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
简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笔者在教学 中就情景 意想不到 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学 生的兴趣 , 使他
创设 民主 、 和谐 、 平等 的教 学情景 , 让
如, 在讨 论微粒 的运动性时 , 师创设如 次挫折 , 教 在学 习者不懈 的探 索中引导他们 准确
学 生 积 极主 动 地 学 习
下 情境 : 在烧 杯 A中装入 2 m 0 L蒸馏 水 , 滴入 运 用 已有 的知识 。这不 仅能激 活学习者 的思 教 育家杜威说 过 :被 人尊重 和信任 的欲 2 3 “ ~ 滴酚酞试液。 让每一个 同学都看 , 得到的溶 维 , 而且有助于调动学 习者强烈的发现欲望和 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 。心理学研 究表 液 是无色的。在烧杯 B中装 入 1m 0 L浓氨水 。 自信成 功的认识 内驱力 , 为困难情况 中学习的
要 求 自己在很 短的时 间内叫 出班 上每一位 学 ( ) A中滴 入的滴酚酞试液要过一会儿 可以是教师 , 1杯 也可 以是 学生在 学习活动 中 自己 生的名字, 课余时间经常询问不 同类型不 同层 才能变色, 与烧杯 B无关 。 提 出。它组 成 课 堂一 个 又 一 个新 的认 知 冲 突 ) 。 次的学生 以交换意见 , 师生 间建立一 种平 等的 () 2 烧杯壁上沾 有某种物质 , 散发 出的肉 让 学 生 在 学 习 中研 究 , 研 究 中学 习 , 而 激 在 从 朋友式 的融洽关系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 , 眼看不见 的微粒与烧杯 A中的溶液接触 , 使其 活课堂教学。最后利用得到的新的知识解决实 并想方设法从不 同角度 , 只要是 合理的都给予 变红。 际 问题 。 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 以鼓励学 生发表 不同的见 () 3 烧杯 B中的浓氨水散发 出一种肉眼看 五、 创设期望的情 境 , 激发情感机制 , 使学 解, 阐述 自己的观点。要在 学生中形 成一种共 不见 的微粒 , 溶解 到烧 杯 A中的溶液 中 , 使溶 生 对学 习有 激 励 感 识; 不怕见解错 , 就怕没见解 ; 不怕 问题 提得不 液 A变 红 。 教师 的期 望对学 生学习成绩 提高影 响实 好, 就怕没问题。课 堂上教 师对 学生所犯错误 三 、 设 “ 功 情 境 ” 让 学 生 有 主 动 参 与 在太大 。学生非常在 乎教师对 自己的看法 。有 创 成 。 定要有高度 的容忍精神 , 引导学 生对 所发 要 的 自豪感和成功的体验 例 , 校一名学 生生得 白皙 、 腆 、 向、 某 腼 内 不 现问题展 开讨论 。教师要设计好讨论 的问题 ; 所 谓 “ 功情境 ” 成 ,就 是 使 学 生 成 功 地 学 善言辞 , 并且成 绩平平 , 而一位新任班 主任 然 讨论 的 问题 要体 现知 识 的 连 贯性 和深 刻 性 。同 习 ,使他们的好 奇心与学 习愿望获得满足 , 从 见她长得很 像 自己的孩子 , 由 自主地对她特 不 时, 老师还要作好 有效 的调 控 , 使讨论始 终处 而体验 到学习活动 的快乐 。教 师要努力创设 别喜欢 、 关心和爱护 , 上课用 和蔼 的语气 、 信任 于宽松的气 氛中, 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思维 “ 功情境 ”让每位学生在顺境 学习中体验欢 的 目光让她回答 问题 ,回答后 总夸 奖她几 句。 成 , 的积极性 , 使学生 的智 力从 “ 常态 ” 跃迁 到“ 激 乐, 在逆境探 索中体验成功 , 那么学生学 习的 学年下 来 , 该生该 门功课特别好 , 并带动其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情境化创设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情境化创设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化创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情境化创设的意义情境化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情境化创设的意义在于: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
2.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情境化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动手操作实验器材,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境化创设的方法1.创设生活化情境:将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食品中的化学成分、空气污染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
2.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在室内放置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的问题。
3.创设实验竞赛情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竞赛,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学习,通过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实验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一些危险性较高或成本较昂贵的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
四、案例分析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实验为例,介绍如何进行情境化创设。
具体步骤如下:1.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等。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以下是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与实例:
1. 实验室教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了解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
例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酸碱中和指示剂的实验以观察指示剂变化的过程和颜色变化的原因。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提高。
3. 观察实物:在课堂中展示化学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来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
例如,在学习单质和化合物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金属、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颗粒形状、颜色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
4. 视觉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视觉方式学习化学知识,在进行视觉化的概念易于理解。
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可以通过图表、动态模拟等方式来呈现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以上是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些途径与实例。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知识理解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初中化学创设情境教案

初中化学创设情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概念;
3.能够设计化学反应情境并进行观察分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设计化学反应情境并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导学生探讨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2.概念讲解:介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是原料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3.情境创设:老师提供一些化学物质和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化学反应情境,并记录设计思路。
4.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思路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过程,记录生成物和观察现象。
5.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总结反应规律。
6.讨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总结规律和经验。
7.小结复习: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强化学生对化学反应概念的理解。
四、实验器材和材料:
1.氢氧化钠固体、盐酸溶液、酚酞指示剂等化学品;
2.实验玻璃仪器、试管、试管夹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设计化学反应情境并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

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科学史料 ,可谓取 之不尽 ,历史上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动人事 迹 ,是教学情境创设 的最好素材 ,最能激
发 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热情。例如酸碱指示 剂~节教学 中,科学家波义耳的园丁把一 篮 美丽的紫罗兰送到书房里,当他欣 赏紫
的教学 中,安排学生从家中 自带小玻璃水 杯 、汤匙和适量蔗糖 ,上课开始 ,就让学
人 之 长补 给 之 短 的 优 良品 质 。
魔术最易引起学生奇想 ,用化学魔术 创设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和好奇兴 , 从而把教学推向高潮 。如初 中 “ ”一节 , 盐 让学生表演铜币变 “ 银”币的魔术 ,将铜 币依次在四个盛有无色液体 ( 稀硝 酸、清 水、硝酸银溶液、清水)的烧杯中洗一次 取 出 擦 千 净 ,铜 币 就 变 成 “ 币 ” 了 银
和 溶 液 就 会 变 得 不饱 和 ,于 是 就 意 识 到 只
培养他们的自信和乐观 。所以 ,这个阶段 , 教 师如果只做指挥者和控制者 、替代者或
旁观 者 都 是不 合 适 的 。
罗兰的鲜艳和芳香后 ,随手摘 了一束 向实
验 室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沉思着 ,现在 实
验 室里可 能正在制浓硫酸 ,不知道进行得
在这个阶 段,多以小组合作的 方式 , 根据他们 自己对现象 和问题 的想法 进行探
究,明确 自己的和小 组的观 点 ,进 行猜想 、
浅 谈 如何 在 初 中 化 学 教 学 中创 设 情 境
延 吉 市六 中 李 红 霞
在教 学实践 中,深刻领会课程纲要和 化学课程标准内涵和外 延,带着一种全新
生 自己动手沏一杯糖水 ,并引导学生注意
观察一杯水 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 。当学
生发现 加人过量蔗糖 ,杯底就会出现沉淀 时 ,指 出所得到的上层清液就是蔗糖的饱 和溶液 ,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 下一个 定义 。大多数 学生会认 为,饱和溶液就是 不能在 继续溶 解某种溶质的 溶液 ,而往往 想不到饱和溶液 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 :一 定温度 和一定量 的溶剂 。这时提出 问题 : 如何 把 所 得 的 蔗糖 饱 和 溶 液 变得 不 饱 和 ? 根据 自己的生 活经验和具体操作 ,学生会 发现如 果升高 温度或增加溶剂 ,原来 的饱
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

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提⾼课堂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主动的构建活动,学习应与⼀定的情境相联系,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利⽤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的新知识。
这样获取的知识便于保持,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全⽇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在设计教学时,要努⼒创设⽣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个学⽣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让学⽣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课堂教学效率。
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1.利⽤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标的全⾯落实具有重要的作⽤,化学实验是最形象、⽣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法之⼀。
利⽤化学实验创设情景时,可以采⽤演⽰实验、探究实验、⽣活⼩实验、趣味性实验等⽅法,培养学⽣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的实验动⼿能⼒和增强学⽣的⾃主学习能⼒。
笔者在“绪⾔”课的教学时,通过⼩实验,来创设情境:实验1,将⼀张滤纸张贴在⿊板上,对着滤纸喷上⽆⾊液体。
⽩⾊滤纸上显⽰出红⾊的“化学”字迹(事先⽤酚酞在滤纸上书写上“化学”两个字,然后⽤稀碱液喷)。
实验时,学⽣们屏住呼吸,仔细观察上述实验后异常兴奋。
此时问他们:“⼤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声地回答“想”。
师说“请随我⾛进化学世界”。
这充分调动了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然后,教师再提出“同学们想不想亲⾃见证奇迹?”让学⽣亲⾃动⼿做实验2“魔棒点灯”,⽤蘸有⾼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
上述利⽤化学实验创设的情境,学⽣看到实验产⽣的奇妙化学现象,⼜通过⾃⼰动⼿“做⼀做”,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激发了学⽣进⼀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充分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愉悦、轻松地“⾛进化学世界”,感知“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创设优质情境的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创设优质情境的研究二、优质情境的定义优质情境指的是在化学教学中,创设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
优质情境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创设优质情境的方法(一)情境化教学法情境化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内容置于具体情境、情景中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问题探究法问题探究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PPT、视频、实验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视听、触觉等多个方面进行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四、创设优质情境的实践效果通过对创设优质情境的教学实践,可以明显地发现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对化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通过实验、探究等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发展,通过问题探究等方式,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创设优质情境的教学方法对于化学教学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创设优质情境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足、课程设计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初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然而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问题分析1. 缺乏实际情境在化学教学中,老师往往侧重于传授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的结合。
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书本上,缺乏实际应用的体验,造成了知识的孤立性和抽象性。
2. 学生参与度低由于缺乏实际情境的创设,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低。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往往感到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会觉得化学知识难以理解和应用,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3. 学习效果差由于缺乏情境创设,化学教学容易陷入纯粹的知识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怪圈,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真正理解和应用它们,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解决策略1. 教学情境创设为了解决缺乏实际情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体验知识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工厂等化学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教学情境创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密切相关,通过教学情境创设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可以通过设置化学与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的交叉点,让学生全面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
在学生的学习中,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为主动,学得生动、活泼、有趣。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创设情境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不胜枚举,一般来说,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方法有:
一、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疑是学习的开端,趣是持续的动力。
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用日常生活实例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也是奇妙无穷的,当把千变万化的化学与丰富的生活展示给学生时,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激动和兴奋。
例如我在上《分子》这节课时,我把空气清香剂放在讲台上,然后问学生:“现在大家闻到什么气味了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香味”,“那么为什么会闻到香味呢?是香水分子‘长腿’跑进你们的鼻子里去了?”再联系生活中湿衣服变干,闻到花香等一些现象,从而说明物质的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我再接着问:“你们看见香水分子进入自己的鼻子吗?”学生回答:“没看见”,这样因势利导,因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肉眼是看不见的。
接着再用风油精涂在手帕上,让学生去闻,揭示分子的另一个特点,同种物质的分子
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这样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对学习化学感兴趣,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接受,且记得深刻。
实践证明: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以化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二、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我国古代教育家讲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创设的情境是思维的引发剂,应使人困惑,或令人兴奋;或引人入胜,或引人深思;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的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
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素材,如在讲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知识时,学生已有知识是: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一定显中性呢?以及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通过问题的创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动手实验,学生自己去探究,得出结论。
三、利用化学故事、谜语创设生动情境
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
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例如,讲《酸的复习课》时可给学生讲“密信”的故事:抗战时期,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在送情报的时候,为了防止情报落入敌人手中常用写“密信”的方式,就
是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别人看不见,如果用碘酒涂在信纸上,字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那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酸碱知识也设计另一种写“密信”的方法呢?在这样启发引导下,学生会积极动脑思考,兴趣盎然。
利用一些相关的化学谜语,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物质构成的奥秘》这部分知识,没有实验,要求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很多学生积极性不高,感觉很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给学生出一些谜语:打一化学元素①金库被盗--铁②水上作业--汞③石旁伫立六十天--硼④华盛顿的货币--镁⑤流水干,石头现--硫
四、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景
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模型、录像、照相等技术手段,不仅使课堂声图并茂,而且趣味性、直观性强,尤其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还能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例如,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全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教师可搜集有关神州六号发射方面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并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必将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刺激。
当学生心潮澎湃、兴奋不已时,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提出几个思考题:(1)神六发射时需要多种燃料做推动剂,若使用液氢做燃料,你认为有什么优点?若使用联氨(n2h4)做燃料,则需要用四氧化二氮做助燃剂,生成氮气和水,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航天员的食品为什么被做成“一口酥”?(3)为了净
化飞船中的空气,可使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这些题目把氢燃料的利用、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碱的通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诸多旧知识点在一个新鲜的情境中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顺利完成。
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复习,必然能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合学生心里创设游戏情境
兴趣是有意注意的开始,唯有兴趣,才会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中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征,创设愉悦的游戏情境进行课堂教学,以化学自身的魅力去诱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一接触就有妙趣横生之感,从而开阔思路。
这种课堂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初三化学元素符号的教学中,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
事情。
教师可把重点的元素符号都制成卡片,一面是名称,另一面是符号,然后组织学生做接龙游戏。
当教师高举卡片时,被叫的学生要马上说出卡片背面的内容,回答不上来的同学要接受一定的“惩罚”。
这样来组织教学,我想学生的积极性一定很高,注意力也能集中,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总之,教学活动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旺盛状态,教学过程就会有事
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