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合集下载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法国.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法国.
A ②③ B ①②③C ①④ D ①②④
角色扮演
假若你来到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角色:如果你是法国总统
1.您是通过什么方式当上总统的呢? 2.您的任期是几年?可否连选连任? 3.身为总统的您拥有哪些权力?您的命令 是不是一经签署即刻生效?
封建专制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 而资产阶级力量暂时还不能彻底战胜专制的落后势力
1、下列关于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过程,最准 确的是
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 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B.君主专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共 和制——帝制——共和制
立法权归属
司法权归属
特点
英国
美国
法国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王
世袭
首相 议会产生
总统 人民选举
首相、内阁 总统、内阁
总统 议会选举
总统、内阁
议会(上下 国会(参众两 国民议会(参
两院)
院)
众两院)
上议院
最高法院
参议院
君主虚位 三权分立 议会至上 互相制衡
半总统半议会 共和制
3.巩固共和的斗争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法国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君主专制与等级制度
路易十六(1754—1793),法国国 王,他即位时,法国封建制度正出 现全面危机。为了解决财政危机, 1789年他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从而 引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像
(2)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 “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他们对政治
D.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 制——帝制——共和制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后巩固提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后巩固提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经过七十多年长期艰难的斗争,最终确立的政体形式是()A.某某制B.联邦制C.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1875年宪法中确立了某某政体,故选A项。

2.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这两个规定的共同作用是()A.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B.实现了三权分立C.限制了总统履行职能D.确保了某某某某,以防止总统专制独裁,故A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C项错误;实现了三权分立的是美国而非法国和中国,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国1875年宪法确保了法国的某某某某,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未确保中国的某某某某,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3.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表达的政治理念是()A.平等B.自由C.人权D.博爱,把矮个儿拉长”,大家就一样“高”了,就“平等了”。

当然,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它体现的是法国大革命追求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故选A项。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这说明该宪法()A.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B.实行了完全的某某制C.具有一定的某某色彩D.保留了典型的军国主义,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定的某某色彩,故选C项。

5.“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上述内容出自()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独立宣言》C.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拥有巨大权力,这是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故选D项。

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第17条中规定: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还是书面的,均应由首相副署,若皇帝与首相意见相左,首相意见更具决定性。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2.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将欧洲政体改革的过程、原因、影响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3.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问题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确保小组成员在学习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1.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史料实证:本节课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史料,如图片、地图、文献等,让学生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欧洲大陆政体改革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旨在让学生了解欧洲大陆在不同历史时期政体改革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欧洲政体改革的历史脉络,认识不同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
2.小组讨论与分享: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政体改革案例,让学生深入剖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4.历史地图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地图了解欧洲政体改革的地理背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欧洲大陆政体改革进行案例分析;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意义: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 (1)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4日为国庆日。(2)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总统”,堵塞了所 定发展,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法国共和制结构示意图 参议院
(间选)
议会
众议院 (普选)
任命
总统
各部部长副署
内阁
分权制衡——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
政体
共和制
君主立宪 帝制 封建专制
1789. . .共 和 第一共和国 第二共和国 十 第三共和国 1792 1848 六 1870 君 年 主 七月王朝 制 1830 六 第一帝国 十 第二帝国 五 1804 1852 波旁王朝 年
.
.
.
.
.
1814
时间
思考:1789-1870年间,法国政局的特点是什么?
三、《德意志帝国宪法》
1、背景 (1)德国的统一
俾斯麦 1864到1870年,在普鲁士首相______________ 领
王朝战争 导下通过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实现了统一。
(2)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2、宪法内容:(1)国家结构形式和政体 (2)皇帝(产生、地位、权利) (3)首相(产生、权利) (4)议会(产生、权利)
温故知新
1.1787年宪法内容(三大原则)?邦联制的弊端? 2.国会、总统、最高法院是如何互相分权制衡的? (默写) 3.联邦制权力结构(联邦制原则)的内容、意义 各是什么? 积极:①政治: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有利于保护美
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 ②经济: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 ③给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消极:但为地方政府对抗中央提供了可能, 为内战埋下伏笔。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说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说课

【自主课反映的问题】1、不能全面掌握1875年宪法的内容。

2、自己不会总结德国1871年宪法的内容,不理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展示课流程设计】课堂活动一:温故知新(5分钟)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2、美国联邦共和制的运行机制3、南北战争的原因、意义及美国的两党制课堂活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比较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中的作用课堂活动三:教学过程及设计(35分钟)【新课的导入】展示英国、美国国旗,请学生回答英美两国政体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英国君主立宪制:君主“统而不治”,实行议会主权。

美国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实行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

教师引导:这是英国和美国的政体,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法国和德国,看看他们的政体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0课,去体会和感悟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让学生仔细阅读本目的相关内容,然后设计问题: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这段期间,法国的政局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一目的相关内容。

(一)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活动建议】本块内容可由学生自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国际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总结。

(二)法国政体反复变换:【活动建议】本块内容可让学生结合小字部分自主总结,之后教师可以将政权更迭情况进行汇总⑴1792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共和制)⑵1804年—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制)⑶1814年—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制)⑷1830年—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⑸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制)⑹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制)⑺1870年—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在此引导学生思考之前的问题: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这段期间,法国的政局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教师总结:由于法国封建专制势力的强大,使得法国的民主制度得确立充满了坎坷。

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三单元第10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1课件:第三单元第10课

主共和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③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 ④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
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特别提醒:法国君主制与共和制及共和制内 部斗争的实质:(1)具有双重性,既包括资产 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之间的斗争,也包括共 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斗争。
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的民主精神,对经济
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的内部关系,缓和资 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 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巩固了资本
主义制度。
3.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工人 阶级的利益。
和制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体,议 会由两院组成,下院选举产生,都行使立法权。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2.不同点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要点2
政坛。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原因
1.历史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
2.政治原因: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人民不满。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2)前者是不同阶级之间的夺权斗争,反映了 历史进步与反动势力的斗争。后者是资产阶
级内部关于政体的斗争,是资产阶级不同派
别的利益之争。 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德国的统一 (1)背景
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1-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1-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1-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一、选择题1.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B.共和政体的确立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答案】A【解析】英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不是共和政体,排除B项;这几个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排除C项;首先,美国不属于欧洲,其次,英国、法国、德意志帝国这几个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也不能说明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排除D项。

2.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核心是()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C.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答案】D【解析】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3.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答案】A【解析】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没有君主,因而不存在从君主制过渡的可能;英德等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非共和体制。

4.(2011·枣庄文综)《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对议会负责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读材料,材料内容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句话是总统对议会的制约;第二句话是议会对总统的约束。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导学案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导学案

伊春区第二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编制人:邵秋影审核人:李志姓名:班级:第周编号:10 授课时间: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Ⅰ、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认识历史条件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

知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Ⅱ、预习提纲一、法国总统共和制的建立(一)、背景: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 17、18世纪的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_________国家。

2、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法国于_________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______________。

3、随后法国政权更迭频繁,政体反复变换。

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资产阶级共和制;1804—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帝制;1815—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封建君主专制; 1830—1848年,七月王朝;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8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共和的个人独裁统治;1852—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资产阶级帝制。

4、___________年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废除第二帝国,法兰西______________国(—1940年5月)由此开始(二)、建立1、确立:1875年_________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

⑴内容:①立法:立法权属于______________,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共有______________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议员由______________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议案,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无选举权),任期四年;②行政: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权由______________掌握,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议会依______________选出,任期_____年,可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创设】
欧洲大陆的两个主要国家法国和德国, 曾经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霸主而拼得你死我 活。二战后,法国和德国握手言和,共同推 动了欧共体(现在的欧洲联盟)的建立,共 同推动了欧洲的发展。近代的法国和德国建 立了怎样的政体,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法国大凯旋门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 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的曲折过程和1875年宪法。 难点:1875年宪法中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
二、德国的 政体改革
1、政体改革的背景:
封建割据严重阻碍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体改革的政治前提:国家的统一 三次王朝战争
3、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机构 4、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保留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5、影响:
英、美、法、德
四国政体的确立过程及异同点比较(单元总结)
答:材料反映了帝制和共和制斗争的激烈,共 和制确立经历的艰难历程。
结果: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共和制得以巩固。
二、德国的政体改革
1、政体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 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1000 多块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 和各种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
相同
选举产生
皇位世袭
国家政治的中心,
有立法权
作用较小
总统及其内阁政 府对议会负责
皇帝集行政和立法 大权于一身,议会大受 限制。
从代议制的形式看,都是立法、行政、司法
三权分立的代议制
课堂小结:
一、法国的 政体改革
1、政体改革的背景 2、政体改革的曲折历程 3、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机构
第10课 欧洲大 陆的政 体改革
1870年普法战争,第二帝国覆灭,第三共和国 建立。1875年宪法颁布,最终确立共和制
共和政体的 最终确立
1875年宪法获得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 的最终确立,
这部宪法的特点:共和政体,三权分立
颁布的意义:1、共和派掌握实权 ,标志着资 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共和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3、推动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 发展
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帝国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 军事大权于一身,保留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材料: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 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 响……的国家。
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5、影响: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帝制


第二帝国
君主 立宪
封建 专制

占 巴
七月王朝



波旁王朝
时间 1788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1
3、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机构
法 兰
行政 为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组织内阁 (总统) 由国民议会选出
2、政体改革的政治前提:国家的统一
三次王朝战争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
1864 丹 麦 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 普鲁士 1866 奥地利 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
1870 法 国 而得名。
1871年,威廉一世即德意志皇帝位,德意志完成统一
3、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机构
皇帝 权力巨大,宣战、媾和、缔约、
一、法国的政体改革
1、政体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大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状况:法国农业占主 体,封建专制严重,关卡林立,税收苛重阻碍了贸 易发展
材料二:
层层压迫下 的法国农民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示意图
一、法国的政体改革
1、政体改革的背景
1)社会等级对立严重,封建君主专制的 黑暗统治。
2)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3)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封建割据下的德意志 为了国家的发展最需要什么?
统一
1、政体改革的背景:
封建割据严重阻碍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体改革的政治前提:国家的统一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空话和 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 的 ……. 而是要用铁和血
——俾斯麦
俾斯麦主张采用什么方式 统一德国?
武力,战争
1、政体改革的背景:
封建割据严重阻碍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给世界人民带 来沉重的灾难。(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
【能力提升3】比较法国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法国总统制民主 德国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国家元首是谁 总统
皇帝(权力中心)
国家元首的产 生方式 议会的权力和 地位 立法与行政机 关的关系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 兑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 超过他所运货物的价值。
材 料 二:
工业革命下的德意志,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但远 远落后于英国与法国,约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其12 个大城市的人口总和还不如法国巴黎一个城市的人口数。
什么成为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 发展的最大障碍? 封建割据
2、政体改革的曲折历程
颁布《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 制定1791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建 共
1789年7月 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拿破仑的统治: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


路易·波拿巴 1848年当选第二共和国总统

1852年建立第二帝国
西
特赦权,在参议院的同意下解散众议院

三 共
负责


参议院:间接选出, 有权否决议案

立法

(议会)
众议院:
权利很小,可提出并通过法案, 但受到参议院和总统的控制
阅读材料思考: 直到1877年,君主派依然不甘心,对共和派进
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君主派的一家报纸 得意地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 都不吃的烂泥浆。” 请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
行政 任 命
1871 年
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
对皇帝负责
宪 法
立法
联邦议会:实 力结质构为,上首议相院任,议为长最高权
(议会) 帝国议会:权 定力法较律小和,预只算有的参能与力制
宪法规定了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的 专制主义色彩。
4、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