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步骤和护理

合集下载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它会导致右心室和左心室之间的室间隔出现缺损,从而使氧合血和非氧合血混合,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为了保证婴幼儿在手术前、手术期和手术后的护理,以下是针对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内容。

1.术前护理: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对婴幼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和体重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社交环境和生活情况,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在术前,要确保婴幼儿在手术时有空腹,通常要求术前4-6小时禁食,以减少手术中出现呕吐和误吸的风险。

2.手术期护理:在手术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指标。

特别要关注患儿的氧饱和度,确保其在手术期内的氧合情况。

若有情况异常,如氧饱和度下降或循环不稳定,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在手术期,护士还要保持婴幼儿体温的稳定。

由于手术期间体温的波动可能导致感染,因此护士要根据婴幼儿体温情况及时调整室温,使用保温垫或其他方法保持婴幼儿的正常体温。

麻醉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护士要密切观察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反应,包括呼吸情况、血压和心率变化等。

麻醉后,需要观察婴幼儿的恢复情况,并在恢复期间保持患儿的安静和舒适。

3.术后护理:手术后,护士需要确保患儿的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需要注意手术区域的血流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如出现肿胀、红肿、渗液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

护士还要观察患儿的氧饱和度、呼吸状况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患儿出现的呼吸困难、心率不齐等情况。

除此之外,还需要给患儿按时投予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并且要确保患儿的营养摄入,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患儿的康复。

术后还需要给患儿进行结构性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注意力训练、手眼协调训练等,以帮助患儿恢复心理和生理功能。

总结起来,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护理中,关键是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氧合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实用】-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护理常规

【实用】-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护理常规

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手术体位:体外正中切口,胸下垫软枕。

手术用物:心脏基础+特殊器械包,导尿管,无菌灯柄,电动胸骨锯,电除颤仪,无菌冰盐水,电刀,骨蜡,涤纶片,14#红色尿管3-4根,阻断带,2-0,3-0无损伤线,4-0或5-0 Prolene(滑线),2-0或3-0的强生荷包线,胸骨连针。

手术步骤:1.常规消毒铺巾,前胸正中切口,准备电动胸骨锯,纵劈胸骨,骨蜡止血。

切开心包2-0单针缝并悬掉,2-0双针缝主动脉荷包、灌注针荷包,游离主肺间隔,及上、下腔静脉,并在上、下腔静脉处套阻断带,核对管道,准备插管。

2.主动脉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要递11号尖刀做切口,10号丝线加固,主动脉插管与机器动脉连接时用盐水注射器排气,并予扣钳加固,角针7号线缝一针,核对管道,并行循环开始。

插灌注针。

3.待温度降至浅低温,约30℃左右时,阻断上、下腔静脉,升主动脉,灌注停跳液,心包腔内置冰屑(此时器械护士要提前做好冰屑),心脏停跳。

4.切开右心房,心内探查,插左心引流管。

修补室缺:常用切口有两个①右心房切口,②右心室或肺动脉切口。

修补有两种方法:①直接缝合法:适用于缺损小于1cm,边缘为白色纤维组织者,一般选用5-0Prolene(滑线)双头针带垫片连续缝合②补片缝合法:适用于缺损大,周边纤维不全者,可采用间断带小垫片褥式缝合,也可采用连续缝合。

此时应准备足量的5×12双头带垫片的无损伤线,涤纶片,所有的器械均无损伤。

根据室间隔缺损大小,将涤纶片剪成稍大于实际缺损2mm~3mm大小的涤纶片,备术者修补缺损用。

5.缝合切口,开放腔静脉、升主动脉,此时应及时备好除颤仪,待心脏跳动有力,循环稳定后,停机观察,先拔除腔静脉引流管。

巡回护士要及时配置好鱼精蛋白,注完后拔除主动脉插管。

6.将体外循环管道递给台下,安放胸腔引流管,清点用物,缝合心包,胸骨穿钢丝,再次清点用物,关胸。

注意事项:1.熟悉手术步骤,做到默契配合2.配合以及手术的护士不仅要求熟悉手术步骤,准确无误的传递器械,而且要了解心脏的解剖、病理等方面的知识。

室间隔缺损术后护理

室间隔缺损术后护理
有效。
随访计划制定及实施方法选择
随访时间
随访方式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随 访计划,包括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1年等时间点的随访。
可以选择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进行随 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 解决问题。
随访内容
随访人员
包括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治 疗的满意度和建议。
室间隔缺损术后护理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术后一般护理 • 饮食护理 • 心理护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 • 出院教育与随访计划制定
01
术后一般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02
03
鼓励患者咳嗽
术后鼓励患者咳嗽,以排 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定期翻身拍背
半流质饮食
01
在流质饮食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馄饨
等。
逐渐增加营养
02
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
和身体恢复。
注意饮食卫生
03
保持饮食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避免饮酒:酒精会刺 激心脏,影响术后恢 复。
避免吃辛辣、油腻食 物:以免刺激胃肠道 ,影响伤口愈合。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 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 吸、冥想等,缓解紧张情绪和焦
虑状态。
社交互动
鼓励患者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 分享经验和感受,增强社交支持
和归属感。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出血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VSD术后护理常规

VSD术后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
02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减轻焦虑和恐惧情
绪。
饮食指导
03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合理的饮食建议,促进身体康复。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术后注意事项教育
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需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原则,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活动限制
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活动计划,避免剧烈 运动或过度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或出血。
护理质量评估指标
病人满意度
通过定期调查和反馈, 评估病人对护理服务的 整体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监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情况,如感染、出血等 。
护理操作规范性
评估护理人员执行护理 操作的规范程度,确保 操作符合医疗标准和流 程。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定期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伤口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伤口清洁和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
心理调适指导
1 2
焦虑情绪疏导
针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焦虑、紧张情绪,进行 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保持平静、乐观的心 态。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提供合适的镇痛措施,如药 物镇痛、物理疗法等,以减轻患者痛苦。
3
睡眠改善
指导患者进行良好的睡眠管理,提供舒适的睡眠 环境,必要时可使用助眠药物帮助患者改善睡眠 质量。
饮食指导
饮食原则
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和恢复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遵循 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

饮食禁忌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品, 减少油腻、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室间隔缺损术后护理

室间隔缺损术后护理

室间隔缺损术后护理术后观察:1.心动周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特别注意心室颤动、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严重情况的发生。

2.呼吸状况: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包括呼吸急促、浅表快速等。

3.氧饱和度:定期检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及处理缺氧情况。

4.出血和渗血:密切观察术后伤口出血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5.地图等吸气:评估患者的地图等吸气情况,发现有异常应及时给予支持。

术后护理措施:1.床位护理:患者进行冷静休息,保持平卧位,减少心脏负荷。

床上也要保持干净整洁,防止感染。

2.导管护理:术后的患者可能有引流管、导尿管等,需要定时进行观测和清洁,防止感染。

3.监测体温: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高热可能表示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4.饮食护理: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暂时的食欲不振,需要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同时限制钠摄入量,以减少心脏负荷。

5.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级别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6.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7.移动和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活动能力,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增加心脏负荷。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感染:注意观察伤口红肿、渗出液等感染的表现,保持伤口清洁,及时更换敷料,按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2.出血: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特别是手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和用力排便,必要时可进行补液和输血。

3.心力衰竭:监测患者的心功能,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等。

4.血栓栓塞:给予患者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等,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以上是对室间隔缺损术后护理的一些重要考虑事项,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隔缺损封堵术(VSD)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手术。

该手术常用于婴儿和儿童,通过在心脏中创建一个小孔来修补室间隔缺损,保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手术后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工作,防止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者的恢复。

本文将就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进行探讨。

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护士需要完成以下工作:1.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目的,安排好手术前的各项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2.评估患者的术前身体状况,必要时采取措施控制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过敏等慢性病的病情;3.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情况并了解其家庭情况,以便术后的护理工作;4.帮助患者排便,保持膀胱为空;5.在手术前按照规定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

术中护理在手术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意外情况;同时协助医生进行手术。

1.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等指标,并及时记录;2.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预防术中意外发生;3.为患者提供管路畅通,包括氧气管、导管、输液管等,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4.在医生操作手术时,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患者的病情,使患者保持镇定和信心。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状态,及时察觉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1.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及时记录并汇报医生;2.按照医生的要求管理患者的疼痛,注意避免术后恶心、呕吐等晕厥症状的发生;3.帮助患者左侧卧位休息,促进康复;4.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输液、口服药等治疗;5.监测患者排便和膀胱情况,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6.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鼓励其进行身体锻炼,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模式。

感染预防在手术后的护理中,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为患者提供清洁和整齐的病房环境,消毒和清洁病房和床单;2.吸氧和呼吸机管路的清洁,避免呼吸道感染;3.不适当的应激反应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护士需要切实正确处理患者的情绪状态。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步骤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步骤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步骤1.麻醉手术开始前,患者将接受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期间患者没有疼痛感觉和意识。

2.手术准备患者将被安置在手术床上,然后接受穿刺部位的外科准备,通常是在大腿或锁骨区域。

一旦准备就绪,手术区域将使用消毒剂进行清洁,然后用无菌巾包裹以保持无菌环境。

3.插管和导丝医生将会插入一根细的插管到病人的血管中(通常是在大腿或锁骨区域),然后通过插管将导丝引入血管。

导丝被用于确保手术期间医生可以准确地导航导管到心脏。

4.选择性导管造影通过导丝,在X光或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医生将导管引入到心脏的位置。

这是为了观察室间隔缺损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一旦确保定位准确,医生将在心脏部位注入造影剂,并进行血管造影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图像。

5.引导导管医生将放置一根封闭器械导管通过导丝导入室间隔缺损区域。

该器械的尖部会位于缺损位置,其中一侧具有特殊的封闭装置。

6.封堵缺损一旦器械导管被放置,并确认位置正确,医生然后会将封闭装置逐渐排出到室间隔缺损处。

该装置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开并形成一个封堵器,密封缺损。

7.接触时间确认接下来,医生会通过导管注射造影剂,再次进行血管造影,以确认封堵装置的牢固性和缺损是否成功关闭。

8.封堵器械的移除一旦确认封堵成功,医生会轻轻地将导管和封堵器械从患者的体内移除。

9.结束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穿刺部位进行清洁,并覆盖伤口,然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生素。

10.恢复患者将被转移到恢复室,在那里他们将得到密切的监护和护理。

一旦患者的状况稳定,他们将被送回病房进行进一步的恢复。

总结: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在不开胸的情况下解决心脏室间隔缺损问题。

这种手术的步骤包括麻醉、手术准备、插管和导丝、选择性导管造影、引导导管、封堵缺损、接触时间确认、封堵器械的移除、结束手术和恢复。

这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心脏外科医生进行操作。

室间隔缺损 封堵 手术步骤

室间隔缺损 封堵 手术步骤

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步骤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这可真是个厉害的家伙呢!它就像是给心脏这个小房子打补丁一样。

咱先说说一开始啊,医生得像个侦探一样,通过各种检查手段,把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啊、大小啊这些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

然后呢,手术正式开始啦!病人被推进手术室,躺在那手术台上,就像等待被修复的宝贝。

医生会在病人的大腿根部或者手腕这些地方,找个合适的血管,就好比找到了进入心脏的秘密通道。

接下来,医生会把一根细细的导管顺着这个秘密通道慢慢送进去,这根导管就像是个勇敢的探险家,一路向前,直到找到室间隔缺损的地方。

你说神奇不神奇?等导管到了地方,医生就会把封堵器通过导管送过去。

这个封堵器啊,就像是个小小的魔术贴,把缺损的地方给牢牢粘住。

然后呢,医生会小心地调整封堵器的位置,确保它贴得稳稳当当的,把缺损堵得严严实实。

这可真是个精细活儿,就像在给心脏绣花一样。

再之后,医生会检查一下封堵的效果,看看是不是一切都完美无缺。

如果没问题,那就大功告成啦!你想想啊,心脏本来有个小漏洞,现在通过这么一个手术,就给补上了,是不是很厉害?这就好像家里的窗户破了个洞,咱给它糊上一层纸,让风再也吹不进来。

不过,可别以为手术做完就万事大吉了哦!术后还得好好护理呢。

病人得按照医生的嘱咐,好好休息,不能乱蹦乱跳的。

还要定期去复查,看看封堵器是不是一直在好好工作。

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有点吓人,但它真的是帮助了好多人呢!让那些心脏有小毛病的人,又能重新活力满满地生活。

这难道不是医学的奇迹吗?咱得感谢那些厉害的医生们,是他们用精湛的技术,给了人们一颗健康的心脏啊!所以啊,如果有人遇到了室间隔缺损的问题,别害怕,有这么厉害的手术在呢,一定能让心脏重新变得强壮有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步骤和护理
室间隔缺损就会对心脏构成影响,所以当心脏受损以后,自然自己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差,所以对于很多患者,为了能尽快让自己的身体健康,愿意通过手术来治疗,那么,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步骤和护理有哪些?就来一同看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手术步骤
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

纵行切开心包。

2.心外探查:初步明确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

3.建立体外循环和心肌保护。

4.自右心耳至下腔静脉上方,距房间沟1-2cm切开右心房端心外膜下的窦房结。

注意勿损伤界沟上。

5.牵开三尖瓣,必要时将内侧乳头肌切断,牵开隔侧瓣,显
露室间隔缺损。

6.小缺损可用3~4针间断"8"字缝合关闭,带垫片褥式缝合加固。

7.缺损大于lcm者,则需用涤纶片修补。

用带小垫片的4-0双头针无创伤缝线沿缺损边缘间断褥式缝合。

一般先从缺损的前缘开始向颅侧缝合,再转向后,至隔侧瓣基底部时转向下,然后再沿缺损前缘向下至缺损下缘。

缝合缺损后下缘时,应在距边缘4-5cm处进针,而且进针要浅,以免损伤沿缺损后下缘走行的房室束,造成房室传导阻滞。

8.收紧缝线,将补片结扎固定。

9.将乳头肌断端缝合复位。

10.缝合心房切口。

术后处理
1.监测血压、心率、心律。

防治心力衰竭。

2.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3.选用抗生素,防治肺部并发症。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步骤和护理,对于很多得了疾病的患者,相信已经了解了这种疾病的一些手术步骤,以及护理的方法,在了解这些内容以后,就要尽快的通过有能力的医院,进行手术,在做好手术后的护理,相信自己就能尽快的康复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