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简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笔者在教学 中就情景 意想不到 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学 生的兴趣 , 使他
创设 民主 、 和谐 、 平等 的教 学情景 , 让
如, 在讨 论微粒 的运动性时 , 师创设如 次挫折 , 教 在学 习者不懈 的探 索中引导他们 准确
学 生 积 极主 动 地 学 习
下 情境 : 在烧 杯 A中装入 2 m 0 L蒸馏 水 , 滴入 运 用 已有 的知识 。这不 仅能激 活学习者 的思 教 育家杜威说 过 :被 人尊重 和信任 的欲 2 3 “ ~ 滴酚酞试液。 让每一个 同学都看 , 得到的溶 维 , 而且有助于调动学 习者强烈的发现欲望和 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 。心理学研 究表 液 是无色的。在烧杯 B中装 入 1m 0 L浓氨水 。 自信成 功的认识 内驱力 , 为困难情况 中学习的
要 求 自己在很 短的时 间内叫 出班 上每一位 学 ( ) A中滴 入的滴酚酞试液要过一会儿 可以是教师 , 1杯 也可 以是 学生在 学习活动 中 自己 生的名字, 课余时间经常询问不 同类型不 同层 才能变色, 与烧杯 B无关 。 提 出。它组 成 课 堂一 个 又 一 个新 的认 知 冲 突 ) 。 次的学生 以交换意见 , 师生 间建立一 种平 等的 () 2 烧杯壁上沾 有某种物质 , 散发 出的肉 让 学 生 在 学 习 中研 究 , 研 究 中学 习 , 而 激 在 从 朋友式 的融洽关系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 , 眼看不见 的微粒与烧杯 A中的溶液接触 , 使其 活课堂教学。最后利用得到的新的知识解决实 并想方设法从不 同角度 , 只要是 合理的都给予 变红。 际 问题 。 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 以鼓励学 生发表 不同的见 () 3 烧杯 B中的浓氨水散发 出一种肉眼看 五、 创设期望的情 境 , 激发情感机制 , 使学 解, 阐述 自己的观点。要在 学生中形 成一种共 不见 的微粒 , 溶解 到烧 杯 A中的溶液 中 , 使溶 生 对学 习有 激 励 感 识; 不怕见解错 , 就怕没见解 ; 不怕 问题 提得不 液 A变 红 。 教师 的期 望对学 生学习成绩 提高影 响实 好, 就怕没问题。课 堂上教 师对 学生所犯错误 三 、 设 “ 功 情 境 ” 让 学 生 有 主 动 参 与 在太大 。学生非常在 乎教师对 自己的看法 。有 创 成 。 定要有高度 的容忍精神 , 引导学 生对 所发 要 的 自豪感和成功的体验 例 , 校一名学 生生得 白皙 、 腆 、 向、 某 腼 内 不 现问题展 开讨论 。教师要设计好讨论 的问题 ; 所 谓 “ 功情境 ” 成 ,就 是 使 学 生 成 功 地 学 善言辞 , 并且成 绩平平 , 而一位新任班 主任 然 讨论 的 问题 要体 现知 识 的 连 贯性 和深 刻 性 。同 习 ,使他们的好 奇心与学 习愿望获得满足 , 从 见她长得很 像 自己的孩子 , 由 自主地对她特 不 时, 老师还要作好 有效 的调 控 , 使讨论始 终处 而体验 到学习活动 的快乐 。教 师要努力创设 别喜欢 、 关心和爱护 , 上课用 和蔼 的语气 、 信任 于宽松的气 氛中, 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思维 “ 功情境 ”让每位学生在顺境 学习中体验欢 的 目光让她回答 问题 ,回答后 总夸 奖她几 句。 成 , 的积极性 , 使学生 的智 力从 “ 常态 ” 跃迁 到“ 激 乐, 在逆境探 索中体验成功 , 那么学生学 习的 学年下 来 , 该生该 门功课特别好 , 并带动其
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和方法

的摘果子 时 , 跳一跳 , 需“ 够得着 ” 只要付 出一定 努力就 ,
会 有收获 。
3 诱 发 性 原 则 .
在创设教学 情境时 , 要保 证所设 情境 和学生 的 已有 认知 发生 冲 突, 而 在学生 心理 上造成 悬念 , 从 让学 生脑 海 中出现 这 么一 个 问 号 “ 为什 么 和 我所 想 象 的 不一 样 呢? 以唤起 他 们 强烈 的求 知 欲望 , ” 引发 他 们 的 积 极思
专题 论析 HNX E J O U ^KO ZO GU I XE CN A
化 学教 学 中创 设 问题 情 境 的原 则 和 方 法 广西武呜县 高ຫໍສະໝຸດ 中学(3 10 潘建锋 50 0 )
现代 心理学的研究表 明 , 良好 的教学情 境能使 学生 产 生愉快 的学 习情 绪 , 注意力 集 中 , 提高 大脑 的活 动效 率 。情境 教学就是在教学 中充分利 用形象 , 创设具 体而 且 生动 的场 景 , 激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而 引导学 生从 从 整体上理 解 和 运用 教 师 所 传授 知 识 的一 种教 学 方 法 。
2 接 近 性 原 则 .
奇特的化学反应现象等等给 了学 生强烈 的感观刺 激 , 增
强了学生大脑皮层 的兴奋性 、 拨动 了学生 的心弦唤起 学
在课 堂教学 中 , 教师所创设 的化学教 学情境 要符合 心理学 的“ 近发展 区” 最 理论 。创设 问题 的深 度难 度 不
生探 究知识 的强烈欲望 。学生在 第一节化 学课 中, 看到 镁 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 , 间银 白色金属 变成 白色粉 瞬
1 用 实验 创 设 情境 .
实验是化学 的灵魂 , 化学实验 是化学 赖 以形成 和发 展 的基础 , 是展现化学魅力和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的主要 方法 , 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 能力和创 造能力 的重要 手段 。生动鲜 明的实验现象在 带给学生惊 奇 、 不解 和矛 盾的 同时 , 更能激起学生强 烈的求知 欲和探究 欲 。因此 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 中要不 断研究实验 的教学方 法 , 除 了加 强演示 实验 的功能 以外 , 可 以利用趣 味实验 、 还 探
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方法探讨

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方法探讨摘要:要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要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启发引导,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方法。
本文从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化学实验等角度详细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的4种方法,以此作为提升化学课堂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设计方法1.问题情境创设的内涵所谓问题情境创设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定的教学的客观条件。
如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设置疑问,布下迷局,引起同学的关注;或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使学生面临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惊奇、困惑,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教学策略的实质就是通过这一手段揭露事物的内在矛盾,从而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矛盾,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尽快进入思考、探索状态。
2.化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2.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将学科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两相融通创设问题情境,如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用的塑料袋、一次性餐盒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分解掉等。
提出问题:如何比较和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怎样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抽象概念,不同的学生对这些例子会有不同的理解,一般学生只认识到反应的快慢,不会深层次地再通过例子而想到怎么控制反应速率。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让学生在该情境里掌握了所学化学知识。
2.2利用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初 中 化 学 课 堂 有 效 教 学 情 境 的 创 设
刘 敏
( 沂 市王 楼 中学 , 新 江苏 新 沂 摘 要 : 着 素 质 教 育理 念 的 深入 发 展 , 化 学 教 学 中 随 在 培 养 学 生 的化 学 综 合 素 质 成 为 了 目前 开展 化 学 教 学 活 动 的 重 要 目标 。 而要 实现 这 一 目标 , 必 须 改革 传 统 的 教 学 方式 . 就 其 中为 学 生创 设 恰 当的 教 学 情 境 对 于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提 高 就 具 有 明 显 的推 动 作 用。 本 文 从 四 个 方 面 简 单 阐 述 了化 学教 学 中 为 学 生创 设 教 学 情 境 的 几 个 途 径 ,希 望 对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提 高 和 素质 教 育 目标 的 早 日实现 有 所 裨 益 。 关 键 词 : 中化 学教 学 新 课 改 教 学情 境 综 合 素 质 初 213 ) 2 4 3
一
、
一
并 激 发 思 维 动力 。 如 , 在 讲解 第 四章 第 一 节 “ 烧 与 灭 火 ” 例 我 燃 的知 识 时 , 播 放 了几 段 有 关 火 灾 的 视 频 , 播 放 了几 段 救 火 就 又 的演 示 动 画 ,其 中 既有 正 确 的救 火 方 式 ,又 有 错 误 的 救 火 方 式 , 学 生 看 完 视 频 以后 能够 总 结 知识 与规 律 。 过 多 媒 体 创 让 通 设 的教 学 情 境 相 较 于传 统 的课 堂 教 学 ,无 论 是 在 教 学 内容 还 是 教 学 形 式 上 , 对 学 生 具 有 更 大 的 吸 引力 . 而 引 导 学 生 更 都 从 加 积 极 主 动 地进 行 学 习活 动 三 、 用 实 验 创 设教 学情 境 利 化 学 是 一 门 建立 在科 学 实 验 基 础 上 的 自然 学 科 .一 系 列 的化 学 概 念 、 律 都 是 以科 学 的实 验 为依 托 而 形 成 的 。 学 习 规 在 化 学 学 科 的 过程 中 , 验 是 经 常 采 用 的 一种 有效 的学 习方 式 . 实 并 且 相 较 于 理论 学 习 ,学 生 对 于直 观 的化 学 实 验 更 容 易 理 解 和 接 受 。例 如 , 在 讲 解 第 二 章第 三节 “ 妙 的 二 氧 化 碳 ” . 我 奇 时 利 用 两 组 简 单 的演 示 实 验 开 展 了教 学 活 动 : 一 组 实 验 , 先 第 首 我 拿 出 了两个 集 气 瓶 , 中 一 个 收 集 了 一定 的二 氧化 碳 气 体 , 其 另 一 个 是 空 瓶 ,然 后 迅 速 将 两 支 燃 烧 的蜡 烛 放 入 两 个 集 气 瓶 中 , 果 其 中一 根 蜡 烛 很 快 就 熄 灭 了 . 另 外 一 根 还 在 继 续 燃 结 而 烧。 接着 , 做第 二 组 实 验 , 拿 出 两个 塑料 瓶 . 中一 个 是 空 瓶 先 其 子, 另一 个 收 集 了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 后 向这 两 个 瓶 子 中 加 入 一 然 定 的水 , 果 , 中 一 个 瓶 子 迅 速 地 憋 了 下 去 , 另 外 一 个 瓶 结 其 而 子 没 有 什 么 变化 。 待两 组 实 验 结 束 以后 , 提 问 :为 什 么 同 样 我 “ 的瓶 子 在 实 验 过 程 中产 生 不 一 样 的 变 化 ,其 中有 哪 些 原 因 呢 ?” 科 学 实 验 和 问 题 的 引 导 之 下 , 生 不 自觉 地 投 入 到 思 在 学 考 活 动 中。 样 , 师 再 进 行接 下 来 的教 学 活 动效 果 自然 会 好 这 教 很多 。 四 、 用 生 活 中 事例 创 设 教 学 情境 利 化 学 是 一 门来 源 于生 活 并 应 用 于 生 活 的 学 科 .在 生 活 周 围 只要 留心 观察 , 会 发 现 化 学 的 影 子 . 以说 , 到 航 天 卫 就 可 大 星 、工 业 生 产 ,小 到每 个 人 的衣 食 住 行 都 离 不 开 化 学 这 门 科 学。 而相 较 于 课 本 上 的化 学 知 识 . 生 对 于周 围 的生 活 显 然 更 学 加熟悉 , 因此 , 创 设 教 学 情 境 的过 程 中 , 师 可 以试 着 从 生 在 教 活 中的 事 例人 手 ,选 取 一 些 学 生 较 为 熟 悉 的 生 活 素 材 创设 教 学 情 境 , 近 学 生 和 化学 知 识 之 间 的距 离 。 如 , 在 讲解 “ 拉 例 我 酸 的性 质 ” , 时 就提 出 了这 样 几 个 问题 : 人 们 在 吃 鱼 的 时 候 不 小 “ 心 被 鱼 刺 卡 到 , 时 候 很 多 人 会 采 取 喝 醋 的方 式 软 化 鱼 刺 . 这 大 家 说 这 种 方 法 可行 吗 ?我 们 在 做 馒 头 的 时 候 会 向 面 粉 里 加 上 些 食 用碱 , 是 为 什 么 呢?为什 么 在 吃 松 花 蛋 的 时候 最 好 是 这 蘸 着 醋 吃 呢 ? ” 一 系 列 问 题 的 引 导下 . 导 学 生 对 酸 的 性 质 在 引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以下是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1. 实验室教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了解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
例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酸碱中和指示剂的实验以观察指示剂变化的过程和颜色变化的原因。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提高。
3. 观察实物:在课堂中展示化学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来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
例如,在学习单质和化合物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金属、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颗粒形状、颜色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
4. 视觉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学习化学知识,在进行视觉化的概念易于理解。
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可以通过图表、动态模拟等方式来呈现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以上是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些途径与实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知识理解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初中化学创设情境教案

初中化学创设情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概念;
3.能够设计化学反应情境并进行观察分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设计化学反应情境并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导学生探讨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2.概念讲解:介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是原料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3.情境创设:老师提供一些化学物质和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化学反应情境,并记录设计思路。
4.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思路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过程,记录生成物和观察现象。
5.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总结反应规律。
6.讨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总结规律和经验。
7.小结复习: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强化学生对化学反应概念的理解。
四、实验器材和材料:
1.氢氧化钠固体、盐酸溶液、酚酞指示剂等化学品;
2.实验玻璃仪器、试管、试管夹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设计化学反应情境并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律,防止和杜绝组内成员“跑题”。
(6)要使学生养成高度的责任全组的成功要依靠于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
责任感的关键在于组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地通过学习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让每个人感到他个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还要负起帮助、鼓励、支持队友的责任,要知道在整个活动中自己并不是一个免费乘客。
3.3 及时准确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
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在学生小组合作实践课中,恰当地把握评价标准和一定的激励机制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把握好对小组讨论的评价标准:3.3.1 评价应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多说整体,少说个人,避免言语不慎伤及少数人学习的积极性在不忽视对个人评价的基础上,更应侧重于集体评价。
并且要把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习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作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从而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和小组歧视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3.2 评价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也要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认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打消个别学生的依赖思想。
3.3.3 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势必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为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中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定一个"水平线",并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超越这条线,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与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快感。
这样的评价,比一刀切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与实际意义,也更有效果;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说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大胆表现自己。
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

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提⾼课堂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主动的构建活动,学习应与⼀定的情境相联系,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利⽤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的新知识。
这样获取的知识便于保持,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全⽇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在设计教学时,要努⼒创设⽣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个学⽣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让学⽣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课堂教学效率。
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1.利⽤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标的全⾯落实具有重要的作⽤,化学实验是最形象、⽣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法之⼀。
利⽤化学实验创设情景时,可以采⽤演⽰实验、探究实验、⽣活⼩实验、趣味性实验等⽅法,培养学⽣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的实验动⼿能⼒和增强学⽣的⾃主学习能⼒。
笔者在“绪⾔”课的教学时,通过⼩实验,来创设情境:实验1,将⼀张滤纸张贴在⿊板上,对着滤纸喷上⽆⾊液体。
⽩⾊滤纸上显⽰出红⾊的“化学”字迹(事先⽤酚酞在滤纸上书写上“化学”两个字,然后⽤稀碱液喷)。
实验时,学⽣们屏住呼吸,仔细观察上述实验后异常兴奋。
此时问他们:“⼤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声地回答“想”。
师说“请随我⾛进化学世界”。
这充分调动了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然后,教师再提出“同学们想不想亲⾃见证奇迹?”让学⽣亲⾃动⼿做实验2“魔棒点灯”,⽤蘸有⾼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
上述利⽤化学实验创设的情境,学⽣看到实验产⽣的奇妙化学现象,⼜通过⾃⼰动⼿“做⼀做”,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激发了学⽣进⼀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充分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愉悦、轻松地“⾛进化学世界”,感知“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摘要】教学中的情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起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化学新课程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情境的创设既能出自教师、学生的语言,也可来源于化学的实验,实物,还可出现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动画画面上。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简述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种常用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84-01
化学学科有着天生的魅力,假如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奇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谈一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常用创设方法。
1、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受原有知识和经验定势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想当然”的进行分析和推导,有时产生错误。
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设计问题,让学生走进“错误”,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使他们感到惊讶、困惑,于是产生问题情境。
例如,讲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时,先让学生回想燃烧的定义,
然后提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不少的学生是“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的答案,但当学生眼见到氢气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后,这“出乎意料”的现象,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缘由,对这一知识的认定恐怕使学生终生难忘。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十毫升水和十毫升的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毫升”等等现象,当时都让学生惊讶无比,正是如此,学生很急于知道答案,思维高度的集中。
2、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奇有趣的实验场景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巧妙地运用实验手段再现强化突出物质的各种变化,便于学生观察、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似会非会,似懂非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趣味盎然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探索学习盐酸的性质时设计这样一个试验:把两个鸡蛋分别投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结果鸡蛋在盐酸中跳起了舞。
同学们惊讶极了。
通过一个小实验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激励他们寻求、探索其中的奥秘,使学生急切地想了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顿时,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
尔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这样可以及时将好奇心转移到教学任务和控制目标上来,可以诱发和强化学生的内动力,清楚信息接受的不确定性。
3、利用生活实例。
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我们可从身边的生活体验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在“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中,我创设了以下情境:
同学们,你们最不喜欢哪个季节?我最不喜欢夏季,热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夏季有很多蚊虫。
(动画展示)暑假,小明同学正在兴致勃勃的观看《西游记》,不料被一个偷嘴的大蚊子狠狠的叮了一下,小明的皮肤上立即肿起了一个大包,又痒又痛。
小明立即去找花露水止痒,可惜花露水用完了。
小明灵机一动,用浓肥皂水涂在叮咬处,很快症状就缓解了。
为什么被蚊子叮咬过后会红肿痛痒?为什么用花露水或者肥皂水能缓解这种症状?这个例子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急于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所以,接下来学习酸与碱之间反应的知识也就很顺利了,学习的效果也非常好。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消除了对科学知识的距离感,在顺利引入新课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了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科学服务于生活。
4、运用问题创设情境
“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注意,增强学习针对性,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由此激活
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整个的学习活动起到积极的定向作用。
所谓问题情境,简单地说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问题情境的设置取决于教师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处于探索的情境中,激发他们进行一定的智力和动作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5、利用现代电化教学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影、像、声、动画综合呈现的现代电教媒体能够形象地反映常规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直观范围,使抽象的微观结构模型化和动态化。
例如能显示化工生产的原理,微观世界的奥秘,反映新的科技成就等。
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达到由境人情,情境交融,就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充分唤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认知过程中,这既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也是优化化学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