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清肠化湿,调气理中治疗——急性胃肠炎...

中医清肠化湿,调气理中治疗——急性胃肠炎...
杨某,男,21岁,初诊。
主诉:发热伴腹痛、腹泻2天。
病史:患者诉2天前因吹空调受凉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泻下急迫,腹胀肠鸣,大便呈黄色稀水样,每日解10余次,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纳呆,恶心,小便黄。
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诊断:中医诊断:泄泻。
湿热型。
西医诊断:急性胃肠炎。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理中。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葛根,条芩,黄连,金银花,荷叶,扁豆,厚朴,车前子。
7剂,每日 1剂,早晚2次分服。
分析:本方是治疗湿热泄泻之常用方剂,方中葛根解肌清热,升阳止泻,配以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车前、扁豆、荷叶清热利湿,化浊醒脾,厚朴理气止痛,佐以金银花加强清热解毒之功。
湿热得清,则泄泻能止。
葛根芩连汤应用分析和临床回归

葛根芩连汤应用分析和临床回归葛根芩连汤从汉朝始有记载,自此临床上多用于腹泻、痢疾。
随后,各医家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葛根芩连汤不光在治疗腹泻上有疗效,在其他疾病治疗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但仍有二项问题尚待解决。
第一,我们不清楚,葛根芩连汤在不同配伍上对于治疗疾病所起的作用。
第二,葛根芩连汤剂量问题,目前尚未详细阐明。
曾有研究说明葛根芩连汤各组分的剂量比例问题,但这仍未明确剂量大小和各所占比例对临床应用的影响。
尽管有研究表明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配比为8∶3∶3∶2较为合理,但也限于文献研究和一般的实验证据。
1 历史沿革西汉张仲景《伤寒论》最早记载葛根芩连汤的应用,“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由于早期用竹简记载文件,无句读且多有散佚,《伤寒论》古本较多,故有学者对于葛根芩连汤有解表功能提出质疑,认为葛根芩连汤实治肺胃热盛逼津下行之下利病。
后世医家多从《伤寒论》文字进行方解,如明朝许宏所著《金镜内台方议》:用葛根为君,以通阳明之津而散表邪;以黄连为臣,黄芩为佐,以通里气之热,降火清金,而下逆气;甘草为使,以缓其中而和调诸药者也。
清朝医家发挥较多,如徐大椿《伤寒论类方》谓: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而利,故用芩、连之苦以泄之坚之。
芩、连、甘草为治痢之主药。
这些都从经文进行释义,葛根芩连汤主要功效是解表清里,主治表证未解,误用攻下,以致表热内陷阳明而下利不止这样的症候。
然而,至20世纪60年代起,葛根芩连汤在临床上的应用开始逐渐拓展起来。
目前,该方临床上已用于以下14类51种病症的治疗。
但这些疾病的治疗非全由葛根芩连汤为主,需配伍其他方剂,故谁主谁次很难把握。
2 研究方法我们搜索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详情见),进行了汇总分析研究。
从562份文献中,排除有关葛根芩连汤药理研究文献,共计有387份文献。
选取176项有关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试验,囊括了专家个人经验案例。
经方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经方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经方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经方葛根芩连汤)及对照组(单纯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各44例,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疗效。
结果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经方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确切,患者临床症状能得到更好更快改善,且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
关键词:急性肠胃炎;经方葛根芩连汤;症状改善;疗效急性肠胃炎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胃肠粘膜急性炎症,患者发病后常表现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夏秋季节是疾病的多发季节,疾病的发生发展多与患者暴饮暴食、饮食不当、多食用秽浊不洁及生冷腐馊等食物有关,常因病毒及细菌感染所致,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并发败血症、肠穿孔、水电解质失调等病症[1]。
目前针对急性肠胃炎的治疗以抗菌、对症、控制并发症等常规治疗为主,然而疗效并不理想。
经方在中医药运用中一直尤其独特且具有重要的医学地位,在针对诸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备受认可[2]。
本研究就经方葛根芩连汤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的疗效作如下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
观察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31.45±6.57)岁;发病时间2-5h,平均(2.71±0.51)h。
观察组男39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32.14±6.78)岁;发病时间2-5h,平均(2.74±0.52)h。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胃肠湿热暴泻不止,赶紧用仲景这个名方,保证药到病除!

胃肠湿热暴泻不止,赶紧用仲景这个名方,保证药到病除!夏季天气炎热,空气湿度较大,此时人们的胃肠比较脆弱,一不小心就会不舒服,最容易的病症就是腹泻。
柒大夫的一个朋友最近就中招了,捂着肚子来找柒大夫嘴里还直喊救命。
原来我这朋友在前一天晚上出去跟同事聚餐,点了六盘麻辣小龙虾,他自己就吃了将近3盘,还喝了两瓶啤酒,至于带着辣椒和花椒面的肉串就更没数了,一晚上真是大快朵颐,吃得更是酣畅淋漓。
结果第二天就悲剧了,天还没亮就开始肚子疼,拉肚子,一波又一波,排山倒海似的,汹涌急迫,一趟趟地肚子早就拉空了,但是肛门还是往下坠胀,还热辣辣的,跟抹了辣椒一样。
我这朋友没办法了,只好来找我给开中药了。
他在我的影响下,非常相信中医,推荐了不少亲戚朋友来找我看病,耳濡目染也多少知道点医理。
我问他,你觉得你这种情况适合吃点什么药呢?他说,我觉得你上次给我大妈开的附子理中丸治疗腹泻效果不错,我是不是可以试试?我说,附子理中丸适合脾阳虚腹泻,一般是长期腹泻,患者有手脚凉,腹凉喜温喜按,一吃寒凉就腹泻,你觉得你属于这种吗?他说,我这个腹泻是急症,不是慢性的,平时胃也不怕凉,应该不是这种。
那上次给我爱人开的参苓白术散,适合我吧?我说,参苓白术散适合脾气虚导致的腹泻,也是慢性腹泻,患者除了腹泻以外,还会有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皮肤微黄等脾气虚的症状。
他听完,恍然大悟,我肯定也不是脾气虚,我知道该吃什么了,之前我家娃拉肚子吃的保和丸,我肯定适合,一会儿回家去找找还有没有。
他的说还没完,抬腿就想走。
我赶紧拦住他,说,保和丸也不适合你,上次你家宝宝是因为积食导致的拉肚子,所以要吃保和丸消食化积。
而你这次拉肚子虽然也有积食的问题,但是暴泻如注,肛门坠胀、灼热,还是以湿热为主,治疗上应该清利湿热。
他又问,那我到底应该吃什么呀?我说我给你开个方子,专门治疗湿热导致的腹泻,医圣张仲景的方子,葛根芩连汤。
后来我这朋友吃了三付葛根芩连汤彻底好了,还说以后吃小龙虾和烤串必须吃不辣的。
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分析

七可 达通络 化瘀 活血 的效 果 ; 当 归可 活 血 、 补血; 天 麻 能通 脉 道 , 配合 观察 [ J ] . 中国中 医急 症 , 2 0 1 5 , 2 4 ( 7 ) : 1 2 3 1 — 1 2 3 3 .
郁金 可达通 窍活血 之效 ; 附子 可 达补 火 助 阳 、 止痛 散 寒之 效 。 以上诸 [ 2 ] 姚永 江 , 高延 辉 . 三子 养 阴汤辅 治 高血压 病 合 并 颈动 脉 粥样 硬 化 的疗效观察 [ J ] . 现代 实用 医学 , 2 0 1 4 , 2 6 ( 1 1 ) : 1 3 6 6—1 3 6 7 . 药合 用可有 效治疗 颈动脉 粥样 硬化 。本 研究 可见 , 治 疗后 观察组 患
性4 _ 4 例, 女性 4 O例 , 年龄 1 — 3岁 , 平均年龄( 1 . 7 1 4 - 0 . 6 5 ) 岁, 病程 1 观 察组 8 4 1 . 5 6± O . 6 1 ‘ 2 . 2 6± 0 . 5 1 ‘1 . 5 2± 4 7 ‘ 2 . 7 6± O . 4 2 ‘2 . 4 6± 0 . 1 7 ‘ 5 d , 平 均病 程 ( 2 . 1 4±1 . 0 2 ) d ; 对照 组 男性 4 3例 , 女性 4 l 例, 年龄 1
[ 1 ] 臧修 明, 沙跃 , 张岩 , 等 .消斑 汤治 疗 颈动 脉 粥样 硬 化斑 块 的 临床
2 0 1 6年 1 0月 1 1 日收 稿
葛根 芩连汤 治疗/ l  ̄ J I . 轮状 病毒肠炎 的疗效分 析
张瑞 英 张 燕 李 玉兰
( 甘 3 3 3 9 9 )
岁 以内儿童 , 临床症 状 以 蛋花 汤 样 水 便 , 急 性 肠 胃炎 为主 , 并 伴 有 脱 水、 发热 及 电解质紊 乱 , 严重 可 危 及生 命 … 。 目前 以抗 病毒 及 对症 治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目录图片讨论知识魔块分享完善词条葛根芩连汤,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
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编辑摘要葛根芩连汤- 药方介绍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伤寒论》【组成】葛根30g,黄连5g,20g,炙甘草5g葛根芩连草,清里又解表【趣记】葛根芩连草,清理又解表【用法】先煮葛根,水煎服。
【功效】清泄里热,解肌散邪。
葛根芩连汤- 制方原理葛根芩连汤1.病机:太阳表邪未解,邪陷阳明,大肠湿热壅滞,里热蒸肺迫肠,升降失调,津液外泄。
2. 症状分析(1)表邪未解——身热。
(2)里热扰心——胸脘烦热。
(3)湿热下注大肠——下利。
(4)肺与大肠相表里,阳明大肠内热,上蒸迫肺——气喘,出汗3.治法:外解表邪+内清热燥湿君药——★葛根:甘辛凉,入阳明经。
阳明外主肌肉,内主胃腑。
A.外解肌表之邪以散热。
B.内清阳明之热。
C.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止泻生津。
葛根的成分药理:葛根总黄酮、葛根素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脑循环作用。
臣药——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痢。
佐使药——炙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葛根芩连汤- 临床应用葛根芩连汤1.用方要点:身热下利,苔黄,脉数。
2.临证加减:(1)腹痛——白芍,缓急止痛。
(2)里急后重——木香、槟榔,行气止痛。
3.现代运用: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证属阳明里热甚者。
4. 注意事项:(1)虚寒痢疾禁用——应该用理中丸。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d o i:10.3969/j.i s s n.1674-4616.2020.02.013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方一珺㊀㊀杭金玉漳州市中医院儿科,福建漳州㊀363000关键词㊀小儿病毒性肠炎;葛根芩连汤;免疫功能;安全性中图分类号㊀R272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小儿病毒性肠炎属于急性肠道传染病,患儿常表现为腹痛㊁腹泻㊁恶心㊁呕吐㊁发热等症状㊂本病发病急骤,可经粪-口或口-口传播,若不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患儿会因酸中毒㊁脱水㊁电解质紊乱等原因而出现生长发育迟缓㊁营养不良,甚至死亡[1]㊂西医对于本病多采取保护肠黏膜㊁维持酸碱平衡㊁补液等对症治疗,远期效果欠佳㊂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历史悠久,可经整体观念㊁辨证论治,增强患儿体质,且安全性较高[2]㊂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减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4月 2019年5月本院接诊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㊂观察组,其中女12例,男38例;年龄(11.54ʃ2.68)个月,年龄范围为4~21个月;病程(3.41ʃ0.22)d,病程范围为1~6d㊂对照组,其中女15例,男35例;年龄(11.57ʃ2.64)个月,年龄范围为5~22个月;病程(3.38ʃ0.20)d,病程范围为1~6d㊂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2㊀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中小儿病毒性肠炎相关诊断标准:大便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稀水样,每日ȡ10次,或色褐而臭,合并少量黏液;或合并发热㊁口渴㊁恶心㊁腹痛㊁呕吐等症状,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㊁白细胞㊂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湿热泄泻诊断标准:泻如水样,每日数次或数十次,色褐而臭,可有黏液,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数㊂1.3㊀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患儿家长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无胃肠道器质性疾病且符合上述中㊁西医诊断标准,肝㊁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㊂排除重度脱水㊁过敏体质㊁合并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㊁休克㊁循环衰竭及频繁呕吐者㊂1.4㊀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纠正脱水㊁口服或静脉补液等对症治疗,若腹泻严重,则给予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口服,3g/次,3次/d㊂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河南天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5437)静脉滴注,10m g/k g,1次/d㊂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葛根芩连汤治疗,组方如下:车前子12g,葛根15g,神曲㊁黄芩各10g,黄连㊁木香(最后下)㊁甘草各6g㊂随症加减:热重于湿者,加金银花10g㊁蒲公英5g;湿重于热者,加薏苡仁㊁茯苓各12g;腹胀者,加厚朴6g;呕吐者,加竹茹8 g㊁藿香6g㊂上药加水煎至70m L,分早晚两次温服,1剂/d㊂2组均连续治疗3d后评价疗效㊂1.5㊀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文献[5]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疗24~48h 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性状恢复正常,腹泻次数显著减少且每日<2次为显效;治疗48~72h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中水分显著减少,腹泻次数有所减少且每日<4次为有效;治疗72h后临床症状和腹泻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倾向则为无效㊂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㊂比较2组住院时间和退热时间㊁腹泻和呕吐停止时间㊂分别采集2组治疗前㊁治疗3d后空腹外周静脉血5m L,3000r/m i n离心10m i 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 g A㊁I g G㊁I g M水平㊂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㊂1.6㊀统计学方法应用S P S 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ʏx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㊂见表1㊂表1㊀2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50,例,%)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22181040(80.00)观察组2920149(98.00)ә㊀㊀与对照组比较әP<0.052.2㊀2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㊁腹泻和呕吐停止时间㊁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2㊂2.3㊀2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I g A㊁I g G㊁I g 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3㊂2.4㊀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㊂3㊀讨论小儿病毒性肠炎多由感染轮状病毒所致,其能侵袭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造成肠绒毛萎缩㊁变短㊁脱落,使肠黏膜吸收水㊁电解质能力降低,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故临床表现为腹痛㊁腹泻㊁恶心㊁呕吐等㊂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但因小儿抵抗力较差,若不及时治疗,则容易诱发脱水㊁营养不良㊁体质量下降㊁电解质丢失等情况,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健康㊂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经验性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等药物,疗效有限㊂中医认为,小儿病毒性肠炎属于 泄泻 中的 湿热泄泻 范畴,是因湿热之邪入侵机体,脾胃蕴结,影响运化,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混,并走肠间;胃肠传化失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挟热下注;水泄难止,甚至亡津失水,气阴损伤,引发急危重症㊂其治疗应以止泻安肠㊁清热利湿为主㊂葛根芩连汤是治疗急性腹泻的经典方剂,出自‘伤寒论“,方中葛根生津止渴㊁升阳除湿;厚朴㊁木香除满行气;黄连㊁黄芩清泻里热㊁止痢;车前子㊁薏苡仁㊁茯苓利湿止泻;藿香化湿止呕;神曲下气导滞㊁除满消食;甘草和中㊂诸药合用,共奏安肠止泻㊁清热利湿之功效㊂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白术与茯苓可使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增强,提高免疫功能;黄芩㊁黄连具有广谱抗菌㊁抗病毒作用,能抑制或杀灭轮状病毒,改善机体炎症反应[6]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㊁I g A㊁I g G㊁I g M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㊁腹泻和呕吐停止时间㊁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力,且无毒副作用㊂综上所述,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㊂表2㊀2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n=50,d,ʏxʃs)组别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呕吐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2.82ʃ0.592.79ʃ0.664.32ʃ1.197.83ʃ2.37观察组0.84ʃ0.26ә0.98ʃ0.36ә1.79ʃ0.67ә4.15ʃ1.26ә㊀㊀与对照组比较әP<0.05表3㊀2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n=50,g/L,ʏxʃs)组别时间I g A I g M I g G对照组治疗前0.85ʃ0.251.26ʃ0.247.23ʃ1.12治疗后1.14ʃ0.35∗1.49ʃ0.37∗9.59ʃ1.24∗观察组治疗前0.86ʃ0.271.24ʃ0.257.22ʃ1.15治疗后1.32ʃ0.44∗ә1.71ʃ0.44∗ә11.22ʃ1.34∗ә㊀㊀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әP<0.05(下转第121页)c l e a r f a c t o r4Ae x p r e s s i o nd i s c r i m i n a te s g a s t r i c i n v o l v e-m e n t b y m e t a s t a t i cb r e a s t c a r c i n o m a s f r o m p r i m a r yg a s-t r i c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s[J].H u m P a t h o l,2011,42(11): 1777-1784.[28]J u c aP,C o r r e aS,V i g n a lG M,e t a l.HN F4Ae x p r e s s i o na s a p o t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t i c t o o l t o d i s c r i m i n a t e p r i m a r y g a s-t r i c c a n c e rf r o m b r e a s tc a n c e r m e t a s t a s i si naB r a z i l i a nc o h o r t[J].D i a g nP a t h o l,2017,12(1):43.[29]J v a nd e rP o s tR S,B u l tP,V o g e l a a r IP,e ta l.HN F4Ai m 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 f a c i l i t a t e s d i s t i n c t i o nb e t w e e n p r i-m a r y a n d m e t a s t a t i cb r e a s ta n d g a s t r i cc a r c i n o m a[J].V i r c h o w sA r c h,2014,464(6):673-679.(收稿日期:2020-03-12)㊀㊀(上接第113页)㊀㊀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殷旭,高世泉,刘贵云.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6,12(2):73-74. [2]㊀郭小华,赵语华,贾海荣,等.小儿病毒性肠炎治疗浅识[J].河北中医,2008,30(7):715-716.[3]㊀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94.[4]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289.[5]㊀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6]㊀高东,邵喜风.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30(10):89-92.(收稿日期:2020-02-19)。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潘永耀;李炜明;梁之梁;吴杰敏【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22(19)21【摘要】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1月云浮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
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诺氟沙星联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主症分级量化积分、炎症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
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腹泻、胸闷、稀水便、食欲不振等中医主症分级量化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IL)-8、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总页数】4页(P90-93)【作者】潘永耀;李炜明;梁之梁;吴杰敏【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相关文献】1.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实验研究2.加味葛根芩连汤配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3.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味治疗急性胃肠炎临床观察4.加味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5.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
2013-06-07T14:32:28.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 作者: 黄冠华
[导读] 疗效评定 按照两组患者体征、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评定主要依据,分为治愈、好转及无效。
黄冠华(河南睢县中医院消化内科
476900)
【摘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1~2013.1之间确诊为急性肠炎的100例患者资料,作
为
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治疗,作为50观察组的患者则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
定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
疗方案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显著,相较于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要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急性肠炎 中西医
【中图分类号】
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54-01
急性肠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多发生于夏秋两季,主要是由于患者饮食不洁等因素导致的肠道感染,除了病原菌感染之外,生冷
饮食、暴饮暴食、伤寒受凉等因素也会导致此类疾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单纯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很那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因
此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1~2013.1之间确诊为急性肠炎的100例患者资料,作为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治疗,作为50观察组
的患者则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组包括
29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年龄11~52岁,平均37.1±11.2岁;对照组包括
28
例男性和22例女性,年龄9~55岁,平均38.2±11.9岁。以上患者在入院后经大便常规检查排除细菌感染可能,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
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确保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上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方案,包括给予液体、电解质补充,平衡酸碱并调节饮食,给予患者思密达3~6g/次,2次/d口服,
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除此之外不再采用其他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方药拟以葛根芩连汤为
主:葛根
12g 黄芩12g 黄连15g 金银花10g 荷叶12g 白扁豆12g 甘草6g 车前子15g,对于腹痛严重的患者加用白芍、木香,对于呕吐严
重的患者加玉枢丹,对于饮食不畅的患者可加焦三仙。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和对比。
1.3
疗效评定 按照两组患者体征、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评定主要依据,分为治愈、好转及无效。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
消失,常规检查结果恢复正常,已经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常规检查结果基本正常,能够恢复正常
生活和工作;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结果无起色。以治愈率和好转率来进行总有效率的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按照统计学处理要求将数据录入SPSS 16.0进行处理,以x±s的形式体现数据,组间用t值检验,以方差值P<0.05作为
对比显著的标准。
2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疗效来看,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对比
3
讨论
急性肠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也有着上升的趋势,如何选择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
案是目前研究的一个话题
[1]。在西医理论中认为此类疾病主要还是从控制病原菌入手,小肠被病原菌感染之后上皮细胞脱落,同时导致膜
血管受到损害而发生血浆外渗,从而引起腹泻;而在中医看来此类疾病主要是由于脾胃不和,健运失司所导致,病因包括:
1.脾胃虚弱,
患者素体虚弱加上长期饮食不调,或久病缠绵导致正气耗损,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导致清浊不分而发病;
2.外感时
邪,寒湿入侵、贪凉露宿等因素导致患者湿邪入侵,郁阻中焦导致脾胃受损,健运失司,在夏秋交接之际感染暑湿污秽之气而成病;
3.情
志因素,患者脾气虚弱,但未致发病,一旦出现忧郁恼怒、悲伤暴躁等剧烈的情绪波动导致肝失疏泄因而乘脾而发病;
4.饮食所伤,患者
食生冷、不洁失误导致脾胃受损,不能吸收水谷精微,反而停滞中焦,清浊不分而发病。在治疗方面,我们首先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保
护胃肠粘膜,思密达能够提高粘膜屏障对于炎性因子损害的抵抗能力,但是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加用中药汤剂则疗效显著
[2]。方中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葛根、金银花清热解肌,扁豆、荷叶解暑化湿,车前子健脾和胃,甘草调和众药、缓中止痛,诸药共用已达到祛湿
散寒,和胃降逆的效果
[3]。从本文疗效统计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认为采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治疗急性肠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晓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炎[J].工企医刊,2009,4(22):46.
[2]
苏黎梅,王晓霞,元卫东.口服思密达加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体会[J].山东医药,2002,24(42):67.
[3]
吕迎春,宋怀春.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3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