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敏作文教学校园一角实录
贾志敏

名师案例分析之贾志敏作文教学贾志敏,男,上海市人。
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逾50年。
1992年电视系列教学片《贾老师教作文》在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播出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4年被评为特级教师,1999年获浦东开发建设特殊贡献奖,2000年被授予“浦东名师”光荣称号。
现任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浦东新区首届政协委员。
贾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几经磨难。
文革期间,贾志敏教师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残,但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
42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他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
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
提任校长以后,他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经验获得了成效。
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录制的作文教学系列片《锦上添花》相继在许多省市播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录制了《贾老师教小学生作文》的光盘并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
教学特点:一、寓注意力教育于无意之中贾老师上课伊始就向同学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听老师讲课用什么?学生说:耳朵。
老师纠正:不是耳朵,是眼睛。
要用眼睛听课,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我们都知道:用耳朵听是一种被动的听,有了眼睛的介入,学生的注意力才会更集中,效果才会更好。
简单一句话:提示了听课的要领,恰当地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岂不妙哉?二、寓自信心教育于评价之中贾老师的课堂评价极富特色。
有些评价甚至是我们以前被心理研究人员斥责的方式。
比如,心理研究人员提出:课堂上忌讳对学生说:你真聪明。
这样不利于学生归因。
教师的评价应该引导学生恰当归因,如你注意听讲啊!你动脑思考了等等。
贾老师的课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在这种评价的压力与激励下,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全程积极主动地学习、表达,生怕被人说成不聪明。
勇敢、自信的情感态度目标于评价中达成。
三、寓习惯培养于细节之中四十多分钟的课堂,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贾老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关注。
贾志敏作文教学校园一角实录

贾志敏作文教学<<校园一角>>课堂实录贾老师:我们是大自然的主人,我们热爱大自然。
我们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告诉别人,让别人也分享幸福,是十分有意义的。
怎样写景呢?首先要去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有时还需要用嘴去尝一尝。
其次,还要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做到情景交融。
我们的校园很美,有花有草,有树有木。
我们一块儿去校园走走看看,去寻找校园里的“美”。
(贾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一棵大松树下)贾老师:这是一棵雪松。
我们一起对它进行一番考察吧!它位于什么地方?学生甲:它位于操扬的西北角。
贾老师:它像什么?学生乙:它像一座宝塔。
学生丙:它像一把收拢的大伞。
贾老师:颜色呢?学生乙:墨绿的。
贾老师:你们用手去碰碰看,有什么感觉?学生甲:要扎人,扎得手心很疼。
贾老师: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你们可不要碰我呀!如果把它当作人,它像谁?学生乙:像哨兵。
学生甲:像慈祥的老人。
贾老师:让我们去看看美丽的花坛吧!(贾老师带领同学来到花坛前)贾老师:我们的校园里一共有四个花坛。
我们先看这个大花坛吧!花坛里栽着些什么花,你们都认识吗?学生丙:我认识,这是月季花。
贾老师:颜色呢?学生丁:有粉红的、深红的、朱红的……贾老师:让我们再去看看喷水池吧!(贾老师带领同学来到喷水池边)贾老师:喷水池呈什么形状?学生甲:像梅花的形状。
贾老师:水池里的水怎么样?学生甲:水很清,清澈可以见底。
水里还有几条金鱼在戏水。
贾老师:三座假山各像什么?学生乙:有的像要展翅飞翔的鹰,有的像盘坐着的老和尚。
学生丙:有的像一条竖着的鳄鱼。
贾老师:像什么全凭自己的想像。
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校园一角”,让我们写作文,有兴趣写吗?众学生:有。
我们有材料写的。
贾老师:我们先要看清题目,看懂题目的要求。
既然是“校园一角”,那么绝不是要我们写校园的全部,只是要我们写校园的一个局部,一个角落。
至于写什么,由你自己决定。
贾志敏老师《我的发现》课堂教学实录

贾志敏老师《我的发现》课堂教学实录执教: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时间:2015年10月29日上午9:20——10:00地点:XX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阶梯教室整理:XX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X婷婷师课前板书:fáshòu fǚsā伐瘦辅撒gāo liáo jísuì羔聊疾祟腿脚有疾.足音辨.人深信不疑.措.手不与版块一:解题导入师:小朋友坐直,眼睛看着老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您好!师:请坐。
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看哪个小朋友认识?这个字不大写。
〔板书:發〕横撇、点、撇、撇、捺〔回头看一眼学生〕,然后下面左边是一个“弓〞,右边是“建设〞的“设〞的一半,最后一笔不是捺,是点。
这个古怪的字有认识的吗?果然有不认识的。
谁认识?生1:发师:你念呢?生2:我觉得也是繁体字的“發〞。
师:是繁体字的“發〞,你比她说得更好!你怎么会认识的呢?生3:因为以前我爸妈在老家老是打麻将,〔众笑〕所以我就认识了“發〞。
师:〔举起麻将牌“發〞〕麻将牌144个,其中有4个就是这个字“發〞,打牌的时候叫“发财〞。
现在,我们把“發〞字简化成这个字了〔板书:发〕。
跟我念——发〔两遍〕我在手机上查了这个字,点到用“发〞组成的词一共有20个。
〔师举例〕“发生〞——前天,阿富汗北部发生了一起7.8级的大地震。
到现在为止,死了100多,临近的巴基斯坦死了200多,一共300多人死了。
还有“发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造福于人类。
爱迪生是一个发明家。
还有什么用“发〞组成的词?居然有人一个都不知道。
〔众笑〕,说。
生1:发现生2:发财师:哦,你喜欢发财。
〔众笑〕生3:发言师:对。
〔指一个不举手的学生〕这个同学不发言。
生4:发掘师:对。
发掘XX的许多文化遗产。
生5:发起战争的“发起〞。
生6:发源生7:大发雷霆师:这是一个成语了。
生8:发表师:发表看法。
生9:爆发师:用“发〞可以组成不知多少词。
比如:发展,发展银行,发展得很快。
名师贾志敏:(记一件事)作文教学指导实录

名师贾志敏:(记一件_____事)作文教学指导实录第一课时一、听话,找中心句师:我们都了解,一篇作文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每一个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
因此,写好作文,就要用好每个词,写好每句话和每段话。
下面老师念几段话,大家认真听,认真想,每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老师念第—段话)生:这段话是围绕“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来写的。
师:(翘起大拇指)你讲得真好!(老师念第二段话)(生紧张,在老师启迪下,第5次才说完整:“这段话是围绕‘河马的嘴比一般动物的嘴都大’来写的。
〞)师:(提高声音,愉快地)真了不起!(走上前)我可以跟你握手吗(跟这位学生握了手)你一共错了4次,第5次才正确,同学们都没有这种学习经历。
学习就是要这样,错了没有关系。
(师又说了第三段话,学生很快答出。
)二、指导认真观察师:(出示一个大橘子,放在学生简单看见的位置)这是一个橘子。
(板书:这个橘子真可爱)谁来读呢(一生读)师:读得一般,谁再试一下(又一生读,“这个〞拖调了。
)师:不是念“这——个〞,应该念“这个〞,语速要快些。
你读。
(学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大家一起读。
(学生齐读)师(板书:啊!)在前面加一个“啊〞,谁能读好(学生读得不错)师:啊,这个橘子真可爱!怎么个“可爱〞,要用事实说话,要表达形象,要把话写具体。
怎样写具体要——(板书:观察)。
观察,指的是以看为主,对事物进行调查。
观察要——(板书:认真)。
如果要写这个橘子,你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学生说了颜色、形状、大小,教师板书。
)师:小朋友真聪慧!还有吗(见学生不举手,老师走过去,拿起橘子,作了一个“掂〞的动作。
)生:(脱口而出)重量。
师:(板书:重量)好!再近一点呢(老师把橘子送到鼻子前,作出嗅的动作。
) 生:(抢答)味道。
师:(反问)是味道吗,鼻子能了解它的味道吗生:(恍然大悟)香味。
师:(板书:香味)再认真观察(特意展示了橘子带叶的柄)。
推敲课堂实录贾志敏

《推敲》课堂实录(贾志敏)《推敲》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叶圣陶: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
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书写。
一本:以学生为主。
二主:以训练为主。
以鼓励为主。
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你听了累不累?假如累了,语言不精炼,假如不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教材仅是教学的材料,教无定法,因为文无定法。
现在目标有了,关键是我们对教材的处理。
)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明针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还发明了很多有趣的文字,比方上节课我们说的那个“木”字。
(师板书,画“木”),(写“休”,)一个人在树边上休息。
再比方说,“步”,上面指鞋子,下面也是鞋子,两脚跨出去,不是一步吗?词也很有意思,“左右”,(让生举左右手)“左右”又有了新的意思,再比方说“东西”。
表示方向,两个字摆一起,就变成了物件。
(生读)师:这是什么?生:书。
师:这是什么、生:粉笔。
师:我是东西吗?生:你不是东西。
师:变成骂人的话了。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
来看看这个词:板书斟酌。
这斟酌分别指倒酒的意思,摆在一起变成考虑了。
师:再看这个词、板书上:推敲。
假设这是门,谁来推?你来敲。
(敲桌子)师:谁把课题读一读。
(生读题。
齐读课题)师: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把书念一念。
(师范读)师:黑板上有几个生字,借着拼音谁来读一读?(生读生字)师:不错,四个字都念对了。
谁来读下面五个字。
(生读)师:哪个小朋友能把九个字都念对了。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师:大家看这个字“皎”,左边什么?右边什么?合在一起什么意思?不知道?和哪个字连在一起“生:皎洁。
师;什么意思?生:很白的意思?师:一般表示什么?生:表示月亮。
师:换个偏旁,变成其他字。
(生说:校,郊等)师:生:驶,驰,蚂,驴。
师:这些字会读了,自己把课文念念。
(生自读课文)师:第一个同学读书流利,还带有一点感情,第二位同学嗓音好听,第三位同学读书姿势最好,待会儿请你们来展示。
贾志敏作文教学实录及评价

贾志敏作文教学实录及评价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语文课,那时候我们总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如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贾老师的教学方法真的很有趣,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贾老师总是能把枯燥的作文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记得有一次,她在讲解如何写好一个开头时,用了一句话:“就像是打开一扇窗,让读者看到一个美丽的世界。
”当时我们都被她逗笑了,但同时也明白了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们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贾老师还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她经常鼓励我们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然后把这些细节融入到我们的作文中。
她说:“生活就像一部大电影,我们是导演,要把这些精彩的瞬间拍成一部部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她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描绘生活。
贾老师还是个“话痨”,她总是能和我们聊个不停。
有时候,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遇到困难,她会耐心地给我们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而且她还会和我们分享她的趣事,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启发。
有了贾老师的陪伴,我们的写作之路变得更加快乐。
贾老师也是个“严厉”的人。
她要求我们对待作文要认真负责,不能马虎应付。
她说:“作文就像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内心世界。
只有真诚地对待它,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在她的严格要求下,我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
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教学实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用幽默风趣的方式教会了我们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
在她的指导下,我们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用文字记录下我们的点滴收获。
贾志敏作文课堂实录

微型小说三篇(作文改写)阅读材料:恶魔约翰杰克到刚刚开垦的美国西部地区谋生。
他在一个小酒吧当上了酒保,这个酒吧的主要顾客是附近地区的牛仔和农民。
上班第一天,酒吧老板特别提醒杰克:”如果听到别人说‘恶魔约翰来了’,你就赶紧跑,因为这个约翰是方圆几百英里内最危险的通缉犯,连警察都拿他没有办法!”这天中午,酒吧外面一阵大乱:"约翰来了,恶魔约翰来了!" 杰克正在洗手间等他提着裤子走出来,酒吧里客人早就跑得干干净净。
只听见有人"砰"地踢开前门,一条凶神恶煞般的大汉势汹汹地大步走进酒吧,把手枪往吧台上一拍:" 给我一杯墨西哥烈酒!"这时候杰克已经来不及逃跑了,只好战战兢兢地递给那大汉一杯墨西哥烈酒。
那大汉将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重重地砸在吧台上。
"您......您再要一杯吗?"杰克哆嗦着问。
"见鬼,我没有时间!”大汉冲他吼道,“你不知道恶魔约翰就要来了吗?!"两本小学课本一天,我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
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
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
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逝去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
所以在贫困人家,积攒块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口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
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
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
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又回来,拉我到僻静处:“伢,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
”“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
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蒙骗那些来自山区一字不识的家长。
“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
”“哪来的钱?”“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撕去包装,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就骗走了妈妈的镯子!“伢,行吧?”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个镯子花得值。
贾志敏《爸爸的老师》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

贾志敏《爸爸的老师》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爸爸的老师》任溶溶谁不知道我的爸爸,他是大数学家,再难的题也能解答,嗨,他的学问真大。
我这有学问的爸爸,今天一副严肃样子。
他有什么要紧事情?原来去看老师!我的爸爸还有老师?你说多么新鲜,这老师是怎么个人,我倒真想见见。
我一个劲求我爸爸,带我去看看他。
我的爸爸眼睛一眨,对我说道:“唔,好吧!”可是爸爸临走以前,把我反复叮咛,要我注意这个那个,当然,我什么都答应。
我一路想这位老师,该是怎么个人。
他一定是胡子很长,满肚子的学问。
他当然是比爸爸强,是位老数学家。
他要不是老数学家,怎能教我爸爸?可是结果你倒猜猜:爸爸给谁鞠躬?就算你猜三天三夜,一准没法猜中。
鞠躬的人如果是我,那还不算稀奇,因为爸爸这位老师,就是我的老师!不过我念三年级了,她呢,还在教一年级。
她是我爸爸的老师,你说多有意思!这位老师看着爸爸,就像看个娃娃:“你这些年在数学上成绩确实很大……”你想爸爸怎么回答:“我得感谢老师,是老师您教会了我,懂得二二得四……”我才知道我的爸爸,虽然学问很大,却有位一年级的老师,曾经教导过他。
(原载1962年9月11日《人民日报》)贾志敏《爸爸的老师》课堂教学实录师课前板书:数学家学问任溶溶猜中新鲜鞠躬版块一:解题师:55个人,上课。
生:(起立)老师,您好!师:请坐。
小朋友最喜欢过节。
过节可以躲在家看书、到各地旅游、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吗?(是)咱们国家的节日特别多。
10月1号什么节?(有生没举手)居然还有不知道的。
(众笑)把话说完整。
生:10月1号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对的,国庆节。
再来一个,6月1号什么节?生:6月1号是儿童节。
师:出点难的,9月10号什么节?生:9月10号是教师节。
师:对。
看老师把这两个神圣的字写在黑板上。
(师板书:教师)一起读。
(两遍)为什么要有教师节呢?因为要号召全社会尊敬老师。
这一天早上,老师会早早地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早早地来到学校等待着孩子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志敏作文教学<<校园一角>>课堂实录贾老师:我们是大自然的主人,我们热爱大自然。
我们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环境中,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告诉别人,让别人也分享幸福,是十分有意义的。
怎样写景呢?首先要去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有时还需要用嘴去尝一尝。
其次,还要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做到情景交融。
我们的校园很美,有花有草,有树有木。
我们一块儿去校园走走看看,去寻找校园里的“美”。
(贾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一棵大松树下)贾老师:这是一棵雪松。
我们一起对它进行一番考察吧!它位于什么地方?学生甲:它位于操扬的西北角。
贾老师:它像什么?学生乙:它像一座宝塔。
学生丙:它像一把收拢的大伞。
贾老师:颜色呢?学生乙:墨绿的。
贾老师:你们用手去碰碰看,有什么感觉?学生甲:要扎人,扎得手心很疼。
贾老师:它似乎在告诉人们,你们可不要碰我呀!如果把它当作人,它像谁?学生乙:像哨兵。
学生甲:像慈祥的老人。
贾老师:让我们去看看美丽的花坛吧!(贾老师带领同学来到花坛前)贾老师:我们的校园里一共有四个花坛。
我们先看这个大花坛吧!花坛里栽着些什么花,你们都认识吗?学生丙:我认识,这是月季花。
贾老师:颜色呢?学生丁:有粉红的、深红的、朱红的……贾老师:让我们再去看看喷水池吧!(贾老师带领同学来到喷水池边)贾老师:喷水池呈什么形状?学生甲:像梅花的形状。
贾老师:水池里的水怎么样?学生甲:水很清,清澈可以见底。
水里还有几条金鱼在戏水。
贾老师:三座假山各像什么?学生乙:有的像要展翅飞翔的鹰,有的像盘坐着的老和尚。
学生丙:有的像一条竖着的鳄鱼。
贾老师:像什么全凭自己的想像。
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校园一角”,让我们写作文,有兴趣写吗?众学生:有。
我们有材料写的。
贾老师:我们先要看清题目,看懂题目的要求。
既然是“校园一角”,那么绝不是要我们写校园的全部,只是要我们写校园的一个局部,一个角落。
至于写什么,由你自己决定。
你应该选择你熟悉的、喜爱的内容。
因为你熟悉它,因为你喜爱它,你就比较了解它,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比如,怎样写校园里的那棵大雪松呢?可以先交代一下它的位置,它的形状,再写它的颜色;这是写它的静态。
也可以写它的动态,即当风轻轻吹过,松树是怎么摇动的,发出什么声响。
你如果想像丰富一点的话,可以把它比作一个人,他怎么跟你说话的?说了些什么?……如果你把这些内容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就是一段美好的文字。
你们试着写一写吧!(学生习作后交流)学生甲:许多人一跨进我们的学校,都会惊讶地说,“这个校园真美丽,真整洁。
”的确,我们的学校有高大的教学大楼,有昂首挺立的松树,还有花坛。
花坛呈L形的……贾老师:你们都听到了,他写得很努力。
可是他这么写有什么缺点?学生乙:他先写了教学大楼,再写了松树,然后写花坛。
我认为前面话可以都不写,开门见山地指出:校园的南边,是一排美丽的花坛。
贾老师: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我们平时说话要简明扼要,写文章更要这样,不要绕弯子,绕了半天才说到正题上去。
建议你采纳这位同学的意见。
学生甲:校园的南边是一排美丽的花坛。
花坛不高,用白底红花的瓷砖砌成……贾老师:砖头一块一块地向上垒叫“砌”。
这里该这么说,“花坛不高,四周贴着白底红花的瓷砖。
”学生甲:……花坛不高,四周贴着白底红花的瓷砖。
第一个花坛里栽着菊花和一串红。
秋天,一串红开了……贾老师:如果这么说,似乎更贴切些:“现在正值秋天,一串红开得十分茂盛。
”学生甲:现在正值秋天,一串红开得十分茂盛。
远远望去,火红火红的,胜似春光,真是名副其实的一串红。
菊花也争相开放……贾老师:应该是“竞相开放。
”学生甲:……菊花也竞相开放,有白的,有黄的,有粉的,形态各异,绚丽夺目。
第二个花坛里栽的是蔷薇,有些是粉红的,有些是深红的;有的风华正茂,有的则含苞待放。
当你凑过近闻一闻,顿时芬芳扑鼻……贾老师:“当你……”这是假设。
不如改成“我凑近它一闻,啊,芳香扑鼻,香气袭人。
”学生甲:……我凑近它一闻,啊,芳香扑鼻,香气袭人。
第三、第四个花坛里相继种着白玉兰……贾老师:将“相继”改成“分别”。
贾老师:为什么第三、第四个花坛就这么一笔带过学生乙: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贾老师:对。
作文还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用面面俱到。
继续念下去。
学生甲:……我们校园的花坛,一年四季,繁花似锦,花草欣欣向荣,群芳斗艳……贾老师:冬季的花坛里也能“繁花似锦”吗建议你这样改,“我们校园里的花坛,像个万花筒,一年四季不断变幻着,初春,欣欣向荣;盛夏,群芳斗艳;深秋,繁花似锦;即使到了隆冬,它还是那么生机勃勃。
”学生甲:……我们校园里的花坛,像个万花筒,一年四季不断变幻着,初春,欣欣向荣;盛夏,群芳斗艳;深秋,繁花似锦;即使到了隆冬,它还是那么生机勃勃。
花坛只是校园的一角,它却把咱们的校园点缀得异常美丽。
贾老师:“点缀”用在这里十分恰当。
结尾很好,小结全文,点明中心。
学生乙:我写的是“喷水池”。
在我们校园的西北角,有一个喷水池……贾老师:点出喷水池的位置。
学生乙:喷水池呈梅花形……贾老师:写出了喷水池的形状。
学生乙:许多高低不平的假山耸立在里边……贾老师:马路可以说“高低不平”,假山也能这么用吗?这四个字中须换一个字就行了。
换哪个字?另外,“耸立”用在这里也不妥。
学生乙:高矮不平。
贾老师:不对。
学生甲:高低不一。
贾老师:比原来好一些,但是还不贴切。
学生丙:高低不等。
贾老师:对。
一字之差。
意思迥异。
这样写可以使假山显得高一些。
把“许多”删去,“耸立”改成“竖立”。
前面要把假山写得高一点,后面要把假山写得低一点。
学生乙:高低不等的假山竖立在里边,假山表面凹凸不平,上面有些小洞……贾老师:“小洞”改成“小孔”。
学生乙:上面有些小孔,左看假山是一个样子,右看假山又是一个样子,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贾老师:这句话引自哪首诗?学生乙:是《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贾老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
请你继续念下去。
学生乙:假山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并且放了几盆美丽的花……贾老师:两个句子没有递进关系,因此不必用“并且”;“放了”改成“凸出的地方放着”。
学生乙:假山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凸出的地方放着几盆美丽的花。
池中的水清澈透亮,水里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贾老师:把“水里”改成“水底”。
学生乙:……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大小各异,颜色不一。
小金鱼在这清澈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
其中有一条特别可爱,在金黄色的小身子后面长着一条大尾巴……贾老师:“长着”改成“拖着”。
学生乙:拖着一条大尾巴,在水中甩来甩去,游动起来,一摆一摆,好看极了……贾老师:这部分写得有些口罗嗦,建议你改成:“那些金黄色的小金鱼甩着大尾巴在清澈见底的水里游来游去,可爱极了。
”继续念下去。
学生乙:有时候,喷水池里的水会像一股清泉喷出来……贾老师:“有时候”指代不清。
能不能换个说法,讲得清楚一些!学生乙:当贵宾光临我们学校的时候……贾老师:这样一改,意思清楚多了。
“喷水池里的水”会喷出来吗?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喷出水来的?看清楚了吗?学生丙:是从假山顶上的喷水管里喷出来的。
贾老师:对呀,请你改一下。
学生乙:……当贵宾光临我们学校的时候,从三个假山顶上的喷水管里喷出的水形状不一,有的像凉亭,有的似柳枝,有的如瀑布……贾老师:三个比喻句,用上三个不同的比喻词“像”“似”“如”,词语有变化,很好。
学生乙:……同学们都喜欢在喷水池前欣赏美景,交谈玩乐……贾老师:“同学们”改成“我们”,这样一改,把“我”也放进去了。
前边交代过喷水池呈梅花形,因此,没有前后左右之分了,得将“前”改成“边”;“欣赏美景、交谈玩乐”改成“逗留、交谈、玩耍。
”学生乙:……课间,我们都喜欢在喷水池边逗留、交谈、玩耍。
贾老师:很好,写得有声有色。
还有谁要交流?学生丙:我写的是雪松。
贾老师:请你念吧学生丙:在我们校园的西北角,有一棵青翠挺拔的雪松。
树干是灰褐色的,树皮斑斑驳驳,好像一位百岁老人额头上爬满了深深的皱纹……贾老师:把“爬满了”删去,“一位”也删去。
学生丙:好像百岁老人额头上深深的皱纹。
雪松的树干笔直,有三层楼那么高,树冠下面大,上面小,顶是尖尖的。
近看像一座绿色的宝塔,远看像一把收拢的大伞;再远点看,它像一支绿色的、笔尖朝天的笔。
它的树叶是针叶,又短又尖,硬硬的,针叶长得非常茂盛……贾老师:把“长得”圈去。
学生丙:针叶非常茂盛。
你知道它的针叶有什么用处吗?……贾老师:这是设问句,自问自答,引出下文。
使文字严谨,语气连贯。
学生丙:原来针叶是用来储藏水分的。
据说,雪松可以活到一百到三百多岁呢……贾老师:把“一百”删去。
学生丙:雪松可以活到三百岁呢雪松虽然没有擎天树那么高大,也没有梧桐树那么粗壮,可是无论在赤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在大雪纷飞的隆冬,它总是昂首挺胸,郁郁葱葱。
每当微风吹过,它就发出一种亲切的声音……贾老师:“亲切”改成“沙沙的”。
学生丙:它就发出一种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说:“舒服,舒服。
”早晨,同学们来到校园里时,雪松就像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双臂……贾老师:“伸出”改成“张开”。
学生丙:张开双臂,热情地说:“小朋友欢迎你们来探索知识海洋的奥秘;傍晚,同学们离开校园时,雪松又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张臂举手,谆谆嘱咐:”孩子们,做完功课,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学习呢”贾老师: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小朋友的文章真是一篇比一篇好。
听了你们念的文章,我很感动,看到你们的进步,我十分高兴。
小朋友,“校园一角”是属于写景的文章。
要写好它,首先要观察景物。
因为是命题作文,所以我们必须要审题。
“校园”是范围,“一角”是对象。
你选哪“一角”要先考虑定当,然后确定观察的角度——即位于什么地方看这“一角”,有时候,你可以移动,有时候,你可以不动,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地记叙。
当然,文章写好以后,还得反复诵读,认真修改,直到把文章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