。

随着对小麦品质的不断改善,强筋小麦品种的应用在食品加工中
也有了很大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强筋小麦品种被用于生产面包,
饼干,食物粉和薄脆饼等,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此外,强
筋小麦也可以用于烘焙,改善烘焙的口感,味道等。

总的来说,强筋小麦品种的出现促进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为消
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食物。

它无疑是一种国际普遍推崇的精品小麦
品种,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也是面粉和烘焙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强筋小麦标准

强筋小麦标准

强筋小麦标准强筋小麦是指具有较高面筋含量和较好面筋品质的小麦品种,其面筋含量一般在25%以上。

强筋小麦在面粉加工和面制品加工中具有较好的加工特性和品质表现,能够生产出较高品质的面粉和面制品。

因此,强筋小麦一直受到面粉加工和面制品生产企业的青睐,也是面粉加工和面制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是生产高品质小麦的关键。

在品种选择时,要考虑当地的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稳定的强筋小麦品种进行种植。

二、种植管理。

1. 土壤肥力。

强筋小麦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种植前要进行充分的土壤肥力测试,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科学施肥,保证小麦的生长需求。

2. 种植密度。

适当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养分,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科学确定种植密度,保证每株小麦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生长空间。

3. 病虫害防治。

及时发现并有效防治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是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科学施药,确保小麦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三、收获与贮藏。

1. 收获时机。

强筋小麦的收获时机直接影响着小麦的品质。

要在小麦成熟期到来时,及时进行收获,避免小麦过老或过嫩而影响品质。

2. 贮藏条件。

强筋小麦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遮光、防潮,保持贮存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小麦受潮发霉,影响品质。

四、加工利用。

1. 面粉加工。

强筋小麦加工成的面粉,具有较高的筋度和吸水性,适合用于制作面包、挂面等面制品,能够生产出口感好、口感鲜美的面制品。

2. 面制品加工。

利用强筋小麦生产的面粉,可以制作出筋度好、弹性佳的面制品,如面条、馒头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结语。

强筋小麦的标准种植与加工利用,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科学合理地选择品种、进行种植管理、加强收获与贮藏,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强筋小麦,为面粉加工和面制品生产提供优质原料。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1.机 身 小 巧 , 功 能 强 大 。 4YZP一 2H玉米 收 获机 体 积 小 、转 弯 半径 小 、 操作 灵 活方 便 ,能 一次 完 成 玉米 的摘 穗 、输送 、剥皮 、集箱 、秸秆切碎等 工 作 。通过选装不同变速机构可分为 四驱 机型和两驱机型 ,四驱稳定性高 ,适 用 于山 区、丘陵作业 ,两驱舒适性好 ,可 满足平原小地块作业。
3.操作 灵活,驾乘舒适 。液压转 向 装置使操作 灵活 自如 ,果穗箱采用液压 侧 翻 转式 卸粮 ,方便 快 捷 ;上 支 点卸 粮 ,加 大果穗箱 ,卸粮高度高 ,适应各 种 卸 粮 车 。
4.结构更成 熟,性能更可靠。根据 市场调查 ,农 机手购买时风升级版两行 玉米收 割机如果 仅用 于本地 收获使用 , 每 年 收 获 期 在 15~20天 ,平 均 每 天 (10小 时)能收割 30—40亩地 ,每亩收 益 分别 为 60元左 右 。如果按 收获 期 15 天计算 ,毛收 入分 别在 30000元 左右 , 扣 去 用 油 等成 本 10000~15000元 ,每 年纯收益 20000元左 右 ,一年 多能够 回 收 购机 成本 。
类 型 。
8901品种 相 当 ,2006~2007年 度 抗 寒
2.产 量 表 现 。 2016~2017年度 生 性 优 于藁 8901品种 。品质上 ,经河 北
40 /NONGCI—JN XIN IISI" /农村 新技木
农 资广 角
两行 玉 米 收 割机 作 为 玉米 收获 机 械 的小 品类 产 品 ,一 直 以来深 受 丘 陵地 带 、平原 小 地块 作业 用 户 的普 遍欢 迎 。尽 管 玉米 收 获机整体 市场大幅疲软 ,但两行机凭借 其特殊的市场适应性 ,依然有着强大 的 生命 力 。时 风集 团在 市 场调 研 的基 础 上 ,针对用户实际需求 ,在时风成熟两 行机 的基 础上依靠 高端智 慧制 造平 台 , 打造 出了一款 时风 4YZP一2H四驱 玉米 收获机 ,历经一年多的 田间试验 ,通过 系统分析和模块实验 ,不间断地促进产 品改进升级 ,该机充分体现 了 “机身小 巧 、作业 快 捷 、操 作灵 活 ” 的产 品特 点 ,具备 了强 大的市场适应性 。

强筋小麦的种植与推广

强筋小麦的种植与推广

强筋小麦的种植与推广强筋小麦是指具有较高面筋含量和较强面筋性能的小麦品种,其生产的面食品质更好,对于面食工业和消费者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随着我国面食消费的日益增长和人们对面食品质的要求提高,强筋小麦的种植和推广已成为我国小麦种植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强筋小麦的特点1.面筋含量高:强筋小麦面筋含量比普通小麦高出2%~4%,有助于提高小麦面团烘焙拓展性、发酵性、黏度和粘附性。

2.面筋性能强:强筋小麦的面筋性能强,即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健的面筋,并展现出优异的延展性、韧性和弹性,制作出的面食质量更好。

3.产量高:强筋小麦生长发育期相对较长,但又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叶面积指数,使其在同样的生长周期内产量和质量都比普通小麦更高。

二、种植和推广1.适宜种植区域:强筋小麦适宜种植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带和北方荒漠化地区等环境恶劣的地区,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更适宜种植。

2.选育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是提高强筋小麦品质和增加产量的重要保证。

选育优良品种应考虑与原有品种相比的面粉产量、面筋含量、面筋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种植管理: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和管理方法是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保障。

应注意耕地和播种前的准备,科学施肥,适时浇水和除草,并控制相关害虫和病害。

4.推广技术:强筋小麦的种植和推广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撑。

应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和推广,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优化技术,建设技术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和种植效益。

三、前景展望随着人们对面食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强筋小麦的种植和推广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种植技术和品种优化技术的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有望稳步提升。

同时,农村经济自身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将促进强筋小麦产业的发展。

168小麦品种简介

168小麦品种简介

168小麦品种简介小麦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着广泛的种植。

其中,168小麦品种是我国最主要的小麦品种之一。

下面将对168小麦品种进行简要介绍。

一、品种概况168小麦品种的品种代码为“中优168”,属于硬粒强筋类小麦。

该品种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于1981年选择育成的。

它是以普麦53和强筋优质14为亲本杂交育种而成的,是我国小麦育种领域中的一大成果。

二、特性特点1.生育期适中:该品种的生育期大约在160至170天之间,适合在中国主要的小麦种植区域进行种植。

2.抗逆性强:168小麦品种对低温、冷害、倒伏和病虫害等均有较强的抵抗力,为生产者提供了更大的抗灾能力。

3.产量高:该品种的平均亩产在320至360公斤之间,是我国小麦产量较高的品种之一。

4.品质优异:作为硬粒强筋小麦,168小麦品种的面筋发酵性、抗回潮性、面积和稳定性等指标均属于优质水平。

三、适宜种植区域由于168小麦品种的适应性较强,可适用于我国主要的小麦种植区域,包括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四川盆地等地区。

并且,由于该品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也逐渐为国内外市场所接受。

四、发展前景168小麦品种经过多年的试种和推广,逐渐为国内广大生产者所接受。

据了解,该品种的种植面积已经占据了我国小麦种植总面积的一定比例,并且在国外市场也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该品种的发展前景应该会越来越好。

五、结语综上所述,168小麦品种作为我国小麦育种领域中的一大成果,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较高的产量和优异的品质。

相信,在未来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中,它将继续为我国的小麦生产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哪些品种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哪些品种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哪些品种优质强筋小麦有济麦20、周麦19、师栾02-1、鄂麦23、新麦26、永良4号等品种。

1、济麦20:属于中晚熟半冬性小麦,株型紧凑,株高73厘米左右,分蘖能力较强,穗型为纺锤型,适合在10月份上旬播种。

2、周麦19:属于半冬性小麦,株高80厘米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穗呈纺锤型。

一、济麦201、该品种为中晚熟半冬性小麦,株型为紧凑型,平均株高为73厘米左右,穗层较整齐,抗寒性较好。

2、幼苗半匍匐,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穗型为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

3、该品种适合在10月份上旬播种,种植中后期需做好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的防治工作。

二、周麦191、该品种为半冬性小麦,平均株高为80厘米左右,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较高,抗寒性一般,但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2、幼苗半直立,穗呈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

3、该品种的播种适期为10月10日至25日,可保留基本苗12-16万株/亩,种植期间要做好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工作。

三、师栾02-11、该品种为中熟半冬性小麦,株型紧凑,平均株高为72厘米左右,春季抗寒性一般,但具有较良好的抗倒伏能力。

2、幼苗呈匍匐状,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成穗率较高,穗呈纺锤型,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

3、该品种的播种适期为10月份上中旬,可保留基本苗10-15万株/亩,种植期间要做好叶锈病、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

四、鄂麦231、该品种为半冬性小麦,株型较紧凑,生育期为210天左右,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以及抗倒伏能力。

2、幼苗半匍匐,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成穗率一般,穗呈纺锤形,小穗排列较稀疏,长芒,白壳,白粒。

3、该品种在北方的播种适期为10月15日至25日,在南方的播种适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可保留基本苗16万株左右/亩。

五、新麦261、该品种为中熟半冬性小麦,株型紧凑,平均株高为80厘米左右,冬季的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但抗倒春寒的能力较弱,抗倒伏能力一般。

抗病强筋小麦新品种西农511

抗病强筋小麦新品种西农511

糊西事通I2020/9 下 |新品一览抗病强筋小麦新品祌西农51 1西农511于2018年通过了国家农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半冬性小麦品种,苗期生长旺盛,分蘖力 强,成穗率高。

株高78厘米,株型 紧凑,茎秆粗壮、弹性较好,抗倒 伏性好。

穗纺锤形,长10厘米,长芒,护颖白色。

穗多、穗大、穗 匀,结实性好。

亩穗数40万穗,穗 粒数35 ~40粒,千粒重46克。

籽粒 白色、角质、卵圆形,腹沟浅,饱 满度好。

籽粒容重815克/升,蛋白 质含量14%,沉降值43.5毫升,湿 面筋含量28.2 %,稳定时间11.2分 钟,达国家强筋小麦标准。

春季起 身拔节缓慢,两极分化较快,耐倒春寒能力强。

适应性强,后期根系 活力好,耐后期高温能力强,成熟 落黄好。

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 发病较轻,较抗黄花叶病毒病,高抗条锈病。

适播期为10月5—15曰,每百播种量7.5 ~10公斤。

2.适宜栽培地区。

该品种适宜 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 茬麦区除外)、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 中地区高水肥地块晚苯种植。

在赤 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较重区域栽培,更能发挥其优势。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陈梁邮编:710016)串番S3新品种红星302串番茄是近年来流行于国内外市场的一类成串收获上市的新型番茄品种,果实有大、中、小之分,外观优美,商品性优良,耐储性好,货架期长,深受消费者喜爱。

红星302为无限生长类型串番茄新品种,果实亮红色、椭圆形,排列密集,成熟果无绿果肩,硬度 好,无裂果,酸甜适口,品质佳。

第一花序节位在第6 ~ 8节,单株结果数约为53个,平均单果重30.8 克,每亩产量4900公斤左右。

果 实维生素C含量为364毫克/公斤,可滴定酸含量0.44%,可溶性糖含量4.25%。

高抗蕨叶病毒病、青枯 病,适宜在河北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和早春保护地栽培。

(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李孝邮编M)63001 )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麦30(龙97-7146)品种名称: 龙麦30(龙97-7146)审定编号: 蒙认麦2006001号,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04001。

品种来源: 海拉尔农垦(集团)农牧业管理部,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以龙90—05098为母本,龙90—06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幼苗直立,生长慢。

植株:株高85—90cm,秆强,分蘖及成穗能力强。

穗:纺锤型穗,长芒,穗层整齐。

籽粒:红色,子粒饱满,角质粒,千粒重在35—38g左右。

品质: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蛋白质含量15.9%,湿面筋含量34.4%,沉降值47.33ml,吸水率62.0%,面团稳定时间12.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7.3EU,延伸性19.6cm,降落值310S,面包体积780ml,面包评分76.5。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内蒙古东部旱作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3.69kg/亩,比对照龙麦26增产12.24%,平均生育期89天,比对照龙麦26早4天。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42—45万株/亩;一般施纯N 4—5kg/亩,纯P2O5 4—5kg/亩,纯K2O 2—3kg/亩较为适宜。

N肥的追肥方式以2/3作底肥,1/3作种肥和后期叶面追施。

种植区域: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岭北地区种植。

师栾02-1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6品种名称:师栾02-1选育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栾城县原种场品种来源:9411/9430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

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小上举,穗层整齐。

穗纺锤型,护颖有短绒毛,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

平均亩穗数45.0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5.2克。

春季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重,后期早衰。

茎秆有腊质,弹性好,抗倒伏。

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

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

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3克/升、78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0%、16.88%,湿面筋含量32.3%、33.3%,沉降值51.7毫升、61.3毫升,吸水率59.2%、59.4%,稳定时间14.8分钟、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54E.U、700E.U,拉伸面积163平方厘米、180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60平方厘米、82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5分、92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0.1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1.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21%。

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4%。

栽培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

9369洲元.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0号选育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PH82-2-2为母本,866-34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潍麦8号早熟1天;株高72.4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举,较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95.1万,有效穗35.7万,分蘖成穗率37.5%;穗型长方,穗粒数48.3粒,千粒重35.4克,容重799.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硬质。

2007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高感秆锈病。

2006-2007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9%、湿面筋32.5%、沉淀值34.4ml、吸水率64.1ml/100g、稳定时间8.6min,面粉白度75.1,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4-2006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44.20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0.54%,2006-2007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8.75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4.8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适宜基本苗每亩8-12万。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作为强筋专用小麦品种种植利用。

新麦26审定编号:国审麦2010007品种名称:新麦26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新麦9408/济南17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与周麦18相当。

幼苗半直立,叶长卷,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

冬季抗寒性较好。

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较弱。

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宽、平展、深绿色。

抗倒性中等。

熟相一般。

穗层整齐。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卵圆形、均匀、饱满度一般。

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0.7万穗、43.5万穗,穗粒数32.3粒、33.3粒,千粒重43.9克、39.3克,属多穗型品种。

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感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感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抗纹枯病。

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高感叶锈病、叶枯病。

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混合样:籽粒容重784克/升、788克/升,硬度指数64.0、67.5,蛋白质含量15.46%、16.04%;面粉湿面筋含量31.3%、32.3%,沉降值63.0毫升、70.9毫升,吸水率63.2%、65.6%,稳定时间16.1分钟、38.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28E.U、898E.U,延伸性189毫米、164毫米,拉伸面积158平方厘米、194平方厘米。

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6kg,比对照新麦18减产2%;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1.4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5.9%。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8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1.7%。

栽培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8日至1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2万苗。

注意防治白粉病、赤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倒春寒频发地区种植应采取调整播期等措施,注意预防倒春寒。

鄂麦23品种来源:湖北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2078/川农8539//百农64)”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小麦品种。

审定编号:鄂审麦2004003。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品种。

株型较紧凑,幼苗生长半匍匐,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

穗纺锤形,小穗排列较稀疏,长芒,白壳,白粒。

抗寒性、抗倒性较强,后期熟相好。

区域试验中株高85.3厘米,亩有效穗25.4万,每穗实粒数34.3粒,千粒重37.6克。

全生育期209.9天,比鄂恩1号长3天。

抗病性鉴定为中感赤霉病、纹枯病,感条锈病、白粉病。

2004年品质测定容重833克/升,粗蛋白含量(干基)13.22%,湿面筋含量24.8%,沉降值35.6毫升,吸水率57.6%,稳定时间4.6分钟,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专用小麦中筋标准。

产量表现:2001~2003年度参加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9.50公斤,比对照鄂恩1号增产4.84%。

其中,2001~2002年度亩产294.33公斤,比鄂恩1号增产3.71%;2002~2003年度亩产304.67公斤,比鄂恩1号增产5.96%,两年均增产极显著。

适宜范围:适于湖北省麦区种植。

郑麦366审定编号:豫审麦2005006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品种来源:豫麦47/PH82—2—2特征特性:半冬性多穗型强筋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30天。

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苗期长势旺,抗寒性较好,幼苗起身快,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遇“倒春寒”不育小穗增多;株型紧凑,株高70厘米左右,叶片宽短上举,抗倒性好;穗层整齐,落黄一般,后期有早衰现象;长方形穗,大穗中粒,籽粒角质;成产“三要素”为:亩成穗40万个左右,穗粒数38粒左右,千粒重36克左右。

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容重794g/L、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干基)为15.29%、湿面筋含量33.2%、形成时间9.2min、稳定时间13.9min、最大抗延阻力470E.U.,面包体积850cm3,面包评分93分,综合品质评价该品系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级强筋麦标准。

抗性鉴定:2003~2005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成株期综合抗性鉴定和接种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叶枯病,中感纹枯、白粉病。

产量表现:在2002-2003年度国家黄淮麦区南片冬水组区试中,平均亩产544.9kg,比优质强筋对照种藁城8901增产7.22%,达极显著水平。

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2.9kg,比优质强筋对照品种增产6.5%,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以10月10~25日为宜;亩播种量6~8公斤,基本苗以每亩12~15万为宜,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基肥应本着重施氮肥、搭配钾肥、适当减少磷肥的原则。

一般亩施农家肥3~4方,尿素12~1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氯化钾6~10公斤。

追肥应本着“前氮后移”的原则,不施返青肥,拔节到孕穗阶段每变动施尿素5~10公斤,在灌浆初期叶面喷施速效氮肥有利于品质的提高;抽穗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注意防治穗蚜。

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安徽省北部、适宜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省,山东省西部、适宜地区:地区中、高水肥地早、中茬种植,最适播期为10月10日-25日,每亩播量6-8kg,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藁优2018审定编号:冀审麦2008007号2008年11月审定通过选育单位: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 9411/98172报审单位:藁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

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分蘖力较强。

株型紧凑,株高73厘米左右。

亩穗数48万左右,穗层较整齐。

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

穗粒数31.9个,千粒重38.6克,容重789.9克/升。

生育期240天左右,与藁8901品种相当。

抗倒性强。

2005~2006年度抗寒性与藁8901品种相当,2006~2007年度抗寒性优于藁8901品种。

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结果:2006年籽粒粗蛋白14.98%,沉降值44.2毫升,湿面筋31.9%,吸水率58.1%,形成时间6.8分钟,稳定时间28.0分钟;2007年籽粒粗蛋白15.48%,沉降值45.8毫升,湿面筋31.8%,吸水率57.4%,形成时间6.0分钟,稳定时间24.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