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质量评估考试试卷-2020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共14张PPT)
质量评估试卷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6.观察下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 )
B
A.人口增长 B.城市发展 C.贫富分化 D.环境污染
质量评估试卷-春部编教材九级历史下 册课件 1
7.下列关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的叙述,
错误的是( D )
A.德国建立起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 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质量评估试卷-春部编教材九级历史下 册课件 1
质量评估试卷-春部编教材九级历史下 册课件 1
18.(15分)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 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活 领域。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 了耐用电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试制 汽车成功。1903年 12 月,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研制出了飞机。汽车、飞机的问世改变了人 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扩大了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填“A”,不是则 填“B”。 (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和德国最先开始。( ) (3)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
C
A.社会进步 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
质量评估试卷-春部编教材九级历史下 册课件 1
质量评估试卷-春部编教材九级历史下 册课件 1
11.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B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总复习 练习题教学课件PPT初三公开课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 [2021四川南充中考]“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
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B.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C.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1.D 据题干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技术、 新发明 … …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故选D。
2. 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
在电的应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①本茨 ②法拉第 ③爱迪生 ④莱特兄弟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2.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最早发现的,电磁感应的发现为发电机和电力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等,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因此在电的应用方面作出突出贡 献的人物是②③ ,B符合题意。
3. [2021北京东城区期末]1924年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
因为电车顶上的接线设备和电车行驶中发出的声音,老百姓也把有轨电车叫“铛铛车”。
有轨电车应该是( )A.租地农场的收获B.手工工场的产品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3.D 据题干信息“有轨电车”及所学知识可知,有轨电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故选D。
4.D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为其提供动力的是蒸汽机。
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为其提供动力的是内燃机。
故选D 。
A.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B.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C.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D.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4. 下图所示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飞机,为这两者提供动力来源的分别是 ( )5. [2021重庆大渡口区模拟]某班同学学习两次工业革命后,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 ,以下他们设计的情节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瓦特高兴地驾驶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B.斯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蒸汽机车图纸C.斯蒂芬森给家人发电报,告知蒸汽机车试车成功D. 1925年的美国,中等收入家庭驾驶汽车去郊游5.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 斯蒂芬森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人物,汽车、 电灯、 电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 B、 C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40分)1.下列图片展示的科技成就,属于爱迪生发明的是()①②③④A.图①B.图②C.图③D.图④2.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蒸汽时代”的到来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3.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诞生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4.1921年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小敏同学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绘制了如图思维导图,其中内容正确的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如表为1880﹣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对如表分析不正确的是()A.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B.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C.美德在制造业上已超过英法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种变化3.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使他创制汽车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是()A.蒸汽机的改良B.电动机的发明C.电器的发明D.内燃机的创设4.导致图中世界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发电机的广泛应用D.电动机的广泛应用5.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一种使用液体燃料的动力机器。
它是()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内燃机6.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
以下使用这种“新动力”的交通工具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被誉为“发明大王”的人是()A.史蒂芬孙B.瓦特C.爱因斯坦D.爱迪生8.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A.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B.德、奥为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C.英、德的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9.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下列国家依其经济实力排列顺序是()①法国②美国③英国④德国A.④①②③B.③①④②C.②④③①D.①④②③。
2020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质量评估试卷 (共19张PPT)

A.开始于1868年
B.由明治政府推行
C.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D.实行废藩置县 C
5.19世纪90年代,汤姆一家外出旅行,你认为当时他们不可能选乘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D
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的资料(见下图),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
的主题是( B )
A.思想解放 B.科技创新 C.启蒙运动 D.殖民扩张 7.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的大众教育发展起来,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 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当时,各国 发展教育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的自觉 B.人民群众的需要 C.教育十分重要 D.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1917年。同盟国。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是怎样处理“承袭”问题的?中国的这种 遭遇说明了什么?巴黎和会引发了中国国内哪一重大事件?(4分)
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或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 给日本)。弱国无外交。(其他叙述,言之有理亦可)五四运动。
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A苏联模式
3.俄、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以改革而不是以革命方式完成的主要原因是( C )
A.政局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B.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C.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
D.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一致
4.下列有关明治维新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D
16.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
论对应正确的是( D )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考试卷及答案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 A .进化论、蒸汽机车 B .相对论、内燃机 C .电磁学理论、飞机D .经典力学体系、改良蒸汽机2.19世纪末,一位生活在美国的公民,如果他远行欧洲,他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①轮船 ②火车 ③汽车 ④飞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2017年6月30日晚,《不朽的梵高2.0》感映艺术展在南宁启幕。
此次感映艺术展结合了传记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出,以更立体、更多元的方式近距离“感受梵高”。
下列属于梵高的作品是( ) A .《英雄交响曲》 B .《安娜•卡列尼娜》 C .《战争与和平》 D .《向日葵》4.下列作品中描写了19世纪前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社会全景,也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是( ) A .《高老头》 B .《欧也妮•葛朗台》 C .《战争与和平》 D .《人间喜剧》5.牛顿被后人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 A .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B .提出了“相对论”C .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D .创立了进化论6.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D.以内燃机为核心的革命7.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
这位音乐家是()A.伏尔泰B.贝多芬C.莎士比亚D.梵·高8.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2018年3月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被安葬在这里,与长眠于此的英国名人为邻。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1. 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2. 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工厂里的机器等都离不开电,离开电都将无法运转。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开始于(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80年代3.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搭配正确的是( ) A.蒸汽机——火车 B.发电机——轮船 C.蒸汽机——飞机 D.内燃机——汽车4. “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5. 某中学九年级(2)班同学办了一期“汽车百年”的黑板报,请指出以下几则材料中有误的一项( ) A.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B.汽车这一交通工具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C.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D.诺贝尔的发明为汽车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6. 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亿吨) 0.04 0.21 0.46 0.94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诞生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7. 下列关于右图B 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③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 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附解答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873年,比利时工匠格拉姆参加维也纳世博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明了电动机,关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众多技术马上被产品化并投入市场。
这之后,人类进入() A.蒸汽时代B.铁器时代C.信息时代D.电气时代2.沃尔·特拉斐尔在《美国世纪》中写道:“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美国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政治条件是()A.民族独立B.国家统一C.经济发达D.政府重视3.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白炽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
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4.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A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5.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①蒸汽机的产生②汽车的发明③飞机的研制④核能的利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6.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利用这次工业革命成果,我们可以实现()①坐汽车上班②乘飞机旅游③在电脑上购物④打电话拜年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共同之处是()A.从发明交通工具开始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8.英国曼彻斯特的人口由1750年的1.8万人增加到了1851年时的30万人,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
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贸易的扩展B.外来移民的涌入C.工业革命的推动D.汽车的普遍使用9.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推广大众教育开始于()A.18世纪中期以后B.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中期以后D.19世纪末20世纪初10.如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A.农业的发展B.战胜封建主义C.城市化进程D.确立对世界统治11.下图是1970年英国发行的D系列1英镑纸币上的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 B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五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八十年代
2.下表所列举的19世纪晚期的科技发明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 产和生活,表明人类社会进入了( )
A.“数字时代” B.“电气时代B”
C.本茨 D.福特B
5.现代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塑料制品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从生
产领域到衣食住行,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但人们也发现,塑料垃圾已经悄悄地向
我们涌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这种工业诞生于( )
A.戴姆勒的发明 B.诺贝尔的发明
C
C.海厄特的发明 D.夏尔多内的发明
(4)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 ) A (5)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A )
A
B
A
1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 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 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万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 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 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 1911年3 425个富人中,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 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1.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B )
A.完整的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B.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制成了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D.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2.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
伟大革命的著作是( )
A.《向日葵》 B.《B 物种起源》
C.“信息时代”19D世.纪“智70能年时代发”电机进入生产
代
领域
3.“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材料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C )
A.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 D.发明了现代炸药
4.内燃机的发明是19世纪后期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发明以汽油为燃料 的内燃机的是( ) A.德普勒 B.戴姆勒
(2)简要概述大众教育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3分)
大众教育的发展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 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点击进入word链接
C.《高老头》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3.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经典之作是( )
A.《物种起源》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英雄交响曲》 D.《欧也妮·葛朗台》
D
14.他一生命运多舛,却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
》等传世名作。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是( D )
A.肖邦 B.柴可夫斯基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15.创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作品的画家是( )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琪罗 D.梵高 D
16.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19 世纪的达尔文则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对此,以下理 解正确的是( ) A.牛顿力学是研究无生命领域的科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有生命的领域
C.牛顿力学和D进化论彻底战胜了神学 D.牛顿和达尔文都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二、非选择题
17.(13分)列举题。 (1)列举19世纪后期工业化国家社会巨变的具体表现。(6分)
城市化浪潮出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体系形成,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 (2人)列口举数牛量顿激取增得,的人三类大生成存就环。境(破3分坏),环境污染加重。(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6.观察下图,该图可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 )
B
A.人口增长 B.城市发展 C.贫富分化 D.环境污染
7.下列关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的叙述,
错误的是( D )
A.德国建立起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B.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C.英国,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了什么社会现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4分)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地区人口迅速增长;生产力得到发 (2)展材,料促二进反了映人出口了的什迅么速社增会长现。象?请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这一现象。(6分)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地区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也迅速增长,出现了城 市化现象;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为人们提 (3)供 也材更 带料多 来三的 很反就多映业 社出机 会了问会什题,么,促社如进会交整现通个象堵社?会塞(3经、分济环) 、境文污化染的等发。(展其,他另答一案方言面之,有城理市即的可不)合理规划 (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导致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影响。以下属于工业革命负面影响的是( D )
A.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B.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C.人们出行更加快捷、便利 D.工业污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10.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 该是( )
C
A.社会进步 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
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分化严重。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20.(9分)简答题。 (1)简要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 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资本主义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 深远影响。
D.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8.下图是英国约翰·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
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A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9.“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
(3)列举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的影响。(4分)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 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18.(15分)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 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活 领域。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 了耐用电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试制 汽车成功。1903年 12 月,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研制出了飞机。汽车、飞机的问世改变了人 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扩大了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 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填“A”,不是则 填“B”。 (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和德国最先开始。( ) (3)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