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真菌的形态结构观察讲解
真菌形态实验总结

真菌形态实验总结介绍真菌形态实验是一种常用于研究真菌生长、生命周期和形态特征的实验方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可以深入了解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应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对真菌形态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真菌在不同培养基、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生长特征,了解真菌的形态变化和适应性,为进一步研究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真菌菌种:选择一种常见真菌菌种,例如酵母菌、青霉菌等。
•培养基:选择适合真菌生长的培养基,例如琼脂培养基、玉米汤培养基等。
•试管、培养皿等实验器材:用于培养和观察真菌生长情况。
方法1.准备不同培养基:将不同的培养基倒入试管或培养皿中。
2.接种真菌:采用接触接种或刺破法将真菌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3.设置不同条件:将不同的培养基置于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4.观察和记录:每天定时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菌丝长度、菌落形态等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培养基对真菌生长的影响不同的培养基对真菌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琼脂培养基和玉米汤培养基进行比较观察。
•琼脂培养基:真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落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菌丝较短。
•玉米汤培养基:真菌在玉米汤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菌落呈现较规则的圆形,菌丝较长。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培养基的成分对真菌的生长速度和形态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选择适合真菌生长的培养基能够促进其健康生长和繁殖。
温度对真菌生长的影响温度是真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可以了解真菌对于不同温度的适应性。
•低温条件:真菌在低温下生长缓慢,菌落较小且色泽较浅。
•中温条件:真菌在中温下生长迅速,菌落较大且色泽较深。
•高温条件:真菌在高温下生长受阻,菌落变小甚至完全停止生长。
通过观察和记录真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可以了解其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应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实验6 病原真菌小种鉴定

禾柄锈菌
燕麦专化型
小麦专化型
大麦专化型
小种17
小种21 小种34
背景介绍
生理小种鉴定的意义 掌握病原菌生理小种结构变化的动态,可为研 究和防治提供预见性和主动性。 为抗病品种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
背景介绍
鉴别寄主的选择标准
1、鉴别能力强,对致病小种敏感,抗感界限分明。
种专化型和生理小种的关系禾柄锈菌燕麦专化型小麦专化型大麦专化型小种17小种21小种34生理小种鉴定的意义掌握病原菌生理小种结构变化的动态可为研究和防治提供预见性和主动性
实验六 病原真菌的小种鉴定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 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
• 植物病原菌的种与其他生物一样,其建立根据形 态特征。
实验介绍
• 种植一个小麦品种;
• 利用抖粉法接种两个已知的条锈菌生理小种(条
锈菌与滑石粉1:500);
• 低温保湿24小时;
• 温室培养14天,观察记录结果。
作业
记录每个鉴别寄主对条锈菌的反应型,并鉴定条
锈菌生理小种。 调查不同生理小种在同一小麦品种上的反应型。
实验介绍
实验介绍
我国已鉴定33个条锈菌生理小种及34个不同致病型。
实验介绍
我国记录小麦品种抗锈性的六级标准
实验介绍
国际记录小麦品种抗锈性的九级标准
实验介绍
• 种植一套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
• 利用抖粉法接种条锈菌(条锈菌与滑石粉1:500);
• 低温保湿24小时;
• 温室培养14天,观察记录结果。
2、稳定性好,不同条件下鉴定结果均很稳定。
3、品种在遗传上为纯合系,无杂合分离。
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1)

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1)真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形态特征。
一般可将其分为维持生存的营养体和传宗接代的繁殖体两类。
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统称为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的菌丝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多种特殊的变态结构,如吸器、附着胞、附着枝、假根、菌套和菌网等。
菌丝体有时可以纠结在一起形成菌组织。
菌组织可以形成菌核、子座和菌索等各种菌组织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机构,无论是有性的还是无性的,统称为子实体。
真菌的孢子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
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孢子有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真菌孢子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和分类学上重要的依据,其营养体及其变态和菌组织体则是真菌分类的重要参考依据,有的还是重要的鉴别特征和分类依据。
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真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并初步掌握徒手切片、制片和绘制病原菌草图技术。
二、仪器与用品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灭菌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浮载剂(蒸馏水和乳酚油)、挑针、镊子、双面刀片、通草、擦镜纸、无菌水等。
三、实验材料(一) 真菌营养体实验材料(1)甘薯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
(2)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3)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4)大白菜霜霉病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
(5)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6)油莱菌核病菌(Sclerotium sclerotiorum)o(7)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8)麦角病菌(Claviceps purpurea)。
(9)苹果或甘薯紫纹羽病菌(Helicobasidium purpureum)(10)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oryzae)o(二)真菌繁殖体实验材料(1)水霉菌(Saprolegnia sp.)。
实验课6 ——【医学微生物学精品讲义】

TRUST (toluide red unheated serum regain test)
材料:TRUST试剂盒、病人血清
反应卡
1
2
3
Positive Negative Experimental control control group
(4)复染:稀释复红30sec,水洗,甩干水份。
(四)浅部真菌病标本的检查
1. 实验材料 (1)发癣或足癣患者的毛发或皮屑。 (2)10~20%NaOH溶液。 (3)载玻片、盖玻片等。
奋森螺旋体(革兰染色)
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
钩端螺旋体(镀银染色)
暗视野显微镜下苍白密螺旋体 (暗视野,放大1000倍)
(二)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
非螺旋体抗原试验:查反应素,特点是敏感性高, 但 易出现假阳性。 反应素是指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当苍白螺旋体侵 入人体后,便会诱发人体产生两种相对应的抗体,即具 有种和属特异性的IgM和IgG抗体,另一种是非特异性抗 类脂质抗体称为反应素,它不是由螺旋体所产生而是 在螺旋体破坏人体组织过程中所释放的物质间接产生 的这种具有抗体特性的物质称为反应素。这种抗体主 要是IgE。
操作程序:
1. 将待检血清及TRUST抗原于试验前置(23-29℃)中平衡 片刻。
2. 分别吸取阴性和阳性对照各1滴(50μl)加到反应卡的二 个圆圈内并铺匀。
3. 吸取待检血清或血浆(不需灭活)1滴,分别滴加于卡片 上的另一个圆圈内并铺匀。
4. 轻轻摇匀抗原,用专用滴管针头垂直滴加抗原各1滴于 圈内。
真菌
(一)真菌的形态
真菌(fungi)大多为多细胞,仅少数为单细胞。单细 胞型真菌呈圆形或椭圆形,如酵母菌或类酵母型真菌。
医学真菌形态学观察

医学真菌形态学观察
关键词:细胞真菌培养基北纳创联北京标准物质网
真菌的形态、大小各异,与医学相关真菌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需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
一般从以下三方面对医学真菌进行观察:
一、菌落形态
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呈现酵母型和类酵母型两类。
二者在菌落形态上较为相似,形态简单,多呈圆形、柱形或椭圆形(图6-8-1A)。
但类酵母型真菌在沙保弱培养基内可观察到假菌丝体,菌落由假菌丝连接形成(图6-8-1B)。
多细胞真菌菌落形态差异较大,和单细胞真菌不同,形态多呈丝状体,表现为絮状、粉末状或绒毛状,而且从培养皿观察可见茵落正反两面呈不同染色。
此外,多细胞真菌除观察菌落形态外还需观察菌丝和孢子的结构及形态。
二、菌丝结构及形态
多细胞真菌菌丝形态在显微镜下表现多样,可呈相互缠绕的螺旋状、断梳样、鹿角样等。
菌丝结构从菌丝体连接有无横隔分为有隔菌丝及无隔菌丝。
医学相关致病真菌多为有隔菌丝,菌丝体分为含有单个或多个核的多个细胞,这样便于细胞流动(图6-8-2A)。
与有隔菌丝不同,无隔茵丝的菌丝体为一个多核单细胞,无细胞流动,因此减弱了致病性(图6-8-2B)。
孢子据其繁殖状态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无性孢子和病原性真菌相关,其中分生孢子最常见。
根据细胞组成数量(单个或多个)、体积大小将其分为大分生孢子和小分生孢子。
大分生孢子含多个细胞,形态多样,呈砖形、镰刀型、棒状及纺锤形等。
小分生孢子仅含单个细胞,形态较小,呈梭形、卵形、梨形等。
观察真菌的实验报告

观察真菌的实验报告背景介绍真菌是一类生物界中独立的生物群体,它们形态各异,包括了霉菌、酵母菌、黑曲霉等。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中等。
真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分解有机物,还能产生一些有用的化合物。
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条件下真菌的生长情况,探究真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长特点。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 真菌菌种:选取了两种常见的真菌菌种进行观察2. 培养基:使用琼脂作为基础培养基3. 培养皿:用于培养真菌的容器4. 实验器材:显微镜、移液器、培养皿铺平器等方法:1. 准备培养基:将琼脂块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融化。
将融化的琼脂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封闭培养皿。
2. 接种真菌:将刚刚凝固的琼脂培养基用移液器从培养皿中取出,滴在另一片培养基上,使得两个培养基合二为一,形成接种区域。
3. 形成接种块:用培养皿铺平器将接种区域周围的琼脂均匀压平,形成接种块。
4. 不同条件下培养:将制作好的培养皿放置在不同条件下,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方面的差异。
5. 观察记录:每隔一段时间利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了真菌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了观察结果。
以下是我们的观察结果:1. 温度对真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两个培养皿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较高温度(30C)下的真菌生长较为迅速,而较低温度(20C)下的真菌生长较缓慢。
2. 湿度对真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两个培养皿分别置于不同的湿度条件下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较高湿度下的真菌生长茂盛,生长速度明显快于较低湿度条件下的真菌。
3. 光照对真菌生长的影响:我们将两个培养皿分别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光照条件对真菌生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两个培养皿中的真菌生长情况相似。
结论通过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温度对真菌生长有一定影响,较高温度下真菌的生长速度更快。
最新实验五放线菌、真菌形态观察及各类微生物菌落特征观察PPT课件

2 实验原理
放线菌形态结构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菌体由无隔、 分支状菌丝构成,可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两类, 基内菌丝伸入营养基质内;气生菌丝位于营养基质 上方。在发育过程中,气生菌丝分化形成孢子丝, 孢子丝产生孢子。孢子丝形态因菌种不同而不同, 有直线形、波曲形、螺旋状等形态,而孢子一般有 球形、圆柱形、椭圆形等。
4 实验步骤
▲ 借助放大镜分别观察各类微生物的菌落的 大小,表面粗糙及含水分状况,边缘,致 密程度、透明程度,及厚度等特征,并填 写记录表。
▲ 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各类微生物菌落的一般 特征。
表1 细菌、放线菌、真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
描述的特征
菌落特征
微生物种类
大小 表面 边缘 致密 厚薄 透明 色泽 程度 程度 程度
1 实验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水浸片法制备标本片的方法 ▲观察黑根霉的菌丝形态特征(自制片) ▲观察曲霉、青霉的典型菌丝特征(示范片) ▲按要求绘制黑根霉形态图
2 实验原理
霉菌由粗大、有隔或无隔分支状菌丝构成,菌丝分为基内菌 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上产生多种无性、有性孢子,孢子 着生部位、排列方式以及孢子形态可作为真菌鉴定的重要依 据。菌丝特化形成假根等特化菌丝。
实验五放线菌、真菌形态观察 及各类微生物菌落特征观察
实验内容
一 各类微生物菌落特征观察 二 放线菌形态观察 三 酵母菌形态观察 四 霉菌形态观察
酵母菌菌落特征
与细菌相似
比细菌大而厚, 不透明,表面光滑、 湿润、粘稠,易用 针挑起。多呈乳白 色。
青 霉 菌 落
霉菌的菌落特征 比细菌菌落大,由菌丝组 成疏松的绒毛状、絮状或 蜘蛛网状,有的无固定大 小,延至整个培养基中, 产色素,使菌落显色。
微生物实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毛霉与根霉的比较
①两者皆有假根,但根霉属有匍匐枝,毛霉属无。 ②根霉属有囊托,毛霉属无。③两者皆具囊轴④ 毛霉属孢子囊梗单株从菌丝上发生,分枝或不分 枝,根霉无分支。
二、实验原理
酵母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
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
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 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 ′5~30微米。酵母菌无鞭毛,不 能游动。
毛霉
毛霉又叫黑霉、长毛霉。
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在基物内外能 广泛蔓延,有假根,无匍匐菌丝。
毛霉
毛霉显微结构
根霉
根霉(Rhizopus)属于毛霉目 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用途广泛,其淀粉酶活性很强,
是酿造工业中常用糖化菌。我国最早利用根霉糖化淀粉 (即阿明诺法)生产酒精。
根霉显微形态
实验四 放线菌、霉菌、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四 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观察放线菌、霉菌标本片形态特征。
2、学习掌握观察酵母菌标本片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
放线菌 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二、实验原理
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 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 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
七、下一个实验
实验五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
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
还具有微体。
啤酒酵母的菌落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酵母菌和霉菌的培养对比
电镜下的酵母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根霉、青霉、曲霉、放线菌、酵 母等标本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业:
• 1. 任选一种担子菌,绘子实体背面、腹面 (主要绘菌褶)及纵剖面图。(注:菌盖、菌 褶、菌柄)
• 2. 绘以上所选担子菌的子实层。(注:菌丝 组织、担子、担孢子、囊状体及侧丝)
• 3. 分离并绘担子菌索状联合过程图(有代 表性2-3图)。
实验六 真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 一、实验目的 • 掌握大型真菌基本形态结构;了解各类真菌的
生活史。
• 二、实验材料
• 永久装片 冬虫夏草、地衣子囊盘、竹黄、杯菌; 担子菌锁状联合、伞菌(蕈)切片、木耳切片
• 活体材料 金针菇、黑木耳、平菇、香菇 (观察锁状联合、子实层、 担子、担孢子等)
子囊盘
异层型地衣
A 叶状地衣
B 壳状地衣
异层型地衣
Cross-section of Xanthoria parietina, showing the zonation of tissues.
担子菌菌丝锁状联合
伞菌目 担子果
主要包括菌盖、菌褶(菌管)和菌的结构
担子菌的子实层一般包括担子、担孢子,其中常间生 着不孕结构,如侧丝、囊状体、刚毛等。
担子菌生活史
内容
• 1、香菇子实体结构(外形;纵剖面;菌褶水装片) • 2、平菇子实体结构(同上) • 3、金针菇子实体结构(同上) • 4、黑木耳实体结构(同上,但孢子多已散发) • 5、平菇/香菇锁状联合观察(取试管内菌丝,1mm
即可) • 6、各类真菌切片(竹黄、冬虫夏草、杯菌、地衣子
囊盘、担子菌菌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