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一些常用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单片机精确延时计算和中断定时

单片机精确延时计算和中断定时

单片机精确延时计算和中断定时单片机精确延时计算和定时中断一.延时1. 10ms延时程序(for循环嵌套)*************************************************************** ****** 文件名称:void delay_10ms()功能:10ms延时参数:单片机晶振12MHz*************************************************************** ****** void delay_10ms(){unsigned int i, j;for(i=0;i<10;i++){for(j=0;j<124;j++);}}i 和j 定义为int整型时,for循环执行时间为8个机器周期,当i 和j 定义为char 字符型时,for 循环执行时间3个机器周期。

“;”一个机器周期,每次调用for循环2个机器周期。

则执行本段延时程序是内循环时间t1=8*124+3个机器周期,其中“8”执行for循环指令时间;“124”为for循环次数;“3”为每次调用for循环指令的时间。

外循环t2=t1*10+8*10+3其中“10”为for循环次数;“8”为一次for循环指令调用和执行时间;“10”为调用for循环次数,3为调用for循环指令时间。

所以本程序延时t=((8*124)+3)*10+8*10+3=10033=10.033ms≈10ms。

注意:变量为整型时,每次调用for循环需要3个机器周期的调用时间,执行for循环判断需要8个机器周期的执行时间;字符型变量时,每次调用for循环需要2个机器周期的调用时间,执行for循环判断需要3个机器周期的执行时间。

程序运行到第一个断点所用时间0.00038900s,运行到第二个断点所用时间为0.01042800s,则执行delay_10ms()函数所用时间为0.010428-0.000389=0.010039s= 10.039ms≈10ms。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单片机的延时和中断是单片机编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延时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需要暂停一段时间,而中断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需要中断当前的任务去处理一个更紧急的事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延时问题:在单片机程序中,有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延时,比如等待某个外设初始化完成或等待一段时间后执行某个任务。

常见的延时方法有软件延时和硬件延时。

1. 软件延时:软件延时是通过程序自身来实现的,可以使用循环或者定时器来实现。

循环延时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不断的进行空操作,等待一定的时间。

但是由于单片机的执行速度非常快,所以软件延时可能会导致主程序无法正常执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定时器来进行延时。

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参数,可以让定时器在指定的时间后产生中断,然后在中断服务函数中执行需要延时的任务。

2. 硬件延时:硬件延时是通过特殊的硬件电路来实现的,比如借助外部晶振来实现精确的延时。

硬件延时可以达到比较精确的延时效果,但需要占用额外的硬件资源。

中断问题:中断是指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突然被打断,去处理一个更紧急的事件。

单片机中常见的中断有外部中断和定时器中断两种。

1. 外部中断:外部中断常用于处理外部事件,如按键输入、外部信号触发等。

在外部中断的配置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的寄存器来使能中断功能,还需要编写中断服务函数来处理中断事件。

一般情况下,外部中断在硬件电路中配置好后,单片机会在产生中断信号时自动跳转到中断服务函数中执行相应的程序。

2. 定时器中断:定时器中断常用于定时操作,比如按时采样、定时发送数据等。

定时器中断的配置也需要设置相关的寄存器来使能中断功能,并编写中断服务函数来进行相应的操作。

定时器中断的优点是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时间,但需要注意设置好中断的周期和优先级,以避免中断冲突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

解决方法:1. 在编写单片机程序时,需要考虑到延时和中断的问题,合理设置延时时间和中断优先级,以确保程序的正常运行。

单片机一些常用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一些常用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一些常用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延时与中断出错,是单片机新手在单片机开发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文汇总整理了包含了MCS-51系列单片机、MSP430单片机、C51单片机、8051F的单片机、avr单片机、STC89C52、PIC单片机…..在内的各种单片机常见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对单片机新手们,有所帮助!一、单片机延时问题20问1、单片机延时程序的延时时间怎么算的?答:如果用循环语句实现的循环,没法计算,但是可以通过软件仿真看到具体时间,但是一般精精确延时是没法用循环语句实现的。

如果想精确延时,一般需要用到定时器,延时时间与晶振有关系,单片机系统一般常选用 2 MHz、12 MHz或6 MHz晶振。

第一种更容易产生各种标准的波特率,后两种的一个机器周期分别为1 μs和2 μs,便于精确延时。

本程序中假设使用频率为12 MHz的晶振。

最长的延时时间可达216=65 536 μs。

若定时器工作在方式2,则可实现极短时间的精确延时;如使用其他定时方式,则要考虑重装定时初值的时间(重装定时器初值占用2个机器周期)。

2、求个单片机89S51 12M晶振用定时器延时10分钟,控制1个灯就可以答:可以设50ms中断一次,定时初值,TH0=0x3c、TL0=0xb0。

中断20次为1S,10分钟的话,需中断12000次。

计12000次后,给一IO口一个低电平(如功率不够,可再加扩展),就可控制灯了。

而且还要看你用什么语言计算了,汇编延时准确,知道单片机工作周期和循环次数即可算出,但不具有可移植性,在不同种类单片机中,汇编不通用。

用c的话,由于各种软件执行效率不一样,不会太准,通常用定时器做延时或做一个不准确的延时,延时短的话,在c中使用汇编的nop做延时3、51单片机C语言for循环延时程序时间计算,设晶振12MHz,即一个机器周期是1us。

for(i=0,i<100;i++)for(j=0,j<100;j++)我觉得时间是100*100*1us=10ms,怎么会是100ms答:不可能的,是不是你的编译有错的啊我改的晶振12M,在KEIL 里面编译的,为你得出的结果最大也就是40ms,这是软件的原因,不可能出现100ms那么大的差距,是你的软件的原因。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引言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和稳定性对系统的整体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延时和中断作为单片机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对于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掌握延时与中断的原理和解决方法对于单片机的应用至关重要。

一、延时的原理及问题延时是单片机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其原理是通过在程序中添加一定数量的循环指令来实现一定的时间延迟。

由于单片机的工作频率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延时精度问题成为单片机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单片机中,延时的实现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软件延时,另一种是硬件延时。

软件延时是通过控制循环指令的次数来实现延时的效果,而硬件延时则是通过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或者外部的晶振来实现延时。

软件延时由于受到单片机工作频率的影响,因此延时的精度较低,而且对于不同的单片机,延时的时长也不尽相同。

而硬件延时的精度相对较高,但需要依赖外部的晶振或定时器,对于一些资源受限的系统来说,硬件延时会增加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

延时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进行延时的单片机无法进行其他的任务处理,这就会影响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延时的实现方式和精度,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中断是单片机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其原理是通过在程序中设置中断触发条件,在满足条件时自动调用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来进行处理。

中断可以分为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外部中断是通过外部引脚来触发,而内部中断则是通过系统内部的定时器或者外部设备触发。

中断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但同时也会引入一些问题。

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和调用比较复杂,需要考虑中断处理的优先级和时序关系,以及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时间。

中断的使用还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和功耗,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会产生影响。

中断的使用还会引入一些竞争和冲突问题,比如多个中断同时触发时,需要考虑中断的优先级和处理顺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地使用中断,以充分发挥中断的优势,同时避免中断带来的问题。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单片机程序中,常常需要延时一段时间来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或者确定某些操作的时间间隔。

延时的实现有两种方式:软件延时和硬件延时。

1. 软件延时软件延时是通过程序语句的执行来实现的,在延时期间,程序会循环执行一段指令,直到延时结束。

常用的软件延时方法有:(1)循环延时法:通过循环指令来实现延时。

要延时1ms,可以使用以下代码:```cvoid delay_ms(unsigned int ms){unsigned int i, j;for(i = ms; i > 0; i--)for(j = 110; j > 0; j--);}```该函数使用两个嵌套的循环来实现延时,每循环一次,延时约为1us(假设单片机主频为11.0592MHz)。

通过控制循环的次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延时时间。

循环延时法的延时时间会受到单片机主频的影响,如果不同的单片机主频不一样,延时的时间也会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定时器延时法:使用单片机的定时器来实现延时。

定时器是一个计时设备,可以定时产生一个中断信号,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中断信号来实现延时。

需要配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如工作在定时器模式)和计时周期(如1ms或10ms)。

然后,根据定时器的中断信号来触发所需要延时的操作。

```cvoid Timer_Init(){// 配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计时周期// ...// 启动定时器// ...// 等待定时器中断}通过使用定时器,可以实现较为精确的延时,不受单片机主频的影响。

硬件延时是通过外部硬件电路来实现的,常见的硬件延时方法有:(1)RC延时电路法:用一个RC滤波电路来实现延时。

RC滤波电路是一种低通滤波电路,可以将输入的脉冲信号变成平滑的模拟信号。

通过改变RC时间常数来调整延时时间。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且延时精度较低。

(2)晶振延时法:通过使用外部晶振来实现延时。

C51单片机的几种常用延时程序设计2024

C51单片机的几种常用延时程序设计2024

引言概述:C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它具有高度集成化、易于编程和灵活性强等特点。

在C51单片机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延时程序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C51单片机中几种常用的延时程序设计方法,包括循环延时、定时器延时、外部中断延时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在实际应用中对延时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正文内容:一、循环延时1. 使用循环控制语句实现延时功能,例如使用for循环、while循环等。

2. 根据需要设置延时的时间,通过循环次数来控制延时的时长。

3. 循环延时的精度受到指令执行时间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4. 循环延时的优点是简单易用,适用于较短的延时时间。

5. 注意在循环延时时要考虑其他任务的处理,避免长时间的等待造成程序卡死或响应延迟。

二、定时器延时1. 使用C51单片机内置的定时器模块来实现延时。

2. 配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如工作方式、定时器精度等。

3. 设置定时器的初值和重装值,控制定时器中断的触发时间。

4. 在定时器中断服务函数中进行延时计数和延时结束标志的设置。

5. 定时器延时的优点是精确可控,适用于需要较高精度的延时要求。

三、外部中断延时1. 在C51单片机上配置一个外部中断引脚。

2. 设置外部中断中断触发条件,如上升沿触发、下降沿触发等。

3. 在外部中断中断服务函数中进行延时计数和延时结束标志的设置。

4. 外部中断延时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响应外部信号,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5. 注意在外部中断延时时要处理好外部中断的抖动问题,确保延时的准确性。

四、内部计时器延时1. 使用C51单片机内部的计时器模块来实现延时。

2. 配置计时器的工作模式,如工作方式、计时器精度等。

3. 设置计时器的初值和重装值,使计时器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计数。

4. 根据计时器的计数值进行延时的判断和计数。

5. 内部计时器延时的优点是能够利用单片机内部的硬件资源,提高延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单片机一些常用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一些常用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延时与中断出错,是单片机新手在单片机开发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文汇总整理了包含了MCS-51系列单片机、MSP430单片机、C51单片机、8051F的单片机、avr单片机、STC89C52、PIC单片机…..在内的各种单片机常见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对单片机新手们,有所帮助!一、单片机延时问题20问1、单片机延时程序的延时时间怎么算的?答:如果用循环语句实现的循环,没法计算,但是可以通过软件仿真看到具体时间,但是一般精精确延时是没法用循环语句实现的。

如果想精确延时,一般需要用到定时器,延时时间与晶振有关系,单片机系统一般常选用11.059 2 MHz、12 MHz或6 MHz晶振。

第一种更容易产生各种标准的波特率,后两种的一个机器周期分别为1 μs和2 μs,便于精确延时。

本程序中假设使用频率为12 MHz的晶振。

最长的延时时间可达216=65 536 μs。

若定时器工作在方式2,则可实现极短时间的精确延时;如使用其他定时方式,则要考虑重装定时初值的时间(重装定时器初值占用2个机器周期)。

2、求个单片机89S51 12M晶振用定时器延时10分钟,控制1个灯就可以答:可以设50ms中断一次,定时初值,TH0=0x3c、TL0=0xb0。

中断20次为1S,10分钟的话,需中断12000次。

计12000次后,给一IO口一个低电平(如功率不够,可再加扩展),就可控制灯了。

而且还要看你用什么语言计算了,汇编延时准确,知道单片机工作周期和循环次数即可算出,但不具有可移植性,在不同种类单片机中,汇编不通用。

用c的话,由于各种软件执行效率不一样,不会太准,通常用定时器做延时或做一个不准确的延时,延时短的话,在c中使用汇编的nop做延时3、51单片机C语言for循环延时程序时间计算,设晶振12MHz,即一个机器周期是1us。

for(i=0,i<100;i++)for(j=0,j<100;j++)我觉得时间是100*100*1us=10ms,怎么会是100ms答:不可能的,是不是你的编译有错的啊我改的晶振12M,在KEIL 4.0 里面编译的,为你得出的结果最大也就是40ms,这是软件的原因,不可能出现100ms那么大的差距,是你的软件的原因。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片机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概述在单片机的应用开发中,延时和中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延时是指在程序中暂停一段时间,而中断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突然打断当前的执行流程去处理其他事务。

延时和中断的使用对于单片机的应用开发非常重要,合理的使用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际开发中,延时和中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单片机的延时和中断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延时问题及解决方法延时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暂停一段时间。

单片机中常用的延时方法有软件延时和硬件延时两种。

软件延时是通过在程序中执行循环来实现延时的。

例如: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while(time--);}硬件延时是通过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来实现延时的。

在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配置定时器的初值和工作模式来实现延时。

在实际开发中,延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延时时间不准确,延时过长或过短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包括系统时钟频率不准确、程序执行过程中被中断打断、延时中使用了未初始化的变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要确保系统时钟频率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单片机的延时是通过系统时钟来实现的,如果系统时钟频率不准确,那么延时时间也会不准确。

要确保系统时钟频率的准确性。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外部晶振来提供时钟信号,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软件校准系统时钟频率。

要避免在延时中使用未初始化的变量。

在C语言中,未初始化的变量的值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延时中使用未初始化的变量可能会导致延时时间不准确。

在延时前要确保所使用的变量已经正确初始化。

要避免在延时中被中断打断。

在单片机的程序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中断事件,如果在延时中被中断打断,那么延时时间也会不准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延时前禁止所有中断,延时结束后再使能中断。

中断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中断优先级的设置、中断屏蔽和中断标志的清除。

中断优先级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一些常用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
延时与中断出错,是单片机新手在单片机开发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本文汇总整理了包含了MCS-51系列单片机、MSP430单片机、C51单片机、8051F的单片机、avr单片机、STC89C52、PIC单片机…..在内的各种单片机常见的延时与中断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对单片机新手们,有所帮助!
一、单片机延时问题20问
1、单片机延时程序的延时时间怎么算的?
答:如果用循环语句实现的循环,没法计算,但是可以通过软件仿真看到具体时间,但是一般精精确延时是没法用循环语句实现的。

如果想精确延时,一般需要用到定时器,延时时间与晶振有关系,单片机系统一般常选用 2 MHz、12 MHz或6 MHz晶振。

第一种更容易产生各种标准的波特率,后两种的一个机器周期分别为1 μs和2 μs,便于精确延时。

本程序中假设使用频率为12 MHz的晶振。

最长的延时时间可达216=65 536 μs。

若定时器工作在方式2,则可实现极短时间的精确延时;如使用其他定时方式,则要考虑重装定时初值的时间(重装定时器初值占用2个机器周期)。

2、求个单片机89S51 12M晶振用定时器延时10分钟,控制1个灯就可以
答:可以设50ms中断一次,定时初值,TH0=0x3c、TL0=0xb0。

中断20次为1S,10分钟的话,需中断12000次。

计12000次后,给一IO口一个低电平(如功率不够,可再加扩展),就可控制灯了。

而且还要看你用什么语言计算了,汇编延时准确,知道单片机工作周期和循环次数即可算出,但不具有可移植性,在不同种类单片机中,汇编不通用。

用c的话,由于各种软件执行效率不一样,不会太准,通常用定时器做延时或做一个不准确的延时,延时短的话,在c中使用汇编的nop做延时
3、51单片机C语言for循环延时程序时间计算,设晶振12MHz,即一个机器周期是1us。

for(i=0,i<100;i++)
for(j=0,j<100;j++)
我觉得时间是100*100*1us=10ms,怎么会是100ms
答:
不可能的,是不是你的编译有错的啊
我改的晶振12M,在KEIL 里面编译的,为你得出的结果最大也就是40ms,这是软件的原因,
不可能出现100ms那么大的差距,是你的软件的原因。

不信你实际编写一个秒钟,利用原理计算编写一个烧进单片机和利用软件测试的秒程序烧进单片机,你会发现原理计算的程序是正确的
4 、51单片机c语言 _nop_()是一个空指令短时间延时的空几个机器周期?
答:这个_nop_()等效与汇编里面的,NOP指令,也就是空一个机器周期,如果是传统51单片机的话,等于空12个时钟周期【即一个机器周期】
5、51单片机延时500ms 用机器周期叠加怎么算?
答:DELAY:
MOV R7,#4
D2:MOV R6,#250
D1:MOV R5,#250
DJNZ R5,$
DJNZ R6,D1
DJNZ R7,D2
RET
假设晶振为12MHz
刚延时时间为:
250*250*4*2=500MS
6、51单片机C语言程序中延时函数delay的原理是什么?
现在找到两个函数
第一:
void delay(void)
{ unsigned int i,j;
for(i=0;i<500;i++)
{ for(j=0;j<121;j++)
{;}
}
}
第二:
void delay(unsigned int k)
{ unsigned int i,j;
for(i=0;i<k;i++)
{ for(j=0;j<121;j++)
{;}
}
}
现有几个疑问:
(1):延时函数的原理?
(2):两个for循环的作用?
(3):i、j的取值有什么规律和依据是不是和单片机接的晶振频率有关所能延时的最小单位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延时时间怎么计算啊!假如用的是AT89C51RC+的晶振呢?
答:
1:原理:仅仅执行一些,没有实质性影响的所谓“无意义指令”,比如做比大小啊,做某个int的自加运算啊之类的
2:两重for的作用:简单的说,就像高中数学中的“乘法原理”一样,这样可以很轻易的迅速增加上述“无意义指令”的数目
3:关于取值大小:这个如果是在C下变成,这个值不仅仅与晶振、单片机本身运算速度有关,而且还与C的编译器有关,所以说,这个值虽说是可以精确计算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程序员用的都是“经验值”——当然,如果用汇编编程,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每一条指令所使用的机器周期是一定的,你当然可以根据所有指令使用的总时间,精确的算出具体延时的总时间
综合你的的问题,我给你一点建议,就是刚学单片机的时候,还是一定要老老实实的从汇编编程学起——这样,在你以后接触到C之后,你才能明白,这中间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单片机。

当然,等最终你完全拿下一种单片机之后,尽量使用C编程,无疑是历史所肯定的。

7、51单片机,晶振为6M,求一个10ms的延时程序
答:延时有很多种方法,有一种是让单片机去做无聊的循环,还有一种是用定时器。

第一种的算法是:
晶振的周期T1=1/f; 这里f=6MHz 所以T1=1/6 us;(微秒)
单片机花12个T1去执行一个指令,
所以一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晶振周期,
T2=12*T1=2us
10ms=1000 0us
所以你要得到10ms的延时就要想办法让机器去做5000条“无聊的指令”
所以
DEL: MOV R5,#05H
F1: MOV R6,#05H
F2: MOV R7,#32H
F3: DJNZ R7,F3
DJNZ R6,F2
DJNZ R5,F1
RET
这种方法是用于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地方,我说的是其思想,程序中可能有错的地方
用定时器的方法我不太会就不误人了 (补充一下就是这个是用汇编写的,你在主程序中用ACALL DEL调用就延时了。

8、今天我用单片机做“眨眼的LED”实验时,程序运行,每次只令灯亮或灭都没问题,但是一开延时不能出现期盼的灯亮灯灭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实验的硬件条件是:STC89C52,编译环境:keil 3。

下面是我写的程序,请教高手!!!
#include <> 如果你需要增大,可以改变j的数据类型定义,如unsigned int (2字节)可以到65535;无符号长整形unsigned long(4字节)可以到95。

而上面所所256是-1,而你定义的是无符号字符型。

10、请教一个AVR单片机延时的问题
外部晶振用的是8MHz,延时1微秒的程序如下:
void delay_us(unsigned int delay_counter)//延时1us
{
do
{
delay_counter--;
}
while(delay_counter>1);
}
请问,为什么能延时1微秒啊?
答:8MHZ表示单片机的运行周期为1/8us,也就是执行一步
你使用的是软件延时
那么包括程序的提取,执行等都要花费时间
比如,你提取这个函数可能花去一步,那现在就使用了啦
接着你执行这个函数,在单片机内部,运算是通过寄存器的移来移去实现的
这都需要时间,可能你看到的就一句counter--这个指令,可能会花费好几个时钟周期来实现
举个例子:
c=a+b,只有一句,但实际上花费的时间并不短
mov a,#data1;//数据data1放入a寄存器
mov b,#data2;//数据data2放入b寄存器
add a,b;//寄存器a的值与b相加,结果放入a
mov c,a;//将a的值放入c
这样才是单片机内部真正执行的指令,这需要花费至少4个时钟周期,而不是1个
至于晶体管级的我就不解释了,你得好好学习汇编才能理解单片机的运作。

至于这个函数为什么能延时1ms,这个是靠经验来判断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示波器看,以上均为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