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赏析
罗生门初层赏析

《罗生门》初层赏析学生:叶璐彦院系:艺术学院美术系学号:18620102204536课程:电影教师:影片《罗生门》是电影大师黑泽明1950年的作品,获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
影片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筱竹丛中》,故事很简单:武士武弘带着妻子真砂远行,途中遇到强盗多襄丸,武士在树林里被绑了起来,妻子被强盗奸污,最后武士被杀。
六个人七次作证,七次说法各不相同。
每个人作证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事实的真相就在证明的过程中被模糊了。
一.影片《罗生门》剧情赏析导演用一场“雨”,让混沌的世界暂时停下了脚步。
由3个人开启关于另3个人的故事。
整个过程基本是由回忆的方式展现的。
透过叙述,强调各人的纯净和他人的肮脏。
影片一直在强调人心险恶,不可被人相信。
开场的第一个镜头便以牌坊“罗生门”为背景,夹杂在字幕下,可以看到一幕残破的,被遗弃或遭受战火所遗留下的建筑。
伴随着人物奇怪的交谈和压抑的背景音乐。
一下子就被渲染的气氛带了进去。
故事一开头叙述,是以山间路过的平民发现尸首为线索,接着报官后,案情似乎一步步明朗了。
“证人”一个个人模人样的讲着自己看到的“真相”(对其实是自己有利的,编造的剧情)。
更甚至其中的一个桥段:让女巫做法,附身来让死者说话(女巫狰狞的面目在黑白底片的效果下,显得尤为的诡异)。
让人仿佛不得不信,这起死回生的叙述(其审案过程还有其妻以及强盗的自首对白)。
发现死者的人为了最快逃脱干系,草草了事。
又回到现实,躲雨的“证人”在私下把看到的“真相”说给了路过另一个躲雨者(世俗圆滑小人)。
在一旁听的和尚不敢再继续,觉得人心太过险恶(因为口吻与在场的强盗和其妻都不同)。
这时一声婴儿的哭泣声打破了静。
另一个躲雨者赶忙跑过去,将婴儿身上值钱的东西抢走。
“证人”一边唾骂,一边想抢回来。
这时,对方一句话戳穿了他(其实最后所谓的“真相”也是带着灰色的)。
“证人”顺手牵羊带走了现场留下的一把名贵匕首(也就是为什么不说真相的缘由)。
罗生门影评(精选5篇)

罗生门影评(精选5篇)第一篇:罗生门影评罗生门观后感著名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是一部对于人性探讨的电影。
黑白的电影画面中充满的是对诡异变化的人性的多方位拷问,此外这部影片的叙述方式也十分独特。
影片开头就是一场磅礴大雨,一位乞丐,一位僧人和一位樵夫在破败的罗生门下躲雨。
随着樵夫的“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
”开始了一桩命案的回忆。
而在叙述期间又不断在公堂,案发现场和罗生门之间转换,形成了一种时空的交错感。
但是,故事发生的源头只是乞丐,樵夫和僧人在罗生门下避雨的故事,而且影片结尾也是雨停了,樵夫抱着被遗弃的婴儿与乞丐,僧人分别。
从这个大方向来说,这部影片的叙述方式是插叙的方式。
除了这一种叙述方式,在公堂上描述武士的死因的时候还运用了文学技巧中的复式人称叙述角度技巧——共焦点式的技巧。
对于武士死亡这件事,总共有六个人出面叙述这桩事件。
分别是强盗——多囊丸,武士的妻子,一位巫师,抓住多囊丸的人,那位僧人以及樵夫。
首先是由僧人和樵夫出面叙述三天前在山上遇见武士和妻子赶路的场景接着是抓住多囊丸的人描述在河边发现痛苦的强盗多囊丸。
然后多囊丸出面叙述他的案发过程,他坚称虽然自己确实贪恋武士妻子的美貌而设计绑架了武士并且和武士妻子发生关系,但是并没有想要杀死武士。
但是武士妻子一再挑唆,说只能一个人活下去。
所以才展开了一场公平的对决。
而接着上公堂作叙述的武士妻子却说,多囊丸在同自己发生了关系之后就落跑了,而自己的丈夫却因此而对自己产生了厌恶憎恨之情,自己悲痛交加昏迷过去后,醒来丈夫就切腹自杀了。
被请来替死去的武士叙述的巫师却又说出了另一个版本。
她说,武士被绑在树上后目睹了自己的妻子和多囊丸发生关系,一开始被迫的妻子却后来变得主动了。
不仅如此,本想带着妻子一走了之的多囊丸,却被自己的妻子拉住,说要杀死自己才能走。
这不仅让自己震惊,连多囊丸也决定不再要武士的妻子。
妻子趁机逃走,多囊丸也走了,武士自杀。
除了这几个在公堂上的叙述之外那位樵夫也在罗生门躲雨时说出了自己看到的场景,说是因为妻子的挑唆唔适合多囊丸不得不展开决斗,最终多囊丸用长剑刺死了武士。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是一部由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经典电影,讲述了一起发生在日本
中世纪的谋杀案。
这部电影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要说的是《罗生门》的故事情节非常引人入胜。
整个电影围绕着一宗
谋杀案展开,通过不同人物的讲述和回忆,观众逐渐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
这种叙事方式让人无法预测下一步的发展,让人屏息以待,直到最后真相大白。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动机和立场,让人不禁思考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其次,我被电影中所呈现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深深触动。
在《罗生门》中,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解释和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相。
这让我不禁思考,真相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价值观,这是一个如此复杂的世界,我们又如何能够确定什么才是真相呢?这些问题让我在观影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最后,我要说的是《罗生门》中的表演非常出色。
每个演员都将自己的角色演
绎得淋漓尽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特别是主演们在表现角色的矛盾情感和复杂心理时,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罗生门》是一部深刻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
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它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引发了我对道德和真相的思考。
这部电影将一直留存在我心中,让我不断思考和探索。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罗生门》外国文学作品简析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的短篇小说。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是一部由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经典电影,该片于1950年上映,至今仍然被广泛认为是一部杰作。
影片以一个谋杀案为背景,通过多个不同角度的讲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模糊性。
首先,影片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
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和陈述,观众可以看到对同一个事件的多种解释和诠释。
这种叙事方式让人不禁思考真相究竟是什么,而不同人的记忆和观点又是如何塑造真相的。
其次,影片对人性的描绘非常深刻。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动机和利益,他们的行为和决定都受到了自身的局限和欲望的驱使。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让观众感到深深地共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和矛盾。
最后,影片的视觉呈现也非常出色。
黑泽明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精湛的导演技巧,将日本乡村的景色和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雨夜的街道还是森林中的迷雾,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美感。
总的来说,《罗生门》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度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谋杀案的揭秘,更是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探讨。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导演对于故事的深思熟虑,更能够从中得到对人生和社会的启示。
这部电影不愧为黑泽明的代表作,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影评
电影罗生门是一部由日本导演黑泽明创作的经典之作。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
事结构和深刻的主题,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首先,电影罗生门以其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引人入胜。
故事围绕着一起谋杀案展开,但每个角色对事件的描述却截然不同。
观众通过不同的视角,逐渐了解到真相的复杂性。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观影的乐趣,还使观众思考真相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其次,电影罗生门深刻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
每个角色都面临着
自己的困境和选择,他们的行为和决定都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使观众不禁反思自己在类似情境下的选择,引发了对道德和伦理的深入思考。
电影罗生门还通过对社会和人性的描绘,展现了黑泽明导演对日本社会的批判。
影片中描绘的贫困、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等问题,使观众对社会现实产生了共鸣。
导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呼吁观众对社会问题保持关注,并思考如何改变现状。
此外,电影罗生门的摄影和表演也值得称赞。
黑泽明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
和特写镜头,将观众带入了故事的细节中。
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更是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技术手法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增强了电影的观赏价值。
总的来说,电影罗生门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深刻的主题和出色的表演,给观
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观众通过电影中的角色和情节,思考了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经典之作,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艺术品。
罗生门 影评

罗生门影评
《罗生门》是一部由黑泽明执导的经典日本电影,讲述了一宗谋杀案的多重视
角和真相的模糊性。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引人深思的情节而闻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要说的是电影中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黑泽明以其精湛的导演技巧和对
细节的关注,创造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紧张的氛围。
雨中的场景、古老的门和墙壁,都让人感到一种压抑和不安。
这种氛围让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观众仿佛也被带入了故事的世界中。
其次,我要说的是电影中的角色和演员表现。
每个演员都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得
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主要角色中的三位演员,他们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解释,展现了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理解和记忆。
这种多重视角的叙事手法让人深思,也让人对真相产生怀疑和思考。
最后,我要说的是电影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
《罗生门》并不仅仅是一部讲述
犯罪和谋杀的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性和真相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黑泽明通过多重视角的叙事,探讨了人们对于真相的认识和认知,以及人性中的善恶和复杂性。
这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让观众在观影之后留下了深刻的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罗生门》是一部深刻而引人深思的电影,它通过精湛的导演技巧
和深刻的哲学思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经典的日本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性和真相的经典之作。
《罗生门》电影赏析

《罗生门》电影赏析《罗生门》是由黑泽明导演的一部黑白电影,在大师一生的电影创作生涯中,《罗生门》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沉重的人文思索最为影迷称道。
这部创作于1950年的黑白电影时长88分钟,虽然没有《七武士》那样好看,也不如《用心棒》那样诙谐,但依然为成千上万电影人推崇备至。
《罗生门》的摄影风格以及剧情架构一再为后人效仿,而大师对于人生的反思足以让所有人沉浸其中扪心自问。
故事发生在战乱连绵天灾不断的平安朝代,罗生门就位于京都大城圈正南门。
黑泽明搭建的这个罗生门建筑风格很诡异,亦是对岁月时局和人生的象征。
故事开场天下着雨,樵夫路人和一个游僧构成三人组,开始对一桩发生在竹林中的凶杀事件议论纷纷。
案件围绕着一个强盗和一对路经竹林的武士夫妻展开。
对于黑泽明,《罗生门》无疑是其典型代表作。
从《罗生门》的整部电影结构来说,同一事件的反复讲述可能会让观众感到十分困惑和无聊,而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日本电影向世界影坛发展的引领作品,一方面是因为电影本身由简单到复杂给了观众诸多的思考空间,另一方面是因为独特的叙事视角让观众感觉十分新鲜。
黑泽明曾经表示,其通过电影《罗生门》主要是想揭示一些近在眼前却不为人知的道理,即很多人在长期的社会影响下,已经忘却真理的重要性,个人的利益成为自身生存的根本。
因此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他们可以通过种种谎言来掩盖自身的本性,而即使是在面对死亡这一人生较为神圣的事件之一,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也不断增长。
由此可见,人类的罪孽深重并不是因为太过了解和适应社会本身,而是因为太过不了解自己和自身的罪孽想法。
所以无论是多么简单的事件,一旦涉及人的参与,就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人类的自我本性和个人认知无法更正,社会事件也就无法得到还原。
一般来说,《罗生门》中主要有两个叙述层面,层叙述层面是砍柴人、僧人和杂役所做的故事讲述,第二个叙述层面则是在砍柴人、僧人和杂役所做讲述之中出现的强盗、武士妻子和武士的讲述,虽然层叙述人物均属于第三方的事件见人员,即他们可能并没有直接参与事件本身,但是由于个人的观念认知和道德标准的不一,因此叙述过程中可能也会出现各种事件出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生门》赏析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说】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具有哲理穿透力的电影导演导演:黑泽明主演:三船敏郎(“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三船敏郎是黑泽明的御用演员。
合作的好就一直合作,这是电影界的一种良好风气,就象吴宇森和周润发、王家卫和梁朝伟、马丁*斯克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等等。
他们的合作使世界电影领域诞生出一部部杰作。
另外晚期的黑泽明同三船敏郎的关系开始不佳,他在八十年代以后导演的《乱》、《八月狂想曲》等电影中不再能看到三船敏郎这位“东方约翰*威恩”的身影。
获奖情况:第2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1951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黑泽明简介:黑泽明,20世纪日本著名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义,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
到了后来则成了“彻头彻尾”的的尊称。
美国商业上最成功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由衷表达了对大师的赞叹。
1990年,80高龄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1999年。
黑泽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黑泽明拍摄的影片《罗生门》,在1951年威尼斯影展上获得金狮奖,这是西方电影节第一次把头奖给了一位亚洲导演。
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因为,从此西方社会不仅认识了日本导演黑泽明,还通过他的影片真正认识了亚洲电影。
身高1.81米的黑泽明,拥有当时日本人少有的高大体格,据说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着嗓子大吼的声音经常把工作人员吓得浑身打颤。
在拍摄《战国英豪》时,他为了拍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国与地狱》时,他发现有一栋民宅的二楼阻挡了他拍摄演员从新干线丢出现金的镜头,硬是把该民宅的二楼给拆了。
自传《蛤蟆的油》,写于1978年。
相传在日本的深山中,有一种蛤蟆长的比其他同类更丑,而且还多长出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经常将其放在镜子前或者玻璃箱内,当蛤蟆看到自己的样子的时候吓出一身油,而这种油是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之一。
老黑自己比喻成蛤蟆,回首往事吓出一身油。
他一生坎坷无数,从书中能感受到的是第一坚持,坚持对自己热爱的事业的追求,第二勤奋,对所有文学,音乐美术,电影等书籍的阅读和博览,激渴的吸取养分,每天坚持写作和创作。
第三,锻炼,对电影除导演外的行当的全面了解和从事,使其成为工业制作的电影机制中的一个能工巧匠,同时又是一个熟悉兵种,操控全盘的总司令。
第四,敏锐的观察,这包括了对生活,对周围的一切的发现和反思,同时更要会选择。
这其中还包括了发现人才。
第五,虚心求教,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对其电影创作有着重要作用,最后是尊师重道。
黑泽明作品:姿三四郎1943美的寻求1944姿三四郎续集1945踩虎尾的男人(1945年完成被禁演,1952年首映)创造明天的一群1946我於青春无悔1946那个辉煌的星期天1947酩酊天使1948静静的决斗1949野犬1949丑闻1950罗生门(1950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白痴1951生之欲1952七武士1954生物的记录1955蜘蛛巢城1957深渊1957战国英豪1958懒夫睡汉1960大镖客1961大剑客1962天国与地狱1963红胡子1965电车狂1970德苏乌扎拉(1975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影武者(1980坎城影展金棕榈奖)乱1985梦1990八月狂想曲1991一代鲜师1993剧情:《罗生门》电影《罗生门》改编自日本著名“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以下简称芥川)的《竹林中》,而《罗生门》是芥川的另一部作品。
在风雨交加的罗生门下,卖柴人和行脚僧向打杂的转述着一桩隐晦的罪行以及案发后的一场审问。
武士和他的新娘骑乘穿过森林时,遭到强盗多襄丸的袭击,冲突的结果是武士丧命,他的妻子被强暴。
审问中强盗说词是,他一看见美丽的真砂就打起了主意,将武士骗到山上将其捆绑,之后当着武士的面强暴了真砂。
武士之妻被他的男性魅力所征服,坚持两个男人中必须有一个为她而死,强盗是在一场男人间的公平决斗中(十分激烈,大战23个回合)杀死武士的。
武士的妻子真砂的证词却是,强盗制伏了她的丈夫,之后在他面前强暴了她,她极为悲愤,但是丈夫的眼神却让她绝望,她说:“即使是现在,当我想起他那双眼睛的时候,我全身的血液也会变得冰凉,从他的双眼,我所看的的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悲痛,而是冰冷的目光,憎恶的表情。
”强盗离去后,她把自己的短刀递给丈夫,请求丈夫杀死她;而这时自己忽然晕厥,无法解释丈夫的死亡。
女巫作为灵媒提供的死去的武士的说法是:在被强奸之后,妻子竞答应随强盗私奔,还要求强盗杀死武士,强盗震惊于女人的蛇蝎心肠,愤怒地踢倒真砂,并问武士如何处置这个女人;真砂逃走了,强盗为武士松了绑,把他独自留在树林里,而武士则因为这种种耻辱自杀了,临死前有人取走了插在他胸前的短刀。
樵夫向行脚僧和打杂的承认自己是案发现场的目击者,在他的描述中,强盗强暴真砂后要真砂做自己的妻子,真砂则要求两人决斗,二人觉得不值得为这样的女人搏命,真砂便以激烈言辞刺激二人,讽刺他们都不是真正的男人,终于二人厮杀在了一处,但水平都很差,歪歪倒倒,气喘吁吁,最终,武士死在了刀下。
三人正在罗生门讨论,这时传来弃婴的哭声,打杂的当着樵夫和行脚僧的面剥去了婴儿的衣服。
此事触动了樵夫,他承认自己偷走了插在武士胸口的短刀,然后收养了弃婴。
罗生门的雨渐渐停了,雨过天晴。
影片结构多重视角回溯一个事实——罗生门式结构A、时空结构从时空上看,可以分为三部分:B、叙述结构抛开时空,换个角度,可以看到另一种影片的结构,即一个故事和它的四个版本。
茂密的丛林,炎热的季节,一名武士的妻子遭遇强暴,武士被杀。
现在的任务是追查杀人凶手。
这样一件事,完全可以拍一个精彩的福尔摩斯探案,但是编导却选择了一个复杂的叙事,将这一个简单的事件讲了四遍,而且每一遍都不一样。
A—A1-A2-A3-A4,通过这种结构,内容的多义性、模糊性才真正得以体现,是一个形式就是内容甚至决定内容的绝好范例。
影片内蕴与主题1、真相的迷宫在我们的常识里,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只应该有一个客观存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但是《罗生门》却让观众坠入了真相的迷宫,真理的客观性发生了动摇。
武士被杀的经过,几位当事人与目击者的说法完全不一致,扑朔迷离。
……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影片中却有四个关于真相的版本,三个当事人都自称自己是杀人者,具体的杀人工具,强盗与樵夫说是剑,武士与真砂则称用的是匕首。
樵夫作为目击者,理应客观公正,但是他的叙述也是前后矛盾,一方面说是被剑所杀,最后却又承认自己确实顺手拿了武士胸口的匕首。
于是,一个本该简单的案件在众说纷纭之中变得离奇、复杂、迷雾重重,最终失去了客观的本来面目。
人类以语言文本命名世界、认识世界、解读世界,历史存在于语言的叙述中,可是,语言既叙述保存历史,却又选择隐藏遗失历史。
由于叙述者的动机、欲望、价值倾向等不同,客观的事实在被叙述过程中天热带有主观色彩,性质恶劣者就会发生扭曲、变形、黑白颠倒。
正因为如此,对待《罗生门》,我们不必像看侦探电影一样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因为那终究是徒劳的,也不是导演的主旨,我们需要从真相的迷宫中跳出来,寻找别的探讨渠道。
2、谎言与人性恶丛林命案成了离奇迷案,本质上,不是真相、客观真理不存在,而是谎言的迷障遮盖了事实。
剧中三位当事人,用种种谎言美化自己、虚饰自我,同时,贬抑损毁他人。
强奸犯炫耀自己的魅力与武功,夫妻反目,犹如不共戴天之仇敌,人性之恶,之灭绝直叫人脊背冰冷。
几位当事人居然纷纷争当凶手。
人世间有什么东西比承认是凶手更令他们难以面对、更让人害怕呢?换句话说,是什么让他们宁愿当杀人犯也要去获得去换取呢?“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黑泽明语),有人说,这正是日本名族文化中劣根性的表现,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恩·本尼迪克特曾总结说,日本文化属于“耻感文化”,“以耻感为主要强制力的地方,有错误的人即使当众认错甚至向神父忏悔,也不会感到解脱。
他反而会感到,只要不良行为没有暴露在社会上,就不必懊丧,坦白忏悔只能是自寻烦恼。
”从这个角度分析,《罗生门》就成了对日本民族劣根性与人性恶的暴露,而这也是当年它在国际上获奖后在国内遭到最猛烈的诟病和攻击的原因。
《罗生门》的主题是世界的,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揭露人性堕落败坏是影片最震撼人心的地方,给人以极端的压抑和绝望。
(因为对世界绝望,原著作者芥川龙之介年纪轻轻35岁即自杀。
)3、人道主义的胜利与原著相比,电影《罗生门》有两个大的改变:一是增加了罗生门段落,二是补充了樵夫的戏份。
而这两处修改,正是导演黑泽明思想的集中体现。
打杂的——坚定的人性恶信奉者,不仅讥讽嘲笑另两个人的感叹,而且最后还实践了他的人性之恶,抢夺婴儿衣服。
行脚僧——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但是现实的残酷令他惶恐不安,对人性产生了怀疑。
“这一次,我可能会最终丧失掉对人类灵魂的信心,这比强盗、瘟疫、饥荒、火灾、战争都要糟糕。
”“多亏了你,我想我可以继续保持对人类的信心了。
”一度怀疑、心灰意冷、绝望,但最后还是恢复了信任和希望。
樵夫——一个真实的人,游走于黑暗与光明之间。
最终抱养弃婴,体现了人性从黑暗重新回到光明,人性恢复,人道主义最终获得胜利。
罗生门下的人性与道德评判,樵夫的设置与变化,光明而温暖的尾巴,都较为明确地表达了导演对人性对人道主义的乐观和信心。
通过电影《罗生门》,黑泽明告诉观众:人世间确实存在着自私自利泯灭人性的严酷现实,但是,与之相对,人道主义也是永恒的,人终究是可以相信的。
补充:“罗生门”的主要用法是指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自己的谎言,令事实真相不为人所知。
经常用于各种新闻报纸标题,如“伊能静黄维德,娱乐圈中罗生门”、“车祸罗生门”、“贾静雯婚变进入罗生门”等。
影像技巧与表现手段1、简化原则例如:纠察使署。
场面布置、人物调度、镜头处理等方面都贯穿着简化简洁的美学原则。
干净利落,意味隽永。
构图:空旷,背景干净,高远的天空,一道围墙,空无一物的院子,阳光投下的阴暗区域,像个布景简洁的舞台。
机位:设定在法官的位置,而法官始终没有出席,是个不在场的在场。
当事人的陈述,就是对着法官,对着观众的陈述。
他们的撒谎,就是对着全人类的撒谎。
2、经典的摄影为了体现著中人彷徨于心灵的丛林,黑泽明将重头戏放在森林里,使之不仅是故事的发生地、罪恶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