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中7种药效组分分析

合集下载

_葛根芩连汤_两种配伍比例的化学药效组分比较分析

_葛根芩连汤_两种配伍比例的化学药效组分比较分析

[5] 甄 攀,张荣山,白雪梅,等.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提取条件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992101.“葛根芩连汤”两种配伍比例的化学药效组分比较分析崔向微, 张贵君3, 李 慧, 张春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关键词:葛根芩连汤;RP2HP LC;化学药效组分摘要:目的:分析两种配伍比例的葛根芩连汤中化学药效组分的变化规律。

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2HP LC)。

结果:葛根2黄芩2黄连2炙甘草在5∶3∶3∶2的配伍关系下,葛根素2黄豆苷2黄芩苷2小檗碱2巴马汀2药根碱2甘草酸2甘草苷的含量分别为:2.48%、0.101%、0.614%、0.155%、0.048%、0.094%、0.154%、0.283%,比例关系为51.7∶2.1∶12.8∶3.2∶1∶2∶3.2∶5.9;在8∶3∶3∶2的配伍关系下,含量分别为:1.67%、0.143%、0.36%、0.085%、0.031%、0.048%、0.126%、0.174%,比例关系为54.4∶4.7∶11.7∶2.6∶1∶1.5∶4.1∶5.7。

结论:葛根2黄芩2黄连2炙甘草在8∶3∶3∶2配伍比例时,只是葛根的药效成分比例相对增高,其余化学药效组分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化学药效组分的含量与配伍组分比例及溶解度有关。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528(2009)022*******Co m par ison of acti ve com ponen ts a li gnm en t from two k i n ds of com pa ti b ility pro2 porti on i n Puerar i a e D ecocti on sCU I Xiang2wei, ZHANG Gui2jun3, L I Hui, Z HANG Chun2hui(School of Chinese Phar m acy of B eijing U niversity of Chinese M edicine,B eijing100102,China)KE Y WO R D S:Puerariae Decocti ons;RP2HP LC;active components alignmentABSTRACT:A I M: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the active components alignment of Puerariae Decocti ons bet w een its t w o different compatibility p r oporti on.M ETHOD S:Reversed phase high2perfor mance liquid chr omat ography (RP2HP LC)was app lied.RESU L TS:W hen the compatibility rati o of Radix Puerariae Lobatea,Radix Scutellari2 ae,Rhiz oma Cop tidis and Radix et Rhiz oma Glycyrrhizae Praeparata cum melle was5∶3∶3∶2,the contents of the eight drug active co mponents alignment were2.48%puerarin,0.101%daidzin,0.614%baicalin,0.155%ber2 berine,0.048%pal m atine,0.094%jateorhizine,0.154%glycyrrhizic acid,0.283%liquiritin,and the p r opor2 ti onal relati onshi p of compatibility was51.7∶2.1∶12.8∶3.2∶1∶2∶3.2∶5.9.W hen the co mpatibility rati o of Radix puerariae l obatae,Radix scutellariae,Radix Cop tidis and Radix et Rhiz oma Glycyrrhizae Praeparata cum melle was 8∶3∶3∶2,the p r oporti on of contents of the eight active components alignment were1.67%,0.143%,0.36%,0. 085%,0.031%,0.048%,0.126%,0.174%.And the p r oporti onal relati onshi p of compatibility was54.4∶4.7∶11.7∶2.6∶1∶1.5∶4.1∶5.7.CO NCL US I O N:W hen the compatibility percentage consists of8∶3∶3∶2,only the puerarin content relatively increases.The active components align ment of the rest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is illustrates the contents of the active co mponents align ment of puerariae decocti on is related t o the compatibility per2 centage and herb s olubility.收稿日期:2008202215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0167)作者简介:崔向微(1982-),女,2006博士研究生3通讯作者:张贵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鉴定方法学;组分中药及中药药效组分质量标准体系研究。

葛根芩连汤的方解及适用证候

葛根芩连汤的方解及适用证候

葛根芩连汤的方解及适用证候葛根芩连汤为常用经方,本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四味药组成,见于《伤寒论》34条,原文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本方在《方剂学》中列入解表清里之剂。

一般认为本方有解表清里之功,主治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中作渴,喘而汗出的病证;并认为本方为太阳阳明经药。

如《医方集解》:“此足太阳阳明药也,表证尚在,医反误下,邪入阳明之腑,其汗外越,气上奔则喘,下陷则利,故舍桂枝而用葛根,专治阳明之表(葛根能升阳明清气,又为治泻圣药),加芩连以清里热,甘草以调胃气,不治利而利自止,不治喘而喘自止矣。

又太阳表里两解之变法也。

”喻昌曰:“太阳病,原无下法,当用桂枝解外,医反下之,则邪热之在太阳者,未传阳明之里,所以其脉促急,其汗外越,其热上奔则喘,下奔则泄,故舍桂枝而用葛根,以专主阳明之表,加芩、连以清里热,则不治喘而喘自止,不治利而利自止。

此又太阳阳明两解表里之变法也。

”以上引证说明,不少医家认为葛根芩连汤为太阳阳明之方。

根据姚荷生老师的经验,本方应为阳明经脉方,依据有二:一为葛根为阳明经主药,如《中药学讲义》认为性味甘辛平,归经人脾胃经,功效升阳发表,解肌透疹,生津止泻。

《本草纲目》引王好古曰:“气平味甘,升也,阳也,阳明经引经的药也。

”张元素曰:“升阳生津,脾虚作渴者,非此不除,勿多用,恐伤胃气。

张仲景治太阳阳明合病,桂枝汤内加麻黄、葛根;又有葛根黄芩黄连解肌汤,是用此以断太阳入阳明之路,非即太阳药也。

头颅痛如破,乃阳明中风,可用葛根葱白汤,为阳明仙药。

若太阳初病,未入阳明而头痛者,不可便服升麻、葛根发之,是反引邪气入阳明,为引贼破家也。

”时珍曰:“本草十剂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

盖麻黄乃太阳经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

所以二味药轻扬发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

”再者《医学入门》认为:“浮而微降,阳中阴也,足阳明经药。

不同用药剂量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比较研究

不同用药剂量葛根芩连汤药效组分比较研究

而/ J ,  ̄ s l 量应 用的治疗效果并 不显著 ,鉴于此 ,本研究对葛根芩 的方法 , 制备不含有葛根 、 甘草 、 黄芩 以及黄连的阴性对照溶液 : 连 汤的两种 常用 临床配伍 比例关系 中四种不 同药效 组分的含量 2 . 5 精密度 试验 。取 同一种供试品溶液 ,持续进样 5次 。并记 及 比例关 系进行 对 比研究 ,从 而为葛根芩连 汤的临床应用 以及 录峰 的面积 ,然 后 分别计算 四种药 剂 成分峰 面积 的 R S D值 , 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和参 考依据。
不 同用药 剂量葛根 芩连 汤药效 组分 比较研 究
卞倩 倩
( t l , t 尔省4 = f j = j 白菜州 市件 村镇卫生院 q - , 医科 ,山4 ≮娴台 2 6 1 4 2 9)
摘 要 : 目 的 分 析探 讨不 同用 药剂量葛根芩连汤 药效 组分 之间的含 量及 比例差异。方 法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法对 两种 不 同配伍 比例 ( 8 :3 :3 :2及 5 :3 :3 :2)的葛根芩连 汤 四中药效组分的含量及 比例进行测定 ,葛根芩连 汤 中的四种 药效组分包括葛根 素 、黄芩苷 、盐酸小檗碱 以 及 甘草苷。 结果 当葛根芩连 汤 中四 种 药效组分 的配伍 比例 为 8 :3 :3 :2时,葛根素 的含量 和比例 比配伍 比例 为 8 :3 :3 :2有 所升高 ,而其余 药效组分 没有显著性的变 化; 而在 同一种 配伍 比例关 系下 , 当用药剂量 不 同时 ,四种不 同药效 组分 的含 量, 即葛根素、黄芩 苷 、盐酸小檗碱 以及甘草 苷随着用药剂量 的升 高而增高,而比例关 系并没有 显著性 变化。 结 论 葛根芩连 汤中的四种 药效组分 , 即葛根 素、 黄芩 苷、 盐酸小檗碱 以及 甘草苷的含量 以及 比例 关系,随着其配伍 比例 以及用 药剂量的不同而呈现 出一定 的规律变化 ,这将为葛 根芩连汤 的I 临床应用 以及 相关的研 究提供借 鉴和 参考 依据。 关 键 词 : 葛根芩连 汤 ;不 同用药剂量 ;药效组分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现状_毛莹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现状_毛莹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现状毛莹1,2 张贵君2(1.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 116622;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00102)[摘要]葛根芩连汤为经典古方之一,由葛根、黄芩、黄连与炙甘草4 味中药组成。

此方广泛用于治疗菌痢、肠伤寒等各科疾患,疗效显著。

近年来对其药效物质及其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等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本文就近年来葛根芩连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方药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提供实践经验与积累。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药效物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葛根芩连汤始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芩连汤是经典古方之一,葛根芩连汤的组成为: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本方以清热坚阴止利为主,兼以透表,具解表清里之功,为表里双解之利,用于治疗太阳表邪内陷所致热下利证。

其中葛根为君药,解肌表之邪热,表解则和里;黄芩、黄连为臣药,清肠胃之邪热,热清则利止;甘草为佐使药,和中缓急,调和诸药[1-2]。

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共成解表清里之剂。

葛根芩连汤药味较少,作用明确,是中医药的经典方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3]。

1 葛根芩连汤的药效物质研究葛根芩连汤中4味中药均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均收载,其化学基础相对清楚。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1) Ohwi 的干燥根,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达12 %,结构类型为异黄酮类,其中主要有大豆苷、大豆苷元及葛根素。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 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有黄芩苷元、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千层纸素A。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1 、三角叶黄连C1 del toi dea C1 Y1 Cheng et Hsiao 或云连C1 teeta Wall1 的干燥根茎,其主要生活活性物质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有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

葛根芩连汤作用与功效

葛根芩连汤作用与功效

葛根芩连汤作用与功效葛根芩连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由葛根、黄芩和连翘三味药物组成。

在中医理论中,葛根芩连汤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解表散邪的功效。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等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葛根芩连汤的作用与功效。

一、葛根芩连汤的成分及药性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和连翘三味药物组成。

其中,葛根为葛藤的根,性味甘凉;黄芩为毛茛科黄芩或黄芩的根茎,性味苦寒;连翘为虎耳草科连翘的干燥根或全草,性味苦寒。

葛根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口渴等症状。

黄芩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解表散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等症状。

二、葛根芩连汤的主要作用与功效1. 清热解毒葛根芩连汤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对于中医所称的“外感风热”有明显的疗效。

外感风热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将体内的风热邪气排出,从而缓解上述症状。

2. 解表散邪葛根芩连汤还具有解表散邪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感冒等疾病往往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人体发热是抵抗外邪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葛根芩连汤通过解表散邪的作用,可以促使体内的表邪外出,减轻发热等症状。

3. 宣肺利咽葛根芩连汤还具有宣肺利咽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肺主呼吸和喉咙,肺卫外泽,与上呼吸道密切相关。

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宣肺利咽的作用,清除肺中的热毒,缓解喉咙疼痛,改善咳嗽等症状。

三、葛根芩连汤的应用范围1. 感冒感冒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

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作用,帮助体内排除病毒,缓解上述症状。

2.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宣肺利咽的作用,改善咽喉炎症,缓解咳嗽等症状。

3. 急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炎症,主要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

葛根芩连汤的功能主治

葛根芩连汤的功能主治

葛根芩连汤的功能主治1. 简介葛根芩连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由葛根、黄芩、大黄等草药组成。

它具有很多功效和主治作用,对于一些疾病和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是葛根芩连汤的具体功能主治。

2. 功能主治葛根芩连汤主要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对一些内外伤引起的热毒、血热病症以及炎症、水肿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2.1 清热解毒•葛根芩连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有效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炎症引起的不适。

•它可以治疗一些热毒引起的疾病,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

2.2 凉血止血•葛根芩连汤可凉血止血,对于急性出血有一定的疗效。

它能够收敛血管,减少血液外流,促进伤口愈合。

•它适用于咯血、便血等症状,对于一些出血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2.3 消肿止痛•葛根芩连汤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减轻一些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它对于扭伤、骨折、关节炎等疼痛和水肿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适应症葛根芩连汤适用于下列疾病和症状:•热毒引起的疾病,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

•出血性疾病,如咯血、便血等。

•炎症、水肿引起的疼痛,如扭伤、骨折、关节炎等。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口服:每次服用10-20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

–对药物过敏者慎用。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长期使用。

–遵循剂量,不得超量使用。

5. 结束语葛根芩连汤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能主治。

它在治疗一些热毒疾病、出血性疾病和炎症、水肿等症状中有良好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经方发挥之葛根芩连汤

经方发挥之葛根芩连汤

经方发挥之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是一个表里双解之剂,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组成。

方中以葛根为主药,具有解肌透表的作用,黄芩、黄连苦寒,清除里热,甘草和中安正,解热毒。

诸药合用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仲景在《伤寒论》中用来治疗太阳病表邪未尽,误用下法,致邪热入里,引起的挟热下利,并喘而汗出之证。

唐容川说:“痢证初起而发热恶寒者乃内有郁热、外感风寒,风能煽热,互相蒸发,是生寒热,宜兼疏其表,故宜葛根芩连汤。

”陆九芝治痧疹说:“惟宗仲景葛根芩连一法,出入增减,此治痧疹之要道焉。

”又说:“此温病辛凉之轻剂为阳明主方,不专为下痢设也,尤重在芩连之苦,不独可升可降,且合苦以坚之之义,坚毛窍可以止汗,坚肠胃可以止利,所以上方又有下利不止之治。

”本方运用于临床除可以治疗表证未解又兼里证之病外,还可以运用于痢疾、腹泻等脉证偏热者。

特别是婴幼儿消化不良属实热型者,服用本方,常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一、下利(表里同病)此证多因外感表证失治、误治而成,其表证未罢又现里证。

临床上可以见到既有表证之发热、苔白、脉浮数,又可见纳呆、下利等里证。

此时单用解表法则里证不除,单清里则表邪难去,故用本方表里双解,大都是一、二剂即愈。

典型病例:患儿张xx,女,10岁。

发烧咳嗽一周,每日体温维持在39~40℃之间,曾肌注青、链霉素治疗四天,并累用西药退烧剂等,有时体温稍降,但隔数小时以后又复升高,终未降到38.5℃以下。

近二、三日来又伴有纳呆、腹泻,苔薄白微黄,脉数,属于表里同病。

投以葛根芩连汤加杏仁、苏叶、前胡、麦冬。

一剂以后微汗出,体温下降到37.5℃,咳嗽减去大半;二剂后热退身凉,咳嗽停止,胃纳开,大便正常。

又给清热调补之品二剂,以巩固疗效。

二、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婴幼儿消化不良腹泻是小儿科常见病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成实热泻和脾虚泻两大类型。

实热证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为发病急、病程短、变化快。

主要原因为外感湿热,内伤饮食,湿热之邪停滞于胃肠影响脾胃之消化功能,而出现发热,暴注下迫、腹部热痛、泻下之物发黄臭秽、口干欲饮等证,舌质红,苔黄,脉数。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10月,对象糖尿病74例,经随机法分组。

37例治疗选用常规疗法,入组对照组;在该基础上,给予余37例葛根芩连汤,入组实验组。

对比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证候积分[治疗前积分(28.53±7.02)分,治疗后(17.33±6.28)分]、治疗有效率(83.78%)、血糖指标和实验组相比较,实验组证候积分下降明显[治疗前积分(28.59±7.21)分,治疗后(10.24±5.42)分],治疗有效率高(94.59%),血糖指标下降幅度大。

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效果佳,血糖改善明显,可推广应用。

标签:糖尿病;葛根芩连汤;治疗[中图分类号] R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a)-0031-03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uerariae and Scutellariae and Coptidis Decoction Effect AnalysisSHU Bin-li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Boai County,Jiaozuo City,Jiaozuo,Henan Province,45445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GeGenLing effect of soup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To study the annual January 2015 - in October 2015,object,74 cases of diabetes,grouped by random method. 37 cases treatment routine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On the basis of this,to give more than 37 cases GeGenLing soup,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Syndromes of the integral[(28.53 ± 7.02)points befor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17.33 ± 6.28)points],high treatment efficiency (83.78%),blood sugar index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syndrome integral down significantly[(28.59 ± 7.21)points befor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10.24 + 5.42)points],high treatment efficiency(94.59%),index drop in blood sugar.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10.5 mmol/L,FPG>9.0 mmol/L;有效:8周后,患者症状减轻,2hPG控制在8.3~10.5 mmol/L,FPG控制在7.0~9.0 mmol/L;显效:8周后,患者症状消失,2 hPG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为 葛根素: 黄芩苷∶小 檗 碱 ∶巴 马 汀 ∶药 根 碱 ∶甘 草 苷 ∶甘 草 酸 =53.9∶11.7∶2.6∶ 1∶1.5∶4.1∶5.7。 2.9 加 样 回 收 实 验 精 密 吸 取 已 知 各 成 分 含 量 的 供试品溶液 5 份,精密加入对照品适量,按供试品溶 液制备方法处理, 按各成分的色谱条件, 依照标准 曲线测定方法测定,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 1。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7 种药效组分
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1519( 2008) 05- 0417- 02
选择传统中药复方葛根芩连汤为载体, 按照传 统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对其中常见的 7 个水溶性 药效组分进行了测定, 旨在为建立符合临床疗效特 征的质量标准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葛根素 Y=3 116.9X- 3 926.4,R2=0.999 7(n=5);线 性范围 1.4 ̄7.0 μg; 黄芩苷 Y=592.86X+105.68,R2= 0.999 5 (n=5); 线性范围 0.32 ̄1.6 μg; 盐酸小檗碱 Y= 622.77X- 245.2,R2=0.999 1(n=5);线性范围 0.18 ̄0.90 μg; 盐酸巴马汀 Y=330.36X- 171.91,R2=0.999 6(n=5);线 性 范 围 0.06  ̄0.3 μg; 盐 酸 药 根 碱 Y =205.96X - 68.417,R2=0.999 6(n=5);线 性 范 围 0.084 ̄0.42 μg; 甘 草 酸 Y=75.218X- 41.509,R2=0.9999 (n =5); 线 性 范围 0.18 ̄0.90 μg; 甘草苷 Y=205.28X+30.516,R2= 0.999 3(n=5);线性范围 0.12 ̄0.60 μg。 2.5 精密度实验 分别精密吸取葛根素、黄芩苷、盐 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甘草酸 、甘草 苷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5 次,按各成分的色谱条件 测 定 峰 面 积 ( RSD) 分 别 为 0.18%、0.34%、1.04%、 1.54%、1.68%、1.35%、0.75%。 2.6 稳定性实验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 7 种同一供试
摘要: [目的] 分析测定葛根芩连汤中 7 种药效组分。[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 。[结果] 7 种药效组
分百分含量分别为: 葛根素 1.67%, 黄芩苷 0.36%, 小檗碱 0.085%, 巴马汀 0.031%, 药根碱 0.048%, 甘草酸 0.126%, 甘
草苷 0.174%。[结论] 葛根芩连汤中 7 种药效组分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科学指标。
3 讨论 本实验选择葛根芩连汤为载体, 葛根芩连汤出
自 张 仲 景《 伤 寒 论·太 阳 篇 》, 功 效 解 表 清 里 、升 清 止 利, 其疗效已经过临床反复验证。在供试品的制备 中, 摒弃有机溶剂提取的方法, 完全按照传统的煎药 方法用水煎煮, 使所得供试液与临床所用已被证明 有效的葛根芩连汤成分一致, 确定正确的研究对象。
2008 年 10 月第 25 卷第 5 期 Oct.2008,Vol.25 No.5
天津中医药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417
葛根芩连汤中 7 种药效组分分析
崔向微 1, 张贵君 2, 李 慧 2 ( 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北京 100102; 2.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102)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葛根素、黄 芩 苷 、小 檗 碱 等 指 标 性 成 分 对 葛 根 芩 连 汤 进 行 含 量 测定,从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图可以 看 出 : 在 各 自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 这几种成分与其他成分间 有很好的分离度。方法学考察表明: 这些方法在较 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素等指 标性成分含量均在线性范围之内; 所选用的各方法 具有较好的精确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所得 到的指标性成分百分含量的比例关系, 为控制葛根 芩连汤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打破了以一种成分 的含量为质量控制的传统方式。指标性成分的比例 关系制约着中药的疗效, 同时为葛根芩连汤的进一 步研发提供了科学数据。
药 效 组 分 对 照 品 : 葛 根 素 、黄 芩 苷 、盐 酸 小 檗 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 碱 、甘 草 酸 单 铵 、甘 草 苷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饮片: 葛根, 黄芩, 黄连, 炙甘草( 购自安国祁新 饮片厂) ,经张贵君教授鉴定依次为豆科植物野葛的 干燥根,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毛茛科植物黄连 的干燥根茎,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CAPCELL PAK C18 UG120 (250 mm×4.6 mm,5 μm); 流动相及检测波长: 葛根 素: 甲醇—水(25∶75), 250 nm[1]; 黄芩苷: 甲醇—水— 磷 酸 (47∶53∶0.2), 280 nm[2]; 盐 酸 小 檗 碱 、盐 酸 巴 马 汀、盐酸药根碱: 乙腈 —0.02 mol/L 磷 酸 二 氢 钾(35∶ 65), 346 nm[3]; 甘 草 酸 : 甲 醇—0.05 mol/L 醋 酸 铵 — 冰 醋 酸 (67 ∶33 ∶1) , 250 nm[4]; 甘 草 苷: 乙腈—0.5%冰 醋酸( 1∶4) , 276 nm[5]。流速: 1.0 mL/min; 柱 温 : 室 温 ( 24 ℃) ; 柱压: 90 ̄100 Bar; 理论板数按各对照品峰 计算均大于 3 00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葛根素、黄 芩苷、盐酸小檗碱、盐酸巴 马 汀 、盐 酸 药 根 碱 、甘 草 酸 、甘草苷对照品适量,分别置 10 mL 量瓶中, 加甲 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作为对照品溶液, 其中葛根 素 、黄 芩 苷 、盐 酸 小 檗 碱 、盐 酸 巴 马 汀 、盐 酸 药 根 碱 、
天津中医药
2008 年 10 月第 25 卷第 5 期
418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ct.2008,Vol.25 No.5
品溶液,间隔一定时间(每 2 h 进样 1 次, 共测 5 次), 按各成分的色谱条件, 依照标准曲线测定方法测定 峰面积。稳定性 RSD 分别为 0.58%、0.37%、0.66%、 0.54%、0.68%、1.15%、1.45%。在测定时间内 7 种成 分稳定性良好。 2.7 重现性实验 精密吸取上述 7 种同一供试品 溶液, 按各成分的色谱条件, 依照标准曲线测定方 法连续测定 5 次,以峰面积计算。重现性 RSD 分别 为 0.74% 、0.49% 、0.56% 、0.52% 、0.48% 、1.35% 、 1.63%。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2.8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5 μL 进 样, 按各成分的色谱条件, 依照标准曲线测定方法 测定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成分的含量。测得 葛根素、黄芩苷、小檗碱、巴马汀、药 根 碱 、甘 草 酸 、 甘草苷含量分别为: 1.67%、0.36%、0.085%、0.031%、 0.048%、0.126%、0.174%。
参考文献: [1] 国 家 药 典 委 员 会.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药 典 一 部[S].北 京 : 化 学 工 业
出版社, 2000:273- 274. [2] 鄢 长 华,陈 俊 林,赵 海 涛. HPLC 法 对 不 同 栽 培 年 限 及 不 同 产 地
的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分析研究.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38(6):515- 516. [3] 尹 清. HPLC 测 定 黄 连 中 盐 酸 小 檗 碱 含 量[J].上 海 中 医 药 杂 志, 2003,37(7):53- 55. [4] 吕 凤 莲,方 彬,张 宇 , 等.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测 定 炙 甘 草 中 甘 草 酸的含量[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4):25- 26. [5] 闫永红,王 文 全,杨 娜.HPLC 测 定 栽 培 甘 草 中 甘 草 苷 的 含 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26- 927.
表 1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Tab.1 Deter mination r esults of sample r ecover y %
平均回
盐酸小 盐酸巴 盐酸药
葛根素 黄芩苷
甘草酸 甘草苷
收率
檗碱 马汀 根碱
% 100.13 100.00 99.96 99.87 99.87 99.91 100.04 RSD 0.53 0.13 0.19 0.33 0.42 0.24 0.16
作者 简 介 : 崔 向 微(1982- ),女 , 2006 级 博 士 研 究 生 , 主 要 研 究 方向为中药鉴定方法学和组分中药及中药药效组分质量标 准体系研究。
Hale Waihona Puke 甘 草 酸 、 甘 草 苷 的 浓 度 分 别 为 0.70、0.16、0.09、 0.03、0.042、0.09、0.12 g/L。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葛根芩连汤 ( 葛根 8 g, 黄芩 3 g,黄连 3 g,炙甘草 2 g) ,加 10 倍量的水, 浸泡 30 min, 先 煎 葛 根 , 水 沸 后 煎 煮 20 min,再 和 余 药 共 煎 至 30 min,滤 过 , 残 渣 加 10 倍 量 的 水 , 水 沸 后 再 煎 20 min,趁热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冷至常温, 加水调整至含中药浓度为 0.1 kg/L。精密吸取 1.0 mL 置 10 mL 量 瓶 中 , 用 甲 醇 稀 释 至 刻 度 , 摇 匀 , 离 心 (4 000 r/min)10 min, 分 出 上 清 液, 得相对中药浓度 10 g/L 的溶液, 作为供试品溶液。 2.4 标 准 曲 线 绘 制 精 密 吸 取 各 对 照 品 溶 液 进 样 不同体积,按各成分的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RSD),以 峰 面 积 积 分 值 为 纵 坐 标(A,y),对 照 品 进 样 量(μL)为 横坐标(C,x),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