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
期末土力学复习资料

期末土力学复习资料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研究土体的力学性质和行为。
学习土力学对于理解土壤的力学行为和土壤力学参数的计算具有重
要意义。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土力学知识,本文将从土力学的基本概
念和理论开始,介绍土体的力学行为、土壤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一
些常见的土力学实验方法。
一、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土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土力学是研究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土
壤的力学特性、力学参数和应力应变关系等。
2.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是由固体颗粒、水分和空气组成的多相多孔介质。
土壤的
基本性质包括颗粒密实度、含水率、孔隙度等。
3.土壤力学的基本假设
在土力学中,常用的基本假设包括孔隙水压力均衡假设、线弹
性假设和等效应力原理等。
二、土体的力学行为
1.土体力学参数
土体力学参数主要包括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内聚力等。
这些参数对于描述土体的力学性质和行为至关重要。
2.土壤的压缩性行为
土壤在受到外加压力时会发生压缩行为,这是由于土壤颗粒重
排和水分压缩引起的。
了解土壤的压缩性行为对工程设计和土地利
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3.土体的剪切行为
土体的剪切行为是指土壤在受到剪切应力时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了解土体的剪切行为对于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三、土壤参数的计算方法
1.黏塑性土壤的力学参数计算。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1.土力学是利用力学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
2.任何建筑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上。
通常把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成为地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3.基础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一般应埋入地下一定深度,进入较好的地基。
4.地基和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作用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②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③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5.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6.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坏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7.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水)、气相(气体)。
8.土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9.黏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
可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10.土力的大小称为粒度。
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
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
土粒粒组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
11.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
12.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和沉降分析法。
13.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固态水又称矿物内部结晶水或内部结合水。
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自由水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14.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土颗粒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的水,因为在本身重力作用下运动,故称为重力水。
15.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自由水。
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孔隙向上及向其他方向移动的现象。
16.影响冻胀的因素:土的因素、水的因素、温度的因素。
土力学

土力学几个基本概念1、 土:土是矿物或岩石碎屑构成的松软集合体,岩石是广义的土。
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是岩石经风化、搬运、剥蚀、推挤形成的松散集合体。
2、 地基: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土称为地基,是受土木工程影响的地层。
分类: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
3、 基础:指墙、柱地面以下的延伸扩大部分。
作用: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根据其埋置深度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4、 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的统称。
5、 持力层:埋置基础,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
6、 下卧层:卧在持力层下方的土层。
7、 软弱下卧层:f f 软持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远小于持力层的强度。
8、 土的工程性质1. 土的散粒性2. 土的渗透性3. 土的压缩性4. 整体强度弱5.6. 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1、土的三相组成:在天然状态下,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和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简称三相体系。
A 、 土的固体颗粒(固相)a 、土的矿物成分土的矿物成分主要取决于母岩的成分及其所经受的风化作用。
矿物颗粒成分有两大类: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1) 原生矿物:即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云母、长石等。
其矿物成分于母岩相同,其抗水性和抗风化作用都强,故其工程性质比较稳定。
若级配好,则土的密度大、强度高,压缩性低。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新矿物。
如黏土矿物等。
黏土矿物主要由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蒙脱石,它的晶胞是由两层硅氧晶片之间的夹一层铝氢氧晶片所组成称为2:1型结构单位层或三层型晶胞。
它的亲水性特强工程性质差。
伊利石它的工程性质介于蒙脱石与高岭石之间。
高岭石,它是由一层硅氧晶片和一层铝氢氧晶片组成的晶胞,属于1:1型结构单位层或者两层。
它的亲水性质差,工程性质好。
b 、土粒粒组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在工程中,粒度的不同、矿物成分的不同,土的工程性质就不同,因此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
土力学_精品文档

土力学一、介绍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学科,研究土壤力学和土木工程中土壤的应力、应变和变形等方面的规律。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壤及其力学性质,通过对土壤的特性和行为的研究,可以预测和控制土壤在工程中的行为,为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壤力学的基本概念1. 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土壤的颗粒组成、容重、孔隙比、相对密度等。
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土壤的承载力、抗剪强度和渗透性等力学性质,是土壤力学研究的基础。
2. 土壤力学参数土壤力学参数包括土壤的压缩性、内摩擦角、剪切强度参数等。
这些参数描述了土壤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特性,是土壤力学分析和计算的重要依据。
3. 土壤应力状态土壤应力状态是指土壤中的应力分布情况,包括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和剪应力等。
了解土壤的应力状态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土壤的承载力、变形和破坏状态,从而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土木工程。
三、土壤力学的应用1. 土壤的承载力分析土壤的承载力是指土壤在承受外力作用下的最大抵抗能力。
工程师通过对土壤的颗粒组成、孔隙结构、内摩擦角等参数的分析,计算得出土壤的承载力,并根据承载力的大小来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基础结构和土方工程。
2. 土壤的变形特性研究土壤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包括压缩变形、剪切变形和液化等。
了解土壤的变形特性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土壤的沉降和位移,并采取相应的补充措施,确保土木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 土壤的抗剪强度分析土壤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壤在剪切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通过对土壤的剪切试验和理论分析,工程师可以确定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并结合实际工程条件进行抗剪强度的计算和分析,为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四、土力学的挑战与发展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需求,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土力学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土力学研究手段和方法也将得到加强和完善,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行为规律。
土力学原理

土力学原理
土力学原理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基础原理,用于研究土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在土壤力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原理被广泛应用在土壤的设计和分析中。
土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土体,土体是由颗粒、水分和空气等组成的多相材料。
土力学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观点来研究土体的力学性质。
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原理分别是:
1. 应力-应变关系:应力-应变关系描述了土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变响应。
根据弹性理论,土体的线性弹性行为可以用胡克定律来描述,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这一原理在土体的设计和分析中非常重要。
2. 塑性力学原理:塑性力学原理用于描述土体的塑性行为。
在土体达到一定的应力水平后,它会发生塑性变形,即应力超过了土体的弹性极限。
塑性力学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土体的流动、变形和稳定性。
在土体的基础工程和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塑性力学原理是十分重要的。
3. 应力传递原理:应力传递原理是土力学中非常基础的原理,它描述了土体内部应力的传递方式。
根据这一原理,土体内部的应力是从上部施加的外力通过土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传递的。
应力传递原理在土体的承载力和排水性能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原理为土壤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土木工
程师在设计和分析土体结构时提供了指导。
通过深入学习和应用这些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壤的行为特性,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工程决策。
土力学

土力学(工程管理专业)一:名词解释1.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空隙中流失的现象称为管涌。
2.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颗粒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3.临塑荷载:地基中将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塑性变形区,其相应的荷载。
4.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5.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6.静止土压力:当挡土墙静止不动,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7.地基: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8.基础:将结构承重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9.流砂:当地下水流动,流动力的数值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时,土体发生浮起而随水流动,这种现象称为流砂。
10.无筋扩展基础:指用砖,毛石,混泥土,毛石混泥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11.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12.液限:土自可塑状态变化到流动状态的临界含水量。
13.压缩模量:土体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竖向附加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
14.土的相对密度: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
ds=w sρρ/15.塑性荷载:指地基塑性区开展到一定深度对应的基底压力。
16.附加应力:由建(构)筑物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增量。
17.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力破坏的极限能力。
二:选择与填空1.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
2.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称为土的饱和度Sr。
3.实验室中可测的指标:重度,密度,含水量。
4.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称为土的含水量。
5.土的颗粒级配曲线比较陡说明:级配不好。
6.常见的粘土矿物中,亲水性最好的是:蒙脱石。
7.粘土矿物可分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
8.土是在岩石的风化作用下形成的。
9.Cu>5,级配良好,Cu<5,级配不良。
土力学

目录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 (1)第二章土的渗透性和水的渗流 (11)第三章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 (14)第四章土的压缩性及地基沉降计算 (23)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34)第六章天然地基承载力 (43)第七章土压力 (51)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一、内容简介土的力学性质由其物理性质所决定,而土的物理性质又取决于土的成分、结构和形成过程等。
在本章中将介绍土的生成、矿物组成、结构及其联结、三相含量指标、土体状态、土(岩)的工程分类等。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1 .基本内容( 1 )土的形成;( 2 )土的粒径组成及物质成分;( 3 )土中的水及其对土性的影响(粘粒与水的表面作用);( 4 )土的结构及联结;( 5 )土的三相含量指标及换算关系;( 6 )土的物理状态及有关指标;( 7 )土(岩)的工程分类。
2 .基本要求★ 概念及基本原理【掌握】土的粒径组成(或颗粒级配、粒度成分);粒组划分;粒径分析;粒径分布曲线(级配曲线)及其分析应用;土的三相含量指标;砂土及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及相应指标;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及状态划分;粘性土的稠度和可塑性;稠度和稠度界限;塑性指数及液性指数;【理解】土的形成过程;粒径分析方法(筛分法、比重计法);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土的矿物成分及相应的物理性质;土中水的形态及相应的性质;粗粒土、粉土、粘性土的结构及对土性的影响;重塑土;粘性土的灵敏度及触变性;标准贯入试验及标贯数;塑限及液限的确定方法;土(岩)的工程分类★ 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掌握】土的三相含量指标关系的推导;土的三相含量指标的计算;相对密实度的计算;塑性指数及液性指数的计算;★ 试验【掌握】三个基本指标容重、比重、含水量的确定方法;塑限及液限的确定(搓条法及锥式液限仪法)三、重点内容介绍1 .土的生成土的多相性、分布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生成的原因和历史不同。
总的来说,土是由地壳表层的岩石(完整的)经长期的变为碎屑,原地堆积或经风力水流等搬运后沉积而形成。
土力学电子教案

土力学电子教案•土力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土的渗透性与渗流分析•土的抗剪强度与稳定性分析•地基承载力与变形计算•土压力理论与挡土墙设计•岩土工程勘察与报告编制土力学基本概念与原理01土力学定义及研究对象土力学的定义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以及土体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学科。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土体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形、强度和稳定性,以及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
土的物理性质与分类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含水量、孔隙比、液塑限等。
分类根据土的颗粒组成、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等物理指标,可将土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等类型。
土的力学性质及指标力学性质土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变形特性、强度特性和渗透特性。
力学指标反映土的力学性质的指标有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抗剪强度、内摩擦角、黏聚力等。
变形特性土的变形特性主要表现为压缩性、膨胀性和蠕变性等。
应力与变形关系土体在受力作用下,将产生相应的变形,应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可用土的压缩曲线、应力应变曲线等表示。
应力状态土体中的应力状态包括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和附加应力等。
土中应力与变形关系土的渗透性与渗流分析02渗透性基本概念及原理渗透性定义土体允许水流通过的性能,是土的重要水理性质之一。
渗透原理水流在土孔隙中的流动受土颗粒大小和排列、孔隙大小和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渗透性指标渗透系数(k)是表示土的渗透性大小的指标,其大小取决于土的孔隙比和水的黏滞度。
渗流定律描述水流在土体中流动的基本定律,包括渗流量、渗流速度和渗流梯度之间的关系。
达西定律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土体的渗流量与水力梯度成正比,而与土的性质和水的黏滞度成反比。
该定律适用于层流状态。
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层流状态,对于紊流状态需进行修正。
渗流定律与达西定律渗透系数测定方法室内试验法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土的渗透系数,包括常水头法和变水头法。
现场试验法在现场进行渗透试验,如注水试验、抽水试验等,以测定实际土体的渗透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60
1600
14.4
5
118.6
41.95
118.6
0.770
160.55
0.758
1600
10.8
6
136.2
34.55
136.2
0.763
170.75
0.755
1600
7.3
7
153.8
29.60
153.8
0.760
183.40
0.751
1600
8.2
(7)计算总沉降量
P335 4-6设饱和粘土层的厚度为10m,其下为不透水的非压缩坚硬岩层,地面上作用均布荷载P=240KN/m2,该粘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初始孔隙比 ,压缩系数a=0.25Mpa-1= ,渗透系数 ,试问:
(3)求出使该土样发生流土时的水头差h值。
图2-39习题2-5图
解:(1)土样单位体积所受的渗透力
(2)
则土体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流土现象。
(3)当 时,会发生流土破坏,
水头差值为32cm时就可使土样发生流土破坏。
2-5对图2-40所示的基坑,其底面积为20m×10m,粉质黏土层k=1.5×10-6cm/s,如果忽略基坑周边水的渗流,假定基坑底部土体发生一维渗流:(1)如果基坑内的水保持2m,求土层中A、B、C三点的测压管水头和渗透力。(2)试求当保持基坑中水深为1m时,所需要的排水量Q。
20.26
28.45
36.64
(2)
作用点在z=4.51m处
(3)
6-4图6-4表示一垂直墙背的挡土墙,墙高5m,填土表面水平,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m处。填土水上重度 ,水下重度 ,水位上下均为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 ,内摩擦角 ,黏聚力c=0。试绘出主动土压力及水压力沿高度的分布图。
图6-47习题6-4图
(4)确定压缩层厚度
在点6处:
在点7处
因此以点7作为压缩层的下限,则压缩层厚度h=11.2m。
(5)求各土层平均自重应力 和平均附加应力
第一层:
第二层:
其余各土层计算结果如题表4-9所示。
(6)求压缩土层厚度内各土层沉降量
第一层
由图4-7查得
时,
时,
所以第1层沉降量
其他各土层计算结果如题表4-9所示。
图3-50习题3-1图
解:41.0m:
40.0m:
38.0m:
35.0m:
水位降低到35.0m
41.0m:
40.0m:
38.0m:
35.0m:
习题3-4 有相邻两荷载A和B,其尺寸、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考虑相邻荷载B的影响,试求出荷载中心点以下深度Z=2m处的竖直向附加应力 。(习题课)
图 3-53 习题3-4图
题表4-9各土层变形量计算表
土层编号
1
41.8
116.0
41.8
0.808
157.80
0.766
1600
37.1
2
65.8
93.80
65.8
0.788
159.60
0.758
1600
26.8
3
83.4
68.85
83.4
0.781
152.25
0.761
1600
18.9
4
101.0
52.55
101.0
0.776
由公式:
则:
(2)沉降量达156mm所需的时间。
因固结度:
由公式: 得:
解之得:
则在单面排水条件下:双Fra bibliotek排水条件下:第五章作业题:
P213 5-1
第一问:按法向应力与峰值抗剪强度在 图止绘制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曲线,由该曲线的截距和斜率可得对应的峰值抗剪强度指标和残余强度指标。(P173图5-19)
第二问:P161
(1)加荷一年后地面沉降多少?
(2)加荷历时多入地面沉降量达20cm?
解:H=10m P=240KN/m2 a=0.25Mpa-1=
(1)
P127 (4-21)
(2)
由上式,
例题【4-1】(类似4-6):某饱和粘土层厚度为10m,在大面积荷载 作用下,该土层的初始孔隙比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 ,渗透系数 。对粘土层在单面排水或 双面排水条件分别求解:
解:
试件①:
试件②:
试件③:
第六章例题及作业题:
6-1墙背垂直光滑的挡土墙,墙高5m墙后填土为无粘性土,填土表面水平。填土 , , 。试分别计算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若墙与土间的摩擦角 ,求主动土压力值。
第一问
时,可用朗肯理论
1)静止土压力 对于无粘性土:
2)主动土压力
3)被动土压力
5-3以某土样进行常规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土样破坏时 ,且剪破面与最大主应力面的交角为60°。试绘制极限应力莫尔圆,确定土的强度参数 ,并计算剪破面上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
解:由剪破面与大主应力面交角60°60°=α=45°+Ф/2得:Ф=30°
由试样达到破坏状态的应力条件:
已知:
5-5以某饱和黏土做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测得破坏时四个试样的最大主拉应力、最小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如表5-4所示:
题图4-6计算题8图
题图4-7计算题8黏土层压缩曲线
1—地下水位以上;2—地下水位以下
【解】(1)地基分层
每层厚度按
(2)求地基自重应力
0点
1点
7点
绘制 分布图如题图4-6所示,并计算各分层层面处的 ,分别标于图4-6上。
(3)求基底中心点下各水平土层层面处的附加应力
基底压力
基底附加压力
把条形基础看作矩形,划分为面积相等的4块,每块宽b=2m。按角点法计算基底中心点下各点 值,结果如题表4-8所示
解:查表得:
水位以上土压力: 水位以下土压力:
结果如下:
z
0
1
1.5
2
3
4
5
pa
0
4.248
6.372
7.67
10.266
12.862
15.458
主动土压力分布图水压力分布图
水压力: 结果如下:
z
1.5
2
3
4
5
pw
0
5
15
25
35
根据达西定律,得:
又
(2)
2-3一种黏性土的比重 ,孔隙比 =0.58,试求该土发生流土的临界水力坡降。
解:
2-4在图2-39所示的试验中:(1)已知土样两端水头差h=20cm,土样长度L=30cm,试求土样单位体积所受到的渗透力j。
(2)若已知土样的 =2.72,e=0.63,问该土样是否会发生流土现象?
图2-40习题2-5图
解:(1)
(2)若要保持水深1m,
而
故单位时间内抽水量为
2-7
3-1按图3-50给出的资料,计算并绘制地基中的有效自重效应沿深度的分布曲线。如地下水因某种原因骤然下降至高程 35以下,问此地基中的有效自重应力分布有何变化?并用图表示。(提示:地下水骤然下降时,细砂层成为非饱和状态,其密度 =1.82g/cm2,黏土和粉质黏土因渗透系数小,排水量不多,可认为饱和密度不变)。
图4-35习题4-2图
表4-13习题4-2表
压应力/kPa
100
200
300
孔隙比e
0.952
0.936
0.924
8.(类似4-2)某条形基础的基底宽度b=4 m,,理深d= 1.4 m,荷载及地基情况如题图4-6所示,黏士层总厚度为19.2 m,黏土层的压缩曲线如题图4-7所示,试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解:
P115(4-3)
P115(4-2) ;
由上式可知,
又
4-2在图4-35所示的地基上修建条形基础(墙基),基础宽度为1.6m,地面以上荷载(包括墙基自重)为200kN/m,基础埋置深度为1m,黏土层试样的压缩试验结果如表4-13所示。试求:(1)绘制自重应力沿深度分布曲线。(2)基础中点下土层中的附加应力分布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图上)。(3)基础中点的最终沉降量(用分层总和法,用100~200kPa的Es1-2计算,设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粗砂可以按一层计算)。
④
绘有效应力圆图如下
由图可量得:
(3)破坏主应力线如上图中的虚线表示:
可得
∴
5-7有三个饱和土试样,首先将它们在周围压力 下分别进行排水固结。然后,关闭排水阀门,并将围压力 分布升高至100kPa、150kPa、200kPa进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测得破坏时的偏差应力分别为 85kPa、83kPa、87kPa。假设土样破坏时的孔压系数 ,试确定三个试样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 ,并绘出有效应力莫尔圆。
解答:(1)A荷载作用下,
A中心点O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对于Ⅰ: , ,
则有: , ,查表3-2得:
对于 : , ,
则有: , ,查表3-2得:
所以:
(2)B荷载作用下A中心点O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 ,
查表3-2得: (线性插值);
同理可得:
; ;
所以:
故有:
习题课:
第四章作业题
P334 4-1侧限压缩试验试件初始厚度为2.0cm,当垂直压力由200 增加到300 ,变形稳定后土样厚度由1.990cm变为1.970cm,试验结束后卸去全部荷载,厚度变为1.980cm,(试验全过程都处于饱和状态),取出土样测得含水量 ,土粒比重为2.7.计算土样的压缩系数 。
(1)用总应力法确定土的强度指标 ;
(2)用有效应力法确定土的强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