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观念的两种错误倾向

合集下载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来预报天气,指导生产生活。)
【注】主观能动性
又叫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包括:
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即通常说的“想”。 ②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即通常说的“做”。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即通常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材料:为确保奥运会开幕式顺利举行,在奥运体育场馆外 围将会有一个“消雨防线” ,如果降雨云系就要来了,在 它还没有到达 防线之前,就会被人工消雨设施进行空中拦 截 ,含有碘化银的炮弹被打入有大量积雨云的 4000 至 5000 米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 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 后降落,这样迫使雨 水提前降临
(3)反对两个错误倾向
只承认静止而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否认运动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 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议一议:下列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①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②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6
自然界的规律: 80 日 季 止 雁 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 持 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规律: 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60 复 食 万 出 高 百 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人的思维的规律: 40 北 南 封建社会 余 塞 分 规 20 翔 稻 里 北 数 奴隶社会 律
(但是可以‘改变’)
A.甲规律存在的客观条件改变了,取而代之由乙规律发生 作用。即:发生作用的规律种类改变了。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属性,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规 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即: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改变 了。

政治方法论及其答题范围

政治方法论及其答题范围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人在规律(条件)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甚至创造条件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方法论】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视条件,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
10.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开始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①分清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②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看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态度上,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观【单元线索】本单元讲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唯物的辩证法,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一,世界是辩证的。

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第二,世界是唯物辩证的。

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一、知识要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点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注意:哲学上的联系与具体联系有什么区别?哲学上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是一种抽象联系。

它与具体联系的关系是:抽象联系是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具体联系是抽象联系的具体表现。

简单地说就是一般与个别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提示】“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提示】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注意: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表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1)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形成;(3)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运动的规律性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运动的规律性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问题2: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P24
揠苗助长
三峡工程
(1)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 有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促进作用) (2)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 作用。
升、追溯过去、预见未来等)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23-3
指导 意识
人的 把 实践
观念中 变成
的东西
现实的东西
火神山医院设 计方案
建设施工
设计方案
火神山医院 (存在)
注意: 1.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2.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结合材料,说一说做事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请用具体 事例说明你的理由。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含义(是什么) P25-1
第 21 页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 要求(怎么办)
【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意识现象
思维、感觉、精神 思想、认识、观念 情绪、情感、意志 理想、目标、目的 理论、学说、路线、方针、政策 梦境奇遇、神话传说、鬼神迷信、歪理谬论 对过去的思考、对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的预测
P23 阅读与思考 蜘蛛和织工;蜜蜂和建筑工人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政治不仅仅需要背诵,也需要理解,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体现的哲学原理: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观点,就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第三,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四,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五,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第三,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同时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政治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原理方法论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五条,大家一定要将原理和方法论对应起来,同时经常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更好的提高成绩。

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育中的三大问题及对策杨华贵州省绥阳县旺草镇茅家铺小学563304摘要:时代的步伐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空前的繁荣,在各种国际比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足球、篮球走出国门,尤其是“飞人”刘翔在奥运赛场上的突破,将我国的体育事业推上潮流的浪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体育课却还用着陈旧的教学方式方法,早已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全新体育教学理论和方式方法,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体育教学有三大问题:观念上的曲解、设施器材残缺和组织教学方法古板。

在教学理念上,我们要破除三种陈旧的片面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注重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学习;通过适合学生身体条件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体育训练,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在解决设施器材的问题中我们使用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管理和自制补充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生理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选择学习的内容时满足系统、全面的要求,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选择适当的内容、适当的运动量,并采用有效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学到系统全面的体育知识,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得到最大的促进和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问题对策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全国掀起全民健身的高潮。

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这样的世界级体育运动盛会,我也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骄傲和激动之余,却发现我们的体育教育和当前的全民健身运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全国人民都在为了举办奥运会而锻炼身体,而我们的体育课在干什么呢?反复思索之下才发现我们的体育教育存在着三大问题。

第一、观念上的曲解在原来的应试教育中,体育是作为“豆芽科”存在的,没有实际的意义,于是相当一部分的教师都把体育“挪作他用”;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体育课终于“扶正”,于是一些教师就在体育课中搞起了“锻炼”:集合、做操、活动,或者就是高强度的体力训练。

高中哲学认识论1

高中哲学认识论1

十六、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十七、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十八课课时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第十八课课时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

课时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核心考点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改造世界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前提条件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提醒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自觉选择性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能动创造性则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来)。

归纳提升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内涵不同性质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想”“做”“精神状态”联系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影响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提醒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1 A1 A2
B2 A3
B3 B4 B5 A4 A5 …

芝诺反对运动的论证
飞矢不动
芝诺认为,既然任何事物在刹那时间都只能占有和自身相 等的空间,那么,飞矢也是如此。飞矢在飞行的过程中, 这一刹那间在这一点,那一刹那间在另一点。这样,飞矢 实际上经过的只不过是无数个静止的点。把无数静止的点 加起来的总和,仍然是静止,而不会形成运动。所以,飞 矢实际上是不动的。
运动观念的两种错误倾向
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 克拉底鲁: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
芝诺悖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飞矢不动”
芝诺反对运动的论证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如果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 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处,但当他到达乌 龟起点处时,乌龟却已向前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 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又到达另一新地点。如此类推下去, 以至无穷。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三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