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慢性肠炎葛根芩连汤

合集下载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仲景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4)中心问题:葛根黄芩黄连汤的辨证要点、临床运用思路如何?病案一【病史资料】(引自《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刘某,男性,32 岁,2001年 8月16日就诊。

现病史:发热畏寒,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2次,腹痛、腹泻水样便 5 次。

1d前在外就餐后夜间突然呕吐,腹痛腹泻,自服氟哌酸胶囊、黄连素片 2次,疗效不显。

感腹痛腹泻加重,大便可见粘液,里急后重,伴头昏身软,发热畏寒,口干渴。

既往史:无特殊。

体检:患者面色无华,神疲,腹部压痛以左下腹明显,肠鸣亢进,舌红,苔黄,脉数;T39.2℃。

特殊检查:血WBC13×109 /L、N 0.88,大便常规见粘液便,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 1-3 个。

【辨证论治思路】一、主证分析患者有明显的表证发热畏寒,如原文中所指出“表未解也”;下利数次,自服药无效,正为“利遂不止”;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正如中医所言“下痢赤白”,是由外感时邪疫毒,侵袭人体,加之饮食不节与饮食不洁,邪从口入,滞于脾胃,积于肠腑。

饮食、湿热积滞其中,与气血胶结,传导失常,脂络受伤,遂成痢疾。

二、证型分析患者的腹痛,里急后重本身就是一种湿热互结的体现,火性急,暴注下迫,故里急下利。

湿为阴邪,重浊粘滞,下重难通,壅遏气机,气机不畅,则有腹痛。

患者的舌红苔黄脉数亦清晰的表明此证属热。

三、立法处方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中治疗表证未解,里热挟表邪下利之证的名方,加减用于此处正合清热止利,表里双解之意,即葛根25g,防风15g,金银花 20g,黄芩15g,黄连10g,甘草 10g,白芍15g,木香 15g,当归10g,藿香15g,大黄6g,白头翁20g。

每日 1 剂,分早中晚 3次服用,并嘱其饮食清淡,忌生冷。

【辨治结果与思考】如单从患者呕吐,腹泻来看此证,有可能误诊为泄泻。

『伤寒验案』伤寒名医验案:葛根芩连汤

『伤寒验案』伤寒名医验案:葛根芩连汤

『伤寒验案』伤寒名医验案: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汤一、吐泻(患性胃肠炎)张志民医案:陈某某,男,5岁。

昨晚发烧,今晨末退次,拉稀二次,有粘液,嗜睡,抽搐昏迷,舌苔微黄,脉沉数。

系胃肠症状,病届在里。

经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与葛根芩连汤。

经服3剂,病愈。

(江西中医药1963l<8):21)按语:本案系太阳阳明合病。

邪留太阳则发热;邪陷阳明则吐利,胃络通心,浊热循经上扰心神则昏迷、嗜睡。

故予葛根芩连汤表里双解,紧阴止利。

二、脱肛胡献国医案:车某某,男,52岁,1984年5月6日初诊。

主诉脱肛两月余,三月前患肝硬化腹水住某院内科,经护肝、利尿、维持水电解平衡等处理,腹水消退而出院。

因便意频频,临厕努挣而使直肠下垂。

近来逐渐加剧,始则用手推后可以还纳,以后手推也难以还纳。

曾以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补中益气汤治疗月余未见起色。

诊见胸闷腹胀,烦热口苦,肢体困重,疲乏神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中心黄腻,脉弦滑数。

四诊合参,当属湿热之邪阻滞肠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致。

治以清热化湿,疏利气机。

处方: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甘草5克,木香5克,麻仁15克,杏仁10克。

一周后复诊,患者胸闷腹胀减轻,大便通畅,便后直肠能自行还纳。

药既对证,效不更方,宗上方调理半月,脱肛痊愈。

随访一年,末见复发。

(北京中医杂志1987)按语;本案患者因框患肝硬化腹水,利尿后损伤律液,使肠道失润,大便秘结。

又观其脉证,一派湿热之象,故断本案为湿热下注,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有是证使用是方,不可落升提中气之巢臼,经用葛根苹连汤清利肠中湿热,并加麻仁、杏仁、木香等以润肠通便,果获良效。

三、掉眩(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陈奖文医案:李某某,男,68岁。

因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致使双下肢功能受限两年。

据诉多年来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

证见面赤声亢,头晕头痛,双下肢不听指挥。

脉弦滑有力。

处方:葛根60克,黄芩、黄连、胆星各15克,夏枯草、野菊花、地龙、败龟版各30克。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
(四川中医U89;<3);11)
按语:本案麻疹末透,见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等症,为表邪不解,湿热内蕴为患。葛根芩连汤既能清利湿热,又可解表透疹,方证相对,当径用不疑。
倦怠,面色萎黄,双下肢肌肉松懈,感觉消失,皮肤发凉,舌苔黄腻而厚,脉滑数。此湿热壅遏阳明,津液不濡筋脉。治拟清热燥湿,升
提清阳。选葛根芩连汤:
。葛根30克,黄芩10克,黄连lo克,炙甘草6克,3剂晚分服,忌油腻辛辣。
服1剂腹痛较重,下肢知其痛痒,2剂腹不痛,能步行13剂如常人。为巩固疗效,再服3剂。后几日患者喜眉登门致谢,体健如初。
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甘草6克,紫草10克蒲黄10克,3剂,水煎服。
二诊自述发热减轻,次数减少,继服5剂而愈。
(国医论坛1989;(3>:37)
按语:经断前后诸证多以调和肝脾为治,然本案患者乎素喜食辣厚味,必有湿热内蕴脾胃,此有舌脉为凭。脾胃主肌,头面为阳明经所过,湿热循经上蒸,故见面红耳赤,头部汗出。知柏地黄丸为滋阴之剂,投之反助湿生热,故用之反甚。本方清热利湿,药中病机,故效。
(四川中医1989;(3):11)
按语:本案盗汗,非阴虚所为,乃湿热陷于脾胃之中。其辨证眼目是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濡数。脾主肌肉,湿热蕴蒸,迫律外泄,故而盗汗。《景岳全书》云:“湿气乘脾者,亦能作汗。……若热胜湿者,但去其火而湿自清。”并主张用黄芩芍药汤、清化饮等清利湿热之剂治之。葛根芩连汤既能清利中焦之湿热,又能透达肌腠之府,用之使湿去表畅,则汗出可止。
二、脱肛
胡献国医案:车某某,男,52岁,1984年5月6日初诊。主诉脱肛两月余,三月前患肝硬化腹水住某院内科,经护肝、利尿、维持水电解平衡等处理,腹水消退而出院。因便意频频,临厕努挣而使直肠下垂。近来逐渐加剧,始则用手推后可以还纳,以后手推也难以还纳。曾以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之补中益气汤治疗月余未,女,48岁,1987年10月15日初诊。自述近半年来时有面部及全身烘热,继而汗出热退如常人,每日发作数次,不分昼夜。因服知相地黄丸,其热较前加重而来我科求冶。来诊时正值发病,证见面红耳赤,头部汗出,口淡不渴,二便正常,月经先后无定期,肌肤微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有嗜辛辣厚味习惯。此乃湿热内蕴,熏蒸头面肌表所致。治当清热利湿,佐以凉血,以葛根芩连汤加味:

葛根芩连汤作用与功效

葛根芩连汤作用与功效

葛根芩连汤作用与功效葛根芩连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由葛根、黄芩和连翘三味药物组成。

在中医理论中,葛根芩连汤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解表散邪的功效。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等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葛根芩连汤的作用与功效。

一、葛根芩连汤的成分及药性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和连翘三味药物组成。

其中,葛根为葛藤的根,性味甘凉;黄芩为毛茛科黄芩或黄芩的根茎,性味苦寒;连翘为虎耳草科连翘的干燥根或全草,性味苦寒。

葛根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口渴等症状。

黄芩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解表散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等症状。

二、葛根芩连汤的主要作用与功效1. 清热解毒葛根芩连汤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对于中医所称的“外感风热”有明显的疗效。

外感风热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将体内的风热邪气排出,从而缓解上述症状。

2. 解表散邪葛根芩连汤还具有解表散邪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感冒等疾病往往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人体发热是抵抗外邪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葛根芩连汤通过解表散邪的作用,可以促使体内的表邪外出,减轻发热等症状。

3. 宣肺利咽葛根芩连汤还具有宣肺利咽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肺主呼吸和喉咙,肺卫外泽,与上呼吸道密切相关。

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宣肺利咽的作用,清除肺中的热毒,缓解喉咙疼痛,改善咳嗽等症状。

三、葛根芩连汤的应用范围1. 感冒感冒是由感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

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作用,帮助体内排除病毒,缓解上述症状。

2.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葛根芩连汤可以通过宣肺利咽的作用,改善咽喉炎症,缓解咳嗽等症状。

3. 急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喉咙炎症,主要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

葛根芩连汤的功能主治

葛根芩连汤的功能主治

葛根芩连汤的功能主治1. 简介葛根芩连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由葛根、黄芩、大黄等草药组成。

它具有很多功效和主治作用,对于一些疾病和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是葛根芩连汤的具体功能主治。

2. 功能主治葛根芩连汤主要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对一些内外伤引起的热毒、血热病症以及炎症、水肿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2.1 清热解毒•葛根芩连汤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有效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炎症引起的不适。

•它可以治疗一些热毒引起的疾病,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

2.2 凉血止血•葛根芩连汤可凉血止血,对于急性出血有一定的疗效。

它能够收敛血管,减少血液外流,促进伤口愈合。

•它适用于咯血、便血等症状,对于一些出血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2.3 消肿止痛•葛根芩连汤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减轻一些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它对于扭伤、骨折、关节炎等疼痛和水肿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适应症葛根芩连汤适用于下列疾病和症状:•热毒引起的疾病,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

•出血性疾病,如咯血、便血等。

•炎症、水肿引起的疼痛,如扭伤、骨折、关节炎等。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口服:每次服用10-20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

–对药物过敏者慎用。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长期使用。

–遵循剂量,不得超量使用。

5. 结束语葛根芩连汤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能主治。

它在治疗一些热毒疾病、出血性疾病和炎症、水肿等症状中有良好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何炜主任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腹泻、矢气经验

何炜主任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腹泻、矢气经验

光明中医2019年12月第34卷第24期CJGMCM November2019.Vol34.24・3721・[薪火传承】何炜主任运用葛根苓连汤治疗慢性腹泻、矢气经验何贽何炜*摘要:慢性腹泻是现代常见病症之一,困扰着很多人,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反复,中医治疗效果确切。

矢气乃不雅之症,很多人羞于启齿。

葛根黄苓黄连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临床中运用甚广。

何炜主任在临床诊治中擅用经方。

笔者有幸跟随何炜主任抄方学习数年,对于其临床运用葛根苓连汤治疗慢性腹泻及矢气患者,有所体会。

何师认为现代慢性腹泻易夹杂湿热,矢气乃气机升降失调所致,运用葛根苓连汤加减治疗,可上下同治、脾升胃降,疗效颇佳。

关键词:葛根黄苓黄连汤;慢性腹泻;矢气;经方;何炜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9.24.012文章编号:1003-8914(2019)-24-3721-03葛根黄苓黄连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苓黄连汤主之”⑴。

本方在原文中用来治疗误治造成太阳阳明并病的“协热利”。

方中葛根升举清阳解表解肌,黄苓黄连苦寒燥湿、清泄里热,甘草调和、缓急迫之功。

其对后世表里、上下同治方剂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⑵。

何炜主任临证慢性腹泻及矢气患者,常予葛根黄苓黄连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

现举病案一二,与同道共参。

1清热利湿止利患者叶某某,男,61岁,2017年11月26日初诊。

主诉“大便澹薄臭秽近2年”。

2012年5月开始出现耳鸣不适,诊断为“神经性耳聋”。

2015年4月至江苏省中医院就诊,辨证为肝肾亏虚,予滋补肝肾方剂(熟地黄、龟甲类)治疗1年余。

后因疗效不佳,患者自行停服中药。

患者自2016年开始出现每日解2次大便,便澹,臭如败卵,黏腻不爽,稍感口干口黏,无恶寒发热,无腹痛,无黏液血便,纳食可,夜眠不佳,小便正常,有痔疮史,时有肛门坠胀疼痛不适,舌质红,苔黄微腻,脉滑。

以案说理,浅谈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

以案说理,浅谈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

以案说理,浅谈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以案说理——浅谈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作者:毛线 2020.1.6)先看有关葛根芩连汤的四个医案:(一)葛根芩连汤治疗肩背不适、失眠案。

患者男,24岁,因肩背部不适,失眠一周前来就诊。

症状:易上火,耳朵疼痛,口渴想喝水,大便溏,秽臭难解,3次/日。

小便黄,失眠,易自汗。

舌质红,苔黄腻,左脉滑,右脉弱。

处方:葛根60克、黄连15克、黄芩15克、炙甘草10克、茯苓30克。

反馈:此方服一剂,诸证皆消。

辩证:(1)自汗、肩背部不适,太阳病,葛根证;(2)大便秽臭,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左脉滑为阳明证,故用葛根芩连汤。

(二)葛根芩连汤治疗大便粘腻案。

患者男,23岁,大便粘腻1周前来就诊。

症状:平素大便稀溏,因食狗肉后出现大便秽臭,粘腻难解,易矢气;口唇干燥,口渴欲饮水,颜面部多发痤疮,色鲜红;颈椎不适,眠差;舌质红,苔薄白,双寸脉浮紧有力,双关尺沉细弱。

处方:葛根60克、黄连15克、黄芩15克、炙甘草10克、茯苓30克。

反馈:服药1剂后,大便恢复生病之前状态,虽稀溏,但顺畅、气味不再秽臭;颈椎不适明显缓解,睡眠状况良好。

辩证:(1)颈椎不适,太阳病,葛根证。

(2)大便秽臭,粘腻难解,易矢气;口唇干燥,口渴欲饮水,颜面部多发痤疮,色鲜红;舌质红,阳明证,故用葛根芩连汤。

(三)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案。

患者男,23岁。

腹泻1日,前来就诊。

症状:前两日出现全身酸痛,肩背部不适等症状,服用布洛芬后症状消失,就诊前晚出现腹泻,至就诊时已大便7次,除第一次大便明显秽臭滚烫外,其余均为水样便,夹杂不消化食物。

颈背部轻微不适,口渴欲饮水,轻微咽痛,精神佳;舌红舌根部苔薄黄,双寸关脉浮滑。

处方:葛根60克、黄连20克、黄芩20克、炙甘草15克、苍术3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猪苓15克、桂枝15克。

反馈:上方服用1剂,患者恢复正常。

辩证:(1)患者自述饮食清淡,与平素无甚差别,考虑近期,流感肆虐,患者得流感后,出现全身酸痛,肩背部不适等太阳证,经布落芬发汗治疗后,病邪未驱逐干净,邪热内陷,表现为典型的“协热下利”,即葛根芩连汤证。

葛根芩连汤的组成配方与功效用法

葛根芩连汤的组成配方与功效用法

葛根芩连汤的组成配方与功效用法葛根芩连汤标签:分享到:【方剂名称】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组成配方】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 。

【功能主治】清泄里热,解肌散邪。

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

身热,下利臭秽,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使用注意】虚寒痢疾禁用。

【用法用量】先煮葛根,水煎服。

【方剂摘录】《伤寒论》【现代运用】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证属阳明里热甚者。

【各家论述】1. (《汉方简义》) :方以甘平之葛根,能散阳邪,兼能起阴气者,用至半斤,且先煮之,奉以为君。

更以甘平之甘草,能缓中,以解风热之搏结;苦平之黄芩,能疗胃中热,且以清肺止喘;若寒之黄连,取其形之生成相连属,而名之曰连者,以清其自胃及小肠与大肠三腑,亦生成相连属者之热。

得胃调肠厚,以止其利,更清心以止汗。

且三物平配,胥听令于既入胃又解肌、既散阳又起阴之葛根,不但误入阳明之腑邪二解,而太阳之经邪亦解。

立方者圣乎而至于神矣!2.(录自《伤寒论方解》):本方是解热剂而不是解表剂。

前贤因葛根能协助麻、桂以发汗解肌,便误认葛根为解表药。

但《本经》只说它“发汗解表”。

尽管《别录》曾说它“解肌发表出汗”,但根据临床经验,葛根必须在麻、桂配合之下,才可以起一些解肌发汗作用,否则只能解热、解毒、解渴而已。

本方里的葛根不配以麻、桂而配以芩、连,可见其主要作用是解热而不是解表。

如误用于发热而恶寒未罢的太阳病,就非但无效,反可能撤其热而招致不良的后果。

葛根芩莲汤--- 葛根20克,炙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

功效: 急性肠炎、一切细菌病毒感染之拉肚子(大便黏黏稠稠似稀饭)。

拉肚子来势汹汹、肚子会绞痛、大便黏稠、肛门重重的,一直想拉却老是觉得拉不干净,口会渴,嘴巴也会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