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卷(附答案)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卷(含解析)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卷(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随后,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图二: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
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随着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1)从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根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结论?【答案】(1)信息一: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信息二: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信息三: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解析】【详解】(1)只要是根据图文中获取的信息即可,例如:根据“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可知,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根据“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可知,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根据“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可知,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等可知,第二次工业革会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历史】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试题(含答案)

【历史】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1)指出图中飞机的发明者。
(2)小历认为材料所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莱特兄弟。
(2)不正确。
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第(1)问的答案是:莱特兄弟(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早期汽车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飞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两项成就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汽船、火车的发明等。
故第(2)问的答案是:不正确;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2.图片信息题:(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1、2历史人物分别是谁?(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人物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牛顿、达尔文(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人们逐渐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思想;③科学家们的积极思考和探索,促进了科技进步。
【解析】【详解】(1)依据题干信息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牛顿,图二是达尔文。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他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历史】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 同步训练(含答案)

【历史】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同步训练(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7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借经商贸易之名,以掠夺性的剥削来压榨印度人民,以武力来蚕食和霸占印度国土。
印度民众对立情绪不断增长,终于爆发了大起义。
1857年5月10日,起义首先在密拉特爆发。
各地士兵和民众纷纷响应,不到4个月,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几乎整个北印度。
起义势力以德里、坎普尔和勒克瑙为三大中心。
图二: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在拉丁美洲的残暴统治和大肆掠夺,引起当地除欧洲白人以外的所有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并由此引发了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181 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独立斗争。
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队,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1)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根据文字介绍分别写出印度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国家。
(3)以上图文介绍反映出起义的性质是什么?【答案】(1)可从起义原因、起义时间、殖民国家、领导人、起义地点(起义中心)、起义结果等方面回答。
(2)英国、西班牙(3)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可以获得起义的起义原因、起义时间、殖民国家、领导人、起义地点(起义中心)、起义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民族大起义反对的殖民国家是英国,英国对印度进行了残酷的殖民掠夺,激起了印度全国上下的反抗;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国家是西班牙,拉丁美洲除了巴西是在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他地方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后来,当地土生白人也对殖民统治下的掠夺极为不满,因此爆发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历史】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单元试卷(含解析)

【历史】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单元试卷(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材料一(1)图1、图2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材料二《机器时代的享受》。
它描写了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
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ロ占英国总人ロ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
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2)根据材料二分析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材料三 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3)德国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近代西方各国发展大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以依据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研究出的发电机为发端第2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开始带动机器迅速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力电话,电灯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在德国美国等多国同时进行,由于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德国日本等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2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五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
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5)针对材料揭示的现象,有人提出人类应该回到工业革命前的农耕文明时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的小短文反驳这一观点。
【答案】(1)人口迅速增长;出现城市化现象(2)改善了交通条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大量城市贫民;造成了环境污染;(3)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docx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 ( 附答案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1)指出图中飞机的发明者。
(2)小历认为材料所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莱特兄弟。
(2)不正确。
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 1903 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第( 1)问的答案是:莱特兄弟(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早期汽车出现在19 世纪 80 年代的德国,飞机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初的美国,这两项成就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汽船、火车的发明等。
故第(2)问的答案是:不正确;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2.科技改变生活,改变世界,请完成下面有关“科技话题”的学习探究活动。
(图释历史)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明造是哪次工革命的成果?它分是哪两种新能源和新力的用?次工革命使人入了什么代?(表解史)材料二:本主世界工增表(2)两个段本主世界工增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并要明它世界市形成的影响(从史出)材料三: 1870— 1900 年,科学与技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期都密切的多,世最后30年,几乎没有什么工部未曾受到科学新的影响⋯⋯1870年以后,我可以清楚的看到 20 世科学工的开端,新工,如气工等些完全是在科学中首的工,其面貌的改革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著的多。
一一《新世界近代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革命的特点。
列两个一期出的新工部。
(思想感悟)(4)科技不刷新了我的世界景,也刷新了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技成功的背后,我必看到一个潜在的危正露出来,就人如何科技来的“潜在威”提出合理化建。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试题(附答案)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随后,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图二: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
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随着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1)从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根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结论?【答案】(1)信息一: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信息二: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信息三: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解析】【详解】(1)只要是根据图文中获取的信息即可,例如:根据“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可知,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根据“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可知,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根据“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可知,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等可知,第二次工业革会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试题(含答案)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材料一(1)图1、图2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材料二《机器时代的享受》。
它描写了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
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ロ占英国总人ロ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
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2)根据材料二分析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材料三 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3)德国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近代西方各国发展大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以依据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研究出的发电机为发端第2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开始带动机器迅速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力电话,电灯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在德国美国等多国同时进行,由于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德国日本等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2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五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
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5)针对材料揭示的现象,有人提出人类应该回到工业革命前的农耕文明时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的小短文反驳这一观点。
【答案】(1)人口迅速增长;出现城市化现象(2)改善了交通条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大量城市贫民;造成了环境污染;(3)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卷(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校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8-20 世纪世界的变化。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材料三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些发明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各举一例)(3)根据材料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答案】(1)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3)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环境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火车和轮船,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和飞机,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3)根据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的信息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依据材料四的图片内容可知,图片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环境问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美国)仅1865-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
材料三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渐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经济变化的内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
(3)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答案】(1)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原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管理混乱等(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注重科技创新: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依据材料二“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小问:美国经济变化的内因是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根据材料三“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渐严重”的信息可知,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是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依据材料三“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问题”的信息可知,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是英国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管理混乱。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注重科技创新,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随后,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图二: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
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随着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1)从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根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结论?【答案】(1)信息一: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信息二: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信息三: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解析】【详解】(1)只要是根据图文中获取的信息即可,例如:根据“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可知,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根据“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可知,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根据“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可知,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等可知,第二次工业革会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4.(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创立进化论——<3>创立相对论——<4>创作《英雄交响曲》——<5>英国的护国主——<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珍妮纺纱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德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汽车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日本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答案】(1)<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2>创立进化论——达尔文<3>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5>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2>创立进化论——达尔文,<3>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5>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到19世纪,英国有钱人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成为一种时尚。
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喷发出呛人的浓烟。
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四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1采用了什么动力装置?这种动力装置推动了哪一能源工业的发展?(2)材料二揭示了英国在19世纪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感受。
【答案】(1)图1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2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图1的动力装置是内燃机,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2)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经验教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作为学生应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观念等。
【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飞机以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