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合集下载

2021年中考历史终极知识点汇总

2021年中考历史终极知识点汇总

2021年中考历史终极知识点汇总模块一:知识整理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古代中国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一个政策: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021年中考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归类——“性质”、“实质”、“特点(特征)”类

2021年中考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归类——“性质”、“实质”、“特点(特征)”类

2021年中考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归类——“性质”“实质”“特点(特征)”“宗旨”类一、“性质”“实质”类1.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卡德纳斯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4.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性质改革。

6.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

7.洋务运动的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9.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农民阶级领导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10.中国同盟会的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1.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15.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16.抗美援朝的性质: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1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21年中考历史基础知识整合归类18.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版)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版)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版)1、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4、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5、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2世纪时,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6、《荷马史诗》是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7、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后组织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8、7世纪中期,日本的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典章制度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9、“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创造的,而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10、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人物、作品:但丁:《神曲》;○2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11、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在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13、美国独立战争:来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7美国制定出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1787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2021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2021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2021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影响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3、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意义4、洋务运动背景、根本目的、创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性质、评价、失败原因5、《马关条约》与以往条约的不同、影响6、戊戌变法的背景、性质、影响、失败根本原因7、义和团运动爆发原因、性质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起止时间、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签订条约、影响9、辛亥革命时间、指导思想、性质、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10、新文化运动口号、性质、评价11、五四运动导火线、性质、最能体现性质的口号、结果38、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39、一届政协召开的意义40、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标志、意义41、西藏解放时间、方式、意义42、抗美援朝目的、意义43、土地改革的内容、意义44、一届人大召开时间、意义45、一五计划时间、重点、成就、意义46、三大改造结束时间、实质、意义47、中共八大召开时间、意义48、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失误4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内容、意义5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作用5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中心环节、作用52、经济特区设立的作用53、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5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意义55、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56、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制度、此制度的地位、意义57、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58、港澳回归祖国时间、意义、原因59、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提出时间、意义60、万隆会议召开时间、特点、我国在这次会议中的作用61、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意义62、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63、两弹一星的含义、意义64、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65、古代世界的三部法律文件及各自意义66、文艺复兴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影响67、新航路开辟的意义6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根本原因、时间、领导人、颁布文件92、斯大林模式形成时间、标志、评价93、甘地主要事迹、背景、影响9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时间、根本目的、直接目的、特点、中心措施、性质、影响95、二战爆发根本原因、时间、交战双方、开始标志、规模达到最大、转折、第二战场的开辟、性质、结束标志、战后国际格局、国际机构96、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时间、标志、意义97、冷战时间、表现、影响98、两极格局时间、形成标志99、欧盟的前身、时间、性质、地位、作用100、苏联解体时间、实质、根本原因101、非洲年是指、纳米比亚独立时间及意义、古巴独立102、联合国成立时间、相关会议、宗旨、意义103、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作用104、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105、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106、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应对措施107、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制度的三次改变108、世界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时间、名称、核心思想、影响109、马克思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的事例110、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经济发展趋势、政治发展趋势111、秦始皇的功与过112、汉武帝时出现大一统局面的原因113、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114、清朝前期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115、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斗争116、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117、概括说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中日战争在结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上有何不同之外,并简要分析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

2021年中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全汇总

2021年中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全汇总

2021年中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全汇总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2021年中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全汇总,感想您的每一次阅读。

2021年中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全汇总1、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马关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4、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威海卫战役。

5、《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7、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8、揭开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9、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1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1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1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13、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事件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是——南昌起义16、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17、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18、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1、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2、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1949年4月,南京解放23、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24、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或者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事件或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

初三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2021

初三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2021

初三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2021学习历史尤其是本国历史,可以培养一种独特的民族气质和民族情结,传承历史文化。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三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三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2021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太平天国运动: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2021中考: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周年大事考点梳理》

2021中考: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周年大事考点梳理》

2021中考: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周年大事考点梳理》一.鸦片战争中英军强占香港岛(180周年)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70周年)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

2领导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3经过(1)开始: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①意义: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②内容:洪秀全称“天王”杨秀清称“东王”萧朝贵称“西王”冯云山称“南王”韦昌辉称“北王”石达开称“翼王”(3)定都天京(1853年)(4)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未实施)①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评价a积极: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b消极:但是,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5)北伐、西征①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②结果: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③意义: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6)天京事变(1856年)①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②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7)挽救措施①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②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表年将领。

③取得浦河,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的不利局面。

4天京陷落:1864年影响: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5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6失败原因:由于农民阶级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2021中考资料(最全)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1中考资料(最全)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1中考资料(最全)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初中历史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

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