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劳动技能教案(精编)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劳动技术全册教案上册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劳动技术全册教案
上册
第一课:认识劳动技术
教学目标:
- 了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 掌握劳动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 培养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劳动技术
- 劳动技术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的各种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总和。
- 劳动技术的作用是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2. 劳动技术的分类
- 农业技术
- 工业技术
- 服务技术
3. 劳动技术的特点
- 实用性:劳动技术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的。
- 创造性:劳动技术可以通过创新来不断提高。
- 发展性:劳动技术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引出劳动技术的概念。
2. 通过图片和例子,让学生感受劳动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分类讲解劳动技术的三大类别。
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列举实际生活中的劳动技术例子。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分类讲解,提高了学生对劳动技术的理解和兴趣。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子列举方面,部分学生存在困难,需要加强实际案例的引导和举例。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c72415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07.png)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实用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发明创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明创造、简单维修。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实用技术、手工制作、生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维修工具、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约10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例题讲解(约20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生活小窍门、节能环保技术、发明创造等方面的例题。
3. 随堂练习(约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讲解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手工制作与劳动技能训练(约3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手工制作和生活技能训练。
5. 简单维修实践(约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维修实践,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2. 章节内容:生活中的技术、劳动技能3. 教学难点与重点:发明创造、简单维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个生活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并说明其原理。
(2)制作一个简易的手工制品,并介绍制作过程。
2. 答案:(1)节能环保技术示例: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电动车。
原理分别为:利用太阳能、提高发光效率、减少燃油消耗。
(2)手工制品示例:折纸、剪纸、木工制品。
制作过程需详细描述。
(3)简单维修经验示例:自行车轮胎修补、手机屏幕更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家庭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学生的手工制作与劳动技能训练5. 简单维修实践的操作指导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科学设定。
六年级上册劳技教案[最终定稿]
![六年级上册劳技教案[最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94d41df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0.png)
六年级上册劳技教案[最终定稿]第一篇:六年级上册劳技教案第一单元家政家用电器第一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些什么教学目标:1、了解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及电的来源。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统计分类。
3、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城市夜景,语音教室,医院手术室,商场电梯,花卉喷灌,电子显示屏。
2电的来源及发电方式的录像片。
3拍摄一些家用电器照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了电将会怎样?(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经验提出各种假设)2、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课文,认识电的广泛用途及它的来源。
1、多媒体展示电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
2、请学生说说点的其他用途,认识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3、观看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电的来源和发电方式。
4、了解电的来源后,针对不同的发电方式,可以有目的的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方式是节约用电(比如:随手关灯,出门关掉电视机等)5、同时还可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我们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很大,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就很少了,节约用电就是减少资源的消耗,这也是爱国的一种具体行为。
学习课文,评议学生家里的家用电器。
1、出示家用电器照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你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那些你会用?小组内可议一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的体会,进一步认识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同时完成书上习题。
2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统计表。
3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填空题。
4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法给家用电器分类。
(四)因地制宜,加强现场教学。
组织学生议一议自己希望用的的家用电器及理由,先小组内交流,后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参观,了解家用电器的生产流程;或到专业的家用电器商场参观,要赢有关人员作介绍,边参观边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给学生分号租后让学生自己去参观,回校后组织交流。
六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劳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和意义。
2. 劳动技能: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3. 劳动安全:教育学生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劳动安全。
4. 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打扫卫生、种植花草等。
5. 劳动欣赏:让学生了解一些劳动模范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劳动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热爱劳动,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种类和技能。
2. 示范法:演示基本的劳动技能,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劳动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劳动的意义、种类和技能。
2. 劳动工具:准备一些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3. 劳动实践场地:联系学校的劳动实践场地,如操场、花坛等。
4. 劳动模范事迹材料:收集一些劳动模范的事迹,用于教学。
六、教学进程第一周:1. 教学内容:认识劳动2.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
第二周:1. 教学内容: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2. 教学活动: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并进行示范。
第三周:1. 教学内容:学习劳动安全2. 教学活动:教育学生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劳动安全。
第四周:1. 教学内容:劳动实践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打扫卫生、种植花草等。
第五周:1. 教学内容:学习劳动模范2. 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劳动模范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劳动荣誉感。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详解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详解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研究简单的劳动技术操作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劳动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 常见的劳动技术操作方法;3. 劳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解决实际问题的劳动技术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劳动技术方法。
五、教学方法1. 前导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概念和作用;2. 演示示范:教师进行简单的劳动技术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3. 练巩固: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练,巩固所学的劳动技术操作方法;4. 解决问题: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劳动技术方法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动手能力;2. 通过练和问题解决活动,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材;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3. 劳动技术实践场地和工具。
八、教学安排本教案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以下安排进行教学:1. 引入活动: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研究兴趣;2. 演示示范:教师进行简单的劳动技术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3. 学生练: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练,巩固所学的劳动技术操作方法;4. 问题解决: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劳动技术方法解决问题;5. 总结归纳:对本单元所学的劳动技术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
九、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表现,进行日常评价和综合评价,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的详细解析。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上劳技教案

六上劳技教案教案名称:六上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技教学的意义和目标;2. 掌握合理利用劳技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劳技教学的基本概念;2. 掌握如何合理利用劳技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劳技活动创新。
四、教学准备1. 课件;2. 劳技器材和材料;3. 学生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劳技教学概述(10分钟)1. 引入教师介绍劳技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并解释为什么劳技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2. 课堂讨论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你们对劳技教学有什么了解?B. 为什么劳技教学对你们的成长很重要?第二节:合理利用劳技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0分钟)1. 技能培养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劳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通过手工制作、机械装配等活动。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项实践活动,例如手工制作一个小玩具或者简单机械装配,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 分享与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在活动中的体会,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第三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0分钟)1. 动手能力培养教师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通过劳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技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2. 创新思维培养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劳技活动中发挥创新思维,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际操作并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劳技活动,要求他们尝试实践中的创新思维,并展示自己独特的作品。
第四节: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劳技教学的意义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2. 展望未来教师展望学生在未来的劳技学习中将会面临的挑战,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结束语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持续参与劳技活动,并提醒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技教案教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技教案一、引言1.1 劳技课程的意义1.1.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1.1.2 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1.1.3 增强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劳动成果的珍惜1.1.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1.2 劳技课程的目标1.2.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1.2.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2.4 增进学生对劳动文化的理解和传承1.3 劳技课程的内容1.3.1 生活技能类:烹饪、缝纫、木工等1.3.2 工艺制作类:陶艺、编织、剪纸等1.3.3 农业体验类:种植、养殖、园艺等1.3.4 环保创意类:废物利用、节能环保等二、知识点讲解2.1 劳技课程的理论知识2.1.1 劳动的概念、类型和意义2.1.2 劳动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2.1.3 劳动工具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2.1.4 劳动成果的评价与分享2.2 劳技课程的操作技能2.2.1 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2.2.2 常见材料的加工技巧2.2.3 创意设计的实施步骤2.2.4 劳动成果的展示与交流2.3 劳技课程的情感态度2.3.1 尊重劳动,热爱劳动2.3.2 团结协作,乐于分享2.3.3 勇于尝试,不怕失败2.3.4 珍惜成果,感恩回报三、教学内容3.1 生活技能类教学内容3.1.1 烹饪:掌握基本烹饪技巧,学会制作简单菜肴 3.1.2 缝纫:学会使用缝纫机,制作简单布艺作品 3.1.3 木工:了解木工工具的使用,制作简易木制品 3.1.4 其他生活技能:如家电维修、家居布置等3.2 工艺制作类教学内容3.2.1 陶艺:学习陶艺制作技巧,创作陶艺作品3.2.2 编织:掌握编织技巧,制作编织品3.2.3 剪纸:学习剪纸艺术,创作剪纸作品3.2.4 其他工艺制作:如纸艺、布艺等3.3 农业体验类教学内容3.3.1 种植: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体验种植活动3.3.2 养殖:学习动物饲养知识,体验养殖活动3.3.3 园艺:掌握园艺技巧,参与园艺活动3.3.4 其他农业体验:如农业科普、农村生活体验等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掌握劳技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1.2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劳技作品4.1.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4.2 过程与方法目标4.2.2 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4.2.3 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 培养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4.3.2 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4.3.3 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劳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5.1.2 劳动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的掌握5.1.3 劳动成果的评价与分享5.2 教学重点5.2.1 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劳技工具箱:包括基本的手工工具,如剪刀、钳子、螺丝刀等6.1.2 材料盒:准备各种劳技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布料、木料等6.1.3 展示板:用于展示学生的劳技作品6.1.4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和展示教学资料6.2 学具准备6.2.1 学生工具包:每位学生配备一套基本的劳技工具6.2.2 学生材料包: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6.2.3 记录本:用于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6.2.4 安全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确保劳技活动安全进行6.3 环境准备6.3.1 教室布置:合理布置教室,确保劳技活动顺利进行6.3.3 安全检查:定期检查教具和学具,确保安全使用6.3.4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劳技教学内容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通过故事、游戏或生活实例引入劳技课程主题7.1.2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对劳技课程的期待7.1.3 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1.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7.2 课堂讲解与示范7.2.1 讲解劳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7.2.2 示范劳技作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7.2.3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7.2.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7.3 实践操作与指导7.3.1 学生分组进行劳技作品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7.3.2 引导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7.3.3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7.3.4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八、板书设计8.1 教学内容板书8.1.1 列出劳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8.1.2 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劳技作品的制作步骤8.1.3 强调劳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8.2 教学过程板书8.2.1 记录课堂讲解和示范的关键内容8.2.2 用图示、表格等形式展示劳技作品的制作方法8.2.3 记录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8.3 教学成果板书8.3.1 展示学生的劳技作品,让学生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8.3.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8.3.4 展示劳技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九、作业设计9.1 课后实践作业9.1.1 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劳技作品,让学生动手实践9.1.2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9.1.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9.1.4 要求学生记录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9.2 课后拓展作业9.2.1 推荐与劳技课程相关的书籍、视频等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9.2.2 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劳技项目,让学生体验劳技的实用性9.2.3 鼓励学生参与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的设计3. 实践操作与指导的实施4. 作业设计对于这些重点环节,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套劳动与技术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套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案名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课时安排:本册共20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劳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 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学会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
2. 农田劳动:让学生体验农田劳动的艰辛,学会农作物种植、养护的基本方法。
3. 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4.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讲解本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的目标和内容。
2. 教学家务劳动:讲解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
3. 实践: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技能参与家务劳动。
第二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实践情况。
2. 教学农田劳动:讲解农作物种植、养护的基本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农田劳动实践,学会农作物种植、养护。
后续课时依次教授手工制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每节课时结束后进行实践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家中是否能主动承担家务。
2. 学生农田劳动的表现,检查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农作物种植、养护方法。
3. 学生手工制作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教学资源:1. 家务劳动指导手册:提供家务劳动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 农田劳动工具:提供种植、养护农作物的工具。
3. 手工制作材料:提供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和工具。
4. 社会实践活动资源:联系社区、企业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和农田劳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我家的新厨房教学目标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了解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学会使用电饭锅,学会煮饭,做蛋糕,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
教学难点学习各类厨具、炊具的保养常识。
教学目标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或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学生填表格)2、交流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
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五、拓展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
第二课当好小小采购员教学目标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教学难点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
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买菜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二、购物要有计划1、出示问题“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2、小组讨论,完成填表(书上P6)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继续看交流。
第三课学做家常菜(凉拌黄瓜)教学目标1、掌握切、拌的技术。
2、让学生通过制作冷盘——蒜泥黄瓜,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切、拌的技术。
教学难点切的技术和菜肴的咸淡控制。
教学准备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你吃过凉拌菜吗?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二、总结做法: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学生讨论制作方法)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四、评比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做凉拌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另外的凉拌菜,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六、拓展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学做家常菜。
第四课学做家常菜(香干炒芹菜)教学目标1、学会合理开支,掌握原料初加工和简单的烹饪技术。
2、让学生通过制作香干炒芹菜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以及与他人合作协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生炒的方法。
教学难点油温的掌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原料、炊具等物品;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请教家长或查资料了解炒菜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并了解一些炒菜的小窍门;请教家长怎么掌握油锅的温度并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油温的变化。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二种烹饪方法炒。
炒是最常用的烹饪方法。
说说你吃过的炒菜。
提问:你认为炒的基本方法是怎样的?小结:将原料加工成丁、丝、条、片等,炒锅烧热后放少量油,依次将原料放入锅内,快速翻炒,炒至七八成熟时加调料,炒熟出锅,这种方法叫做炒。
炒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清炒,只有主料没有配料。
另一种是以一个菜为主料,再加一些配料。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道由两种原料配制的炒菜2.探究体验教师:这里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芹菜,如果让你配一个菜与芹菜一起炒,你会配什么菜?为什么?小组讨论,各组说说准备的配菜,并说明理由。
教师:好,各小组都给芹菜配了一个菜,大家配得好不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配菜到底有哪些要求。
出示课件。
数量相配:以一种原料为主料的菜,主料的数量要多,辅料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颜色相配:突出主料,辅料衬托主料。
有顺色配、花色配两种。
形状相配:一般是块配块、片配片、丁配丁。
质地相配:软配软、脆配脆。
教师:配菜时,我们也要考虑菜的营养,同时还可以了解一下哪些菜是不能一起吃的:如萝卜和木耳(皮肤发炎),花生和黄瓜(伤害肾脏),白萝卜和胡萝卜相冲,虾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相克,黄瓜和番茄、辣椒相克(破坏维生素,降低营养)教师:下面我们主要对照上面四个配菜要求看看哪组配的菜最好,哪组需要作调整。
教师:菜已经配好了,接下来我们要操作了。
请小组讨论下操作步骤。
讨论交流,教师出示课件(操作过程)并作适当提示。
教师:其他各组的操作步骤有不同的吗?你认为哪些步骤或细节要特别注意的?你觉得哪些操作有困难?提问:今天的菜切成什么形状?为什么?教师:丝是很细的,切菜时左手要均匀地慢慢往后移。
教师:油锅热时放入菜,怎么确定油锅是否热了?(先请学说,然后教师播放视频,示范“怎样估计油温的高低”。
)低油温:85~120℃,俗称三四成热。
油的表面稳定,无烟周围没有明显的气泡。
中油温:120~180℃,俗称六成热。
油面波动频繁,有少量油烟,筷子周围有少量气泡。
高油温:180~240°℃,俗称八成热。
油烟大量上升,筷子周围有大量气泡。
提问:一般家庭炒菜用亻什么油温的油最好?(出示课件)热锅冷油炒菜最健康。
专家指出,很多人炒菜时习惯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炒菜,这是不科学的。
高温油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
建议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
安全提示:水不能滴入热的油锅内!(出示课件)教师:有几种菜时,先放哪个菜,后放哪个菜,为什么?课件出示炒菜小窍门:蔬菜要尽量采用急火快炒,为了使菜更容易熟,可在快炒时加入少许热水。
3.合作实践。
安全要求:握刀、切菜姿势要正确!水不能滴入热的油锅内!原料放入油锅时要轻放!卫生要求:桌面保持整洁。
食品加工工具要干净。
4.展示评价。
教师请学生说说操作中的得失,小组的合作情况等。
教师在学生操作时有针对性地拍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照片上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品尝:尝一尝谁做的菜口味最好。
第五课做蛋糕教学目标1.学会用打蛋器打蛋,掌握做蛋糕的基本步骤、方法。
2.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学习体会劳动的快乐。
3.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做蛋糕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打发蛋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做蛋糕的材料一糖、白醋、盐、低筋面粉或普通面粉和玉米淀粉、色拉油、鸡蛋、牛奶;做蛋糕的工具一一电子秤、电动打蛋器、电饭锅、分蛋器、量杯、不锈钢打蛋盆。
教学过程(2课时)1.导人新课。
提问:同学们都吃过蛋糕,可是你们吃过自己亲手做的蛋糕吗?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做蛋糕。
2.探究体验。
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做蛋糕需要哪些材料?制作蛋糕分为几步?哪一步最重要?每一步的制作要领是什么?请你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导学单。
小组合作交流以上问题。
集体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提升:在制作蛋糕的材料中,有没有你不熟悉或不知道的材料。
教师重点解释低筋面粉。
低筋面粉:通常用来做蛋糕、饼干、小西饼点心、酥皮类点心等。
因低筋面粉无筋力,制成的蛋糕特别松软,体积膨大,表面平整。
如果找不到低筋面粉,那么可以用中筋面粉(普通面粉)和玉米淀粉按照4:1的比例调和而成。
若想让面粉筋度更低,则可以再加点玉米淀粉。
提问:制作蛋糕一共分几步?哪一步最重要?每一步的制作要领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PPT讲解制作步骤:拌蛋黄糊→打发蛋白→预热电饭锅→搅拌蛋糕糊→倒入热锅→烘烤蛋糕→倒扣脱模。
教师重点提示制作要领并用PPT出示相对应的图片。
蛋白、蛋黄要完全分离(教师示范鸡蛋分离器的使用),打蛋用的锅一定要干净,没有水,没有油。
牛奶(热水)加入糖和盐,一定要完全溶化。
加入面粉后要上下翻动,不能打圈。
打发蛋白时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要打均匀。
糖分三次放入蛋白中,每次放入糖后就快速地打发,不要停留过长时间。
蛋糕必须倒扣凉透,否则会塌陷。
教师示范电动打蛋器的使用方法。
3.合作实践。
教师:我们请每个小组(4~5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蛋糕。
教师出示操作要求,让学生认真阅读。
每组再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做蛋黄糊,一组打发蛋白,两组要同时工作。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生整理清洗。
4.展示评价。
请各组谈谈你们在操作过程中的得失,如果下次再做,你们会做哪些调整?比一比,哪一组的蛋糕做得最成功?各组讨论分析成败的原因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5.拓展创新。
提问:如何区分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出示PPT)手试法:将用力握住面粉的手松开时,成团的是低筋面粉,低筋面粉比较细滑;手松开时散开的是高筋面粉,高筋面粉比较粗糙。
颜色鉴别法:很白的是低筋面粉,偏米白色的是高筋面粉。
教师介绍各类面粉的用途。
高筋粉:适合用来做面包。
中筋粉:市售面粉无特别说明的一般都是此类面粉。
适合做包子、馒头、面条等。
低筋粉:比较适合用来做蛋糕、松糕、饼干以及挞皮等需要蓬松酥脆口感的西点。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电饭锅制作蛋糕,家里有烤箱的同学可以回家用烤箱做一个蛋糕,比一比不同的工具做出来的蛋糕有什么不同?用微波炉可以做蛋糕吗?请同学们回家不妨也试一试。
下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今天我们做的是最基本的戚风蛋糕,那芝士蛋糕、水果蛋糕等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学生选择一种,到网上搜索制作方法并尝试做一做,下次课上交流。
第六课七彩小圆子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做七彩小圆子2、使学生掌握做七彩小圆子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3、掌握做七彩小圆子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准备糯米粉150g,热水100g,红甜菜粉1/2小勺,可可粉1/2小勺,紫薯粉1/2小勺,红曲粉1/4小勺,黄金芝士粉1/4小勺,抹茶粉1/4小勺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吃圆子,你做过小圆子吗?谁来说说做小圆子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