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穴位治失眠
治失眠有哪几个穴位调理失眠的穴位你知道几个

治失眠有哪几个穴位调理失眠的穴位你知道几个
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睡觉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却有很多人没办法好好享受。
夜晚辗转难眠,白天昏昏沉沉……失眠不仅影响工作、生活,还可能
损害身体健康
有一个小方法大家可以试试:按压耳朵后面的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经外奇穴。
它也叫“耳后穴”,头部两边各有一个。
主治:失眠、耳鸣、头痛、眩晕、癫狂
它是在耳朵后面骨头凸起处,下方的凹陷处,按起来有酸酸胀胀的感觉。
每天按压它4到6分钟。
睡眠不好可以按,有耳鸣、头痛、头晕的人
也可以经常按压这个穴位。
与安眠穴相应的,是“失眠穴”
主治:失眠、足跟痛、癫狂、头痛、呕吐
这两个穴位,一个在头,一个在脚,同时调理,相互配合,特别好。
可以经常泡脚,对睡眠是有好处的,睡前泡脚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城代谢,缓解疲劳,对身体健康和帮助睡眠都是有好处的,建议每
天用温水泡脚半个小时。
小腿:三阴交
三阴交:内踝尖上三寸(约四横指),胫骨后缘凹陷处主治:心悸、失眠、高血压、月经不调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交汇的穴位,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是非常重要的保健大穴。
关注我我是梁幼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眠、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入睡难多梦易醒、睡眠障碍等,在这些方面已经有30多年经验了。
不断钻研,只为了让更多患者朋友停掉小白片,睡个安稳觉!
,。
失眠的人,头上这3个穴位都不通,睡前按5分钟,呼呼大睡到天亮

失眠的人,头上这3个穴位都不通,睡前按5分钟,呼呼大睡
到天亮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尤其是到了30岁之后,总是容易失眠,整夜睡不着不说,好不容易睡着了还总是容易惊醒,有时候3、4点就醒了,却再也睡不着了,整个人也没有以前那么有精神了!
在中医上讲,失眠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
很多人依赖者安眠药,并不是万全之策,反而很容易对安眠药产生依赖性。
今天给大家分享3个按摩穴位,专治失眠,睡前按摩5分钟,每天坚持下去,让您呼呼大睡到天亮。
首先按揉百会穴,百会穴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所以常按摩通顺全身经络,如果常按摩这个穴位的人会知道,按摩一会之后,就会有明显的困意,坚持每天按揉,自然会慢慢改善睡眠。
百会穴位于头顶的正中心,而在它的四周还有4个穴位,称为“四神聪”,四神聪属于奇穴,我们可以把手做爪形,然后指头肚轻柔按摩,不仅对失眠有奇效,而且也主治头疼、头昏。
除了百会和四神聪之外,我们还可以按摩安眠穴。
安眠穴在颈部的后面,用双手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安眠穴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等到安眠穴有了酸胀感为止。
按摩完这三个穴位之后,会有明显的困意,每天坚持按摩几次,睡得香,不易惊醒。
但是自己按摩往往用不上力气,建议用这种专门的按摩头部的按摩仪。
它的力度是可以调节的,上面有4个按摩钮,还可以做到全方位按摩头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
头部血液循环了,穴位也通了,每天坚持用这种按摩仪按摩,舒服不累人,躺着自己就能按摩。
而且除了头部,全身都是可以按摩的,肩膀酸了、腿酸了,都能自己按摩,十分小巧,但是动力十足。
相当于买了一个全身按摩器,不管是出差、散步还是在家,随
时随地都能按摩了!。
头部按摩(失眠)穴位、手法及穴位图医学PPT课件全

1、和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手指推眼眶周围,后揉太阳穴以及眉心各2分 钟,然后揉按颈椎两侧的下陷处,即风池穴3分钟。长期坚持可见睡眠质
量改善。
.
2、按摩耳廓。人体躯干和内脏在耳后廓均有一定的反应部位,所以按摩 耳廓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入睡。
•.
• 愿你健康舒适的入睡!来自外,以拇指指腹自印堂向上直推至发际止,反复推20~30次。 祛病功效:主治失眠、神经衰弱、感冒、血管性头痛、额窦炎、眶上神经痛、
鼻• 息.肉、高血压、疟疾、神经性呕吐、面肌痉挛等。
6、按揉太阳穴 位置:在头侧,眉梢与眼外角延续交叉处,向后约l横指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指腹分别按于两侧太阳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
3、按摩额头。两手指曲成弓状,第二指节的内侧紧贴着印堂,从眉间开 始向前额两侧抹压约做40次左右,失眠者就可顺利入睡。
•.
4、孕妇失眠可做鸣天鼓操作仰卧位,两手掌紧贴两耳中间,三指轻叩击后脑枕 骨20次,两手骤然离开耳孔,再反复做两次,共轻击枕骨60次。功能健耳去头晕,
清脑镇静,催眠。
•.
5、推摩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的中间。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以一手拇指放于印堂穴,其余四指附于对侧目
感为佳。如需要较大范围或力量较重的按揉,可以用两手的鱼际部代替食指。 祛病功效:治疗失眠、感冒、头痛发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
•.
7、点揉四神聪 位置:在头顶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就是百会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
4个穴位,统称四神聪。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双手的食、中指同时点揉四神聪,每穴点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
9、点按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的腕横纹上。
失眠穴

1、失眠穴
此穴位又被称为“百敲穴”,位于脚后跟的中间位置。
按摩时可以利用拳头进行锤击,大概100次左右,就可以帮助入眠。
2、完骨穴
在我们耳垂后有一凸骨,被称作“乳突”,“乳突”对下沿后缘的地方,对上面的骨头进行触摸,有浅凹处,按压有震动感觉,就是“完骨穴”。
按摩时用大拇指进行揉按即可促进睡意到来。
3、三里穴
在膝眼往下大概3寸,两筋的中央位置。
按摩是用手指按揉3到5分钟即可。
4、三阴交穴
在内踝对上3寸、胫骨的后缘部位。
只要用大拇指指腹适度按揉该穴位3分钟即可。
5、涌泉穴
在前1/3脚底凹陷的部位。
利用手指指腹按揉该穴位100次左右,有助治疗失眠,通过睡眠质量。
6
6、印堂穴
在两眉毛的中央位置。
按摩时用大拇指适度推磨2到3分钟,可以舒缓紧张神经,缓解失眠情况。
失眠穴位按摩

失眠穴位按摩
少海穴交通心肾,把心经多余的气血转移到肾上,作为心经的合穴.可以养心。
注: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凹陷处。
安定心神的作用非常强,还能泻心火,睡前点按易入睡。
多梦是肺热,可经常按摩手臂肺经上的尺泽穴。
转摁神门、风市拔罐、拽脚趾头都有效,得看看哪个适合自己。
贴十宣急得好像也有对症的。
失眠穴:大陵
失眠2穴:风池
据《中国针灸》杂志2005年第5期报道,广东茂名市人民医院林廷樾采用针刺大陵、“失眠”穴治疗顽固性失眠48例,取得满意效果。
48例中年龄16-71岁;病程90-3650天。
治疗方法:取双侧大陵、“失眠”穴(第二掌骨挠侧反应点,轻按即有酸麻胀或痛感处即是,如反应点不明显则取第二掌指关节后1寸,第二掌骨挠侧缘)。
治疗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临床治愈后再针3次以巩固疗效。
治疗4个疗程后,39例临床治愈(每天睡眠在7小时以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工作、生活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9全显效(每天睡眠在5小时以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间反复,经治疗仍可治愈),有效率100%。
失眠属祖国医学“不寐”范畴,本症病因主要是七情所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体虚等引起心神被扰或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成不寐。
大陵是心包经原穴;“失眠”穴源于道医藏象针灸学,是师传奇穴、经验穴,具有清心除烦、安神定志的作用。
两穴相配,效果更佳。
林廷樾同时认为此治疗方法简单,取穴少,但治疗时取穴必须准确,治疗方法正确才可取得满意效果。
睡前按摩哪些穴位有助于睡眠

睡前按摩哪些穴位有助于睡眠睡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提高免疫力、调节情绪、恢复体力等。
然而,许多人面临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易醒、浅眠等。
除了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舒适的睡眠环境外,睡前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助眠方法。
本文将介绍睡前按摩中哪些穴位能够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颧骨上方略向两侧的凹陷位置,按摩太阳穴能够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头痛,并有助于入眠。
睡前,用指腹轻轻按压太阳穴,以顺时针方向轻揉2-3分钟,同时可以闭上眼睛,放松身心,有助于放松大脑,促进入眠。
二、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正中线上,两腕横纹内侧凹陷处。
按摩神门穴可以调节心跳、缓解心悸和焦虑情绪,从而帮助入眠。
睡前,用双手的拇指指腹轻轻按压神门穴,每侧按摩1-2分钟,以舒缓的节奏进行,可以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深度睡眠。
三、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颈交接处,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释放日间的压力和疲劳,促进睡眠。
睡前,用手指轻轻按压肩井穴,以适度的力度按摩2-3分钟,可以有助于松弛颈肩肌肉,放松身心,进入宁静的睡眠状态。
四、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底,当第一蹼迎跖内侧的凹陷处。
按摩涌泉穴可以平衡体内能量,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有助于入眠。
睡前,将双脚放在床上,用拇指轻轻按压涌泉穴,用旋转的方式按摩2-3分钟,可以有助于放松全身,调节生理机能,提高睡眠质量。
五、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肩胛骨与颈椎骨之间的突起处。
按摩风池穴可以舒缓颈部和肩背肌肉的紧张,缓解头痛、脖子疼痛等不适症状,促进放松和入眠。
睡前,用指腹轻轻按压风池穴,每侧按摩1-2分钟,可以有助于舒缓颈部压力,放松身心,进入深度睡眠。
睡前按摩可以借助按摩工具或使用手指进行。
在按摩过程中,应适当控制力度,并按照自己的感觉进行按摩,不要过度用力或造成不适。
此外,每次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3分钟即可。
注意,在按摩前保持双手清洁,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角度进行按摩。
失眠多梦大脑不休息按摩哪个穴位(经常失眠容易忘事)

失眠多梦大脑不休息按摩哪个穴位(经常失眠容易忘事)中医认为“心藏神,心主血脉”,认为人之所以会出现记忆力减退、
精神疲倦、失眠等症,其根源在于心脾气血两虚。
要想改善这种症状,就
要补血养心,而神门穴就有这个功效。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取穴时手掌向上,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个突起的圆骨,圆骨后缘能摸到一
条大筋,大筋外侧缘(桡侧缘)与掌后横纹的交点就是神门穴。
(见下图)神门穴属于手少阴心经,是心的原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所以神门穴通治各种神志病。
每次可用大拇指按揉3-5分钟,每天2次。
其实,神门穴不仅可以辅助治疗健忘、失眠、痴呆等神志病,还能调节心
脏功能,治疗心痛、心烦、心悸等症,如果能与大陵穴、太渊穴一起配伍
使用,效果更好。
对于这几个穴位的按摩,还有一个又简单又效果极佳的方法,那就是
用右手将左手腕给攥起来,中指和大拇指对合来回搓。
这个方法能将三个
穴位全都按摩到,操作简单,而且不受时间和条件的约束。
老人按摩可以
提高免疫力,女人按摩可以美容养颜、调节神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科主任医师-李志刚/文,许建/编
,。
失眠按摩4个安眠穴位让你分分钟睡着还不起夜

失眠按摩4个安眠穴位让你分分钟睡着还不起夜展开全文导读:都市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常常会让睡眠质量欠佳,甚至会彻夜难眠,那么,失眠怎么办?失眠最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不妨试试中医治疗,失眠按摩这些穴位让你一觉睡到大天亮。
来源:1.少海穴屈肘,少海穴就在肘横纹内侧端纹头凹陷处。
少海穴属于手少阴心经,主要有理气通络,益心安神,降浊升清之功效。
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并制约,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进而引起肾阴亏损,让人出现失眠、多梦、虚烦等症,而按摩此穴便能解决。
可用中指指腹按压少海穴位,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按压5分钟,每天按压2次。
2.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可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便是。
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补益心气,调节自律神经,帮助入眠,还可辅助治疗心痛、心烦、健忘晕车等。
按摩神门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
3.内关穴采用正坐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两指宽的中央。
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穴位,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
可以帮助人体解除疲劳,调节自律神经,降低其兴奋性,进而让人更好的入睡,另外,还能改善胸痛、心悸、盗汗等症。
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按摩,直到有酸、麻、胀感为宜,每次按摩3分钟左右,每天2次。
4.安眠穴安眠穴位于项部,在耳后凹陷处与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
有平肝息风,宁神定志之功效,主要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等等。
按摩此穴可有效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便能起到镇静助眠的作用。
失眠的食疗方法1.百合枣仁茶百合30克,酸枣仁30克,龙眼肉15克,枸杞5克,茯苓10克,小麦5克。
一起放到砂锅里,加水煎煮,也可以直接用百合、酸枣仁泡茶喝。
清心安神,治心神不宁、失眠、烦躁不安等等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有关穴位治失眠按摩一组穴位: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按摩次数以大眠程度为准,失眠轻少按摩几次,失眠重多按摩几次。
按摩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10分钟左右可入睡。
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每天早上请喝一杯水每天早晨漱洗后,喝一杯温开水,对感冒、上火、大便干燥之类疾病同样有效。
上软下硬1个枕头睡眠好枕头适于用两个,每对高度不超过8厘米,且以上软下硬为宜。
上边的软枕便于调整位置,以达睡眠舒适。
下边的硬枕主要用于支撑高度。
使用这样的枕头,睡眠舒适,解除疲劳快。
爱诺康中药特效枕综合两种枕头的特点。
白酒泡灵芝可治失眠原料白酒一斤,灵芝半两;灵芝用水洗净,放进白酒瓶内,盖封严;酒逐渐变成红颜色,一周就可饮用,每晚吃饭时或睡觉前根据自己的酒量,多则喝5钱左右,如果平时不喝酒的可少喝。
柏树叶装枕头可安眠拣一些柏树叶,洗净晒干,装一个枕头。
柏叶枕在头下也有一股清香味,使人感到舒适,收到了镇静安眠效果。
鲜果皮能使你安眠将鲜桔皮或梨皮、香蕉皮50-100克,放入一个不封口的小袋内。
晚上睡前把它放在枕边。
上床睡觉时,便闻到一股果皮散发的芳香,使你安然入睡。
红果核大枣治失眠红果核洗净晾干,捣成碎未(可求助中药店)。
每剂40克,加撕碎的大枣7个,放少许白糖,加水400克,用砂锅温火煎20分钟,倒出的汤汁可分3份服用。
每晚睡觉前半小时温服,效果好,无副作用。
摩擦涌泉穴治失眠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问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
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
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吃大蒜可治失眠每天晚饭后或临睡前,吃两瓣大蒜,我历来不习惯吃蒜,因此是把蒜切成小碎块用水冲服的。
吃葡萄可治疗失眠研究人员共对8种葡萄汁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可能含有睡眠辅助激素——褪黑素。
褪黑素是大脑中松果腺分泌的物质,可以帮助调节睡眠周期,并能治疗失眠。
夜晚时褪黑素水平上升是睡眠的信号,黎明时下降则是醒来的信号。
由于葡萄酒中含有抗氧化剂和酒精,其所含褪黑素的数量可能更高,更有助于睡眠。
芳香疗法可治疗失眠通常,引起失眠的生理因素都很简单,像是太少运动、饮食不适当、晚上喝了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床不舒服或身体不适等。
增加运动、饮食清淡、换个床垫等都可以改善睡眠品质、促进睡眠。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现代生活常有的焦虑和压力等问题也会引起失眠症,因此适当放松自己有助于增进睡眠。
瑜伽、冥想和呼吸技巧都非常有益,但最好的方法或许是规律地进行芳香按摩。
芳香按摩包含了温和、有疗效的接触,以及具有深层放松效果的精油,双管齐下同时帮助心理身体减轻压力,睡意就会自然而然的涌现。
大多数人在接受芳香按摩之后都能非常放松,甚至昏昏欲睡,因此晚上在家进行芳香按摩可说是最有效的结失眠术。
如果晚上无法进行按摩也不必灰心,白天去沙龙或诊所按摩的放松效果,通常可以维持数小时或数天的时间,配合芳香泡澡效果更好。
接受一~二次按摩可以治疗暂时性失眠,长期的失眠症就需要长期的按摩治疗。
按摩的效果具有累积性:接受数次按摩后,患者的确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压力减轻。
另外,精油熏香也可以改善睡眠状况:改善偶尔性失眠:薰衣草精油1-2滴,滴在枕头上。
芳香疗法长期失眠:洋甘菊精油熏香+泡澡,熏香时在香薰炉内加入8分水,每1平米增加1滴精油,泡澡可以用4-6滴精油即可,单方精油纯度很高,不可以单独使用,用前要经过稀释。
多梦易醒:橙花熏香,熏香时在香薰炉内加入8分水,每1平米增加1滴精油。
如果睡眠状况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必须持续使用精油一段时间。
编辑本段中医治疗描述失眠是临床多发病,是指不充分的睡眠或不完全的睡眠,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
中医治疗失眠有独特优势,本文从诊断标准、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其它方法治疗等几方面对国内临床对失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
其临床表现不一,包括难以入眠,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早醒,睡眠不深,甚至有时彻夜不眠。
属中医学“不寐”范畴。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多以镇静安眠为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药治疗有独特优势,疗效较好,现将5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概况总结如下:方法周仲瑛认为:郁、瘀、痰、火是引起失眠的主要病理因素,从病位分析,五脏皆于失眠有关,但其主要病位在心、肝[2]。
麻应富从脏腑、阴阳、痰瘀、情志四个方面论治失眠,脏腑论治细分为心、肝、脾胃、肾四个方面[3]。
周平安认为:睡眠虽然由心神所主,但与中焦诸脏腑密切相关,尤其与胆腑关系密切[4]。
王新陆认为失眠的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脑神逆乱[5]。
3.辨证分型:张怀亮[6]根据其临床经验,将失眠概括为两大证型:①实证:肝阳炽盛、心神被扰型,治以清肝泄热、镇心安神,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药用:柴胡12g,栀子10g,龙胆草12g,黄连10g,黄芩9g,当归9g,生地黄9g,半夏9g,白芍9g,生龙骨 30g,生牡蛎30g,磁石30g,合欢花15g,夜交藤20g,甘草6g。
②虚证:肝肾阴虚、心神失养型,治以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方以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
药用:黄连9g,黄芩12g,阿胶12g (烊化) ,白芍10g,酸枣仁20g,五味子9g,生大黄6g,清半夏12g,合欢花20g,夜交藤 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
李海聪[7]将失眠分为四个证型:①瘀血内阻、心神被扰型,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药用:柴胡20 g,枳实15 g,赤芍20 g,白芍20 g,生甘草20 g,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5 g,川芎18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川牛膝10 g ,桔梗15 g,石决明30 g,酸枣仁30 g,珍珠母15 g,香附12 g,合欢花10 g,浮小麦30 g,大枣5 枚,远志15 g,栀子10 g,琥珀粉3 g。
②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型,治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味,药用:党参15 g,炒白术15 g,生黄芪20 g,当归15 g,茯苓30 g,生甘草10 g,远志10 g,酸枣仁15 g,木香10 g,龙眼肉15 g,大枣 10枚,浮小麦30 g,香附12 g,合欢花10 g。
③肾阳不足、心神不安型,治以补肾温阳、潜阳安神,方用肾气丸加减,药用:炙附片 6 g,肉桂 4 g,熟地黄15 g,泽泻15 g,茯苓 30 g,山茱萸15 g,怀山药15 g,牡丹皮10 g,川牛膝10 g,桔梗15 g,磁石20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珍珠母15 g,香附15 g,合欢花12 g,酸枣仁40 g,远志15 g,石菖蒲15 g,紫石英15 g,丹参30 g 。
④阴虚火旺、心神不宁型,治以滋阴降火、益气养血,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味,药用:当归15 g,生地20g 熟地黄20,生黄芪15,黄柏10,黄连10 g,黄芩10 g,山茱萸15 g,知母15 g,龟甲20 g,鳖甲20 g,石决明30 g,磁石20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香附12 g,合欢花10 g,酸枣仁40 g,阿胶10 g(烊化),百合15 g,茯苓30 g。
顾宁[8]将失眠分为六个证型:①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益气养阴安神 ,方用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加减,药用:太子参12g、麦冬 15g、五味子10g、酸枣仁10g、知母10g、川芎10g、茯苓12g、夜交藤 30g等。
虚烦者加用百合 20g ,紫贝齿 15g ;面部烘热者加用功劳叶 12g、白薇 12g ;盗汗、自汗者加用浮小麦 10g ,瘪桃干10g ,糯稻根10g ;日久出现舌质紫黯血瘀之象者,加用景天三七 15g。
②瘀血内阻型,治以活血化瘀安神,方用桃红四物汤为主加味,药用:桃仁10g ,红花10g ,生地12g ,赤芍12g ,当归10g ,川芎15g ,夜交藤30g ,合欢皮 20g ,景天三七15g ,酸枣仁10g ,柏子仁10g等。
胸闷者加用炒枳壳 10g ,郁金 10g ;胸痛甚者加用紫丹参15g 。
③脾虚湿阻型,治以健脾利水安神,方选五苓散为主加味,药用:炒白术10g ,泽泻12g ,猪苓12g ,茯苓12g ,陈皮10g ,法半夏10g ,夜交藤30g ,茯神 10g等。
腹胀者加用大腹皮 12g ;纳呆者加用炒山楂 10g ,神曲 12g ,麦芽 12g ;若水饮化热者加用丹皮 15g。
④饮食积滞型,治以和胃润下安神,方用麻子仁丸为主加减,药用:麻子仁10g ,炒枳实10g ,陈皮10g ,法半夏10g ,酸枣仁 10g ,炙远志 12g ,柏子仁 10g 等。
伴口干者加用太子参12g、大麦冬12g ;脘痞甚者加用枳实15g、莱菔子15g ;饮食积滞者加用炒山楂10g ,神曲12g ,麦芽12g 。
⑤肝阳上亢型,治以平肝潜阳安神,方用天麻钩藤饮为主加减,药用:天麻 10g、钩藤12g、桑叶10g、滁菊花10g、炙远志15g、酸枣仁10g、夜交藤30g、合欢皮 20g 等。
眩晕、头痛甚者,加用珍珠母15g、罗布麻叶12g、牡蛎 15g ;伴有耳鸣者加用枸杞15g ;阳亢化热出现口干口苦者 ,加用苦丁茶 12g ;心烦、胸闷者,加用炒黄连3g ,郁金10g ;腰膝酸软者,加用炒杜仲15g ,制首乌15g。
⑥心火上炎型,治以清心祛火安神法,方以莲连汤为主加减:莲子心 6g ,炒黄连 3g ,五味子 10g,熟枣仁 10g ,夜交藤 30g ,合欢皮 20g ,百合 20g ,紫贝齿 15g。
3.基本方加减治疗:李刚等[9]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柴胡12g,制半夏9g,黄芩9g,生晒参9g,干姜3g,大枣4枚,生龙骨30g(先煎) ,煅牡蛎 30g (先煎) ,生铁落 20g,茯苓15g,桂枝15g,大黄5g)。
心火炽盛者加栀子 12g,竹叶 15g,夏枯草 12g;肝郁化火者加龙胆草 6g,黄连 6g,香附6g;痰热内扰者加竹茹12g,陈皮12g,知母 12g;阴虚火旺者加生地15g,白芍15g;牡丹皮15g;心脾两虚者加白术15g,黄芪15g,炙甘草 9g;心胆气虚型酸枣仁30g,远志12g,太子参 15g。
治疗30例6型失眠,痊愈 (36% ) ,显效(46% ) 。
姚黎[10] 用安神定志汤(太子参 15 g, 酸枣仁 30 g,五味子 15 g ,当归 10 g ,川芎 6 g, 生地黄15 g, 建曲10 g, 茯苓15 g ,生龙齿 15~ 30 g, 珍珠母 15~ 30 g)治疗100例失眠,有效率(96%)倪志坚等[11]用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 20g, 知母 15g, 茯神15g , 云黄连10g ,龙骨20g ,牡蛎 20g ,当归 15g ,生地黄 15g ,白芍药 15g, 甘草 10g)治疗82例失眠,有效率(98%)4.自拟方加减:施金凤[12]以安神汤(黄芪25g,酸枣仁 20g,当归 15g,云茯苓 12g,枸杞 20g,山萸肉12g,五味子 12g,柏子仁 15g,甘草 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