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篇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上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 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较少,却很重要。基本词使用率高, 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例如: 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风、云、水、火、雷、电等; 有关生活与生产资料的:米、灯、菜、布、刀、笔、车、船等; 有关人体各部分、哥哥、弟弟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行为、变化的:走、想、写、喜欢、学习、发展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大、小、好、坏、甜、苦、美丽、快 乐等; 有关指称和代替的:我、你、他、这、那、谁、什么、怎样等; 有关数量的:十、百、千、万、斤、两、尺、寸、元、角、分、个等; 有关程度、范围、关联、语气的:就、很、最、都、全、把、和、跟、 因为、所以、但、虽、吗、了等。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基本词汇是 构成新词的基础,不断地给语言刨造新词,充实、扩大一般词 汇,使词汇日益丰富。一般词汇中有的词,在语言发展过程中, 又能逐浙地取得基本词的性质,转为基本词,从而使基本词汇 不断扩大。“革命、电子”这两个词,原来并不是基本词,现 在已加入了基本词汇的行列,并以它们为语素创造了大量的新 词,丰富了语言的词汇,如“革命家、革命者、革命性、革命 化、反革命”,“电子管、电子枪、电子琴、电子计算机”等 等。基本词汇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 的。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般词转化为基本词,再 进入基本词汇的过程。 现代汉语一般词汇包含有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 语、隐语等。
2.能产性 用基本词作语素创造出来的新词,最便于人们理 解和接受,最便于流传,所以,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下 来的基本词,便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它们一般有很 强的构词能力。如用“水”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 词典》中就有150个。如“水泵、水笔、水表、水兵、 水草、水产、水车、水稻、水道、水分、水缸、水汪 汪、水浮莲、水玻璃、水成岩、水电站”等等;又如 “潮水、茶水、洪水、风水、钢水、海水、淡水、胶 水、口水、苦水、泪水、卤水、露水、墨水、油水” 等等;又如“墨水瓶、泔水桶、茶水站”等等。
现代汉语词汇(精)

同音词
同音异形
多音一义:同义词
二 词的多义性 1.单义词和多义词(217) 2.多义词产生的原因
词的数量的有限性 客观事物的无限性
3.语素义和词义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
义结合体。 词义——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
结合体。 语素义——语素的意义 词义——词的意义。
p.218
4.多义词的义项 本义:最初的意义
人人、看看:语法上构形重叠 叔叔、妈妈:词汇上构词重叠(词)
相关问题: 1.多语素词内部有不同层次:
试验田(1.附加式;2.联合式) 革命化(1.派生词:根+缀);2.支配式) 无轨电车(1.附加式;2.支配式/附加式)
2.含叠音语素词 AA·B:蒙蒙亮、毛毛虫、团团转 B·AA:雄赳赳、乱哄哄、香喷喷
吃不消、来得及、土里土气 (派生词)
CF:吃不完、来得晚(词组)
定位语素的意义问题: 1.定位语素一般由实语素虚化而来。
桌子:虚 子
棋子:实
2.有些定位语素仍带有一些词汇意义。 阿姨——姨妈(阿:亲热色彩) 绿化、非正式、超音速 3.常具有类化作用。 净化、想头、作者、面子
P.S.重叠式(复合词): 哥哥(重叠式;复合词) 奶奶(叠音;单纯词)
2.词—>词组:离合词拆开用 支配式:洗澡—>洗(一)个澡
离合词 补充式:提高—>提得高
第二节 词的构造
单音词
音节
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复音词
多音节词
单纯词:一个语素构成
词 语素
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
单义词:丑星、博导、咖啡
义项
多义词:路长、日子长、特长
单纯词 合成词
单音词 复音词
现代汉语词汇

同义词的作用
1 表达更精确和严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
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 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故乡》
2 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
以生在这 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谁是最 可爱的人》
吸收方言词的原因:
1 、该东西该概念是该方言区所特有的。 槟榔、龙眼、靰鞡
2 、有些方言词能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而普通 话里没有相应的词可以替代。 噱头、龌龊、鱼腩、生猛
3 、有些方言词可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彩和地域 色彩。 亭子间、弄堂、瘪三
港台方言词 创意、楼花(预售屋、预售房的意思)、按揭、 饮茶、作秀、入围、新登场
3 连用同义词,可加强语气。 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敢于来
犯之敌。
4 可满足婉曲和讳饰的需要: 他去见马克思了。/他老了。
5 构词作用: 家喻户晓、东奔西走、并驾齐驱、粗心大意、 轻描淡写
同义词的差异
从词义的性质和范围来看:
1 、范围大小的不同
粮食>食粮 灾难>灾荒>饥荒 时代>时期
数罕用的外,其他的都是一般词汇。它 与基本词汇是核心和外围的关系。
基本词汇
关于自然界的事物:天、地、水、电、火 关于人体各部分:眼睛、鼻子、耳朵 关于亲属关系:爸爸、妈妈、姥姥、舅舅 关于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笔、房屋、饭、门、车 关于方位、处所和时间:下面、东边、今天、秋天 关于一般的行动和行动变化:跑、跳、走、吃 关于一般的性质和状态:大、小、多、少、好、痛 关于数量:十、百、千、万、斤、尺 关于指称和代替:你、我、她、这、什么、怎样 关于表示程度、范围、关联、语气及情感:很、最、
现代汉语常用3500字

现代汉语常用3500字
现代汉语是当代中国最常使用的语言之一,它的词汇量庞大且多变。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汉语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一、名词
1.人:人类,个体,指人类的一员。
2.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连续性。
3.地方:指具体的地点或区域。
4.物品:物质的实体,可以触摸和感知。
5.学科:研究和教授特定知识领域的学科。
二、动词
1.行动:表示人或物进行的动作。
2.情感:表示人的情感或感受。
3.思考:表示人的思维或认知活动。
4.变化:表示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过程。
5.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三、形容词
1.描述:用来描述人或物的特征或性质。
2.感觉:表示人的感官体验或心理感受。
3.大小:表示事物的大小或程度。
4.颜色:表示事物的颜色或外观特征。
5.状态:表示人或物的状态或条件。
四、副词
1.方式: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方式。
2.程度: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
3.时间: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4.地点: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
5.理由:表示动作的原因或目的。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这些常用词汇,还需要了解它们的用法和搭配。
此外,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发音规律也是学习汉语的重要一环。
总之,掌握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对于提高汉语水平和与中国人交流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成语分类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两种分类[大] [中] [小]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两种分类“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成员主要有以下12大类:(1)关于自然界常见事物的词语。
如:天、地、风、云、水、火、树、太阳、月亮等。
(2)关于人体各部分的词语。
如:头、手、血、心、肝、眼睛、牙齿、耳朵、鼻子等。
(3)关于劳动工具、对象和生活用品的常用词语。
如:刀、锄头、铲子、田、地、车、船、机器、笔、纸、米、盐、柴、菜、锅、灯、沙发、床、房子、衣服、帽子、袜子等。
(4)关于亲属关系的词语。
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姥姥、舅舅、叔叔、妻子、丈夫等。
(5)关于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常用词语。
如:朋友、恋爱、结婚、离婚、书、电影、电视、电话、象棋、音乐、舞蹈、体育、旅游等。
(6)关于方位、处所和时间的词语。
如:上、下、左、右、里面、外边、今年、秋天、上午、明天、以前等。
(7)关于人或事物的行为和变化的常用词语。
如:走、说、唱、听、吃、想、学习、洗、爬、休息、发展、改变等。
(8)关于事物的一般性质和状态的常用词语。
如:大、长、浅、轻、软、绿、高兴等。
(9)关于行为、性状的程度、范围、方式、语气、时间频率等的常用词语。
如:很、非常、更加、稍微、总共、一律、已经、曾经、刚刚、在、将要、终于、始终、必须、的确、没有、亲自、赶紧、难道、到底、偏偏、索性、幸亏、大约、反正等。
(10)关于数量概念的常用词语。
如:一、十、万、亿、个、只、斤、尺、公里等。
(11)关于指称和代替的常用词。
如:我们、他、这、那样、什么、怎么样、谁等。
(12)一部分常见的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
如:和、跟、同、而且、或者、不但、但是、因为、所以、从、向、到、按照、靠、根据、比、被、让、啊、哎、吗、呢等。
“现代汉语一般词汇”的成员主要有以下8大类:(1)关于自然界非常见事物的词语。
如:海王星、磷火、矿泉、龙卷风、龙爪槐、狼尾草、海桐花、黑藻、琥珀、箭猪、果子狸等。
现代汉语词汇 (大学汉语).

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词义的构成 理性意义 感性意义 形象色彩 感情色彩 态度色彩 风格色彩 语体色彩
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词的表达色彩,是语言的词的意义。表达色彩和 理性意义一样由社会约定俗成,它的产生、存在 或消失,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志 词的表达色彩属于词汇意义,词的表示语法关系 的意义是语法意义
什么是词 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单义词、多义词和同音词 词的结构 新词的构造方法
什么是词
意义的角度 功能的角度 词,是意义单纯,语音形式独立、完整、固定, 而且其中没有停顿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 现代汉语词的特点:A语音形式上,双音节词 占绝对优势B意义组合上,表示具体实在的意 义的词素相加而构成的词占绝大多数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其 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 公孙丑上》
成语的结构 联合结构 偏正结构 主谓结构 述宾结构
惯用语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 惯用语没有意义的双层性,字面意义就是真实 意义
歇后语
歇后语的组成与形式 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比喻,后部分是对比喻的 说明和揭示 在形式上,比喻部分和说明部分之间有一个较长 的停顿,书面上可用破折号来表示
新词的构造方法
词的复合 加词缀 缩略 音译 改造原有的词
固定语及其类别
固定语和熟语 成语 惯用语 歇后语 专名词和专门用语 谚语和名言
固定语和熟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什么是固定语 特点:1.固定语一般不能扩展,顺序一般不能 颠倒2.组成成分对词组有依赖性3.组成成分 不易被同类成分自由替换 固定语和熟语的关系 固定语是熟语的一类,与谚语、名言等共同组 成熟语,但与其有差别
《现代汉语》7词汇

人类思维的规律是一致的,但不同民族表达同一思维的语法形式却不尽相同。
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1.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断都是语法单位。
eg:我是老师。
2.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小的是语素。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依次是词、短语(词组) 和句子。
(1)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既是词汇单位,又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短语——是由词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3.作为语法单位,语素是构词单位,词和词组是造句单位;句子是语言的运用单位。
4.《马氏文通》马建忠
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 有限的规则之所以能够生成无限多的句子,是因为语法具有抽象性特点。抽象性是语法最 重要的特点。 2.稳固性
语法的稳固性是相对语音、词汇而言的。其稳固性主要表现在历史继承性和不可渗透性两个方 面。现代汉语“主+动+宾”这种结构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在语言接触中,会出现大量的借 词,但语法体系受到的影响却很小。
总结
1.功能、形态、意义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表现。
2.汉语的实词大都是多功能的,即每类词大都能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3.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
意义的是实词 4.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PART
03
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一、名词
5.词的意义,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6.词的形态变化。指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方式。词的形态分为两种:构形 形态+构词形态。 a.构形形态 eg:重叠 b.构词形态 eg:词缀 有些词不用去考察它们的组合关系而从形态上就可以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词。如前 缀“老”是名词的标记,因而带有前缀“老”的词都是名词。eg:老板、老李。
现代汉语词汇(精)

CF:吃不完、来得晚(词组)
定位语素的意义问题: 1.定位语素一般由实语素虚化而来。
桌子:虚 子
棋子:实
2.有些定位语素仍带有一些词汇意义。 阿姨——姨妈(阿:亲热色彩) 绿化、非正式、超音速 3.常具有类化作用。 净化、想头、作者、面子
P.S.重叠式(复合词): 哥哥(重叠式;复合词) 奶奶(叠音;单纯词)
音译 借音 音义双关
音译+表意成分 外来词
借形 日语借形词 受汉语融化
怎样吸收 规范化原则 仿译词
学科术语
专门术语
全民性,有些具有国际性
社会
行话(社会方言词语)
习惯语 行业语
超地域性,但非全民性
习惯语:一般为单义
比较 一般词语:一般为多义
二者联系:“推广用法”
词汇吸收各种成分的原则:
普遍使用 词汇规范化原则 社会需要
语法性质 虚语素(语法意义):初、子
能独立成词
自由语素 实语素
不定位
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
不自由语素
不定位
位置
定位
根据是否自由、是否定位:
自由
定位
不自由
不定位
可以分为三类:
1.自由的不定位语素(自由:可独立成词)
2.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不自由:不能独立成词)
3.不自由的定位语素:
语素与词根、词缀 共同点:都是构词单位,只是说法不同 不同点:着眼点不同
现代汉语
词汇
南昌大学中文系徐阳春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词的等价物的集合体 等价物——固定词组,也叫熟语或固 定结构
定义 邢福义:语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 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一种语言:英语词汇 一种方言:北方方言词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成语 3.成语的生成 (1)生成根源 书面: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 口头:古代俚语、后世口语。 (2)构造:四字格为主 三字格:莫须有 五字格:千里送鹅毛 六字格:岂可同日而语 七字格:是可忍孰不可忍 八字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二)词汇系统 A、词汇成分之间的联系 **在意义上,具有同义、反义、上下义、类 义等联系。 **在语音上,具有同音联系。 **在书写形式上,具有同形联系。 **在结构上,具有同素或者同构联系。 **在功能上,有些词汇成分具有同类功能的 联系。
• (二)词汇系统 B、性质 体系性 层级性 开放性
• 二、词 (1)什么是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 二、词
(1)什么是词 “独立运用”: a.可以单说,即能够独立成句,或者能够单独用来 回答问题。 b.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慢性疾病、定期储蓄 ) c.将句法结构中能够单说和单用的成分提开之后剩 下来的单位。(平凡而伟大)
• 二、词 (2)词和其他语言单位的区别 ①词和语素的区别 ②词和短语的区别
B. 行业语、 隐语 、黑话 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
行业语
具有行业特点的专门词语和特殊用法。
微分、积分、函数、变数、概率论 内存、主机、格式化、备份
处方、注射、麻醉、休克、理疗、化疗
扣篮、削球、弧圈球、点球、越位
氯化钾、硝酸盐、氯化钠
站黑板、吃鸭蛋、开夜车
隐语: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 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有的隐语是专供秘密组织使用的,一般叫做“ 黑话”。
(三)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区别 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一般词汇则不像基本词汇那 样稳固,一般词汇灵活性大,经常变动。 基本词汇具有能产性,一般词汇则基本上是在基本 词汇的基础上形成的,构词能力不如基本词汇强。 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一般词汇则使用面窄、 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不具有全民常用性。
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互依存:基本词汇的稳固性 一般词汇与时俱进、求新求变 相互转化: 党 天子
现代汉语 词汇(一)
词汇方面 (一)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二)广泛使用复合法构成新词 (三)双音节词占优势
3.1 现代汉语词汇概说
(一)词汇的涵义 一、一共、一纸空文 词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
• (二)词汇系统
A、词汇成分之间的联系
妈妈—娘、高—矮、蔬菜—白菜、苹果—梨子—香蕉 **在意义上,具有同义、反义、上下义、类义等联系。 田—甜—填、攻势—公式—共事 **在语音上,具有同音联系。 好(好坏)—好(爱好)、称(称赞)—称(称心) **在书写形式上,具有同形联系。
• 三、固定短语
1.定义 短语:又叫词组,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言单 位。 明天晴天—十分困难—胸有成竹—花好月圆 自由短语:根据表意的需要临时组合而成。
固定短语:从形式到意义经常整体使用。不能随便 更动其组成成分,作用相当于一个词。
• 三、固定短语
2.类型
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
• 三、固定短语
• 三、固定短语
(四)谚语 谚语指的是民间流传的、富一定哲理性与知识性的固定语句,有 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谚语指的是俗语,中国古代典籍中常称 之为“谚”;狭义的谚语指的是流行于民间带有哲理性与知识性 的固定语句。一般所说的谚语,大都是指狭义的。 理解把握谚语的内涵,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谚语流传于民间。 (2)谚语富有一定的哲理性与知识性。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已过;树怕剥皮,人怕护短;当面鼓, 对面锣,有话就在当面说;不做贼,心不惊;不吃鱼,嘴不腥
大学校园隐语:特困生、可爱
C.外来词 也叫借词,是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
两汉 胡(胡琴、胡桃)、单于、阏氏 骆驼、狮子、石榴、箜篌、琵琶 东汉—唐 佛教词(佛、尼姑、和尚、刹那) 宋—清 胡同、萨琪玛、格格 20C上半叶 西方的科技、思想(幽默、坦克、酒吧) 日语汉字词(具体、抽象) 20C下半叶 拖拉机 哈达 丁克、嬉皮士
C.外来词
沙发(sofa英) 咖啡(coffee英) 马克思主义—Marxism 迷你裙—miniskirt 卡车—car 沙丁鱼—sardine
狭义的外来词:读音和外语词部分相同或相近。 音译外来词:按照外语词的声音对译成汉语词。 半音译半义译: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 音译,一半义译。
音译加类名外来词:在整体音译之后,再加上一个 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
当哈红与丁芳刚向花丝里走去时,蓦然广播响了,声 音又大又清楚,“现在广播找人,北方经济开发总公司 的荣同志,哈尔滨来的郝老师找你,请速回,速回!” (《纪实精华,贼王》)
有的隐语是专供某些行业在特殊交际场合使用的。
“一”叫“平头”,“二”叫“空工”,“三”叫“横川”,“四 ”叫“侧目”,“五”叫“缺丑”,“六”叫“断大”,“七”叫 “皂底”,“八”叫“分头”,“九”叫“未丸”,“十”叫“田 心”。
• 一、语素 1.定义: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的功能是构 词。
口 沙发 民主、科学
• 一、语素
判别语素的方法:替换法、 剩余法。
汉语 蝴蝶—马虎—啤酒 毛毛虫—蒙蒙亮—热乎乎—啰啰嗦嗦
替换法:双向替换。
• 一、语素 2.类型 (一)自由语素与粘着语素 a.自由语素 天、地、人、你、我、他 b.粘着语素 民、习、子 (二)词根语素与词缀语素 a.词根语素 师、桌 b.词缀语素 老、子
3.2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基本词汇 1.定义 全民使用最多,日常交际最必需、意义最明确的 词汇成分的总和。 2.特点:稳固性、全民性、能产性
(二)一般词汇 1.定义 从来源上看,主要是新造词汇、方言词汇、古语 词汇、行业词汇、外来词汇等。 2.特点 变化快 构词能力弱 使用面窄、使用频率低
A.古语词
• 三、固定短语
(三)歇后语 歇后语指的是由事象和解说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及口 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理解把握歇后语这个概念,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歇后语是由事象和解说两部分构成的 (2)歇后语带有隐语性质及口语色彩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小 碗吃饭——靠天(添)” “十二月的门神——一个向东,一个向 西”“又娶媳妇又嫁女——双喜临门”“武大郎卖烧饼——早出 晚归”。
• 三、固定短语
(二)惯用语 1.惯用语的涵义 惯用语是指源于口语的一种带有描述性的固定短语。 • 理解把握惯用语的内涵,必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惯用语具有描述语特征与口语色彩。 (2)惯用语在结构上以三字格的形式为主。 “丢乌纱帽”“穿小鞋”“铁饭碗”“打牙祭”“揭不开锅”“安 乐窝”“挖墙脚”“走后门”“打游击” “跑龙套”“敲边鼓 ”“乱弹琴”“马后炮”“不倒翁”
MTV SOS X光 卡拉OK 目的 手段 具体 抽象 电话 马力 字母外来词: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者与汉 字组合而成。 日语汉字词:日语中有许多用汉字书写的词,汉 语就按照汉字的形式将其物是从外族引进的,但用汉语 的构词成分和构词方法构造。
• (二)词汇系统
A、词汇成分之间的联系
到达—达到、水库—水利—水果—药水—洪水; 火红—笔直—冰冷、日蚀—眼热—胆结石 **在结构上,具有同素或者同构联系。 椅子—客人—火车—规则、看—吃—写—讨论 **在功能上,有些词汇成分具有同类功能的联系。 空—孔 **从历时上,有些词汇成分具有同源关系。
现代汉语中少用而多见于古代文献的词,包括两类:
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在本民族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 ,但是因为已经被别的词所代替,所以一般在口语中已经不 大使用。 吾、之、亦、甚、尔 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者现象,同现代社会生活很少 联系,很少用于日常交际,只是偶尔用于一些叙述历史事实 的作品。 鼎、宰相、宗庙、天子、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